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

时间:2019-05-14 22: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

第一篇: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

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

电子政务与我们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我们以后从事文秘方向的来说,电子政务更是与我们有密切的联系,熟悉了解电子政务是我们文秘专业的一个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伴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供了很便捷的服务。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在电子政务里了解、办理相关事务,极大的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办理事务的效率。文秘作为领导者的得力助手,对领导者的个人生活方面及工作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对个人、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中,都从很大层面上对文秘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例如:利用电子政务中的便民服务,对交通、天气、住宿等的查询,可以很好的安排领导者的行程及生活日常所需准备的东西;可以了解到顺应公司、企业的发展所需办理的一些事项的内容、查看招标信息及时进行投标、企业年检要做的相关事项等等。电子政务为文秘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方便文秘人员办事,是文秘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展现个人能力的重要功课,熟练的运用电子政务是我们文秘专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面影响

1促进秘职能的创新

2促进秘书人员重视协调的工作

协调工作是企业秘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对内协调有上下关系、秘书与领导的关系、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新的环境下,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竞争,企业所面对的各种关系更为繁多,所以协调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新形势下的企业秘书的协调是对外协调和经济关系的协调。因为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交往关系主要是一种经济关系、供求关系。同时,企业秘书人员还要改变以往的协调方式,要多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要站在国家、政府、企业三者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搞好协调。

3促进秘书强化公共关系

电子政务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秘书对公共关系职能的强化,对秘书所在的企业来说,公共关系包括企业的内部公关和外部公关。在电子政务下的秘书的工作,更好地使企业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团队向心力,在外部则促进产品销售,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合作与支持,创造最佳的舆论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对内作用表现为:秘书利用电子政务这一网络科学技术,营造公司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内部归属感,比如,秘书人员可以在政务网上帮助领导和同事预订机票,车票,就医看病挂号等等。这样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又方便上司和同事出差之行,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对外作用表现为:通过政务网实现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的信息双向交流,比如政府事业单位的招标信息,和企业的投标,中标信息,秘书最为企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可以在政务网上获取此类信息和发布企业信息给政府。企业的纳税缴费,秘书可以通过政务网的金税工程进行缴纳。另外,秘书在协调处理企业的公关危机时,可以利用政务网第一时间与政府联系,寻求帮助。4电子政务促进秘书的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不仅促成了网络经济的诞生,还促成了网络政府、无纸办公、电子政务等一系列新政的出现,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办公设备大量地进入办公室,秘书工作中所产生的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件可以通过现代办公设备进行处理,这些文字、数据、图形、声音和影像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自动化办公已成为一种趋势。其次,随着市场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在转变,从原来注重产品的生产制造转变为在抓好人力、财务的基础上,更注重利用高效、便捷的信息技术掌控市场行情,改善经营管理。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已改变了秘书的工作方式,它要求秘书人员要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技术,依靠信息技术推行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后,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及外国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多地通过电子商务手段解决。无纸办公、无纸贸易将成为现实。秘书工作者特别是企业秘书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知识及其操作技巧。因此新形势下的企业秘书靠陈旧的劳动方式去处理如同潮水一样涌来的信息流,已经是远不适应了,必须走办公自动化的道路。

5促进秘书服务创新

1、创新服务理念 在当前新形势下,秘书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效率至上、创新有为”的工作理念。就是围绕“人”—服务主体的各种需求,突出服务的全方面,强化服务的高质量,综合作用创新的思维,立足岗位创新发展。这种创新服务理念要求秘书人员:一是增强科技意识。一方面多涉及一些现代科技知识,扩宽知识领域,把握时代脉搏;另一方面也要用科技思维改造传统的思维习惯,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倡导创新精神。不拘于规定的圈子想问题、办事情,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科学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想前人未想,所提供的意见、决策方案既有操作性,更要有超前性。三是保持团队意识。秘书人员既强调个人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团队意识,依靠集体智囊,集中大家的聪明才智,就能无往而不胜。

2、创新服务机制

为更好地调动秘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几种机制。一是人员动态更新机制,作为秘书工作者,需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较强的信心敏感性,而从事工作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怠慢的心理,因此要建立秘书人员的更新机制,实现秘书人员进出的有序化、制度化。二是定期进行培训机制。要顺应新形势下知识更新进一步加快的新特点鼓励秘书人员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业余进修、专题讲座等形式,不断改善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工作阅历,将其塑造成懂经营、会管理、有市场经验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要不断提高秘书人员的综合动手能力。

3、创新服务方式 服务要求“优”,服务质量,争创一流。秘书人员要变单纯的传递服务为传递与追踪服务并举,变单纯的对上服务为三服务并举。思考问题,传达任务,联络工作,组织活动,都必须把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作为主题,以服务质量的优劣,领导,基层部门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力争事事讲究办事效率,谨小慎密,杜绝疏忽。

4、创新服务手段

秘书人员要熟练掌握电子政务知识及操作技巧,提高迅速反应能力。在工作中能够运用电子数据交换、国际互联网完成信息交换和互联网信息的采集,通过内部办公网,采用办公辅助软件,实现行政作业,成为办公自动化的行家里手。

负面

1电子政务的应用使秘书的保密工作变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政务的大范围的运用,电子文件的保密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由于电子文件构成介质的特殊性,对信息的修改、增减极为容易,而且可以不留痕迹。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网络黑客破解手段之高明,攻克企业的保密体系等设防措施已经相对成熟,一旦攻入企业的内部网,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保密性文件都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中,有很大可能被窃取商业秘密或有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秘密。万一发生泄密,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这将严重影响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在这一方面上本身就给保密工作加大了难度。以及现在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并不是特别的娴熟,也可能给有非法想法的人留下可趁之机。促使了秘书保密工作变得更加有难度。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秘书工作作风的影响

