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起颗粒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和相应防护措施
引起颗粒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和相应防护措施
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饲料霉变问题成为夏季困绕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危害动物健康从而危害人类食品安全。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各厂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霉变原因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原料验收入库到饲料成品到达养殖现场整个物流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下面就每一个环节可能引起霉变的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分别加以分析:
一、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
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严重的饲料质量问题几乎都与原料有关。饲料原料中允许一定量的水分、霉菌和仓虫存在,但是数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数量后,原料的价值迅速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原料霉变。变质的原料被生产成饲料后容易诱发霉变,即使饲料不发生霉变也会影响饲料的卫生指标和适口性。因此在原料的验收入库和仓储环节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1、原料在采购前,除检测其营养指标之外,还应控制原料的水分、微生物指标和仓虫的种类数量。
水分是霉菌生长繁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玉米、稻谷、麦类等原生态谷物的水分应不高于14%;大豆、次粉、糠麸类、豆粕等的水分应低于13%;棉粕、菜粕、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骨粉等的水分应小于12%。水分超标的原料不耐储存,容易发霉。对于棉粕、菜粕等经加工过的原料还需要关注局部水分有无超标,因为即使平均水分很低但由于生产厂家的工艺缺陷等原因常造成局部水分超标产生结块进而霉变。
可以通过霉菌检测了解原料中的霉菌总数是否超标。对于没有条件进行霉菌检测的企业,可通过了解原料的生产日期、生产工艺、贮存条件;观察原料的颜色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结团现象;用嗅觉判断原料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用手或温度计测定原料是否有发热现象等措施来判断原料是否发生霉变。
在夏季仓虫不仅是某些储存原料损耗加大的直接原因,而且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会严重污染粮食。更为严重的是,仓虫的活动会导致原料发热,招致微生物的滋生与发展,引发或加速霉变。在仓虫中以螨虫对霉变的影响最大。螨虫属蜱螨目,粉螨科;不完全变态类型,体躯微小人们肉眼难以发现。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螨虫通常在谷物、饲料中以及在运输、加工设备中大量繁殖,极易引发霉变。饲料中生长螨虫也已成为客户对加工厂饲料投诉的理由之一,所以要监测和控制仓虫的数量特别是螨虫的情况。拒收被螨虫污染的原料。
2.加强原料入库后的储存管理
水分、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霉菌和仓虫繁殖的主要因素。原料入库时,应按不同品种、批次分开码堆,粮垛码堆不宜过高过大,堆与墙、堆与堆之间留有20~50cm左右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长期储存的季节性原料或吸湿性强的原料最好垫一层,高8~10cm的木架。夏季可根据天气情况,对仓库进行抽排风,散热散湿。及时修补仓库出现的破损,防止仓库出现漏雨、渗水现象。
原料的使用原则上“先进先出”也可根据原料的水分、霉菌污染程度等情况,优先使用不耐储存的原料批次。如果仓库条件较差,不应储备过多原料,而应以“快进快出”的原则采购、使用原料。
加强仓库的清洁卫生管理,对装卸过程散落的原料和产生的浮尘及时清扫、处理,防止久置地面,吸潮霉变或滋生仓虫;对已经霉变的原料,应尽快转移,避免成为霉菌污染源,感染其它原料。
二、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可能引发霉变主要是成品水分超标。水分超标分为平均水分超标和局部水分。造成成品水分超标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品平均水分超标:
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自身水分过高、烘干或冷却系统的故障造成成品平均水分超标从而引发饲料早期霉变的现象一般比较少,因为成品的平均水分通过检测后如果超标会作处理,不会流入市场。(如果生产、品管部门控制得不好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在小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制粒调质温度还没有调整到正常就已制粒完毕;颗粒离开环模时温度低,冷却器内的温度也低,饲料中水分子的活性弱,不容易散发。再加上冷却器中料层薄,空气流动的阻力小流量大,饲料在冷却时温度很快降到室温,但水分没有散发出来,造成水分超标。这种现象在冬季或早春、暮秋的阴雨天气容易出现。返工处理这种料(在气温低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如果不搭配低水分的原料或加大批量,是很难将水分降到合格水平。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厂只好让步接收,这样的料库存时间长了以后易发霉变质。解决的途径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控制原料水分(混合后的原料水分夏季12%-14%,冬季10%-11.5%);(2)、放大生产批量,要根据不同规格的制粒机和冷却器确定最小的安全生产批量,就制粒机来说最小的安全生产批量是调质温度达到正常后,已制粒的量要小于该批料总量的25%(并且在调质温度没有达到50℃前制的颗粒要接出来);对于冷却器来说最小的安全生产批量是整批料在冷却器中要达到其容量的60%以上。(3)、制粒机启动前先排干净蒸汽管道内凝结的水;并且要经常检查管路的输水阀是否正常。(4)、通过调节设备和工艺参数如调质器保温、提高蒸汽的饱和度、提高调质温度、控制制粒机喂料量延长颗粒在环模孔内的时间(以提高颗粒离开环模的温度)、调高冷却器的料位高度、选择合理风门开度等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成品水分。
