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中梁壹号院.澜庭项目(二标段)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及整改处理措施
于2018年9月19日中梁控股集团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标段进行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评分为61.4分。我公司高度重视,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生存之道。因此对检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再次对劳务公司整改调整通知同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预防措施进行要求。
我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开工前已经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多次下达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劳务公司对此置若罔闻不引起重视。因此特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缺陷进行整改,已确保前期已完工程的整改质量及满足后期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一、需进行整改的范围 1、33#楼钢筋、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
二、质量问题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烂根等观感缺陷。
2、模板加固不到位,出现涨模、错台、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等观感缺陷。
3、钢筋分项,出现墙柱钢筋没有满绑满扎、电渣压力焊不饱满焊包质量差、墙柱纵向钢筋位移导致保护层过大或过小、墙柱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符合要求。
4、止水钢板露出距离不符要求,止水钢板没有双面焊(集团强制要求)
5、水电预埋件相邻件标高不一致。
三、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1、高空作业没有佩戴安全带。
2、工人没有佩戴安全帽
3、电焊工无证操作
4、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放(外架油漆桶)
5、临边防护不到位
6、作业层为铺设脚手板未铺满
7、悬挑架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未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锚固点之间距离不小于200mm、采用双螺栓未拧紧
三、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墙、柱根部错台、烂根
墙柱根部错台、烂根较多,错台的原因是局部根部混凝土面突出柱面,甚至夹木方子。烂根是墙柱根部夹渣、小孔洞、漏浆、不密实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1)局部根部楼板面不平整,导致柱模地步缝隙过大,密封不严,导致漏浆;(2)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前封堵清扫口,浇筑混凝土时封堵清扫口的木方子留置在根部混凝土内;
(3)柱内底部清理不到位,导致夹渣烂根;
(4)浇筑混凝土前个别柱子没有先铺同强度的砂浆;(5)振捣棒未插到柱底部,导致柱子底部可能漏振。
处理及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现的此类问题逐个剔凿至混凝土实处,即剔除掉松散的混凝土,以及清理干净,报公司项目部工长检查后再修补。修补办法是先润湿,然后水泥浆拉毛,再用高一级的混凝土塞实,或者用灌浆料给予封堵。
为了此类问题不再发生,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在浇筑顶板时,要求墙柱根部用铁抹子找平,保证根部在一个标高,支模板时柱模底部用海绵条密封,保证不漏浆。坚持留设清扫口,混凝土浇筑前柱内清理干净,之后封堵时木板、木方不得塞入柱内。浇筑墙柱混凝土前必须先铺5cm厚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根部密实。最后振捣时注意墙柱底部混凝土的振捣到位。2、涨模、混凝土表面错台
混凝土平整度较差,墙柱混凝土在模板未加固到位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压力把模板挤压变形,导致混凝土面平整度较差。错台是模板板缝处出现高低差。其主要原因是:(1)穿墙丝杆不均匀,或者紧固不紧;(2)次龙骨间距不均匀;(3)支撑加固不到位,模板校正时未拉通线;
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劳务公司加强过程控制,加强交底,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加大检查力度,验收时集中检查其模板的几何尺寸,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丝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实施,并且拧紧,木龙骨均匀甚至加密,保证龙骨到位,支撑均匀、到位,保证期刚度、强度、稳定性。模板校正时必须拉通线,严格以水平50线为依据,100%的吊线坠检查验收。
剪力墙、电梯井壁上下部位错台的防治措施:
(1)剪力墙上下层错台,砼外墙、电梯井壁及楼梯间砼墙等上下连续部位施工中。下层墙体模板顶端需设置对拉螺栓。以便上层墙体模板向下延伸部分能利用此螺栓与墙体拉紧;对于框架柱外侧面,下层砼浇筑前。在楼板顶标下100-200mm处预设拉结螺栓。在配模时,将该位置的模板下部加大200-300mm。支模板时将模板下部牢固在预埋螺栓上。以此保证楼层间墙体不错出位移。
(2)剪力墙外围不顺直,外侧模加固钢管优先采用通直钢管,斜撑钢管需卡固在边梁底部支撑的小横杆上,小横杆长度应大于800mm。须保证其斜撑角度在45°-60°范围内。严禁斜撑在外墙架体上。
(3)剪力墙位移、洞口胀模、不规方、墙体扭身
1)支模前,需按放线标记位置预钉墙身限位模板或按放线位置打孔设置限位钢筋。钢筋以Φ8-Φ10为宜。应注意的是剪力墙转角处(阴、阳角)设置的限位钢筋宜在距转折点1/4 前后处
2)剪力墙转角墙模板安装应采用外楞钢管互锁,并利用卡刀勾紧相结合的方式加固。剪力墙的根部(1/3层高)的对拉螺栓应加双螺帽。以防螺帽脱扣导至胀模。
3)剪力墙洞口模板加固需在洞口顶、底部各20cm左右设置水平撑杆,中间部位每60cm设置一道水平撑杆。
4)同一轴线上的墙模,在洞口两侧设置通长钢管,以保证洞口两侧剪力墙在同一平面上。
5)在已施工的下部剪力墙弹墙竖向垂直度控制线,特别是高层外剪力墙。至关重要、此措施能保证外剪力墙的垂直度。
以上问题作为本次检查结果的主要问题,主要处理办法即对涨模部位进行剔凿,剔凿前对涨模范围进行检测弹线,找准涨模范围,然后对高出设计部分进行剔凿。剔凿时严格以水平控制线为准,随时用线坠、盒尺检测剔凿是否合格。剔凿要求用较细的錾子剔凿,预防剔凿过深造成露筋。涨模部位剔除后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剔除部位方正,打磨后与周围结构大致吻合)
错台部位的处理:墙错台位置以错台位置为中心线左右两侧5cm距离为打磨范围,使用磨光机对错台位置进行磨光处理。
3、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其主要原因是:(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2)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处理、预防措施:
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进行修补,并认真养护。
预防措施:模板板缝要求密封,保证不漏浆,振捣到位,不得发生漏振现象,要求搅拌站做好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
4、墙柱棱角漏浆
墙柱混凝土棱角出现疏松、少砂浆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板缝不密实,导致漏浆;(2)过振;(3)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混凝土离析;
预防措施:模板棱角接缝的部位使用海绵条密封,确保水泥浆不再漏掉,混凝土振捣手把握振捣成度,不得过振,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随到随用,不得现场停滞时间过长而发生和易性差。5、夹渣
