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

2021-07-01 12:1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

贾祥桐

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艺术文化表达的特殊形式,其口传手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人亡事消的脆弱性,也给其开发和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利用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正确处理非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文化传承与市场价值的良性互动。

一、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条件与基础

1、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近些年来,廊坊市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一是采取多种措施搜集、整理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留存,有力推动了廊坊市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截至目前,廊坊市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省级非遗项目99项,命名廊坊市级非遗项目234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36名、市级173名。近两年,廊坊市各级非遗工作人员加大普查力度,又在全市新挖掘出300多项非遗项目线索,申报县级非遗项目180项,经各县(市、区)认真考查筛选,共推荐上报大厂县金漆镶嵌、广阳区脱胎漆器等81个项目,部分项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二是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2018年,我市2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廊坊市京东大鼓等18个项目先后申报并争取了中央专项资金共计1400余万元,2018年国家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涉及我市4个项目共计132万元;2012-2019共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00余万元、下拨市级专项资金640万元。市级财政每年下发非遗保护专项资金80万元,使非遗项目技艺不断提高、传习场所不断改善、传承队伍不断扩大。三是开展多种活动,使廊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走进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安次区开展了“非遗保护 你我同行”安次区非遗进基层活动,慰问一线工人和普通群众。广阳区开展了“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了传统手工艺类、传统戏曲类、传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非遗课程,进一步提高辖区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2、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夯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群众基础

自从2012年,廊坊市非遗保护中心牵头成立了“温暖阳光”爱心团队,非遗保护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廊坊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宣传、项目调查、资料收集、抢救保护。8年来,志愿者们组建了130余个非遗保护志愿者社团开展传承保护活动,推动非遗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非遗志愿者人数由刚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服务涵盖非遗展览接待、举办非遗讲座、摄影、慰问演出、扶贫助残等活动,每年举办活动100多场次,参与人数1500多人次。如2019年,廊坊志愿团队策划了“守艺廊坊”非遗讲堂公益活动,邀请廊坊20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向市民介绍我市非遗文化,向市民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经过开展非遗志愿活动,改变了以往非遗传承人之间交流联系较少的问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技艺,拓宽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市场,增强了我市非遗传承人的凝聚力。2019年,志愿团队还联合各界力量,在帮助传承人提高技艺、宣传推介的同时也多方协调改善其生活状况。为了更好地践行志愿精神,搭建志愿者、传承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桥梁。志愿团队在2019年开展了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为传承相对困难人群提供生活物资、展示平台、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帮扶。

3、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廊坊按照“全域覆盖、连片示范、提升水平、打造精品”的思路,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胜年活动,投资24.5亿元,实施10个专项行动,打好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4大战役,推进3条高铁、8条高速和1条重要普通铁路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在2017、2018连续两年相继建成2000、1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上,通过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和特色文化资源,实现了乡村民俗文化机构设施功能与当地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各具魅力的基层文化中心。比如,香河县北吴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文化浓厚、整洁美观的文化阵地;固安县屈家营村设置了音乐会堂,将古乐传承与文化建设相融合;香河县安平镇结合新农村改造,将民俗文化展览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廊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与吸引力。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提升了非物质遗产开发的硬件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结合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遗产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关键是非遗项目与市场的结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非遗开发与市场结合的趋势日渐明显。从市场培育的角度看,“两个融合”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京津等周边消费市场的融合。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成为都市生活人群短期旅游的热点。廊坊地处北京、天津、雄安新区“黄金三角”之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京津人群短期出行的首选地。由于相似的文化基础,共同的审美观念,京津两市的消费人群对廊坊非遗项目的认可度逐年提升,成为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的主要消费力量。廊坊非遗项目的开发也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条件,从产品到服务都立足于满足京津两大消费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永清县后刘武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该村传承近百年的核雕技艺,打造核雕文化特色街,建设核雕博物馆、大师工坊等配套设施,通过组织核雕大师邀请赛、核雕文化节、交流会等大型活动,打造出全国知名的冀派微雕艺术品牌,2016年销售总额超过3600万元。大城县南赵扶镇突出打造以明清家具艺术传承和红木家具制作体验、观摩、选购为主的特色产业,年创产值60亿元,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成为集红木原材料集散、红木家具生产销售和红木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基地”。

