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

时间:2019-05-14 23:2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

第一篇: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

一、新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法律地位方面,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处境比较尴尬,按照《环境保护法<试行>》立法时的设想,当时即将《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但是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并不是由全国人大通过的,而只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这样,它并不是属于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基本法,而是属于普通部门法的范畴,不具备基本法的形式地位。因此既无法实现与其他部门法的平等对接,又无法从法律体系上统领环境资源保护法。

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哪些问题上有重大进步?

环保法修法之五大进步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不仅在环保界、法学界回荡了十多年,也涌入了民意机关。据统计,从1995年至2012年的历次全国人代会,全国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台湾、海南代表团提出修改环保法的议案多达78件,成为修法的直接推手。

从2008年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历时三年,对环保法及相关法律进行了后评估,形成了一系列论证报告,并提出了基本的修法建议。据此,原本在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中仅居论证项目之列的环保法修改,正式纳入了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

2012年8月27日,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环保法修正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审,正是回应民意、多年孕育、及时提速的结果。

1、立法理念的转变

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折射了环保法的立法理念和价值取向。现行环保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是“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在许多人看来,仍然是环境利益从属于经济利益,更多体现的是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而多年来围绕这一议题,也构成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行环保法正式制订时的1989年,中国尚未褪去计划经济的烙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环境问题也尚未发展到当下这般严峻程度,现行环保法立法理念的欠缺,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所致。同样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当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衍生成社会共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重新厘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成了环保法修法时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在此次环保法修改中,体现为一系列相当细化的环保新原则,修正法提出:“环境保护工作应当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制定环保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等原则,并明确国家采取相应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环境法治”等时代热词载入环保法,以及“保护优先”原则所寓示的价值取向,标志着环保法的立法理念发生了重大调整,真正回归到了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本位。

但也必须看到,“协调发展”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法律所描绘的一种理想图景,尽管环保法修正草案将现行法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置换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表达了偏重环境利益的立场。但在现实中,总会出现两者无法协调的状况,也难免遭遇鱼与熊掌的取舍难题,而旨在长远的环保追求,未必能战胜短视的利益追逐,也未必能抵挡住权力、资本所代表的强势经济力量。事实上,我们已经见识了太多将经济利益奉为必保“熊掌”、将环境利益视为可弃之“鱼”的逆向选择。正是从这个意义而言,如何真正落实“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尤其是在两者无法兼顾时设置“环保优先”的底线,不仅是未来执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待制度层面的进一步明晰和宣示。

2、政府的“紧箍咒”

强化政府的环境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被视为此次环保法修改的最大亮点。而其动因,正是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政府失职,已成为制约环保事业的最大障碍。

“政府不作为、干预执法以及决策失误是环境顽疾主要根源。许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看似责任在企业,实际根源在政府。”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多个场合反复公开的这番观点,可谓点中要穴。

2009年曝光的陕西省凤翔县血铅污染事件即是其中典型。当地村民曾反对政府引进相关污染企业,但当地领导却以“拍桌子”、下死命令征地的方式强行引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工厂1000米之内不能居住人,当地政府却认为500米就足够了,并“承诺”三年内完成居民搬迁,但事实上这一“承诺”并未兑现,终至酿成大祸。

这类由政府一手主导的环境悲剧并非个案,有实证研究表明,最近20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近80%与政府有关,其中45%与政府的不科学决策有关。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GDP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的最“硬”指标,而权力也就难免沦为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令环境公共利益付出巨大牺牲。诚如潘岳所言:“一些地方政府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政绩观指导下,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和挡箭牌。”

2011年遭央视曝光违法排污的哈药总厂,其实早就有媒体揭露其“怪味扰民”,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曾连续两年联名提案要求处理,附近居民的投诉更是经年不断,但所有这些都无法撼动其排污“特权”。有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哈药顶着当地利税大户的光环,这才是它的“底气”所在;而2010年“污名远扬”的紫金矿业,不仅为当地贡献了60%以上的财政收入,而且其多位管理者曾在政府部门供职,这就不难理解,此前已经造成多起污染的紫金矿业,每次都能在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化险为夷。

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屡屡失守环境责任阵地的同时,相应的问责机制却颇为无力。2005年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成为对此次事件负责的最高官员。从历史的眼光看,曾经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解振华,为开启环保问责制支付了沉重的个人命运。尽管如此,当下的环保问责制仍然更多局限于“出了事”、甚至是“出了大事”才问责,而未形成对日常环境质量负责的问责机制。

从法律层面检讨,现行环保法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涉及政府责任,对行政权力滥用和不作为的约束几乎是空白,而其它环保法律也大抵如此。正因此,通过立法建立对政府履行环保职责的监督和制约制度,早已成为公共诉求,而环保法的修改,恰恰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环保法修正草案为此专设了针对政府责任的“监督检查”一章,并架构了四个层次的监督机制,除了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以及强调信息公开的公众监督外,政府的内部监督和人大的外部监督备受关注。

在政府内部监督方面,最大的突破莫过于引入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这标志着,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的制度变革,首次获得了法律确认。

