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稿件写作规范与技巧
信息稿件写作规范与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规范与技巧
一、新闻的概念
广义上说,新闻泛指各种媒体上刊发或播放的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评论等文字或图片、声像。
狭义上说,新闻是指“消息”这种文体,它是以记叙为主要手段,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
一般来讲,对内一般称信息,主要强调它的下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功能;对外一般称消息,重在强调它的体裁与特性;消息通常被称为新闻,主要是它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二、消息的结构、特点
1、消息的结构
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消息的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做虚题。主题,即消息正中的标题,要求简短、有新意、不重复,一般在10个字左右,把稿件的特点与重要性突显出来;副题,一般位于主题的下文,是对主题的说明和强调。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二是吸引读者。导语的写作方法有概括式、提问式、评论式此外,还有描写式、对比式等。
主体就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写作的方法可以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相结合方法写。
结尾就是消息的最后收笼。结尾最后是富有启发性,使读者感到意味无穷,精神振奋。写作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式、展望式、评论式等。消息结束在写作上可以不拘一格,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宜实不宜虚,防止空话、套话与大话,或者生搬硬套、以偏概全;二是避免与导语和主题重复,出现画蛇添足。
目前的消息写作,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事实或结果放在最前面交待了,后面可以没有结尾。一般的简讯既无导语,也无结尾。
2、消息的特点
倾向鲜明、寓理于事。消息是对人或事物情况的描写。但是这种描写不是无动机的,而是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比如:“XX区圆满完成年检工作”为题写年检的完成情况和整改落实措施。应改为:“XX区注重做好年检的下篇文章”,因为年检时间已过,大家都“圆满”完成任务,再报任务完成意义不大。“下篇文章”一则引导大家注意抓好发现问题的跟踪落实;二则起到学习交流,让大家看一看其他区县是如何整改的,有什么好措施。
内容新鲜、真实准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但不能故弄玄虚。在编信息时常见到:本市甚至全国第一家、第一部??。“第一”没有经过考证就会出洋相:广东2006年出台了全国“第一”行业协会的地方行政法规,实际上2002.10.31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四十四次常委会就通
过了《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也是地方性法规,时间比他早4年。这说明应用“第一”要慎重,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自我标榜,“新鲜”靠独到的内容、独特的视野。
简短明快,反映迅速。就是“三言两语说清楚,寥寥数语显精神”,不拖泥带水,不雕琢粉饰。时间上一般不超过两天,原则上应当当天发出,类似新闻统发稿,提前准备好,活动一结束略加修改,领导一签即发出去。
目前消息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时效性差;空洞无物;标题不生动;特点、新意表述不明显。
三、常用信息稿件的写法
一是工作消息,或者叫工作通讯,写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二是要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注意与工作总结工作的区别:工作总结主要是归纳、综合、笼统的概述,以抽象概括为主;消息以线串点,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由抽象到具体,以鲜活的事例、具体情节、灵活的形象、现场的活动为主。总结比较全面、周到、完整;消息最好不要面面俱到,主题集中;总结是第一人称,用大一二三四到小1234;给媒体投稿一般不要用“我县,我局,我们”,避免大一二三四到小1234。消息一般不用1234。把总结变成信息,需要从内容和写法进行改变。写这类信息要做到:大家都要做的但你要比别人做得早,大家都在做的事你要比别人深、比别人新。
二是会议消息:重在反映会议精神、会议成果。如果会议有什么新的举
措、新精神,可以直接把这个作为信息的标题,然后采取倒叙的方法把会议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现在有的把领导名单写了一大串,把会议的议程说了一遍,从过程到过程;或者是把最高领导讲话的标题原封不动地抄上去,比如一要认识重要意义,二要加强组织领导,三要抓落实??读者更为关系的是怎么认识重要意义、组织领导、抓好落实,写作时要把领导讲话中最主要的观点、最关键的措施挑出来。特别要注意与会议议程和领导讲话的区别:议程是程序化的,而消息必须生动的;领导讲话标题常常是虚的,而消息必须是实打实的。
三是重要活动消息:重在反映活动主要内容、活动主要成果或社会反响、如
何组织。如规范化建设评估活动,重在反映评估体系如何建、如何组织、有什么效果等。特别要注意与活动安排的区别:比如组织一次为民服务,不仅要有服务项目、内容还要有服务的结果:
服务了多少人,服务对象评价如何、社会反响如何?
