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中考如何端正心态警惕浮躁
2016年中考如何端正心态警惕浮躁
首先列举浮躁的五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有上面五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所以,在对他们做交流的时候,我总是戏称他们都是“撒谎长大的”。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很多同学不承认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至于后来不会做了,是因为时间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为了让同学和家长[微博]们认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和同学一起做这个很简单的小游戏。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难一次性做出来。我先做一遍,然后问学生:“会了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毫不犹豫地说“会了”,但我让他重复的时候,他根本做不出来。有大约百分之十强的同学会说一些“差不多、好像会了”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我会给他们解释:“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会了”意思就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判断往往屡试不爽!让他们试验的时候,也往往是做不出来。
还有很少的同学,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显然这些同学要仔细得多,经过两三次的演示以后,他们才敢于自己亲手试验。但第一次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学会的时候自认为学会了而拒绝继续深入学习的问题,存在浮躁的问题。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会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任何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
所以,有一句俗话: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他们距离成功有的远,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们停下来了。学习停止了,在没有充分学会的时候,学习停止了,这时候,遗忘的因素会很快占到上峰。中小学辅导网wangxiao.so/提示您:这样,当时认为学会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考试的时候考不出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还有的同学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听课效果。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
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看书有两方面:课前看书和课后看书
课前看书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
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做题目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其实下一次就是从现在开始。
人生就是现在,从前只是记忆,将来只是想象,唯有现在才是真实的,把现在抓住就抓住了人生。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时空倒转,让我们从80岁活到一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人将成为哲学家,世界上一定会多出几百个百万富翁”。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如果每一个现在在辛勤地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将是一种持续的增长状态;如果每一个现在都在碌碌无为、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或者无进展、得不到进展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白白消耗了生命。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
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
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
有什么隐含条件?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
(4)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问题,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
(5)发现题目错了,以为粗心不改正
记得RDF中有个学生,和她交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我的成绩还要高。”
我当时就回了她一句:“你这次有多少分是因为‘低级错误’丢的?”
她说:“数理化三门大约就有十几分!”
“上次考试有没有犯‘低级错误’?”我进一步追问。
“有!”她很诚实。
“再上一次呢?”我步步紧逼。
“有„„”她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一直有„„”
“从小就是犯‘低级错误’长大的对么?呵呵!”我开了句玩笑。
“对对对!呵呵„„”她倒也直率。
“只要你认为是‘低级错误’,你就永远改不了,就永远不能重视这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题目会做,但怎么都不能把会做的题目得满分!”
“对对对!您快跟我说一下怎么改掉这个毛病吧!”
“打掉浮躁!”
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
有以上5种浮躁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第二篇:浅谈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
浅谈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
最近几天,到网上逛一逛,觉得心惊胆颤和毛骨耸然,可以说这个网络世界有些让我出乎意料。没有看到理性,看到的是一片喧嚣、谩骂、人身攻击的“文革”景象,几乎无处不在地弥漫着一种比较普遍的焦虑情绪,但仔细推敲,其真实的背后隐含着极其浮躁的心态,那就是“你为何有而我为何没有?你有我也应该有!”。
