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23: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

第一篇: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

北京市轨道交通商业设施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轨道交通范围内商业活动的管理,规范轨道交通商业设施的设置,在确保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轨道空间资源,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舒心的延伸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条例》等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轨道交通范围内进行的商业设施的设置及经营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范围是指由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管理范围内的空间、设备和设施。包括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墙体、隧道、车辆、屏蔽门、扶梯、站前广场、高架线路垂体空间等。

轨道交通商业设施是指在轨道交通范围内,利用轨道交通空间资源所设置的广告、商业、文化、民用通信等类型的商业服务设施。

第四条 轨道交通商业设施的设置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确保公共安全、方便乘客、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品质、有效监管、节能环保的原则。第五条 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办法的实施,各区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轨道交通商业网点的核查和日常监管工作。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商业设施的设置和经营安全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督促落实隐患整改。

第二章 商业设施设置程序

第六条 设置的商业设施应符合国家、行业或本市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轨道交通内设置商业设施。

第七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负责管辖范围内商业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商业设施的设置应保障安全运营,实现便民商业服务与安全运营相统筹。

第八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商业设施的设置进行调研、论证,编制商业设施设置及管理方案,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向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交的备案材料包括:

(一)商业设施设置、管理方案,含车站平面设置图、客流导向、商业设施拟设置位置、人员培训计划、应急预案等;

(二)对于利用大型地下空间开展商业活动的,需提交安全评估报告;

(三)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出具的书面同意意见书;

(四)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第十条 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提交的备案材料进行核查,认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可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消防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论证。

第十一条 从事广告、文化等商业经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第三章 商业设施设置及管理要求

第十二条 轨道交通商业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置的商业设施应与车站整体环境相协调,并不得影响车站内消防、通风、给排水、运营服务标识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二)设置的商业设施不得影响乘客的正常通行,严禁遮挡、覆盖安全应急疏散标志和装置;

(三)闸机、售票亭及兑币机等设施前4米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

(四)商业设施所在通道净宽度不得少于4米;

(五)自动扶梯广告设施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乘客乘降安全和视觉效果,在规定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广告设置与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须有明显区分;

(六)站台内不得擅自设置流动摊位;

(七)有关法律及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三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引进的经营者应当具有合法的资质,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项目必须满足乘客需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负责对引进的经营者进行审查。

第十四条 商业设施经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经营易燃、易爆的物品;

(二)不得经营污染环境及损害车站运营设施的项目;

(三)不得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高噪音的方法招揽顾客;

(四)广告内容应兼顾公益和安全宣传内容,公益广告刊播比例应符合北京市相关规定;

(五)遇有突发事件或重大活动,要服从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管理人员的统筹安排,并承担协助乘客疏散等相应的安全义务;

(六)有关法律及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五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负责商业设施的管理,并组织商业设施经营者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防火、防盗、治安、卫生等管理制度,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二)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三)定期对商业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牢固、整洁、完好;

(四)针对不同商业设施的特点,分别制定安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第十六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根据客流量的变化,按照安全的原则及时调整设施设置方案并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当设置的商业网点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或者当车站进行改造以及有重大活动等其他特殊情况时,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要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调整布局、取消商业网点或暂停营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要结合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和标准,报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备案。

第十九条 商业经营单位在轨道交通范围内设置商业设施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在轨道交通范围内开展拍摄、宣传等其他商业经营活动时,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条 名词解释

(一)广告类设施是指在轨道交通范围内设置的电子媒体、电视媒体、灯箱、看板、墙贴、即时贴、产品实物展示广告、立柱广告等各类立体和平面广告设施。

(二)商业类设施形式包括地下商城、便民服务用房(包括便利店、饮食店、IC卡销售店、服饰店、咖啡屋、电子商务体验店、自助银行、精品店、书店、通讯服务厅等)、商亭、自助机具(包括自助金融机具、自助售货机、环保回收机等)、车站物业、站前广场物业、地铁商铺租赁等。

(三)文化类设施包括文化产品店、报刊亭、免费取阅报箱、免费刊物派发、文化展厅、主题广场等为乘客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设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办公设备设施管理办法

《办公设备设施管理办法》 总则

特制定本制度。1.1 目的:为规范办公设备设施的管理,保障生产和办公活动的正常进行,降低成本,杜绝浪费,1.2 适用范围:

1.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1.2.2本制度对办公设备设施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管理等进行了规定。办公设备设施分类

2.1 办公用具:办公桌、椅、橱、柜等;

2.2 文件处理设备:电脑、移动硬盘、扫描仪、复印机、打印机等; 2.3 培训用具:投影仪、白板等; 2.4 空气调节设备:空调、风扇等; 2.5 通讯设施:电话机、传真机、对讲机等;

2.6 视听设备: 摄影机、相机、音箱、功放、DVD、VCD、电视机等; 2.7 接待饮水用具:饮水机、茶具、开水壶、烧水壶、茶水桶等; 2.8 厨房用具:冰箱、消毒柜等;

2.9 其他设备设施:与办公有关的其他设备设施。办公设备设施管理的职责

调配、使用、维修、盘点、报废和更新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3.1 行政部负责办公设备设施的归口管理。负责办公设备设施规划、选型、组织安装调试、统一3.2 采购部负责按要求进行办公设备设施的采购。3.3 生产部负责协助实施办公设备设施的安装和维修。

3.4 使用部门负责办公设备设施的分级管理,负责办公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延长办公设备设施使用寿命,保证办公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5 财务部负责对办公设备设施的采购、发放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办公设备设施的购置

4.1 行政部应广泛收集办公设备设施的发展资讯以及市场信息,并收集使用单位对有关办公设备

第1页,共5页 设施的使用意见,为新办公设备设施的购置提供建议。

4.2 各部门需要新增办公设备设施应填写《办公设备设施购置申请单》,送行政部审查、主管副总审核、常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4.3 对于新办公设备设施的购置,行政部应提出办公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等要求,并对大型、关键办公设备设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办公设备设施的后期管理奠定基础。

4.4 选购的大型、关键办公设备设施应备有齐全的安装、使用、润滑、维修等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易损件。

4.5 办公设备设施到货后,由采购部组织行政部、使用部门、供方派员共同参加开箱验收,并认真做好开箱记录,按照装箱单核对主办公设备设施、附件、工具、备件和技术资料,办理入库和安装手续。

4.6 办公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完毕,要按说明书及有关规定进行性能检查、调试,属于固定资产的要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4.7 验收后采购部应负责组织填写《办公设备设施验收报告单》一式三份,采购部、行政部、使用部门各留一份。

4.8 验收后行政部将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办公设备设施的台帐和档案管理

5.1 办公设备设施的台帐管理

5.1.1 财务部对对公司的所有属于固定资产的办公设备设施按照规定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5.1.2 行政部对公司的所有办公设备设施按照规定逐台进行统一编号,建立《办公设备设施台帐》和卡片,填写《办公设备设施档案资料卡》,做到随机附件和资料齐全。5.1.3 各使用部门要建立本部门办公设备设施台账。5.2 办公设备设施的档案管理

5.2.1 行政部行政助理,负责为列入固定资产的大型办公设备设施建立技术档案和状态档案。5.2.2 办公设备设施的技术档案是指办公设备设施的安装、零部件、自制办公设备设施、特种办公设备设施、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5.2.3 状态档案是指办公设备设施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调拨记录等资料。

5.2.4 办公设备设施档案资料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档案资料。

第2页,共5页 办公设备设施的使用与保养

维护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6.1 使用人员在独立使用办公设备设施前,必须对其进行办公设备设施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6.2 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公用办公设备设施的管理。

6.3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办公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严禁办公设备设施超负荷、超范围和带故障运转。

6.4 使用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进行办公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行政部负责依据办公设备设施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维护。

6.5 使用部门、行政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办公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

6.6 对于使用部门不正当使用和维护的行为,行政部有权提出整改要求和处罚建议,对由此而造成的办公设备设施的损坏,经行政部进行责任认定,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6.6.1 对纯属人为原因导致办公设备设施损坏的,如责任人清楚,视情况由责任人赔偿修理费用的70%-100%;造成报废或丢失的,视情况由责任人赔偿原值的70%-100%。如责任人不清的,由该部门负责人承担赔偿额的50%,保管人承担50%。

6.6.2 因保管不当造成办公设备设施遗失的,由保管人赔偿原值的80%-100%赔偿或责令自行增购并不得报支费用。办公设备设施的维修

行政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排除,并填好维修记录。7.1 办公设备设施发生故障,使用部门不能解决时,应立即填写《办公设备设施报修单》,通知7.2 在接到办公设备设施报修以后,行政部应根据办公设备设施的故障程度和原因,组织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7.3 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毕后,应通知使用单位的员工进行验收,并在报修单上签字,对维修用时和维修材料进行确认。