一,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秘书工作发生了转移,从传统办公转移到电子办公,秘书人员手头繁重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完成,这样增加了办事效率。但秘书人员缺少一种踏踏实实的精神,思想素质变得低下,秘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也会因为长期与机器打交道而淡化。借助于电子政务通讯手段来传递信息,减少了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引起办公人员神经紧张,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出现一些心理疾病。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使秘书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比如领导要求秘书撰写一份表彰通报,秘书人员完全不会动脑思考怎样写好这份表彰通报,直接在电脑上找到类似的通报,在上面随便修改一下就算完成任务了。结果错误无处不在,致使丑态百出。就出现了秘书撰写的公文“天下公文一大抄”的说法。这种惰性对秘书人员的危害极大,降低了办事的成功率。这样就降低了秘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秘书人员创造性的发挥,使秘书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最终养成一种浮躁的工作作风。

第二篇:电子政务专业调研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08级电子商务01班学生姓名:鲁阳学号:20085563指导教师:颜影总评成绩:完成时间:2011年3月10日

经济管理学院

二O一O年12月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

前言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网络、电话、手机、数字电视等),以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从方法上看,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按照可能与高效原则经过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和信息化平台日趋完善,在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垂直部门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质量。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跨行业、跨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较少,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随处可见。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推进,偏重于信息化发展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驶入良性的发展轨道,政府部门要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创新服务理念,重组业务流程、变革组织结构、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从而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出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整合、重概念轻应用的误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我深知电子政务在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我结合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的的发展中情况,以我的家乡,赤峰市政府部门为例,对我国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去年,赤峰市经信局下发了赤峰市无线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将赤峰建成无线城市的时间预定在2013年之前。这意味着从现在算起,要在两年时间内做到无线城市对全市人群和县级以上城区地域的全覆盖,对此我认为无线城市的建立必将对我市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带来新的契机。

早在1999年赤峰市政府网站亮相之际,全市就已铺设主干光纤网800多公里,接入网铺设光缆3459公里。有了市政府政务网站的带头,各主要职能部门、各旗县区政府相继建立了宣传、业务等网站。在互联网上的对外开放,赤峰的政府上网工作走在全自治区前列。目前,从政策和信息发布,到举办全年全天候的博览会、招商会或人才招聘会等,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经济。对于以前一定要去窗口办理的各项业务,现在已经有百分之40以上可以在务的门户网站办理

据赤峰市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随着赤峰市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机关不再是纸笔抄录、文件报表堆积如山,而代之以政务信息网上传递、政府服务网上办理,企业更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电脑化以及网上商务洽谈。

作为内蒙古东部盟市的发达地区,赤峰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如何?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哪些问题?

通过和赤峰市门户网站工作人员的交谈我得知,对于电子政务建设赤峰市党

委、政府一直都比较重视。据工作人员介绍,早在1999年,赤峰市政府网站就建成开通,2009年又进行了改版升级,目前,赤峰市政府网站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公开、赤峰优势资源展示、政府服务、政民互动等内容,设有“走进赤峰”、“政务公开”、“投资赤峰”、“在线办事”等版块。

2008年,赤峰市开通了“政务办公系统”,连通旗县区机关各办公室、各社区和主要单位,各种公文均可通过该电子政务系统传递,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实行无纸化办公,避免印发大量纸质材料,有效地节约了资源,还加强了各部门、单位与社区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然而,尽管赤峰一直在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但也有不少市民认为,赤峰今年经济发展迅速,但政府网站的建设及其功能都较为简单,信息更新不及时。

对此,网站工作人员人说,1999年建设的政府网站,的确存在着几方面不足:版面结构和美工设计不协调、不美观;政民互动功能不足,尤其是网上办事功能缺少;在政务动态、政策法规等方面未能实现与国家和省、市政府及其他镇街的信息共享等,该工作人员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前的网站建设技术滞后,政府的部分工作尚未开展到位,加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政府的服务要求不断提高。

为此,赤峰市在2009年对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改版后的网站版块设置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发挥了政府网站的功能和作用。

该负责人说,目前市政府网上展示和公布本市优越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和办理程序,以及配套生活设施、文化体育活动等,让前来赤峰投资设厂、置业安居和旅游休闲的外商和市民更好地了解赤峰。网站还设置了市长、投诉举报、建议献策、公众留言、在线咨询等多个栏目。当然,受市府各职能部门权限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无法为赤峰市市民提供网上审批服务,只能通过市政府或市相关单位的网上办事系统办理业务。

该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打造“阳光政府”,方便群众办事,赤峰市将深入开展网上行政服务事项申办工作,将各部门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其他服务类事项逐步放到网上办理,为市民、企业提供“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做到网上办理、后台处理、网上查询,提供预约、预审服务,结合各类信息化手段,如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将办理事项的进度、需要带齐的材料等预先通知市民,减少市民办理事项的往来次数,提高各部门的行政服务效率。

同时,赤峰市信息办还将依托市政府网站发布平台,积极加强与旗县区各部门的交流,让更多的旗县区政府部门都基于此平台开展网站建设工作,以充实赤峰信息办网站的各类信息,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通过对家乡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的了解和深入调研后,我认为赤峰市的电子政务的状况是能够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机关电子政务的现状的,在亲身体验了赤峰市电子政务网站信息中心的功能后,我认为当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一下三点原因:

一.技术上和硬件上,因为要想将电子政务的所有功能覆盖到全市全省乃至

全国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由于需要购买铺设硬件设备的高额资金让许多地区政府部门望而却步,在针对电子政务软件开发方面国内的开发公司少之又少,这使得政府部门只能通过招聘大量技术人员对电子政务系统现开发现使用,这样的系统功能不稳定也是造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宣传上,通过调查我发现虽然政府的门户网站成立了很多年,但是还是

有许多市民表示不知道网站的存在,这就要求政府的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电子政务的宣传

