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融资公司管理办法
汽车融资公司管理办法
2008年1月1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64次主席会议通过了新《汽车金融 公司管理办法》。新《办法》将原《办法》和《细则》合二为一,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准 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等作出较大修改和调整。
3-6.1汽车金融公司及其设立的条件
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名称中应 标明“汽车金融”字样。未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汽车金融业务,不 得在机构名称中使用“汽车金融”、“汽车信贷”等字样。
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汽车金融公司实施监督管理。
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规定的出资人。汽车金融公司的出资人为中国境内外依法设立的企业法 人,其中主要出资人须为生产或销售汽车整车的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谓主要出资人是 指出资数额最多并且出资额不低于拟设汽车金融公司全部股本30%的出资人。汽车金融公 司出资人中至少应有1名出资人具备5年以上丰富的汽车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汽 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如不具备“出资人中至少应有1名出资人具备5年以上丰富的汽车金融业 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的条件,至少应为汽车金融公司引进合格的专业管理团队。
非金融机构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最近1年的总资产不低于 80亿冗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 兑换货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经营业绩良好,且最近2个会计 年度连续盈利;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遵守注册所在地法律,近2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承诺3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汽车金融公 司股权(中国银监会依法责令转让的除外),并在拟设公司章稗中载明;中国银监会规定的 其他审慎性条件。
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除应具备“经营业绩良好,且最近2个会计 年度连续盈利;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遵守注册所在地法律,近2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承诺3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汽车金融公 司股权(中国银监会依法责令转让的除外),并在拟设公司章程中载明”的规定外,还应当 具备注册资本小低丁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
(二)具有符合规定的最低限额注册资本。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亿元 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中国银监会根据汽车金 融业务发展情况及审慎监管的需要,可以调高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三)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公司章程。
(四)具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汽车金融业务的合格从业人 员。中国银监会对汽车金融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核准制度。
(五)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等制度。
(六)具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
(七)中国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3-6.2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汽车金融公司可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人民币业务:
(一)接受境外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和境内股东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
(二)接受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保证金和承租人汽车租赁保证金;
(三)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
(四)从事同业拆借:
(五)向金融机构借款;
(六)提供购车贷款业务;
(七)提供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 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
(八)提供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
(九)向金融机构出售或回购汽车贷款应收款和汽车融资租赁应收款业务;
(十)办理租赁汽车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十一)从事与购年融资活动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十二)经批准,从事与汽车金融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业务;
(十三)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3-6.3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督管理
汽车金融公司应按照中国银监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指引和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汽车金融公司应遵守以下监管要求:
(一)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二)对单一借款人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
(三)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四)对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在汽年金融公司的出资额;
(五)自用固定资产比例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40%。
中国银监会可根据监管需要对上述指标做出适当调整。
汽车金融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信用风险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并应建立审慎的资产减 值损失准备制度,及时足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未提足准备的,不得进行利润分配。
汽车金融公司应按规定编制并向中国银监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中国银监会要求 的其他报表。汽车金融公司应建立定期外部审计制度,并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确认的年度审计报告报送公司注册地的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中国银监 会及其派出机构必要时可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状 况、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要求汽车金融公司更 换专业技能和独立性达不到监管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
汽车金融公司如有业务外包需要,应制定与业务外包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业务 外包的决策程序、对外包方的评价和管理、控制业务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应急计划 等。汽车金融公司签署业务外包协议前应向注册地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业务外包协议的 主要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等。
汽车金融公司违反《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中国银监会将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 整改的,或其行为严重危及公司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中国银监会可区别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暂停业务、限制股东权 利等监管措施。
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客户合法权益的,中国银监会将依法 对其实行接管或促成机构重组。汽车金融公司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撤销将 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中国银监会将予以撤销。
