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

时间:2019-05-14 22:3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

第一篇: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

印发《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

法(试行)》和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修订)》的通知 粤水建管〔2010〕247号

各地级以上市水务局、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厅直属、直管各单位:

现将《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认定标准(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厅建管处反映。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加快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部印发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水建管〔2009〕496号)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水建管〔2009〕518号)规定,在《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水利建设行业实际,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更正和使用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省内、省外单位(企业)和个人,包括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质量检测、招标代理、安全评价等单位(企业)和相关执(从)业人员。

本办法所称省外单位(企业)指除在省内工商部门注册以外的单位(企业)。

实施总承包方及BT、BOT等建设管理模式的相关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可参照

执行。

第四条 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管理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切实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省、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辖区内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管理工作。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全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制度和标准,建立全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采集和发布全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负责并指导全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良好行为及不良行为信息认定等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告或报送水利部。

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权限,分别负责其辖区内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采集和发布辖区内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负责辖区内的市场主体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告和定期报送工作;配合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全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开展信用评价、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认定及公告工作。

第六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包括基本信用信息、信用等级信息、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

(一)基本信用信息是指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名称、注册地址、注册资金、资质、业绩、人员、主营业务范围等有关信息。

(二)信用等级信息是指水利行业组织开展的信用评价活动确定的信用等级信息。

(三)良好行为记录信息是指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在本省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受到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地市级以上相关专业部门、有关社会团体的奖励和表彰,所形成的信用信息。

(四)不良行为记录信息是指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在本省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违反水利行业现行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合同履行严重不到位,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

域管理机构或相关专业部门的行政处理,或者未受到行政处理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所形成的信用信息。

第七条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基本信用信息报送程序:

(一)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按要求自主填写基本信用信息。

(二)在广东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省外企(事)业单位及省属(含省直)企(事)业单位直接将信用信息报送广东省水利厅。

(三)在广东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省内其他企(事)业单位,经注册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广东省水利厅。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报送的信用信息应真实、合法。信用信息的采集、审核、更正,必须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

第八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的报送程序

良好行为记录信息由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直接报送省水利厅,报送材料应明确奖励或表彰颁发机构,受奖励或表彰的主体、主要人员、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说明等。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由工程建设单位及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管辖范围内已有处理文书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调查确认,认真做好证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并将认定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在15日内报送给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材料应明确记载不良行为的责任主体、责任人、时间、地点以及不良行为事实、处理机构、处理结果等。

良好行为及不良行为应采用采用纸质文件报送。

第九条 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信息公告办法及认定标准由广东省水利厅制定,具体公告办法及认定标准按《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不良行为处理办法》)执行。未受到行政处理、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在公告平台后台保存备查。

第十条 省水利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资格)管理、信用评价、工程担保与保险、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利用公布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

为进行惩处。

(一)良好行为记录信息,作为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信用评价中适当加分,并进一步纳入招投标活动及资质管理等相关范畴,作为企业评标及资质新增项、资质(资格)定级或升级和个人执业资格及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按照《不良行为处理办法》的认定标准实行分级处理,分为轻微、严重、特别严重三个等级。除按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外,相关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据不良行为的影响程度分别予以通报;建议相关资质管理部门在一定期限内不批准其水利工程建设资质新增项、资质(或执业资格)定级或升级的申请;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参与省内水利工程的投标;建议相关资质管理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降低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有关责任人的执业资格证书等。

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的,依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经省水利厅核实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在信息公告前书面通知有关单位(企业),允许其进行补充、陈述或申辩。经省水利厅最终予以核定的或在书面通知发出30日后未收到单位(企业)书面回复或其他相关单位不同意见的,正式确定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由省水利厅将其行为记录通过省水利厅门户网站(网址:www.xiexiebang.com)及广东水利建设与管理信息网(网址:../index.jsp)进行公示和公告。