二.用户群体上,因为电子政务是通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加之市民

对于这种新型的政务办理形式比较陌生,和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差异,导致电子政务工作不好开展。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现有状况我认为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加大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资金投入,其次国家各高校应该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加大对学生系统开发技能的训练,培养更多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第三,国内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应该多开发出完整稳定的电子政务系统平台,以方便各省市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的发展。最后,加大电子政务在市民中的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电子政务的优势。我相信有了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支持,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在节约社会资源,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第三篇:档案专业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公民对政府各项服务提出高效率、优质量、快节奏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要求。而政府机关的改革和职能转换,也要求开展网上施政、优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电子政务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政府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近20年内的努力发展方向。我国自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累计已有过万所。但各地区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更新少、互联互通差,实际应用效率普遍偏低,大多停留在信息发布阶段,较少能实施与服务对象的双向互动和“在线事务处理”。今后,我国将陆续投入近万亿元,用于构建门户网站、制订相应法规、统一技术标准,健全电子政务建设。故各级政府急缺懂得电子政务战略和运作的人才。

开展电子政务的高层次教学,有利于拓宽眼界、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民众、企业服务。

本课对报考政府公务员大有裨益。

第一章 绪论

课时:1-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通过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将政府对内部和外部的管理业务和服务职能,借助于现代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并转移到网络上完成。得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制约,突破行政机关的部门分割和地域界限,为社会(包括社会团体、企业、公众、公民个人)以及自身(包括本级政府各部门与其他政府),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一体化、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简称“网上施政”。

二、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与服务对象

从行为者角度辨析,电子政务的类型可区分为: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但如就接受方的角度辨析,三种模式中的后者,分别是电子政务的三个服务对象。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层面与发展程度

根据各行为主体在网上是否进行“交互”,以及“交互”的复杂程度,可以把电子政务区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功能层面:(1)发布层面;(2)单向互动层面;(3)双向互动层面;(4)交易层面(亦称事务处理层面)。

电子信息服务与电子事务服务所基于的功能层面之差异。

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可以从服务深度和服务广度两方面考察。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同异辨析。(1)建设过程相同。随着“电子政务”建设趋于全面和深化,当政府的绝大部分业务项目都已实现了高功能层面的网上作业时,(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而明确规定不须上网的除外),就是实现了“电子政府”。(2)发展程度不同。反之,仅仅实现了少数政府服务项目的电子化;或者,电子化渗透的政府服务项目虽然较全,但未达到高功能层面,只可称为实现了“电子政务”;却不能称之为实现了“电子政府”。

四、电子政务的实施条件与建设内容

主要方面有:

(1)技术基础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建设;政府网站建设;安全技术环境;应用技术环境。(2)技术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法律、法规环境;配套的技术标准;人员培训与人才培养;服务对象自身的条件。(3)相关技术环境建设。包括:电子银行的建设和电子帐户的设立;公钥基础设施(PKI)和证书管理机构。(4)行政业务流程建设。

五、正确认识电子政务

将电子政务列入国家整体战略;对电子政务视为三重意义的“行政革命”;把电子政务作为长期建设目标。

六、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1)主流化趋势。包括:主流业务观念;主流渠道观念。(2)集中化趋势。集中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IT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决策(以美国的电子纳税为例)(3)集成化趋势(以加拿大一窗口整合与多项电子服务为例)。(4)整合化趋势(以新加坡的行政流程整合为例)。(5)平民化趋势(以英国电子政务的“平民化”色彩为例)。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政务?

2.概述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与服务对象。3.辨析电子政务区的四个功能层面。

4.比较电子信息服务与电子事务服务所基于的功能层面之差异。5.从服务深度、服务广度两方面,分析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以及“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6.概述电子政务的实施条件与建设内容。7.如何正确认识电子政务?

8.了解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第一编 效益编 加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 提高政府效益

课时:3-4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电子政务将会建立高效的政府。所谓高效,包括了政府反应的敏捷性、政府决策的针对性、政府执行的有效性、政务成本的低廉性。

第一节 提高政府效能

一、推动政府组织结构转变

在电子政务背景下,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将会推动行政组织的结构形态从科层制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

科层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行政职能的专门化与工作分工。其合理性主要表现,是使政府成为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将政府工作人员区分为:职责专一的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者和信息传递者;基层的执行人员。以便形成一整套职责行为规范体系,有利于技术性、专业性、规范性地开展职能业务活动。

科层制的不足是:存在一个基本上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充当信息驿站功能的中间管理层,使政府组织架构演变为臃肿庞大的非人格化的机器。我国曾经从两方面作过行政改革的努力:调整条块关系、实施机构人员的精简。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网络给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传统垂直组织中的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将部分地被网络所替代,从而使中间管理层的存在失去必要。通过减少组织层级、撤除重复的工作职位,增宽管理幅度,大力压缩中间管理层,将从根本上导致政府消肿,为减少机关行政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创造了可能性。

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电子政务对完善政府决策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拓展决策信息源,改变决策者的有限性。第二、缩短决策周期。第三、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保真率。第四、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应用。

三、网络提升办公自动化技术水平

在手工抄写、书面传递的传统政务处理模式下,大量行政人员身陷于文牍事务,大量事务性活动必须经由行政人员手工作业来完成。电子政务使大量复杂的政务信息能够得到迅速、及时的传递,缩短了公文运转、处理的时间,增强政令推行的时效性,全方位地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诸如:第一,支持协同和移动办公拓展了管理活动的空间。第二,人机结合,提升了公务人员的办事承载能力。第三,实行自助式服务。

第二节 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成本是指:政府及其行政过程中所直接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开支,以及由其所带来的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负担。

一、降低行政设施成本

较之传统政府的施政模式,电子政务建筑在大规模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基础之上,其行政设施成本的增大不言而喻。

在电子化施政模式下,行政设施成本仍然可以相对地缩小:第一,与传统政府的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的正向比例关系有所不同的是,政府电子化的规模扩张与成本增大呈递减趋势。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设备共享。第三,实施电子采购,降低政府的行政设施成本。

政府采购指:为适应日常政务活动的开展或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当今世界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支出实际由两方面组成。(1)对采购标的物(指所要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支出;(2)采购活动自身的支出。