汽车金融公司可成立行业性自律组织,实行自律管理。自律组织开展活动,应当接受中 国银监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篇: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中国银监会
【发布文号】中国银监会令2003年第4号 【发布日期】2003-10-03 【生效日期】2003-10-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印发施行。
主席:刘明康
二OO三年十月三日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规范经营汽车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贷款的非银行金融企业法人。
第三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机构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四条 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应当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或者变相从事汽车金融业务,不得在机构名称中擅自使用“汽车金融”、“汽车信贷”等表明从事汽车金融业务的字样。
第五条 出资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出资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中国境内外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非金融机构,其最近一年的总资产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
(二)经营业绩良好,最近3年连续盈利。
(三)遵守注册所在地法律,无违法、犯罪行为。
(四)主要出资人须为汽车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
汽车企业是指生产或销售汽车整车的企业。
主要出资人是指出资数额最多且出资额不得低于拟设汽车金融公司全部股本30%的出资人。
(五)同一企业法人不得投资一个以上的汽车金融公司。
(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六条 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本办法要求的最低注册资本。
(二)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和本办法要求的章程。
(三)具有熟悉汽车融资及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四)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五)具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
(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 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及审慎监管的需要,可以调整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少于前款规定的限额。
第八条 汽车金融公司的设立须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筹建、申请开业的资料,应以中文书写为准。
第九条 申请筹建汽车金融公司,应由主要出资人作为申请人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下列资料:
(一)筹建申请书。其内容应包括拟设汽车金融公司名称、公司注册所在地、注册资本金,出资人及各自的出资额、业务范围等。
(二)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对拟设公司的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规划、组织管理架构和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公司开业后3年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预测等内容。
(三)拟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的章程(草案)。
(四)出资人基本情况,包括出资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情况等。
(五)出资人最近3年经法定机构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六)筹建负责人名单及简历。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申请人为外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申请筹建时应提供其注册地金融监管当局出具的书面意见。申请人为非金融机构的,申请筹建时应提供评级机构对申请人最近1年的信用评级报告。
第十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收到完整的筹建申请资料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筹建的书面答复。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自接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文件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有正当理由需要延长筹建期限的,应当在筹建期限届满前书面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筹建期限届满或延长期限届满,申请人未提出开业申请的,原筹建批准决定自动失效。
筹建期内不得以汽车金融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在筹建期限届满前或延长期限届满前,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开业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筹建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和申请开业报告。
(二)中国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对拟设机构名称的预核准登记书。
(三)汽车金融公司章程。
(四)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单、详细履历。
(五)股东名称及其出资额。
(六)拟办业务的规章制度及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七)有权部门出具的营业场所及其他与业务有关设施安全验收合格文件。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收到完整的开业申请文件、资料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核准开业或不核准开业的决定。决定核准开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核准其业务范围。不予核准开业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凭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汽车金融公司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3个月不开业或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收回其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 汽车金融公司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五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汽车金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核准或备案制度。
汽车金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董事和财务总监等的任职资格应当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核准。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其核准或备案程序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汽车金融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一)变更公司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营业场所。
(四)调整业务范围。
(五)改变组织形式。
(六)调整股权结构。
(七)修改章程。
(八)更换高级管理人员。
(九)合并或分立。
(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第十七条 汽车金融公司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业务范围和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经批准,汽车金融公司可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人民币业务:
(一)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
(二)提供购车贷款业务。
(三)办理汽车经销商采购车辆贷款和营运设备贷款(包括展示厅建设贷款和零配件贷款以及维修设备贷款等)。
(四)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
(五)向金融机构借款。
(六)为贷款购车提供担保。
(七)与购车融资活动相关的代理业务。
(八)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信贷业务。