二是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融合。近年来,廊坊充分发挥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了非遗的开发保护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廊坊广阳区九州镇的南汉村,1700多人的村庄里,有200多人从事传统手工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就有19位之多,从事相关技艺的手艺人更有200余名。近年来,村民们凭借着老手艺发家致富,南汉村也被命名为南汉宫廷忆述小镇,成为以“传承中国宫廷古典文化、追忆记述中国皇家木玩传统制作技艺”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村落。永清县的核雕工艺,2016年列入河北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荣获“中国核雕之乡”称号。目前,该县的核雕工艺品、艺术品不但行销全国,还通过互联网远销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近十年来,永清核雕基地销售额60亿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另外,永清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秸秆扎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坚固庄花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刘武营核雕”“李庄子绣鞋”都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廊坊在非物质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往往是分散经营,手工制作为主,很难形成大的规模,各手工艺品作坊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多是通过个人运作,进行私下交易,这样就难免出现不规范行为,影响产品质量与行业声誉,给整个市场带来消极影响。其次,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再现历史的重任,创造经济价值并不是它的唯一任务。所以,从业者需要远离浮躁,更需要具备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种精神的传承很难实现。

其次,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关系处理不当。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非遗的名誉和政府扶持资金,一旦成功申报,便认为大功告成,只需要等着政府的保护资金和政策,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变成市场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地开发利用,甚至存在歪曲、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创造的源泉,但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适宜产业开发,有的还需原生态保护,起到一定的活化石作用。即使可以开发的文化资源,也需要对于资源进行创意和加工。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已经出现商业气息过浓,文化品位走低的情形。

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非物质遗产保护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政府与市场都不能缺位。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的制度。政府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主要职能在于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和扶持引导。一是扩大宣传,提高认识。政府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落实到每一个市民,树立起主动保护本地文化的自觉性,积极踊跃地参与廊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保证投入,加强监管。对一些无法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和一些由社会群众负责组织申报的“非遗”项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监管,避免无序竞争,尤其是避免破坏性的开发。

2、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调动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广大群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也是非遗产品的消费者。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不断地培育非遗消费市场,培育非遗传承土壤。可以进一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课程中适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使学生从小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保护意识,对廊坊地方文化产生感情;在音乐、美术、手工课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或接触一些项目。在高校中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为系统、深入地介绍自己所从事的项目。

3、合理吸纳工商资本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活力。产业化经营能够增加经济收益,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开发文化产业,既可弥补保护资金的不足,也可使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加传承人数量。但是在吸纳工商资本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理性和适度,要防止过度的商业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致命伤害。利用非遗资源实施产业化主要有三种途径:将原生态的非遗项目搬上舞台;请受众参与表演、制作,亲身体验;吸纳非遗艺术元素二度创作,采用综合手段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销售,增加传统工艺产品的销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法律保护。一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法律认定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法律认定的法规,主要是在2008年文化部出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201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对各地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但结合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由于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过程中,其标准更应该符合这个国情,这对于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二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的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政府保护和传承人的努力和市场相结合,给传承人和保护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明确规定传承人的财产利益权和分配原则,避免出现传承人与保护主体之间的利益争议。如果是一些文字作品、音乐、口述、舞蹈等形式的作品,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法来加强保护,获得相应收益。如果是民间手工艺品,诸如外观、发明、创造等,可以利用专利法来加强保护,获得相应收益。

下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管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以口头或动作等形式相传为主要特征,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等“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与开发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相关措施,最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通风筝文化及其生生不息的原因,论述了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兼论杨柳青年画保护与开发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与民族、国家紧密相联的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 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