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22:2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单位受让土地未列入“无形资产”核算,应计入固定资产办公家具而列入“管理费用/物料消耗”,应计入固定资产房产而长期游离于“固定资产”账外,少提固定资产修理费,未按规定对住宅用地进行披露;有的“在建工程”未按规定结转固定资产。

2、资产未经批准擅自处分。某单位1999年8月26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国家划拨给该单位的生活区部分土地63亩以该院申请经济适用房和职工集资房的名义作价3050万元,协议给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开发。现虽然未办《土地使用证》,但已丧失国有土地使用权,形成该宗土地资产权属与实际使用名存实亡。有的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固定资产;有的不及时清理上报已报废固定资产。

3、资产收益管理不善。有的单位坐支资产出租收入,不及时收取房屋租赁费;有的应收未收房屋租赁费,有的资产出租收入挂“预收账款”,有的应计入“其他收入”科目的房租收入计入“专用基金”科目。

(二)资产检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资产政策规定不明确,导致检查处理难。

一是制度与办法不一致。《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四十二条规定“固定资产的有偿转让收入和变价收入计入修购基金”,明确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是作为单位的自有资金存在,单位可以按规定自行支配。而《事业资产处置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制度不完善。现行制度未公布与“收支两条线”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国有划拨土地进行披露的相关内容。

2、上级规定执行不及时,导致检查处理难。

截至目前,有的主管部门开发软件核算体系中没有设置“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未给有的单位开设中央财政汇缴专户。

3、资产处置收入中扣除相关费用,与“收支两条线”概念存在矛盾。财政部《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行政资产收入办法》)第七条规定“中央行政单位处置和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应缴纳的税款和所发生的相关费用(资产评估费、技术鉴定费、交易手续费等),在收入中抵扣,抵扣后的余额按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上缴中央财政”。《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事业资产处置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我们认为,从处置收入中扣除相关费用,与“收支两条线”概念存在矛盾。

(三)现行监管体制问题。目前,170个中央部门所属二级及二级以下预算单位约2.1万个。中央预算单位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执行行业制度杂,财政管理的主体是财政部和主管部门。一是由于财政部人少事多,“鞭长莫及”;二是委托主管部门监管,由于利益的不同,主观上的“博弈”状态和客观上管理级次多,造成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监管松弛,甚至是“灯下黑”。三是专员办在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管理体系中只起补充作用,还难以发挥就地监管的优势,实施有效的监管。监管体制上的长期缺位、改革上的明显滞后,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加强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管理的几点对策

目前,中央预算单位财政管理事项的诸多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政策法制观念不强、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只有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才能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为此,山西专员办提出加强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管理的几点对策: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各基层单位要提高对资产重要性的认识。资产管理活动,一是应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发生变更、变化应及时通知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二是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不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核对;三是财务会计部门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各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实行动态管理资产不放松,避免管理漏洞。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特别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杀一儆百,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2、加大培训,提升水平。财政部应及时整理出近年来全国专员办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检查的情况,形成内部资料,在系统内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推广经验,扩大检查效果,使财政干部掌握相关检查方法和处理处罚政策依据,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的政策水平、服务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干事创业、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业务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着力解决政策把握不清、基础管理工作不实等问题,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3、修订制度,提供支撑。建议财政部尽快修改《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适应国家日益发展的形势需要,改变其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起不到指导作用的现状,促使预算单位不断发展。有更先进的财务会计等政策制度支撑,才能解决检查容易、处理处罚依据难求的局面。

4、理顺体制,发挥优势。全面展开专员办对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政监管的授权,理顺管理体制,充实工作力量,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专员办在资产日常管理中的就地监管优势。全面提高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篇: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问题探讨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各部门执行着各项财政收支计划,直接体现了政府对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同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气候下,政府部门本身公共行政成本情况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本文就公用经费管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绩效等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下谈一些自己体会和看法。

一、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

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在使用中存在交叉调剂现象,未能真实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

第三篇: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问题探讨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各部门执行着各项财政收支计划,直接体现了政府对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同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气候下,政府部门本身公共行政成本情况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本文就公用经费管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绩效等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下谈一些自己体会和看法。

一、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在使用中存在交叉调剂现象,未能真实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部分资金收支未纳入预算和资产管理不规范,少数单位将部分收支在账外或往来账中列收列支,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部分专项资金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在保值和增值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并未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及非经营性资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公共事业发展、科研等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71-02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范畴。要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就必须准确理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涵。根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办法,其对资产的解释为: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及使用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类经济资源的总称,且该资源为国家所有,则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既包括其组织、运用国有资产带来收益而形成的资产,也包括财政预算资金、国家拨款等形成的资产,此外还有接受捐赠,以及法律确认的国有资产。按照使用单位的性质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可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资产价值形态来看,事业单位资产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本文所述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对资产的综合研究,侧重于资产的公共性和收益性。改革开放以来,重分配、轻管理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条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但资产管理问题始终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大顽疾,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无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何处,都属于国家财产,使其保值和增值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应承担的责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资产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情,而与个人无关。重采购而轻管理的现象尤为突出。一些人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视为领导及少数管理者个人享受的物质条件,在未经过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随意购买昂贵的器材、办公设备、固定资产等,造成国有资源的错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人为扩大单位财政预算,这必然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也使得国有资源配置失衡。更有甚者,在资产招标上做手脚,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管理主体不明,职责划分不清

