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特刊【半月改革动态】
半月改革动态
(2012年8月16-31日)
一、行政体制改革
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会议决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再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至此,国务院十年来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这次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会议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批准广东省“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对行政法规、国务院及部门文件设定的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或进行调整。
会议指出,十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有力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提高了行政效能;有力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要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二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四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五要加强政府监管。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监管责任,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强化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依法监管上来,切实履行职责,制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加强日常动态监管,保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六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七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二、教育体制改革
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二)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增加财政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投入。各省级政府要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三)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孤儿、流浪儿童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六)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会议还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指导意见。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布。《意见》指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作;坚持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政府负责基本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筹资管理,并加强监管指导。商业保险机构利用其专业优势,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强化社会互助共济的意识和作用,形成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意见》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机制、保障内容、承办方式等作出了规定。
四、农村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七大成效。日前,财政部负责人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话指出,2006年,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决定。六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符合农村实际和乡镇工作特点、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提升了乡镇政权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能力,巩固了基层政权。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顺利实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有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到2011年,中西部地区已经达到年生均小学500元、初中700元的标准,东部地区达到年生均小学550元、初中750元的标准。三是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政权组织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据统计,2010—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250亿元。继续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2011年各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51亿元,村均约4.2万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四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提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完成确权林地面积26.77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81%;发证面积累计达23.69亿亩,占确权林地总面积的86.65%。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27个省(区、市)林权抵押贷款529.9亿元,全国森林保险投保面积7.72亿亩、保费7.92亿元,确定了200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合作经济组织达10万多个。五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面铺开,据统计,2008—2011年各级财政共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50亿元,带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总投入2800多亿元,共建成98.5万个项目,惠及亿万农民,初步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资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六是清理化解公益性乡村债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七是区域性行业性农民负担问题逐步规范。
五、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工作。日前,该部召开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细化政策,从五个方面扎实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城市政府要充分发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保障必要的经费,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二是创新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全过程的监管。三是创新收费机制。严格落实供热企业主体责任,制订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供热企业选表、安装和收费衔接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取消“面积上限”,完善计量热价和管理办法。四是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供热政策性亏损补贴改为供热计量奖补资金,对于不进行供热计量改革的供热企业,不应再发放补贴。各地要依法处罚违反供热计量强制性标准和要求的单位。五是强化管理措施。加强供热能耗管理,供热企业要逐步建立供热监控调度平台,加大供热系统和计量装置运行维护管理力度。
六、地方改革