四是重要政策消息:重点是反映政策新在哪里,实施以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能从概念到概念。
四、信息撰写的小技巧
1、要抓住时机,适销对路:根据不同宣传载体的特点、把握不同时机的采稿重点去投稿,如上海门户网站、《新民晚报》面对的是普遍百姓,稿件内容要与百姓生活有关联,助残日、敬老日、学雷锋日等重要节日,也是社会关注的时期。
2、要善于提炼,做好标题: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让采编人员关心你的来稿,首先是看标题。标题的具体写法,要做到准确、凝练、生动,要能吸引眼球。提炼好标题不光要对内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还要选准好投稿的角度。只要角度选好,内容适当修改,我们的工作总结、年度工作要点都可以去写,但是要体现它的新闻性,要与报纸的内容
和特色联系起来。此外,阶段性重点工作的新进展;阶段性工作的创新措施或者新经验;能给群众、管理机关带来较大好处的事件或事物;受到群众和上级表扬的典型事和人;市、区领导对农业工作的支持行动与事迹;本区有特色的、有影响的工作。
3、要把握规律,方便采编:在结构上要求各段落相对完整独立,便于编辑根据版面来裁剪。我们在平常采编信息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来稿中去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有的等于重写。出席领导姓名处理上——在采用的信息中列名一般只列到县农委主任以上,其他领导的领导一般不列名。领导讲话处理上——在不同媒体的取舍要有所不同,比如:出席会议的有副区长、市民政局副局长,两个人级别一样而且都讲了话,那么你在写信息时,给区政府网站投稿主要摘录副区长的讲话精神,对市社团局网投稿主要摘录市民政局副局长讲话精神,不能同时把两个人讲话都摘录一
点,更不能倒过来摘录。
4、要经常沟通,加强联系:就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新
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得到指点、支持和帮助。同样的内容,不同人员来写,效果完全不同。一方面,要善于“借船出海”,利用社会媒体、借助社会平台,加强信息宣传。另一方面,要善于“乘船出海”,善于同各个媒体的采编人员搞好关系。
5、要内外有别,注意保密:农业信息宣传工作尤其是涉及政策的内容,其政策性、敏感性强,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内外有别,对外一致。要坚持谁撰写谁负责的原则,保证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表述准确;要严格审查制度,上报的信息要经领导把关,吃不准的要集体研究决定;要强化安全保密观念,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结束语:
小信息——大视野:加强政府理论
学习,把握工作中心、关注社会热点,明确宣传重点与焦点。
小信息——大功夫:文字工作是一项艰苦工作,有的信息只有一张照片,只言片语都没有。作为信息员要善于挖掘、善于提炼,勤于思考、勤于动笔。
小信息——大成绩:信息宣传工作是为领导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工作,也是宣传自身工作进展与实绩的途径,其作用既是宣传自我更是服务大众。
第二篇:信息稿件写作规范与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规范与技巧
一、新闻的概念
广义上说,新闻泛指各种媒体上刊发或播放的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评论等文字或图片、声像。
狭义上说,新闻是指“消息”这种文体,它是以记叙为主要手段,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
一般来讲,对内一般称信息,主要强调它的下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功能;对外一般称消息,重在强调它的体裁与特性;消息通常被称为新闻,主要是它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二、消息的结构、特点
1、消息的结构
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消息的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引题又称肩题、眉题(左上方),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做虚题。主题,即消息正中的标题,要求简短、有新意、不重复,一般在10个字左右,把稿件的特点与重要性突显出来;副题,一般位于主题的下文,是对主题的说明和强调。(2007,3,7日下午,胡锦涛看望了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了联组讨论。3.8 《解放日报》一版头条:引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主题:和谐社会:上一行——在共建中共享,下一行——在共享中共建;副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一同参加了讨论。与《人民日报》同一天的标题则完全不同,《解放日报》的标题好在把领导讲话的主要思想一下子揭示出来。后来很多媒体和理论界才开始讨论“共建中共享”。)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二是吸引读者。导语的写作方法有概括式(扼要介绍消息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提问式(把消息中已经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来,如:在人手少、工作忙的情况下,如何搞好信息宣传工作?)、评论式(对某一工作或事实作出结论。如:信息宣传工作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崇 1