7.4 对于紧急情况,使用部门可电话或口头通知行政部,行政部及时安排维修。但使用部门应及时补办报修及验收手续。

7.5 对于公司现有技术力量无法完成的办公设备设施报修,应由行政部填写《办公设备设施委外修理申请单》,报常务副总经理审批后。《办公设备设施委外修理申请单》应详细注明维修办公设备设施的名称、故障原因、外协厂家和预计费用。

第3页,共5页 7.6 在维修完成以后,使用部门和行政部应当对办公设备设施进行检查验收。

7.7 对于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行政部应组织使用部门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以及发生原因。办公设备设施的移交、闲置及报废处理

8.1 办公设备设施的移交

8.1.1 员工岗位变动或离职时,应及时将个人领用的办公设备设施移交给接手人或退还行政部。8.1.2 各部门负责人岗位变动或离职时,应及时将部门共用的办公设备设施移交给接手人或退还行政部。

8.1.3 部门负责人移交时由行政部监交,一般员工移交时由部门人监交,移交人、接手人、监交人如实记录并填写《办公设备设施移交单》一式三份,三方签字后各留一份。8.2 办公设备设施的调拨

8.2.1 办公设备设施的调拨必须由行政部统一安排,各部门不得私自调拨。

8.2.2 各部门如需办公设备设施的调拨,应由移入部门经理填写《办公设备设施调拨单》,交行政助理审查,行政部经理审批。

8.2.3 行政部组织调拨双方进行办公设备设施交接,调拨出的办公设备设施必须随带原有辅机、附件和技术文件。

8.2.4 属于固定资产的办公设备设施的调拨应报财务部备案。8.3 闲置办公设备设施的处理

8.3.1 办公设备设施闲置在半年以上的应进行封存管理,办公设备设施的封存和启封时必须由使用部门、行政部共同进行。8.3.2 封存要有明显的标识。

8.3.3 办公设备设施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和防潮措施。

8.3.4 所有封存办公设备设施都要达到完好办公设备设施的要求,并列入办公设备设施检查范围。8.3.5 对风扇等季节性强的办公设备设施,可由各部门做好清洁维持后交仓库暂存,由仓库统一集中保管。双方办好入仓和领用手续。

8.3.6 对于长期不用、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闲置办公设备设施,由使用部门填写《闲置办公设备设施处理申请单》,报行政部积极组织外调、出租或转让,以提高办公设备设施的利用率。8.4 办公设备设施的报废

8.4.1 办公设备设施报损、报废条件:

a)因意外事故或灾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结构严重损坏而无法使用的办公设备设施。

第4页,共5页 b)制造质量低劣,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办公设备设施。c)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无修复价值的办公设备设施。

d)机器陈旧,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无法改造的办公设备设施。e)耗能高,严重污染环境的办公设备设施。f)超过使用年限、已无使用价值的办公设备设施。8.4.2 报损、报废办公设备设施的处理方法:

a)按现有价值整件或整机出售。b)拆卸、转让可利用的零部件。c)不能利用的部件按废料处理。

8.4.3 报废申请由使用部门提出,使用部门填写《办公设备设施报废申请单》,行政部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财务部门进行价值评估,主管副总经理审查、常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批准。

8.4.4 报废申请经批准后使用部门由使用部门交行政部进行台帐及档案调整,属于固定资产的办公设备设施还须由申请部门转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减损处理。办公设备设施的盘点

9.1 公司办公设备设施实行定期盘点,一般为每年六月和十二月。9.2 办公设备设施的盘点由行政部会同财务部、使用部门共同进行。

9.3 办公设备设施盘点的依据为财务部固定资产台帐、行政部办公设备设施台帐、办公设备设施卡片、领用记录、调拨记录、报废记录等。

9.4 办公设备设施盘点时应实事求是,如实记录盘点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9.5 盘点结束后行政部应及时如实编制盘点报告,说明盘点盈亏原因及处理意见,报告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常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审批。附

10.1 本制度由行政部制定,并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10.2 本制度报总经理批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10.3 本制度实施后,凡既有的类似规定自行终止,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10.4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批准:

审核:

编制/日期:

第5页,共5页

第三篇: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

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2009〕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现就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保护耕地,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一)严格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审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各地要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下称《纲要》)确立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作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国土资源部已将省级政府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下达土地利用计划和实施计划奖惩的重要依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尽快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今年3月至4月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

(二)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实行永久保护。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行永久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要设立统一保护标志,建立公开查询系统,接受社会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外,还要设立基本农田整备区,加大区内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地类逐步退出,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

(三)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机制,调动各方保地养地种粮的积极性。国土资源部将及时总结各地经验,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开展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研究和建立约束和激励并行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机制。各地要进一步 增加投入,提高基本农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对农民和农村集体管护、利用基本农田给予补贴和奖励;引导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基本农田建设;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力度。

二、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全面建设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

(四)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依法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要根据法律规定,加快明确农民集体土地的主体。以此为前提,推进集体土地的登记发证。对村民小组所有的土地,有条件的可将《集体土地所有证》直接发放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没有条件的可采取“组有村管”的方式,在明确村民小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集体土地所有证》发到村,由村委会代管。同时,对无权属纠纷、经济关系清晰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也要给予登记发证。

(五)按照急需优先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需要流转的农用地,要尽快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并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好登记发证衔接,确保承包地流转前后的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对需要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要重点开展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特别要 开展集体经营性用地的认定和确权,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条件。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涉及宅基地调整的,要优先进行登记发证。综合改革试验区、城乡结合部要尽快完成集体土地登记发证,适应先行先试的改革要求。对于没有纠纷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要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同步完成。

(六)依据土地确权登记成果,保障农村集体土地在征收和流转中的权益。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办理征地手续时,必须依据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资料和证书,对农民进行补偿。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和流转,必须做到产权明晰,界址清楚,没有纠纷,保障土地流转和交易安全。没有经过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所有权主体不清或使用者不明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允许有偿使用和流转,不得进入市场交易,以保障集体土地各方的经济权益。

三、积极开展土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七)搭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整合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和资金。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部署,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为基础搭建土地整治(即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下同)平台,运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配合各级政府引导、聚合各类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区集中使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对田、水、路、林、村实施整治。各地要以土地整治为载体,整合协调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发挥土地整治的整体效益,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八)创建衔接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土地整治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完善各类土地整治工作的衔接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和各方投入土地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土地整治区内涉及农用地整理的,安排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给予支撑;涉及建设用地整理的,优先安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给予配套。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统筹使用中央分配的、省级留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全面支撑和推动土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整理所节约的土地,要首先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优先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用于其他建设的,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缴纳有关税费,所得收入严格用于整理区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反哺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九)实施重大工程和“万村整治”示范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示范作用。大力推进《纲要》所确定的七大工程建设,保证补充耕地任务的完成。今年,国土资源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万村整治”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工程以村为单位,按照“农民自愿、权属清晰、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总要求,开展土地整治活动,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土资源部重点抓好1000个国家级示范点,各省(区、市)开展9000个省级整治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国家、省两级土地整治示范工程体系。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协调配合提出项目名单,搞好项目论证,落实资金安排,共同推动示范工程建设。

四、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十)明确土地市场准入条件,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各地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总体要求,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今年,在城镇工矿建设规模范围外,除宅基地、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并已经确权为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可采用出让、转让等多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以后,根据各地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等流转实践,总结经验,再推进其他符合条件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

近期,国土资源部将下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办法,对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原则、范围、操作程序、收益分配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各地要及早谋划,研究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十一)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各地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健全完善市场配置集体建设用地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依托已有的国有土地市场,加快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进场交易,规范流转。在各地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中,要积极主动增设各类土地交易场所,协调有关部门,鼓励林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统一的市场中交易,减少土地权属纠纷,提高交易安全。要积极培育集体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完善服务功能,降低交易风险。

(十二)制定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各地在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等流转活动中,要按照“初次分配基于产权,二次分配政府参与”的原则,总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经验,出台和试行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收益的分配办法。国土资源部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有关税费征缴和分配办法,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在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等活动中的土地权益,切实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五、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土地

(十三)科学规划宅基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按照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和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要求,严格划定农村居民点扩展边界,合理确定宅基地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创造条件,编制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省级下达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宅基地指标,保障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用地。农民新建住宅应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村内有空闲地的,不再增加新增宅基地规模。

