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时间:2019-05-14 23:2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第一篇: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切实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交通出行条件,加快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xx发26号《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xx政133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李锦斌、、方春明同志在脱贫攻坚工作调度督查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有关文件精神,高速高质高效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总体部署,以保障贫困群众享有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以科学规划和建设贫困地区村级道路,构建骨干网络,助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思路,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出行条件,为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总体目标。从XX年起,全面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大力推进11个乡镇、22个省级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中小危桥改造,健全乡村公路管养机制,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着力打造“外通内联”交通运输网路,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建设任务。XX年起,建设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公里,计划投资96239万元;村道公里,计划投资万元。其中,22个贫困村中较大自然庄道路硬化工程公里,计划投资万元;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公里,计划投资万元;撤并建制村道路硬化工程公里,计划投资万元。实施危桥改造53座,计划投资884万元。

XX年完成 22个贫困村87公里畅通工程,完成公路桥梁3座;XX年完成公路桥梁20座;2018年完成公路桥梁30座。

项目建设标准

1、乡级公路畅通工程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面层厚度不低于24厘米,基层采用不低于20厘米的半钢性基层;采用沥青路面时,面层不低于5厘米,设置基层和底基层,其中基层厚度不低于20厘米。

2、乡村道路畅通工程

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对建制村优选通达路线窄路面实施拓宽改造,结构与原路相同。原则上在原有路面宽度基础上加宽不低于1米,对原有路面宽度已达到米的路段不再拓宽改造。

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米,路面宽度不低于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路面硬化工程原则上采用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20厘米,基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

实施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路基宽度不低于米,路面宽度不低于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

3、危桥改造

综合考虑桥梁所在地交通流量和桥梁技术状况,按照重建、加固、维修等不同情况,科学确定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XX年,我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亿元,工程建设资金主要通过省补、市补和县级配套筹措。省补市补资金共计亿元,县政府配套资金共计亿元。

为解决道路建设提速与县财政支出压力大的矛盾,县政府主动对接金融部门,全力筹措县级配套资金。早在去年5月份,县政府就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倾斜的机遇,通过与省、市农发行沟通,最终与省农发行达成农村路网建设贷款框架协议,贷款额度为每年8亿元,贷款期限17年,宽限期2年,贷款年利率%。4月13日,省农发行已完成对我县第一批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贷款项目的评估,贷款额度达亿元,今年计划使用3亿元。目前,我县富通公司和县交通局正在按评估意见完善各项手续,预计贷款资金在项目开工前全部到位。

编制扶贫规划。根据22个省级贫困村人口分布特点和交通基础条件,积极申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年度计划,精心编制《XX年交通基建项目实施计划》、《xx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办法》、《xx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有针对性地改善贫困村通行状况,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

突出扶贫重点。结合红色旅游景点、断头路等,做好22个省级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外通内联交通运输网络。

构建外通路网,实施一镇两路。确保到XX年6月底,使全县每个乡镇具备1条连接国省干线或县城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三级及以上公路;到XX年底,使全县每个乡镇具备1条与相邻乡镇最短捷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及以上公路。

打通内联路网,全面实现村组通。到XX年底前,完成村级公路畅通工程,全面实现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的“村组通”,到2018年底,每个较大自然村硬化一条从村口到既有农村公路的最短捷连通道路。

强化资金保障。结合国、省交通扶贫投资政策,积极争取省、市更多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和资金。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资金除国、省补助、市级配套,剩余部分全部由县政府兜底统筹。XX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县政府兜底配套资金共计亿元。

严格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认真履行公路建设基本程序。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许可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交竣工验收制等制度,确保项目依法依规按程序实施。

加强建设监管。全面改善22个省级贫困村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健全乡村公路管护机制,因地制宜设置标志牌、防护栏、减速带、反光镜等安保配套设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让贫困村百姓走上放心路,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养好、管必管好”的目标。

一是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各镇、监察、审计等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由交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高效推进,县交通运输局相应成立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组、资金管理组、巡查组、质量监督组及东、南、中、北4个现场管理办公室,局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划片包保,局班子成员担任现场办主任,制定《项目管理工作职责》,落实各片区管理责任,抓好工程技术标准,确保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是机构保障。为切实抓好工程质量监管,经县编委批准,xx县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了我县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质量监督行为,保障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满足十三五期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集中建设的需要。同时,经县政府批准,县交通运输局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考了10名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已报到上岗,常驻各镇进行全程行业监管,确保每条道路都建成合格路和群众的放心路。