模板未拆除干净,局部留置于顶板与墙体之间的阴角处(夹在混凝土内)。其主要原因是:(1)没有控制好模板的几何尺寸,支模时顶板模板超出梁(墙)侧模;(2)墙体、梁模板上口涨模。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顶板模板的几何尺寸,做好模板验收工作,质检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时注重检查此类问题,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加固好竖向构件的模板上口,保证其刚度满足要求。
6、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6.1、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6.2、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 6.3、孔洞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主要原因是:(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构件的边角和窗墙丝杆、钢筋筋较密的部位容易发生;(2)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漏浆。
7、梁柱节点几何尺寸不规则
对梁柱节点部位的阴阳角控制作为模板质量控制的主要部位,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支设模板尺寸,做好节点部位的加固工作。
8、墙柱钢筋没有满扎、墙柱纵向钢筋移位导致保护层过大、电渣压力焊焊包不饱满。
墙、板、柱钢筋要求满扎。
墙柱纵向钢筋移位的原因:(1)墙柱钢筋安装绑扎后由于固定措施不可靠或浇筑混凝土时被振捣器撞击后为及时校正,造成钢筋位移。
墙柱钢筋位移的防治措施:(1)浇筑混凝土的是有钢筋工值守,发现位移及时调整。(2)墙柱设置定位箍筋,在浇筑面以上5cm设置定位箍筋并绑扎牢固,核心箍筋必须绑扎,也能达到定位的作用。
电渣压力焊焊包不饱满:加强对焊机班组的交底,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不符要求的必须重新焊接。通过此次检查,总结问题的类型,重点是处理、预防、杜绝类似质量问题持续发生。进一步给劳务公司及我项目部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严格过程控制,尤其对模板质量要求高度重视,对操作班组进行集中交底,并在现场指导操作方法,做好过程把控工作。
同时混凝土工也做出相应的改进工作,再次对混凝土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混凝土与其他班组之间密切配合,浇筑混凝土时木工、钢筋工、水电班组必须有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劳务公司负责人:
湖南省湘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9月22日
第二篇:混凝土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成品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司经过彻底的检查,局部存在质量通病问题,针对出现的质量通病,我司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关于混凝土接缝处流浆、错台和局部夹渣问题
混凝土表面的流浆,由于并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只是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因此用铲刀把表面的流浆全部铲掉。
混凝土错台:错台一般3毫米以内的可不用处理,10毫米到3毫米之间的可用砂轮麻平即可,对于10毫米以上的错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错台均为模板外胀,因此人工进行剔凿,把错台处多余的混凝土剔除。
混凝土夹渣: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门窗洞口偏斜
结构施工门窗洞口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四周采用钢护角,确保门窗洞口边角质量。现场门窗洞口偏斜原因为:门窗洞口模板固定不牢固,洞口模板内支撑不够。个别洞口固定的焊接钢筋过少,大洞口内支撑缺少八字支撑。现场与施工班组进行了明确的交底,严格按照模板施工方案中,门窗洞口模板的加固进行处理,确保后续施工门窗洞口不倾斜。
三、局部露筋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如钢筋外露,把结构混凝土剔凿50mm,调整钢筋到设计要求位置,用水冲洗干净,并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
四、剔凿露筋
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由于剔凿太深,致使局部箍筋外露问题。对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人工剔凿要严格控制剔凿深度,尽量避免剔凿后局部钢筋外露。对已外露的钢筋采用甩水泥素浆进行保护,防止钢筋锈蚀。
五、梁窝剔凿不干净
现场严控梁窝的留置,把梁窝留置作为施工的停止点。此部位施工满足要求,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根据现场情况,梁窝留置全部采用木模板进行留置,不允许采用泡沫。并且在拆除墙体模板后立即进行梁窝的剔凿,剔凿后上报项目部工长、质检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梁窝留置的大小、尺寸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梁的施工质量。
六、预留洞口未进行处理
预留的通风道、烟风道洞口,在顶板拆除后,按照图纸尺寸,人工剔凿方正。并在洞口上部按照生态城的文明施工要求,盖上盖板,盖板上涂刷黄黑相间的油漆。
七、墙体顶部混凝土标高不一
此问题的出现,完全是质量意识问题。已对相关的责任班组进行了教育工作,并加强了此问题的管理力度,从各栋号长到施工班组进行了教育,确保后续施工不出现此类问题。
八、注意事项
1、以上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各工序完成后要经过项目部质检部门的验收。项目部验收完毕后上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以上混凝土修补部位施工完毕后,均要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关于混凝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预控详见我司已上报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预防和整改措施》。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天津生态城万拓项目经理部
第三篇: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韩恒梅
禄建民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摘要: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本文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The Reason Analyse and Control Measure of Concrete Crack
Hanhengmei Lujianmin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Henan Pingdingshan 467001)Abstract: The existing and developing of concrete crack can uaually erode some material just like reinforcing steel bar,low the carrying capacity、wearing and antiinfiltration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influence the appearance、using time of building,and even threaten the life and wealth of human.The article mostly discusses the reason and control measure of concrete crack.Keywords: Concrete crack;The reason analyse of concrete crack;The control measure of concrete crack 0 前言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了土木、水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病害。