电子政务对改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是:通过推行政府网上采购,既保留了公开招标会使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支出降低的优越性,又克服了传统的公开招标会使采购活动自身支出增高的缺陷。

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成本巨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规模庞大,人力资源成本的花费惊人,被戏称为“吃饭财政”。推行电子政务的必然结果就是:会导致政府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

第一,随着办公自动化技术在行政系统内部的普遍运用,许多例行性和常规性的日常事务,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支持的电子平台编制成标准化的简明程序,由程序按事先设定自动操作,实现无人化管理。

第二,电子政务所营造的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运作环境,预示了对臃肿的机构和冗余的人员精简一大批行政机构的裁撤、省并和行政人员的削减。

三、降低行政活动成本

此外,推行电子政务将大幅度提高国家税收收入。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科层制?简要分析科层制的不足。试述电子政务将如何推动政府组织结构转变。

2.试论证电子政务将如何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3.网络对办公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如何提高政府效能?

4.什么是行政成本?推行电子政务将从哪几方面来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5.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将会导致政府行政设施成本的降低?

6.什么是政府采购?试述当今世界的政府采购制度。试论政府推行网上采购的优越性。辨析电子采购对改进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7.举例分析推行电子政务将降低政府的人力资源成本。

第三章 革新服务模式

课时:5-9周,共1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推行电子政务,将促使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化。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政府,本质上是为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组织;政府行政行为,是直接满足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需要而从事的活动。这为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根本性质所确定,也应是其行政价值取向的最直接体现。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下,行政手段的落后制约着行政目标的实现。

推行电子政务,将从过去以行政职能为重心的“管制型政府”,向以服务职能为重心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则应围绕公共服务展开。前述定义中,“根据国家或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语,揭示了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在经济发展上的必要性。

三、技术发展的可行性

既然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又没有其它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套用。那么,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探索一条管理模式的创新之路,塑造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符合以高新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要求。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客观要求。诚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所指出的:“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第二节 实现“一站式”电子服务

一、“一站式”服务的动因

传统政府结构的经常形态和显著特征是:条块分割、等级森严、部门林

立。往往就一个机关主管的多项职能业务分设多个下属机构,让他们各自分管其中一项。作为接受公共服务客户的公民个人或企业法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搞不清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处室分工。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他们在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该服务事项属于政府哪个部门乃至其下设置的哪个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know-who”);这些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办公地点在哪儿(“know-where”);以及怎样与他们打交道(“know-how”)。知晓这些行政方面的知识乃至“官僚化”的交往技巧等,以便自己去辨识和寻找所办事项的对口部门。这就在无形中额外地加重了民众或企业接受公共服务所应承受的负担。

二、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部门注意改善政府服务,尝试采用以民众为中心的集约化提供方式。围绕企业或公众所需要的一项或密切关联的几项服务,针对政府机构设置和部门办公地点分散的状况,由相关的各政府职能部门派出人员,集中到同一个办公场所(如在同一个审批大厅或缴费大厅),提供“一条龙服务”,流水线地办理面对公众的服务事项。

从理论上具体分析,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服务,受到两方面的先天性制约。第一,具有不能无限组合的缺陷。第二,仍然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以实体形式在物理环境下的“一站式”办公,虽然存在效果上的诸多不足,但却突出地反映了服务接受者的诉求。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创建一个“完美”的虚拟服务窗口,公民只需一次性地向其提出服务请求和必要的信息,它就能够跨越职能分工,集成式地完成各项政府服务。

三、“一站式”电子服务的机制分析

从机制分析,政府的公众电子服务被分为前台(front office)和后台(back of fice)两个部分。公众电子服务的前台,是政府网站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办事入口。公众电子服务的后台,指政府机关内部职能部门的执行机构和人员,构成实际服务流程的各个运作环节,负责服务的具体执行、处理或审批,并得出服务结果。

传统服务过程机制与电子服务过程集成机制的比较。

与传统的服务模式相比较,电子服务过程集成机制的特点是:强调了电子服务在政府内部的屏蔽化、集成化处理。

第三节 实施政府行政流程重塑

“流程”是一项工作或活动所流经的若干环节组合状态及其先后排序。

政府行政业务流程是根据某一行政事务的性质、内容、特点所设置的各具体办理环节及这些环节之多寡、组合状态和办理的先后顺序安排。

一、“一站式”电子服务两种解决方案的启示

仅就理论上分析,“一站式”电子服务的具体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在电子系统管理能力基础上的“强前台”解决方案。第二种,是建立在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基础上的“弱前台”解决方案。

比较两种解决方案,两者都强调对行政业务流程的重塑。不同点是:他们分别强调了实施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两条不同途径。一条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一条是通过政府实体组织的变革。

二、政府组织变革,不是行政流程重塑的唯一途径

以政府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来显现业务流程重塑时,会遇到诸多障碍。从技术层面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重塑,阻力势必比前者为小。这说明,不应将政府组织变革,作为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唯一途径。因为,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并不总是适宜以政府组织结构形式来显现。

就总体上看来,同一政府内组织结构的状况通常是:一部分机构按服务项目设置机构(往往集合了该服务项目办理中的专属办理环节);一部分机构不按服务项目设置机构(往往合并了不同服务项目办理中基本相同的一般办理环节)。从而,不可能完全按各服务项目的行政业务办理流程来设置所有机构。

就理论上分析,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实施行政业务流程重塑,政府组织变革与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两种手段往往是并行不悖,经历一个不断地相互调适、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渐进过程。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提出的要求。譬如,在美国税务信息化的进程中,联邦政府国税局对税务征管流税进行的根本性改革。就是使两者殊途同归。

三、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类型

基于变革的深度差异,可以将政府的行政业务流程重塑辨析为重组、优化、整合三个类型。

四、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指导思想

第一点指导思想: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应以政府业务流为依据,而不是以政府部门为归宿。

