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是孙中山先生及同盟会领导中国人民了推翻260多年满清统治,建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建立,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政治上,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然后全国形成连锁反应,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中华民国政府宣布焚毁刑具,停止刑讯,严禁买卖人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人民自由和权利。
经济上,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样,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实现了自身的第二次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民族关系上,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虽然和我们今天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和满清政府的一族独大相比,已经是个明显的进步。
文化教育上,中华民国政府主张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国家的教育不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无用文人,有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这样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观念占据了人民的大脑,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抛弃。中国人的身份开始由臣民向公民转变
社会风气上,中华民国倡导“自由、平等、友爱”的公民道德,“老爷”、“大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生”,男子不再蓄辩,头上可以出现多种的发型,女子不再缠足,以大脚示人也不为丑。
对外关系上,中华民国虽然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但新生的政权不再是洋人的走狗,而且革命的暴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使其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秩序;同时,中华民国的建立,也为同一时期亚洲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在中华民国的影响下,亚洲形成了新一轮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当然,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加上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内有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中华民国的政权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中国并没有因为政权的变更而改变社会的性质,但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正如江 泽 民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所说: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临时宪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规定了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
3.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4.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义务。
5.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1.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现内阁制;
2.为了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4.增加“人民”一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它宣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从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而且也寓意含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临时约法主要缺点是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
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
2、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
3、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事件背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向湖北军政府多次试探,11月26日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湖北都督黎元洪等以军事失利,竭力主张妥协
议和达成
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法国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革命势力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终于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历史影响
辛亥革命期间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所进行的和谈。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任清廷内阁总理,一面陈兵长江北岸,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一面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进行和平谈判,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斡旋下,湖北军政府接受了和谈建议,12月底,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从18日起,南方军政府所派代表伍廷芳与袁世凯所派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开始进行南北和谈。伍代表革命派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则代表袁世凯进行要挟。在此期间,英、美、德、日、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对议和施加压力,无耻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敦促革命派尽快向袁世凯妥协,并采取政治上拒不承认、经济上封锁扼杀、军事上武力恫吓、舆论上恶毒攻击革命政府的手段,极力迫使革命派作出让步。与此同时,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搞拆墙脚活动,竭力把革命引向拥袁的道路,革命派内部的妥协势力也抬头。在内外交困和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造成共和,即举袁作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次日,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结束。负面评价
袁世凯身后的评价长期以来以负面评价为主流,这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如历史学家唐德刚在其著作《袁氏当国》中所说:“自民国有史以来,吾尚未见一本、一篇甚或一页对袁有正面评价之书。”[54] 在袁世凯去世后不久,就有黄毅《袁氏盗国记》、胡思敬《大盗窃国记》等丑化袁世凯的书籍刊行于世,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亦给予袁世凯“东方式之怪魔的人物”、“国中极恶之极恶”、“最糟糕之统治者”等恶评。[55]
继北洋军阀而执政的国共两党均对袁世凯持否定评价,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原本认为袁世凯是“民国之友”,四万万人“殊堪嘉佩”[56],但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一改对袁世凯的评价,将其定性为“独夫民贼”[2],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57] 蒋介石亦谓“袁世凯是我们中国势力最大的军阀,爪牙遍布于全国。他凭借着国家元首的地位,私心自用,帝制自为,自以为可以成功。而结果为总理所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所打倒,袁世凯竟以恐惧而死。”[58]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称袁世凯为“一世怪杰”,并说他“以附和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59] 而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共领袖毛泽东的秘书陈伯达在1946年所撰写的小册子《窃国大盗袁世凯》,将其印发全党,该书称袁世凯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结晶,一个集中的黑暗影”“是各帝国主义在华的总工具”。[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袁世凯作为“窃国大盗”的形象被广泛出现于各种历史教育和政治宣传的场合,深入人心,因此有学者认为丑化袁世凯的根源即在于《窃国大盗袁世凯》这本书。[60] 1949年后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台湾史学界对袁世凯一生的评价亦基本上是否定的[61] ;而20世纪80年代前的大陆史学界亦根据马克思主义史观,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几乎对袁世凯全盘否定,论定袁世凯为“专制暴君”、“卖国贼”、“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代表人物”等。