北京市出台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北京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提出,北京市需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而且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北京市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政策》提出,北京将把社会办医疗机构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按划拨方式用地,也可以按协议出让或租赁的方式取得用地;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有偿方式用地,经国土等有关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可按协议出让方式供地。此外,北京市为鼓励社会办医还提出一系列配套政策:社会办医疗机构均可申请北京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资质。有关部门对于各类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的审批标准;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采购;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北京市医疗卫生职称评定、人才选拔和培训体系,在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安徽启动第六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安徽省日前启动第六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到今年12月底前,力争将现有省级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将保留的审批项目办事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压缩一半以上,努力使安徽省成为全国审批项目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优、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地区之一。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就进一步清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了本轮清理的基本原则: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有法定依据,但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审批项目,予以取消或调整审批方式。外省未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安徽省原则上不予保留;外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不符合安徽省实际的,不予保留。对拟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能够下放审批权限的,坚决下放。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
第二篇: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
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5月18日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工作的意见
发展改革委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社会热切期待改革取得新突破。顺应人民愿望,把握时代要求,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意义十分重大。现就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韧性,大力推动促进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的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使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总体要求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改革与存量优化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有效推进。
二、大力推进重点改革
2013年改革重点工作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
(一)行政体制改革。
1.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和相关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组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意见。(中央编办牵头)
2.简政放权,下决心减少审批事项。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相关手续。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制办等负责)
3.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改革工商登记和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财政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国管局等负责)
(二)财税体制改革。
4.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财政部牵头)
5.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将部分严重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征税范围。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负责)
6.将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到煤炭等应税品目,清理煤炭开采和销售中的相关收费基金。开展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等负责)
7.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落实和完善对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财政部、国资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负责)
(三)金融体制改革。
8.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负责)
9.完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业务规则体系,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健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政策体系。推进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建设。(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能源局等负责)
10.推进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和规范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和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的中小金融机构
(四)投融资体制改革。
11.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原则,制定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法制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监会、能源局等负责)
12.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股权置换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铁路局等负责)
(五)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13.推进电价改革,简化销售电价分类,扩大工商业用电同价实施范围,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水电、核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和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14.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
(六)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
15.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逐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有序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负责)
