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于洪波
(淮阴师范学院 监察处, 江苏 淮安 223001)内容提要
职务消费主要指各级领导干部用于公款招待、公务用车、通讯联络以及出差补贴等费用。现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特征是供给制和实物分配, 弊端主要表现在数额过大, 公私不分, 行政成本高, 铺张消费严重, 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和监督管理简单化的新制度。
1关键词2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 职务消费是履行职务职能所必需的一种消费,是各级领导干部因其所任职位而享受的相关待遇及费用支出。具体的说, 当前我们研究的职务消费主要指领导干部的公款招待、公务用车、通讯费用以及出差补贴等。职务消费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 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也是反腐倡廉中长期难以 攻克的难点问题。2003 年中纪委二次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积极探索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监督管理简单化的新制度。下面 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行职务消费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的设想现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供给制和实物分配制。它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私不分, 数额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 全国大中型宾馆饭店营业收入的60.7%来自公款宴请, 1994年公款吃喝招待费用超过1000 亿元, 2002 年超过2000 亿元, 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 私客公请现象比较普遍。截止2001 年底, 全国共有党政机关事业法人单位102.6 万个, 按每个法人单位配备2 辆公车计算, 全国公车总量约为205 万辆, 每辆车每年的维修、保险、养路、燃油等费用按6 万元计,合计1230 亿元;按30 万公里5 年更新计, 每年新购公车41 万辆, 每辆均价按20 万元计, 共计820 亿元。以上两项费用合计全国每年公务用车支出公款约2050 亿元。在公车使用上, 哪些是公用, 哪些为私用, 谁也说不清, 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公用三分 之一, 私用三分之一, 驾驶员用三分之一。二是财政负担重, 行政成本高。据不久前中部地区某省5个地级市调查, 财政预算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2.09%、21.28%、14.97%、33.53% 和32.6%。据有关专家统计比较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1999 年全国1100 万行政公务人员会议费、旅差费开支人均近3000 元, 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8%.。
三是有些规定严重滞后, 无法执行。以公务人员出差旅差费报销和伙食补贴标准为例, 1996 年财政部门规定住宿标准为省部级100 元/ 晚、厅局级60 元/ 晚、县处级50 元/ 晚, 科级及以下干部40 元/ 晚。伙食补贴标准统一为15 元/ 天, 北京、上海、特区为20 元/ 天(苏财行 [ 1996] 22 号文)。这个文件现在还在沿用, 已严重脱离现行宾馆酒店的住宿标准和用餐收费标准, 实际上根本无法执行, 造成出差报销/ 人人超标现象。引发了公差人员派出单位只付极低标准的差旅费支出, 剩余部分由接待单位予以补贴的转移消费现象,容易造成公家付钱私人消费, 公费旅游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 有的单位以接待住宿补贴和用餐补贴为由, 开假发票套取预算内资金, 用于请客送礼等违法违纪开支。四是信息不对称, 难以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具体的职务消费行为信息量大, 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几乎每天都有用车、招待和打电话的问题, 哪些该发生, 哪些不该发生, 监督的环节太多,成本太高, 群众和舆论获得信息渠道不畅道, 获得信息量不对称, 在现行的制度下, 不可能对领导干部具体的职务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总的说来, 现行的职务消费制度造成公私不分,社会财富大量流失, 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腐败, 许多人抱着不用白不用, 用了又白用的心态疯吃疯喝, 狂支滥用。人们把它划为法律管不着、政府管不了的亚腐败范畴。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天天在人民大众面前发生, 看得见, 碰得到, 其腐蚀性和负面性很大, 它造成民心的丧失, 党的形象受损, 党组织与人民血肉关系遭到破坏, 要求改革呼声很高。有鉴于职务消费的特殊性和旧制度的弊端, 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试点单位的经验,我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监督管理 简单化的职务消费制度。也就是说, 各级领导干部根据职位的不同和实际工作需要, 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务消费货币量, 各人对号入座, 彻底堵死职务消费的/无底洞。它的激励机制在于总量控制, 超支自付, 节余归己, 与各级领导干部个人切身利益挂起勾来, 以利于调动各级干部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减少改革的阻力。公开性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形成过程是公开的, 标准是公开的,违纪处罚是公开的, 监督也是公开的、民主的、简便易行的, 克服过去那种/主人盯公仆梢 的现象。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 职务消费制度货币化改革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化已经有200 多年历史, 他们在管理国家, 包括政府官员职务消费方面的管理, 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管理技术可供我们借鉴。他们对政府官员职务消费基本上都实行货币化管理, 按照职务等次和工作性质发给足量的交通费、通讯费、出差费和住房补贴,高官还有一定的接待应酬费。对国家官员待遇从优、管理从严、依法监督、公私分明。各级机关的人员往来, 没有公费招待, 更不允许公费搞高消费娱乐和请客送礼。一旦发现公费招待, 公私不分, 严惩不贷。近几年, 有些地方和部门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江苏省进行了领导干部住宅电话、移动电话私人化, 电话费用货币化改革, 总额限定, 节余归已,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年节省经费6000 多万元。无锡市南长区今年进行公务用车的改革, 区机关30 辆公车上市拍卖归私人所有, 从一般干部到区委书记每人每月发放100 元到3000 元不等的交通费。涉及改革的30辆公车, 2003 年支出费用300.6
万元, 车均10.02万元, 加上一年要更新3 辆车, 60 万元, 一年下来公车费用360.6 万元。这次车改发放的交通补贴加上一次性购车补贴, 共花费185 万元, 比车改前节约费用48.6%.。
二、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确定进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兼顾干部和群众两个利益群体的意愿。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问题上干部和群众是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干部会认为职务消费标准要高一些, 再高也/物有所值;而群众希望标准越低越好,不花一分钱最好。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 协调两个利益群体的意见, 使得职务消费标准能在干部和群众之间达成谅解和一致。如果职务消费标准过低, 从当前看, 对干部的激励作用得不到体现, 干部队伍中反对改革的呼声很高, 或者使改革走样, 或者使改革流产;从长远看, 必然使干部这个职业失去吸引力, 导致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到头来还是群众利益受损。如果职务消费标准过高, 群众反映很大, 也会危及到改革方案的实施和大局的稳定。因此,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的确立上, 必须努力寻找到一个干部和群众这两个利益群体都能接收的平衡点。
