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肖刚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摘要]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本文通过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在对其旅游开发时,应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等旅游开发措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旅游开发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资源,它对旅游开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兴趣日益增长。因此,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作为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相对称的概念而提出来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权威界定来自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里的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2006年5月20日,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分民间故事、歌谣、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习俗等十大类别。
从以上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十分广泛,这决定了其特征的复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无形 的观念、信仰、技艺,也有物态的实物和场所。第二、流传方式的多样性。有的通过个体或家族传承(如手工艺),有的则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如礼仪)。第三、创作文体的不确定性。某些通过家族或群体传承的形式可以追溯某一特定创造个体,更多时候是在一群人中世代流传下来,很难考证具体的作者,因而其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第四、传承发展的动态性和不平衡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是代代相传的,与人的生活密切相亲,很多时候就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它是动态的,其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有的可能发展,有的可能消亡。使人们很难判断其发展或消亡是否合理。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 国外不少学者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研究相对较多, 由于国外遗产旅游的开发较早, 对遗产的旅游价值研究更多是与旅游者的感受相联系, 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如理查德兹曾指出: 为了适应人类的偏好差异, 注意就要转向遗产的吸引力。[1]特欧和叶欧也认为: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被吸引到遗产地, 它的真实性被推向危险。[2]中国多数学者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作过较多研究, 都更加倾向于对遗产的保护性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相结合。由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刚刚起步, 多数学者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3]如闻峰在解读遗产的真正价值时指出: 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遗产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者构成一个价值体系, 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解读也是一种提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具体来说有需求与存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知识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以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开发提供可能。[4]
国外已有不少学者对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开发进行过相关研究, 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开发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国外学者更倾向于遗产的旅游产品属性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如理查德兹认为: 遗产旅游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过程, 或者作为一种产品。为了在旅游动机和遗产旅游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人们必须了解动机的形式。[1]莫西卡多则认为遗产旅游是由旅游者与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经历。[5]3-16类似地, 鲍瑞尔等人确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 旅游者对特殊地点的感觉而产生的现象。[6]而中国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认识则更倾向于一种保护性开发。如尹小珂(2006)认为非物质文化环境是旅游 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与经营政策来保护和经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7]张瑛(2006)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 指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8]崔凤军(2006)从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9]刘茜(2005)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10]肖曾艳(2006)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研究为出发点, 为指导该领域的开发提供新视角。[11]刘建平(2007)指出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两者既对立又统一。[12]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 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这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具体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13]它的旅游价值主要因具有以下价值而得到体现: 1.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 且特色鲜明, 这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物质形态基础。这其中的工艺品、表演艺术、民族服饰等,是历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各民族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各民族的服饰做工精细, 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显明的特色,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由于远离都市,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使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如民风民俗、方言习语、宗教信仰、节庆庙会等等。这为地方史、专门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详细的资料, 对于认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 这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3.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存在价值是以该民族身份的原生状态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向深层次开发的需求, 它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 从而达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品位, 扩大视野, 增加知识的良好效果。
4.科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 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 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剧作家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这些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客源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通过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成果的宣传和推介, 进一步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知名度, 并逐渐被旅游者所接受而成为了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因此, 可以这样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考价值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深层次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14]
5.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精品的资源, 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旅游者通过前往旅游区旅游, 能身临其境, 进一步详细了解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加对它们的历史发展的认识, 详细了解它们的内容, 而且可以对旅游者起到教育的作用。