16.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等制度,健全并落实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涨幅挂钩的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逐步形成保障特困群体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的长效保底机制。(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等负责)
17.建立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区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牵头)
18.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区域间环境治理联动和合作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加强大气、水、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全国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制定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七)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
19.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实施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农业部等负责)
20.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转移人口情况,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相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教育部、民政部、农业部、法制办等负责)
21.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革,调研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措施,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健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负责)
22.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研究提出国有林
区改革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林业局等负责)
三、继续深化已出台的各项改革
对已经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切实抓好落实,力求年内取得新的进展。
(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
(二)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金融、物流、教育、科技、医疗、体育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口岸管理体制,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完善政策和功能,开展保税工厂改革试点。加快制定并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案,推进港澳和内地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和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新机制。健全境外投资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三)加快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各项改革。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领域政事、政企、政资分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社会办医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等改革,加快管办分离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政策,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四、完善改革协调推进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改革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制定方案,统筹好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使改革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惠及民生。
扎实抓好改革方案实施和社会引导工作。牵头部门要明确提出工作方案、时间进度和阶段性目标。参与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主动配合。要注重政策宣传和舆情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优先在试验区部署重大改革任务,发挥其探索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围绕迫切需要推进的重大改革,组织实施一批攻关性试点。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进行改革试点。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推进改革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发展改革委要采取建立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制度等
多种形式,加强统筹安排,健全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将改革进展情况和重要问题报告国务院。
第三篇:2018年5月下半月主要工作动态
2018年5月下半月主要工作动态
1、与寒亭街道协调新大厅拆迁、倒地。
2、中心分管业务负责同志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组员办主任赵玉美同志带领下,赴杭州市余杭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
3、做好迎接省政协调研相关准备工作。
4、整理项目帮办代办和项目推进情况。
第四篇:发展改革动态
发展改革动态
第十期(总第184期)
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5月14日
发改委(上海办)4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4月份,我委以跟踪监测全市经济运行、实施项目推进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等工作为重点,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一、开展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预测工作。为准确分析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对
未来发展做出正确预测,我委先后邀请经济条线部门、三大园区和部分乡镇召开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共同会商一季度经济形势,并形成《全是一季度经济运行数平和下阶段展望》。一季度,我市“工业用电”、“金融业贷款余额”和“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
5.5%、8.2%和56.3%,三大指标总量达到了近五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出口额”增长11.5%,扭转了近三年来一季度负增长状况并实现了历史新高,综上表现,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实现了良好开局。建议下阶段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力推进项目投资建设,继续增强上市优势,积极引导开放合作,深度谋划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稳中求好、结构优化,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做好季度实施项目的跟踪监测。我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认真跟踪监测市委市政府
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工作推进要求,定期收集汇总十件实事进展情况,并形成分析材料报市委市政府,一季度实施项目各责任单位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个实事项目平稳推进,进展良好,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鲥鱼港公园B区人工湿地公园完成70%工程量,应天河风光带一期驳岸施工基本结束;江阴大道累计完成投资29.0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5.22%,海港大道累计完成投资29.12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8.9%;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标准以提升到位。