“达芬奇”家具沸沸扬扬,小商贩硼砂“萨其马”义愤填膺,地铁滚梯事故不可思议,高铁事故引来众怒谩骂,红十字会公信力丧失,社会团体非法敛财,如此等等,千奇百怪,眼花缭乱,人们在为公共安全问题伤神,对腐败现象痛恨,于是便产生诸多的带有广泛性的紧张不安的焦虑心理,并存在为解决自身未来安全的冲动或浮躁心态。强势群体应该满足吧,但那些强势群体也焦虑,何况众多的普通老百姓了。民工为生计焦虑,城市居民为社会保障焦虑,官员为乌纱帽焦虑,老板为赚钱和财产安全焦虑,东部人焦虑,西部人也焦虑,人人不满,人人焦虑,人人浮凿,令人担忧的现实!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焦虑的人都浮躁,浮躁的人也都焦虑;浮躁表现为气,焦虑深刻到心。焦虑的人难受,每一天,每一分钟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是属于自己的;他们人在这里,而心在那里,心身分离,人格分裂,神不守舍,所以他们是痛苦的。焦虑可以造成神经衰弱,可以造成人格分裂,可以造成抑郁症。也可以说抑郁就更深刻的焦虑,是焦虑形成习惯无法摆脱。只有等环境改善了,或者心灵长了茧子,人就慢慢好了。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现代人的普遍特征就是人群社会焦虑倾向的普遍化。焦虑的背后有恐惧,有怕失去。或者是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失去希望,看不到好的前景,如果能有好的前景谁都不会得抑郁症。激烈的社会竞争,是人生活的风险成本加大,如果人承受不了,就会深患焦虑。浮躁是个浅层次的。
浮躁一般说来没有痛苦,有的只是无聊。他大多出现在成功之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于是便看破一切,研究现代的人精神状态,焦虑和浮躁是两个绕不过的词汇,也是人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病态心理,也当代人的基础心理。卡夫卡写出了人的疏离与荒谬;当下,如果谁能写出人的浮躁和焦虑,也可以说是个经典的现实主要义作品。
当前,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少人按耐不住自己那颗骚动的心,他们渴望升官、渴望发财、渴望出成果、渴望繁华富裕的生活、渴望达成想象中的精彩人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自我,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处的岗位和手中的工作;不少人朝三暮
四、患得患失,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不再扎实肯干、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宁静致远,而常常是一旦有点小得计,便沾沾自喜;一旦有点小成功,便得意忘形;一旦有点小权力,便乱用一气;一旦有点小得志,便气指颐使。追逐名利、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几乎成为有些人的常态。
善于诊断社会病的学者断言,时下我们的社会患了一种浮躁症,个体普遍患了一种焦虑症。谈到具体症状嘛,可以随手拈来:比如政府官员大搞政绩工程,在一个地方没踏实干几年就急于寻找升迁之途;商家职业道德缺失以假冒伪劣商品大赚昧心钱;教授学者不安心做学问,四处抢课题捞钱,直至学术造假;富人时刻不忘炫富以丑为美;老百姓一遇原本不大的事情就失去冷静,迅速点燃淤积心中的仇官仇富情绪,最终酿成激烈冲突。
浮躁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状态。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乏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
出现焦虑浮躁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货币文化大潮的汹涌澎湃之中和西方文化大量涌进的冲击之下,我们一度忽视了理想信仰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忽视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正是由于教育的失误、文化的迷失,致使一些人贫困了精神,丧失了信仰,丢失了灵魂,沉沦了道德;致使一些人找不到共同的精神家园,找不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与目标。继而,看问题片面、短视、浮躁,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态与行为。
浮躁是人们走向和谐的最大敌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敌人,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己的和谐三个方面。人自己的和谐主要是个人心态、个人内在精神的和谐,是能够保持一种和平、和谐、和顺的心理状态。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的和谐心态,没有多数公民的心态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和谐心态是指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中庸豁达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之中;能够以理性平静的心情看待问题和处理矛盾,能够理性客观地评价社会、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都应该对社会怀有一份感恩之心,对他人怀有一份关爱之心。即使有什么不如意,也应该有一份宽容之心。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踏踏实实才是真。只有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和谐的心态为人处世,才能真正走向和谐,建设和谐社会。
走向心态和谐,首先要宁静淡定、平和自得,淡看功名利禄,淡看世俗百态,尤其应该学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做到以清静心看大局,欢喜心过生活,平常心品情味。其次要志存高远、崇尚高雅,守德、明德、敬德,为人处事要讲格调、讲品位、讲操守,心胸开阔、襟怀坦荡,乐观豁达、宽厚待人,遇事从大局出发,多关心少排斥,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多宽容少计较。还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态,始终追求理想的境界与和谐的氛围,始终坚持求真、崇善、向美,努力做到学习上追求高质量,工作上追求高标准。
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心情有强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形势与政治
年级:09级
班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三班 学号:2009023024 姓名:黄文静
第三篇:浅议中国国情之社会浮躁心态
浅议中国国情之社会浮躁心态
引言
当下中国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不愿孤独地埋头做事,怀有侥幸心理;盼着买张彩票,就能撞上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盼着参加选美、选秀,一夜之间“成为名人”;盼着嫁个有钱人,少走些弯路,得到个“现货”。这种浮躁的心态俨然成为中国现阶段的一种国情的表现,针对这种社会心态本文特作分析。
一、社会浮躁心态的表现
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急功近利正在侵蚀这片净土。老师依托大学拿科研、项目、经费、奖励,养家糊口或发财,学生在此学习职场技能为就业做准备,教书育人退居其次,寻求真理退居其次的其次,大学精神衰落。
表现在政府方面,政府官员为了任期的政绩,追求眼前利益,只求政绩,不想民生,只求立竿见影,不讲长久发展,产生大量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表现在企业方面,不顾产品安全质量,不顾环境影响,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快餐文化,快速阅读,快速到达,无时无刻充斥着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的色彩。
二、浮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为什么发生在这样的时期?