第二点指导思想:从电子政务的推进策略考虑,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与政府电子化服务的实施,不必坐等所有业务流程行政业务流程重塑完毕。

第四节 公共电子服务的效果

一、快捷方便

在信息社会,政府的各项服务可以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电子政务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无缝隙的政府。期望达成这样一个理想状态:政府服务将朝 “全天候”、“跨地域”、“跨部门”、“自助式”服务的方向发展。使政府服务更为快捷、方便、畅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办事。

二、公正公平

政府公共服务,是社会公众纳税后所得到的回报。这种服务的基本精神应该是:真正做到无偏私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应当贯彻普遍的国民待遇。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公共服务模式对某部分人的身份歧视或特别优待的状况,为公平理念的实现,创造了技术条件。

三、完善周备

公共服务电子化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政府服务透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备而引发的政府行为失范。

服务程序透明化,经办人员屏蔽化,办理结果公开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和公共服务难以到位的问题。

第五节 公共电子服务的导向

一、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

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的显著特征是,服务业高度发达,服务项目增多,社会自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特殊性,仍然需要由政府来承担提供的责任。政府可以采用“外包”形式或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引入社会服务组织的力量。使他们在政府所应该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充当实际的系统设计者、具体操作者和运行维护者,借助于其技术、资金和客户管理经验,更好地完成公共服务。

二、以“客户为中心”“以公众服务为导向”

作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新公共管理的服务化。把企业和公众真正视为政府的“客户”,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基本理念的核心,也是公共管理变革的重要部分。

第六节 我国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发展与差距

一、我国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具有外向型信息服务功能,可以通过高效可靠的政府信息网络,向社会公众传递政府信息。以快速、方便、廉价、准确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动态、全面、及时的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切公共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上海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中国上海”。据有关统计,“非典”期间各级政府网站的人气陡然上升。以上海市的政府网站“中国上海”为例,四月份的日点击率最高达6.2万人次,日页面访问量最高达33.5万页,日均点击率和日均页面访问量分别比以前提高了44%和20%。

二、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差距

就世界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水平看,事务处理远远落后于信息服务。

与国外相比,我国电子服务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例)

三、推行公共电子服务满意度的测试

在电子化的信息服务与事务服务方面,应十分注重用户满意度。

美国华盛顿州构建“电子税收申报系统”在系统设计理念中确立了

“32/10规则”。

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负责的“全美顾客满意指数”统计。

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子化建设中,公民对省政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70%。

第三章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职能?试从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电子政务将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2.什么是“一站式”? 试析我国推行物理环境下“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3.剖析“一站式”电子服务的机制。

4.什么是“政府行政业务流程重塑”?为什么说政府组织变革不是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唯一途径?

5.解剖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三个类型。6.论述行政业务流程重塑的指导思想。

7.试从快捷方便、公正公平、完善周备三方面,来概述公共电子服务的效果。

第四章 促进政治民主

课时:10-11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权利平等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两大基石。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民主与法治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推行电子政务的角度考察: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它既是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又构成电子政务的一项特定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及所控制的有利于实现公民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政府信息。它既是直接对民众负责的体现;也是用法律手段规范、监督行政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催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诸如:

(1)实现行政权力监控的需要。(2)实现人民知情权的需要。(3)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4)推行引导行政的需要。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是世界各国处理政府信息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行政公开的内容,实质上涵盖三个方面。即:

第一个方面,对行政决策活动的公开。即向社会公开:行政机关就行政事项的决策,所进行的议事活动及其全过程。包括行政决策的方式与程序、阶段,决策的依据、理由等。

第二个方面,对行政决策结果的公开。

第三个方面,对行政执行活动的公开。2.政府信息公开的控制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控制,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

(1)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考虑,对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施以控制。

(2)对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商务秘密的政府信息施以控制。

就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本身而言,公开与控制既是一对矛盾,又是相反相成的统一整体。从总体上把握,应当做到“二者并重,宽严有理,收放有力,互动有方”。

3.政府信息公开的权衡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衡包含取舍和救济两个方面。

(1)对政府信息公开与否的取舍

取舍,是当满足申请者知情要求,可能与第三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由被申请的政府部门对该部分信息,以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就是否公开作出判断和决定:或者决定公开,从而对第三人利益施以适当调整;或者适用“除外”,即决定切实保护第三人利益,从而拒绝申请者要求。

(2)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

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救济”是指:围绕政府信息处理机构就公开申请所作的取舍决定,有关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依循一定方式和途径寻求帮助的,从而求得重新审定。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主要有两种途径:①行政救济途径。②司法救济途径。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 1.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综合国内外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即:旁听、报道与转播、刊载、查阅、网上发布与检索。

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

政务公开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规定比较详细、改革举措较大、成绩最为显著的集中于村务公开、警务公开、检务公开三个方面。

以上海市政府为例,加以介绍。

第二节 电子政务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障碍分析

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大多数国家所实行的却是间接民主,直接民主还只是遥远的理想,狭义上的公民参与,往往局限于政治活动过程中的投票选举环节,即选出代议制机构及人员;而其余政治环节,则交由这些人代行人民的民主权力。尽管代议制民主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存在诸多弊端。

我国传统的政府决策,是典型的领导者决策;而行政下级和社会公众,则往往无缘参与。在以往的政治生活中,公民直接参与的障碍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陈旧观念的阻挠。其潜在假定,一是社会公众无能力治理自己,应将权力委托给官僚;二是官僚们大公无私、客观公正。

第二个原因,缺乏合适的手段。以往的农业技术社会和工业技术社会中,由于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缺乏低成本、大范围、多层面、经常性交流的平台。在行政系统与公众之间、政府系统内部的高低层次之间,双向互动和沟通渠道不畅。决策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下级层层汇报的口头或书面材料,从而历来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其一,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二,政府高层与低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就需要从基础着手,推行“网上施政”,改变政府与公众打交道的方式。同时拓宽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和范围,增进民众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行政决策更为直接地置于社会舆论的评判之下。