6.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 所以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地通过对民间艺术真实地展演、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能更好地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与此同时, 对传统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成旅游商品, 旅游者购买当地的旅游商品, 能对当地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15]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追求新颖、独特、猎奇、体验的心理体验增加。这刺激了各地旅游产业不断升温,人文景观愈受青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开发利用的趋势日益增加,这样当地人民群众世代传续和长期保留下来的原发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就存在于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活动和人为开发过程中.虽然发挥了可观的效益优势,但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失和变异。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措施,加上利益驱动,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被随意地改成旅游纪念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许多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和民间礼 仪习俗、节庆等,由于盲目开发,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旅游地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粗制滥造当地艺术品为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由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利,不少地方出现了旅游场所及内容雷同并粗制滥造的趋势,许多民俗村的民居都是房檐上挂几串辣椒,房内摆一台织布机,游客进门三件事:喝茶、跳舞、坐花轿。有的地方的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完全是社会上临时招聘的人员,穿上民族服装演出就称为民族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这些毫无品味和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实在令人游客感到乏味。所有这些,不仅使旅客对非物质文化的原真性在认识上产生误导和扭曲,而且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原生状态的破坏和正常传承的破坏,同时,也损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弥足珍贵的优秀文化传统。长此以往,旅游活动自然丧失原有的吸引力从而使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加上不正确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也会使得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不能有效传承和保护,造成这些活态文化的濒危和消失,导致它不能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分析,可知道影响上述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不充分。旅游地没有认真地充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开发利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开发适销对路旅游产品的前提条件,在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开发者调查旅游资源,以往只是注重对有形的旅游资源的收集,而轻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隐藏在民间的绝密之类非物质文化,使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便是旅游开发也是粗浅的、失真的。这就影响到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意识到它的珍贵性,从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利于更好地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重视不够、保护不足。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传承人严重缺乏,不少地方还没有把培养和保护传承人摆到旅游开发的重要议事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众所周知,文化旅游能成为当今游客首选目标,就是由于有许多的民间传承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这样游客来此旅游就会留下很深的记忆,为以后的重游并带动他人旅游打好基础。但是有的旅游地为了满足旅客的猎奇的心理,旅游开发中一些民族风俗被改造,被夸张,而导向奇异、古老、原始、甚至野蛮、低俗,市场的商业气息败坏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由此稳定的精神信仰和民族凝聚力也会被冲击。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滞后。对于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尺度范围,以及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具体事宜,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完善的法律规定。对保护工作还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尤其是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不规范。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得不到协调整合,缺乏政策、法律上的鼓励和保障措施。因此,改变这一局面就成为对当前政策制定和立法实践的客观、必然要求。
4.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方式有待改善。所谓行政保护指的是政府、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行政行为,如开展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行政行为在一般意义上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组织管理行为。但行政保护行为区别 于其他行政行为的最大特点,应当是通过这种行为达到有效保护或保存对象之目的。因此在根本上它应当是一种服务性行为或保障性行为。行政保护决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审批或不当干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主要是依赖民族民间土壤自然生存、传承下来的,一旦行政手段过分或粗暴干预,从而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从现实中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问题。例如,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人为毁坏其原生态环境,采取强制手段改变其原貌;或以经济效益、旅游发展为目的,任意利用或无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之受到严重损害等。因此在这里,应当特别强调行政保护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行政保障,即行政部门对保护工作所提供的财政、政策、方式等各种保障。
5.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波及的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协调。旅游业牵涉部门较多,由于旅游相关部门有着各自的利益需求,如文化部门强调保护,认为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产生破坏,没有意识到旅游开发会给其带来经济利益,更利于对其保护。而旅游部门过于商业化,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保护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只有认真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才能对其进行可持续地利用。加之政府人员组成方面的主观约束,以及各部门职责不清晰,造成局部与整体、下级与上级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缺乏协调机制,导致政府职能错位和职责不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措施 1.认真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 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对所在地的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详细普查, 并建立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记录, 进行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作为旅游开发的有形可视资源。可以借鉴“数字九寨”(全称: “数字九寨综合示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2006 年, 建设部启动了 18 个“数字景区”的试点, 其中 1/3 的景区是世界遗产地;[16]而后, 又将数字化景区建设的试点单位扩充 24 个景区(包括九寨、黄山两个示范点)。[17]基本形成以世界遗产地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体系。它是中国世界遗产地, 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率先自主创新、通过数字化管理进行实践探索的典型个案。通过借鉴“数字九寨”管理信息系统,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数字化建设更加完善, 从而彰显出“协同”保护与开发的管理功效。[7]这样能更好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18]从而有效地保护其历史、科考、教育、文化、审美旅游价值。
2.要突出原生态性, 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 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 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19]济价值。目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载体形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民俗文化村、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实景舞台剧等, 其中以 《印象·刘三姐》 为代表的以展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实景舞台剧日渐盛行。这种新型的[20]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模式, 具有显著的市场效应。基于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开发的 RMTP(资源、市场、主题、产品)理论基本框架,[21]从旅游产品 开发的原理考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的实景舞台剧。博物馆陈列式展示的形式较单调, 若辅以现代的动漫展示技术会有一定效果。主题公园, 例如成都金牛区正在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 但载体化难度高, 并容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化、庸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必要前提是有效载体化。张艺谋“印象系列”的成功表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型自然景观资源实体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大型实景舞台表演的“载体化”效果非常显著,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成功的一种途径。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态基因, 在旅游开发中, 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原生态性加以创新来设计旅游产品。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 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与开发时, 要突出它最具特色的重点开发, 注重合理开发与保护。
