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库独木村大寨小组,现有农户50户224人,主要居住着拉祜族(原为苦聪)。XX年末人均纯收入960元,人均产粮300公斤,现有耕地面积386亩,其中:田70亩,地316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即包谷、水稻和茶叶。现有大小牲畜723头。
大寨组由于少数民族集居,群众素质普遍偏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村容村貌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1、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为中心,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工作对象,以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特困地区为工作重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奋斗目标
大寨小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在今年12月份启动,xx年6月全部实施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该小组48户220人的温饱问题;修复人畜饮水3公里,建水池3个20立方米;
实施村容村貌整治700米1200平方米,支砌挡墙62立方米,排水沟100米;种植茶叶150亩,18万株;新建科技文化室1所80平方米,实施科技培训2期400人次,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0%。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3、采取的措施
(一)组织领导
乡人民政府成立了平掌乡整村推进综合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财政、水电、交通、农牧、规划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领导、监督和实施。在此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综合协调组、项目实施技术组、财务管理组、实施项目办公室等工作班子,相应从水利、交通、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及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资金管理等工作。村组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实施方式
所有项目均安实施方案实施,由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办公室统一领导,并全面负责做好实施协调指挥工作,整个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施工,平掌乡还专门明确一名副乡长对该项目实施的领导。项目的实施要充分利用本地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从水利、交通、农业、林业、路政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的监督,以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
(三)工程管理
项目实施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落实工程技术负责制,严格工程质量;严格按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在工程实施中,由项目实施技术组负责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和外地先进技术相结合,确保工程安质安量完成,达到设计要求。
(四)资金管理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建立“财政、审计、监察、扶贫办、乡政府具体实施”的管理制度,一是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认真遵循扶贫资金使用规定;三是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原则,重大工程严格招投标制度,并按玉政发《玉溪市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五)竣工验收
项目要严格按规划进行,按期上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不能拖泥带水,工程竣工后,写出项目实施总结和申请验收报告,并由市县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六)后续管理
项目实施后,关键在于管理,要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对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都要加强后续管理,使他们充分并长期地发挥效益。
4、项目投资情况
库独木大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总投资21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5万元,自筹(含群众投工投劳)6万元。具体分项目为:
(一)基础设施
(1)修复人畜饮水3公里,建水池3个20立方米。计划投资万元,其中:省级资金万元,自筹1万元;具体概算为: ①架设DG40主管XX米,需要管子334根,每根单价为95元,需资金31730元;
②架设DG15进户管1000米,需要管子167根,每根单价为36元,需资金6012元;
③每户安装一个水龙头,共需50个,每个单价为6元,需资金300元;需接头等各种配件1500个,综合单价为2元,共需资金3000元;需配备一台搬丝机,需资金280元。
④支砌水池3个,其中:源头1个,容量为4立方米;寨头2个,容量为16立方米。每方单价为180元,共需资金3600元。
(2)新建村庄道路700米1200平方米,支砌挡墙62立方米,排水沟100米,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万元,乡自筹1万元。其具体概算为:
①主干道建设:主干道全长200米,700平方米,平均宽米。铺设标准为平均厚30cm,其中:毛石20cm,沙浆10cm。工程造价40元/,整个主干道工程概算需资金万元。
②次干道建设:全长500米,平均宽度1米,计500。铺设标准为平均厚21cm,其中:毛石15cm,沙浆6cm。造价为26元/,整个人行道工程概算需资金万元。
③排水沟建设:排水沟全长100米,建设标准为三面光沟,沟心平均宽20cm,高30cm,沟帮厚25cm,沟底厚10cm,造价为100元/m。整个排水沟工程概算需资金1万元。
④档墙支砌:整个工程共需支砌档墙62m3,工程造价为150元/m3,工程概算为万元。
(二)产业发展
种植茶叶150亩,计划种植茶苗18万株,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万元,自筹3万元。
(三)社会公益
(1)建盖砖木结构的科技文化室1所80平方米,计划投资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万元,自筹1万元;
(四)科技培训与推广
(1)计划举办科技培训2期,400人次,需要培训经费万元。
4、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200余人的温饱,224人、72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50户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科技培训,可使该组群众每人至少掌握一门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了其生活技能。因工程项目实施,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第 二、三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得以缓解,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核桃、竹子、茶叶等种植即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精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认真实施《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XX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集中力量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杨家镇党委政府深入分析研究,科学制定政策,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以及内委发XX号文件和XX区委扶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着力实现“六大突破”,全面构建“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劳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保障、财政金融支撑,使贫困人口早日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力争XXXX年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提前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用,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力量支持扶贫,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四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
2、统筹兼顾,两轮驱动。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轮驱动,把加快区域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做好加快发展与减贫致富相得益彰。
3、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建立分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扶贫对象识别、项目资金、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五个精准”要求,提高精准脱贫实效。
三、总体目标(增加现状)
(一)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到XXXX人均纯收入实现“两个翻番”。贫困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到XXXX年,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在XXXX年的基础上翻番,达到X元以上;到XX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力争突破万元,贫困发生率控制在X%以下。
(二)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XXXX年,完成XX村、XX村X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XX村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XX村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其余X个村绝对贫困户全部脱贫任务,力争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实现“四个保障”。到XXXX年,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X%以上;特困户危房得到全面改造,实现有住房、无危房;XXXX年底前彻底改善敬老院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XXXX年前通过招商引资等模式新建养老健康基地,真正实现老人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四、脱贫标准