而在人大监督方面,则要求政府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如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还应当专项报告。不难预测,“环保报告”将频频现身于各级人大,而人大监督也将由此打开一个新的领域。

法学界、环保界的普遍共识是:“环保法应该从目前的管制企业为主,更多地转向约束政府行为。”而此次环保法修改针对政府责任的多层次设计,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公众知情的权利

对公众而言,环境污染带来的最大伤害或许并不是风险本身,而是身处险境却蒙在鼓里。而在现实中,公民环境知情权缺乏保障,乃至“被隐瞒”“被欺骗”,恰恰已成突出问题。

被反复引用的一个经典案例是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后,污染物沿江而下,直逼有900万人口的哈尔滨市。但哈市政府直到事故发生8天后才发出公告,声称要检修供水设施,全市停水4天。然而这所谓的“善意欺骗”反而加剧了市民猜测,于是政府次日又改口公布了污染风险。一夜间自相矛盾的信息发布,既毁掉了政府公信力,也令坊间谣言四起,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甚至举家逃离的全城性恐慌。

阻挡环境信息公开的,不仅有政府的“维稳”思维,也有企业的“卸责”本能。紫金矿业发生污染事故后,拖到第9天才对外发布公告,其后又企图向媒体记者发放“辛苦费”进行封口;渤海蓬莱油田溢油事故经微博报料半个多月后,事故原因、溢油原因依然是迷雾一团,在舆论压力下,中海油才极不情愿地对此核查,而其内部人士随后轻描淡写所称的“泄漏范围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次日即被国家海洋局证明是“谎报军情”,因溢油污染形成的劣四类海水面积,其时已达840平方千米。

有统计表明,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我国两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有77家发生了113起环境污染事故,仅有16.9%的公司在事故发生或媒体曝光两日之内发布公告;9%的公司在事故1个月后才发布公告,多达50.6%的公司则从未进行公告。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日常的排污数据等等,许多企业也往往以“商业秘密”之类的理由拒绝公开。

另一方面,公众要求环境知情的权利诉求却在日益勃发。据环保部统计,该部收到的环境信息申请数量逐年增多,2009年为72件,2010年便上升到226件,猛增了205%。

2011年入冬以后,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多个城市遭遇灰霾天气,令人陌生的专业术语PM2.5就此进入公众视野。多位市民要求当地环保部门公开PM2.5监测数据,虽屡遭拒绝,但舆论、网络、公众的讨论和追问并未止步。这场蔚为壮观的公民行动,不仅推动PM2.5纳入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督促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纷纷作出今年全面公布PM2.5数据的承诺,且有的已付诸实施。按照环保部的时间表,到2006年,PM2.5数据将在全国范围进行监测和公开。

同样是在2011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状告贵州某奶业公司偷排污水,因向修文县环保局申请相关信息公开未果,同时也将该环保局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判决修文县环保局十日内公开相关信息,此案也因此成为我国首例审结且原告胜诉的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案。

尽管民间社会争取环境信息公开的行动屡有收获,但从制度层面而言,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仍存重大缺陷。现行环保法仅规定环保部门要“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其它环保单项法只是规定了本领域的环境信息公开。而环保部制订、2008年5月起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不仅是效力较低的部门规章,而且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只是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仅仅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对“超标”“超总量”的“双超”企业实行强制公开。

正因此,此次环保法修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根据环保法修正草案的规定,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县级以上政府及环保等部门,应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许可、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等信息;公民、法人等可以依法申请环境信息,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此外,修正草案还要求企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监测,并依法公开监测数据。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确立,当可视为此次环保法修改的又一关键突破。它不仅为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事实上也为环境议题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打下了基础。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公民在环境信息公开下对政府实施的监督是一种‘过程监督’,其作用决不是公民依靠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等传统性权利实施的‘事后监督’所能比拟。”

4、制度的“补丁”

“为何空气质量报告显示的是二级的良好天气,可天空看上去却是灰蒙蒙的,呼吸起来很不舒服?”这是城市居民经常遇到的困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重要污染物并未纳入监测范围,二是监测点不够密集或数据可能有误。前者涉及环境基准,后者则与环境监测有关。

所谓环境基准,是指环境要素中污染物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限值,这也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构建环境基准已历百年相比,我国环境基准研究基本上是空白。以大气标准为例,我国仅有30项,而美国却多达180多项。

PM2.5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全球主要国家早就将其纳入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而我国在今年2月颁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前,长期只是将PM10纳入监测范围,却将PM2.5排除在外。虽然同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的PM10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截然不同,PM10虽大,但数量不多,并不容易超标,这也造成了此前很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看上去很美”的幻觉。而PM2.5 虽小,但数量众多,是降低能见度、破坏空气质量的主因,并且不会像PM10那样仅仅沉积于呼吸道,而是直接入侵人体肺部,对健康危害更甚。

而在环境监测方面,屡屡出现的“数据打架”等现象,也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去年入冬以后,北京、广州等地官方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因与一些社会机构、尤其是美国驻华使领馆发布的监测结果存在巨大差异,引发舆论热议,而一些无所适从的市民,转而利用手中工具,掀起了“我为祖国测空气”的行动;今年以来,广州、南京等地试点PM2.5监测后,因监测点“扎堆”设在学校、公园等空气洁净之处,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有调查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都设有监测网络,这直接导致了监测站点重复、监测标准不