二、电子政务促进公民政治参与

对于政府与民众关系创新的意义而言,网络的开放性本质不仅意味着政务公开和接受公民督促,关键还在于政府的快速回应和公民广泛、深入地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将以往社会公众与政府的“迂回沟通”改变为“直接沟通”,增强了公共参与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一定程度地缓解公众的政治冷淡和消极参与,激励公众关注重要政治事件和一系列施政问题,大大提高民众参与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现代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提供了无中心的自由领域。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利于唤醒、激发并充分发挥他们政治参与的自主性,从而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企业、团体等社会组织或公务员、民众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地参政议政,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次性投票。

网络的虚拟性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环境,这也是电子政务促进民众政

治参与的独特优势。它减少了实际参与政治的不安全感,使人们可以抛开种种现实的顾虑,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乃至进行网上举报。

电子政务将建立起一种更加合作和谐的新型政民关系。

三、电子政务强化政府民主管理

就施政者的角度而言,电子政务将促使行政组织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实现政府管理、运作方式的民主化和行政决策科学化,避免、减少和纠正失误,推动政策实施,取得具体的政策效果。并方便相关事务的处理,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改进政府工作之目的。

1.行政组织内部运作方式民主化。2.行政组织外部运作方式民主化。

四、电子民主是今后的发展趋向

所谓电子民主就是利用IT技术所体现的民主。具体指:在实现民主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关于价值理念、政治立场或或其他个人意见等的电子交流。电子民主所包括的内容和涉及范围很广。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在线民意调查、在线投票、在线选举、在线立法,以及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的电子交流等。此外,政府通过网络向民众公开信息,及公民个人以电子形式提请查询政府信息,都属于政治“电子民主”范畴。从而大大丰富和推动民主化进程。

第四章思考题:

1.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两大基石是什么?

2.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试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3.行政公开的内容涵盖哪三个实质性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控制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

4.概述政府信息公开救济的两种途径。

5.试析以往公民政治参与的障碍。剖析电子政务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6.为什么说电子民主是今后的发展趋向?

第二编 建设编

第五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课时:12-13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准备阶段

一、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

1.组织准备

在基础准备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化的组织准备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推进机构、专家咨询机构。

我国政府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建立、健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的综合性机构到分别设置信息化领导机构和国家信息化职能部门的过程。而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具体推进机构,则往往设置为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其实际状况,又受前两者相互并合、调整、分工的影响。

2.思想准备

在基础准备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思想准备主要体现在,对信息化建设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从信息化为“四化”建设和国民经济服务,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全面实现国家信息化。这与本世纪初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一脉相承。

(1)首先,是对信息的高度重视。

(2)其次,是对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视和部署。

(3)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二、技术进步和实践积累

1.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建设

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2.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的建设

在重点建设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的同时,从1984年至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先后重点实施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即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电网监控系统、京沪铁路运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系统、航天实时测控与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军事指挥系统,有43个部、委(局、总公司)先后成立信息机构,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引进了大、中、小型计算机1391台,安装了微机约6万台,用户终端3万台,开发了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库174个,各类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252个。这些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国家骨干互联网的建设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务的全面启动与重点建设阶段

一、“政府上网工程”——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启动

1.政府上网工程的背景

2.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

我国电子政务全面启动的显著标志是1999年1月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

3.政府上网工程的成就

二、中国电子政务战略框架——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

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并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而政府招标和外包托管模式等,也将逐步进入轨道。

1.“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2.“一站”—— 政府门户网站。

3.“四库”—— 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4.“十二金”——(1)办公业务资源系统;(2)宏观经济调控系统;(3)金财工程;(4)金税工程;(5)金关工程;(6)金金工程;(7)金审工程;(8)金盾工程;(9)金保工程;(10)金质工程;(11)金水工程;(12)金农工程。

第三节 高层领导的全力推动

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第五章思考题:

1.试阐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阶段划分。了解我国政府信息化领导机构的建立、健全的过程。

2.我国电子政务的全面启动以什么为标志?试概述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成就。

3.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三次会议为主线,论证我国高层领导对电子政务的全力推动。

第六章 金财工程建设

课时:17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财工程的总体状况分析

为适应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目标,借鉴其他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套先进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称为“金财工程”。

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金财工程”建设的意义。

“金财工程”建设的关键任务:一是按照高可靠性的业务需求,建成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大型信息网络系统,以提供财政业务应用所必需的运营环境。二是逐步开发对应于各种财政业务的应用

系统;及保障数据转换、互通共享的辅助系统。

“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分期实施总体规划。

第二节 金财工程的具体项目建设介绍

金财工程开发的12个业务管理系统:

一、预算编制审核系统

我国部门预算编制的既往程序与改革,以及对预算编制审核计算机化管理的推动。预算编制审核系统的子系统构成、开发试点、逐年升级与推广应用。

二、国库支付管理系统

我国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的改革。集中支付中所涉及的巨量信息,绝非简单的手工操作所能满足。为此,须建设覆盖全国的支付信息网络。

国库支付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构成、试点与推广。

三、现金管理系统

四、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

推行工资统一发放管理必要性。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的实施、推广与发展。

五、国债管理系统

六、政府采购管理系统

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必要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七、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八、收入管理系统

政府预算内收入系统和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系统。构成收入管理系统的两个支系统,又是其主要管理功能。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看两个支系统的地位。

九、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系统

实施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的必要性。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系统的子系统构成与功用。

十、标准代码库系统

十一、外部接口系统

十二、总分类账管理系统

第六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财工程?试从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论述我国建设“金财工程”的意义。

2.概述建设“金财工程”的关键任务、指导原则、分期实施规划。3.试分析我国部门预算编制的既往程序及其改革与效果;阐述预算编制审核系统的开发试点、逐年升级与推广应用。

4.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国库支付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5.试论我国实施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的意义。了解工资统一发放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发展。