(一)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1)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1项就业创业技能,参与1项增收项目,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当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50%以上;(2)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3)低保户、五保户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二)贫困村脱贫标准
所有农户收入水平达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标准,全村不再有危房,实现“四通四有”(通安全稳定电、通过广播电视信号、通宽带互联网、通乡村客运;有安全饮水、有增收致富产业、有合格村卫生室、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道路。到XXXX年,X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并努力创造条件,全力开通农村客运班车,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的目标。
2、水利建设。结合区域特点和水源条件,大力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完成贫困村水源地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到XXXX年,饮水安全工程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
3、危房改造。加大对贫困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到XXXX年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所有贫困农户无危房。
(二)大力培育富民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力争到XXXX年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50%,初步建成种植加养殖、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
1、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山桐子、九叶青花椒、蒲葵、莲子、果桑、枇杷、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到XX年实现全镇种植山桐子X亩,种植花椒X亩,种植莲子X亩,新增加种植蒲葵X亩,新增加种植枇杷X亩。到XX年,实现村村有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力争到XXXX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兴办多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到XX年,产业化带动农户的比例达到X%以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例达到X%以上,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达到年收入的X%以上。
2、红色生态旅游产业。紧紧依托革命老区、天然绿色植被丰盛及森林覆盖率达X%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从XXXX年起,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重点支持XX村发展农家乐,初步培育农家乐,使服务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辅助产业;充分利用XX村天华沟避暑纳凉、徒步休闲、赏景写生的自然风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及募集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建设生态徒步走廊,着力打造天华沟休闲度假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小家畜养殖产业。坚持“转变模式、扩大规模、发展大户”的思路,鼓励农户发展小家畜养殖产业。一是利用林缘地、荒坡地、闲散地和农户庭院,在全镇大力发展土鸡鸭养殖,到XXXX年,建成石盘村、观音井村土鸡鸭养殖示范村,提供优惠政策,建成万只土鸡鸭养殖场一处,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成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土鸡产业集群;二是通过专业户、专业社带动发展的路子,到XX年底,实现生猪饲养量达到X头,发展X头以上的养猪大户X户,建成百头以上养猪厂X处。
(三)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1、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针对贫困村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从XXXX年起,每年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职业技能培训课堂。到XX年,实现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能。
2、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着力推进就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中介、就业后服务“四位一体化”发展,根据用工特点,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力争到XX年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占年收入的X%以上。采取政策支持、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使贫困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加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实现稳定就业、高层次就业。
(四)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快生态乡镇建设。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建设,加大贫困村村道和村庄绿化,力争XX年底完成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使杨家镇成为XX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结合我市唯一“革命老区”乡镇历史,加快村落民居改造提升步伐,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X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清运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设施,实现垃圾清运有人管、有保障;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力争XXXX年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五)加强公共服务保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项目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招聘有任职资格的大学生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组织农村教师进修深造。到XXXX年,努力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贫困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X%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X%以上。
2、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加快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争XXXX年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村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轮训,每年邀请市医疗专家到贫困乡村巡诊不少于2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优惠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年提高报销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在乡镇设立卫生专干,免费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抓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机遇,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村。完善、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和服务水平,保证长通久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对口帮扶等活动。到XXXX年,实现所有贫困村建有标准文化活动室和综合性村民文化健身活动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通信信号全覆盖。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贫困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做好分类施保,对保障对象中的重残、重病等扶贫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做到应保尽保;将贫困村符合条件的所有重度残疾儿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依托学校、文化中心等场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敬老院建设。到XX年,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生活标准逐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引进来”和“带出去”的形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争取在XXXX年实现“个别村民领先入驻电商、党员干部率先实践电商、村级活动场所优先服务电商”的电商党建双促进新格局,到XX年实现村村建成电子商务网络新平台,打通各类农产品销往国内外的销售渠道。
(六)加强财政金融支撑
1、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把财政直接补贴的项目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投向贫困村的各类资金。
