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英县中医医院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大英县中医医院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对象范围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救助、蓬莱镇辖区建档立卡平困户健康体检、对口帮扶金元镇峦苍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目标任务
在2017年将金元镇峦苍柏村21户贫困户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使其彻底脱贫。在2016年11底完成蓬莱镇辖区共49个行政村,贫困人口共计3880人的健康体检工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报销和门诊免费项目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免费住院工作,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工作。
三、实施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监督落实到位。
(二)结对帮扶,精准扶贫
工会牵头,工会主席驻村落实帮扶。通过走访、摸底、调查研究,根据贫困户自身能力和村自然条件,制定和落实具体脱贫项目,如:养殖脱贫、种植脱贫、技术脱贫等,使金元镇峦苍柏村21户贫困户如期彻底脱贫。
(三)进村入户,健康体检
公共卫生科牵头,组织医疗体检小分队,进村入户对蓬莱镇辖区共49个行政村,3880人的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建档立卡、扶贫政策宣传。对体检发现急需治疗的贫困户及时向相关科室交接,使其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助其恢复健康身体早日脱贫。
(1)为辖区内农村居民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负责调查、了解农村群众身体状况、卫生习惯和病史,登记基本信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确保重点对象每人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2)免费进行健康体检服务。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免费健康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指导服务。为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随访管理。
(3)免费提供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实施医改妇幼重大专项工作,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逐步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实施范围。为农村妇女孕前期、孕早期发放叶酸等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进一步加大妇幼卫生区域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4)提供免费签约服务。与群众签订服务契约,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诊服务和卫生政策宣讲,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重点对象签约覆盖率达80%以上。
(5)实施慢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开展送医上门,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综合提供“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知识宣教”等服务。
(6)加强健康教育。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增加发放健康宣教处方等资料,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
(四)开通住院绿色通道、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1、医务科强化督导检查,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2、医保办完善住院、出院及报账流程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不缴纳住院预付款,贫困人口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个人自付费用只占住院医疗总费用的10%以内。
(2)在门诊大厅挂号处和出入院办理处专门设置“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手续办理处,制作专门标志,窗口备份经扶贫部门审核认定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名单,以方便贫困人口患者咨询和办理就医手续。
(3)使用“绿色通道专用章”,由挂号室和出入院处保管,并制定“绿色通道专用章”保管和使用制度,交院办审批和备案。
(4)进入“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的患者应提交户口薄及本人身份证原件,经办人员应核对证件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名单,确认无误后在挂号单或入院证患者姓名后注明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盖“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专用章”并留存身份证复印件,逐一登记;院内各职能科室凭加盖“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专用章”的挂号单或入院证为贫困人口患者本人提供符合相应政策规定的医疗救助服务。
(5)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实行“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制度,100%提供“一站式”服务。贫困孕产妇与医保办签订费用结算协议,并将医保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等交医保办代管,诊疗结束后由医保办与各类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3、相关科室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
(1)为贫困人口患者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临床科室治疗结束时应出具《贫困人口患者医疗救助服务确认单》,经患者或监护人员确认签字后妥善保管(医保、扶贫部门有明确规定的,应同时执行其相关规定)。(2)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有机结合,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3)各科室全面落实控制医疗费用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大处方、大检查、开贵药、滥用抗生素等过度医疗行为。对贫困户门诊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贫困户住院患者免收院内会诊费,为贫困户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4)全面推行自然分娩,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平困孕产妇剖宫产率控制在20%以下。禁止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和附加其他自费服务项目,严格控制进口高值耗材、一次性医疗耗材(含一次性产包及器具)、非必须使用耗材的临床应用,严禁产生不合规医疗费用,产生所有不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由科室自行承担。单胎顺产不高于1600元,双胎顺产、阴道助产不高于2000元,一般剖宫产不高于3200元,伴有合并症、并发症和危急重症孕产妇除外。
(五)加强政策宣传,定期进行信息公示
信息科在医院网站、微信、QQ群、电子显示屏积极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及信息。医务科收集各部门扶贫进展信息资料,定期制作展板对外公示。本方案从即日起立即执行,对违反扶贫政策规定的个人和科室将按上级文件规定予以严惩。
第二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长临河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合肥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以及《肥东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确保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制定我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依据“两不愁、三保障”、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思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帮扶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过硬的办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册),村有册,镇级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倾斜。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实施“六个一”帮扶到村到户,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涫狄幻锓鋈嗽薄H繁F独Щ2016年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镇、村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按照到2016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行“一年脱贫攻坚,四年巩固提升”。即全镇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的贫困户592户,贫困人口702人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成2017年-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四、重点措施
