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

时间:2019-05-14 23:0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

第一篇: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

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析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总出院人数5431例,统计感染人数及感染部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总出院人数5431例,发生院内感染有21例,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有20例(95.24%),肺部感染1例(4.76%);其中2014年总出院人数2942例,发生感染17例,占0.67%,2015总年出院人数2489,发生感染4例,占0.16%,比较差异明显,P<0.05。采样点具有170个,主要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一个季度进行采样一次,170个采样点,已达标149例,具有21个采样点未达标,不过经过院感科现场指导后重新监测合格。结论 产科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应针对性的给予控制措施,做好标准预防,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无菌技术,做好手卫生及空气消毒监控,降低院感发生率。

【关键词】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效果

院感是患者在入院时没有亦不处于潜伏期,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又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1]。产科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场所,同时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在母婴同室后,也存在母婴二重感染的情况,产妇在经过分娩向产褥期过渡的期间,其机体内分泌及生理均发生变化,患者免疫能力降低,容易受到易感因素侵袭进而发生感染[2]。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产科产妇及新生儿好发院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对母婴的安全健康均造成威胁。因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刻不容缓。为探析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本文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总出院人数543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人数及感染部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总出院人数5431例,包括顺产及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年龄20-43岁,平均(32.4±4.3)岁。

1.2 方法 对54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人数及感染部位,分析感染因素,给予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1)产科应设定三个独立的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患者专用通道及垃圾专用通道,各个区域应严格划分。(2)对于疑似及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应将其推入隔离待产室进行分娩。(3)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原则,预防交叉感染,同时注意终末消毒工作。(4)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利器盒内,禁止护理人员用手直接碰触使用的刀片及针头等[4];(5)加强病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遵守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切断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加强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和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监控。(6)保持室内清洁,做好物表消毒工作,物品消毒都采取高压消毒灭菌或者等离子消毒灭菌,空气消毒采取循环风消毒机消毒,台面采取含氯消毒液擦拭,每一个季度对医务人员的手、空气及物表台面进行监测一次,对于存在不合格的地方及时纠正[5];(7)医护人员进出产房应严格进行手消毒,因为多数院感均来自于非芽孢细菌,自觉完成手消毒,充分认识到洗手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可制定关于医护人员进出产房的指示流程,对于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挂洁肤柔速干手消毒液[6]。对于产房、新生儿洗澡间及隔离产房的水龙头可改装为感应式出水。(8)预防感染高发季节,向产妇和家属进行宣教,告知感染的相关知识,并让其掌握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放置地点[7]。同时,科室管理应严格落实医院探视制度,加强对探视家属的管理,对探视人数进行限制,对于伴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准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探视。(9)产科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院感监控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8]。

1.3 监测标准 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9]中关于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洁净病房),空气≤10cfu/m3、物体表面≤5cfu/m3、医护人员手≤5cfu/m3;II类(病房、产房、婴儿室、ICU等),空气≤200cfu/m、物体表面≤5cfu/m、医护人员手≤5cfu/m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临床数据处理,(n,%)计数资料,卡方检验,(x±s)为正态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院感发生情况分析 总出院人数5431例,发生

33院内感染有21例,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有20例,占95.24%,肺部感染1例(4.76%);其中2014年总出院人数2942例,发生感染17例,占0.58%,2015总年出院人数2489,发生感染4例,占0.16%,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表1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院感发生情况分析(n,%)2014年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15年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总出院例数

727 641 776 798 660 586 664 579 5431

院感人数 5 2 3 0 0 2 2 21

感染率 0.96 0.78 0.26 0.38 0 0 0.30 0.35 0.39

呼吸道感染 5 2 3 0 0 2 2 20 2.2 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产科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分析 采样点具有170个,主要是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每一个季度进行采样一次,170个采样点,已达标149例,具有21个采样点未达标,见表2;不过经过院感科现场指导后重新监测合格。