2、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障。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在贫困乡镇加快服务网点布局,到XX年,实现新增存款可贷资金85%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发展,形成覆盖所有贫困村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扶贫互助资金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农耕文明贷款等工作,探索利用股权基金、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完善抵押担保、信用担保贷款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确权进度,探索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抵(质)押贷款品种。加快扶贫对象信用评定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七)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推行干部层层结对帮扶制度,让全镇X名贫困人口均有结对帮扶人,并结合不同情况实施因户帮扶措施,力争XX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20%的目标任务,XX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30%的目标任务,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30%的目标任务,2018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达10%的目标任务,确保XXXX年实现整体脱贫的总目标;组织干部轮流驻村,帮助编制扶贫规划、培育富民产业、争取项目支持、协调金融贷款、组织技能培训,尽力帮助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继续发挥社会力量,推进企业帮贫困村活动,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开展帮扶活动和爱心捐助。
六、保障措施
决胜扶贫攻坚,是全镇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必须以只争朝夕、主动作为的担当,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既抓住重点问题集中攻坚,又围绕保障难点着手破题,构建起系统有效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改革驱动和纪律约束四大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力量,统筹全镇扶贫攻坚工作,负责制定项目台账,下达减贫任务,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员调配、信息统计和扶贫指导等工作。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要负责联系指导贫困村,抓好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各村要分年度制定到社到户的扶贫脱贫计划,用好新增扶贫项目,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等扶贫制度。镇、村(社区)要做好组织和带领群众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登记造册、监督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二是夯实贫困村基层基础。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重点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从全镇各级各部门中选派优秀干部并吸收各方面人员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个联系单位、1名科级联系领导、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可轮换,驻村帮扶工作组要长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任务,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就不撤出。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扶贫攻坚任务纳入对村(社区)和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把扶贫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扶贫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
(二)强化政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区扶贫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优化支出结构,用好财政增量,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整合民生项目资源,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对同一个村同步投入、集中使用。行业部门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二是加强金融支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用好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两大扶贫特惠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对扶贫攻坚、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每年各项贷款规模高于上年。加强扶贫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三)强化改革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确保在“人、地、钱、房”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产权“多权同确”,让农村贫困群众有产权。二是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建立产权流转平台,让农村贫困群众产权能入市。三是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让农村贫困群众能融资。四是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让农村贫困群众生产有保障。
(四)强化纪律保障。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各各村(社区)党支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的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实现履责有依、问责有据。二是强化纪律执行。深入开展会前学纪、会前学法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等党纪党规,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工作程序等制度,确保扶贫攻坚项目、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检查方案,镇纪委(监察)牵头,要对X大扶贫工程,X个专项扶贫方案推进情况、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及扶贫资金兑付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严禁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村(社区)和部门、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第二篇: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
库独木村大寨小组,现有农户50户224人,主要居住着拉祜族(原为苦聪)。XX年末人均纯收入960元,人均产粮300公斤,现有耕地面积386亩,其中:田70亩,地316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即包谷、水稻和茶叶。现有大小牲畜723头。
大寨组由于少数民族集居,群众素质普遍偏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村容村貌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1、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为中心,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工作对象,以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特困地区为工作重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奋斗目标
大寨小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在今年12月份启动,xx年6月全部实施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该小组48户220人的温饱问题;修复人畜饮水3公里,建水池3个20立方米;
实施村容村貌整治700米1200平方米,支砌挡墙62立方米,排水沟100米;种植茶叶150亩,18万株;新建科技文化室1所80平方米,实施科技培训2期400人次,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0%。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3、采取的措施
(一)组织领导
乡人民政府成立了平掌乡整村推进综合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财政、水电、交通、农牧、规划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领导、监督和实施。在此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综合协调组、项目实施技术组、财务管理组、实施项目办公室等工作班子,相应从水利、交通、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及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资金管理等工作。村组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实施方式
所有项目均安实施方案实施,由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办公室统一领导,并全面负责做好实施协调指挥工作,整个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施工,平掌乡还专门明确一名副乡长对该项目实施的领导。项目的实施要充分利用本地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从水利、交通、农业、林业、路政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的监督,以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
(三)工程管理
项目实施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落实工程技术负责制,严格工程质量;严格按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在工程实施中,由项目实施技术组负责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和外地先进技术相结合,确保工程安质安量完成,达到设计要求。
(四)资金管理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建立“财政、审计、监察、扶贫办、乡政府具体实施”的管理制度,一是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认真遵循扶贫资金使用规定;三是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原则,重大工程严格招投标制度,并按玉政发《玉溪市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