明县信息宣传工作走向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此外,还有描写式(如9月的崇明桂花飘香,金橘满枝,县农委在这里举行了„„)、对比式(以前报信息需要打印、邮寄,耗时耗力耗材,信息采集平台建成后,你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等。
主体就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写作的方法可以按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比如写**区深入开展年检工作,就要写如何部署、组织、跟踪整改、完善制度)、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在逻辑关系来写,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点面关系等。比如采用点面关系反映本区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情况,可以先写某一个例子,然后写全区购买服务总体情况,再写政府制度上如何保障)、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相结合方法写。
结尾就是消息的最后收笼。结尾最后是富有启发性,使读者感到意味无穷,精神振奋。写作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式(给读者一个明确的认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展望式(展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预期效果,引起人们关心)、评论式(说明实质,点出主题)等。消息结束在写作上可以不拘一格,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宜实不宜虚,防止空话、套话与大话,或者生搬硬套、以偏概全;二是避免与导语和主题重复,出现画蛇添足。
目前的消息写作,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事实或结果放在最前面交待了,后面可以没有结尾。一般的简讯既无导语,也无结尾。
2、消息的特点
(1)倾向鲜明、寓理于事。消息是对人或事物情况的描写。但是这种描写不是无动机的,而是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比如:“XX区圆满完成年检工作”为题写年检的完成情况和整改落实措施。应改为:“XX区注重做好年检的下篇文章”,因为年检时间已过,大家都“圆满”完成任务,再报任务完成意义不大。“下篇文章”一则引导大家注意抓好发现问题的跟踪落实;二则起到学习交流,让大家看一看其他区县是如何整改的,有什么好措施。
(2)内容新鲜、真实准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但不能故弄玄虚。在编信息时常见到:本市甚至全国第一家、第一部„„。“第一”没有经过考证就会出洋相:广东2006年出台了全国“第一”行业协会的地方行政法规,实际上2002.10.31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四十四次常委会就通
过了《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也是地方性法规,时间比他早4年。这说明应用“第一”要慎重,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自我标榜,“新鲜”靠独到的内容、独特的视野。
(3)简短明快,反映迅速。就是“三言两语说清楚,寥寥数语显精神”,不拖泥带水,不雕琢粉饰。时间上一般不超过两天,原则上应当当天发出,类似新闻统发稿,提前准备好,活动一结束略加修改,领导一签即发出去。
目前消息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时效性差;空洞无物(从过程到过程,从概念到概念);标题不生动(没有导语);特点、新意表述不明显(经常教育别人,不恰当地评论、拔高或夸大,一个小例子下个大结论,以偏概全)。
三、常用信息稿件的写法
一是工作消息,或者叫工作通讯,写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二是要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注意与工作总结工作的区别:工作总结主要是归纳、综合、笼统的概述,以抽象概括为主;消息以线串点,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由抽象到具体,以鲜活的事例、具体情节、灵活的形象、现场的活动为主。总结比较全面、周到、完整;消息最好不要面面俱到,主题集中;总结是第一人称,用大一二三四到小1234;给媒体投稿一般不要用“我县,我局,我们”,避免大一二三四到小1234。消息一般不用1234。把总结变成信息,需要从内容和写法进行改变。写这类信息要做到:大家都要做的但你要比别人做得早,大家都在做的事你要比别人深、比别人新。
二是会议消息:重在反映会议精神、会议成果。如果会议有什么新的举措、新精神,可以直接把这个作为信息的标题,然后采取倒叙的方法把会议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现在有的把领导名单写了一大串,把会议的议程说了一遍,从过程到过程;或者是把最高领导讲话的标题原封不动地抄上去,比如一要认识重要意义,二要加强组织领导,三要抓落实„„读者更为关系的是怎么认识重要意义、组织领导、抓好落实,写作时要把领导讲话中最主要的观点、最关键的措施挑出来。特别要注意与会议议程和领导讲话的区别:议程是程序化的,而消息必须生动的;领导讲话标题常常是虚的,而消息必须是实打实的。
三是重要活动消息:重在反映活动主要内容、活动主要成果或社会反响、如
何组织。如规范化建设评估活动,重在反映评估体系如何建、如何组织、有什么效果等。特别要注意与活动安排的区别:比如组织一次为民服务,不仅要有服务项目、内容还要有服务的结果:服务了多少人,服务对象评价如何、社会反响如何?