裂缝的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1)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
(2)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3)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受到模板或顶部钢筋的抑制,在浇捣后数小时会发生这种由于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4)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到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5)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析出的胶状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涨,体积增大三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
(6)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当、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体的约束,也往往产生裂缝。
(7)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8)当结构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就有可能会产生裂缝,随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裂缝会进一步扩大。
(9)当钢筋混凝土处于不利环境中,例如:侵蚀性水,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限,特别是当混凝土密实性不良,环境中的氯离子等和溶于水中的氧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生成氧化铁,氧化铁的体积比原来金属的体积大的多,铁锈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挤压,使混凝土胀裂。
(10)由于原材料质地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以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体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也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多是因温度而引起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工程运行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温度应力的分析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郭正兴、李金根主编《建筑施工》,东南大学出版社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赵国藩主编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
韩恒梅,女,河南省南阳人,1996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现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讲师。
联系电话:***
第四篇:混凝土质量问题专项处理措施(实际。)
地下室工程Ⅱ区地下三层部分墙体 混凝土质量问题专项处理措施
一、事情经过描述
2012年10月8日上午9时,二区一段12~17/M~J轴地下三层内墙、柱砼开始浇筑,于次日凌晨0:30分结束。砼标号分别有C60、C45和C35,累计施工方量198m3。
上述区域砼拆模于9日下午15:00开始,本着先浇先拆原则,至10日下午18:00拆模完成。拆模后发现现场存在钢丝网外露、水平及纵向冷缝、局部露筋等不同程度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二、以上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1、钢丝网外露 原因分析:
钢筋网安装不规范,存在折皱、多层叠加现象,管理人员在验收钢筋模板时没有重视该处节点施工质量情况。
处理措施:
将外漏钢丝网两侧100mm范围内混凝土剔凿,露出主筋,清除钢丝网、并将酥松和突出颗粒凿去,刷洗干净后支模,用比结构砼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强力捣实,并加强养护,在原材选用和养护方法上尽量确保后补混凝土面与周边混凝土颜色一致。
2、水平、纵向冷缝 原因分析: 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到位,浇注连续性差。我们在应对跨度大的剪力墙和多个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号的混凝土施工中,没有进行周密、全面、机动多变的施工部署,导致对于把握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剪力墙分层浇筑混凝土方面做得不够好。墙与柱间的钢丝网安装过密,导致两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结合不良。
处理措施:
对柱与墙交接部位等较明显冷缝已按处理措施1中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存在明显色差,但在对该部位进行打磨后发现此缝非贯通裂缝,且混凝土自身内部上下层粘结较好,经认真分析和探讨,此类冷缝不会影响到墙的整体结构和受力,且该部位墙体无抗渗要求。因此未对此类冷缝进行额外处理。
3、露筋 原因分析:
灌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处理措施:
对表面露筋部位表面浮浆剔除,用1:2的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压实。
4、模板错台、局部胀模 原因分析:
局部模板支撑不牢。
处理措施:对错台处已进行剔凿和打磨处理,个别窗口水平垂直 度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偏差的,已用无齿锯对突出部位进行切割,使水平和垂直度达到规范要求。
5、人防洞口下坎混凝土不密实 原因分析:
由于人防门下口截面尺寸较小,且水平尺寸较长,导致混凝土在正常振捣情况下无法灌满全部人防门下口,下次该部位混凝土应单独浇筑。这点也暴露出负责混凝土及模板的管理人员对细微环节考虑不够周到,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责任意识淡薄。
处理措施:
将该处松散混凝土剔除,用压力水冲洗。支模固定,洒水湿润后,用比结构砼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强力捣实,并做好养护。
6、墙体局部烂根 原因分析:
一方面是墙体四周底板面层不平整,墙体模板下口有缝隙,混凝土浇灌之前对此类缝隙封堵不严密导致漏浆;另一方面,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砂浆浇筑不到位。
处理措施:
将烂根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搅拌站配制的素灰修补、抹平并养护到位。
三、后续施工防范措施
1、快易收口网和保护层垫块安装牢固,经与钢筋一起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模。
2、加强对振捣工的技能培训,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振捣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施工前由施工队混凝土工长分好区段、责任到人。
3、严格监控到场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和易性,保证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必须符合设计和图纸要求。