正面评价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不再是全盘否定,而是逐渐趋于多元化。对袁世凯的正面评价逐渐多了起来。其首先表现在于对袁世凯的主要污点如戊戌告密、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刺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等事实真相进行澄清,其次是肯定了袁世凯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他维护国家主权所作的贡献,最后发展为对袁世凯的肯定评价。一些人认为,以往对袁世凯的评价,存在着全盘否定、苛求古人的错误,对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评价和看法。祝曙光认为,袁世凯复辟的行为,“并不完全出于他的个人主观愿望,而是有现实基础”,“不能过高地估计袁世凯称帝的危害性”[62] ;季云飞认为,袁世凯
是“窃国大盗”的论断“违背基本历史事实”,这种“一刀切”式的史学研究方法“必须摒弃”[63] ;郭剑林认为,“正是由于袁氏北洋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地改造了北京大学;邵飘萍、黄远庸两大新闻巨擘一则则“独家新闻”、一篇篇时论文章众口交传;革命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甚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洋时代的成长,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宽松的文化政策、社会改革不无关系”。[60] 更有学者高度盛赞袁世凯为“真正的改革家”。[4] 有学者将其称为“扬袁抑孙”现象,并认为这些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64]
客观评价
事实上,许多知名人士和历史学家通过对袁世凯的了解和研究,对袁世凯冷静分析、客观评价,采取了有褒有贬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的共同点是:袁世凯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败笔在于称帝。
袁世凯的英文秘书、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旅居美国时所撰回忆录如是评价袁世凯:“袁世凯是军人出身,曾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总办,僚属中也有像唐绍仪先生那样受过新式教育的秘书和顾问,但他完全属于旧派。和顽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当维新,甚至有些自由主义的思想,但对事物的看法则是旧派人物的那一套。他以创练新军和任直隶总督知名,是个实干家、卓越的行政官吏、领袖人物。但不知为何他却不喜欢旅行,从未到过长江以南。他为人精明,长于应付各种人物,但从未想过把才能应用在治理国家、使之走上民主化道路这一方面。”[65] 此外顾维钧通过自己在外交谈判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对袁世凯的观察,指出袁世凯“是一个爱国者,即他在处理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对日关系中,唯恐丧失中国的主权。”[65]
加拿大华人历史学家陈志让认为“袁世凯公开的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如果这意味着无视共和国的民主原则的话,那么,他正是准备往此方向发展。袁世凯设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由他统一的强国的愿望,是他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本质的反映”,同时又说:“如果他在1911年结束其政治生涯,也许我们对他的评价还不至于那么苛刻。然而,就史实而言,他既不能作为一个政治家、也不能作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而受到我们的尊敬。甚至袁世凯为其自身的利益所作的努力亦遭失败,这就是一个铁腕人物的结局。”[6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评价袁世凯说,“虽然袁有个人野心,也热望贯彻他自己在中国政体应该如何组织这个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但他还不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不要求别人屈从和谄媚。他冷酷无情,为了政治目的杀人如草菅。而他个人的种种工作联系却是亲切、随和的。他重视下属在政治上对他的忠诚,但并不鼓励对他个人的广泛崇拜。作为总统,他的种种过分行为,与其说是由于自我夸大引起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严格的官僚政治的观点引起的。”[67] 至于袁世凯为何迟迟不能认识到决定称帝是一件无益的事,这“既可以归咎于受到野心的蒙蔽,也可以归咎于顽 固坚持对中国国情的独特分析,两者都一样恰当。”[67]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袁世凯是一个“‘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型的人物”[54],评价他是“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对政敌的斗争,也你死我活,初不稍让。”唐德刚写道:“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68] 袁世凯
1913年民国两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制定正式宪法和选举正式大总统,以取代《临时约法》和临时大总统。袁氏对《临时约法》限制总统权力的种种规定极度不满,在新宪法制定过程中,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手段,试图夺取宪法起草权——为防止总统权力被宪法限制,袁氏竭力要求先选总统,后定宪法;国会则竭力抵制,要求先定宪法,确定总统权限,再选总统。袁氏最后竟联络十八省都督联名指责声讨国会,压迫国会服从自己的旨意,先选举总统。而一旦当选为总统,袁氏即对国会弃若敝屣:“当选总统后,一再背信弃义,既不到国会就职,又不出席国会发表政见。在保和殿就任时,把议员们排在朝房内,让议员们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的誓词,显然藐视国会。”(王葆真,《民国初年国会斗争的回忆》)
当选总统前,袁氏为免引起国会反感,一度压抑住了自己干涉宪法起草的欲望;当选之后,这种干涉立即汹涌喷薄而出。1913年10月10日就任大总统,16日袁氏就公开对《临时约法》中限制总统权力的规定展开猛烈的批判——不但在措辞上可谓肆无忌惮,而且上纲上线,将民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临时约法》对总统和政府权力的“束缚驰骤”。袁氏公然大放厥词:“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本大总统一人一身之受束缚于约法,直不啻胥吾四万万同胞之身命财产之重,同受束缚于约法!”——按袁世凯的意思,临时约法因为限制了大总统的权力,简直就等于是在拿四万万国人的身家性命财产开玩笑,简直是罪大恶极,是一份亡国约法!袁氏一心想将所有一切军政外交大权独揽在自己这个大总统手上,如此,袁氏才觉得安心,才有信心带领民国走向富强。袁氏似乎忘了,共和是怎么来的——辛亥年的革命,恰恰缘自国人对皇权专制的不信任和否决;革命是为了民主分权,绝不是为了专制集权——袁氏似乎没有意识到:一个不愿意权力受到宪法制约的大总统,和一个专制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① 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②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
③ 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④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
⑤ 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⑥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二篇: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要满64周年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和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4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今天,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顺乎党心民心,最能激发亿万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和干劲。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努力工作。
第三篇:纪念中华民国成立一百周年演讲词
纪念中华民国成立一百週年演讲词
诸君,今天站在这里感慨万千!