第十九条 汽车金融公司向自然人发放购车贷款应符合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个人汽车贷款管理的规定;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放汽车贷款应遵守《贷款通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条 未经有关监管部门批准,汽车金融公司不得擅自发行债券、向境外借款。汽车金融公司设立和开展业务中涉及汇兑管理、利润汇出、向非居民发放汽车消费贷款、资本金管理等外汇管理事项的,由有关监管部门会同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作出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实行资本总额与风险资产比例控制管理。汽车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视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可提高单个公司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有关其他各类资产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具体要求,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当执行相关的金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十三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按规定编制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其他报表,并于每年会计终了后的3个月内报送上一的财务会计报告。
汽车金融公司不得提供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四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并在该制度施行前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自觉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其实施的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
第二十六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出质询,并责令该公司限期改正。
第二十七条 汽车金融公司应建立定期外部审计制度。应在每个会计结束后的6个月内,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确认的审计报告报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汽车金融公司出现支付困难等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紧急自救措施,并立即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九条 汽车金融公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视情况责令其进行整顿:
(一)当年亏损超过注册资本的50%或连续3年累计亏损超过注册资本的30%。
(二)出现支付困难。
(三)有其他重大经营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应当整顿的情况。
第三十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汽车金融公司整顿后,可对汽车金融公司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更换或禁止更换汽车金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二)暂停其部分业务或禁止其开办新业务。
(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增加资本金。
(四)责令汽车金融公司进行改变股权结构等形式的重组。
(五)禁止分红。
(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汽车金融公司经过整顿,符合下列条件的,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结束整顿:
(一)支付能力得到恢复。
(二)亏损得到弥补。
(三)重大经营风险得到化解。
第三十二条 汽车金融公司整顿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逾期未实现整顿目标的,依法予以市场退出。
第三十三条 汽车金融公司可成立行业性自律组织,实行自律管理。自律组织开展活动,应当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擅自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或者非法从事汽车金融业务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擅自在机构名称中使用“汽车金融”、“汽车信贷”等表明从事汽车金融业务字样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其改正,并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汽车金融公司超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 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汽车金融公司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予以警告,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汽车金融公司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拒绝、阻碍依法监督检查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汽车金融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除依据本章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外,情节严重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取消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1至10年直至终身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四十条 汽车金融公司违反我国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内地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3日起施行,并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XXX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增强公司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三条 风险管理的原则
风险管理遵循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制度优先、预防为主、职责明确的原则。
(一)全面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是指董事会(包括监事会,下同)、经营管理层和各部门人员全面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公司的各项活动之中,旨在用于识别可能影响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在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之内,并为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二)全程管理原则
全程管理是指对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评价、风险预防、风险报告、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落实风险,管理到位,完善业务流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三)制度优先原则
开展各项事务先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制订的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制度执行效力和结果实行全程监控。
(四)预防为主原则
各类风险应防患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五)职责明确原则
明确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明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实行“审、放、查”相分离的原则,建立租赁项目调查、立项、审核、审批、执行、监督、检查的项目风险管理体制。
第二章 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组织
第四条 主要风险类型
融资租赁是一种贸易与信贷相结合,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业务过程复杂多变,其风险按照公司层次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政策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租赁物风险、信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道德风险。
第五条 风险管理层级
风险管理层级包括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各部门、各职员。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目标;每个层级都必须从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实行全程风险管理。