四是重要政策消息:重点是反映政策新在哪里,实施以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能从概念到概念。
四、信息撰写的小技巧
1、要抓住时机,适销对路:根据不同宣传载体的特点、把握不同时机的采稿重点去投稿,如上海门户网站、《新民晚报》面对的是普遍百姓,稿件内容要与百姓生活有关联,助残日、敬老日、学雷锋日等重要节日,也是社会关注的时期。
2、要善于提炼,做好标题: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让采编人员关心你的来稿,首先是看标题。标题的具体写法,要做到准确、凝练、生动,要能吸引眼球。提炼好标题不光要对内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还要选准好投稿的角度。只要角度选好,内容适当修改,我们的工作总结、工作要点都可以去写,但是要体现它的新闻性,要与报纸的内容和特色联系起来。此外,阶段性重点工作的新进展(自我比较、横向比较);阶段性工作的创新措施或者新经验;能给群众、管理机关带来较大好处的事件或事物;受到群众和上级表扬的典型事和人;市、区领导对农业工作的支持行动与事迹;本区有特色的、有影响的工作。
3、要把握规律,方便采编:在结构上要求各段落相对完整独立,便于编辑根据版面来裁剪(一般第一段讲主要精神,二段讲有关精神和内容,第三段讲背景)。我们在平常采编信息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来稿中去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有的等于重写。出席领导姓名处理上——在采用的信息中列名一般只列到县农委主任以上,其他领导的领导一般不列名。领导讲话处理上——在不同媒体的取舍要有所不同,比如:出席会议的有副区长、市民政局副局长,两个人级别一样而且都讲了话,那么你在写信息时,给区政府网站投稿主要摘录副区长的讲话精神,对市社团局网投稿主要摘录市民政局副局长讲话精神,不能同时把两个人讲话都摘录一点,更不能倒过来摘录。
4、要经常沟通,加强联系:就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新
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得到指点、支持和帮助。同样的内容,不同人员来写,效果完全不同。一方面,要善于“借船出海”,利用社会媒体、借助社会平台,加强信息宣传。另一方面,要善于“乘船出海”,善于同各个媒体的采编人员搞好关系。
5、要内外有别,注意保密:农业信息宣传工作尤其是涉及政策的内容,其政策性、敏感性强,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内外有别,对外一致。要坚持谁撰写谁负责的原则,保证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表述准确;要严格审查制度,上报的信息要经领导把关,吃不准的要集体研究决定;要强化安全保密观念,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结束语:
小信息——大视野:加强政府理论学习,把握工作中心、关注社会热点,明确宣传重点与焦点。
小信息——大功夫:文字工作是一项艰苦工作,有的信息只有一张照片,只言片语都没有。作为信息员要善于挖掘、善于提炼,勤于思考、勤于动笔。
小信息——大成绩:信息宣传工作是为领导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工作,也是宣传自身工作进展与实绩的途径,其作用既是宣传自我更是服务大众。
第三篇:新闻稿件写作规范
新闻稿件写作规范
1、学院网站新闻稿件主要采用消息写作,人物报道可采用通讯方式。写作新闻稿件,首先应使新闻的基本要素正确、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为什么、怎么样。时间要素只写几月几日,一般情况下不写年、上午、下午、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需要)。活动地点只写到学院、校区某会议室或教学楼即可。新闻的行文顺序不必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要考虑何为重点内容和主要内容。如某会议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面多位领导讲话提出要求,应抓住重点,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2、新闻报道要让客观事实来说话,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件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的传达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一般尽量避免在新闻末尾增加阐述和总结性质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次活动,如何如何”。也避免在导语中上来就是“为了……为了……为了……”诸多活动宗旨的罗列,活动是否达到好的宗旨,应该以新闻事实说话、让新闻人物说话。例如很多学生活动都写“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这种表达宗旨的语句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活动都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使用准确的全称,之后可以使用规范的简称。一般不要在稿件中使用“我校”、“我院”、“我部”如何如何(需特别使用时除外)。学院名称规范用法为:安顺学院。例如:正文中首次提到学院,之后可用简称。不用学院名称时,可表述为学院如何如何。
3、报道学院各级领导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词汇。主要使用“指出、强调、**说”等中性词汇;
稿件中引用学院领导讲话,需经过领导本人过目审阅。在对外交流或就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报道领导活动的不要使用“亲自”、“亲临”等形容词;报道学院领导与来访客人的见面,避免使用“接见”,而应为“会见”。报道某一新闻事实,一般不要使用“首次”、“第一次”、“首例”等评价和判断性质的词汇,除非经过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认定。写作稿件时,要保持客观立场,通过权威部门和专家来说出“首次”如何如何,而不是作者自己认为的“首次”。