突出精细管理,坚持把建档立卡、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镇村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及时更新数据,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进度、倒排时间,保证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实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程。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县扶贫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方案》,镇干部结对帮扶非贫困村中的贫困户,做到一个贫困户有一个责任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包户帮扶全覆盖。
(二)实施特色种养业脱贫工程。制定特色种养业发展规划,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非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光伏农业、休闲农业、特色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带动贫困户脱贫。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实施光伏脱贫工程。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在18户“三无”特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为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同时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为贫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贫困户可年增收600元。
(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到2016年底实现村级至少有一条出村水泥路,一定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道路,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强村级水利建设,“八小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向贫困户集中的村倾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16年底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加快村级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保障光伏下乡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村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全镇,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加强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加大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和田、林、路、村、园综合治理,切实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五)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用水脱贫工程。为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好的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对贫困户中危房户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同时对2户饮用水不安全户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
(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学致贫的,实施贫困户子女入学救助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生、高中生,实行免除学费并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生每年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通过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其完成学业。
(七)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因病致贫的和因残致贫的制定特惠政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参合率,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制度覆盖面,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八)实施技能培训就业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职业技术技能的贫困户,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九)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中的五保户、低保户以及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从2016年起全县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线合一”,逐步实现低保和五保保障水平城乡标准并轨。
(十)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和从事扶贫开发乱怠7⒒雍“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村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扶贫领导责任。按照“部门联动、镇村执行”的领导体制和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治理格局,推进责任链闭环管理、无缝对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象核准、路径选择、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镇村两级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负责做好发动群众,政府专题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按照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脱贫。脱贫后,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
(三)强化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建立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较大幅度增长。发挥财政政策统筹、资金聚合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治理。“群众参与、村级申报、镇审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镇对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负主体责任。强化扶贫项目资
金监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监察以及稽查等工作。
(四)强化扶贫队伍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市、县要求及脱贫攻坚需要,调整充实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镇设立扶贫工作站。保障扶贫机构和人员工作经费,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加大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
(五)强化扶贫考核监督。对未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村(社区),实行“一票否决”,对其村两委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制度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各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开展督查,对落实不力,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舆论氛围。
长临河镇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5日
第三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2—2015年扶贫攻坚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12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12-2015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12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12-2015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12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12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12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12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四)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关注民生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性,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报》和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政策方针,充分展示扶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情况,全面反映我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新发展的精神面貌,加强对扶贫先进典型的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干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创业热情,为我县的扶贫攻坚建功立业。
第四篇:云南省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云南省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云南省委、省政府XX年7月印发了《关于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涵盖了今后5年云南扶贫工作的目标、举措、行动等方方面面,力争把各项扶贫举措落到实处。
到XX年底,云南省贫困人口有47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88个、居全国第一位,在今后的5年里,云南省将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
