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学纲要

时间:2019-05-14 23: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策学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策学纲要》。

第一篇:政策学纲要

政策学纲要

一、名词解释

1.政策目标:指政策实施后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2.政策准则:是为实现政策目标而设定的规范性的行动准则,它是对政策目标所指向的,有待解决的问题、现象处理的准绳。

3.超负荷压力:是指某些个人或群体采取激烈的方式,向政策决策系统表达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提出他们的政策问题。

4.非正式关系:是指未经正式规划、超越于法定组织制定和工作程序以外的某种关系。5.政策决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策决策包括政策制定的一系列环节,它包括从政策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的规划,政策方案的选优、试验和政策的颁布,以及与政策制定过程相适应的一系列政策研究活动。狭义的政策决策是指政策方案的抉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板”,他是从政策规划阶段设计的若干政策方案中选择其一。

6.政策界限:就是不同政策之间的分界或区别点。7.政策评估:就是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估。

8.政策终止:指的是在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止现象。

9.政策反馈:是指决策指挥机关制定政策,执行机构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后来政策的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10.政策研究:就是为制定或者修定、补充、完善政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或部门的某些政策所进行的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案的工作。

11.预测研究:是指人们通过思考、设想、和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来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状况、发展结果,获得未来的信息,以便提出针对性的行动方案的活动,即是说,预测研究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对象。

二、简答题

1.政策的三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和政策载体。政策主体是指受政策所调整的各种利益关系的物质承担者;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准则和政策措施三项;政策载体即政策的外部形式,是指把政策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体和文本。

2.理性优化模式的内容、优点和局限性?内容:第一是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1)确定政策目标。(2)拟定政策方案。(3)政策方案评估与选优。(4)政策实施。第二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调查研究技术、预测技术、智囊技术、决策技术、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可靠性分析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依靠各种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完善的信息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条件:(1)得到所需要的全部详细的政策信息;(2)了解所有人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比重;(3)寻找到所有的政策方案:(4)能够正确估计每一政策所产生的全部后果;(5)选择出最经济有效地政策方案。局限性:(1)在一个复杂政策问题面前,由于各种原因决策者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2)不存在共同的价值准则;(3)数不清的困难阻碍政策备选方案资料及社会后果影响的收集,从而致使分析难以进行;(4)社会后果的预测常因资料、经费、时间的不足以及预测水平的限制,特别是涉及政治、文化、社会心理时,难以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5)决策者心理动力和权力体系中的不可知因素,限制了理性优化的客观标准。(6)理性优化模式不能解决应急决策。

3.渐进决策模式的内容、优点和局限性?内容:直接针对理性优化模式的缺陷,根据实际政策制定的特点,特别是美国政策的制定的具体过程,从政策“实际上如何做”的角度出发建立的一套政策制定模式。优点:(1)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考虑到人们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只要求在对既有政策进行分析基础上,着意于既有政策的修改和补充。(3)不注重对目标的重新改进,也不注重后果手段和方案的重新选择,只着重目标与备选方案之间的相互调试,使问题较容易处理。(4)新旧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利益代表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互相协调,最后达到一个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平衡点。局限性:这种模式只适用于高度稳定、平衡发展的社会,只是用于本质上巨头高度持续性的问题和具有高度持续性的方法。

4.建立政策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有利于解决政出多门、政策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有利于消除政策脱离实际、超前和滞后的现象。

5.政策界限的双重规定及其把握?双重规定:一方面它受客观事物的规定,另一方面它还有自身的规定。把握:一方面要考察客观事物是否属于某项政策适用的范围;另一方面在运用政策过程中,把握住决定政策本身质量的数量界限。

6.政策执行的主要过程?包括:调查研究、编制执行计划、典型试验、政策宣传、全面实施政策五方面。

7.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型?按照政策影响角度,分为效果评估、效益评估和效应评估;按照政策执行过程,分为预评估、执行评估和后评估;从评估的规范程度角度,分为非正式评估和正式评估;从评估者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角度,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8.我国政策监督系统?主要包括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论述题

分析现实生活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原因分析:(1)利益最大化追求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根本因素。(2)权力寻租是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关键原因。(3)政策本身的缺陷是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制度原因。(4)政策执行的监控不力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管理体制原因。防范措施:1.严格把握政策界限

2.严格实施政策执行过程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份《规划纲要》,不仅记录着“十一五”的喜人成绩,而且详细阐述了江西“十二五”的战略意图、工作重点等,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上下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未来五年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一:社会生活方面

1:2015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2:城镇化率达到52.8%

3:净增城镇就业人数235万

4: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以上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产业

1:“十二五”期间,江西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我省各地产业布局进一步明,我省将实施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工程,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城市工业布局和城镇规划相协调。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产业集群,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构建赣北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赣中南红色经典旅游圈和赣西绿色精粹旅游圈。3:我省将以鄱阳湖为核心,以沪昆和京九线为主轴,密切中心城市和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快发展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着力培育以信江河谷城镇群、赣西城镇群为重点的沿沪昆线城镇密集带和以吉泰城镇群、赣南城镇群为重点的沿京九线城镇密集带

4:“十二五”期间,适应高速公路时代、高速铁路时代、高速航空时代的要求,以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为重点,推进陆、水、空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5:重点开发鄱阳湖区域风能资源,“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6:力争开工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实施9大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打造15个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

推进十大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建设

第三篇: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研报告

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工作文件的通知》,**县扶贫办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研组,于2009年6月1日至8日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工作。**县实施《**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