4、除全院大型会议外,一般会议避免使用“隆重、热烈”之类的词汇。尽量减少会议报道,会议中涉及的事件以及结果可用工作过程中的做法、经验来报道。报道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不得使用“普遍”、“一致”、“最佳”、“最好”、“最著名”、“极大”等带有强烈、主观评价的色彩的词汇。如“同学们一致表示如何如何”此类语句应删除。如稿件确需评价性质的文字,可具体采访某同学,如“某某专业某某班某某同学表示,如何如何”,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如受访者不希望出现全名,只出现姓氏也可。
5、全院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的新闻,人物姓名一般只写到院级领导。专项工作新闻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关系重要的人物姓名,如校外来宾出席的会议,可根据需要介绍人物姓名。系部处室的活动,单独介绍人物时,一般只写到处级。参加会议的人物,一定要区分清楚“出席”和“参加”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参加会议。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要注意点清各个身份层次,不要造成误解,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全体教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及
学科负责人,要表达清楚。部门组织的一般会议,如有院领导在会上讲话,部门处级负责人部署工作可提及姓名,其他人布置工作则一律使用“会议要求、会议对****进行了部署、会议安排了***等工作”等词句。
6、关于人物称谓,一般只在新闻前面首次出现时介绍职务(或职称)、姓名,后面再出现时只写姓名即可。需提及职务的一般应在文稿前部提一次,其后再出现时直称姓名;一般应采取“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如“院党委书记××、院长××、××系教授××”等,尽量避免“姓名 + 职务称谓”和“姓 + 职务称谓”的方式;特定事件需涉及某人物两个职务称谓时,一般可酌情使用“主职务称谓 + 兼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社会知名人士、文教界人士等,在文稿中出现时可适当在姓名后加“先生”、“院士”、“教授”等;军界人士姓名后可加“将军”、“少将”、“大校”等;新闻稿中一般不在姓名后加“同志”称呼。
7、编辑制作新闻标题时,要简明扼要,突出新闻要素,字数一般不超过28字。稿件署名为党总支、系部处室,一般不使用个人姓名。涉密信息,严禁上网。
第四篇:关于信息稿件的写作
关于信息稿件的写作
[来源:本站 | 作者:黄 莉 | 日期:2009年6月4日 | 浏览335 次] 【大 中 小】
一、当前各地、各科室报送的信息稿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县区和机关各科室一周上报来的信息稿件大约在20
篇左右,但可供采用的仅占1/3多点,这种状况的存在实际上反映出,在信息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主要原因是信息来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是:第一,一般化的信息多。不少信息稿件是反映一般性的工作动态,如本地开了什么会,发了什么文件,领导做了什么讲话或总结工作成绩等,而且不看对象,不管上级需要不需要。第二,缺少特色。有的把工作汇报,工作总结报上来,还有的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的内容,看不出按国、省科技部、厅要求或市委政府要求,结合本地或本部门情况提出了哪些创造性的措施和办法,没有本地特色。如果把报送单位的名字去掉,这样的信息放在哪个地方都适合。第三,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有些信息反映的只是一些会议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口号,或者完全是领导讲的口气,内容空洞,无情况,少分析;有的是人云亦云,生编硬造。第四,过时信息。有的是迟报,一些情况其它部门已经反映出来了或是新闻媒体已经公开发表了,才作为信息反映;有的是不合时宜,比如工作重点已经转移了,但反映的还是前一段工作要研究解决的;有的是慢半拍,决策已经作出了又报来有关问题,失去其参考价值。
二、高质量信息稿件的特点
一篇高质量的信息稿件,除了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外,还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服务性。信息工作是为科技工作中心任务服务的,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信息工作人员,应该进一步明确信
息工作是为部门领导工作、领导决策服务的。如果把领导工作动作过程概括为“发现和研究问题——决策——决策实施”三个阶段,信息工作就是领导工作第一阶段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就是帮助领导发现和研究问题提供客观事实的依据。对领导者来说,就要通过大量的信息发现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从而做出具体的科学决策,提出新的有效措施。领导工作只有不断灵敏迅速地掌握大量的高质量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确定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所以,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稿件质量高不高,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领导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信息工作既然是为领导服务的,那么信息工作人员就要始终不忘当好领导的“耳目”,替领导去看,去听,去了解各方面发生的事情,使领导及时掌握各地、各科室科技工作各个方面的情况;就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善于用领导的眼光、领导的头脑去观察、认识、分析、判断情况和问题;就要围绕领导的关注点和领导工作需要去收集、反映信息,并注意分层次报送,往哪一级报信息,就要考察哪一级领导的需要;就要有大局意识,能够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所谓登高望远,就是要把反映的内容放到大局、放到未来发展趋势中来把握,而不是偏于一隅、局限于本地的情况来考察问题,就事论事;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要非常务实,要抓住那些对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启迪,对领导的决策及指导全局工作有帮助,对推进面上的工作有借鉴意义的信息,不落后于领导决策、落后于全局工作的进展。