第六条 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由受董事会直接领导,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以风险控制部牵头,法务合规部合作实施,以各部门共同执行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第七条 风险管理委员会
公司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主要职责:
1、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2、了解和掌握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及风险管理状况,研究风险控制措施并提出改进方案;
3、对公司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4、对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对租赁行业以及公司的重大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5、对国家宏观经济、行业经济运行动态对公司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第八条 项目评审委员会
项目评审委员会是公司内部审议决策租赁业务事项的专门机构。项目评审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和会签审查意见的方式行使职权,评审会应坚持集体审议、明确发表意见、多数同意通过和关联委员回避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按照《项目评审委员会管理办法(暂行)》执行。
第九条 风险控制部
公司设立风险控制部,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对公司风险进行管理。主要职责:
1、配合租赁业务部对租赁项目的尽职调查;
2、负责审查项目调查报告、租赁方案、融资方案、合同文本等资料,全面评估项目风险,并提出控制措施;
3、根据财务部出具的在租客户“租金回收表”以及自身掌握的信息,定期出具租赁业务风险分类报告;
4、负责对风险租赁客户(包括停产、关闭、并转、破产等)的核查,参与对逾期租金催收、以及诉讼仲裁、财产保全、申请执行等工作;
5、负责督查在租客户回访制度执行情况,并于每季度末回收“租赁业务定期检查表”,存入客户档。
6、督促法务合规部收集客户在工商、税务、银行、国土、住建、法院、仲裁委等信用信息;并于每季度末回收“租赁客户信用信息检查表”,存入客户档。
第十条 租赁业务部 主要职责:
1、严把项目选择标准,所有租赁项目必须先经过立项审批;
2、负责租赁项目的尽职调查,形成尽职调查报告;
3、负责租赁项目的合同签订及督促资金投放;
4、负责租赁项目的租金回收,办理在租客户提前偿还租金相关工作;催收逾期租金,核算违约金。
第十一条 资产管理部 主要职责:
1、根据项目特点,本着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适量性原则筹集及使用资金;
2、负责租后资产的管理,包括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保全、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呆账核销等;
3、负责对在租客户定期回访,填写《租赁业务定期检查表》,发现客户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异常、资产状态变化、房产土地信息变化等信息。
第十二条 法务合规部 主要职责:
1、参与租赁项目的尽职调查,对租赁项目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
2、负责拟定全套法务文件和相关合同协议,并督促、定期检查合同及文件的执行情况。
3、负责对风险资产的诉讼、资产保全等法律事宜;
4、参与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保全、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呆账核销等。
5、负责收集客户在工商、税务、银行、国土、住建、法院、仲裁委等信用信息。
第十三条 财务部 主要职责:
1、负责租赁项目的资金安排,管理好公司债权、债务期限的匹配工作,确保公司资金流动性;
2、做好租金回收统计情况,并定期与客户核对确认;
3、遵守国家财经、税收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
4、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设立小金库,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
第十四条 综合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制度,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
2、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3、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第三章 风险管理措施
第十五条 政策及经济周期风险管理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针对国家宏观经济、行业经济进行研究,利用外部专家的研究成果,以“稳健,高效,合规,创新”为经营理念,适当分散客户的行业、地域,以降低经济周期风险。
第十六条 汇率风险管理
公司阻止或减少暴露性外汇头寸,对暴露的外汇头寸采取相应套期保值措施,如远期合约、货币掉期交易等。第十七条 利率风险管理
公司研究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审慎选择固定利率或者浮动利率,以避免利率风险。
第十八条 法律风险管理
法务合规部全面负责运营过程中所有事务的合法、合规性审核,采取预防性法律措施应对法律风险。
第十九条 租赁物风险管理
租赁业务部做好同类产品价格和性能的调查,合理设计租赁年限;资产管理部做好租赁后定期检查,及时掌握租赁物的生存状态,同时做好租赁物相关保险。
第二十条 信用风险管理
每笔租赁业务,需经过立项、调查、初审、复核、评审、批准等程序;同时,要做好租赁业务的抵押、质押、担保以及保证金收取等增信措施。
第二十一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
1、以“稳健、高效、合规、创新”为经营理念;
2、做好资产运营管理,及时收回租赁租金;
3、做好资金规划,合理匹配债务债权,公司资产负债率原则上不高于85%。
4、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提升公司融资能力。第二十二条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为公司制定合适战略决策,审议通过公司主要管理制度、业务制度、授权体系、组织机构和经营计划等。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2、构建有效的内控架构;设立以董事会为决策层、经营管理层为管理执行层、各职能部门为操作实施层的内控体系。按照“审、放、查”相分离的原则,实行租赁项目调查、立项、审核、审批、执行、监督、检查、账务核算的职能分工和全程管控。
3、建立完善的内控规章制度。建立职责与权限明晰的组织架构;制定租赁项目立项和调查、审查和审批、租赁款投放、租后监控、租后资产管理、不良应收租赁款管理等控制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控制制度;制定项目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议事决策机制和程序;
4、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培育“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全员有责”等内控理念。
第四章 租赁项目风险管理
第二十三条 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
租赁业务实行以下流程:融资租赁申请→申请受理→初审评估→尽职调查→项目复核→最终评审→合同签订→资金发放→贷后管理→租金收回。严禁未经初审、复核和最终评审发放租赁资金。
第二十四条 项目立项
租赁业务部按照业务管理制度严把项目选择标准,业务总监初审通过的项目提交风险控制部,风险控制部对初步租赁方案进行初评并出具“租赁项目初评报告”。
第二十五条 项目尽职调查
对初评通过的租赁项目,由业务人员、法务人员和风控人员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到承租人和担保人及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至少要进行一次。
第二十六条 项目评审
项目调查后由业务人员形成“融资租赁项目尽职调查报告”、风控人员形成“融资租赁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法务人员形成“融资租赁项目合规风险报告”、资管人员形成“融资租赁项目融资方案”,由风险控制部进行项目复审。
租赁项目经风险控制部复审通过后,将全部资料汇总提交项目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委员对上述资料进行评审。
租赁项目通过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如果还需董事会批准的,由评审委员会组长交由董事会审批。
第二十七条 项目合同的签订
租赁项目正式批准后,由法律合规部负责拟定全套合同、协议等并履行用章手续后,交由租赁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签订合同。
1、签订租赁合同时必须落实担保措施,包括财产抵押、财产或权利质押、保证金、企业担保等。
2、企业提供抵押物、质押物的范围,按《担保法》的规定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 租金的回收
租赁业务部做好租金催收工作,财务部每月制作“租金回收表”,并反馈给租赁业务部、资产管理部和风险控制部。
第二十九条 租赁项目的跟踪回访
资产管理部做好租赁项目的跟踪回访工作。定期检查租赁资产的状况,每季度对租赁资产状况进行检查分析,形成“租赁业务定期检查表”。
第三十条 风险预警及报告
项目投放后,资产管理部要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及时防范潜在风险。如评估发现存在重大风险,应及时督促租赁业务部提交“风险资产评估申请”。