表2 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产科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分析(次数)监测采样点 产房及隔离产房 计划生育室 新生儿洗澡间 治疗室 合计 3 讨论

3.1 院感因素分析

空气超标次数 2 1 1 8

物表超标次数 4 1 1 8

医护人员手超标次数 1 1 2 5(1)产科环境布局不合理,医护人员和患者共用一个通道,区域划分不清;(2)医护人员意识浅薄,对预防院感缺乏一定的重视,仅忙于日常护理和治疗;(3)对医护人员的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力度不够;(4)医护人员对手卫生不够重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5)患者发生感染原因是由于多数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加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病人正常菌群失衡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了控制难度[10]。3.2 控制效果

通过加大监测力度,产科医务人员对院感的知识也更加深刻,促进了自觉性,也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率,减少了耐药菌株的发生,通过加强婴儿用品的管理,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几率,加强产房的环境监控等,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率,这些均说明通过对产科院感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后,有效控制了产科的院感率。在本研究中,总出院人数5431例,发生院内感染有21例,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有20例,占95.24%,肺部感染1例(4.76%)其中2014年总出院人数2942例,发生感染17例,占0.58%,2015总年出院人数2489,发生感染4例,占0.16%,比较差异明显,P<0.05;此结果充分证实了上述说法,同时我院产科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考虑可能是产妇在分娩之后,不敢通风,总是关闭门窗,导致室内外空气不能够流通,特别是剖宫产患者由于害怕切口疼痛,进而不愿意活动,加之手术后免疫力降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此时,医护人员营养严格病房管理,改善病房环境,定时为其开窗痛风,使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剖宫产的患者应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翻身,并排被,帮助其咳嗽排痰,降低呼吸道感染。本研究中,产科监测采样点具有170个,主要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一个季度进行采样一次,170个采样点,已达标149例,具有21个采样点未达标,不过经过院感科现场指导后重新监测合格。同时院感科联合医务科对产科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产科所有人员积极参加,合格率达到100%。

综上所述,院内感染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需要从最底层做起,更加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产科医务人员会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的理念将这项工作做好,降低院感发生率。【参考文献】 [1] 李方琼.产科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1):46-47.[2] 陈龙清.产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401-4402.[3] 徐立群,黄燕萍.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防治对策[J].四川医学,2013,34(2):211-213.[4] 何玉敏,王少冰,沈琼佳等.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一体化产科病房中的重要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96-298.[5] 孙辉.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92-92.[6] 余艳,肖云红,胡正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对产科母婴同室病房院内感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96-97.[7] 刘艳娟.妇产科院内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2):2177-2179.[8] 陆玲玲.妇产科常见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20(6):881-883.[9] 武爱玲,孟秀清.妇产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339.[10] 朱云花,蒋玲玲,刘海燕等.产后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因素及常见病原菌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12(3):223-226.

第二篇: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 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下同)的主要职责:(1)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2)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3)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5)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6)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2.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 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患者,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四、工作程序

1.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 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确诊为传梁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2.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1)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①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控制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④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2)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①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②医院感染控制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A.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暂停接收新患者。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第三篇:控制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控制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发病率,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控制感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按照各科室感染管理标准进行,对合格事项进行表扬,不合格事项提出整改或现场立即整改,整改过程中有如下措施:

一、护理部对合临床科室的治疗室处置室,病房进行检查测试消毒浓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病房的终末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等项目。

1、消毒液浓度不符合要求,责令护士长必须现配现用,并按照要求进行测试,如制剂室配制通知制剂室人员立即重配制,并测试符合要求为目标,如75%容易挥发,严格用酒精比重测试,立即更换,通知护士长每三天更换配制。

2、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检查中如回收和处理不符合,通知本科护士长和当班护士,立即整改,决不允许无原则流失,并且给予警告,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否则扣除当月30%奖金。

3、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如不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者,责令护士长对本科护士强化三基训练,并通知护士长进行培训、检查、直到合格为止,汇报护理部。