诸君,今年是民国100周年,无数先烈的热血铸造了中华民国100年不败!诸位同胞,文龙在此,向大家表示节日的问候!回首过去,百年一瞬,100年前,国父和众多先烈,以卓然胆识和坚忍不拔毅力,创造中华民国!
革中华70年之外侮。
革中华250年之建奴压迫,革中华3000年来之封建荼毒!
从大漠到天涯海角,从漠北极寒到南海之滨!到处响彻民权、自由之呼声!诸君,那一刻,是我中华之真正崛起之时。文龙相信,诸位亦有同感!诸君,我民国从建立那一天起,就历经风雨,国父为民国之有益发展,甘愿侧身让位。然袁贼无德,窃国卖民,民之不耻!无端行残暴于世!先贤教仁君,为国捐躯!国父重新掀起救国之圣战!十万头颅十万血,最终铸造新民国!建军校,兴义兵,吊民伐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先总统继承国父遗志!而兴十年之变,使民稍安,使国稍富,使社稷稍稳!然日寇无端挑衅,民国内乱不已!党派之争,甚于外侮!庆父未死,鲁难不已!兄弟御敌于墙!
14年之奋斗,方还我江山颜色!然战端又起,手足相残,神州大地,处处流淌著炎黄后人的鲜血!民国38年,民国败走台湾!先总统痛定思痛!日夜叹息,白首之叹甚也!乃开民权,伸民意,行民主,创经济!使民国以贫瘠之所,供养2000万同胞,今日之民国,政治清明,经济富足,民重德而不重利!民国政府广开言路,打击腐败,保障民生,创造福祉!民居家而无强拆之忧!民行外而无车轮碾首之惧!诸君,民国之有今天,不仅是诸位先烈之功,更有诸君之力!百年苍苍,转瞬已过!人生年华不过数十,怎能甘于浪费!诸位同胞,以此讲演,与诸位共勉!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人权、自由之中华而努力奋斗!诸君努力!
第四篇:《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初二)
第18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福州四十中 林小玲 林小玲,福州第四十中学年青的历史教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优秀辅导员、市教育学院历史科中心组成成员、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历史片断教学一等奖、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历史科优秀教案评选三等奖,《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一课在市教科所组织的教学大赛中获三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思想目标:要求学生认识: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3、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讨论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是承接前面两课(16、17课),继续介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与结局,是前两课内容的延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不仅要完成高潮与结局的讲授,而且要让学生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及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评价。本课重点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即辛亥革命的高潮)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是如何分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在武昌起义这一目中,我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阅读课本P106-108第二段小字,利用地图、录像等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中华民国的成立一目用一电影节选来让学生真实体验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用一表格来归纳,在分析时从性质、功绩两方面进行。为突破难点,我通过旧知识的回忆及教材的大小字内容的指导自学来达到目的。
[板书设计]第18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武昌起义
1、起义的历史背景
2、起义的经过
3、结果: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4、影响:各省响应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性质
2、功绩[教学模式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启、读、练、知、结”相结合,具体程序如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保路运动的问题导入新课。(大约1分钟)讲授、学习新课:
一、武昌起义(约15分钟)
1、历史背景 先让阅读课本P106第一段及有关新军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和歌谣进行归纳。
2、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6-107第二段,观察地图《武昌起义》,讨论记录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力量、主要事件。
3、结果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军政府的有关情况,教师分析讲明军政府成为全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4、影响 运用电脑展示《辛亥革命形势图》,体现全国各省的响应情况。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约10分钟)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播放电影资料《孙中山》节选,让学生明白中华民国的成立的准备和成立过程。通过计算,让学生掌握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
三、袁世凯窃取果实(约5分钟)学生回忆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时的所为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9-110页,思考记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后讨论小结。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约9分钟)复习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等内容,结合课本看录像《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巩固小结(约2分钟)利用表格,让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个全面的认识。
课堂练习(约3分钟)选用选择、填空、问答等题型,当场答题反馈。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录像、VCD、地图、表格等)
[教学效果预想]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预想能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历史时间、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在思想上有正确的认识,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阅读时做记号,记下疑难问题、难写的字词等,巩固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读后感
摘要:张海鹏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撰写的一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感想的文章。文章从近代史的七点出发,描写了在近现代史中,从新中国的成立的种种原因,表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中国;历史;发展;意义
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我在课余时间着重阅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先生的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下面,我将结合我所学,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文章的开头着重回顾了近代中国的那一段屈辱史。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列强侵略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作为历史上的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而到了清代,封建体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统治者闭关锁国,抑制文化上的交流,通过八股取士,更是对先进的文化进行打压。而这一切的结果,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远远落后于同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但是统治者梦依然醉生梦死于那种只图享受的封建体制,没有一点想要虚心学习的念头。就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国门大开,从此中国步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时期。在屈辱的近代史中,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挫折。而后,孙中山先生领导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最终终结了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同时也宣告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从此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列强也加强了对中国的压榨。在这样的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五四运动从各方面对旧思想进行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宣告了中国将迎来全新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接过领导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任务,与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屈不挠,毅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取得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毅然长征,北上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最终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那一段催人泪下的屈辱历史,走向了屹立于世界强国的伟大历程。而之一切,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近代的这一段屈辱史中,不同阶级的人都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种状况,想要让中国拜托那一种被压迫的历史,但无论是哪一个阶级,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去改变现状,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而最后的实践证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才能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一丝不苟践行共产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民族解放的,就是中国共产党。