一、监测数据“打架”等现象,并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活动所存在的种种缺陷,事实上已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等等,这也成为此次环保法修改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环境质量标准方面,环保法修正草案增加规定,要求科学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而在环境监测方面,修正草案规定,国家建立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信息体系,统一规划设置监测网络;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纳入监测数据信息体系,作为评价环境质量的依据;监测机构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监测数据依法公开。

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是环境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而完善这类基本制度正是此次环保法修改的一个重要思路。与之相似,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等等,也在环保法修正草案中拾遗补缺,打上了制度的补丁。

5、企业的责任担当

2011年哈药总厂陷入“污染门”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哈药股份2010年的广告费用高达5.4亿元,而同年环保投入仅为1960万元,两者相差竟达27倍之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不惜一掷亿金以狂轰滥炸之势吹嘘“做良心人,制精品药”的哈药,却不愿花钱根治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污染威胁。各种污染物以“水陆空”立法之势偷排乱放,而一些污水处理因“检修”根本没有启动。

现实生活中,长期超标、违法排放而不愿投资治污、减排的企业,可谓比比皆是。一些企业的治污设备甚至仅仅用来对付检查:执法部门来了,“开机欢迎”;走了,“关机欢送”。

造成上述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而这,也是此次环保法修改力图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环保法修正草案确立了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排污单位的环保责任,包括企业负责人的环保责任制度和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环保工作并接受监督;此外,进一步完善了限期治理制度,增设了限期治理计划的内容等规定,等等。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对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

现行环保法规定的其实是一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超标排放才交纳排污费,或者说交纳排污费就可以超标排放。这实际上是默许企业不经申报、审批就可以随意排污,也是对“花钱买污染”现象的纵容,而其认可达标排污行为可以“免费”进行,更是不足以敦促企业依法谨慎排污、积极治污。其制度设计已完全有悖于环境立法的价值目标,因而多年来一直饱受诟病。

事实上,作为目前我国环保领域运用最广的一项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在实践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超标收费向排污即收费、超标就加倍收费的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的转变。2003年实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及一些环保单项法中,都有类似的规定。其目的就是体现“污染者负担”原则,强调企业不仅要对减少排污负责,也要对因排污对公共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此种情形下,现行环保法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不仅严重滞后,事实上也与上述法律法规产生了严重冲突。

正因此,环保法修正案将“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修改为“排污申报和收费”制度,规定排污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并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交费,征交费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根据有关法律制定。这一变革,彻底摒弃了现行环保法的一大立法弊病,同时对排污费的交纳和使用作出原则性规定,也为今后推行环境税留下了空间。

不过,仅仅原则性地确立“排污就收费”制度,并不足以真正解决“违法成本过低”的弊端。在理论上,排污费的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染防治费用,否则排污者便不会致力于污染的治理和控制,而实际情况恰恰是,我国排污费收费标准长期偏低,远远低于企业的污治成本。这就诱发了所谓的“经济人理性选择”,在一些高污染行业企业中,宁交排污费也不愿开动治污设备成了普遍的畸形现象。另一方面,对于违法、超标排污等行为,我国现有环保法律的处罚力度明显偏轻,这也“鼓励”了大量的“偷排”现象,抓不到算我赚了,抓到了交点罚款也无伤筋骨。

典型的一例是,2006年,顶着“中国漂染工业第一名”光环的广东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被发现每天偷排高浓度废水两万多吨,排污许可证已过期两年。据测算,如果该公司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每吨成本约为1元,每年需1000多万元,这个数额与其每年35亿元的产值相比其实并不算多。然而,水污染防治法对“偷排”行为的最高罚款仅为10万元。该公司权衡之下,最终走上了私设暗管偷排的歧路。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仅仅向中石油罚款100万,而国家5年间为治污却投入了78.4亿元巨资;渤海溢油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依法只能向康菲中国公司开出最高20万元的罚单,也就是这个石油巨头天价吊灯上几块水晶的价钱;更具黑色幽默的是,环保部门对紫金矿业罚款956.313万元虽然创下建国以来环境违法罚单的最高纪录,甚至有人惊呼其是“中国环境执法里程碑”,事实上对年利润50亿元左右的紫金矿业而言只是九牛一毛,罚单一出,市场反而认为是“利空出尽”,紫金矿业的股价逆市而涨,一路冲到涨停板。

眼下,环保法修正草案在确立“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交费”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已授权国务院制订相关的征交办法,这应当是改变“违法成本低”的大好时机。

普遍的共识是,未来的排污收费制度应当体现“污染者负责”“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总量控制,超标处罚”等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收费标准,排污量越大,超标越严重,应交费额就应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违法企业,也应大幅度地提高罚款等行政处罚力度。

要从制度层面彻底扭转“环境违法成本低”,敦促企业真正承担起环境社会责任,还需付出更多的立法努力,但我们有理由期望,环保法的修改,应当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拐点。

三、新环境保护法在哪些方面还有重大修改空间?