三、排定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在前期充分征求意见,并会同财政局对各申报项
目进行全面审核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对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充分斟酌完善后,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总要求,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项目119只(不含土地储备中心前期项目),总投资266亿元,计划2014年完成投资85.8亿元,安排财政资金44.8亿元,计划主要体现“四保一控”的基本原则,一是优先保证还款。要保证还本付息和历年陈欠款项的按期支付,确保政府诚信。二是优先保证结转项目。对结转到按序时常推进的结转续建项目,要优先安排资金,确保如期,三是优先保证重点工程。要优先安排重点骨干道路,重点片区等城市重要功能载体建设。四是优先保证民生工程。要优先保证环境整治、安置房、老小区改造及“断头路”贯通等保障民生民本的实事建设项目。五是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一般刚开工项目,严格控制当年不具备条件的新开工项目。列入当年新开工项目,一是比较紧迫,当年非建不可;二是除资金落实外,供地、确保年内落实到位。
四、做好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跟踪监测。围绕全市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根据“月统
计、季报告”的监测机制,加强对全市重点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形式的分析预测,分别形成《一季度全市产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简报》和《一季度全市笃定资产投资简析》。一季度,全市80个产业重点项目在建39个,完成投资36亿元,投资完成率17.3%;全年53个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12个,开工率22.6%。受宏
观环境趋紧,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体现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投资总量高位运行,投资增速低开回稳。一季度,全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84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9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二是三产投资持续发力,二产投资亟待增强。1-3月份,三产完成投资127.67亿元,同比增长28.7%;二产完成投资86.65亿元,同比下降7.2%。三是民营投资高位徘徊、外商投资持续弱势。一季度,民营企业完成投资172.22亿元,同比增长5%;港澳台投资仅完成6.24亿元,同比下降44.3%,外商独资完成2.03亿元,同比下降79.9%,四是园区投入支撑不足,乡镇投入增长乏力。1-3月份,三大园区共完成投资约9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2.8%,对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乡镇除澄江街道投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外(增幅为24.8%),其余各镇(街道)投资增速均低于全市面上平均水平,个别乡镇投资增速下降达30%以上。五是重大项目支撑偏弱,新开项目启动不快。一季度,全市80个产业重点项目有39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36亿元,投资完成率17.3%,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
五、做好对上项目争取和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清理工作。一是加强对上争取。积极对
接省发改委,全力做好兴澄特钢SSAB合资项目和天成机械项目的对上报批工作,并最终获得项目审批批复;积极做好市应急水源地、便民服务中心、中能项目等的调研论证、上下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开展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清理。根据省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通知精神,我委会同经信委、国土局、环保局对全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上报的建设项目进行核查,对列清理范围的项目逐个梳理。
六、开展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相关工作。我委积极履行统筹改革只能,扎实推进全面
深化体制改革任务,4月份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全面部署全年改革任务。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江阴市2014年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明确经济、行政、城市建设管理、农村体制、文化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管理8个领域30各方面的改革任务。二是上报经济体制改革调研成果。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认真撰写经济体制改革调研文章,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市场在市场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江阴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就江阴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是县市级城市发展的主基调、减少行政审批应该是我市体制改革的主要环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该是农村改革的重点”等三点经济改革建议。三是参加上级组织外出学习调研活动。为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改革工作,我委领导参加无锡市发改委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赴湖南、湖北两地学习考察任务,为我市下部相关工作推进取得真经。
七、做好能源管理工作。为深入推进热电企业整合整治,加强能源工作管理,4月份主
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迎接省经信委领导视察。为深入推进热电企业整合工作,我委就有关事宜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并行专题汇报,省经委电力能源处对此高度重视,专程来澄进行调研,我委陪同下,先后实地勘查了苏龙热电城区热网工程建设、华西村热电关停现场和华西海澜四合一热网建设情况,并分别在苏龙热电和海澜集团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热电企业整合情况介绍,并现场协调解决海澜集团用电等问题。二是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保持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先发优势,我委陪同无锡条线部门深入常新配件等企业,调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展,并及时督促已经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抓紧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调研活动。为扭转光伏行业国内产能过剩、海外出口受阻困局,近年来,国家、省相继出台政策提振光伏产业,我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集中梳理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情况,形成《关于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情况汇报》,呈市分管领导参考。
八、推进全市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加大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上市办积极邀请上
级条线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来澄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现场指导。4月份,上市办先后陪同上交所、无息金融办走访调研申利实业、恒润重工、农商行、苏利化学、江化微电子等拟上市企业、对企业经营现状、融资情况,上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调查摸底。
九、开展产业发展和对口援建有关工作。一是加强进口棉花配额相关管理工作。组织对