2、成品局部水分超标。
局部水分超标有一定的隐蔽性,难发现难控制。它是大多数因水分超标而引发霉变的主要原因。根据长期观测有下列情况会造成饲料局部水分超标。
(1)、设备技术状态和生产操作都没有问题,原料初始水分也符合要求但是每一批料在刚开始生产时由于调质温度低,蒸汽管路沉积了一定数量的冷凝水所以制出的颗粒水分较高,温度较低,加上冷却器温度也较低水分子的活性差,不易散发。冷却后这部分颗粒水分往往会超标。解决的方法:生产前先要排干净蒸汽系统的冷凝水,制粒机刚出来的料必须接出来,不得放入冷却器直到调质温度达到50℃ 左右时才能将料导入冷却器。接料时要将每批开头的2-4包料,接出作回机料处理。
(2)、设备调节不合理或设备故障:大多数的饲料厂冷却工艺设计上是:旋风除尘器分离回收的料,没有通过专门的提升机回到待制粒仓,而是直接进入成品提升机。除尘器分离出的粉料水分不会超标(粉料过分级筛时,会被筛分出来)但是如果冷却器的“料位开关”设置过高、冷却器因故障不能正常排料或冷却器的出风口负压过大等原因导致刚制粒出来的颗粒料被吸入旋风除尘器,这些颗粒没有充分冷却和干燥,就被分离出来,进入成品提升机混入正常的颗粒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冷却器因调节不合理或定位开关故障,在生产过程中漏料,漏的这部分料也没有充分冷却干燥。这些料会在短期内发生霉变,其表现为零星霉变,不断发展成袋内大面积霉变、生虫和发热。解决的方法是:a、选用灵敏可靠的 “料位感应器”和定位开关;b、“料位器”的高度不能调得过高;c、调节风机的风门开度,控制冷却器出风口负压。d、冷却器的翻板角度或栅栏的重叠度要调整好既不能使其通风面积太狭小也要避免生产过程中漏料。
(3)、冷却器内部负荷不均匀:冷却器散料、布料排料不均匀或个别冷却器翻板因筛孔堵塞过风面积不足等原因;会造成饲料在冷却器中的冷却时间和冷却强度不均匀。部分料湿热交换不充分,水分超标。在以后的储藏中产生零星霉变。解决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散料器、布料器和翻板角度,清理掉筛孔中堵塞的饲料使饲料在冷却器中的冷却时间和冷却强度一致。
(4)、制粒机和冷却器产生的“锅巴料”引发的霉变:在生产过程中制粒机的环模罩、制粒机的下料溜管、冷却器的死角上会吸附上大量的高水分“锅巴料”,它们吸附到一定厚度时会掉到饲料中。由于这种“锅巴料”在形成过程中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淀粉糊化度非常高颜色深,为霉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们在掉入饲料以前就已经发霉变质。和饲料一起冷却后水分仍然高达标15%—25%。这些“锅巴料”经过输送设备和分级筛时有的会破裂成大大小小不规则块状料,这些块状料中大块的不能通过分级筛的上层筛网而被作为杂物清除;其中较小的块状料穿过分级筛的上层筛网混入饲料中。这些已经霉变的高水分块状料,容易诱发周围的饲料颗粒霉变。解决的办法是每班清除掉制粒机的环模罩、制粒机的下料溜管、冷却器的死角等设备上吸附的“锅巴料”,避免它堆积厚了掉到饲料中。
(5)、成品包装:如果包装袋不能隔湿防潮饲料在储存中饲料会吸潮,吸潮后水分会升高,易发生霉变。四川的饲料厂在夏季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投诉:饲料在客户家储存35天左右靠进缝包口的饲料就有发霉、发热、生虫的现象。对于成品包装要求一是包装袋,内外袋完好无破损,二是缝口时要折边缝,以减少饲料以外界空气的接触。
(6)、选择合理的防霉剂:在生产中添加适量的优质防霉剂,可以有效的抑制霉菌的生长,延长饲料的保鲜时间。
三、饲料成品在仓储和运输环节:
饲料在仓储和运输环节如果受潮,一般是先产生零星霉变,进而引起周围的颗粒霉变发热,在饲料袋内不断蔓延,温度升高,出现螨等仓虫;严重的会产生60-70℃高温结块,结块周围出现大量的仓虫。如果饲料遭受水浸湿会产生颜色灰暗的团状发热结块,在结块周围发现大量仓虫。如果饲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起零星霉变。
所以在仓储和运输环节要保证包装袋的密封和环境干燥,避免饲料受潮、遭水浸湿和阳光暴晒。
总之要有效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必须从原料验收入库到饲料产品到达养殖现场整个物流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防霉工作。
第二篇: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 静脉注射;血管损伤;防护
静脉注射主要是通过静脉用药的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 治疗 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静脉注射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引起肢体组织功能性障碍。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 经济 与精神上造成很大影响。为减少与避免药物外渗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必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关注与探讨。现将静脉渗漏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及相关防护措施综述如下,为临床护士提供 参考,以达共进共勉之目的。
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