应在“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后加上“和排放许可制度” 汪纪戎委员说,《环境保护法》就应该是环境基本法的地位。《环境保护法》和各个环境要素法之间,可以是综合法和单项法的关系、母子法的关系,或者是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关系。《环境保护法》相对于环境要素的单项法,应该主要宣示基本理念、政策取向、体制架构,修改以后能够框得住现行的单项法,又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为以后适时制定修改各单项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建设新法确认目前实行的行之有效的一些制度,但也不用把单项法中已经规定的或者应该由单项法和细则规定的内容写得太具体。

汪纪戎建议,在“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后面加上“和排放许可制度”,下面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改成“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她认为,总量控制要落实到排放源,需要有分配和许可。另外,目前仅对几个重点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但对于一些行业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需要通过许可来进行控制;《水污染防治法》等单项法已对此有所规定并实行多年,此次修法不应不予涉及。

要从制定规划开始就重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路甬祥副委员长说,《环境保护法》修改很有必要、十分紧迫。与城市相比,乡镇一级环保基础设施普遍简陋,缺乏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而且因为居住比较分散,很难纳入到中心城市的环保网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废弃物数量、种类不断增加,造成的二次污染也更为严重。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正在调整农村居民点分布结构,改善居住条件。但是新建的居民点多数只管地面,不顾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没有废弃物处理系统,造成了面源污染。因此,要从制定规划开始就重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路甬祥说,《草案》第22条和第23条前后用了不同的概念。第22条是“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但第23条用了“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路甬祥认为,城乡应该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把第22条的“城市规划”改成“城乡规划”。

需从法律和制度上确立一套开放的、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 谢克昌委员说,自2007年厦门PX事件以来,全国各地大小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为什么《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未能阻止此类事件频发?为什么此类事件“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当现有的环境利益冲突协商机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而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时,“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评”等规定成了走过场,这就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确立一套开放的、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程序。

他建议,在“强化监督检查措施,落实政府责任”的基础上,在《草案》第5章中,增加“强化对影响资源环境状况的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行为的监督、制约、激励与合作”的有关内容;应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法》的主体和决定性作用,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尚未明确的“以适当方式参与环评”的公众意见如何被考虑、公众意见能起多大作用等法律规定,均应在《草案》中有所表现;《草案》第19条补充了国家对重点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制定国家和各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应把让公众获得环评信息的过程表述得更明确

吴晓灵委员说,我们虽然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法》,但从环资委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于政府部门依法公开环评信息的要求不够具体,难以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吴晓灵说,《草案》第13条只写了一句“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应该借这次《环境保护法》修订的机会,把让公众获得环评信息的过程表述得更明确一些。

吴晓灵建议,将原来第13条第1款“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中“污染环境的”删除,改为“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第2款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应向社会公众公开,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并在这一条中加上第3款:“金融部门应该将环评报告作为项目融资的依据之一”。

居民有权及时了解所在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实况

范徐丽泰(微博)委员说,依法公开环境监测数据既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让公众有选择权。《草案》第11条第5款最后一句为“监测数据依法公开”,范徐丽泰希望能改为“依法定期公开”。她认为,“定期”可以是每个月公布甚至每天公布,按照当地情况决定。总之,要让老百姓及时知道这个数字。

《草案》第24条规定,要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范徐丽泰认为,应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将这些监测数据在单位所在地定期公布。此外,在企业所在地区居住的公众,有权及时了解临近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实况。

虞云耀委员说,关于公布监测数据,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草案》在两个地方提到,但都是一带而过。他建议用专门条款规定监测数据公开或公布的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建议增加一条,规定企业的排污物和排污量这类信息不属于企业的技术秘密,一定要对外公布。

对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的,应该给予奖励

朱文泉委员建议在“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前面增加“贯彻奖惩并重的原则”,后面加上“对违反本法规定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他认为,《环境保护法》不仅是惩处,还要奖励,还要表彰先进、树立旗帜。如第四条奖励的问题,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和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应该给予奖励,有的应该重奖。可以分这几方面,如对环保全面达标的应该给予奖励;对重大专项治理有突出贡献的应该给予奖励;对环保有重大发明的应该给予奖励;及时发现纠正和避免重大环境事件的,应给予奖励;对检举、举报重大环境事故有功的人,也应该给予奖励。

环境的概念应更全面

王云龙委员提出两点修改意见。他认为,《草案》第2条中,关于环境的概念为“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城市和乡村等”并不全面,还应包括声、电磁波、核、太空等。应表述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陆地、空间、海洋”更为准确。

王云龙委员还提出,《草案》对外国环境污染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由谁来管没有进行规定。比如,日本核污染对国际环境、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应该有法律规定,建议在第二章“环境管理”里加上有关内容。

谁来“科学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

虞云耀委员说,环境基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草案》第9条增加了“科学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但是没有说由谁来确定。国家环境基准既要符合国情,又要科学,二者缺一不可。他建议把《草案》第9条改为“国家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环境基准”。索丽生委员认为,把“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定语用在环境基准上并不准确,而应将其用在后面“环境质量标准”上。他认为,环境质量标准是随着国情、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的改变而逐渐改变的,它是和我们环境保护的目标相衔接的。因此,建议把这段话改为“科学确定和构建我国的环境基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衔接的原则,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在责任追究上需要和《行政监察法》等法律相衔接