全市7家企业发放16900吨进口棉花加工贸易配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组织棉纺企业开展拍国储棉事宜。二是做好农林水中央投资项目相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全市2013农林水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及时做好相关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三是开展外资相关管理工作。继续组织我市企业单位参加“2014年第三届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积极参加省发改委组织的“经贸形势”培训,并做好相关人物的布置落实。四是推进对口援建工作,精心策划我市企业参会参展提案,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江苏省集中签约重点项目活动。
十、继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4月份,我委按照计划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深入学习教育。党委“学习吴仁宝,践行群众观”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以先辈为镜,与先进同行”主题完善个人修养。二是悉心听取意见,通过等方式,委班子成员邀请退休老干部,党外人事、各区乡镇和服务对象等代表,分别组织召开“四问四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领导班子共收集到经济发展、作风建设、干部人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8条,边学边改。在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我委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不满意就立即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对方征求的意见,认真对照,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即知即改,边学边改,针对对方的意见,委领导班子组织专题研究,逐一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对其中8条做到即知以改
第五篇:改革发展动态
2012年第34期(总第78期)
毕节试验区办公室(市委政研室)2012年5月18日 目 录
最新动态
●毕节市推进连片特困地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硬力度大(3)
●毕节市政府与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达成9个大项33个小项共识(6)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稳步推进确保实现“如期试飞”(6)
●30家企业入驻 2000余人就业:毕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7)●改革试验 “九条新路子”
●毕节试验区创新投融资机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8)
科学发展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纳雍县“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引领“三农”突围(9)
典型经验
●落实“两双机制” 实现“四个增多”:七星关区小坝镇创造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11)
省部关怀
“同心工程”
●民进上海市委组织医疗队赴金沙开展助医活动(13)
综合信息
●纳雍县利用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搭台引资22亿元(13)●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万余户(14)
●金沙茶叶专业合作社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殊荣(14)●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15)●金沙县精牛汇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15)●大方县大方镇建工业化蔬菜育苗基地(16)
最新动态
●毕节市推进连片特困地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硬力度大
去年以来,党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乌蒙山片区启动会议,明确提出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批准实施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毕节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对加快毕节扶贫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毕节市以乌蒙山片区规划实施为契机,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落实片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全力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是整合财政、发改资金4.8亿元计划生态移民搬迁4万人。对于搬迁出来的移民,60岁以上的通过养老保险保障基本生活,40岁以上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口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青壮年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二是把易地扶贫搬迁融入“三位一体”建设,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扶贫搬迁工作。三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在集镇、园区附近有计划、逐步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集中安臵在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并解决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长远生计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为主的区域连片开发:以“纳威赫连片攻坚推进区”、“中东部整乡推进区” 和“金雨片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攻方向,以强化基础、发展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切实加快扶贫开发由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到整县推进的步伐。市委、市政府明确20个一类贫困乡镇由市级领导联系,安排110个市直单位定点帮扶,明确232名县级干部765个县区直部门帮扶全市173个贫困乡镇。
建立和完善“市县领导联系、帮扶单位牵头、乡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集团帮扶工作责任制,整合部门(社会)及对口帮扶单位资源,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统筹,把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贫困乡村。大力实施“4321”帮扶和“党建1+1”帮扶,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加快了试验区扶贫攻坚进程。
推广实施“规划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试点:在大方县星宿乡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扩大扶贫规划到户工作,按照“市级协调、县抓落实、乡镇实施、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要求,以集团帮扶整乡连片推进为抓手,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针对每一户贫困农户致贫原因、家庭人口、劳动力、土地、技能等基础信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县区、乡镇产业化扶贫规划,实施扶贫项目规划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共规划贫困户317779户,一户一策制订贫困农户产业增收规划,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建档立卡、公示于网、挂牌于墙、狠抓落实。每个贫困村做到“规划到村、措施到户、责任到干部、指标到人”,确保不脱贫帮扶不脱钩。