(十四)抓紧修订现有宅基地使用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各地要遵循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根据城乡不同的地域特点,区分不同住宅类型,抓紧修订现有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均用地标准,控制宅基地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修订标准涉及修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要按法定程序及时提交立法机关审议。

(十五)强化自我约束,探索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新机制。各地要积极探索在集体经济组织内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促进宅基地公平分配,提高宅基地利用率。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 下,用经济手段调节宅基地的分配使用,规范农村宅基地特别是闲置宅基地的合理利用,促进解决现有宅基地集约利用和超标问题。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地依法应退出而不能退出的,积极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有偿使用,形成超标宅基地逐步退出机制。

(十六)改革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各地要适应农民住宅建设的特点,按照严格管理、公开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改革宅基地审批办法。在村或村民小组内部建立和完善宅基地“两图一表”制度,即按照宅基地现状图、宅基地审批控制图和宅基地安排计划表,在村民公开监督下,公示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结果,公平分配宅基地。村民住宅建设利用未利用地的,经村、乡(镇)逐级审核,批量报县(市)政府批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基本农田除外),由各县(市)按当年总量,每年分若干批次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由省(区、市)或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批准。各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规范宅基地审批办法,定期开展抽查,按将宅基地审批落实情况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强化监督管理。

六、完善设施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七)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各地要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和畜牧水产、温室大棚等 设施农用地的管理,支持改善生产条件的农业设施建设,鼓励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种养殖业的发展。除了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永久性建筑物的用地,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按照建设用地管理外,凡未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或虽使用建筑材料但未破坏土地并易于复垦的畜禽舍、温室大棚和附属绿化隔离等用地,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均可作为设施农用地办理用地手续。由市、县政府审批,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不纳入农用地转用范围,不占建设用地指标,但涉及占用耕地的要落实补充任务。

(十八)统筹安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对关系到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农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流通基础设施等农村建设用地加大支持力度,在安排新增用地计划时,要将有关用地指标和宅基地一并单列,挂钩周转指标优先配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用地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非农用土地的,由市、县级政府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审批;涉及占用农用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并可在本集体内部统筹协调补偿。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坚持严格规范管理。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用地管理新机制,依法依规办理农业和农村各类用 地手续。凡涉及对有关用地政策要作重大调整的事项,应做好全面的评估论证,及时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定权限提出明确意见,或继续试行或中止执行。对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实施有效监管,发挥基层国土所的管理作用,加强动态巡查。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落实问责制,切实保护耕地,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

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六日 服务措施

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宣传和引导工作,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土地流转环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对规模经营流转土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

第六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和合同管理的指导。

第七条 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可以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站)(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第八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托“数字乡村”,建立全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汇集信息、沟通供求,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和各级服务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有效信息。

第十三条 流转后的土地应当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鼓励受让方在其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建直接用于设施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性的非永久性建(构)筑物,不破坏耕作层的,其占用地可不纳入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并免办相关手续及免收费用。

第十四条 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集体经济组织从有关收益中给予一定补偿。

农村居民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自主创业和兴办实体的,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第十五条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社。城市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参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社,依法进行组建和登记的,享受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等的优惠、扶持政策。

对本实施细则实施后成立的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达到500至1000亩的,每亩按照5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入股面积达到1000至2000亩的,每亩按照6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金融机构应当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信贷支持。

金融机构应当将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按照《昆明市银农合作意向书》的约定,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项目,纳入贷款、融资担保的备选范围,为项目开发设计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服务产品。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受理、调查评估、办理贷款、担保事宜,并在贷款利息以及收取的担保费给予适当的倾斜和优惠。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的奖励资金由市和县(市)区两级财政按下列规定承担:

第四篇:消防设备设施管理办法

消防设备设施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各类火灾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引用标准: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液体化工码头分公司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分公司消防设备设施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二章 日常管理

第三条 各种消防器材、设施是用于扑救火灾的专用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做他用,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第四条 消防设备设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各科室、班组(岗位)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所辖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内消防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编制出登记表,标明种类、数量、设置地点、责任人和责任岗位,确保消防器具整齐洁净、完好可用。发现常规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工器具等)破损、失压、过期,通知安全科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更换;发现水消防、特殊消防系统存在缺陷录入缺陷管理系统,由相关部门负责整改。第五条 消火栓周围15米内不准堆放任何杂物和停放车量,港区所有道路必须保持畅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道路上堆放杂物,如因堆放杂物而贻误扑灭火灾战机的,造成的后果由该部门和个人负责。