省外单位(企业)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同时由省水利厅报送水利部并告知其所在省(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实行实时动态更新管理。主体信用信息发生新增、变更等情况时,须每月定期报送有关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更新的信息,则应随时调整。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基本信息发布时间为长期;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发布期限按受奖励级别确定,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为5年,其余为2年;不良行为信息公告期限按特别严重、严重和轻微三个级别确定,具体为12个月、9个月和6个月,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告期后,相关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长期在公告平台后台保存备查。

第十三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对公告信息有异议的,可向有关信息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更正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信用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核对,对确认发布有误的信息,及时给予更正并告知申请人;对确认无误的信息,应当告知申请人。

行政处理决定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执法监督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不良行为信息将及时予以变更或撤销,并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 地市级水行政专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明确分管负责人和承办部门、人员及职责,保证信息收集、公告、传送及时准确。鼓励社会各界监督我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责令整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试行。

第二篇: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本市水利行业信用信息建设,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水建管(2009)496号)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是指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供货、招标代理、质量检测、安全评价等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执(从)业人员。

第四条 信用评价及管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科学的原则。

—1— 第五条 北京市水务局(以下统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全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指导全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及管理工作。

各区县水务局(以下统称“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辖权限负责对本辖区内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实施检查报告。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信用评价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

(二)审定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标准;

(三)审定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第七条 信用评价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全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申报单位的资料和现场进行审查、复查和赋分,并提出评价报告。

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

—2—

第三章 信用等级

第八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为诚信(AAA级,AA级、A级)、守信(BBB级)、失信(CCC级)三等五级。

AAA级表示为信用很好,AA级表示为信用好,A级表示为信用较好,BBB级表示为信用一般,CCC级表示为信用差。

第九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准由基础管理,经营效益、市场行为、工程服务、品牌形象和信用记录六个指标体系,按权重分别赋分,合计100分。

第十条 信用等级评价分值为91-100分的为AAA级,81-90分的为AA级,71-80分的为A级,61-70分的为BBB级,60分以下的为CCC级。

第四章 评价实施

第十一条 凡参与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场主体,可将材料报送至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进行信用等级评价。

未取得北京市水利建设市场取得信用等级评价的单位,不得参与北京市水利工程建设。

第十二条 申请信用等级评价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信用评价申请书》(见附件)。

(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资质等级证书、安全

—3— 生产许可证、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

(三)近三年内获得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等。

(四)本单位信用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

(五)近两个会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六)近三年承建或参建工程情况(质量、安全、履约和工程的流域、地区分布等,需附有业主单位或项目主管单位的证明材料)。

(七)不良行为记录资料。

(八)其它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并应接受现场调查和验证工作。

第十四条 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受理申请后三个月内对申报材料核查,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和验证。

第十五条 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依据信用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价结果经信用评价委员会审定后,向社会发布。

第十六条 一次信用评价结果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后进行复查,复查合格的继续享有原信用等级,不合格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信用等级。

申请单位取得信用等级一年后,即可申请信用等级升级,不受有效期限制。

第十七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应在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将相关业绩信息报送至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备案,作为下次信用

—4— 评价的证明材料。未按规定备案的业绩将不予认可。

第五章 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第十八条 实施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行为信用评价结果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挂钩制度。在评标办法中,按工程规模设置信用分占总得分的5%~20%。

第十九条 市、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分类实行差别化监管。

(一)评级结果为A级信用较好以上的,实行激励机制。1.在企业申请资质延续、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优先快速审查;

2.适当降低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比例; 3.评优评比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4.通报相关部门,依法得到政策扶持或帮助。

(二)评级结果为BBB信用一般,实行限制机制。1.列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2.在企业申请资质延续、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予以重点审查;

3.加大对其在建工程项目的执法检查力度; 4.适当提高合同履约担保比例;

5.评优时,各相关专业协会予以重点审查;

—5—

(三)对评级结果为CCC信用差的企业,实行惩戒机制。1.不为其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

