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激励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先锋意识
为激励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先锋意识、实践先锋要求、树立先锋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学校形象。
二、活动目标:
1、围绕中心工作创先争优。学校党支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本校实际引导学校党员干部完成学校中心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中创先争优。
2、围绕服务群众创先争优。围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学校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并切实抓好承诺事项的兑现。
3、围绕建强组织创先争优。学校党支部要重点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素质。
4、围绕改进行风创先争优。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细化服务标准,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创先争优。
三、主要内容:
本次活动主要在学校党员干部中开展,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岗位职责。从抓好学校党员干部学风和纪律整顿入手,加强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教育,进行学校职能职责和个人岗位职责培训,提高干部履职尽责的自觉性。
(二)查找突出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代表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党员干部党风、党纪、宗旨观念以及在履职、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制定整改措施。对照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将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并公示整改结果。
(四)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将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服务师生、服从大局的专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四、程序步骤:
(一)动员部署(9月1日---9月15日)。学习市局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二)公开承诺(9月16日---10月31日)。全体党员要分别对照“五个好”和“五带头”要求,认真制定承诺目标,并通过宣传栏予以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评议测评(11月1日---12月5日)。定期自查,通报承诺落实情况,接受质询。组织党员、群众对创优争先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公开,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四)评优树模(12月6日---元月10日)。做好评优树模工作,使广大党员学习有榜样,争创有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五)组织考核。接受局党组的考核。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翁新鹤同志为组长,胡亮同志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使各项工作和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2、搞好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把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传达贯彻到每位党员干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3、严格监督检查。学校党支部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坚持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第二篇:为进一步增强行业服务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行业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新集街社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社区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社区“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方案,推动水利行业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本次活动按照“两争两创”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真正得到实惠。
“三亮”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通过嘉善水利网站、设立公开栏、摆放展板、设立展示牌、发放便民服务指南(手册)、联系服务卡片等形式,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和办结时限等,亮出党员姓名、岗位、职务、服务内容、服务承诺等信息,把党员形象摆在窗口,接受广大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比”即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广泛开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营造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创争氛围;引导党员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并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物资供应、规费征收等服务窗口的日常业务管理;积极推荐先进典型参加闪光言行展示评选,组织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比实绩、比贡献,争做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三评”则是通过开展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及时梳理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选树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明确努力的方向争创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篇:为进一步增强行业服务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行业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xxx社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社区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社区“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方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本次活动按照“两争两创”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真正得到实惠。
“三亮”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通过设立公开栏、摆放展板、设立展示牌、发放便民服务指南(手册)、联系服务卡片等形式,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和办结时限等,亮出党员姓名、岗位、职务、服务内容、服务承诺等信息,把党员形象摆在窗口,接受广大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比”即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广泛开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营造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创争氛围;引导党员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并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物资供应、规费征收等服务窗口的日常业务管理;积极推荐先进典型参加闪光言行展示评选,组织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比实绩、比贡献,争做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三评”则是通过开展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及时梳理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选树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明确努力的方向争创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篇: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
身体力行做构建节约型高校的表率
——在党委中心组(扩大)会上的讲话
朱友林
节俭意识与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三者既有明晰的边界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忧患意识是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基础,公仆意识是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条件,而节俭意识则是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的体现和反映。“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这一告诫,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强烈的警醒作用。在此我谈三点体会。
一、增强节俭意识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扬艰苦奋斗传统和反腐倡廉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生态比较脆弱的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们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要养活占世界23%的人口。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浪费资源最严重的国家: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令自然资源短缺的现状日益雪上加霜。按照2020年矿产品预测需求量与2020年预测累计可供储量的比较发现,在45种矿产资源中,我国将有铬、铜、锌、钴、铂、锶、钾、硼、金刚石等9种出现严重短缺,石油、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等10种出现短缺。这说明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粗放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非常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就势在必然,同