2.科学参照历史实际消费水平。确定职务消费货币标准, 通过对过去几年财务数据的统计和调查,摸清底数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简单地以历史水平为准, 而要扣除旧体制下领导干部讲排场、比派头铺张浪费的部分, 扣除公为私用的部分。确定的职务消费标准要能比较真实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公职所必须的消费水平。3.考虑到职级、职位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差别。一般来说, 职级越高, 职务消费标准就应该越高。同一级别的不同职位, 职务消费因素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 从而使职务消费需求不同。因此,合理的职务消费标准应该在考虑职级的同时, 兼顾职位性质的差异, 也就是说, 每一个职级应该对应设有几个职位消费档次, 而不能只有一个。另外, 还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量入而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职务消费标准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别。也就是说, 同一职级, 同一职位的职务消费标准在不同地区应该有所差别。还有职务消费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是动态的, 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的变化, 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及时调整。4.考虑到政治因素。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制 度,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之一,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比资本主义公职人员贡献要大, 索取要少。另外, 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在能够保证履行职务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低一些。
5.考虑适用职务消费的干部范围。可以划出三个范围可供选择: 一是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职人员;二是所有党政领导干部;三是达到一定职级的领导干部, 比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从理论上讲, 适用范围小比范围大好, 涉及面小, 所用资金少, 改革的震动小, 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职务消费客观上是各级领导干部消费不可缺少的补充因素, 所有在现实情况下职务消费的范围可适当大一些, 具体多大范围, 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但必须
坚持把 暗补改为 明补, 把/无底洞变为 有底洞。将来我国公务人员工资制度改革, 收入明显提高, 逐步缩小享受职务消费补贴的干部范围, 只有职级较高的领导干部才能享受的职务消费制度是完全可行的。6.违规处罚的措施必须到位。除了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务消费标准外, 还必须有配套的文件和措施, 对于违规干部的处罚力度要大, 措施要到位。一经发现有的干部对于职务消费标准不管不顾, 报销的职务消费补贴超标, 或者公私不分, 或者转移消费, 要公开曝光, 使其威风扫地, 处罚要严厉,轻则丢官降级, 重则开除党籍乃致判刑, 使得人人都不敢碰这根高压线。如果姑息迁就, 处罚措施不得力, 那么改革的成果将前功尽弃。
7.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程度。据我调查, 对职务消费制度先行改革的地区和部门, 大致都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公开化程度不高, 群众参与度低。多数是涉及到改革的领导干部决定改革的具体方案, 内部人决定职务消费的水平和标准, 最大可能的结果是单方面提高职务消费的货币化标准。二是涉及改革的单位领导干部仍然有人到下属单位或招待单位报销职务消费票据, 转移消费行为仍然存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确立的过程, 是协调干部和群众两个利益群体关系的过程, 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也是群众和媒体实施监督的过程。因此, 职务消费标准形成过程应该是透明的、公开的, 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主人对公仆的职务消费应该有知情权、发言权乃至决定权。这也是解决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动力源问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的形成机制大体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人大、政协代表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共同确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二是举行听证会, 通过直接民主, 听取各方面意见, 决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三是成立独立的委员会, 独立于政府和群众这两个利益群体之外, 综合两方面意见, 来确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采用哪一种机制, 政府机关都负有提出标准并说明理由的责任, 这类似于行政诉讼中, 政府一方负有/ 举证0责任一样。政府部门代表应该提出详细的职务消费预算计划, 详细列出各典型职位职务消费的种类, 各种类型下的具体项目、消费数量及其具体理由, 并接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众的质询。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全党全民上下共同努力, 方向对头, 措施得力, 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能够根除, 改革的预期效果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官正.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J].中国监察, 2003,(5).2.段斌.论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问题及治理对策[ J].中国共产党, 2004,(1).3.李一帆.驱逐公务消费/ 暗箱0 [ J ].望, 2004,(5).4.郑焱, 浦敏琦.取消公车第一天[ N].新华日报, 2003
第二篇:职务消费自查报告
职务消费自查报告
为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五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违规职务消费自查和整治。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