总之,服务性是提高信息质量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信息的质量,即使报送了大量信息,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信息的真实,反映在两个方面,即事实真实和如实反映情况。事实真实,就是要求信息稿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和事等都必须真实准确;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过程和重要细节,以及原因、效果、人物的语言和思想认识等,都必须真实、准确、可信;引用各种背景材料、数字等都必须准确无误;对事实的概括必须符合其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曲解和掩饰,要合乎逻辑,合情合理。如实反映情况,就是要求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隐瞒,不夸大。不真实的信息,不但没有质量可言,而且容易产生负效应,帮倒忙,甚至使领导决策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在报送信息时,对情况不明,事实不清的,一定要进一步核实,一时搞不清的宁可缓报,也不能含糊其辞,草率上报。
三是针对性。针对性是决定信息价值高不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信息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着眼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对新情况的认识和研究,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时刻关注实际工作、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科技工作目前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来抓信息。科技工作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好科技要有世界眼光,不能单纯地就科技工作抓科技工作,而是要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必须要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这些形势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搞好科技工作则必须在政治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信息工作要有新作为,就必须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所收集、反映的信息要围绕市委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来开展,力求报送的信息能触动领导工作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对解决领导思考最多、最关注的问题有帮助。
四是时效性。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迅速,二是及时。报送信息迅速不迅速,对于一些反映需要及时处臵的重要情况、紧急事态等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及时,就是说要把握
好信息报送的“火候”,这就不只是一个快的问题,而且要适时。主要指报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信息,因为这类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上面领导机关指导工作也有一个工作节奏的问题。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紧急的突发性事件,需要按迅速的要求马上报。但也有一些信息是有一个过程的,不一定要一发现就报,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这类事物作为一个过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如果对它还难以把握,可以稍等一等,做冷静的观察,时刻关注这个事情的发展变化,直到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编写成信息稿件。同时上报的时候还要考虑是不是上级机关当前的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是不是对路。另外,要注意把握领导工作的节奏,走在领导决策之前。要把握好这个“火候”就要关注现实、关注全局,特别是把现实和全局结合起来。
五是可读性。增加信息的可读性,是提高信息稿件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善于用具体的活生生的事例、一些典型的数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思想。二要善于引用群众语言,通俗易懂,又有新意,有时虽然简单的几个字也非常传神。三要注意突出所反映内容的特点,不能依靠别人提供的一些材料,通过摘摘抄抄,剪剪贴贴形成稿件。要做到上述要求就需要转变工作作风,根据内容的需要,走到基层、走到一线,走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具体的调查了解,把新涉及的一些典型细节搞清楚,并注意收集群众的典型语言,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信息稿件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如何发现信息。能不能发现信息,是一个信息意识问题。所谓信息意识,是指信息员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实际上是信息员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信息价值的能力,而且是信息员综合素质的表现。增强信息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注意吃透