三是质量保障。为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高效推进,向管理要质量,我县制定了《xx县XX-2018年道路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xx县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管理实施细则》、《xx县交通基本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考评办法》,印制《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实施指南工作手册》,发放到县直相关单位及各镇业主单位。同时,县政府特批4台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公务用车,未上公车平台,以便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全面落实农村道路建设招投标、施工管理、资金使用等“七公开”制度。建立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履行工程验收程序。

四是技术保障。专门设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安装远程监控系统,7个规范“制度上墙”。算好时间账、进度账,明确项目责任人、时间节点、任务目标,对全县300多条道路实行“挂图作战”,四个现场办按照对应项目抓好推进工作,倒排项目进度时间表。项目推进坚持每周调度、每周督查、每月考核、每月通报,县交通运输局“一室四组四办”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由局小组办公室主任何明溪和总工评议,形成项目“进度上墙”,高效化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每周例会情况按期编发畅通工程简报,发市县领导和相关部门。r

五是廉政保障。县委、县政府特派4名纪检、审计专员常驻县交通运输局,对于全县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全程参与,跟踪监督,抓早抓小,及时整改,防微杜渐,确保规范运作、阳光操作。县交通运输局成立招投标文件设计审查委员会,全程参与工程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同时,邀请市交通运输局专家参与审查和把关。经政府常务会通过,县乡畅通工程项目勘察设计4月6日全部打捆在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县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发改委公管办负责同志赶赴合肥开展招投标工作。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各关键环节均过“三会”,即县交通运输局招投标文件设计审查委员会、县政府常务会、市交通运输局评审委员会,并将会议纪要随卷附录,装订成册,以备查验。

第二篇:交通关于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交通关于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决战新一轮扶贫攻坚,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扶贫开发中的“开路先锋”作用,切实加强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助推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交通现状。新区成立以来,全区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xx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成巴高速)1条,区域内里程37公里;省道101、302线2条共公里;县道7条共公里;乡道19条共公里;村道公里;已通油路(水泥路)乡镇(街道)25个,占总数的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外畅内快的交通运输网络未全面形成。农村公路58个建制村公里路面还未硬化,重要农村节点连通深度覆盖不足,“十二五”前已建村道路技术标准偏低、附属设施普遍不全、路况较差,交通极为不便,需拓宽改造。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重建轻养”现象普遍存在。

全速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和县乡联网路建设,到2020年,普通国省道达二级以上标准,县道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乡道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全面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开展农村断头路、联网路、通村路、巴山新居道路规划建设,到XX年末,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切实加强客运站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到2020年,所有乡(镇)建有客运站(停靠站),90%建制村建有招呼站(牌),90%建制村通客运班线。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养,确保“建即有养、养即到位”。

(一)国省干线改造工程。以G244、G245、G347和S303为重点,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XX—2020年力争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公里,总投资亿元。其中:国道公里,总投资亿元;省道公里,总投资亿元。

(二)农村公路。严格执行规划,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实施乡村道路工程,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行能力,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农村公路网络。XX—2020年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实施渡改桥15座、建成独立桥梁5座,总投资亿元。

1.县乡道改造工程。共280公里,总投资亿元。主要实施县乡道改造和重要乡镇联网工程。

2.通村通畅工程。共公里,总投资亿元。主要解决58个建制村路面未硬化的问题。

3.通村公路改善工程。共950公里,总投资亿元。其中:窄路面加宽760公里,总投资亿元;村道延伸联网190公里,总投资亿元。主要解决向产业园、聚居点延伸的问题,加快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畅通“毛细血管”。

4.渡改桥工程。共15座2200延米,总投资亿元。其中:渡改公路桥5座1200延米,总投资亿元;渡改人行桥10座1000延米,总投资亿元。主要解决农村渡运安全的问题。

5.独立桥梁工程。共5座,总投资亿元。主要解决农村公路“有路缺桥”的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6.农村公路管养。XX年末,建成机械化养护中心1个,负责全区县道以上公路集中管养,督导乡村公路日常管养工作。XX年末,实现乡(镇)交管站100%全覆盖,负责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督查考核。2020年末,实现行政村通村公路管养小组100%全覆盖,切实加强村道公路养护管理。