2.属于本市的,核查企业资质,经核查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整改期间停止其招投标资格,停止为其出具出京证明,被核查企业不得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不达标的,依法撤回其资质,并通报有关部门;

3.本市以外的,将其评价结果通报企业注册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水利部,依法限制在本市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经营活动。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投诉。

第二十一条 信用等级评定之后,若发现被评单位有未记录的或新产生的违法失信行为或其他不良信用信息的,收回其信用等级证书,并对其信用等级重新评价,根据新评价结果调整该单位的信用等级。

第二十二条 参评单位在申请信用评价过程中,不得有行贿、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对初次申请的取消其参评资格;对已获得信用等级的单位,取消其信用等

—6— 级并予以公告,且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二十三条 信用评价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和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纪律,秉公办事,廉洁自律。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

第七章 附则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5日起施行。

—7—

第三篇: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津政令第 24 号

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1月13日

经市人民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 起施行。

天津市市长 黄兴国

2015年11月20日

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市场主体诚信自律,规范

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约束,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使用和管理

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主体,是指在本市依法登记注册的

各类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经 济组织。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包括行政机关在依

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市场主体状况的信息,以及市

场主体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

第五条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使用和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客观、及时的原则,保护国家秘密、商

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

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推进、监督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承担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公示系统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市场主

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市和区县级行政机关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整理、录入

本机关产生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由市级行政机关汇集后向天津

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 集。

市级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本 业务系统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工作,开展数据核查。

第八条 行政机关和市场主体应当对其公示的信用信息的完

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行政机关整理、录入、归集、公示的信用信息应当与其在履

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用信息在内容上一致,并按照数

据规范要求保证数据质量。

市场主体报送、公示的信用信息应当及时、准确、真实、合

法,并承担因报送、公示错误和遗漏引起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

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免费查询。

第二章 信用信息归集

第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目录和数据规

范要求,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目录由市相关行政机关共同编制,市市场

监管部门负责召集有关单位研究审定。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之间应当共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并可

以根据需要向其他行政机关提出需求,其他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

供,不能提供的应当作出明确答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归集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包括:

(一)主体登记信息,即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等信息;

(二)行政许可信息,即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设立市场主体并从事有关经济 活动的信息;

(三)行政处罚信息,即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 处罚的信息;

(四)业绩情况信息,即市场主体获得国家、省部级表彰的 信息;

(五)其他信息,即行政备案、行政确认等市级行政机关认

为应当共享或者公示的信息。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产生、变更后

及时整理、录入、归集,并于20个工作日内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公示。

第十四条 市场主体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信

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上一报告,并向社 会公示。

当年设立登记的市场主体,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报告。

第十五条 市场主体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

内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

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第十六条 市场主体发现报送或者公示的信用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修改;市场主体报告公示信息的修改应当在每年

6月30日前完成。市场主体修改信用信息的同时,应当公示修改

后的信用信息以及修改时间与理由。

第三章 信用信息公示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市场主体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将依法履行职责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信息及时在信用

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

第十八条 市场主体登记、行政备案和行政许可信用信息公

示至市场主体终止时为止。行政处罚、行政确认和业绩情况信用

信息的公示期限为3年。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 定。

第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公示的市

场主体信用信息。

经市场主体同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查询市场主

体选择不公示的信用信息。

第二十条 市场主体认为行政机关公示涉及自身的信用信

息不准确的,可以向公示信用信息的市级行政机关提出,并提供

相关证明材料。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相关证明材料之日起20个工

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行政机关确认信用信息存在问题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 以更正。

第二十一条 市场主体未依照有关规定公示信用信息以及公 示信用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

营异常名录或者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

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的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并在3年内依照本办法规定履行信用信息公示义务的,应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者取消标注。

第二十二条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满3年未依照

本办法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市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严重违法市