体系,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已经十分必要。

一、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县结合实际,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按照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2001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把农村产业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扶贫开发投入资金力度加大。2001—2008年的八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356.8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地方配套3743.6万元,投入以工贷赈资金125.00万元,投入小额信贷(有偿)资金1500万元,投入定点帮扶扶贫资金425万元,投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资金4618万元,总计扶贫开发投入资金17768.4万元。二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特困户简陋房改造7597户。解决了34560人通路困难,行政村通公路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7.8%。解决了38592人、70276头(只)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人口由2000年的7.93万人下降到4.07万人。解决了9823户用电困难,行政村通电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5.6%。行政村有卫生室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008年的36%。三是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明显。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14元增加到2008年的4360元,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由2000年的55.6元增加到2008年的206.3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51元增加到2008年的1614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9.14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5.75万人。四是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产业增收渠道拓宽。实施农村种养业科技培训114670人次,有20355农村劳力掌握了1-2项种养产业适用技术,他们已成为有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5年以来,从一般的、简单的、低收入的劳务输出转向经过技能培训的、高收入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共培训电子、针车、旅游、烹调等专业3600人,向省外输出1600人、省内输出2000人,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人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引进优良畜种及发展大牲畜10310头(只),种植经济林果46396亩,种植经济作物1348亩,有数十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涌现出了跑马坪乡马铃薯生产协会、西川乡花椒生产协会、新营盘乡苹果生产技术经济合作协会等“产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开发实体,扶贫产业已成为数千户农户增收的主渠道。五是解决了特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2001年以来,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982万元,采取集中与插花相结合的方法,从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和泥石流滑坡区搬迁出6600人安置到地理、气候较好区域,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解决温饱”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生存无望特困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二、主要措施及经验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按照“县负总责、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目标责任制,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各级部门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制度。

(二)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县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审计、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广泛接受社会监管。

(三)科学规划,群众广泛参与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规划,一般贫困群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以村委会

为单位《村级扶贫规划》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村推进规划》,《规划》一次审批、分批实施;生存环境恶劣的特殊贫困群体,以解决生存无望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为目标,制定了易地搬迁扶贫规划;居住茅草房、杈杈房贫困群体,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制定了安居工程规划。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主体,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传递扶贫信息,使村民了解开发式扶贫,让群众从思想上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召开村民大会参与选择项目,自下而上编制可操作性强、群众满意、扶贫实效大的项目规划方案。三是给群众参与监督项目权。在规定时限内向村民公示、公告项目建设内容、补助标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特邀请村民代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四是把群众纳为投入主体。通过宣传动员,项目村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发挥了扶贫投入主体作用,8年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投入4618万元,占总投资的26.6%。

(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整合项目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安居工程等资金捆绑使用倾斜整村推进村,共整合资金5841万元。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县发改局组建了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从水务、交通、电力、林业、畜牧、农业、城建等部门整合到重点村、整村推进村资金累计达9600多万元。

三、目前农村贫困状况

纵向比,我县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横向比,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目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建设落后仍然是基本县情。2008年底,全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5.75、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7.6%,农村低收入人口1.76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6%,共有农村扶贫对象17.5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5%。农村4.07万人、5.28万头(只)畜饮水困难。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路,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电,625个村民小组不通路,648个村民小组不通电。农村2万余户居住着危房、黄板房。农村还有3.5万人居住在丧失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泥石流滑坡石山区。中低产田地面积29.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89万亩的75%,农田(地)水利化程度仅为33%。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死角3万余户。步班邮路1003公里。全县每千人口只拥有病床1.57张,58个村委会无医疗卫生室。72个村委会无文化活动室。村小危房230间共18400m2。

四、今后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依据**县目前农村贫困状况实际,今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建议和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整乡推进建设,尽快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是农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不解决这一问题,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是实现不了的。要以整乡推进为平台,整合资源,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农村迫切要求的吃水、通路、通电问题。

(二)加快农村产业开发,确保农民增收。

农村产业开发是农民稳定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发展农村产业要采取:一是要以有偿信贷资金帮助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解决农村种养业产品销售问题。二是实施农村产业开发村建设。按“一村一品、户户有产业”的原则,选择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已基本改善的村民小组,每村补助10万元,实施种植、养殖、农产品粗加工的产业开发。

(三)继续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解决已失去生存条件的特殊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四)把农村危房、黄板房改造列为新十纲要的重要目标任务。

第四篇:纲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之际,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请简要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制定颁布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握七条原则: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做法,努力把握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考虑、超前部署,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规划纲要的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雪中送炭。五是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需要,充分考虑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支持和鼓励各地各校进行探索和试验,努力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七是坚持依法治教,体现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注意与科技、人才等中长期规划纲要相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

5.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6.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7.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重大措施?

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6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来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6项保障任务: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完善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机制;加强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四是推进依法治教。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加强教育督导、教育执法和监督问责。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六是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9.教育规划纲要设计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有哪些?

教育规划纲要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设计了要在近期启动实施的10个重大项目和10个改革试点。10个重大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10个改革试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我们希望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在解决“能上学、上好学”问题上迈出更大步伐;希望通过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整体推进教育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第五篇:政策理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教育部分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乡村教学环境。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第三节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四节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发展老年教育。

第五节 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附】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在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中,规划纲要提出,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

下载政策学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策学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6〕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紧扣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一流智库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紧扣教育规划纲要打造一流智库 教育部简报〔2011〕第109期 由民进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政策院)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采......

    全面质量管理纲要范本

    全面质量管理纲要范本 一.总则 1. 为贯彻国家质量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全面实现质量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2. 本纲要作为公司质量管理总指南。 二.定义和术语 1......

    会议纲要

    导语: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

    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一个纲领......

    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一个纲领......

    企业文化纲要

    企业文化纲要 企业愿景:创一流企业、做行业龙头 企业使命:致力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户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企业宗旨: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核心价值观:客户......

    浅析近现代史纲要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