快速的经济发展是浮躁产生的本源和推动力,制度的不完善是浮躁产生的充分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其
一、经济起飞的发动机已经发动,各种市场开始形成,社会为人们实现经济目标提供的机会不断增加;其
二、此时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其他各种制度还很不完善;其
三、人们倾向于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些因素便成为滋生浮躁的肥沃土壤。
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的规范和制度不够完善,甚至很多制度还来不及建立,此时人们在逐利本能的驱动下,不顾一切追求利益。其中一部分胆子大、敢作敢为的人,率先突破传统观念和规章制度的束缚,或者通过有意利用某些制度空白的机会,甚至通过钻制度不完善的空子,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成为众人羡慕的英雄。榜样的力量引起全社会的躁动和仿效,人们之间的情绪感染使得浮躁的社会氛围很快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金钱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时期,人们刚刚从传统封闭、物资匮乏、货币奇缺的社会中走出来,开放社会的一切难免使得人们头昏目眩,导致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乃至扭曲。基于过去“贫穷与经济拮据”的恐惧性集体记忆,导致人们以为金钱就是一切,有钱就有了一切,便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这个时期,人们刚刚从传统封闭、物资匮乏、货币奇缺的社会中走出来,开放社会的一切难免使得人们头昏目眩,导致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乃至扭曲。基于过去“贫穷与经济拮据”的恐惧性集体记忆,导致人们以为金钱就是一切,有钱就有了一切,便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社会发展的转轨时期破除传统而引致的人们心理过分脆弱和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不规范、缺乏公平性的竞争和太多的投机成分引发的社会风气的腐化给人们极坏的示范效应以及对市场经济的模糊认识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三、解决之道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浮躁现象,经济起飞以后,人们的逐利行为既是被经济发展所激发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所在。问题的核心在于,一方面,社会中人们炽热的逐利行为必须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其他制度与规范的约束下才不至于走火入魔;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或起飞阶段,制度不可能完善,而且制度与规范出现空白地带也不可避免。任何国家与社会都不可能是设计好了各项制度后才来发展经济的。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制度和规范只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美国英国基本上的脉络就是通过自我觉醒,道德重整,社会运动,政府立法。中国文化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沉稳、含蓄,就如太极拳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其实,自古以来,哲学和宗教都在劝诫中国人戒骄戒躁。传统文化是根,中国要从传统中找到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加强制度建设和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浮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的。
而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圈子、行业、执业圈子或者社区等小共同体,是整个社会的基石,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现在中国社会的浮躁,只看到市场,没有看到人。通过社会引导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组建社群,互相监督互相体恤互相管理约束,形成社会信任的共同体,社会浮躁心理当会有所缓解。
再有就是建立有序的激励机制与制裁机制。社会要有序,一定会有一个有关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的普遍的评价体系,并按照这种评价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或制裁。按规则行事,鼓励人们循序渐进沉稳应事,惩罚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深入进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经过一段相对浮躁的时期之后,社会将会回归理性与真实,浮躁心态有所缓解,社会也会获得相应的发展。
第四篇:是什么导致职场新人心态浮躁
北京8090后婚纱摄影工作室http://北京8090后婚纱摄影工作室
读者郝小姐来信:我是在一家医药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最近在工作和人事方面遇到了一些不愉快,我自己是个性格比较急躁的人,平时在和同事讲话时语气总是很 急,有时难免让同事不满。另外,我平时比较粗心,所以很多时候就容易落下话柄,其实我并没有任何的坏心眼,我也很着急自己的脾气。请问,我在和同事相处的 时候,要如何克制自己的急躁呢? 专家解答: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有时候会影响工作。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有赖于人际关系的积累与和谐,职业人格的建立有几个要素,我给你以下的建议,不妨试试:
1、后退法。即让自己在发表态度、观点前先克制自己,然后考虑周全后再发表,或者索性就不发表意见。
2、忘却法。让自己遗忘掉那些令自己情绪激动的因素,只看事情本质,就事论事。
3、三问法。“我现在是冲动状态吗?”“会造成恶劣影响吗?”“后果是怎样?”