四、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1、在每次混凝土施工之前,由项目部混凝土主管荣跃鹏组织工前碰头会,项目部相关责任人、工长、试验员和质检员,施工队相关负责人、工长、混凝土振捣工参加,对施工部署做最后敲定,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部署的相关安排去执行。
2、项目部要组织相关人员全面考察混凝土搅拌站的砼质量、尤其是对高标号的混凝土质量要重点考察,高标号混凝土在颜色上与低标号的有明显区别,颜色是发青的。
3、项目部相关人员要重点对砼施工中易产生的质量问题的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如: .砼分层、连续浇筑,以防止产生冷缝;
.工长、质检员、混凝土施工班组长要重点监控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振幅、分层振捣或二次振捣,防止偏振、过振,过程中要监督旁站指导。
.砼坍落度要严格控制。
五、混凝土自身质量改进措施
1、加强原材料进厂检验工作,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厂,保证混 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
2、加强混凝土试拌工作,包括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等。严格控制砼的凝结时间,杜绝冷缝出现。与外加剂厂沟通,更换引气剂品种,改善砼的气泡结构。
3、开盘前,质检员检查搅拌机计量情况,严格执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符合工地要求。
4、混凝土出站前严格把关,逐车检测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出站。质检人员在每次混凝土施工都要亲临施工现场,杜绝现场混凝土加水现象。
5、生产部根据现场浇筑时间和方量,合理安排车辆,利用GPS随时观察现场车辆情况,确保现场不断灰也不过多压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6、现场人员要随时监控到场混凝土质量,遇到坍落度过大时,立即退回,并向站里及时反映,增派车辆避免断灰。当到场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时,可二次添加减水剂调整,但必须由质检员依据实际情况添加,外人不得私自添加减水剂。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燕翔饭店改扩建项目总承包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10月14日
第五篇:混凝土质量问题分析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与否,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麻面、蜂窝、孔洞、露筋、裂缝等,是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如不及时补修,可能加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或给其他有害介质的侵蚀破坏造成条件,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甚至可能出现工程倒塌等重大事故。
下面就其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1麻面
1.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振捣时产生离析(混合物料中某一类分子由于物性相同而发生集聚,进而引起物料的相互分离的现象,叫离析,其相反的意思是混合。如混凝土拌合物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密度和颗粒大小不同,在重力和外力(如震动力)的作用下,有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匀的自动倾向。);
(3)混凝土和易性(指新拌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其含义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也称混凝土的工作性。)差,水泥砂浆不能均匀填充石子空隙;(4)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5)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6)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7)模板隔离剂(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1.3处理方法
(1)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洗刷干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0.5mm。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4)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5)修补完成后,用毛毡进行保湿养护。起砂和掉皮的处理方法同上。1.4预防措施(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3)浇注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4)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拆模。2蜂窝 2.1现象
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一般指混凝土局部呈酥松状,石子间隙较大,其间没有水泥砂浆填充,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的窟窿。其危害是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
比较:(蜂窝是混凝土震捣不密实、砼级配不合理或模板严重漏浆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大于20MM,面积30平方厘米大于3处的孔洞。麻面是模板漏浆、砼级配不合理或拆模过早所致,指混凝土面深度小于20MM,面积大于30平方厘米的坑凹表面。质量事故中,蜂窝比麻面更为严重。)2.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骨料离析);(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
(5)模板支护不坚固,不严密及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3处理方法
(1)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3)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到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
(4)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5)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2.4预防措施
(1)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 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3)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混凝土拌合物已被振捣密实的特征是:表面泛出水泥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排出。)。(4)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3孔洞 3.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洞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结构安全。3.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难以振捣;(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骨料离析;