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旅游地要增加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就要突出其旅游资源鲜明的特色、独特的个性和原生态的基因, 使旅游者在众多的旅游宣传信息中做出旅游决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悠久, 世代相传久远, 再加上它面临着外来文化和商业化的冲击。许多地方的民间技艺、民族歌舞、杂技戏剧的传承人严重的流失或断代, 还有的旅游景区为了追求最高旅游收入, 临时拼凑了非传承人的人来表演民族歌舞、杂技戏剧。若长期以这种方式来愚弄旅游者, 结果必然会导致旅游地形象破坏, 旅游者减少, 旅游收入明显下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角度来说, 各地方和旅游区应该培训各类民间技艺、民族歌舞、杂技戏剧等特殊的人才, 这样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又有利于它的旅游经济价值。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的支撑。
4.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
国外一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出台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的方式来解决, 比较典型的是日本和韩国。日本早在 1950 年便开始实施 “无形文化财产”保护法, 政府设专职部门予以管理。中国政府应该从行政法和民法两个方面制订更加详尽的法律、法规,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保障。行政法规范的是政府的行政行为, 如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 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民事法律提供的则是一种民事保护, 即保障相关知识产权人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实现。同时政府还应制定明细的行业条例规范旅游市场行为, 还应针对各级 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建立旅游产业开发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 明确规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 互联系。从而避免造成“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产品”的状况。5.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中, 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保护作用。从政府的职能看, 政府作为公共权利的代表者和行使者, 有义务、有职责对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相当重要。政府主要通过“保存”和“传承”两种最主要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从而更好地引导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决定了保护行为的方式和内容, 对一切文化遗产而言, “保护”的首要意义就是“保存”, 即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将其既有的物质形态 保存下来, 使之永续存在。这些措施包括考古发掘、整理归档、收藏修复、展示利用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建立保护名录制度和传承保障制度, 从政策上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行政保护, 能缓解和改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濒危状态, 无疑是具有可操作性强、最为有效的办法。这样能有效地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低档次、盲目、急功近利行为以及滥开乱编的破坏行为, 从政策层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更好地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族群或者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普查并正确评估其旅游资源,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要给予其有效的保护,这样也是对其精神家园的守望,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 G.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Wallingford[M].CABI publishing.1996.[2]Teo P.B Yeoh.Remarking local heritage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 102-213.[3]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 2006,(6): 16-22.[4]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2006: 4-8.[5]Moscardo G.Chapterl: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TheGreat Debates.In B.Faulkner,G.Moscardo, E.Law(eds).Tourism in the21st Century:Lessons from experience[M].London: Continuum, 2001.[6]Poria Y R, Butler, D.Airey.Clarifying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28): 1047-1049.[7]尹小珂, 宋兰萍.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281-282.[8]张 瑛, 高 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6,(4): 79-84.[9]崔凤军.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6,(10): 195-196.[10]刘 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 2005,(2): 180-184.[11]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1-40.[12]刘建平, 陈姣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 2007,(3): 65-69.[13]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126-127.[14]王雪梅.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J].中华文化文坛, 2004,(3): 37-41.[15]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知识产权的界定[A].武汉:“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C].国际研讨会, 2007.[16]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关于公布数字化景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 知(建 城 景 区 函 [2006])[EB/OL].http://, 2005-08-15.[19]黄 萍.数字化管理协同功效实证研究———以“数字九寨”为例[J].旅游学刊, 2007,(8): 21-28.[20]汪宇明, 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 《夷水丽川》 为例[J].2007,(6): 31-37.[21]陆 军.实景主题: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以杜林阳朔“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为例[J].旅游学刊, 2006,(3): 37.8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 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保护措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笔者提出应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品位,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2一。这个地带被专家学者盛赞为“古老文化沉积带”,沉积着丰富的土家、苗、侗、汉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五大类的类别,①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类如下:第一类:曲艺。土家族有“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剧种及傩面具的制作技艺。
第二类:舞蹈。土家族舞蹈很丰富,有著名的撒叶尔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地龙灯、靠灯、草把龙、板凳龙、耍耍、猴儿鼓等,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农事礼仪等。
第三类:音乐。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情歌、哭嫁歌、儿歌、利川小调、②建始丝弦、民间宗教音乐、恩施扬琴、竹琴及其制作技艺等。
第四类:口传文学。土家族的口传文学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山歌、儿歌、笑话、儿童游戏等。
第五类:工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风雨桥建筑工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传统戏剧失去文化生存空间。电视、音响、卡拉OK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对传统戏剧的需求消失,传统戏剧失去了需求市场,其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消失。故恩施州引以为豪的“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基本上处于濒危状态。(2)民间舞蹈及社会礼仪消失严重。恩施州民族民间舞蹈十分丰富,通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撒叶尔嗬、摆手舞、毛古斯舞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麻舞、地盘子、地龙灯、靠灯等舞蹈对人们来说已经很陌生。现今恩施州过年过节的礼仪意识十分淡薄,婚丧嫁娶的礼仪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异。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家族哭嫁婚礼习俗已经渐渐退出了婚礼仪式,沦为景区表演化的项目。(3)土家族建筑技艺生存告急。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学家张良皋教授认为,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③土家吊脚楼饱含文化交融信息,具体说来,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切影响汉以后中国官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而且像遗存于巴人旧乡号称“活化石”的水杉树④一样,有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人们另眼相看。[1]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境内吊脚楼建筑技艺正在流失,它所承载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4)土家族口传文学濒危。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文学作品靠口耳相传,文人文学用汉语记录。
在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创造了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文人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优秀诗文。唐代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发端于土家地区建平郡民歌,此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竹枝词曲牌。但是这些口传文学已远离当今恩施自治州人民的日常生活。