第六条 室内外的火灾报警装置和消火栓(消防器具),非火警情况下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第七条 港区内的所有消防设备不得擅自动用,违者依法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

第八条 港区内的所有消防设施、器材等遇火险使用后,必须立即通知安全科进行更换。

第九条 各科室、班组(岗位)对消防责任区内的消防器材每日巡检、点检,每月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巡检卡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安全科或生产科相关专业进行更换、检修,保证器材完好率达到100%。

第十条 值班专职消防员要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签字、清扫并做好交接班登记。

第十一条 安全科负责按期更换药剂,对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定期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 各科室辖区内的露天消防器材要加设防雨淋、防日晒的保护设施。

第十三条 消防水系统不得任意作为他用,如确需临时使用消防水系统时,要告知安全科并经防火安全委员会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条 所有手提灭火器是根据分公司各部位具体情况按照规定设置的,不得私自移动或使用。凡是检修、施工所用消防器材,检修和施工单位需自备灭火器材,如需借用,必须经过安全科同意并履行借用手续,严禁非火情情况下动用生产现场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第三章 消防器材

第十五条 特殊消防系统是由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组成,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设备误操作和误动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任何部门和个人没有调度长和生产负责人的命令不得随意操作消防系统的任何设备。

第十六条 特殊消防系统由消防班负责设备维护管理,安全科负责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消防系统检修或其他原因停用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经分公司防火委员会或主管生产的分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停用。

第十八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消防班定期清理设备卫生,防止消防主设备或报警线路接口因污垢严重导致信号传输延迟或信号中断。

(二)消防班定期试验,检测系统报警设备的报警功能,并填写维护记录表。

(三)消防班对特殊消防设备进行日常检查,保持整洁、美观。

(四)火灾报警控制器由中控室值班消防员24小时值班监视,并做好值班记录。

(五)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火灾报警系统设备。

(六)设备铭牌要清晰、牢固。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八)探测器的污浊影响其性能,在投入运行2年后,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遍,并做响应阀及其他必要的功能测试,合格者方可使用,不合格者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第十九条 自动水消防系统:

(一)消防班负责设备卫生清理,保持美观、整洁。

(二)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自动水消防系统设备。

(三)设备铭牌应清晰、牢固。

(四)点检、维护人员每天应对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进行外观检查,并保证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

(五)设备部每年对水源的供水能力进行一次测定。

(六)维护管理人员应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

(七)寒冷季节,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何部位均不得结冰。运行人员每天应检查消防泵房,保持室温不低于5度。

(八)消防班应对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供水设备内的水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不定期更换。更换前,负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理人员应向分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报告当地消防监督部门。

(九)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发生故障,需停水进行修理前,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经分公司防火委员会或主管生产的分公司领导同意,设备负责人到场监督,落实防范措施后方能动工。

(十)点检、维护人员每月按计划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填写维护记录表。

第二十条 常规消防器材(灭火器、沙池、消防工器具等)管理规定

(一)常规消防器材按照“属地管理”,由班组(岗位)负责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消防班负责试验和更换,安全科负责监督管理。任何人员严禁非火情情况下动用移动消防器材。移动消防器材遇火险使用后或不可用时,要及时联系消防班和安全科及时更换补充,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可用。

(二)各班组(岗位)定期对器材进行卫生清理,保持美观、整洁。

(三)安全科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灭火器试喷,确保设备正常的伺应状态,同时填写月度记录表。

(四)设备铭牌应清晰、牢固。

(五)安全科对检查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解决,对损坏或不合格者应立即更换,并做好记录。

(六)抗溶性水成膜泡沫液使用两年后,需重新充装。

第四章 正压空气呼吸器

第二十一条 空气呼吸器管理责任部门为安全科。第二十二条 空气呼吸器的月检查、测试工作由安全科负责,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三条 生产有关人员应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由生产有关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遇有紧急情况下使用。第二十四条 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第二十五条 使用后应对面罩进行消毒,保持空气呼吸器的清洁;仪器放置在清洁的地方,以免损坏身体健康。

第二十六条 空气呼吸器严禁沾污油脂。

第二十七条 保管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30℃之间,相对湿度40-80%,呼吸器距离取暖设备不小于1.5米,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的酸性的气体或盐雾。