陈昌智副委员长说,在责任追究上,还需要和相关《行政监察法》等其他法律相衔接。《草案》第35条“上级人民政府及环保部门发现下级工作人员应该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向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陈昌智认为,这里的上级人民政府不是给下级机关提建议,而应该责成或者责令下级,责令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提出处分意见或者进行处分。接下来“依照本法规定,应该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但环保部门不是垂直领导,上级环保部门没权责令下级环保部门对谁进行行政处罚,所以应该是上级人民政府或监察机关,可以发出监察的建议。

陈昌智说,第39条应区分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比如“违反本法规定的企事业单位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处分”。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组织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任命的,可以对他进行处分。实际上,国有企业也有一些不是任命的,而民营企业则没有任免机关,不可能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民营企业进行处分。所以,在制定责任追究相应条款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第二篇: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一、概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4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二、主要内容

(一)引入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新法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新理念。

(二)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新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增加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三)完善了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一是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新法在第17条规定: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臵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测范围;明确了监察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二是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了未批先建的违法责任,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新法在第19条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三是完善了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制度。新法第20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联合防治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四是完善了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制度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

五是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新法第63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任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且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拘留。

六是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新环保法第29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

(四)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新的环境保护法调整篇章结构,突出强调政府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

新法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促使地方政府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具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就是讲环境保护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五)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第五章)。新法专章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政府和排污单位的监督。

(六)规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臵,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七)强化了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包括编制本行政区域环保规划、制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场检查、查封、扣押、等。

(八)强化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按照排污标准和总量排放、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建立环境保护制度、缴纳排污费、以及制定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九)完善了环境经济政策。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新法第33条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环境;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49条规定“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增加规定“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臵工作。”

(十一)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新环保法加大了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按日计罚”,就是按照违法的天数计算罚款,不再是一次性罚金,同时罚款总额上不封顶,且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是责令停业、关闭。第60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闲臵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是规定了行政拘留。新法第63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评,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偷排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有以上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专家解读新环保法六大亮点

第一,立法理念有创新。比如里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围绕生态文明进行制度建设,围绕生态文明采取一些硬的措施,考核机制,采用环境信用制度,法律责任很严格等等,原则制定好之后,原则、体制、机制、制度基本都是比较顺畅的。执法理念有创新。相比1989年《环保法》理念有新的突破,1989年的《环保法》还是经济优先,促进经济发展,这次《环保法》通过的,立法方面好得多。

第二,技术手段加强了。老的《环保法》在科技、教育培训方面一句话就带过了,这次刚刚通过的《环保法》,在经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比如加强环境风险调查,比如中共党中央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环境的风险评估,评估之后有利于环境标准的出台,这是第二个技术手段加强了,包括环境信息建设。

第三,监管模式开始转型。传统的环境保护以1989年《环保法》为典型,它的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去监管,现在25年过去了,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包括农村的面源污染。《环保法》修改,产生了一些流域、区域的调整方法,比如对农业的面源污染,比如屠宰、养殖,它要求屠宰场、养殖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因为它容易产生面源污染,包括农村农药化肥施用也有选择和规定,大气雾霾,水流域污染专门做出了规定,水和大气的联防联控机制,对节约水进行了专门的调整。

此外,引入了许可管理,《水污染防治法》里有,许可证应该是综合性的许可证,包括水、大气、固体、噪声等等。《环保法》作为基础性的法律,这次在全国人大定调是基础性的法律,对许可管理做出了综合性的规定,并且现在强调,因为现在企业整个经营成本总体是比较高的,我在地方政府当了三年半的副局长,对此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企业开张要做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比如有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的,消防生产的,职业卫生的,水土流失的等等,加起来有六七个预评价。第四,监管手段出硬招,比如说查封、扣押全有了,我深刻地体会到监管部门没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我曾经在北京市安监局当副局长的时候,晚上带队执法,有一个地方出现违法作业的情况,因为我们没有查封扣押权,没有对它进行处罚,第二次违法的时候北京电视台把它拍出来,北京新闻里放了,第三次抓住的时候他不但不感到羞愧,还对我们表示感谢,说感谢你让我们上了电视,我们出名了。因为没有查封扣押权,像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的时候有个拆除权,此次《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

还有行政代执行,如果让你治理污染你不治理的,我找人给你治理,费用你承担,这种硬招是比较多的。对于那些环境违法的企业,我们可以采取综合性调控手段,比如你是个超标排污企业,国土部门审批的时候不给你土地,你想扩大规模不给你,你的产品想出口不给你配额,你想上市不给你上市,你已经上市了,你想融资不给你,比如不给你供水,不给你供电,措施是非常强的,有利于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第五,监督和参与体现环境民主的原则。这次《环保法》修订有个很重大的特点,原来是分为准则、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还有法律责任,负责,总共六章,这次修改为七章,法律责任之前专门设立了一章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让老百姓去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法》真正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参与环境保护权,我们已经有了一定实际意义上的参与环境权了,比如公民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环境权有序保障的形式,所以民主性是很强的。这次有很重大的创新,让政府接受人大的监督,政府不仅接受NGO的监督还接受人大的监督,一年一次到两次,到人大或常委会汇报环境保护工作,人大可以进行批评,所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色彩是很厉害的。