2.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恩施州州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战略构想,修建了“民族大观园”,规划了20个“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民间艺术大师命名机制,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虽然做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力度不够,成效甚微,致使恩施州没有一项遗产列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二、三批国家名录中,才有相关的项目列入。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理论
依据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多重影响:一是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其多样性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二是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所带来的实惠和经济价值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价值可以激发相关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三是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文化旅游业开发的重要目标。四是当今已进入遗产旅游时代,凡进入世界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世界性或者国家性的“金字招牌”,文化品位随之提升到国际的或国家的水平,将成为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发展。所以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格局。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趋利弊害,将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开发与保护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开发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开发的目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思路结合
恩施州实际,对该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上的耦合互动作出思考,探索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力争做到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一)民间艺术团与旅游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州丰富的民间戏剧与民间音乐在传承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应该依靠民间与民众来进行,民众替人类承载了整个人类文化的使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充分发挥民众和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资源地的民众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能保护民族文化根的纯正性。恩施州对“南、堂、灯、傩、柳”等地方戏剧及民歌的传承,除恩施州民族歌舞团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应该大力发挥民间民众的力量,鼓励民间艺术团结合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地方戏剧及音乐进行传承和创新,借民间艺术团的力量打造恩施州民族旅游演艺品牌。
(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立了20个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封闭的保护将难以为继,必须开放式进行,既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也要实现发展。除了由各村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外,在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可以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土风计划”⑤的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机制,这样才能把传承、人才培育、促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
(三)城郊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家乐成了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千年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扎在农村。由于各个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2]恩施州各县市城郊在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恩施州农村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展示出来,在农家乐旅游中全面地展示农村的规划、建筑,在生活状态中展示民俗、节庆、舞蹈、民歌及其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尤其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的各种特色饮食技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游客是最具吸引力的亮点。而民族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与和谐也是农家乐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能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品位,增加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
重要的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即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把恩施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发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具体做法,可借鉴成都在武侯祠旁打造的浓缩成都历史民俗的休闲一条街——锦里⑥的做法。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恩施市可充分借鉴锦里的经验,逐步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在以六角亭为中心的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及西后街、胜利街上建设几条民族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在这些特色街展示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的民族文化,引入身怀绝技绝艺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大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使这里成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3]同时也为民间艺术大师提供一个传承绝艺绝技的舞台。地方风味小吃街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特色饮食和小吃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享受到美味丰富的各民族饮食。民族工艺品街把恩施州各民族的特色工艺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和出售,形成旅游体验购物街。历史文化街区能集中展示民间技艺、饮食、工艺品,方便游客和市民游览、观赏、休闲和购物。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五)博物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是几十年以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博物馆和旅游融合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进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4]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责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方互动的过程;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和科研优势;二是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三是展示优势;四是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而博物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部门,把旅游与博物馆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三者的良性互动。[5]恩施州在充分发挥州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大观园这个民族旅游景点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间成立私人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等方式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将恩施州历史文化名城及恩施州博物馆旅游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一是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二是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三是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四是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五是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②著名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来源于利川小调。③“巴峡何方觅楚宫,舟人指点有无中。层轩曲槛依然在,但越巴山又一重。”出自张良皋《吟土家吊脚楼》。
④这水杉树是指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在恩施州利川市谋道。
⑤“土风计划”是音乐人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⑥成都锦里这条古街,集纳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文化。这条街的打造十分成功,平时游人如织,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其带动的旅游消费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祥摄影.老房子·土家吊脚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25.[3]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38.[4]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7,(3):86.[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的互动[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6,(9):7.