第三十一条 风险资产处理
“风险资产评估申请”经风险控制部审核确认后报总经理审批,确认为风险资产后,由资产管理部及时采取风险资产处置措施。具体流程详见《租后资产管理办法(暂时)》。
第三十二条 租赁业务风险分级 根据企业如期、足额履约的可能性,把项目风险分级定为正常、关注级、次级、风险、损失五级。风险控制部在租赁合同签订后进行首次分级,之后每季度定期复核、复评,形成“租赁业务风险分级表”。五级风险的定义:
1、正常:经营情况良好,第一还款来源明确、充分,没有足够理由怀疑企业按时足额履约的能力;
2、关注级:经营情况正常,第一或第二还款来源不充分,但通过二者组合,项目具备了如期履约能力;
3、次级:经营情况一般,第一、二还款来源都存在一定缺陷,但企业通过其他来源渠道具备了如期履约能力;
4、风险:企业经营出现明显的问题,存在直接影响项目如期足额履约的不利因素;
5、损失:企业已明确无法足额履约,即使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或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无法足额收回。
第三十三条 租金逾期以及逾期处理
承租人到期未偿还租金,租赁业务部或资产管理部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参照《租后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风险控制部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经公司董事会审核批准后生效,自下发之日12
2017年1月5日 起执行。
第四篇:四川省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办法
文
号:川府发[2010]30号签发单位: 签发时间:2010-11-14生效时间:2010-11-14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第67次常务会审议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等部门令2010年第3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本暂行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在四川省内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国性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四川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政府金融办)为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管部门,负责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准入、退出、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并向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报告工作。
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厅际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制定并实施促进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重大问题,指导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和风险处置。省政府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等部门为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政府金融办。
融资性担保公司按属地化原则实施监管。市(州)政府是在其属地开展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和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指定监管部门(以下统称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以风险为核心的持续动态监管。
第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经营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法订立、履行合同。
第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市场化和审慎经营的原则依法开展业务,其日常经营活动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其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暂行办法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吸收存款和集资,不得发放贷款及对外融资,不得受托投资和受托发放贷款,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客户开展业务,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担保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第二章 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或分支机构,应当按属地原则向市(州)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筹建申请,经初审合格后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查批准。
经省政府金融办批准筹建后,融资性担保公司筹备组应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验资和资本金托管手续,并经市(州)政府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持验收合格文件到省政府金融办领取经营许可证,凭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注册。60个工作日内未完成筹建的,要提前5个工作日申请延期(延期最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未申请延期或经批准延期到期后仍不能完成筹建的,取消筹建资格。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具备持续出资能力的股东。
(三)有符合本暂行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合格的从业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七)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条 在市(州)范围内经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在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互助会员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必须真实合法。融资性担保公司法人代表须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
注册资本原则上为实缴货币资本,且应一次性全额到位。实物资产出资仅限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营业用动产和不动产,且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10%。单一出资人出资不得少于100万元。
地方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可以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注资,但不得作为直接出资人。
第九条 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向监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名称、营业场所、注册资本和业务范围等事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权结构。
(五)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保证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或集合资金入股,并主动声明股东关联关系等。
(六)股东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法人股东原则上应有三年以上的盈利记录且无不良信用记录,并提交上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上财务审计报告。自然人股东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提交无犯罪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和出资资金来源合法性的相关证明材料。
(七)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经营团队人员构成情况说明。
(八)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九)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十)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在申请资料齐备的前提下,省政府监管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书面决定。
第十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下列重大变更事项,须向市(州)政府监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初审合格后,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批: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组织形式;