经初步匡算,普通国省道建设资金预计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占15%,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占35%,其他方式融资占50%;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预计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占25%,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占50%,受益群众捐资以及其他方式筹集占25%。

XX—2020年,全区交通扶贫建设预计共需投入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亿元、地方财政投入亿元、其他方式筹集亿元。

(一)统筹规划,争取项目。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实际出发,坚持与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协调,与产业发展及农村物流相结合,科学编制《巴中市恩阳区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XX-2020年》,将交通运输扶贫开发攻坚项目全部纳入“十三五”规划。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加强与省交通运输厅和市交通运输局汇报衔接,争取国家、省、市在规划研究、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刚性执行农村公路规划,严禁执行中调整项目规划,严禁乱修乱建农村公路。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恩阳区交通运输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兼任。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科学确定建设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突出质量和安全重点,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协助做好农村公路项目实施工作,村民委员会具体承担村道建设。建立以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环保分局、区农发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沟通协商制度,合力推进交通运输扶贫工作。

(三)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充分发挥政府在交通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输发展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充分整合农发、国土、扶贫等多方资源,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发动群众捐资,鼓励个人和企业捐款,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建设农村公路。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对交通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支出和使用管理情况开展经常性的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确保交通建设资金不被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狠抓督查,强化考核。区委、区政府将交通运输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区交通运输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交通运输扶贫工作实行每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统一考核的工作制度,对平时检查的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交通运输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区交通运输局要督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力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

(五)完善体制,强化管养。进一步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投入保障机制,全额预算养护人员工资,国家 “7351”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公路养护工程,并按每年500元/公里增加预算乡村道路养护奖补经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国省县道区乡共管、乡道乡(镇)管和村道村管”三级公路管养体制。发挥交管站、村委会、通村公路管养小组的主导作用,试行受益片区群众划段管养和承包管养,全面落实公路管养主体责任,完善路况检测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实现有路必养、管养到位,切实巩固交通建设成果。

(六)建立台账,强化宣传。依托“数字农村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数据库,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拓宽交通运输扶贫开发电子网络化管理渠道。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微信等载体,宣传好交通运输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村、贫困组、贫困户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快全市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步伐,为全面实现贫困村脱贫奔小康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0xx年全市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258个,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0%以上,其中通渭、临洮两县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XX年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127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0%以上。XX年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458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89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共730个。20xx年计划整体脱贫的贫困村179个,有道路建设需求的104个,其中61个已于20xx年底全部通畅,剩余43个省交通运输厅20xx年已安排35个,其余8个项目XX年计划安排6个、XX年计划安排2个,原计划在XX年、XX年安排8个整体脱贫贫困村道路建设项目可在20xx年提前组织实施。剩余的贫困村有道路建设需求的将按照省上的建设计划在XX年全部完成。

(一)合理安排,有序推进。5月底前列入本建设计划的建制村通畅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7月底前完成路基工程,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规范标准,保证质量。全面推行公路工程标准化施工,严格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 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工程质量通报制度。加强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和施工工艺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三)严格管理,提高效益。建制村通畅工程的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单位要专户运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项目开工后,建设资金拨付按照合同约定计量支付。建制村通畅工程应根据有关规定按招标合同价预留5%质量保证金和3%农民工保证金,确保建设资金合理使用。

(四)注重后续,加强管养。认真执行《公路法》、《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定西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分级管理”规定,切实抓好已建成的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要将村道的管理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及时组织群众做好本村范围内的道路维修管护工作,确保通村公路达到良好的通行状态。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市交通运输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全市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落实全市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具体实施工作。二是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各自的建制村通畅工程的组织实施,及时上报工程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市县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切实形成推进全市扶贫攻坚、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严格工程管理。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组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做为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组建质量监督小组,按照职责范围代表政府进行质量监督;设立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中心试验室,严格用试验数据指导项目建设。要提高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做到发展规划、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资金使用“七公开”,在施工现场要设立项目公示牌,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监督。各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体系。要督促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建制村成立村民义务监督小组,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项目沿线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化日常监督网络和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