4、病房未进行终末消毒的处理,发现一个病室扣10分,并扣除护士长当月30%奖金。

二、护理部对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进行检查时重点检查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1、各室间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擦拭,地面是否进行湿式清扫,消毒液拖地,如没有按要求去完成,责令立即改正,并不定期抽查,如二次发现不符合要求,扣除护士长当月奖金。

2、重点科室的用物如无菌敷料、镊子罐、液体开启的使用时间是否合格,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并通知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并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合格为上。

3、无菌技术操作如违反操作原则者限在24小时内改正,如不按期改正的,停岗培训,由科护士长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如考核仍不合格,则调岗。

赛罕区医院护理部

第四篇: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一、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三、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医院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证实流行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衰率,若罹衰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关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存接收新病人。

5、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

五、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关于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当地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度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医院应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抗感染药物专家或有抗感染药物应用经验的医师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

3、检验科和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的指责,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4、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映,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二、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给药途径。

四、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五、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

1、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

3、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4、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

5、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等局部用药。

6、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原则

一、目前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二、不作退热用。

三、抗菌药物尽量不供皮肤粘膜等疾患局部应用。

四、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要严格控制

抗菌素的管理

通过药房核查处方,严禁大剂量使用,查对抗菌素联合用药是否合理,以及抗菌素的使用有否适应症,也可通过药师参与查房等手段。

院内感染控制重点措施

(一)协助组织药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三)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理人员调配。

(四)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督医院营养室的卫生管理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管理工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五)负责本源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应用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六)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医院感染病源、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八)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源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领导(防疫站),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院内感染的鉴定和报告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2、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

3、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隔离制度

1、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

2、传染病人送传染科隔离治疗,病区分开,病种分开,包括对疑似病人隔离防治。

3、对辅助检查如理疗、放射、超声、检验病人可分开时间或指定地区确诊或到病室床头,避免传染机会、途径。

4、病人进入病房,应领取病人的衣服,病人衣帽不得与医务人员服装接触混杂。

5、传染病每室只收一种传染病人,患者不得随意离开病房,严格控制探视陪护。

6、对传染病人物品要严格管理,标本要严格管理或处理消毒。

7、清洁物与污染物要和消毒后的东西绝对分开,洗衣房应将传染病人的衣服分放标明。

消毒污染物处理

1、要做好预防性消毒,经常性消毒,终末消毒。

2、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经消毒注入下水道,病人离开或死亡后,室内及床单一律更换进行消毒,其他物品同时进行去污消毒处理。

3、对传染病人的衣物及污染物用过器皿应严格消毒,特殊处理或焚烧。

4、对一次性物品用后彻底毁形、焚烧,其他物品应彻底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5、遵守操作常规无菌观念,化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消毒后物品不要和使用过物品混放。

6、消毒采取化学煮沸,压力整齐,烧灼干烤,紫外线化学制剂消毒灭菌。

7、环境卫生加强管理,通过监测有目的进行污物处理、防腐除害灭菌。

第五篇: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在观看了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以后,我院职工感触很深,领导也极其重视。现将我院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部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院领导加强了一次性用品购进的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四、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下载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院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办法及效果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 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二、适用范围各临床、医技科室。三、职责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下同......

    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总体方案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

    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总体方案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

    ICU院内感染控制介绍

    ICU院内感染控制介绍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09年1月28日正式成立,29日开始收治病人,至今共收治危急重病患者120例。ICU病房分监护区辅助区和监护区;监护区面积为315m2 ,床位设置......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等技术规范,加强医疗......

    产房控制院内感染管理规定

    产房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物品管理 1. 明确室及各区的消毒管理制度,并落实责任到人。 2. 无菌包布应一用一清洁消毒。 3. 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做到一人一用一销毁。......

    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

    福贡县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 在本次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中,对发现的问题我部门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检查组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具体整改内容: 一、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