第六,法律责任超严厉。很多是非常严厉的,比如拘留,行政拘留是四种情况,没有环境保护评价就要拘留,你投排污染物拘留,你如果伪造、造假也要拘留,包括瞒报、谎报数据也采取拘留的形式。

新《环境保护法》综合解读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环境保护法》,共7章70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也于2014年12月19日起陆续发布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9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0号)、《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和《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5个配套办法也于2015年1月1日起一并实施。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和手段,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移送拘留等措施使新《环保法》成为极具“杀伤力”的一把利剑,旗臶鲜明地提出“坚决向环境违法行为宣战”,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

一、新《环保法》的出台背景

一是适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二是顺应社会各界期待的需要。旧环保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需要,环保部门的专项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在等待“新环保法”出台。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议案、专家学者著述呼吁修订,人民群众期待加快解决雾霾、饮用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等都催生了新《环保法》的出台。

三是解决环保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旧环保法理念过时,对于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制度过时,不适应环保立法需要;部分内容严重滞后;处罚过软,违法成本低已经成为环保法律法规的痼疾;衔接不顺,与部分后期制定的单项法等不衔接。而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横向看,环保有关职能“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纵向看,一些地方政府“先污染后治理甚至不治理”的思维依然顽固,导致部分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难于落实。

二、新《环保法》的突破

新《环保法》的修订出台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的新方向,更体现了我国政府“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信心,在三个领域内有重点突破: 突破一:推动建立符合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这些规定将成为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模式,促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依据。

突破二:推动多元共治、联防联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环保法》在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它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体现了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其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建立跨区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机关优先绿色采购;国家建立环境与公众健康制度;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同时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突破三:加重了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环保监管职权是一把“双刃剑”,新《环保法》一方面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环保部门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设施设备可以查封扣押,对超标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可以责令限产、停产整治。针对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设计了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违法者受到处罚后,逾期不改的可按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并且没有上限额度;针对未批先建又拒不改正、通过暗管排污逃避监管等违法企业责任人,引入治安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它也规定了对环保部门自身的严厉行政问责措施,履职缺位和不到位、虚报慌报瞒报污染情况、违规审批、包庇违法、发现或接到举报违法未及时查处、违法查封扣押,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未依法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三、新《环保法》的亮点 新《环保法》主要呈现六大亮点: 亮点一:立法理念有创新

新《环保法》立法理念有大的突破,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新《环保法》还突出“保护优先”原则,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将“保护优先”列为环保工作要坚持的第一基本原则,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围绕生态文明要求各地采取强硬的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环保考核制度和环境信用制度等。

亮点二:治理要求更严格

新《环保法》在经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增加了对重大投资进行环境风险调查,包括重污染企业必须全面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内容;确立了政府的主导责任,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各级政府既要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更要对地方的环境质量负责,让政府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立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承担“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责任,将改正违法排污、实施整治的主体责任落实到排污企业,以排污企业自律作为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实施的基础,让排污企业对自己的环境行为负责,出现了环境损害,自己承担责任,更加突出排污企业的主体责任,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解除与否不再依赖于环保部门的核查、验收等程序,而是取决于排污企业自身,可以极大地调动排污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排污企业对整改的效果负全责,加强了排污企业自律;确立了第三方连带责任,明确规定严格追究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影响评价、治污设施运行维护机构等第三方连带责任。

亮点三:监管手段出硬招

新《环保法》增加了环保查封、扣押和限产、停产等处罚措施,改变以前环保监管部门没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对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也可以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行政代执行,即如果让你治理污染你不治理的,我找人给你治理,费用你承担。明确各地要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于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政府必须公开企业信息,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并从土地供给、银行融资、供电供水和财政补助等领域采取综合性调控处罚手段。查封、扣押,就是对违法排放污染物企业,可以查封、扣押设施设备;限产、停产就是对企业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可以责令企业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

亮点四:法律责任超严厉

新《环保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上不封顶。“按日计罚”这一记重拳是针对企业拒不改正超标问题等比较常见的违法现象而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加大企业违法成本,这是一个创新性的行政处罚规则。

新《环保法》明确对环境违法企业必要时可以采取行政拘留,没有环境保护评价就要拘留,你偷排污染物拘留,你如果伪造、造假也要拘留,包括瞒报、谎报数据也要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严格追究刑事责任。亮点五: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过去的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去监管,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包括农村面源污染等。新《环保法》对流域性、区域性的农业面源、水和大气等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要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对雾霾等大气污染,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国家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的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当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区域联动治理和应对。