(三)积极筹集资金。一是市交通运输局及时与省上相关部门对接,确保20xx年全市建制村通畅工程项目如期下达,按期开工建设。二是各县区要落实好“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当地群众修路管路的积极性,以村民投工投劳,义务拉备砂石材料等措施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提倡个人捐资、企业赞助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为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市上也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对贫困地区通社道路的政策支持,进一步促使村社道路、村内道路的砂化、硬化,进一步提高村社公路通达深度。

(四)加大督促检查。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建制村通畅工程的监督检查,推行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督查工作机制,采取实地查看、暗访暗查等措施,切实加强项目监管,要做到检查情况真实准确,整改要求具体明确,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五)完善考核机制。市、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部署。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干部的评先选优和考核使用直接挂钩。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将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纳入各乡镇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对工程建设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部门和个人,或因工作不力,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的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工作任务。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国家扶贫开发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和罗联峰同志在全市精准扶攻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以交通运输局总牵头,各二级单位共同落实对口帮扶,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着力改善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帮扶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尽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特制定对口帮扶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精神,按照“保障要覆盖、救助要到位、脱贫要有方、镇村要有力、部门要联动、旧貌换新颜”的总体要求,坚持“保障解困、开发扶贫、自强脱贫”的扶贫工作思路,以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及干部职工为帮扶主体,以帮扶村及困难户为帮扶对象,以提升帮扶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为目的,形成“层层负责、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有效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建成美丽乡村。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从20xx年开始,连续三年交通运输局对望佛桥村实施重点开展帮扶,各二级单位分别到指定村帮扶,通过实施“规划到村、包联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责任制,采取实施民生工程、引导产业发展、联户帮扶济困等综合帮扶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贫困户收入明显增长,特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观,集体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为加强对口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交通运输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德金同志为指挥长,局党副书记刘仁华、工会主席周玉明为副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张秀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对口帮扶工作。

(一)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工作机制

建立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多措并举的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工作,采取单位联系村帮扶、干部联系户帮扶,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认真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制定长期有效的脱困措施和帮扶机制,尽力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1.帮扶单位联系村帮扶。交通运输系统组建六个住村帮扶工作队,每个工作队由至少有一名领导牵头,通过每个工作队或单位联系帮扶村,以所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为帮扶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百姓出行、人畜饮水、村级服务中心建设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养,发展产业,搞好农商对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2.机关干部职工联农户帮扶。通过单位干部职工与贫困村重点贫困党员、贫困户结对进行扶贫和救助,以“一帮一”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帮助提高生产技能、提供致富信息,帮助解决生产资料,引导和支持脱贫致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二)不断完善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1.定期走访制度。各帮扶单位及干部职工定期走访帮扶联系点,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做好基础性工作。

2.帮困协调制度。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出上,帮助结对村、家庭分析原困,理清扶贫帮困工作思路,制定帮扶计划,根据实际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并及时进行沟通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工作例会制度。扶贫帮困工作要纳入各单位工作的重要议程,定期召开专题例会,研究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情况,安排部署和落实帮困具体工作措施。

4.长效管理制度。扶贫帮困要改变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捐助形式,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形成一个长效、稳定的脱贫机制,使帮扶工作走向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

(三)努力创新帮扶具体措施

1.深入村户摸清情况。各单位要组织专班深入到帮扶村和帮扶户,逐户了解帮扶村、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和农户脱贫思路,建卡造册,为全面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扶贫帮扶计划打好基础。

2.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在入户摸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针对各村各户的实际情况和各村各户脱贫发展计划,切实为有关农户提供种植养殖和其他产业帮扶,想方设法为贫困户解决发展产业中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

3.支持改善民生工程建设。有针对性的支持帮扶村完成以水、电、路等民生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交通运输部门优势,优先解决帮扶村人行通道、村级道路新建及硬化等基础设施,协调整合其他部门扶持政策,引导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新村、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工作。

4.扎实开展活动帮扶。结合“干部职工联农户,困难我服务”等活动,实实在在联村联户联心,结穷亲、接地气、常下访,开展送温暖、助学业、帮发展活动,对优抚对象、五保户、孤老孤儿、低保户、残疾特困人员、留守人员慰问,送去温暖;对贫困户上学子女予以资助,帮其完成学业;帮助村里完善文化站、活动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对口帮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已将此项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各单位要把帮扶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好真帮保脱贫,不脱贫不脱钩。交通运输局各股室全体人员及各二级单位所有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扶贫帮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确保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交通运输局的扶贫帮困任务。