推进产业化扶贫:结合毕节特色产业的实际、特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进一步突出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托乌蒙山特质旅游资源,力争打造跨区域的特色旅游扶贫产业。乌蒙山片区16个市州组成的乌蒙山区旅游联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通过生态旅游扶贫,力争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无障碍旅游通道,达到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目的。狠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草食畜牧业、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反季节蔬菜产业、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地道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生态效益、农业效益的有机统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把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实现扶贫攻坚的重大工作来抓。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48万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建成6座中型水库和一批“三小”水利及烟水配套工程;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讯。“十二五”期间,全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将投入近2000亿元,着力打造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毕节建成川、滇、黔三省的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国家规划的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横跨毕节东西、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贯穿毕节南北,省规划的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已全面开工建设。清镇至织金高速公路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马上可开工建设。今年底以前,毕节至遵义、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三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毕节将形成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到达贵阳,2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5小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5年内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铁路”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投入2000亿元左右资金,建成14个中型水源工程,完成94条中小河流治理、75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全覆盖,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毕节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今年毕节市从三江源资金中拿出2亿元用于100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藏富于民。今后五年将围绕“生态毕节”的建设目标,抢抓国家实施“三位一体”规划的机遇,突出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大重点,深入推进“十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四大生态区”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毕节市政府与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达成9个大项33个小项共识
为贯彻落实4月20日贵州省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13日 至 14日,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吉勇率率团到四川省泸州市考察,在泸州市南苑会议中心召开泸州〃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会上,两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加快建设跨界交通项目、联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加强文化旅游合作、加强商贸物流合作、加强双方投资促进合作、推广科教与人才合作、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社会管理合作、建立合作互动的协调机制等9个大项33个小项上达成共识。
毕节和泸州同属于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之中,两市走区域合作之路,对推进两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泸州港口优势明显,酒业发展高端化、集群化特点突出,有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国白酒金三角“一区一城一角”三大发展机遇;毕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政治优势强、矿产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后发赶超潜力巨大。两市领导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完善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区域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合作发展不断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稳步推进确保实现“如期试飞”
2011年5月破土动工的毕节飞雄机场是毕节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94亿元,用地197公顷,主要建设项目包括2600米×45米的跑道和一条垂直联系道、3个机位的站坪、3500平方米的航站楼、空管工程和供
油工程等。动工以来,各项工程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强力推进,截至5月7日,已完成投资约5.4亿元,占总投资的67.92%,今年10月建成试飞的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目前,机场土石方及地基处理工程全部完工,边坡修砌已完成90%,道槽区的褥垫层基本结束。航站楼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航管楼基础已完成,一楼正进行模板钢筋制作安装。塔台主体结构已封顶,准备钢结构安装;防综合楼建筑已完成,正进行装修施工。供水站主体结构已完成,已进入建筑施工,而污水和垃圾处理站也已进行主体施工。机场的跑道东西面道路的褥垫层已基本完成,土面区正在施工中。5月中旬开始对基层及道面混凝土施工,力争8月份中旬完工。
●30家企业入驻 2000余人就业
毕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
2011年8月,毕节市利用原地区棉纺厂闲臵厂址建立毕节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为中小企业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截至目前,市政府在园区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拉动企业投资1.5亿元,完成了供水、供电、排水、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厂房6700平方米,闲臵厂房改造2.9万平方米,园区食堂1000平方米,为入园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已有30家企业正式入驻,解决就业2000余人,预计今年年产值达3亿元,明年可突破5亿元,为国家创税收4000余万元。
入驻的30家企业涉及食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产品、旅游商品加工、建材产品生产加工、木制品生产、鞋类、服装等多种类型。为吸引好企业入园发展,该市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入驻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具有发展潜力和新型企业加大优惠和扶持力度,对所有入园企业,园区除承担水、电、物管费用外,所有厂房两年内免收租金。同时,优先推荐申报
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园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加快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流程,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业主搭建了良好的创业平台。
改革试验
●毕节试验区创新投融资机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责任,注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创新,突出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