(五)竣工验收
项目要严格按规划进行,按期上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不能拖泥带水,工程竣工后,写出项目实施总结和申请验收报告,并由市县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六)后续管理
项目实施后,关键在于管理,要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对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都要加强后续管理,使他们充分并长期地发挥效益。
4、项目投资情况
库独木大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总投资21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5万元,自筹(含群众投工投劳)6万元。具体分项目为:
(一)基础设施
(1)修复人畜饮水3公里,建水池3个20立方米。计划投资万元,其中:省级资金万元,自筹1万元;具体概算为: ①架设DG40主管XX米,需要管子334根,每根单价为95元,需资金31730元;
②架设DG15进户管1000米,需要管子167根,每根单价为36元,需资金6012元;
③每户安装一个水龙头,共需50个,每个单价为6元,需资金300元;需接头等各种配件1500个,综合单价为2元,共需资金3000元;需配备一台搬丝机,需资金280元。
④支砌水池3个,其中:源头1个,容量为4立方米;寨头2个,容量为16立方米。每方单价为180元,共需资金3600元。
(2)新建村庄道路700米1200平方米,支砌挡墙62立方米,排水沟100米,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万元,乡自筹1万元。其具体概算为:
①主干道建设:主干道全长200米,700平方米,平均宽米。铺设标准为平均厚30cm,其中:毛石20cm,沙浆10cm。工程造价40元/㎡,整个主干道工程概算需资金万元。
②次干道建设:全长500米,平均宽度1米,计500㎡。铺设标准为平均厚21cm,其中:毛石15cm,沙浆6cm。造价为26元/㎡,整个人行道工程概算需资金万元。
③排水沟建设:排水沟全长100米,建设标准为三面光沟,沟心平均宽20cm,高30cm,沟帮厚25cm,沟底厚10cm,造价为100元/m。整个排水沟工程概算需资金1万元。
④档墙支砌:整个工程共需支砌档墙62m3,工程造价为150元/m3,工程概算为万元。
(二)产业发展
种植茶叶150亩,计划种植茶苗18万株,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万元,自筹3万元。
(三)社会公益
(1)建盖砖木结构的科技文化室1所80平方米,计划投资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3万元,自筹1万元;
(四)科技培训与推广
(1)计划举办科技培训2期,400人次,需要培训经费万元。
4、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200余人的温饱,224人、72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50户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科技培训,可使该组群众每人至少掌握一门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了其生活技能。因工程项目实施,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第 二、三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得以缓解,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核桃、竹子、茶叶等种植即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x-20xx年)》有关精神,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并将201x-20xx年国家专项贫困监测调查范围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至包括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我县被列为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监测县。为开展好全县贫困监测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贫困监测提供以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为核心的基础统计信息、分析研究资料和相关政策建议,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x-20xx年)》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做好调查组织、贫困测算、结果发布、分析调研、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对于准确判断贫困状况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客观评估扶贫成效、科学制定扶贫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201x-20xx年扶贫纲要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全国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为主要监测范围,以农村居民和扶贫对象是否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为主要监测标准,以居民收入、消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情况为主要监测内容,进一步完善调查制度,不断规范数据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及时监测农村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成效,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客观衡量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及我县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全面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进展,为科学决策、推动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参考依据。
二、基本原则
贫困监测工作事关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判断和扶贫政策的制定,事关贫困人口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坚持科学规范、高效适用、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要立足国情,充分借鉴国际通用规则,保持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协调一致;要有效减轻基层和调查对象负担,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坚持独立调查、独立上报;要公开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合作研究。
三、工作目标
(一)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居民收入、消费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情况,摸清农村贫困程度、规模、分布及变化趋势,准确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加强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的监测,加强对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在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方面差距的监测。
(三)掌握连片特困地区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全面反映连片特困地区中各县的社会经济情况。同时,努力探索新方法,加强对全县贫困状况的监测。
(四)深入分析、调研致贫因素和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监测致贫因素的变化,评估宏观发展与专项扶贫的作用,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和分析研究结果,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县的贫困状况和变化,及时了解政府和全社会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巨大努力和作用。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与贫困监测有关的各项统计调查。
1、改革与完善住户调查。认真扎实做好住户调查,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贫困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满足政策需要的、更加准确的、更多分类的农村贫困数据,加强对全县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监测。
2、开展201x-20xx年全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建立201x-20xx年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制度。监测范围为10个乡镇(办事处)、12个村(居委会)中抽选的120户样本户,从县、社区(村)、住户和个人等四个层面,采用调查户记账与调查员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按照统一的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处理软件开展贫困监测调查。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方案将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另行布置下发。
3、加强全县社会经济统计。改进对全县数据特别是居民收入数据的管理模式,加强整体设计、组织实施、数据共享和质量检查,为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提供更加准确的背景资料。努力通过贫困地图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掌握贫困人口在全县的分布情况。
(二)定期发布贫困统计结果和监测报告。
以贫困监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贫困监测和政策执行效果的进度性信息。定期发布全县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发布调查结果和分析研究成果,做好对贫困状况和变化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解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由县统计局负责贫困监测各项具体工作,会同县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组织落实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集中总结经验、探讨贫困监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并联合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贫困监测工作,积极配合县贫困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贫困监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议事日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二)确保数据质量。坚决贯彻国家贫困监测方法制度,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调查流程,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上报过程的独立性,并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调查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统计能力。县统计局将对贫困监测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作考核。