(4)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难以振捣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振捣不实,形成松散孔洞;
(5)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6)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3处理方法
(1)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
(2)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3)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商品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面上出现裂缝。(4)抹光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3.4预防措施
(1)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
(2)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3)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4)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4露筋 4.1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露筋对结构的危害很大,使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力不够,引起钢筋锈蚀。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保护层不够,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4)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密集处;
(5)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3处理方法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4.4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4)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5“烂边”和“烂根” 5.1现象
“烂边”和“烂根”是指根部或者边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
5.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5)模板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5.3处理方法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处理办法进行修复。5.4预防措施 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木板压板、橡胶压条止浆。6缝隙、夹层 6.1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6.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6.3处理方法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6.4预防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2)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7缺棱掉角 7.1现象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7.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7.3处理措施
出现缺棱掉角情况时,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7.4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
(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8表面不平整 8.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8.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8.3处理方法
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8.4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9裂缝 9.1现象
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的楼板部分产生开裂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机理:干缩变形,温差变形和结构变形,混凝土的干燥过程是其所含水转变为蒸汽过程,这个过程中,水泥砂浆失水收缩变形大于粗骨料的变形,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和其他应力分布,这些应力场在截面上的合力为零,但局部应力可能很大,以至在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混凝土干燥收缩受混凝土的含水量、水灰比(w/c)、水化度和粗骨料特性等所影响。9.2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材料因素,施工因素,设计因素。一般地,由施工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80%;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15%;因设计不当造成的裂缝可能占5%。(1)材料因素
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多是由于水泥品种选择不合理,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温升高,采用早强剂和膨胀剂不当造成的; ②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2)施工因素
①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 ② 拆模不当,拆模过早;
③ 钢筋被踩踏或错位,主筋严重位移,使结构受拉区开裂;
④ 养护不好,构件因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混凝土构件收缩、膨胀、徐变、而 发生变化。(暴晒、昼夜温差。)
⑤ 混凝土初凝后又受扰动,产生裂缝;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 ⑥ 构件堆放、搬运、安装时支承点、吊点位置不当,受到碰撞或反放;
⑦ 由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被注意。因为回填土多为碎石和砂土,结构难免出现不均匀沉降,不过实际施工中,只要控制严格。这类裂缝出现的机率还是较小的。(3)设计因素
① 混凝土配筋率普遍较高,钢筋太密,石子尺寸较大时,混凝土常常难以灌注,混凝土匀质性差,混凝土因收缩不均匀,应力分布不均匀,产生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往往是顺筋裂缝,较宽,较深,类似的裂缝也常出现在一些构件的角部;
② 构造筋不足。9.3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可行时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9.4防治措施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3)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10涨模 10.1现象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10.2产生原因
(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3)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10.3处理方法