(二)优化机制,层层落实。交通运输局将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钩联系贫困村制度,发挥局领导带头示范和协调督导作用,促进扶贫帮困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建立完善联系人制度、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任务分解制度、“一户一案”制度等五大制度。局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与相关乡镇和帮扶村沟通联系,每月召开工作例会,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加快工作的铺开和落实。各帮扶责任单位要做好扶贫记录,算好经济增收帐,确保困难户有计划地增收,还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本单位“一对一”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研究并落实改进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三)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各帮扶责任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必须增强工作责任感,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确保扶贫帮困工作取得实效。局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将成立督查问责组,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督查考核,每季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帮扶情况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各帮扶责任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扶贫帮困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年底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帮扶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明显和未能按时完成帮扶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三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长临河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合肥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以及《肥东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确保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制定我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依据“两不愁、三保障”、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思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帮扶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过硬的办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册),村有册,镇级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倾斜。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实施“六个一”帮扶到村到户,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涫狄幻锓鋈嗽薄H繁F独Щ2016年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镇、村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按照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行“一年脱贫攻坚,四年巩固提升”。即全镇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的贫困户592户,贫困人口702人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成2017年-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四、重点措施

突出精细管理,坚持把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镇村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及时更新数据,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进度、倒排时间,保证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实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程。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县扶贫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方案》,镇干部结对帮扶非贫困村中的贫困户,做到一个贫困户有一个责任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包户帮扶全覆盖。

(二)实施特色种养业脱贫工程。制定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非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光伏农业、休闲农业、特色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脱贫。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实施光伏脱贫工程。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在18户“三无”特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为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同时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为贫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贫困户可年增收600元。

(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到2016年底实现村级至少有一条出村水泥路,一定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道路,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强村级水利建设,“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向贫困户集中的村倾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16年底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加快村级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保障光伏下乡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村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全镇,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加强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加大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和田、林、路、村、园综合治理,切实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五)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用水脱贫工程。为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的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对贫困户中危房户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同时对2户饮用水不安全户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

(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学致贫的,实施贫困户子女入学救助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生、高中生,实行免除学费并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生每年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通过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其完成学业。

(七)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病致贫的和因残致贫的制定特惠政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参合率,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制度覆盖面,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八)实施技能培训就业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职业技术技能的贫困户,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九)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从2016年起全县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线合一”,逐步实现低保和五保保障水平城乡标准并轨。

(十)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从事扶贫开发乱怠7⒒雍“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村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扶贫领导责任。按照“部门联动、镇村执行”的领导体制和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治理格局,推进责任链闭环管理、无缝对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象核准、路径选择、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镇村两级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负责做好发动群众,政府专题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按照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脱贫。脱贫后,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

(三)强化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建立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较大幅度增长。发挥财政政策统筹、资金聚合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治理。“群众参与、村级申报、镇审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镇对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负主体责任。强化扶贫项目资

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察以及稽查等工作。

(四)强化扶贫队伍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市、县要求及脱贫攻坚需要,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镇设立扶贫工作站。保障扶贫机构和人员工作经费,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加大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五)强化扶贫考核监督。对未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村(社区),实行“一票否决”,对其村两委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制度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各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开展督查,对落实不力,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舆论氛围。

长临河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5日

第四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2—2015年扶贫攻坚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12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12-2015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12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12-2015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12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12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12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12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关注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政策方针,充分展示扶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反映我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加强对扶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干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为我县的扶贫攻坚建功立业。

第五篇:云南省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云南省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云南省委、省政府XX年7月印发了《关于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涵盖了今后5年云南扶贫工作的目标、举措、行动等方方面面,力争把各项扶贫举措落到实处。

到XX年底,云南省贫困人口有47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88个、居全国第一位,在今后的5年里,云南省将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

昭通市永善县墨翰乡干溪村驻村扶贫到村民小组召开现场办公会

滇西边境、乌蒙山、迪庆藏区和石漠化是4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夯实基础条件。

地处乌蒙山腹地,镇雄县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五网建设 让贫困地区四通八达

推进以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为重点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通用航空和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让农村居民能利用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基本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和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也不能少。提高贫困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

南涧县无量山镇烂泥箐村村民们在维和药业的三七棚里打工

●产业扶持 让村民“在家致富”