(三)变更注册资本;
(四)跨市(州)变更公司注册地;
(五)调整业务范围;
(六)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七)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
(八)分立或者合并;
(九)修改章程;
(十)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在申请资料齐备的前提下,省政府金融办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书面决定。
第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下列变更事项,由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审批并报省政府金融办备案:
(一)市(州)范围内公司营业场所变更;
(二)公司除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以外的高级管理人员变更;
(三)持有5%以下股权的股东变更。
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涉及公司登记事项的,经监管部门批准后,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 省内融资性担保公司拟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省政府金融办同意。拟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该融资性担保公司总部所在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同意,向拟设立分支机构的市(州)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批。
省外融资性担保公司拟在我省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该融资性担保公司所在地省级监管部门同意,然后向拟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市(州)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批。
第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应提交以下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等事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分支机构拟任负责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包括身份证复印件、简历、任职资格证明和个人信用记录报告。
(四)总公司的基础材料。包括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章程,公司近三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审计报告,业务运行和风险情况说明。
(五)总公司所在地监管部门同意其设立分支机构的意见。
(六)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因分立、合并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在维护被担保人权益的前提下,由所在市(州)政府监管部门转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查批准,凭批准文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
第十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所在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应及时报告省政府金融办,经省政府金融办批准后依法予以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解散或被撤销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及时偿还有关债务。市(州)政府监管部门监督其清算过程。
担保责任解除前,公司股东不得分配公司财产或从公司取得任何利益。
第十七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应当依法实施破产。
第三章 业务范围
第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监管部门批准,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担保业务:
(一)贷款担保;
(二)票据承兑担保;
(三)贸易融资担保;
(四)项目融资担保;
(五)信用证担保;
(六)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
第十九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监管部门批准,可以兼营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
(一)诉讼保全担保。
(二)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
(三)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四)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五)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为其他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提供再担保和办理债券发行担保业务,但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近三年无违法、违规不良记录。
(二)连续三年以上盈利。
(三)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从事再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除需满足前款规定的条件外,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第四章 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
第二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设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
第二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配备或聘请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才。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设立首席合规官和首席风险官。首席合规官、首席风险官应当由取得律师或注册会计师等相关资格,并具有融资性担保或金融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二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二十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由融资性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自主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第二十七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
第二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监管部门及银行机构应将担保公司净资产扣除前述其他投资后,作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信用放大基数。
第二十九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互助会员制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对非股东单位提供担保。
第三十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差额提取办法和担保赔偿准备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监管部门另行制定。
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责任风险状况和审慎监管的需要,提出调高担保赔偿准备金比例的要求。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对担保责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准确计量担保责任风险。
第三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债权人应当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建立业务关系,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担保责任的方式。
第三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办理融资性担保业务,应当与被担保人约定在担保期间可持续获得相关信息并有权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
第三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债权人应当建立担保期间被担保人相关信息的交换机制,加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辅导和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将公司治理情况、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资本金构成及运用情况、担保业务总体情况等信息告知相关债权人。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资本金托管协议,由一家或多家银行机构(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托管账户)对其资本金进行全额托管。资本金托管协议应载明资本金仅限用作融资性担保业务合理的费用支出、代偿支付、委托金融机构做零风险理财和监管机构允许的其他用途,不得挪作他用。如果变更或解除托管协议,应报经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同意并报省政府金融办备案。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不符合规定用途的支付行为,金融机构(托管方)有权止付,并报告市(州)政府监管部门。