时增强领导干部的节俭意识也就成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就能增强领导干部的节俭意识。
增强节俭意识,既有物质层面的意义,需要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大手大脚;又有精神层面的意义,需要秉承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动力,能够起到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正是靠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同时节俭意识也是抑制腐败的精神基础。从现实生活中来看,不少腐败现象就是由于节俭意识缺乏造成的,浪费本身就是一种腐败。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必然会耗费国家的财富,销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的风气,扩大社会的裂痕。增强领导干部的节俭意识,有利于把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我们的物质财富还远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却丢掉了优良传统,忘记了基本国情,工作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生活上贪图享受、挥霍无度。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腐败分子违纪违法,几乎都是从贪图享乐这个“拐点”开始的。只有增强节俭意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二、增强节俭意识构建节约型高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也是高校自身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节俭型高校是在全国上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建设和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高校作为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鼎立的文化结构,作为先进文化和时尚思维理念的传播地和制造者,具有知识性强、人口相对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倡导社会优良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高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也是社会文明行为的楷模;不仅是人才聚
集、知识聚集的高地,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离不开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建设节约型高校”的理念将促进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关键技术攻关”的工作,从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高校聚集着众多将成为中国未来中流砥柱的有文化的年轻人,建设节约型高校有利于他们提升道德素养与人格品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崇尚节俭的文明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崇尚节俭,节约资源”消费理念的毕业生,将对带动社会消费方式的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 提供最长远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因此建设节约型高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高校”。
另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比较稀缺,但要支撑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教育投资不足而高校必须扩招的情况下,许多高校以银行信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实现教学规模扩大和基本设施改造。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中的资料,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达 1500 亿元~2000 亿元,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负债经营状况。然而,在教育资源稀缺和教育经费紧张的同时,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地悲剧”现象在高校却屡见不鲜。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普遍缺乏成本观念,高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以自我为中心,尽可能多地无偿占用教育资源, 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一些高校“长明灯”、“长流水”现象随处可见,有人仅就高校教学楼的照明用电浪费测算,全国一千多所高校每年的电能浪费约为43649万千瓦时,折合电费浪费高达22697万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高校电能浪费相当惊人。除用电浪费以外,高校其他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面对众多的浪费现象,令人担忧的不仅仅是我国本来就匮乏的能源、资源的流失与浪费,更在于高校对节俭意识的缺失将关系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否。同时,各高校在面临偿还巨额债务之际,如何走出困境寻找出一条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答案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开源节流,而在目前开源有限甚至困难的形势下节流乃是重中之重。投资不足造成的短缺教育会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
展,而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又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教育短缺,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针。因此,杜绝教育过程中的浪费是当前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增强节俭意识,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增强节俭意识构建节约型高校,关键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狠抓落实。
“自古兴俭以劝天下,必以身先之”。节俭,是一种思想理念,更应见诸于实际行动。教育部已向全国高校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许多学校都在加紧制定方案推进节约型高校的构建工作。不久前,我校出台了《关于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见》,同时《关于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见》的监督方案也正在制订中。现在最关键的,就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狠抓落实,做构建节约型高校的表率。
全校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建设节约型校园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强化节约意识,树立“浪费就是腐败”的节约观,以节电、节水、节油、节耗材、精文减会为重点,控制办公费用,降低学校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做到 “少用一度电”、“少漏一滴水”、“少费一张纸”、“少跑—趟车”、“少耗—件办公物品”,使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取得实效。为推进学校二次创业、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王常业
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一个政党的宗旨决定了这个政党的性质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践行这一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革命党成了执政党,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都对宗旨问题极为重视,作出过一系列精辟论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我们党、对每一个党员的极端重要性。第一,增强党的宗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执政时间越长,脱离群众的危险也就越大。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背离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丧失了政权。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增强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第二,增强党的宗旨,事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形势下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的德,党的宗旨意识是决定性的,直接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价一个党员干部的才,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看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有多大。这些年来,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大。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抓紧加以解决,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着力点,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总之,增强党的宗旨十分重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在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为全县人民谋福祉。
太康县商务局 王常业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