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电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率和产业扶贫效益。乡村旅游促增收,利用民族特色,发展边境村寨发展特色旅游和跨境旅游让村民在家就能办农家乐,提高收入。

在产业规划覆盖全部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全省贫困地区人均有1亩以上高产稳产农田或特色经济林果,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扎实推进。

李纪恒在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山茂养殖合作社调研。记者 周灿 摄

●危房改造 让村民居家安全

XX2019年,云南平均每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左右,完成250万户左右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优先完成105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逐步消除贫困村无房户、危房户。XX年完成西盟、孟连两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

●搬迁扶贫 让村民住上新房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居住过于分散偏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难以配套地方的贫困人口,制定全省移民搬迁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安排。坚持建新房拆旧房,做好拆旧区的复耕还林还草工作。

陈豪在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调研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记者 顾彬 摄

●绿化环境 抵抗自然灾害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持续开展造林绿化,确保滇西边境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乌蒙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迪庆藏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以上,石漠化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

李纪恒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施甸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并与群众进行民情恳谈。云南日报 记者 张彤 顾彬 摄

●三类区域优先整体扶贫

以整乡、整村为单元,整体规划整体推进,实现整体脱贫。把贫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作为整乡整村整体推进的优先区域,探索“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的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新模式。采取扶贫“大会战”和结对帮扶、集团帮扶等新模式,促进区域整体脱贫。

●人口较少民族 整族帮扶

加大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巩固提升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前期帮扶成效,推广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模式,编制实施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景颇族帮扶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提高社保参保率 保障村民基本权益

让贫困群众户户有社保,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乡镇达标卫生院、卫生室、文化站、文化室,户户通广播电视等,都能丰富村民生活。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水平。

新型农民就业培训

●鼓励科技扶贫 发展贫困地区教育

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促进贫困户新生代劳动力进城进园就业。提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落实贫困生免费、补助政策。加大技扶贫力度,每年引导选派1300名以上科技人员到片区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

●“雨露计划”润泽贫困学子

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有农业科技人员对口指导帮扶。

在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扶贫攻坚的动力活力方面,云南加大财政支出,把提高居民生活作为目标。

●加大信贷投入 政企合作引导社会资本

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扶贫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

省扶贫办主任李新平走访贫困户

●“四到县”改革让村民有了稳定分红

实施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改革,全面实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扶贫资金切块下达到县、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大力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通过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实行贫困户按股分红、收益保底。

●“信用村、信用户”开展 贫困户贷款更简单

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扶贫贷款条件进一步放宽,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贫困户申贷满足率逐步提高,针对贫困群众的扶贫特惠金融产品更加丰富,贫困户一定期限一定额度的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支持贫困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

●健全“三位一体”开展包村帮扶

进一步巩固和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相互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推进上海等省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贫困地区医院。开展企业包扶行动,动员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联县、包族、包乡、包村帮扶。

南涧县委书记吉向阳(左四)到村民家向村民了解维和药业以无量药谷带动村民致富的情况。

●建立严格的考核退出、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贫困县脱贫摘帽激励机制,贫困县退出后继续保留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并优先提拔使用。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杜绝一边享受贫困县政策一边过富日子的现象。坚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

●建立“挂包帮”长效机制 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全省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做好“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瑞丽带动建档农户“造血”,脱贫攻坚正当时

●信息化扶贫 找准扶贫着力点

核实精准相关内容,做到贫困人口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和州(市)有数据库。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实现脱贫及时退出、返贫及时纳入的规范化统计,及时分析数据,指导调整精准扶贫政策着力点。

下载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1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1】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新一轮扶贫攻坚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扎实打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

    XX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最新

    XX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最新 XX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贫困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落后面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助推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

    2019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9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打......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 库独木村大寨小组,现有农户50户224人,主要居住着拉祜族(原为苦聪)。XX年末人均纯收入960元,人均产粮300公斤,现有耕地面积386亩......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库独木村大寨小组,现有农户50户224人,主要居住着拉祜族(原为苦聪)。XX年末人均纯收入960元,人均产粮300公斤,现有耕地......

    残疾人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残疾人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残疾人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xx区委、区政府《xx市xx区农村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济兖......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部署,全力打好扶贫开......

    2019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1)

    2019年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根据邱发﹝2019﹞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