“两头”。吃透“上头”,就是要树立全局观念,学习好、理解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主要目标等,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随时了解国际、国内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趋势、总形势。吃透“下头”,就是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地的政治、经济形势、科技发展状况和科技人才队伍状况、工作部署和举措,找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只有吃透“上头”,了解“下头”,在上与下的结合点上发现和捕捉信息,才知道该写什么东西,报上去的稿件才能够和上级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要善于把局部的东西放到大局、全局的位臵上审视,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这样撰写出的稿件才有深度、有特色。二是要善于比较。有些事在当地司空见怪,但是在其它地方都很少发生或没有发生,这样的东西就具有信息价值。把本地的情况与面上的状况进行比较,能更清楚什么要报、什么不必报。比较还可以更全面、准确的发现本地的特点,抓住当地的特殊性,从而深化对一些老问题老题目的认识。三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深入实际,比如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是如何落实的,基层又出现了哪些新情况,科技人才的作用发挥如何?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老百姓对科技的认知度如何?对面上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等等。这样才能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发掘,深化认识,发现信息。四是要增强创新精神,要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认识问题的标准,这样反映的信息才能有参考的价值。要增强创新的精神,首先要加强学习,实现观念的创新。不仅学习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要拓宽知识面,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有开阔的眼界,才善于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市委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去思考、去不断研究好工作。同时,要关注现实,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来实现工作的创新。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问
题,要采取一些新的方式和方法解决,跳出原来的框框,使工作有新的创造。另外,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一些新经验,从中汲取营养。对基层群众的新创造(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创新)要采取热情支持、虚心学习的态度,把基层的新创造,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新经验,作为信息工作关注、反映的重点。
第二,稿件的要素要全,凡是信息内容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原因、过程、结果)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要有一个好标题。标题对一篇信息来说很重要,也是适应领导工作特点的需要。一个好的信息标题,应是稿件内容的浓缩,使人一看即知此稿件反映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意义,同时又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印象深刻。信息的标题既忌千篇一律,如“……几个问题”、“……几项措施”、“……取得好效果”“……成绩显著”等,又忌刻意追求形式,搞对仗等等,因文害义。做为信息标题还是通俗一些好,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篇: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来源:吕梁消防政工网
发布时间:2014-5-6
我们经常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广播来了解新闻,现在又出现了互联网,对新闻都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但是,随着信息膨胀,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层出不穷,所以现在有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在报纸时代,昨天是新闻;在广播时代,今天是新闻;在电视时
代,现在是新闻;那么在网络时代呢,同步是新闻。在这个处处有新闻,人人都读新闻的时代,可以说,新闻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
要,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
所谓的新闻,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陆定一给新闻下的一个定义,就是: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
生的事实报道。它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是新近发生的,不是过去发生的;
第二、必须是事实,不能凭空捏造;
第三、具有传播性,既然是报道,就要对外宣传。从新闻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准确、鲜明、生动。换句话说,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真、新、短、活、深。
二、构成新闻的关键词(15个关键词)
(一)构成要素的关键词
作为一篇完整的新闻,大家都知道,它由五个“W”组成,可以说在构成新闻的要素有五个关键词:
1、何时:事实发生时间,也可以说是发稿时间;
2、何地:新闻事实的发生地;
3、何事: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主体事实;