6.概述我国实施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7.从电子政务建设的角度,辨析政府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非税收入两个支系统在收入管理系统中的地位。

8.简述我国实施财政经济景气分析的必要性。9.了解“金财工程”各应用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第七章 金税工程建设

课时:14-16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税工程一期的启动

一、我国的增值税制改革与金税工程一期启动的背景

流通领域环节增多,滋生了增值税这一新税种;针对增值税的监控需求和工商税收制度改革,是构成启动金税工程的特定背景。

二、金税工程一期的启动与设计

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成立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

金税一期的设计内容包括三个系统。即: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税控收款机系统。

三、金税工程一期的实施与效果

承担金税工程一期设计、开发的公司,金税一期工程的试运行,金税一期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金税工程二期的建设

一、金税工程二期的系统完善 1.金税工程网络的完善

网络的总体结构包括:作为一级主干网的骨干层;作为二级主干网的分布层;作为三级接入网的接入层。

金税网络实施分布式管理模式。

金税网络实施层次化网络结构的优点。2.金税工程的四个软件系统的完善

(1)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功能是:运用数字密码和电子信息存贮技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开票的明细数据。

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由插有企业开票金税卡和微机安全保护卡的普通

PC计算机、税控IC卡、打印机和运行在DOS环境下的开票软件共同构成。

(2)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由普通微机、CCD扫描仪和运行在DOS环境下报税金税卡、IC卡及认证软件构成。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功能是:可以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伪,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阴阳票、头小尾大的发票。

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具体运作方式。

(3)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子系统

为了保证发票信息的准确性,销项发票信息由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自动生成,进项发票数据通过税务机关的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自动生成。在进项、销项发票信息采集完毕后,就据之进行“票票比对”的发票信息交叉稽核。“票票比对”就是指:同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项发票信息与进项发票数据进行交叉稽核。

(4)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

凡发现有疑问的增值税发票及经证实属于虚开的发票,由税务系统内部网络逐级传递信息进行协查。

3.金税工程的四个辅助子系统

金税二期的四个辅助子系统:税务发行子系统;企业发行子系统;发票发售子系统;报税子系统。

二、金税工程二期的进程与建设成果 1.金税工程1998年的正式立项 1998年6月8日,金税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下达批复、同意立项。

2.金税工程二期的实施

(1)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生成角度着手,大力推广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并将其覆盖到全国所有地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解决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问题。

(2)从税务机关自身信息化角度着手,强化另外三个子系统的建设,以解决全面监控税源的问题。3.金税二期的建设成就

通过对金税二期2001年到2003年实施的总体评价:运行情况良好,已基本实现原定目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值税征收率上升;增长数逐年加大;整个国税系统税收的纳入国库总额明显提高。

第三节 金税工程三期的未来展望

一、金税工程三期的提出

从2003年上半年起,由国家税务总局牵头,开始规划“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问题。到2005年金税三期成功立项。

二、金税工程三期的建设目标与内涵

“金税三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根据一体化的原则要求,用四至五年时间,建立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以总局为主、省局为辅,实现高度集中处理信息,功能覆盖各级税务机关和各税种的税收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交换等应用职能,扩展成为全方位的中国电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内涵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三个覆盖、四大应用系统。”

1.一个平台

所谓“一个平台”是指:通过对国税系统主干网络进行改造升级,及对地税系统四级广域网的建设,金税三期工程将建设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

2.两级处理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两级处理”是指:对税收征管的数据信息,依托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其中应注意:(1)税务信息“集中处理”是关乎IT整体战略的重要决策。(2)慎重选择集中模式。(3)稳步推行集中处理。

3.三个覆盖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三个覆盖”,其内涵是指: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更多的税种,乃至所有税种;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计,要覆盖税务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范围,覆盖到国税、地税两个系统的各级机关;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实行互联。

覆盖所有税种的必然性;覆盖税务管理主要工作环节的意义;覆盖国税、地税两大系统的必要性。4.四大应用

金税工程三期提出的“四大应用系统”,其内涵是指:通过应用软件开发,及业务流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以征管业务为主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以全面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管理应用系统;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其中: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是四大应用的重中之重;税收业务管理系统应注重功能整合。

三、金税三期面临的三大瓶颈

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形成瓶颈的三方面因素;经过多年的磨合,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的社会环境已经大为改观;税控收款机的产业前景与机遇。

发展电子身份认证,是实施个人网上报税的瓶颈。

拥有经验丰富的战略合作伙伴、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是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税务信息化的瓶颈。

第七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税工程?试阐述金税工程在我国启动的特定背景。2.了解金税一、二、三期工程的软件系统完善。

3.简述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原理。4.简述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原理。5.简述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子系统的原理和功用。6.简述增值税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用。7.概述金税二期的实施与效果。

8.金税三期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什么?试论述“一个平台”、“ 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大应用”的内涵。

9.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三大瓶颈是什么?试加以阐述。

第八章 金关工程建设 课时:18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关工程的总体状况

一、金关工程建设的意义

海关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金关工程”是以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为目的应用系统工程。

金关工程建设的三个领域。

二、海关系统信息化建设综述

海关是国内较早使用计算机的行政执行部门之一。海关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软件建设。

海关系统的网络建设。“电子底账+联网核查”的新思路。H2000系统的应用。

第二节 “电子海关”建设

一、“电子海关”建设的基础

“电子海关”建设的主要基础。在通关作业网络化方面的建设;在物流监控智能化方面的建设;在职能管理数字化方面的建设。

二、“电子海关”建设的近期目标

“电子海关”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中长期目标,是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介绍四个应用系统。

第三节 “电子口岸”建设

一、电子口岸的基本状况

“中国电子口岸”的涵义。“电子口岸”的地位与参建单位。电子无纸通关。

二、中国电子口岸的应用项目介绍

“进口付汇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建设:参建单位;先期试点;全面运行。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心成立;技术人员队伍构成;铺开进度。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系统的特点。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原产地证明联网项目”介绍。

海关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发的项目介绍。

第四节 “电子总署”建设

“电子总署”建设的意义。“电子总署”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子总署”建设的项目介绍:通关决策参数库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分析和预测监测系统;执法评估系统;关税分析监控系统。

海关总署《“十五”期间海关科技发展计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第八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金关工程?简要分析建设金关工程的意义。2.比较金关工程建设三个领域的不同性质。3.试阐述海关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4.“电子海关”建设的主要基础是什么?