深化政银合作,破解融资瓶颈:按照“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搭建了24家融资平台公司,累计为城乡建设筹资155.5亿元,支持了毕威、黔织高速等公路,六沾、黄织、成贵铁路等铁路及毕节机场主体、金沙胜天水库、一院一场四馆等一批重大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行BT、BOT投融资模式: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毕威、黔织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融集资金65.9亿元,总投资110亿元的毕威高速开创了国内单个高速公路BT项目投资之最。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引进了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保险公司,引入区外银行在毕组建了2家村镇银行,成立省内首家由农信社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今年内计划新增5家村镇银行,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了47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推进公益事业市场化改革: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农民得实惠”的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电影市场,组织实施了“四位一体”农村广播影视综合覆盖服务体系工程,得到
刘云山部长肯定;遵循“政府主导、国有控股、集团化管理、公司化经营”的原则,对原由“公司控股、承包人经营”的公交运营方式进行改制。改制后,公交运营线路从6条发展至10条,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
纳雍县“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引领“三农”突围
纳雍县在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从全县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中评选出县、乡农民讲师,推出“农民讲师巡讲行动”,进村入户向农民讲授党的方针政策,亟需的实用种植、养殖、产品加工等技术,农村就业相关知识,通过向群众传播鲜活的致富经,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 “三农”突围之路。
农村发展靠农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但一直以来,在抓教育培训方面,忽视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资源有限,一村一特、一寨一讲的针对性培训无法完成,而且专业人员未去“专业化”的高深理论,群众听不懂、难消化。通过组建农民讲师团分赴农村巡讲,解决了培训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节约了培训成本。同时,用农民讲师“现身说法”,与群众零距离对话,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入心入耳,立竿见影。
农民发展农民帮:只有选得准才能讲得好,群众才能听得懂、学得透、用得活。纳雍县在评选和巡讲行动中,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农民讲师充分发挥“传授实用技术、帮助解决问题、带领群众发展”的“传、帮、带”作用。在评选上,既要能说会做,更要群众认可。评选对象为村干部、农
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要求有专长或对某项工作有一定研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讲师分为乡镇农民讲师和县级农民讲师。乡镇农民讲师按照“三推一定”(村干部推荐、乡镇干部推荐、班子成员推荐,党委会确定)评选,各乡镇根据行政村多少,分别评选5—8名。县级农民讲师按照“一推两选”的程序进行评选,即:各乡镇从已评选的农民讲师中,择优推荐2名参加县级评选;县委党建办审查后,初选总人数的60%进入面试;面试时,每位讲师选择一个主题演说5分钟,由在场的农民讲师和县党建办现场评分,选出前20名作为县级农民讲师。在提质上,既要及时“充电”,又要提前研讨。为了让农民讲师在理念上先接受、政策上先学习、技术上先培训,县委组织部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优先安排农民讲师参加各种培训,不断让农民讲师“充电增能”。同时,为有效督促农民讲师备得充分、讲得清楚,为群众学得扎实打下基础。巡讲前,组织部组织农民讲师按“说、试、评、议”四个步骤进行研讨——首先由农民讲师根据自身特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说课,再进行模拟试讲,由参会人员进行量化评分,最后进行评议,指出试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再开赴农村巡讲。在巡讲上,农民按需“点单”,讲师照单“配菜”。巡讲行动实行“三定一评”(定培训计划、定培训主题、定培训要求,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年对480个村(社区)巡讲1场以上,每次巡讲根据群众需求选择2至3个主题进行。每次巡讲前,对村情村貌进行研究,巡讲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不高的,不再安排巡讲。
破解“三农”促发展:通过农民讲师培训农村党员群众,以实招求实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的方针政策的“扬声机”。通过评选农民讲师,开展巡讲行动,能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农业实用技术的“直通车”。农民讲师与党员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相同,农民讲师用亲身的经历、沉淀的经验传授实用技术,巡讲因“地”施教、因地制宜,群
众听得懂、能信服、学得会、易操作。通过巡讲,讲师的实用技术传授到全县村村寨寨,实现了带动效应最大化。农村和谐稳定的“连心桥”。通过巡讲,能及时将党的声音传下去,将群众的呼声带上来,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农民发展转型的“助推器”。评选出来的农民讲师,都是农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都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都是群众的知心人,他们的心里知道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他们的语言更具亲和力,他们的指导更具可信度,巡讲能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上进意识,让群众学有标杆,赶有榜样。
典型经验
●落实“两双机制” 实现“四个增多”
七星关区小坝镇创造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
七星关区小坝镇是毕节经济开发区所在地,是毕节市高新技术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发开热潮的不断深化、拓展,大量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大增加了小坝人口计生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近年来,该镇以落实“双诚信〃双承诺”的“两双机制”为抓手,实现了“四个增多”,创造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
落实“两双机制”: “双诚信 〃 双承诺”机制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以镇直各部门配合、支持为保障,村(居)委会与村民之间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双方本着诚信受益、失信受制的原则,通过签订计生诚信协议书和诚信承诺书,实现互相承诺,互相监督,互守诚信。在落实过程中,积极发动村、组计生协会会员进行宣传的同时,镇、村干部深入各村、组召开群众会,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大量的走访宣传,让人口计生的相关政策,尤其是让惠民政策根植到群众中去,群众参与积极
性得到空前提高。在此基础上,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把“双诚信 〃 双承诺”写入村规民约,讨论通过并与村民签订《诚信计生双向协议书》、《诚信计生双向承诺书》。协议签订之后,村民如果严格遵守承诺,并经村民评议小组评议认定后,就可以办理村级诚信计生证明。《诚信计生双向协议书》明确了计生户可以获得 5 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创业致富;推迟两年生育的奖励 500 元,推迟三年生育的奖励 1000 元,推迟五年以上生育的奖励 2000 元;二女户主动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村一次性奖励 1000 元;在及时期内主动落实上环手术和绝育手术的,一次性分别给予 200元和 500 元的及时奖励金;优先安排进入工业园区就业;优先在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沼气池修建等方面获得许多优先优惠政策。去年以来,小坝镇各村(居委会)按照承诺内容,对履行承诺的计生家庭,及时发放推迟生育奖 5 万元,两户节户奖 4 万元,发放及时节育措施奖 14.7 万元;优先安排诚信计生家庭成员 400 多名进入工业园区就业;在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方面安排计生户 190 户,为 150 多户计生“两户”办理了农村低保,为 24 户计生户发放贴息贷款 120 万元。