州纪委12月27日工作会议后,我局迅速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传达。组织学习了“五个专项整治方案”和州纪委副书记熊祥讲话精神。明确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局领导强调:要着力纠正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随意性大、铺张浪费、公私不分等问题,规范职务消费行为;整治职务消费中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报销应由个人或者亲属承担的费用、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问题;整治在高档酒店、宾馆、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的问题。对于出入私人会所的问题,要按中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严格执行凭公函接待和接待清单制度,坚决纠正公务接待活动中超规格、超标准接待,擅自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用公款接待甚至借各种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问题。要在公务消费活动中实行“定点消费”,并按财政要求实行“公务卡”和国库集中支付,按《目录》要求刷卡消费,费用直接支付商家,从源头上治理公务活动腐败行为,让公务消费关进制度笼子,在阳光下运行。此前,我局还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央八条、省委九条、州委七条关于加强作风纪律的规定;州纪委等五委、部、局联合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八个严禁”;学习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中秋、国庆期间不准公款购买月饼等通知以及《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土特产烟酒等年货节礼的通知》。局领导要求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纪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认真开展自查
为更好的开展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我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项对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尤其是认真自查了本单位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全局领导干部和职工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现象和行为。来人实行领导审批、局办接待、定点餐馆、限制陪人、控制标准等用餐制度。不上烟,不喝高档酒。临时公务用餐发票除分管领导签批外,还须由局长审核后方可报销。没有出现过度职务消费、奢侈浪费现象;没有出现职务消费过程中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现象;没有在高档酒店、宾馆、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2013年公务接待费为47.92万元,较2012年的74.52万元下降26.6%.压缩接待比例35.70%.对外招商接待方面,2013年我局没有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无文件规定的情形。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局的职务消费和厉行节约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纪委的要求,与各级领导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经过认真自查和回顾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宣传教育未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未能真正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风气,以至于艰苦奋斗的意识不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还没有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真正树立起来。二是不能很好地从细节管理上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禁止用公款相互吃请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贯彻“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执行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区纪委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坚持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业绩观。二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营造发扬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氛围。三是从工作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央八条、省委九条、市委七条和区委九条规定,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落实好各项规定。教育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
第三篇:职务消费和人情消费
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履行公共职务引起的各种公务消费开支的总称。主要表现在公务用车、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支出。
人情消费
人情消费,即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中的感情投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不断升格。因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评先选优、升学拜师、招工参军、看病求医、乔迁新居等各种由头引起的五花八门的人情礼数难以胜数。
第四篇:职务消费自查报告
职务消费自查报告
职务消费自查报告
为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五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违规职务消费自查和整治。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
州纪委12月27日工作会议后,我局迅速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传达。组织学习了“五个专项整治方案”和州纪委副书记熊祥讲话精神。明确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局领导强调:要着力纠正机关工
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随意性大、铺张浪费、公私不分等问题,规范职务消费行为;整治职务消费中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报销应由个人或者亲属承担的费用、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问题;整治在高档酒店、宾馆、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的问题。对于出入私人会所的问题,要按中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严格执行凭公函接待和接待清单制度,坚决纠正公务接待活动中超规格、超标准接待,擅自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用公款接待甚至借各种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问题。要在公务消费活动中实行“定点消费”,并按财政要求实行“公务卡”和国库集中支付,按《目录》要求刷卡消费,费用直接支付商家,从源头上治理公务活动腐败行为,让公务消费关进制度笼子,在阳光下运行。此前,我局还