1.1 机械性因素 机械性损伤是由于静脉操作技能较差及工作不谨慎所致。(1)多由于穿刺时进针的深度掌握不好,致穿刺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使药液顺着刺破的血管壁向外渗漏至皮下组织中。(2)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进退,探索性的寻找血管而损伤血管壁引起渗漏发生。(3)多次反复在同一条血管部位进行穿刺,使血管壁受到损伤未得到修复又遭刺激作用下致药液外渗。(4)选择血管时未细心琢磨即随便选择了细小、弯曲或关节活动部位的血管进行穿刺,以致穿刺失败后引起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的发生。(5)操作中的力度不均:如松止血管、松拳、松开关活塞时动作幅度过大而带动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药液外渗。(6)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滴速过快和加压输液压力突增,以及大量输液超过2 500 ml以上者,由于静脉管壁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致药液外渗。(7)推药时针头固定不牢而使针尖从血管内滑出到血管外使药液外渗。(8)输液拔针时按压部位不准确及忽视患者心理护理,造
成患者不合作等均是引起渗漏性血管损伤的机械性条件。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其发生率为穿破血管占38.7%,患者躁动致针头滑脱占19.4%,因患者长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在肢体末梢部位;如手足背、内踝等处穿刺输液所占比例为41.9%。
1.2 机体自身因素 指机体全身状况及局部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如各种原因引起休克的患者,全身患dic的患者,严重酸碱平衡失调等各种原因所致缺血缺氧情况下,因机体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改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慢性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引起血管硬化,以及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均是造成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
1.3 药物因素 主要有药物的理化因素;如药物的酸碱度,药物因代谢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1.3.1 高渗溶液 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高渗药液渗漏到皮下组织间隙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将细胞内液的水分吸出,导致细胞脱水、变性、死亡,致组织发生坏死。
1.3.2 收缩血管药 如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铵、多巴胺、阿拉明等药物外渗后致毛细血管收缩,使药液不能顺向流入,而反流至毛细血管网引起毛细血管床强烈收缩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肿胀、苍白等病理改变,如持续不缓解甚至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的可能。
1.3.3 阳离子溶液 如氧化钙、葡萄糖酸钙等药液外渗后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很大,也可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致使人体局部组织和血管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产生病理性的改变。
1.3.4 抗生素药物 如乳酸红霉素、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这些药物渗漏后对机体局部组织和血管同样造成损伤与不良后果。
1.3.5 化疗药物 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环丙酰胺、5-fu、阿霉素等这些药物对皮肤血管刺激性很大,用药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如出现肢体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等。一旦渗漏可使血管周围的组织发生坏死,应特别引起重视。
1.4 长期静脉用药 如持续使用高渗性药物,使静脉管壁发生一定程度损伤,引起静脉炎和静脉栓塞,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药液外渗。
1.5 输液中患者不能配合 如昏迷、谵妄、神志不清、幼小儿童、躁动后使针头脱出或移动致药物外渗。
渗漏性血管损伤的防护措施
2.1 提高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水平有条件者应集中进行专业训练,要求在岗的每位护士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基本要领与技能技巧,力求一针见血,为患者减轻痛苦。
选择血管时应谨慎小心,反复琢磨所选择的血管能否取得一针见血的成效,不可随心所欲,马虎草率从事。根据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血管采取不同的进针方法,以及操作前应做好应有的准备,对血管细小、营养不良、禁食者,慢性肠胃炎引起脱水以及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静脉血管不充盈,应考虑到穿刺进针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故穿刺前应指导患者先做局部热敷,也可轻拍揉搓局部血管,使之充盈显露后再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如果穿刺告以失败,不可继续使用同一条静脉的远端,因使用已穿破的同一条血管进行输液,在沿静脉进行过程中容易导致渗漏发生。
患者血管较显露,易滚动者,在固定牢实后,可采取快速进针法,如进针速度过慢,使血管易向两边滚动,来回掏找时难免刺伤皮肤和刺破血管,引起输液渗漏。肥胖患者皮下组织较厚,穿刺前应摸清血管所处的位置,然后采取缓慢进针手法,因血管在皮下较深的部位,如进针速度过快,很难一针找准,对这种虽不明显但很固定的血管,略带一点探索性进针手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前对患者血管情况应做到了如指掌,如何选择及穿刺应事先做好充分酝酿,切忌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轻举妄动,盲目地进行穿刺。
第三篇:农村住宅频遭雷击原因分析及雷电防护措施探讨
农村住宅频遭雷击原因分析及雷电防护措施探讨