场主体名单,并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严重

违法市场主体名单的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

得担任其他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市场主体自被列入严重违法市场主体名单之日起满5年未再

发生不按规定公示信用信息以及公示信用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

虚作假情形的,由市市场监管部门移出严重违法市场主体名单。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市场主体公示信用信息的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检查时,市场主体应当配合,接受询问调

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对拒绝配合的市场主体,应

当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第四章 信用信息使用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经营、投融

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取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任职资

格、资质审核、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应当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作 为重要考量因素。

第二十五条 本市建立跨部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按照守

信市场主体一路绿灯、失信市场主体处处受限的原则,实施从市

场主体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信用约束。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市场主体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等的失信

市场主体依法采取限制或者禁入的惩戒措施。

第二十六条 本市实行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类,以公示的信

用信息为依据,将信用风险等级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

信四个类别,分别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并向社会公示。

行政机关应当依据风险等级、监管职能和法律、法规、规章

规定的其他分类,对市场主体实施分类监管。

市场主体有重大实绩的,应当酌情对其信用风险等级予以调 整。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市场主体随机抽查联合

检查制度,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工作的组织和 领导。

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信用风险分类,按照公平规范的原则,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区县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市市场监

管部门抽取的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

对举报投诉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各行政机关应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对矿山开采、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道路

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环境保护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领域,各行政机关应当加强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不

适用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制度。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依规使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取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除经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外,不得用于本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用途。行政

机关不得公示非本机关收集、储存、管理、统计和分析生成的信 息。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

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由上级主管机关给予通报批评;造成

社会负面影响和市场主体重大损失的,由上级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

(二)因工作失误造成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错误、遗漏并 产生不良影响的;

(三)以不正当手段采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

(四)篡改、虚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

(五)违反规定披露或者泄露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

(六)未按规定对市场主体认为不准确的信用信息作出答复

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不予更正的;

(七)非法利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进行商业活动的;

(八)公布非本机关收集、储存、管理、统计和分析生成的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

第三十条 市场主体有下列情形的,由有关行政机关责令限

期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未按要求公示信用信息,或者虚报、漏报、迟报信用 信息的;

(二)非法修改公示的信用信息;

(三)未按照行政机关要求及时更改公示的信用信息。

第三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非法获得他人信用信 息,或者将获得的他人信用信息用于非法途径的,应当依照有关

法律、法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开展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工作情况

应当列入政府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第三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

织,应当适用本办法关于行政机关的规定归集、公示、使用和管

理相关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南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备案指南(2013年)范文

河南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备案指南(2013年)

一、备案范围

凡参与我省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货物供应、质量检测及其他等企业单位及相关执(从)业人员信息,应在“河南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用备案,经审核发布后方可参与我省水利建设市场活动。

二、备案程序

(一)用户登录

各级用户直接登录“河南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平台”(http://xyxxgk.hnsl.gov.cn),进入页面;或在河南省水利厅(http:///)首页,点击页面右侧“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在跳转页面点击“信用信息公开”进行登陆。

(二)用户注册

登陆管理平台后,点击左侧“温馨提示”框中“河南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操作使用说明”,查询用户名和初始登录密码获取方式。

(三)报送流程

1.市场主体完成注册后按要求自主填写信用信息并打印。

2.外省入豫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场主体及厅属企(事)业单位直接向省水利厅报送。

3.省内其他市场在主体向其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水利厅。

(四)受理时间

1.省水利厅原则上每个季度集中受理一次,每个季度的第一周为集中受理时间,受理期结束后二十个工作日之内办结并发布。

2.每个月的第一周受理更新申请,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发生变化后一个月内应及时登录管理平台更新并提交《企业信用备案内容更新申请表》。

三、备案要求

1.法定代表人应携带有效身份证明亲自到省水利厅办理备案事宜。

2.市场主体可明确1—3名委托代理人(应为本企业正式职工)专职在我省参加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其他人员不予认可。