第三十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因担保业务收取的客户保证金,要存入资本金托管账户,单独核算,按资本金监管,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七条 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制度和监管评级制度,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及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管。市(州)政府监管部门应于每年1月底前形成上监管报告和机构概览报告报省政府金融办。省政府金融办汇总分析后,于2月底前,向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和省政府报告全省上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和监管情况。
省政府金融办应及时向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和省政府报告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重大风险事件和处置情况。
第三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按季向监管部门报送经营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合法合规报告及资本金托管和运用情况,按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审计报告。
融资性担保公司向监管机构提交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监管部门应根据审慎监管的需要,适时提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要求。
第三十九条 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有权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专项资料,有权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或进行必要的整改。
监管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债权人通报所监管有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违规或风险情况。
第四十条 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可以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予以配合,并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第四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在24小时内向监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等会议的重要决议。
第四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及时报送监管部门。
第四十四条 省政府金融办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预警和处置制度,指导各市(州)制定本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处置风险。融资性担保公司有关风险预警和处置的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五条 建立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履行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维权、服务等职责。
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接受省政府金融办的指导。
第四十六条 征信管理部门应当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有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并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查询相关信息提供服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监管部门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的。
(二)违反规定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的。
(三)未依照本暂行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事件和处置情况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本暂行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违反法律、法规及本暂行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按《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等部门令2010年第3号)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托管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未能有效履行托管职责的,监管部门可取消其托管资格,并通报银行监管部门建议按照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条 违反本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处罚;擅自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的,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公司制以外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参照本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外商投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按照外商投资企业有关规定及本暂行办法办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融资性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十二条 各市(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辖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贯彻落实意见,并报省政府金融办备案。
第五十三条 本暂行办法施行前已经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不符合本暂行办法规定的,应当在2011年3月31日前达到本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具体清理规范工作,由省政府金融办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负责。
第五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出台前我省有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规定凡与本暂行办法相抵触的,以本暂行办法为准。
第五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公司金融融资担保管理办法
金融融资担保管理办法
1.0目的2.0
3.0
3.1
3.2
4.0
4.1
4.1.14.1.24.2
4.2.1为了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融资和对外担保管理,有效控制公司融资风险和对外担保风险,保护公司财务安全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职责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金融融资及担保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下属子公司负责提出金融融资及对外担保申请并配合财务管理中心完成金融融资及对外担保相关工作。工作程序 术语与定义 本办法所称融资,是指公司(由我方发起、且控股的各类业务单元中独立核算且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含本公司)向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的行为,主要包括综合授信、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技改和固定资产贷款、票据融资、开票保函、信托等形式。公司直接融资行为不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对外担保,是指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对公司及各子公司相互之间为
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强制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