昭通市永善县墨翰乡干溪村驻村扶贫到村民小组召开现场办公会
滇西边境、乌蒙山、迪庆藏区和石漠化是4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夯实基础条件。
地处乌蒙山腹地,镇雄县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五网建设 让贫困地区四通八达
推进以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为重点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通用航空和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让农村居民能利用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基本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和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也不能少。提高贫困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
南涧县无量山镇烂泥箐村村民们在维和药业的三七棚里打工
●产业扶持 让村民“在家致富”
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电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率和产业扶贫效益。乡村旅游促增收,利用民族特色,发展边境村寨发展特色旅游和跨境旅游让村民在家就能办农家乐,提高收入。
在产业规划覆盖全部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发展项目,全省贫困地区人均有1亩以上高产稳产农田或特色经济林果,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扎实推进。
李纪恒在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山茂养殖合作社调研。记者 周灿 摄
●危房改造 让村民居家安全
XX2019年,云南平均每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左右,完成250万户左右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优先完成105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逐步消除贫困村无房户、危房户。XX年完成西盟、孟连两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
●搬迁扶贫 让村民住上新房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居住过于分散偏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难以配套地方的贫困人口,制定全省移民搬迁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安排。坚持建新房拆旧房,做好拆旧区的复耕还林还草工作。
陈豪在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调研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记者 顾彬 摄
●绿化环境 抵抗自然灾害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持续开展造林绿化,确保滇西边境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乌蒙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迪庆藏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以上,石漠化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
李纪恒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施甸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并与群众进行民情恳谈。云南日报 记者 张彤 顾彬 摄
●三类区域优先整体扶贫
以整乡、整村为单元,整体规划整体推进,实现整体脱贫。把贫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作为整乡整村整体推进的优先区域,探索“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的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新模式。采取扶贫“大会战”和结对帮扶、集团帮扶等新模式,促进区域整体脱贫。
●人口较少民族 整族帮扶
加大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巩固提升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前期帮扶成效,推广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模式,编制实施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景颇族帮扶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提高社保参保率 保障村民基本权益
让贫困群众户户有社保,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乡镇达标卫生院、卫生室、文化站、文化室,户户通广播电视等,都能丰富村民生活。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水平。
新型农民就业培训
●鼓励科技扶贫 发展贫困地区教育
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促进贫困户新生代劳动力进城进园就业。提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落实贫困生免费、补助政策。加大技扶贫力度,每年引导选派1300名以上科技人员到片区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
●“雨露计划”润泽贫困学子
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有农业科技人员对口指导帮扶。
在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扶贫攻坚的动力活力方面,云南加大财政支出,把提高居民生活作为目标。
●加大信贷投入 政企合作引导社会资本
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扶贫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
省扶贫办主任李新平走访贫困户
●“四到县”改革让村民有了稳定分红
实施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改革,全面实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扶贫资金切块下达到县、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大力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通过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实行贫困户按股分红、收益保底。
●“信用村、信用户”开展 贫困户贷款更简单
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扶贫贷款条件进一步放宽,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大幅增加,贫困户申贷满足率逐步提高,针对贫困群众的扶贫特惠金融产品更加丰富,贫困户一定期限一定额度的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支持贫困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
●健全“三位一体”开展包村帮扶
进一步巩固和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相互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推进上海等省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我省贫困地区医院。开展企业包扶行动,动员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联县、包族、包乡、包村帮扶。
南涧县委书记吉向阳(左四)到村民家向村民了解维和药业以无量药谷带动村民致富的情况。
●建立严格的考核退出、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贫困县脱贫摘帽激励机制,贫困县退出后继续保留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并优先提拔使用。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杜绝一边享受贫困县政策一边过富日子的现象。坚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
●建立“挂包帮”长效机制 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全省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做好“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瑞丽带动建档农户“造血”,脱贫攻坚正当时
●信息化扶贫 找准扶贫着力点
核实精准相关内容,做到贫困人口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和州(市)有数据库。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实现脱贫及时退出、返贫及时纳入的规范化统计,及时分析数据,指导调整精准扶贫政策着力点。
第五篇:扶贫攻坚实施方案1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1】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新一轮扶贫攻坚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扎实打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区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把扶贫开发工作做为全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尽快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帮助扶贫对象稳定增加收入、缩小贫困地区差距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扶贫攻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农村牧区低保有效衔接,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使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逐步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一年扶贫攻坚,全区8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完善,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全区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干部作风明显改观。力争50%的贫困人口提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