3.已在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中标的项目经理、总监等主要工程技术人员,信用备案时如实填写人员是否在建,如发现与实际不符的记入不良行为档案。

项目完工后应及时提交《项目管理人员在建注销申请表》。4.省外入豫备案单位应设立驻豫机构,备案时应提供该企业驻豫机构在豫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固定营业场所(不少于150平方米的商用房)。必要时可对企业驻豫机构的办公场所、设备、管理人员、执业人员进行现场查验。

5.外省备案单位应提供企业所在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

级建设主管部门共同出具的诚信证明(包括质量、安全、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其他不良行为等情况),应有具体查询或联系方式。

6.备案材料一经发现存在造假或不实的情况,自发现之日起一年内不予备案,已备案的取消备案资格且一年内不予备案。

四、备案材料

市场主体应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与复印件,原件与复印件应一致。复印件按顺序装订成册,原件审核后退回。

凡备案中涉及到的人员均应提供劳务合同、近三年的社保发票和人员明细((应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其查询方式。

(一)施工企业

1.《施工企业信用档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资质证书原件;

5.安全生产许可证;

6.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称证、身份证;

7.注册建造师执业注册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

8.企业水利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职称证、身份证;

9.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10.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证书;

11.近五年内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及单项施工合同额在500万元及以上水利工程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鉴定书)及业主评价;

12.有关奖惩记录文件和各类获奖证书。

(二)监理企业

1.《监理企业信用档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资质证书;

5.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称证、身份证;

6.监理人员执业注册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

7.企业水利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职称证、身份证;

8.监理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证书;

9.近五年内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及单项监理合同额在50万元以及上水利工程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鉴定书)及业主评价;

10、有关奖惩记录文件和各类获奖证书。

(三)招标代理机构

1.《招标代理机构信用档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资质证书;

5.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称证书、身份证;

6.招标代理机构中有职称的技术人员或相应执业注册资格专职人员(甲级20人、乙级10人)职称证、注册证、身份证;

其中水利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要求:甲级5人、乙级3人;

其中水利工程注册造价人员要求:甲级3名造价工程师、2名造价员,乙级2名造价工程师、1名造价员;

7.近五年内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中标通知书、合同、及业主评价;

8.有关奖惩记录文件和各类获奖证书。

(四)质量检测单位

1.《质量检测单位信用档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资质证书;

5.计量认证资质证书;

6.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称证书、身份证;

7.质量检测人员执业注册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

8.近五年内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中标通知书、合同及业主评价;

9.有关奖惩记录文件和各类获奖证书。

(五)货物供应单位(包括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金属结构、机电设备、自动化观测、水文观测设备和其他重要设备、材料等)。

1.《货物供应单位信用档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资质证书;

5.企业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职称证书、身份证;

6.企业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注册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

7.近五年内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业绩证明材料及业主评价。

第五篇: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暂行)

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

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信息的管理,确保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和在建项目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并逐步完善相应的动态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包括在宁波市内承接水利工程建设业务的水利施工、监理、设计等企业的信息、水利建设从业人员的信息和在建项目的信息。

第三条

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在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网络路径:http://www.xiexiebang.com)上进行发布。经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可供社会公众查询,并作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经平台发布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作为今后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等工程业绩认定的依据。

第五条

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维护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机密,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二章信息登记要求及程序

第六条

工商注册地为宁波市内或工商注册地为宁波市外但准备到宁波市承接水利建设业务的下列水利施工、监理、设计等企业都应登记相关信息。

1、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主项或增项)的企业;

2、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资质的企业;

3、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咨询、质量检测、招标代理、供货、安全评价、施工图审查等相关资质的从业单位。

第七条

第六条所称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几类信息:

(一)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等。

(二)从业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工商注册地为宁波市外的企业只需登记拟派进甬人员)基本信息、所持有的水利从业资格证书类别、各类证书的相关信息等。