(三)提升服务水平。县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贫困监测调查获取的基础资料,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工作。要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服务,并做好向社会媒体的信息公布、解读和宣传工作。
第三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长临河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合肥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以及《肥东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确保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制定我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依据“两不愁、三保障”、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思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帮扶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过硬的办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册),村有册,镇级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倾斜。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实施“六个一”帮扶到村到户,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涫狄幻锓鋈嗽薄H繁F独Щ2016年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镇、村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按照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行“一年脱贫攻坚,四年巩固提升”。即全镇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的贫困户592户,贫困人口702人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成2017年-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四、重点措施
突出精细管理,坚持把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镇村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及时更新数据,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进度、倒排时间,保证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实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程。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县扶贫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方案》,镇干部结对帮扶非贫困村中的贫困户,做到一个贫困户有一个责任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包户帮扶全覆盖。
(二)实施特色种养业脱贫工程。制定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非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光伏农业、休闲农业、特色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脱贫。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实施光伏脱贫工程。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在18户“三无”特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为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同时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为贫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贫困户可年增收600元。
(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到2016年底实现村级至少有一条出村水泥路,一定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道路,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强村级水利建设,“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向贫困户集中的村倾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16年底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加快村级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保障光伏下乡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村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全镇,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加强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加大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和田、林、路、村、园综合治理,切实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五)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用水脱贫工程。为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的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对贫困户中危房户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同时对2户饮用水不安全户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
(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学致贫的,实施贫困户子女入学救助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生、高中生,实行免除学费并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生每年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通过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其完成学业。
(七)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病致贫的和因残致贫的制定特惠政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参合率,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制度覆盖面,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八)实施技能培训就业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职业技术技能的贫困户,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九)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从2016年起全县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线合一”,逐步实现低保和五保保障水平城乡标准并轨。
(十)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从事扶贫开发乱怠7⒒雍“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村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扶贫领导责任。按照“部门联动、镇村执行”的领导体制和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治理格局,推进责任链闭环管理、无缝对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象核准、路径选择、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镇村两级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负责做好发动群众,政府专题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按照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脱贫。脱贫后,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
(三)强化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建立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较大幅度增长。发挥财政政策统筹、资金聚合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治理。“群众参与、村级申报、镇审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镇对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负主体责任。强化扶贫项目资
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察以及稽查等工作。
(四)强化扶贫队伍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市、县要求及脱贫攻坚需要,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镇设立扶贫工作站。保障扶贫机构和人员工作经费,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加大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五)强化扶贫考核监督。对未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村(社区),实行“一票否决”,对其村两委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制度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各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开展督查,对落实不力,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舆论氛围。