4、暗示法。气质决定命运,建立良好积极的气质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目标中的气质。
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情况取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手段,但也不要走入误区,如果人际关系过分恶劣,或人际技巧被过分强调的企业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职场新人的心态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战战兢兢和虚荣浮躁。那么,职场新人为什么容易出现浮躁心态?
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特别是在刚进单位的前3到6个月的试用期中,跳槽是最快和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别称为职业的浮躁期。这种现象在 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看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只是盲目的浮躁,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则对自己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产生这种工作浮躁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 几方面:
1、急于求成的心态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刚参加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积极,充满激情的工作心态。然而,一旦自己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就会认为 这公司不重视人才,没有伯乐,在人才的管理上存在问题,好象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又会产生一种想跳槽的想法。殊不知,在这里工作 的老员工他们无论在工作的能力还是在工作的经验上都比现在的你做得更好。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很有潜力的股,也许领导会在对你考查一段时间后,会让你从事更多 的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但由于一个急于求成的心态,让成功与你失之交臂。
2、“围城”的心态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和自己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表现出对目前工作的不满,甚至对别人的离职特别不了解,认为那么好的工作怎么会离职那,这就是一种“围城”的心态。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一山望着一山高。人们都一直在向外思考,而没有向内去思考自我,去站在企业和社会现实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当出现这种浮躁心态的时候,有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一段时间,当真正的融入到企业里干一段时间后,也许 你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价值。
3、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虽然当前的大学生很清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在工作上都仍然会出现一些比较理想的想法,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要大,知名度要高,管理规范 和成长空间大。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让大学生从底层的工作做起,从事一些简单和枯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们所想象的理想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就 会出现一些跳槽的现象。
北京婚纱摄影工作室http:///News_list.asp?classid=2北京8090后婚纱摄影工作室
第五篇:端正心态 诚信考试
端正心态 诚信考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时“端正心态、诚信考试”。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半个学期已经悄然流逝。各年级的期中考试接踵而至。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考试是一种考验,一种让我们收获学习中的成功与喜悦,查找学习上的失误和不足的考验。
希望同学们满怀信心,以阳光的心态迎接这次期中考试。借此机会,我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同学们一些提醒:
1、在思想上重视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是一次阶段性的考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对同学们学习态度、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一次中间检阅。通过考试,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上一阶段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努力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端正心态,从容面对。心态影响着每个人的情绪,有人甚至说,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有的同学期待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实力;期待通过考试获得父母、老师、同学的赞许和肯定。有的同学担心没有复习好、担心发挥不好;担心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担心会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等等。这些杂念都会影响你的情绪,让你变得考前忧心忡忡、难于集中精力复习。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从小的方面讲是你自己的事,考试的成绩不是给老师、家长、同学们看的。考试应该是你自己检查你的学习态度与效果的一个途径。
3、科学复习,积极迎考。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认真整理、归类,并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争取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复习中,发现不懂的、未掌握的问题,要抓紧时间向同学、老师请教,对薄弱学科更应认真对待,及时弥补。考试时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先易后难。遇到容易的题不可忘乎所以,人易我易,我不大意;遇到难题切莫惊慌,我难人难,我不畏难,冷静思考,化难为易。合理分配时间,基础题争取不失分,勇敢挑战难题。
4、严肃考纪,诚信考试。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重视诚信考试,是责任感的体现;诚信应考,则是道德品格的体现。“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
同学们,让竞争在平等、公平、和谐中展开,让一切的付出和回报都真实、纯净。让我们用扎实的知识,良好的品格,求真的态度,向老师、向父母、向同学、更向自己交上一份真实的答卷。
最后,我衷心预祝同学们在这次期中考试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取得最优异的个人成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三4班 李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