4、何因:事件发生的背景;
5、何果: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加以解释点评。
如何把握这五个基本要素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只要大家能够在写完一篇新闻报道后,能够将五个要素对号入座,也
就是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了。
(二)新闻结构的关键词
新闻结构关键词也有五个,分别是:
1、标题:文章的“眼睛”;
2、电头:本报讯;
3、导语:文章开头;
4、背景:对主体的解释;
5、主体事实:文章主干。
——为什么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呢?我们知道大家看文章的时候一般先看的是它的标题,一个标题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影
响着人的阅读兴趣。一个好标题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能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般情况下,主副标
题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拟制,二者相辅相成。
——电头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其实我们平时看报纸的时候,都会发现一篇文章前面有一些如“本报讯”、“本报北京X
日X日电”、“本报讯XX记者报道”等等,这些就是电头。
——在写消息性的新闻时,导语很重要,它开篇给人们 一个最直接的信息,告诉人们自己想说的是什么事。
——背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解释,阐述事情发生的条件等。
——主体,文章的核心部分,体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就在这里。相关内容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解。
(三)衡量新闻价值的关键词(含金量)也有五个,分别是:真、新、短、活、深
1、真。一要善于用具体、完整、关键的新闻事实,不要用材料;二要善于用有权威的典型事实;三要选用有情趣的新闻细
节说话;四要善于用点面结合,正反对比的新闻事实;五要学会用叙述事实发表意见。
2、新。主要体现在新闻时效性上。一是体现在时间性上;二是体现在时新性上:(1)主题思想是否新;
(2)与广大官兵想知道的东西是否有结合;(3)表现手法、表达方法上是否新;(4)语言是否新:准确、生动、真实。
3、短。提倡写短新闻。
4、活。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
5、深。由小见大,主题深刻。
三、消息和通讯的写作
(一)消息
消息分五种,一是动态性消息,二是经验性消息,三是综合性消息,四是评述性消息,五是特写。
1、动态性消息就是具有时效性的消息,讲究的是“一事一报”,比如说在消防执法、执勤中发生的事情,部队当日、当时
发生的事件等都可归为动态性消息之类。
2、经验性消息指时效性不强,源于材料,高于材料一类的文章。它的突出特点是概写成绩,总结经验。在写此类新闻稿件 的时候,有一点需要切记,千万不要象写材料那样高唱“一、二、三、四”歌,而是要从材料中挖掘亮点,总结归纳,突出特色,这
样才有被采用的可能性。
3、综合性消息,讲究一个点面结合,从小入口切入,反映大问题。比如说想反映基层干部现身消防,甘于奉献,我们就可 以从某个干部写起,以点带面,从一个人引出一群人,继而上升文章高度,反映出这个单位干部的精神面貌。
4、评述性消息。局限
于业务领域,这类消息的专业性极强,作为基层的宣传报道员,写此类稿子的机会很少,就不叙述。
5、特写,一般指的是现场短新闻,是对某一事件片段的取裁,也是对事件发生现场的真实再现。特写中多用于部队突发性
事件和案件,在写作过程中多出现具体数字、象声词、场景描写等。因为这一类文章我们写作的机会较少,就不详述。
注意一点,写消息时的导语一定要简洁,可采取提问式、概要式、对比式的写法,杜绝开篇出现“为了„„”、“在„„ 的指导下”等类似的句子。
(二)通讯
通讯主要体现作者对长篇文章的驾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构局谋篇的能力。写好一篇通讯很难,难在选材和构思上。一篇通讯稿 少则上千字,多则二、三千字,这就要求作者在文章的主题提炼上、文笔的运用上、细节的刻划上、思维脉络上有一个清晰的映象,对于理性和感受性上的认识必须深刻到位。一方面是写通讯稿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切入点,作为基层大、中队,写通讯稿时不能“大而
全”,而应“少而精”;不要在大书特书先进事迹,而要从个别人、个别事写起,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跌荡
起伏、柳暗花明。
四、重点方面
在宣传报道工作上,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把与其相关的新闻素材挖掘好、总结好、宣传好。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一)突出基层官兵执法执勤工作这个重点环节。基层部队生活是新闻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官兵,依靠官兵,了解官兵,才能写
出好的作品。根据实际,宣传报道工作重点放在突出官兵在消防执法执勤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表现出的 新形象、新风
尚上,对工作思路上是否有创新、在消防执法上是否有突破、在部队管理中是否有新手段、新途径要进行深入宣传。
(二)突出阶段性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这个关键环节。根据阶段性工作和年终考核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
作好与之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突出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这个有效环节,唱好“四季歌”。尤其每逢“
五、一”、“
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和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消防官兵仍然奋战在消防保卫第一线,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加以宣传必将起到很好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