长临河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5日
第四篇: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 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认真实施《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XX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集中力量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杨家镇党委政府深入分析研究,科学制定政策,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以及内委发XX号文件和XX区委扶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着力实现“六大突破”,全面构建“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劳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保障、财政金融支撑,使贫困人口早日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力争XXXX年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提前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用,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力量支持扶贫,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四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
2、统筹兼顾,两轮驱动。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轮驱动,把加快区域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做好加快发展与减贫致富相得益彰。
3、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建立分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扶贫对象识别、项目资金、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五个精准”要求,提高精准脱贫实效。
三、总体目标(增加现状)
(一)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到XXXX人均纯收入实现“两个翻番”。贫困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到XXXX年,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在XXXX年的基础上翻番,达到X元以上;到XX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力争突破万元,贫困发生率控制在X%以下。
(二)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XXXX年,完成XX村、XX村X贫困村的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XX村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XX村整村脱贫任务;XXXX年完成其余X个村绝对贫困户全部脱贫任务,力争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实现“四个保障”。到XXXX年,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X%以上;特困户危房得到全面改造,实现有住房、无危房;XXXX年底前彻底改善敬老院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XXXX年前通过招商引资等模式新建养老健康基地,真正实现老人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四、脱贫标准
(一)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1)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1项就业创业技能,参与1项增收项目,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当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50%以上;(2)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3)低保户、五保户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二)贫困村脱贫标准
所有农户收入水平达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标准,全村不再有危房,实现“四通四有”(通安全稳定电、通过广播电视信号、通宽带互联网、通乡村客运;有安全饮水、有增收致富产业、有合格村卫生室、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道路。到XXXX年,X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并努力创造条件,全力开通农村客运班车,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的目标。
2、水利建设。结合区域特点和水源条件,大力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完成贫困村水源地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到XXXX年,饮水安全工程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
3、危房改造。加大对贫困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到XXXX年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所有贫困农户无危房。
(二)大力培育富民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力争到XXXX年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50%,初步建成种植加养殖、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
1、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山桐子、九叶青花椒、蒲葵、莲子、果桑、枇杷、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到XX年实现全镇种植山桐子X亩,种植花椒X亩,种植莲子X亩,新增加种植蒲葵X亩,新增加种植枇杷X亩。到XX年,实现村村有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力争到XXXX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兴办多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到XX年,产业化带动农户的比例达到X%以上,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比例达到X%以上,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达到年收入的X%以上。
2、红色生态旅游产业。紧紧依托革命老区、天然绿色植被丰盛及森林覆盖率达X%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从XXXX年起,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重点支持XX村发展农家乐,初步培育农家乐,使服务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辅助产业;充分利用XX村天华沟避暑纳凉、徒步休闲、赏景写生的自然风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及募集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建设生态徒步走廊,着力打造天华沟休闲度假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小家畜养殖产业。坚持“转变模式、扩大规模、发展大户”的思路,鼓励农户发展小家畜养殖产业。一是利用林缘地、荒坡地、闲散地和农户庭院,在全镇大力发展土鸡鸭养殖,到XXXX年,建成石盘村、观音井村土鸡鸭养殖示范村,提供优惠政策,建成万只土鸡鸭养殖场一处,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成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土鸡产业集群;二是通过专业户、专业社带动发展的路子,到XX年底,实现生猪饲养量达到X头,发展X头以上的养猪大户X户,建成百头以上养猪厂X处。
(三)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1、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针对贫困村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从XXXX年起,每年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职业技能培训课堂。到XX年,实现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能。
2、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着力推进就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中介、就业后服务“四位一体化”发展,根据用工特点,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力争到XX年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占年收入的X%以上。采取政策支持、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使贫困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加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实现稳定就业、高层次就业。