摘要:农村由于常处于偏远的郊区或山区,是人类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较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翁源县翁城镇泉岭村一房屋屡遭雷击的原因,就房屋建设的选址、房舍外部防雷装置的安装以及农村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防雷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在建(构)筑物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分析;防雷措施;整改方案
引语
2012年7月23日凌晨,广东省翁源县翁城镇泉岭村村民陈某的二层半砖混楼房被雷电击中,房屋受损,家中所有用电设备均被损坏,本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陈某所述,在这次雷击事故之前还发生过三次雷击事故。第一次雷击事故发生时,陈某妻子触电晕倒;第二次在朋友指点下自行安装了“防雷措施”,雷击事故依旧再次发生,天面楼梯间天面采用Φ22mm螺纹钢架设的“接闪杆”直接接闪,楼板被击穿;陈某找他朋友理论,解释说避雷针不够高,于是陈某将天面“接闪杆”加高了2米,但是事故并没有到此为止,2012年7月雷击事故再次发生,这次雷击造成陈某家全部电器设备损坏,天面楼板及檐角被雷电损坏。
一、雷电参数分析
1.1 翁源县雷暴日数分析
大量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雷电活动规律大致如下:热而潮湿的地区多于冷而干燥地区,如山的阳面多于阴面,雷暴频率是山区多于平原,平原多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各地区雷暴日极大值和极小值差不多出现在相同的月份。
图1 雷灾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闪次数月分布图
本文雷电参数利用闪电定位分析软件录入所在位置经纬度导出雷电数据(如图
1、图2),同时选用翁源县近30年气象资料,以及逐年雷暴日数、雷暴初终日,持续期资料以及累年值得出如下结论:翁源县近30年来(1983――2012)年平均雷暴日为71.3天,属于多雷区;从前汛期(3-4月份),雷暴日开始出现,雷暴活动活跃月主要集中在4月份至8月份,11-12月、1、2月几乎无地闪现象;雷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14时至20时,由此可知本县雷暴活动持续时间相当长。
图2 雷灾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闪次数时分布图
二、雷灾事故分析
2.1 建筑物受雷击的环境因素
建筑物周围较为空旷,较为平坦的水稻田,正是水稻种植季节,水稻田均蓄满了水,水域面积增大,土壤电阻率明显下降。建筑物左侧有一排高于主楼体4米多的高大树木,离建筑物距离才1.3米远,且树顶部分树枝已经生长到建筑物屋面上空,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定当树木邻近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这样建筑物就处在一个空旷且水域面积大的环境当中,当遇到雷雨大风天气极容易受到雷击。
2.2建筑物受雷击的人为因素
通过对陈某家雷击事故现场调查情况来看,分析和总结了陈某家多次雷击的四个原因:一是科学的防雷意识淡薄;二是不懂寻求专业部门进行雷灾调查或鉴定,找出雷击事故的原因;三是未经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科学设计或安装防雷装置,“避雷针”成引雷针;四是建筑物都是架空线路,线路毫无屏蔽保护措施,也没有安装电涌保护器,雷击到线路上和线路上感应到雷电流的概率很高,很容易破坏室内各种电器,甚至伤及人身安全。楼顶的“避雷针”起到引雷的作用,致命的原因出在该“避雷针”没有有效的泄流措施。经现场调查,陈某家避雷针并没有接地装置,天面沿女儿墙敷设了?8mm圆钢作为接闪带,整栋楼房仅一根引下线,引下线与接闪杆、接闪带连接处采用铁线绑扎,引下线直接伸入自家井中。总的来说,对防雷措施的科学认识正是本次雷击事故的真正原因。
三、防雷整改方案
3.1建筑物周围环境整改方案
将建筑物左侧一排枝繁叶茂的荫香树的高度降低,要低于建筑物的高度,并在建筑物接闪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好是将树砍掉或移植到离建筑物5米之外。
3.2建筑物防雷装置整改方案
(1)根据建筑物周围环境,此建筑物校正系数k应取1.5,预计年雷击次数为0.078237443次/年,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此建筑物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
(2)将建筑物原有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全部拆除。
(3)接闪装置: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此建筑物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由于本建筑物为砖混结构楼房、楼顶屋面平整宜在建筑物屋面周围的女儿墙上安装明敷接闪网格(接闪网格应≤20m*20m或16m*24m)和明敷接闪带。接闪(网格)带采用Φ10mm热镀锌圆钢,且截面允许误差为-3%,接闪带支持卡也采用Φ10mm热镀锌圆钢,且截面允许误差为-3%。在易受雷击的屋角和檐角处装设与接闪带相连接的高度不大于0.5m的短接闪杆。短接闪杆采用Φ12mm热镀锌圆钢,且截面允许误差为-3%。钢筋搭接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倍的钢筋直径。所有接闪装置焊接口均要敲除焊渣并做防锈蚀处理。
(4)引下线:本建筑物长约9m、宽约8.5m、楼梯间屋顶与二层屋面高度相差约3m,则建筑物引下线计算周长应该约为41m。此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平均间距小于等于25m。故可以设置2根专设引下线,但出于安全系数的考虑,沿建筑物四角均匀敷设4根专设引下线。引下线采用Φ12mm热镀锌圆钢,且截面允许误差为-3%。并且与屋面接闪(网格)带、接地装置做可靠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倍的钢筋直径,并敲除焊渣做好防锈蚀处理。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立护栏或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5)接地装置:采用人工水平接地体与人工垂直接地体相结合,接地体宜相互连接呈环形。水平接地体采用40m*4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50*50*5*2500mm热镀锌角钢。垂直接地体其间距以及人工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均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焊接至少三面焊。人工接地体在土壤的埋设深度要大于0.5m,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