(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5)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相同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6)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7)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10.4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利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控制这几方面的质量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工程整体结构安全得到最基本的保证。(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骨料(石子、沙子)和水组成的。最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这些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只有严格控制好其质量及用量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① 水泥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于水泥石,水泥石是指水泥经水化反应凝结硬化而形成的坚硬石状体,它有着与天然石材相似的特性。水泥石将粗、细骨料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从而使混凝土具有整体强度以抵抗外力,因此,水泥石本身的强度愈高,混凝土的强度也就愈高,而水泥石的强度又与水泥标号、水灰比(水灰比=水/水泥,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重量比值。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 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宜的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强度等性能受到影响。水灰比过小会使水化热较大,混凝土易开裂,砼的和易性较差,不利于现场施工操作,水灰比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在配合比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说水泥质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今年起开始推行的国际通用的ISO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水泥进行试验就会发现,大部分水泥都会降低一个标号,即原为525#水泥,仅能达到国际公认的425#水泥的强度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只有严格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保证不在水泥上出现问题影响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按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水泥标号、品种使用水泥,不能随意掺合使用。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即使是很好的保存,一般硅酸盐水泥存放3个月后强度也将降低l0%至20%;严格控制所用水泥安定性指标(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体积的不均匀变化引起膨胀、裂缝或翘曲等现象。安定性实验可采用试饼法、雷氏法,当实验结果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如果安定性不好,水泥硬化后的体积变化就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开裂,丧失抵抗外力的能力;严格把好水泥运输、贮存关。水泥在运输时最好使用专用车或加覆盖物的车辆,这样才不至于受潮或混入杂物,贮存时应按品种、标号、出厂编号分类顺序排列成垛,垛高应控制在l0袋以下,库房内应保持干燥,防止雨露潮气侵入,水泥垛应离四壁20cm以上,各垛之间应留70cm以上的通道。② 砂的质量
正确合理地选用砂,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水泥,比较经济的配制混凝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混凝土中所用砂应注意保证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性能。
砂的颗粒级配要好,粗细程度要适宜。如果使用单一粒级的砂其空隙率最大;两种不同粒径砂搭配使用,空隙率就会减小;三种以上粒级混合使用空隙率就更小,这样一级一级由大到小的颗粒互相填充搭配,就会使空隙达到最小,这样的砂才能称为颗粒级配良好的砂。
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大小是评定砂品质的重要因素,含量过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中骨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③ 石的质量
石作为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的骨架。石的级配应选好,与砂相似,石的粒级搭配合理,空隙率就会减小,同时总表面积会增大,这有利于石与砂浆的粘结面,进而提高混凝土强度。石中有害杂质及针片状含量应符合要求。由于石是天然水力冲刷形成的岩石颗粒,其中必定含有呈针状或片状外形的部分,这些石子会使骨料的孔隙率增大,骨料会有架空现象,这就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和可塑性,因此应控制其在总量中的数量,必要时应用人工手选法剔除大量的针片状石子。正确合理地选用石子。不同品种、用途的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品种的石子,对于强度等级低或流动度大的混凝土宜采用卵石,以节省投资,而对于C30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则应采用碎石配制,因为其外形棱角较多,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的胶结力强,并且含泥量小,所以碎石混凝土的强度较卵石混凝土强度要高。
还应注意预防碱——集料反应。近年来,据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水泥和石中的碱活性物质的存在导致很多工程中的混凝土出现碱——集料反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众所周知,碱——集料反应,其主要因素是使用了高碱水泥。但骨料中的碱活性也不容忽视,因为混凝土的碱含量=水泥碱含量+骨料碱含量+外加剂碱含量,在水泥一定的条件下,就应考虑石中的碱含量了,对于处于潮湿环境、直接与水接触或处于干湿度交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其中使用的低碱活性骨科不超过5kg/m,碱活性骨料不超过3kg/m,高碱活性骨料不得使用,而使用非碱活性骨料不受限制。(2)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的,除满足耐久性和节约原材料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过程中和易性要求,因此实验室要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理的水泥、砂、石比。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量、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量、含泥量、级配等。所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取得设计配合比以后应对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及时测定并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不能用体积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及混凝土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性能参数及相应原材料的选择。对现场拌制混凝土,施工单位要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送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并审查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确知它能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工作。对于商品混凝土,要审查出具体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室资质等级及试配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中砂、石材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发生变化时,应由实验室调整配合比。(3)施工质量