4.2.2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的对外担保,视同公司行为,应执行本办法。
4.2.3公司对外担保实行统一管理,公司董事长或经合法授权的其他人员根
4.2.4
4.3
4.3.1
4.3.2
a)
b)
c)
d)
e)
f)
g)
4.3.3
4.4
4.4.1据公司董事会的决议代表公司签署担保合同。未经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并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代表公司签订担保合同、协议或其他类似的法律文件。公司对外担保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最近一个月会计报表或合并会计报表中净资产的50%。公司融资的审批 公司财务管理中心作为融资事项的管理部门,统一受理公司各单位的融资申请,并对该事项进行初步审核后,按公司权责手册规定的权限报经审批。公司申请融资时,应依据本办法向有权部门提交申请融资的报告,内容必须完整,并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拟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名称; 拟融资的金额、期限; 融资获得资金的用途; 还款来源和还款计划; 为融资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 关于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的说明; 其他相关内容。公司的有关部门依据公司权责手册审议融资申请报告时,应对融资事项所涉及的经营计划、融资用途等进行认真审核,提供专业意见,作为董事会决策的依据。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条件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必须对被担保对象的资信进行审核,被担保对象应符
合下列要求:
a)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b)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4.4.2公司不得为控股股东及不具有实际控制的其他关联方,任何法人单位
或个人提供担保。
4.4.3公司对外担保必须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且反担保的提供方应当具有
4.5
4.5.1
a)
b)
c)
d)
4.5.2
4.5.3
4.5.4
a)
b)
c)
d)
e)
f)
g)
4.5.5实际承担能力。对外担保对象的审查 公司可以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单位提供担保: 因公司业务需要的互保单位; 与公司具有重要业务关系的单位; 与公司潜在重要业务关系的单位; 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其他有控制关系的单位。以上单位必须同时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并符合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非法人单位、个人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在决定为他人提供担保之前,或提交股东大会表决之前,应首先了解和掌握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对该担保事项的利益和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并在董事会公告中详尽披露。申请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基本资料,包括营业执照、企业章程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反映与公司关联关系及其他关系的相关资料等; 担保申请书,包括但不限于担保方式、期限、金额等内容;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还款能力分析; 与借款有关的主合同的复印件; 申请担保人提供反担保的条件和相关资料; 不存在潜在的以及正在进行的重大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的说明; 其他重要资料。经办责任人应根据申请担保人提供的基本资料,对申请担保人的经营
及财务状况、项目情况、信用情况及行业前景进行调查和核实,按照
合同审批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核,经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定后,将有关
资料报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
4.5.6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对呈报材料进行审议、表决,并将表决结果记a)
b)
c)
d)
e)
f)
4.5.7
4.6
4.6.1
4.6.2
a)
b)
c)
d)录在案。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或提供资料不充分的,不得为其提供担保 资金投向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的; 在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有虚假记载或提供虚假材料的; 公司曾为其担保,发生过银行借款逾期、拖欠利息等情况,至本次担保申请时尚未偿还或不能落实有效的处理措施的; 经营状况已经恶化、信誉不良,且没有改善迹象的; 未能落实用于反担保的有效财产的; 董事会认为不能提供担保的其他情形。申请担保人提供的反担保或其他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必须与担保的数额相对应。申请担保人设定反担保的财产为法律、法规禁止流通或者不可转让的财产的,不得为其担保。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审批 公司财务管理中心作为对外担保事项的管理部门,统一受理公司对外担保的申请,并对该事项进行初步审核后,按权责手册所规定的权限报公司有权部门审批。公司各单位向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报送对外担保申请、及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向董事会报送该等申请时,应将与该等担保事项相关的资料作为申请附件一并报送,该等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被担保人的基本资料、已经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复印件; 被担保人经审计的最近一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分析报告; 主债务人与债权人拟签订的主债务合同文本; 本项担保所涉及主债务的相关资料(预期经济效果分析报告等);
e)拟签订的担保合同文本;
f)拟签订的反担保合同及拟作为反担保之担保物的不动产、动产或权利的基本情况的说明及相关权利凭证复印件;
g)其他相关资料。
4.7
4.7.1
4.7.2
4.7.3
4.7.4
4.7.5
4.7.6董事会认为必要的,可以聘请外部财务或法律等专业机构针对该等对外担保事项提供专业意见,作为董事会决策的依据。公司融资及对外担保的执行和风险管理 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融资或对外担保事项经公司有权部门批准后,由公司董事长或其授权的人代表公司对外签署融资合同或担保合同。公司控股或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的融资或对外担保事项经公司有权部门批准后,由控股或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的董事长或其授权的人代表该公司对外签署融资合同或担保合同。公司订立的融资合同或担保合同应在签署之日起 7 日内报送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已经依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五章所规定权限获得批准的融资事项及对外担保事项,在获得批准后30 日内未签订相关融资合同或担保合同的,超过该时限后再办理融资或担保手续的,视为新的融资或担保事项,须依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被担保债务到期后需展期并需由公司继续提供担保的,应当视为新的对外担保,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履行担保申请审核批准程序。公司对外担保的主债务合同发生变更的,由公司董事会决定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预计到期不能归还贷款的,应及时了解逾期还款的原因,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应急方案。融资期限届满需要展期的,公司财务部应及时向董事会报告,并说明原因及还款期限。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被担保人不履行债务致使作为担保人的公司承担
担保责任的,公司应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及时向被担保人追偿。
4.8有关人员的责任
4.8.1公司融资及对外提供担保,应严格按照本办法执行。对违反本办法的责任人,公司视情节决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4.8.2公司经办部门人员或其他责任人违反法律规定或本办法规定,给公司
4.8.3
4.9
4.9.1
4.9.2
5.0
6.0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公司经办部门人员或其他责任人怠于行使其职责,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依照公司相关奖惩管理制度给予处罚。附则 本办法经公司董事会通过后报股东大会批准生效。本办法自生 效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相关支持文件记录
《公司法》《担保法》《昊昇三农组织权责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