(6)感应雷防护:把线路在人户前套15m长的钢管埋地引入或改l5米长的屏蔽线入户,并把屏蔽线两头接地,这样可以把线路感应的雷电流的大部分通过屏蔽层和钢管泄入大地,并在入户处安装室外电涌保护器。要注意的是电视线路和电话线路不能和电源线路同管,并保持≥0.5m的安全距离,然后在入户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将雷电流彻底引入地下,保护室内的人员和电器安全。另外,室内电器和插座都应安装接地线。
结束语
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防雷措施的投资成本不可能无限制完善,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取经济合理的防雷设计及施工方案,尽可能优先保障人身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3]《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 GB50952-2013
第四篇: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刺伤;职业防护
手术室是 医院 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手术室锐器伤的原因
1.1 防护意识不强 对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不戴手套,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没有必要,受伤后未引起重视,或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1.2 接触锐器的机会多 配合手术时传递手术器械,进行各种穿刺操作等工作中直接接触锐器的机会多,受伤的概率相应也高。
1.3 不安全的操作 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如:操作不熟练、忙乱,传递裸露的针头、针芯,配合手术传递锐器 方法 不正确,徒手掰安瓿等。
1.4 病人不合作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病人不合作、躁动等,利器误伤自己或他人。
1.5 不及时正确处理锐器 部分工作人员在忙乱中对锐器处理不当,注射器、针头、穿刺过的针芯等锐器用后随手与其它物品混放,未及时处理,护士整理 治疗 台时粗心大意而受伤。防护措施
2.1 增强防护意识 提高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有效且较容易实施的预防措施[1]。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和筛查,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对病人进行hbv、hcv、hiv等血液性致病因子的检测,了解病人的感染状态,在服务操作过程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手部有创口的护士不宜参加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配合。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barbara等[2] 研究 发现: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的可减少50%以上。
2.2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的场所,工作中接触利器机会较多。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手术室护士的锐器刺伤的发生率也相对高。据任小英等[3]调查发现:工作超负荷与锐器伤发生相关。因此手术室护士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紧张劳累后要充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尽力安排充足的人员,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忙乱。
2.3 安全操作、安全注射
2.3.1 正确使用各种锐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各种穿刺利器的操作方法,进行穿刺时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穿刺针刺伤自己或他人。操作过程不可直接将针头或针芯递向他人,不可用双手回套针帽。
2.3.2 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时注意正确的传递方法,如:传递手术刀时,刀腹应朝下,传递或收回缝针时不可直接用手抓持锐利部分。杨晓华等[4]认为:传递锐器时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可采用间接传递法,将锐器放置于弯盘内,通过这一中介物进行锐器的传递,该方法可减少传递过程锐器刺伤的概率。
2.3.3 正确使用手掰安瓿的方法。王伟等[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掰安瓿的方法,可减少护理过程因徒手掰安瓿而造成的锐器刺伤的概率。
第五篇: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防护
PDCA管理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 应用