要想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光有好的材料还不够,还必须采用好的施工方法。因为,施工方法不当,有可能给工程带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所以,必须把好施工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始到终,从每一道工序抓起,头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应转到下道,否则有一道工序出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局,为此,我们首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搞好必要的模板设计,搞好立模支撑工作,搞好地基夯实,使立模支撑系统不能失稳,否则,有可能造成塌落事故。还可能因地基下沉,造成已浇筑的梁板弯曲变形、裂纹等缺陷。为此,模板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安装在夯实的地基上,并应有 足够的支撑面积,才能保证不失稳。其次,在钢筋的施工方面,应严格按图纸施工,必须彻底清除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的错误做法。如必须代换,须经设计者同意办理更换手续后方可代用。钢筋在制作前。应将其表面的层垢和氧化皮消除干净,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应分类堆放在棚内,妥善保管,要防止玷污和锈蚀。钢筋接头最好焊接。对现浇梁板的构造加筋和弯起钢筋,在施工时严禁踩踏变形,以免造成质量事故。绑扎完的钢筋要进行工序交接检查,核对构件中钢筋的直径、根数、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垫块高度等是否与设计图相同,否则不能交接。施工时要设专人看护,要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应用“马登”架空,不准踏在钢筋上操作,以防钢筋变形。钢筋保护层要适当控制,不能太小造成露筋,也不能太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再次是在混凝土的施工方面,对拌合物必须拌均匀。
(4)环境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需经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在这段耐间内水泥与水进行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并与其它材料构成一个整体形成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的一些因素决定了强度的大小与强度产生的快慢,就是说采用相同质量的原材料用相同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质量是不同的,这些环境因素就是混凝土的硬化条件。
提高温度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水泥的水化反应也不例外。在保证必要的水分的前提下,温度越高,水化反应就越快,水与硅酸钙形成凝胶的速度就越快,混凝土会快速地达到一定强度,这无疑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但如果温度过高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水分跑失的速度也加快了,有时甚至影响水化的程度,这又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环境温度才是正确的方法。
在混凝土成品的养护过程中保持其具有一定湿度是十分重要的。水泥的水化是需要水的参与的,在混凝土搅拌成型的初期,水化用水是足够的,因为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搅拌时必须加多于水化用水10倍的水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分会大量的蒸发掉,尤其是混凝土制品表面水分失掉的更多,以至于这部分混凝土在硬化前就干裂了,严重的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因此应在养护期间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混凝土制品处于潮湿状态下.一般气温15℃以上时,在开始的三昼夜中,白天至少每隔3小时洒水一次,夜间至少洒两次,以后的时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3次,混凝土工程是一个建筑物骨架,它决定着建筑物结构的安危,混凝土质量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摸索,大量的试验总结各个方面的经验得到的方法来控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使这些方法更加完善,以使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更大的提高。
三、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部清洗干净,严禁踩蹋钢筋,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地在浇筑前复位。下落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并由专人负责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挂牌制,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混凝土结构达到内实外光的基本要求。同时按规定进行取样、留置试块,试件数量应能满足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相关试验。
3、混凝土浇筑若遇雨天,及时调整配合比,并做好已浇混凝土的保护,施工缝严格按要求留设。
4、随时检查使用混凝土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以及其塌落度、和易性等;
5、经过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技术与安全交底、机具和劳动力准备、柱墙基底处理、钢筋模板工程交接、水电、照明以及气象信息和相应技术措施准备等等,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下达混凝土浇捣指令;
6、重视对现场泵送机具的护理工作;
7、混凝土的浇捣必须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沉实时间,钢筋密实处,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
8、雨天浇筑混凝土时,准备充足的覆盖材料;
9、按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试块制作;
10、对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谁浇捣的混凝土部位,就由谁负责混凝土的浇捣质量。
11、混凝土浇捣后由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综上所述,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安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