(三)在建项目信息,包括在建项目的合同内容、主要管理人员信息等。

在建项目是指工程建设所在地为宁波市区域内、施工合同额在500万元以上或监理、设计服务费合同额在30万元以上的项目。

第八条

首次申请登记信息的企业,应先办理开户手续。开户方式如下:

工商注册地为宁波市内的企业,将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营业执照传真至宁波市水利局进行开户。

工商注册地为宁波市外的企业填写《外地进甬水利市场主体基本信息表》(可在平台下载),连同相关附件资料,由授权委托人本人报送至宁波市水利局办理开户。

前款所指的“相关附件材料”指以下材料:

1、法人亲笔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2、在甬授权委托人由其所在企业缴纳的一年及以上时间的社会保险费书面证明材料(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出具);

3、授权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第九条

企业开户后既可进行信息登记,登记完成后进行提交;提交后的信息若需修改,应按变更手续办理。

第十条

各水利施工、监理或设计等企业应在监理签发开工令后7个工作日内登记在建项目信息。经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对,市水利局核定,在建项目信息在平台上方能生效。

第十一条

工商注册地为浙江省外的企业在平台上登记的建造师应为一级注册建造师。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证书上的“工作单位”必须与登记信息的企业名称一致。

第十三条

同一水利建设从业人员登记所有证书上的工作单位应为同一家企业。

第十四条

新企业开户申请,日常受理,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企业首次报送的信息,每月末集中在平台上进行发布。

第三章信息更新及维护

第十五条

平台上已发布的各企业、从业人员或在建项目的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的(在建项目完工日为完工或竣收验收鉴定书印发日期)30个工作日内在平台上办理相关变更手续,打印纸质材料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刻录成光盘)报送至宁波市水利局。

第十六条

水利建设从业人员证书信息发生变更的,所需的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和光盘材料如下:

(一)企业发生持证人员工作单位调动的

1、变更申请表(平台上填报后打印,调出企业或调入企业同意后盖章);

2、调入企业的聘用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

3、调入企业为持证人员交纳社会保险的书面凭证(至少应当包含最近三个月内其中一个月缴纳的社会保险,且至少应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

4、持证人员的证书原件。

(二)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

1、变更申请表(平台上填报后打印,企业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

2、变更后的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3、持证人员证书原件;

4、企业名称发生变化后为持证人员交纳的社会保险书面凭证(至少应当包含最近三个月内其中一个月缴纳的社会保险,且至少应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

第十七条

工商注册地为浙江省外的企业,在甬授权委托人两年内不得变更。

在甬授权委托人受权超过两年、确需发生变更的,应提供下列材料,并由新的授权委托人本人报送至宁波市水利局。

1、变更授权委托人申请表,并说明变更理由(平台上填报后打印,并加盖企业公章,原授权委托人、新授权委托人签字)。

2、新的授权委托人由其企业缴纳的一年及以上时间的社会保险缴费书面证明材料,且至少应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

3、法人亲笔签名的授权委托书;

4、新的授权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第十八条

在建项目完工的证明材料为验收鉴定书(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或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或竣工验收鉴定书)或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的核定意见或竣工验收质量监督工作报告。

第十九条 在建项目完工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在建项目自动转为已完工项目业绩进入平台后台保存。今后将不出具业绩证明,均以网上查询成果为准。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条

各水利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企业应及时、准确、完整的报送相关信息,并对报送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一经发现违反该规定的,将对有关企业和人员按照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于未及时在平台上报送在建项目信息的企业,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

平台本身自带加密功能,各企业在信息报送过程中,要加强本企业信息运行保障和安全管理工作。并应确定1名管理员具体负责平台信息报送及今后的数据维护工作。

第二十三条

任何企业或个人均有权举报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应实事求是,以企业名义举报的要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举报的要使用真实姓名。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9月15日开始执行。

下载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粤水建管〔2010〕24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