第四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入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国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要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 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 但是, 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 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 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徐文燕指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利用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张瑛指出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保护与开发可以结合。为取得“ 双赢” , 则一定要采取以文化资源保护为前提, 合理利用, 科学规划为关键。还要通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努力。如此,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双赢”。肖曾艳、孙国学、王荣敏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其寻求更多的保护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旅游经济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和休闲旅游表明文化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旅游需求的核心,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恰好满足了文化旅游的需求, 此外, 由于开发因素的介入,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刘亚兰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不容乐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日益恶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诸多障碍。直至最近几十年,我国才逐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带来了新契机。杨东娜指出仍存在三大因素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是重视程度受历史原因影响,仍然不高;二是生态环境受经济发展影响,持续下降;三是资金筹集渠道短缺,保护经费落实不到位。罗茜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审视旅游活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为进一步保护和继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两结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怎样科学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种类繁多又传统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吴文科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科学解决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矛盾状况入手, 正确处理好各种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摆正靠使命驱动而不仅仅是利益驱动的工作心态, 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保护为先,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是其开发对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模式。首先,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体旅游产品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其旅游产品转型的根本方向。范玉娟提出了形象经营、休闲演艺、节事旅游和旅游商品开发等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刘桂兰,刘楠霞在研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原真性博物馆”、“生态文化园区”、“实景舞台式”、“原生地融入”、“旅游商品”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肖瑜在研究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时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以上文献所总结的模式虽略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针对其转型旅游产品本身形态来讨论的。
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有较大的差异,其开发模式也不同。韩双斌认为,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静态开发模式,如专题博物馆、传习机构及教育基地以及活态开发模式,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贾鸿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其实就是有形化利用的过程,罗春培提出了依托型、展示体验型、综合型和主题型等模式;杨洪,袁开国认为湖南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景区依托式(原生态开发)、市场依托式(迁移式开发)两种模式;王荻认为,古镇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主题深入式以及附着扩展式。
最后,更多学者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转型模式时,强调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李浥等学者总结出了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强调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罗茜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龙先琼,蒋小梅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以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张国超认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
“强化政府客观管理,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例如,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因势利导,动静结合、以人为本,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理论的研究范畴,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应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缺乏文化归属感的现状,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2003 年第32 届会议
[2]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 2003, [3]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4]刘亚兰.浅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4 [5]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2010 [6]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 [7] 徐文燕.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研究[J].旅游研究.2010 [8]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 [9] 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0 [10] 王荣敏,刘书正,褚宏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 杨冬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2]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 2006 [13] 吴文科.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 [14]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15] 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16] 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17] 肖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 [18] 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 [20] 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2007 [21] 杨洪,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9 [22] 王荻,袁尽辉,许劼.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0 [23] 李浥.本土立场与概念的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运作模式中的政府行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 [24]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 龙先琼,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6] 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 [27] 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8]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第五篇: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旅游开发