5.概述“电子海关”建设的近期目标。了解“电子海关”的建设的四个应用系统。

6.什么是“中国电子口岸”? 了解电子口岸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应用项目。

7.试阐述“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的地位、作用、特点和建设状况。8.什么是“电子总署”? 概述“电子总署”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

9.了解“电子总署”建设的主要应用项目。

参考书目 1.(日)白井 均、城野敬子、石井恭子、永田祐一著.陈云、蒋昌建译.陈云、金晓星校.电子政府(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 2.周宏仁,唐铁汉主编《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3.徐晓林,杨兰蓉主编《电子政务导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罗元铮,焦宝文主编《电子政府导论》2002年版

罗元铮,焦宝文《保证电子政府安全运行的基本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5.1版

6.金江军等编著《电子政务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7.(美)霍姆斯(Holmes,D.)著:詹俊峰等译《电子政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8.王浣尘主编《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高级版》.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9.汪玉凯,赵国俊等主编《电子政务基础》.北京: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10.高怡新主编《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培训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11.马吴星伊主编《电子政务网站技术与实务》.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2.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编.2003年4月第1版

13.赵国俊主编《电子政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4.王德成主编《农业机械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与农业装备电子商务》.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15.《朱镕基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7期。

16.李平《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5期。17.张敏聪《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决策借鉴》2002年第4期。

18.楼培敏《电子政府:网络时代的政府重塑》,载《改革》2003年第02期。19.《统一思想 做好准备 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国家税务总局公报》2002年 第6期。

20.财政部“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初战成果,研讨下一步工作》,《金财工程简报》2003年第1期,2003年4月15日。

第四篇:文秘专业

专业类型:办公室人员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收发文件、信息资料收集、会务服务、速记等办公行政事务的辅助性工作。

职业能力要求:

1. 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及基本办公设备进行文字处理和信息管

理;

2. 掌握文书档案管理的知识,能够准确地收发文件、传递信息、进行公务联系;

3. 掌握会务服务的内容和方法,能够进行会场布置与会务服务,能快速进行会议记录,并能筹办、安排会议;

4.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判断和沟通协调能力。

对应岗位:

秘书、行政文秘、公关员、速录师、行政业务办公人员

专业类型:文秘

就业方向:

毕业生面向企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处理、计算机文字处理、办公室事务管理等工作。

职业能力要求:

1. 掌握文书的拟写、处理及档案管理的知识,能够熟练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查阅文件资料,进行公文联系。

2. 熟悉办公室各项工作及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运作程序、规则、方法,能独立进行日

常事务管理工作;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信息管理。

3. 熟练操作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并能进行日常维护。对应岗位:

行政文秘、计算机操作员、公务员、人事专员

专业类型:商务秘书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个企业,从事行政管理、调查研究、决策咨询、公共关系、会议策划与执行、商务活动管理等辅助性工作。

职业能力要求:

1. 掌握行政工作与商务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

2. 熟悉调查研究与信息管理的方法,能独立开展调查研究和信息管理;

3. 掌握广告宣传的基础知识,能有组织企业形象宣传、处理顾客投诉、广告策划与传

播的能力。

4. 掌握挥舞组织的内容和方法,能进行会议方案策划、大中型会议筹办及商务谈判准

备的工作。

对应职业:

会计师、商务秘书、项目管理师、行政业务办公人员

第五篇:文秘专业

文秘专业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jjgl.hniu.cn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200)

一.主干课程

专业开设秘书理论与实务、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关礼仪与谈判、商务英语、涉外应用文写作、秘书口才与交际、现代汉语基础、市场营销与管理、计算机速录等专业课程。

二.专业优势

校内商务中心、计算机速录实训室和望城区多家企事业合作单位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实习实训平台。

三.就业优势

校内商务中心的成立和望城区多家企事业合作单位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实训平台,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和其他岗位技能,学生上岗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毕业生为各企事业涉外部门所青睐,就业前景光明。

下载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秘专业电子政务的关系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6 引 言 7 浅谈当代秘书办事能力 8 一、秘书简介. 8 1.1秘书的起源. 8 1.2秘书及秘书办事能力的重要性. 8 二、秘书应具备哪些办事能......

    文秘专业自荐信

    文秘专业自荐信范文 专业毕业生求职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相信不会占用您太多的时间,希望您工作开心。 我是xx商业大学专业2012......

    文秘专业论文

    摘要:从“秘书素质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探讨秘书能力素质新结构应该具备的四个意识:应变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现代意识。关键词:秘书从业人员;素质;新结构 “秘书素质”的话......

    文秘专业自荐信

    现今社会公众的追求意识不断增强,大家逐渐认识到自荐信的重要性,通过自荐信,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长处。你还在为写自荐信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秘专业自荐信,欢迎大家借鉴与......

    文秘专业自我鉴定

    文秘专业自我鉴定15篇 文秘专业自我鉴定1 三年来,在老师的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了秘书写作、秘书语言与交际、公共关系、办公自动化、秘书学等......

    文秘专业求职信

    文秘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求职信。我是一名xx学院文秘专业的应届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四年的学......

    文秘专业求职信

    文秘专业求职信 文秘专业求职信 1 尊敬的吴经理:您好!我是来自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文秘班的学生。我很荣幸在经济新闻报上看到贵公司的招聘广告,特写下求职信......

    文秘专业建设

    文秘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专业背景文秘专业于2007年申报批准,2007年9月开始招生。文秘专业的设立是我院顺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从我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尝试往职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