实现“四个增多”:通过“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的有序开展,换来了小坝镇人口计生工作的“四个多”。一是主动办理婚育证件的群众 增多,一年多来,已有622对夫妇主动办理了结婚证,403对夫妇办理了生育证明,36对夫妇办理了独生子女证,5户放弃二孩生育。二是推迟生育的群众增多,通过政策宣传和奖励引导,目前已有156对夫妇签订了推迟生育协议。三是主动返乡落实手术的群众增多,已有285对夫妇返乡落实手术,68人寄回手术证明。四是积极主动缴纳社抚费的对象增多,今年以来,共收缴社会抚养费200万元。
省部关怀
●民进上海市委组织医疗队赴金沙开展助医活动
近日,民进上海市委组织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博爱医院有关专家赴金沙县人民医院开展助医活动。
医疗队专家与金沙县人民医院有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见面座谈,医疗队专家们在医院会议室分别对骨科、心内科、肛肠科等疾病进行了知识讲座和疑难病例会诊,到科室进行了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义诊等工作,并对相关疾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教学查房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在活动期间,完成了教学查房7次,手术示教20例,知识讲座培训5次,受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肛肠科、心内科、儿科的专家为患者进行了义诊,受义诊约180人次。截至目前,民进上海市委多次组织医疗队专家到该县人民医院开展义务诊疗活动,并协调美中慈善基金会为人民医院捐赠了一台价值450万元的四排螺旋CT设备。
综合信息
●纳雍县利用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搭台引资22亿元
近日,纳雍县举办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诚邀省内外企业参与。通过大力宣传,最终和 6家企业达成投资协议,并在旅游节开幕式上签订招商引资协议,签约资金 22亿元。
签约项目涉及建材、旅游、文化、机械制造等方面。其中,广东顺德心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纳雍县产业园区建材园综合项目;北京振华旅行社服务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纳雍县滚山珠产业文化园;
贵州龙起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实施纳雍县总溪河旅游开发项目;贵州纳雍众隆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纳雍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东莞市麦迪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0.5亿元建设纳雍县LED塑胶制品生产项目;广东中山市坦洲镇新雁模具厂投资5000万元建设纳雍县新辉模具、注塑、拉塑制品生产项目。
●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万余户
截止5月上旬,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026户,占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第二阶段任务18834户的85.09%。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最基本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广大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大方县按照“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等原则,不断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大方县共投入7.7亿多元,对全县范围内近6万户危房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达324多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20多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在今年开工建设的1.6万多户中,目前已竣工4795户,已入住1093户。
●金沙茶叶专业合作社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殊荣
日前,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安徽财大”杯2011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2012年5月19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举行的“安徽财大”杯2011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颁奖大会。
●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
近日,经织金县政府与四川科创集团达成一致开发建设协议,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
一是科创织金药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区,计划5月30日前进场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标准厂房建设,2013年12月底具备试生产条件。二是贵州织金太平洋国际大酒店及商业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城区核心规划区,占地72亩,按国家标准(四标)建设。项目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建设周期18个月。三是三甲大道建设项目。由科创承担三甲大道建设,并于今年5月30日前进场建设,项目建设周期14个月。四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城区核心区规划范围,占地300亩,年底启动2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
●金沙县精牛汇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金沙县精牛汇牧业公司用酒糟、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牛羊饲料,打造出了一条饲料养牛羊、圈肥追施稻谷和高粱、高粱酿酒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长期以来,金沙县部分农民种植稻谷、油菜、高粱等作物收割后将秸秆在田块现场烧毁,导致资源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2010 年,金沙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阳恒东工贸有限公司投资 3399 万元在岩孔镇大水村创办精牛汇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酒糟和收购的高粱、水稻、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建厂房 13000 多平方米,安装脱水、粉碎和研磨机械,建成年生产饲料 12 万吨的加工厂,将酒糟和秸秆混合加工成牛羊颗粒饲料供应牛羊养殖企业或专业户,既解决了秸秆废弃或烧毁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该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与旺龙牧业公司和乌蒙瑞利
牧业公司等 10 余家养殖企业签订或达成供货协议,每月供货量达到 1 万吨以上
●大方县大方镇建工业化蔬菜育苗基地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蔬菜,投入资金 500 万元,在大方镇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占地面积 50 亩,建有面积为 13000平方米的 10 栋温室大棚,每次可以培育各种蔬菜苗 140 万株,全年可以育苗 10至12 期,供应 5 万亩蔬菜种植需要。
目前,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委托给贵州举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目前已经育辣椒、番茄、甘蓝等各种蔬菜苗 140 万株,供应菜农种植。贵州举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主要产业还是大方皱椒,13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主要育辣椒苗、蔬菜苗,将苗免费给村民种植,上市后按保底价收购。
报: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毕节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试验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直各部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
送: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毕节军分区,毕节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各人民团体,市直副县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 发: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各村居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