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央八条、省委九条、州委七条关于加强作风纪律的规定;州纪委等五委、部、局联合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八个严禁”;学习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中秋、国庆期间不准公款购买月饼等通知以及《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土特产烟酒等年货节礼的通知》。局领导要求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纪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认真开展自查
为更好的开展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我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项对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尤其是认真自查了本单位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全局领导干部和职工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现象和行为。来人
实行领导审批、局办接待、定点餐馆、限制陪人、控制标准等用餐制度。不上烟,不喝高档酒。临时公务用餐发票除分管领导签批外,还须由局长审核后方可报销。没有出现过度职务消费、奢侈浪费现象;没有出现职务消费过程中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现象;没有在高档酒店、宾馆、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2013年公务接待费为万元,较2012年的万元下降%.压缩接待比例%.对外招商接待方面,2013年我局没有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无文件规定的情形。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局的职务消费和厉行节约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纪委的要求,与各级领导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经过认真自查和回顾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宣传教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宣传教育未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未能真正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风气,以至
于艰苦奋斗的意识不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还没有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真正树立起来。二是不能很好地从细节管理上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禁止用公款相互吃请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贯彻“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执行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区纪委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坚持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业绩观。二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营造发扬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氛围。三是从工作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央八条、省委九条、市委七条和区委九条规定,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落实好各项规定。教育全局
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
第五篇:职务消费管理制度
山西泽州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 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山西泽州天泰坤达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工作,根据泽惩防办发[2012]2号文件精神,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负责人是指公司两委成员:董事长、总经理、六长、副总经理;总支书记、纪委书记、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职务消费是指企业负责人在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公务用车、通信、业务招待、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项目。
第四条 规范职务消费的原则
(一)坚持源头控制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严格规范职务消费行为;
(二)坚持保障公务与厉行节约相结合,从而严控制职务消费水平;
(三)坚持廉洁自律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切实加强职务消费监管。
第二章
公务用车管理 第五条 公务用车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的配备、运行管理和处置。公务用车配备是指车辆的购置(租赁)、更新;运行管理是指车辆的报废、变价出售等。
第六条按照一人一辆的原则,为企业主要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配备专用公务用车。
按照保证工作使用原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均不配备专车,用车相对固定,车辆管理执行公司的有关制度。公司的对外公务接待中,已经安排专用接待中巴车的,公司领导人员应随车陪同,其他服务用车在指定地点等候。
不允许为中层领导人员配备专车。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退休或者调离本企业后,企业不再为其配备公务用车。
第八条严禁因私使用公务用车。企业负责人配备公务用车后,不得再以任何名目为企业负责人发放交通补贴。
第九条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的保养、维修费用,以及日常使用所发生的各种保险费、年检费、车船使用税、燃油费、停(洗)车及过路桥费等运行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公司汽车队应建立单车运行费用台帐,采取限额或者预算范围内据实报销方式进行管理。
第十条企业不得为企业负责人之外的其他人员(含非本企业人员)配备专用或相对固定公务车。
第三章
通信管理 第十一条 通信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因公务活动所发生的通信费用的管理。
第十二条 通信费用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时所发生的移动通讯费和住宅通信费。
第十三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移动通讯费实行捆帮式使用,享受移动公司对大客户的优惠待遇,集中使用集团号,由公司机电科负责并集中办理,据实报销。座机费(上网宽带)按规定标准报销,不得再以任何名目为企业负责人发放通信补贴。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公司有关移动通讯工具不得报销的规定。
第十五条各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在规定标准内制定本单位领导人员的执行标准并报公司领导职务消费办公室备案。确因工作,需要对少数班子成员提高标准的,必须实行逐级申请,经批准并在公司办公室备案后再执行。
第十六条 企业负责人退休或者调离本企业后,企业不再承担其任何通信费用。
第四章
业务招待管理
第十七条 业务招待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迎接上级检查、接待客户以及其他外部关系人员活动和费用的管理。