文中接下来谈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必然结果。这一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也是文章特别有价值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近代屈辱史中,各个阶级进行了各自伟大的尝试。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同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的是地主阶级,实质上只是“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只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自身的利益,使封建制度能够持续地更加长久一些,自然,注定要失败的。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很多成果都化为乌有。同时,他们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但是由于留学生梦的思想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影响,这对地主阶级是很不利的,因此,最终留学生派遣也被搁置下来,这样,注定了地主阶级的那些套路,是行不通的。而农民阶级也进行了伟大的尝试,比如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但最终在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清政府联合打压下,以失败而告终。而资产阶级维新派也进行了伟大的尝试,想要通过改革,使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从而达到资本主义的目的。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中国的现状,由于掌权的是地主阶级顽固派,而资产阶级是不可能获得实权,因而,最终的维新运动注定以失败而告终。而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尽管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最终并没有使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革命的成果被窃取,从而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以上的种种尝试,都是很伟大的,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说明这些尝试,偏离了中国的现实状况。
地主阶级洋务派,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原因,以及其目的动机,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技术的表面,因此,其中西方的最重要的内涵并没有学习到,他们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仅仅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这一切,不可能的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因此,最后的失败是注定的。农民阶级,由于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加上指导思想与施政纲领等等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们的失败也是注定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改革的层面,较地主阶级洋务派学技术的层面,上升到了学技术的层面,自身有了一种进步,西方的那些民主的思想也变得深入,这是其好的方面。都是,由于其依托的对象依然是地主阶级,而自己所肯定的施政纲领是与地主阶级的思想格格不入,从根本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并且下层的民众也是对这种方法并不了解,那么也必然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而他们想要通过发动政变从而控制政局,那也是很不可能实现的办法,最后在联合打压下,失败。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没有体会到依靠最高的人民群众的这一正确的想法,加上滋生的妥协性,最终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而之后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先进思想可以更加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得到了非常充分地传播,从而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蒙运动,而国人的思想觉醒。思想层面上的觉醒,比单纯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制度,更加使救亡图存的事业得到了厚实正确的思想理论。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指导下的救亡图存的实践,其效果肯定是少走弯路,最终可以确定成功的。而将这种先进正确的思想理论付诸实践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壮丽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其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其成功的关键。相比于之前的历次尝试,与偶遇领导者忽视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做到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其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
文章接下来讲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革命的作用目标,就是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属性。而在之前的种种尝试中,这种社会属性不仅没有得到改变,相反,正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地主阶级在与西方列强每一次对抗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尝试,最终在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妥协性,试图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使改革变法得以实现,而这种妥协性,西方列强并不会接受,并且其自身的下午触动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统治代言人,那么最终的失败可想而知。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其自身也有很呆的妥协性,试图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掌握政权,因此西方列强与清政府所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不仅没有被废除,而是以继续持续的方式,使西方列强在华利益,得到了维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最终,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有很多人堕落,自内而外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彻底失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无法担当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自由革命可以担当的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属性,中华民族的最终崛起,必然是以在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所完成的。
文章底下谈到了新中国成立,所奠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之下,却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过,这种早起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却并不是处于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大开,资本主义萌芽稍微得到了一点发展,但却始终被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所打压。民族资本的发展一直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统治的严重制约,得不到顺利发展。帝国主义还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勾结封建势力,依靠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排挤民族资本,操纵国家经济命脉,构成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资本的发展步履维艰,中国的经济水平被彻底破坏。而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这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种种手段振兴经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契机。
文章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时期,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伟大崛起,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周亚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8 [3].张海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N].北京:人民日报.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