长期以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哪个上级单位来管理,以及管理职责的划分,一直未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直接由中央所管的行政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由国务院下属的机构来负责,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分类实施差异化管制。但对于那些由各省市自行管理的事业单位而言,则不在上述机构的管理范围之内,这些单位只对本机构内的资产进行管理,但缺少上级部门的直接管理和监督,显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此外,资产管理职责的划分也不够清晰,往往只是规定了由财会部门来负责,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遵循什么管理原则,以及按照哪些程序进行资产管理,都未进行明确规定,使得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相关责任人。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一些地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这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究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场所的配置上,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将多余的房屋或者办公用地租赁出去,而另外一些单位则存在办公场所拥挤或是缺少办公场所的问题,因而不得不向外租借。二是个别事业单位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到位,在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过多配置了金额较大的办公设备、基础设施等资产,造成该部分资产不能服务于正常业务,而出现闲置的现象。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构缺少对国有资产的梳理和分类管理,不利于资产流动和共享,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四)国有资产的流失难以遏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资产的购置、后续维护、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流失的问题。资产购置环节的流失主要是由于购置过程缺乏民主决策,再加上部分资产购置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或是决策失误,甚至个别人以权谋私等原因,必然会增加单位的资产购置成本,造成资产的隐性流失。资产在使用环节的流失,则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资产的损坏和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但单位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却不追究责任,甚至擅自做主,冲减资产账户。资产处置环节的流失更为严重,一些单位只是遵循??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而资产管理人员产权观念淡薄,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往往曲解政策,钻制度的漏洞,恶意串通,便宜变卖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避免资产错配、中饱私囊等问题,就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一方面,在选聘资产管理人员时,要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且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要求其能够自觉抵御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使其在资产管理中独立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等后续教育方式,使资产管理相关人员从本质上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是事关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并在潜意识里形成独立、公正、清廉的工作作风。此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兢兢业业、秉公办事的工作精神,树立资产管理的好榜样,通过学习先进人物及事迹,促使资产管理工作风气的净化。

(二)明确管理主体与职责划分

首先,要?π姓?事业单位类型进行划分,明确其上级管理主体,并加大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论哪一级行政事业单位,都应明确其上级资产管理单位,而管理单位则要将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计划之中。其次,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划分。一是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当作为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从宏观角度把握本单位资产管理整体情况。二是要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度。要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涉及的环节,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相关责任人,做到环环相扣,事事有人管,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三是采用适当的约束激励方式,将资产管理成效纳入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之中,并作为其评优、评先、干部提拔等的参考依据,从而使资产管理责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形成调剂共享机制

首先,要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的清理与核查,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台账。实际管理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资产管理处室应设立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总台账,并由专项资产管理科室负责建立相应的分管台账,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则需设立资产的明细台账。这主要是为了梳理现有资产,并对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最终报废的各个环节予以实时跟踪,以便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其次,可尝试建立资产共享、调剂、转让平台。一是可以建立公物仓,将各单位闲置的、罚没的资产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其他需求单位则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调拨闲置资产,使得物尽其用。二是对于大型机器设备或高价值科研设备,可以纳入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提高该类设备的使用频率。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可以使设备所有权单位获得一定程度的补贴,降低其管理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财政资金,一举多得。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防止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以及个别人经不住利益诱惑而导致的。因此,采取适当的内外部监管措施,是改变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加强内部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应成立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该部门直接对上级单位的资产监管部门负责,避免了本单位领导发号施令,授意资产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进而使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产权登记,确保国有资产在购置、使用、后续维护,以及处置等环节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要加强外部监管。通过国家审计署等相关机构,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审计力度。对于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经查实,必须严厉惩处,情节严重的则要移交法律部门处理。此外,可以借助信访、纪检、媒体,以及群众监督的形式,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 彭顺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36).[2] 文丽萍.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策略研究[J].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4).[3] 贾文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4] 李红莉,王清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9,(1).

第五篇:高校校内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校内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作者:张巧良 邹 玮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下载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基层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局基层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征管信息网络已覆盖到每个基层分局,极大地提高了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种种原......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企业管理正由昔日的亲情、友情、温情式的管理 向制度化管理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正是这种制度化管理的一 部分。但是,从我国大多数企业......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梅江区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邓秋红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基础, 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信息。疫情报告的及时与准确, 是发挥传染病防......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干部是消防部队各项工作一线落实的直接领导、指挥、组织和执行者,是消防部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层......

    政府预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政府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观行政府预算制度的问题 (1)现行政府预算不能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2)现行政府预算不能全面、完整地揭示政府债务的真实信息......

    浅谈当前基层中队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中队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深刻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的对策;提出基层中队的主官......

    浅谈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管理是部队工作开展的根本,是一切工作能顺利完成的基础和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在这篇文章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

    浅谈当前基层中队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大队6队 吴胜华 一、当前基层中队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够稳定 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存在“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