0 前言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唯一一个以古国名命名的城市――邢侯邢台,它具有3500年的悠久历史,人杰地灵,曾四次建国两次定都,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类型最多的地区。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能展示出邢台市独特的资源,但是目前开发力度不够。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大量存在,与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邢台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好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006年,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戏等3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邢台市的广宗道教音乐和柳编、隆尧泽畔抬阁和招子鼓、巨鹿四股弦、威县乱弹、威县冀南梨花大鼓等7个项目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邢台市已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2007年第一批12项,2008年第二批10项,2009年第三批19项,共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项。所以说,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项目种类较齐全,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比较广。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大
邢台市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处于口传身授、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状况。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很多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许多项目出现青黄不接和断代的危险。例如:沙河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胡道正是目前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传承人。1926年3月生,已经是86岁高龄了,虽然有徒弟200多人,但大多为了生存外出打工,且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这些对生活没意义的事情,如果老人不在了,估计沙河藤牌阵法就要失传了。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法律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需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保护机制急需完善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缓慢
邢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只是旅游客源地而不是目的地,来邢台旅游的游客大都是一日游,导致以历史文化古迹、山水风光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开发缓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都是口耳相传,甚至有一些都没有文字记载,开发起来难度较大,很少引起当地人的重视。
(4)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低
目前邢台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开发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教育局等部门分割管理,互相间沟通少,许多相关部门的领导甚至对非物质文化旅游的作用认识不够。人们的认识偏差,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等工作难以进行。
(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2007年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河北有16人上榜,看着这份名单感觉沉甸甸的一个“老”字,当时最小的41岁,最大的80岁,这些人大都生活贫困,身体不好,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非遗传承人补助金,但是毕竟都上了岁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现在最主要的是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存在于乡村之中,年轻人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都外出打工,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是需要手把手的教,需要潜心学习,但学了这些没有实际用处,不能当饭吃,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学。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策
(1)政府支持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冀政办〔2005〕26号),努力建设文化大市,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邢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2)当地群众及政府部门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机关要重视起来,承担保护与抢救的重任,同时积极与旅游部门联动,做好旅游开发的准备,当好先锋官。当地群众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的主力军,要加强做好群众路线教育,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加大资金的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使非物质文化与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旅游开发。比如:在建设邢台天河山景区时就必须要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才能使景区更有文化性;在开发柏乡汉牡丹园及汉城时,也就不能忽视柏乡汉牡丹的传说。只有这样有机结合,环环相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才能进行下去。
(4)加大宣传力度
邢台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存在乡村野里,大多是“养在深宫人未识”。要想让人们知道它、了解它、认识它,就不能总是让它安静呆着,必须把它推出来。可以运用新闻媒体、节庆活动、乡村庙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比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柏乡汉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内邱扁鹊庙会等。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集中展演的形式来宣传。如:2011年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承和传播,邢台市各县市区已对春节期间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民俗活动,特别是广宗太平道乐、隆尧招子鼓、威县乱弹及梨花大鼓、隆尧秧歌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为各地节日文化增辉添彩。平乡县是中国梅花拳的发源地,为保护和挖掘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平乡县精心打造梅花拳文化品牌,制作了梅花拳宣传画册,编写了《天地武魂--梅花拳》等书籍,举办了23届梅花拳联谊会。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梅花拳文化产业园,建设集梅花拳祭师拜祖、参观学习、武术培训、竞技表演、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1)建立梅花拳影视基地
邢台平乡县完全可以利用梅花拳的发源地,建立一个武术影视基地,来突出宣传梅花拳这一武术瑰宝。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广府古城就凭借《广府太极传奇》这一电视剧一炮而红,邢台也可以吸纳资金,选取清代梅花拳第十三代弟子李廷玉、李廷桂兄弟二人的愤慨,为敌外侮,率众焚烧了洋教堂。此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洋人的气焰,恼怒的洋人让清政府派兵镇压(此为“义和团”运动的导火线)。可拍摄一部反映梅花拳的电影或者电视,来弘扬梅花拳。
(2)构建非遗的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可以根据邢台市的基本情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山水相结合,打造特色的旅游线路。如:邢台-天河山-邢台牛郎织女传说一日游;邢台-内丘扁鹊庙-邢台鹊王庙会一日游;邢台-清河-邢台清河张氏祭祖与武松文化一日游等。
(3)打造文化旅游节庆
邢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节庆文化,这是人民的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邢台每年可举办各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如:中华张氏清河祭祖活动,内丘鹊王庙会,前南峪生态旅游区修禊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广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手工技艺与民俗文化所占比重最大,针对这些资源,可以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如:在内丘建造邢窑博物馆,不但展出邢窑白瓷的历史与烧造,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造陶器,感受参与的快乐;在清河县城建立了清河武松公园,人们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武松及金瓶梅文化。
总之,邢台市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邢台新闻网》,2007-9-28.[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河北16人上榜[J].河北日报,2007-7-30.[3]数万名梅花拳弟子齐聚平乡切磋技艺[J].燕赵都市网,2014-02-16.[4]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春节集中展演[J].燕赵都市网,2011-01-06.[5]曾亚玲.保护视野下的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2).[6]葛立辉.人文邢台选集: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M].方志出版社2009.[7]谌世龙,吕观盛。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创新 2010(6).基金项目:2013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XTSK 1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