(四)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快生态乡镇建设。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建设,加大贫困村村道和村庄绿化,力争XX年底完成生态村创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使杨家镇成为XX区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结合我市唯一“革命老区”乡镇历史,加快村落民居改造提升步伐,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X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清运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设施,实现垃圾清运有人管、有保障;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力争XXXX年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五)加强公共服务保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教育项目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程、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招聘有任职资格的大学生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组织农村教师进修深造。到XXXX年,努力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贫困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X%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X%以上。
2、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加快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争XXXX年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有村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轮训,每年邀请市医疗专家到贫困乡村巡诊不少于2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优惠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年提高报销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在乡镇设立卫生专干,免费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抓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机遇,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村。完善、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和服务水平,保证长通久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对口帮扶等活动。到XXXX年,实现所有贫困村建有标准文化活动室和综合性村民文化健身活动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通信信号全覆盖。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贫困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和外出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跟进机制。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做好分类施保,对保障对象中的重残、重病等扶贫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做到应保尽保;将贫困村符合条件的所有重度残疾儿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依托学校、文化中心等场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敬老院建设。到XX年,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生活标准逐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引进来”和“带出去”的形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争取在XXXX年实现“个别村民领先入驻电商、党员干部率先实践电商、村级活动场所优先服务电商”的电商党建双促进新格局,到XX年实现村村建成电子商务网络新平台,打通各类农产品销往国内外的销售渠道。
(六)加强财政金融支撑
1、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把财政直接补贴的项目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整合投向贫困村的各类资金。
2、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障。支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在贫困乡镇加快服务网点布局,到XX年,实现新增存款可贷资金85%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发展,形成覆盖所有贫困村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扶贫互助资金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农耕文明贷款等工作,探索利用股权基金、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完善抵押担保、信用担保贷款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确权进度,探索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抵(质)押贷款品种。加快扶贫对象信用评定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七)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推行干部层层结对帮扶制度,让全镇X名贫困人口均有结对帮扶人,并结合不同情况实施因户帮扶措施,力争XX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20%的目标任务,XX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30%的目标任务,XX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30%的目标任务,2018年底实现脱贫人数比例达10%的目标任务,确保XXXX年实现整体脱贫的总目标;组织干部轮流驻村,帮助编制扶贫规划、培育富民产业、争取项目支持、协调金融贷款、组织技能培训,尽力帮助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继续发挥社会力量,推进企业帮贫困村活动,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开展帮扶活动和爱心捐助。
六、保障措施
决胜扶贫攻坚,是全镇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必须以只争朝夕、主动作为的担当,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既抓住重点问题集中攻坚,又围绕保障难点着手破题,构建起系统有效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改革驱动和纪律约束四大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力量,统筹全镇扶贫攻坚工作,负责制定项目台账,下达减贫任务,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员调配、信息统计和扶贫指导等工作。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要负责联系指导贫困村,抓好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各村要分制定到社到户的扶贫脱贫计划,用好新增扶贫项目,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等扶贫制度。镇、村(社区)要做好组织和带领群众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登记造册、监督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二是夯实贫困村基层基础。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重点抓好村级组织建设,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从全镇各级各部门中选派优秀干部并吸收各方面人员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个联系单位、1名科级联系领导、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可轮换,驻村帮扶工作组要长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任务,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就不撤出。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扶贫攻坚任务纳入对村(社区)和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把扶贫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注重从扶贫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二)强化政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区扶贫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优化支出结构,用好财政增量,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整合民生项目资源,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对同一个村同步投入、集中使用。行业部门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二是加强金融支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用好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两大扶贫特惠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对扶贫攻坚、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每年各项贷款规模高于上年。加强扶贫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三)强化改革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确保在“人、地、钱、房”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产权“多权同确”,让农村贫困群众有产权。二是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建立产权流转平台,让农村贫困群众产权能入市。三是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让农村贫困群众能融资。四是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让农村贫困群众生产有保障。