第二十八条 拔快速插头时,不要带气压拔开,可将供给阀转换开关置于开启位置,将呼吸器内残留气体释放出来,然后再拔快速插头。

第五章 安全疏散设施

第二十九条 安全疏散设施、标志按照属地管理归属责任部门。

第三十条 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办公场所在规定的工作时段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第三十一条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20米。

第三十二条 生产、生活、办公场所应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第六章 消防主控室

第三十三条 消防主控室内由消防员24小时进行监控。第三十四条 消防主控人员的责任

(一)当班时严守工作岗位,认真观察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

(二)一旦出现报警,立即同巡检人员联系,迅速查清是否真报警。如果是误报,则立即设法查清原因。

(三)熟悉火灾报警程序,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四)爱护仪器设备,发现故障,立即联系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消除缺陷。

(五)分清和掌握消防监控板上的区域及代表的区域范围。

(六)每班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及相关台帐。

(七)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安全科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办法

荥阳市第三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

管理办法与制度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同时为周边居民和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锻炼场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的要求,根据荥阳市教育局《关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学校将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为 社会服务,丰富社会文化,创建文明祥和的和谐社会。

为了有效的保护好学校的各种设施,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各项活动开展的安全有序,学校特制定《学校体育场 馆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办法与制度》。

一、学校对外开放的资源:

室外场地:体育场地(篮球场、运动场)

室内场地:象棋教室

二、学校对外开放时间:

室外设施:

周二至周五:每天早上6:00--7:00

每天下午17:30--18:30(夏季)

16:30--17:30(冬季)

周末及寒暑假:早上:6:00--8:00

下午:4:00--19:00室内设施:周末及寒暑假周六下午:14:00--17:00

三、学校对外开放项目:

健身跑(步)走、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注:学校仅提供场地,器材自备

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项目,有专人负责,传达室人员做好出入校登记手续,分部管理成员分项目管理,进行协调。凡进校活动人员必须尊重学校管理人员,服从管理。

五、管理方式:实行会员制管理。学校与大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成立俱乐部荥阳三小分部,俱乐部分部依据章程和本办法实施管理。办公地点设在学校体育办公室。凡需到学校体育场馆进行健身活动的个人及社会团体首先到俱乐部注册成为会员,办理会员卡,在规定时间凭卡进校进行健身活动。会员须听从俱乐部管理员的管理,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非开放区域会员不得进入。会员入会自愿,出会自由。

六、安全责任:俱乐部会员在注册成为会员之前应办理有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单复印件应在俱乐部备案。会员进校之前和出校之后的学员安全由家长、会员单位或本人负责。会员在活动期间违反规定造成伤害的由本人负责。

七、会员进入校园进行体育锻炼,必须讲究文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和绿化,如有损坏必须照价赔偿。更不得滋事斗殴,或进入规定区域以外的场所,做与锻炼无关的事情。会员不服管理,俱乐部有权取消其会员资格,严重者将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八、本办法自2013年9月15日开始试行,试行期限一年。一年后根据运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本办法解释权归荥阳市第三小学。

荥阳市第三小学2013年9月 15 日

荥阳市第三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

荥阳市第三小学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五日

下载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设施管理办法-清洁版2(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施修复管理办法

    设施修复管理办法为保障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养护质量综合值的指标完成,保证高速公路具快捷、通畅、安全、舒适、美观的使用性能,特制定本办法。......

    市政设施管理办法(模版)

    区市政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管理和推动发展区市政设施,加强区市政设施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发挥城市市政设施功能,保障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依照《中华......

    防雷设施管理办法

    防雷设施检测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司运营线路的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技术......

    商业仓库管理办法

    商业仓库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1988年10月12日 【生效日期】1988年10月12日 商业仓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商业仓储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12年第1号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中国银监会第11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主席:尚福林 二○一二年六月七......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二○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1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5 第二章 资本充足率计算和监管要求 ..........

    商业设施物业管理服务要点

    1.1. 商业设施物业管理服务要点 1.1.1. 商业设施管理核心 商业是否办得成功,要视乎若干因素,其中有些是商业外部环境、社会发展等大环境所影响的,有些是由于内部自身条件决定的......

    商业设施及展览展示主要适用材料

    商业设施及展览展示主要适用材料 一、木材: 展览业以合成板为主。 (1)合成板,五厘板,九厘板,用来做结构,可弯曲。 (2)大芯板,学名细木工板(俗称大芯板、木工板)是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