第十八条 业务招待费主要包括宴请、接待、礼品等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接待工作内容,本着节俭、合理、必需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业务招待管理制度,明确宴请、接待、礼品等标准。企业负责人的业务招待活动和费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由办公室根据上年核算制订下年计划、编制预算和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业务招待在公司内部饭店接待,不得安排接待对象到高档的娱乐、休闲、健身、保健等经营场所活动。不得参加次级企业或者关联企业安排到上述场所的业务招待活动。
第二十条 业务招待活动中赠送的礼品,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宣传企业、展示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不得赠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以及贵重金属和其他贵重物品。
第二十一条 业务招待费用的报销内容应与业务招待活动内容一致,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报销与业务招待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二十二条公司的对外接待工作统一归公司办公室管理,认真执行公司有关接待工作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因公业务招待,坚持总经理统一安排的原则,不准转嫁报销有关招待费用。
第二十四条公司财务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因公业务招待费台帐制度,每季度汇总报公司办公室考核,并报公司工会公开。
第二十五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因公业务招待报销坚持“行政一支笔”的签字审核制度。
第二十六条公司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室的业务招待管理办法,尽可能压缩和控制好非生产性开支。
第五章
差旅管理
第二十七条 差旅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国内、国(境)外差旅活动和费用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着节俭、合理、必需的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企业负责人差旅管理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的差旅报销,凭有效票据实报实销。不得转嫁报销差旅费用,不得报销企业负责人出差期间与差旅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六章
国(境)外考察管理
第三十条 国(境)外考察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国(境)外考察活动及费用的管理。
第三十一条 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公司国际公司年初制订企业负责人国(境)外考察计划。不得安排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各种研讨交流活动,不得重复考察和盲目考察。
第三十二条严格国(境)外考察计划审批,从严控制考察天数和考察人员数量,不得无故延长国(境)外考察时间,不得安排与国(境)外考察任务无关的人员出访。
第三十三条 严格执行国(境)外考察管理制度、考察计划和各项费用标准,从严控制费用支出。
第三十四条 企业不得转嫁报销负责人国(境)外考察费用,不得报销企业负责人国(境)外考察期间与考察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三十五条 因公出国费用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的有关程序规定,出差费用的报销执行公司标准。出差期间因工作需要,必须发生招待时应报告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七章
培训管理
第三十六条 培训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所发生的培训活动及费用的管理。
第三十七条 公司培训办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企业责任人岗位职责的要求,分类制订培训计划,并加强培训费用管理。
第三十八条 公司培训办对企业负责人参加与个人相关的学历学位培训、专业课程进修培训、专业资格证书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第三十九条 不得向次级企业转嫁企业负责人培训费用,不得报销企业负责人自行安排的培训费用。
第八章
预算管理
第四十条 公司按照公司关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政策规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的需要,编制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预算方案,报公司两委批准后执行。
第四十一条公司以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等为依据,合理确定本单位负责人各项职务消费项目的标准,明确职务消费的范围和规模,从严控制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预算水平。
第四十二条 公司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预算方案,定期对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预算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核对,如有差异,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四十三条 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预算方案编制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经履行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程序后,可以对预算方案予以调整,并报公司备案。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监督管理部门为公司财务科、纪检科。
第四十五条 企业负责人应依据相关规定和企业制度进行职务消费,不得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第七条禁止的职务消费行为。凡违反规定的,依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第四十六条 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和制度,职务消费预算方案及执行情况,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方式定期向职工公示,接受职工监督。
第四十七条 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情况、职务消费预算方案及执行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第四十八条 公司配合上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职务消费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违反本规定受到警示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处理的,相应扣减25%、50%、75%、100%的当年绩效薪金。
第五十条 企业负责人违反本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予以全部清退;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据国家、公司的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在实施中结合上级组织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补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