三、扶贫攻坚范围及对象
新一轮扶贫攻坚覆盖全区农村贫困地区,以8个贫困村为重点,以全区1441户4036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重点扶持对象,实现低于自治区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全覆盖。
四、工作措施
(一)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按照“自治区负总责、盟市统筹、旗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实行扶贫攻坚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各苏木乡镇要成立相关组织,切实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健全扶贫攻坚考核机制。将各苏木乡镇、区属各有关部门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三是充实扶贫工作人员。每个苏木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二)切实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0**年争取并重点实施以下扶贫项目:
一是“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年内计划在3个贫困嘎查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
二是产业化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依托包头市古顺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围绕肉牛、肉羊养殖等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合作社+农牧户”模式,采取政府补贴、贫困户入股、利润分成的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形成“一村一品”,引导全区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行“因户施策”。努力实现每个贫困村有一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贫困户每户养殖20**羊的致富项目,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三是搬迁扶贫。要把搬迁扶贫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要进一步探索搬迁扶贫新模式,通过新农村建设、幸福大院等形式,推进我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将强化移民搬迁后的后续服务和管理,加大对搬迁移民的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帮助贫困移民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全面改善搬迁移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四是智力扶贫。扶贫先扶智,智力扶贫是扶贫攻坚的根本举措。要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因地制宜,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市农技人员亲临贫困村进行指导,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等形式,逐步培养出乡土技术人才和致富技术能手。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应用和推广,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
五是劳务扶贫。劳务扶贫是扶贫攻坚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搞好劳务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转移,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加大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务工人员素质,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加贫困人口务工收入,确保每户劳务扶贫类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经实训基地或具体企业劳务培训后直接上岗务工,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标。积极探索劳务扶贫的新方式,扩大劳动技能培训的规模。不断完善贫困群众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贫困群众务工指导和维权服务,开辟贫困群众就业绿色通道,使贫困群众务工有收入、有保障、有服务。主动加强与园区企业的对接,组织和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转移就业。鼓励通过转让、入股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就近就地转移农民就业,使贫困群众务工与农业生产两不误、两受益。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贫困农户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
六是保障扶贫。扶贫攻坚要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对前期调查摸底的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失独家庭、五保户等保障性扶贫对象,民政部门已经通过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集中供养等社会保障服务。在现已建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将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和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贫困户实行多渠道救助,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畴;符合农村医疗救助的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畴;符合临时救助的纳入临时救助范畴。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上述对象纳入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范畴,力争对全区建档立卡的保障类扶贫对象实现各类救助全覆盖。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低保标准。要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实际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并不断提高供养补助标准。要强力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实行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双轮驱动。
(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扶贫开发项目。根据包头市扶贫总体规划,结合我区贫困实际,20**年全区要利用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实施好以下几类扶贫开发项目。一是改善贫困户生产条件基础建设项目。包括新建节水滴灌农田、标准化设施农业、牲畜棚圈、饲草加工设备的购置等。二是发展优势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项目。重点扶持购买肉牛、肉羊等。三是提高农牧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事业项目。主要包括扶贫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四)整合资金,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从今年起,每年区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作为扶贫配套资金,列入预算,并逐步建立起各级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大力整合其它行业、部门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积极争取自治区、包头市财政扶贫资金对我区的支持,力争每年都有所增加。
(五)进一步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通过市级领导联系帮扶我区贫困苏木镇、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科级干部联系贫困户等多种措施,出主意、解民忧、促发展、夯基础,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做好对口帮扶单位到我区定点扶贫的联系协调工作;三是组织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驻区企业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扶贫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区委、政府每年对社会扶贫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社会扶贫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六)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各项扶贫资金都要真正用于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扶贫部门要规范项目选择、论证、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程序和办法,全面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让广大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监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审计,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等行为。同时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对各项目单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考评,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