(四)强化纪律保障。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各各村(社区)党支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的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实现履责有依、问责有据。二是强化纪律执行。深入开展会前学纪、会前学法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等党纪党规,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工作程序等制度,确保扶贫攻坚项目、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检查方案,镇纪委(监察)牵头,要对X大扶贫工程,X个专项扶贫方案推进情况、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及扶贫资金兑付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严禁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严重违纪违规问题的村(社区)和部门、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乡村扶贫攻坚实施方案XX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x-20xx年)》有关精神,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并将201x-20xx年国家专项贫困监测调查范围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至包括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我县被列为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监测县。为开展好全县贫困监测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贫困监测提供以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为核心的基础统计信息、分析研究资料和相关政策建议,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x-20xx年)》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做好调查组织、贫困测算、结果发布、分析调研、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对于准确判断贫困状况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客观评估扶贫成效、科学制定扶贫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201x-20xx年扶贫纲要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全国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为主要监测范围,以农村居民和扶贫对象是否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为主要监测标准,以居民收入、消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情况为主要监测内容,进一步完善调查制度,不断规范数据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及时监测农村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成效,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客观衡量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及我县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全面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进展,为科学决策、推动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参考依据。
二、基本原则
贫困监测工作事关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判断和扶贫政策的制定,事关贫困人口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坚持科学规范、高效适用、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要立足国情,充分借鉴国际通用规则,保持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协调一致;要有效减轻基层和调查对象负担,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坚持独立调查、独立上报;要公开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合作研究。
三、工作目标
(一)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居民收入、消费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情况,摸清农村贫困程度、规模、分布及变化趋势,准确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加强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的监测,加强对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在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方面差距的监测。
(三)掌握连片特困地区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全面反映连片特困地区中各县的社会经济情况。同时,努力探索新方法,加强对全县贫困状况的监测。
(四)深入分析、调研致贫因素和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监测致贫因素的变化,评估宏观发展与专项扶贫的作用,为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和分析研究结果,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县的贫困状况和变化,及时了解政府和全社会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巨大努力和作用。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做好与贫困监测有关的各项统计调查。
1、改革与完善住户调查。认真扎实做好住户调查,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贫困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满足政策需要的、更加准确的、更多分类的农村贫困数据,加强对全县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监测。
2、开展201x-20xx年全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建立201x-20xx年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制度。监测范围为10个乡镇(办事处)、12个村(居委会)中抽选的120户样本户,从县、社区(村)、住户和个人等四个层面,采用调查户记账与调查员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按照统一的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处理软件开展贫困监测调查。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方案将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另行布置下发。
3、加强全县社会经济统计。改进对全县数据特别是居民收入数据的管理模式,加强整体设计、组织实施、数据共享和质量检查,为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提供更加准确的背景资料。努力通过贫困地图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掌握贫困人口在全县的分布情况。
(二)定期发布贫困统计结果和监测报告。
以贫困监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贫困监测和政策执行效果的进度性信息。定期发布全县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发布调查结果和分析研究成果,做好对贫困状况和变化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解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由县统计局负责贫困监测各项具体工作,会同县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组织落实农村贫困监测工作。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集中总结经验、探讨贫困监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并联合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贫困监测工作,积极配合县贫困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贫困监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议事日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二)确保数据质量。坚决贯彻国家贫困监测方法制度,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调查流程,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上报过程的独立性,并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调查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统计能力。县统计局将对贫困监测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作考核。
(三)提升服务水平。县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贫困监测调查获取的基础资料,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工作。要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服务,并做好向社会媒体的信息公布、解读和宣传工作。
第五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2—2015年扶贫攻坚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12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12-2015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12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12-2015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12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12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12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12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关注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政策方针,充分展示扶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反映我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加强对扶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干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为我县的扶贫攻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