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针刺伤的发生不仅对护士造成身体的伤害,同时也影响护士的情绪,增加了护士对工作的恐惧感,降低护理质量。我科于2011年1月导入PDCA模式,持续改进,降低护士针刺伤的职业危害,通过运用PDCA模式,我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从2010年6-12月65例减少至2011年1-6月11例,取得明显的效果。1资料对2010年6-12月心内科18名护士针刺伤的发生进行分析共发生65例次,18名护士均发生针刺伤,发生率100%。65例针刺伤原因中违反操作常规28例,医疗垃圾处理12例、操作环境乱15例、病人不配合1例、自我防护意识差8例、人力资源不足1例。通过分析发现针刺伤发生原因主要与管理者、护士、病人、环境等有关。2改进计划2.1产生问题原因分析2.1.1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护士在进行有创无菌的技术操作时戴手套,可在输血、取静脉血、注射等操作时均不戴手套,认为操作不方便。处理医疗垃圾时不及时戴厚胶皮手套,徒手进行,使针刺伤发生频率增加。尤其工作繁忙时,拔出的输液针头以及加(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伤中的应用与体会
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现将针刺发生的原因和防护措施分析探讨如下,供同行参考。1针刺伤的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导致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2引发针刺伤的因素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①丢弃用过的针头时;②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③针头用完盖帽时;④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⑤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本
247名儿科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研究与对策共计
1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爱滋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国,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爱滋病、丙肝患者呈不断增长趋势,如何减少针刺伤是当务之急。儿童医院由于患者均为儿童,有其特殊性,护士针刺伤是否也有其独特之处?对247名儿科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广州市儿童医院的247名儿科临床护士(经常进行输液、注射)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2结果本组247名护士中225人发生针刺伤,发生率91.09%。穿刺后及穿刺后整理物品在留置针、注射器、头皮针针头引起的针刺伤中各占78.21%、83.07%、61.80%。由于患儿躁动引起留置针、头皮针针头针刺伤中各占28.00%、35.40%。如发生针刺伤,护士觉得非常担心、担心、有点担心分别为42.51%、39.27%、17.00%。发生针刺伤后有做处理的占91.09%,没有向上级部门汇报的占94.74%。输液、注射、抽血时没戴......(本文共计2页)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
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法[1],主要包括计划(p 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也是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策略[2]。我院2008年3~12月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08年3~12月在儿科病房住院的186例患儿为研究组,其中男90例,女96例;年龄5个月至4岁,平均1岁3个月;病程最短5 d,最长1个月。对照组为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3例患儿,其中男89例,女94例;年龄8个月至5岁,平均2岁1个月;病程最短3 d,最长28 d。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1.2.1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管理。1.2.2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1)计划阶段(P):①人员分组:按质控项目将全科护理人员分成若干个质控小组,参与不同的质控项目检查,使护理人员人人参与质控管理,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团队精神。②分析问题查找原......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朱金雁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10年1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办法对儿科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及后1年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接诊量变化,总结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在未增加床位及护理人员的前提下,儿科日均接诊量较实施前有显著增加;护理质量考核也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是一种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管理工具,长期实施该管理方法,可使儿科护理体系更具活力,和最新的护理理念、方法同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儿科护理体系中推广应用。
护理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或者科室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护理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也不断涌现[1]。我院儿科护理组从2010年1月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办法,实施1年后,将前年的护理考核结果、日均接诊量、患者满意度和未实施前比较,有较大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