亮点六:突出社会公众参与

老《环保法》分为准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总共六章。新《环保法》改为七章,在法律责任之前增设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益诉讼专章,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有依法公开环境公共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企业违法类信息的义务;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举报和诉讼环境保护的权利,鼓励公民进行违法举报、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社会组织依法参与;严格环境公益诉讼,明确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此举对增强公众保护环境意识,树立公众参与理念,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新《环保法》5个配套办法的解读

(一)按日计罚实施,罚到违法企业破产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解读:针对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日连续计罚”,上不封顶,打破了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的限制,对违法排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利剑,超标即违法,违法即受处罚,按日计罚的制度设计核心就是责令排污者立即停止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而不是“限期改正”,就是不给排污者留有限期内“合法的”违法排污的空间。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五类环境违法行为,而且受处罚后拒不改正的,环保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1.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2.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3.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 4.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 5.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二)实施查封扣押,治污手段更加硬朗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解读:新《环保法》实施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未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污染企业的权力,因而在以往执法过程中,对肆意污染、破坏环境并拒不配合执法等环境违法行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客观上放纵了违法行为。现在,长期饱受执法手段“偏软”困扰的基层执法人员可以硬起来了,可以对不法排污企业实施查封,对实施污染环境的设备予以扣押。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及时遏制污染状态的蔓延与扩大。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查封、扣押:

1.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臵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臵污染物的;

3.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

4.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5.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三)限产停产整治,严惩超标超总量排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解读:实行限产、停产整治是针对以往不法排污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屡教不改给予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也解决了目前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实施往往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比罚款更大,对不法排污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以往国家层面的法律并未对适用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范围给与明确的规定,导致执法实践中实施限产停产整治“畏手畏脚”,这次的办法将适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方便了执法实践的操作。在此基础上,该办法又规定了责令停业、关闭的适用范围,企业一旦触犯,就会停业、关闭。犹如给不法排污企业悬起了利剑,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按照《办法》规定,排污企业存在超标或者超过总量排放等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限制生产;排污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实施停产整治:

1.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2.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3.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4.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

5.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行政拘留,实施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解读:在以往的环保执法实践中,企业实施环境违法行为,并把罚款并不当回事,判处污染环境罪又够不上。环保部门对于环境违法的处罚,始终无法摆脱一个字的束缚—“软”,始终不能指向具体实施环境违法的行为的个人,新《环保法》改变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将处罚对象直接指向违法排污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采用限制人身自由方式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即实施“双罚制”,既追究违法排污企业责任,又追究行为人个人的责任。按照《办法》规定,企业存在以下六类环境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可以将该案件送至同级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违法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

1.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拒不执行的行为:(1)送达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建设的;(2)现场检查时虽未建设,但有证据证明在责令停止建设期间仍在建设的;(3)被责令停止建设后,拒绝、阻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

2.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行为:(1)送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排污的;(2)现场检查虽未发现当场排污,但有证据证明在被责令停止排污期间有过排污事实的;(3)被责令停止排污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

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4.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的:(1)违反国家规定,对污染源监控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污染源监控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造成污染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2)破坏、损毁监控仪器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及其它监控设施的,以及破坏、损毁监控设施采样管线,破坏、损毁监控仪器、仪表的;(3)稀释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扰监测数据的;(4)其他致使监测、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

5.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情形:(1)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的;(2)非紧急情况下开启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急排放阀门,将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3)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4)在生产经营或者作业过程中,停止运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5)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6)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后,排污单位不及时或者不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7)其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形。6.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违法行为主要获利者和在生产、经营中有决定权的管理、指挥、组织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直接排放、倾倒、处臵污染物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工作人员等。

(五)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参与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解读:新《环保法》较好地贯彻了自十八大首提“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也就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并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在当前发展阶段中,为了应对极为严峻的资源环境发展形势而必须在思想上做出的一种必要转变和全面动员。真正体现了“全民治污”的环保理念。

第三篇:新环境保护法介绍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介绍

EHS部门根据有关资料改编

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更新了环境保护理念,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对旧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新环保法总则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五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新环保法从信息公开到环境公益诉讼,这些条款都旨在确保和赋予公众更大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这是从源头上克服和破除生态环境保护障碍的关键一环,也是让环境污染防控不至于陷入‘越罚越排’‘罚得越多排得越多’等尴尬境地的重要保障。环保法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对环境污染有责任,环保问题要先从自身做起,同时也有与责任相适应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的权利。

二、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

新环保法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新版环保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由原来规定环境保护工作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现在的坚持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这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同时亦是立法理念的重大转变。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自身需求。

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三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国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根据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多种因素进行核算,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调整各区域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

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第三章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红线范围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等。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但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了生态保护红线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地,也使得这条生态保护“高压线”变得更有威慑力。

红线就是底线,是最后一条防线,没有退路,也不允许逾越。生态保护红线,实质上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底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底线之一。

五、惩罚力度大 按日惩罚

新环保法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近些年来,不少企业被曝肆意排污,有的竟达十多年,附近的居民只能吸毒空气、喝毒河水、吃毒粮食,“癌症村”也屡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企业为什么如此肆意排污,其实乃处罚不严所致。相对中国的“轻罚”,备受关注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者BP石油公司,则是被逼得变卖家产,据测算,漏油之灾最终可能使BP“吐血”超300亿美元。美国雪佛龙公司因一场18年前的水污染被罚95亿美元。

企业是市场经济参与的主体,也是影响环境的主体。我国环保企业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要。环保意识淡薄可能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即使在上市公司中,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自觉保护环境的可能不是很多。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污染成本过低。

加大企业污染惩罚成本,将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这为环保产业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区域联防杜绝污染转移

新环保法第20条,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如今,我国污染特征发生了重要转变,呈现出污染复合型和影响区域性的特点。这种转变在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城市群地区资源、能源消耗巨大,大气污染物排放集中,使得重污染天气常常在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呈现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此外,排放量巨大的一次污染物在距离较近的城市之间输送、转化、耦合,导致细粒子浓度、臭氧浓度、酸雨频率与灰霾频率不断增大,这些问题单靠各城市自身的力量、各自为政的环境管理方式已难以有效解决,亟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联防联控措施,统筹环境资源,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治污合力。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要内容整理:

一、对单位的要求

(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环保原则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2、义务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3、环境监测制度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九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鼓励减排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6、支持企业搬停转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7、环境检查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8、政府鼓励再生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9、清洁生产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0、建设项目三同时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11、单位建立环保责任制度第四十二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12、缴纳排污费第四十三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13、排污总量制度第四十四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4、排污许可制度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15、淘汰制度第四十六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16、环境应急预案第四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17、守法处置危废第四十八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18、污染责任保险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9、信息公开权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20、单位防污信息公开第五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1、环评公开第五十六条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22、举报第五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二、法律责任

1、单位违法排污按日处罚

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2、单位超排责令停业关闭

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3、无环评责令停止建设

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4、重点排污单位责令信息公开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5、责任行为处罚

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无环评(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无排污许可(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违法排放(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农药使用(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6、环境污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十四条 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7、违法排放查封扣押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EHS部门整理2014-11-20

第四篇:新《环境保护法》个人见解

就新《环境保护法》的个人见解

今年4月26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相比上一版加大了治理力度,更特别增加了一个章节——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在这个章节中主要讲述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及义务,并阐述了政府机关应当公开环境的信息,特别是针对污染排污重点企业,像我们这样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在新环保法出台后,相信政府机关、相关民间机构对于我们公司的各种信息肯定会更加关注。

在整个文件中,有3条也足以证明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第四十三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这3条证明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决心,不仅仅是以往政绩上、政策上的支持及奖励,更直接开始用经济对减少排污、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服务等环保行业进行奖励。最后在惩治上这部新的《环境保护法》也有进一步的加强,更明确了禁止哪些行为,着手加大惩罚力度,对污染企业按日连续计罚,罚款将上不封顶,这实际上也进一步偷排企业的违法成本,使更多的企业在处理危废时采取正规的渠道,这对我们公司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可能造成近期危险废弃物的数量激增的情况出现,这就要我们摆好正确的姿态,机遇和危机共存,但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我们会迎来不断的成功。

第五篇:改进作风优化环境

体育局“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

承诺活动工作汇报

自“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把搞好这次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点来抓,严格按照县上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抓好落实,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使此项活动扎实顺利开展,我局首先召开了动员会议,认真贯彻活动精神,周密安排部署。成立了以纪检组长任组长,体育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体育局“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检查验收的有关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使整个活动有章可循,循序渐进。

二、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实行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党委坚持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分析研究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问题,同时自学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大干部职工也通过集中和自学进行学习,围绕“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这个主题开展讨论。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党 1

员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联系实际,查摆问题

为确保这次活动不走过场,我们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解决“五方面”突出问题,认真查找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窗口”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或违规行为。通过查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根源,认识危害,增强自纠的信心和决心。

四、开展“四走进”活动。机关领导干部要坚持走进农村农户、走进社区居民、走进企业学校、走进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坚持常年开放体育场馆,为群众健康生活和娱乐活动提供保障。

五、签订公开承诺书。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对机关服务、环境卫生、场馆开放、组织训练、改善民生方面的重点工作、“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的目标措施和工作责任等事项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和机关干部群众的监督。

六、加强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定期督查、监督考核和工作通报制度,全面加强对机关开展“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定期召开汇报会,督促各项措施和任务落实,及时通报活动进展

情况,褒奖先进,鞭策后进,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华池县体育局

二0一二年五月三日

下载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环境保护法地位,优化项以及改进空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多选)

    多选题 76、《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哪些活动的总称?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 答案:abc 知识点:默认知识点 难度: 3......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 起施行。每年6月5......

    学习《新环境保护法》心得

    学习新《环境保护法》心得 新的《环境保护法》于4月24日通过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新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环保法律意识,公司下发了新......

    公司员工新《环境保护法》学习心得

    公司员工新《环境保护法》学习心得 根据公司组织安排,我们在公司行政会议室学习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由XX主讲了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在以前我们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对环......

    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

    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

    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经2014年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4年12月19日中......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及参考

    2015年环保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的原则。(B)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2.......

    学习《新环境保护法》心得docx

    关于新《环境保护法》学习心得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