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

时间:2019-05-14 06:4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

第一篇: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

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

[2009年]第13期

总刊第38期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年8月19日【领导调研】

市发改委张工主任到我区调研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8月12日,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及相关处室领导到通州调研,实地考察了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万亩滨河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鹏关于《通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听取汇报后,张工主任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升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具有前瞻

性,超前谋划,为新城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加快建设数字电视工程,为今后新城实现信息化奠定基础。在公共事业建设方面,要科学布局名校办分校,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二是要不断促进新城产业升级,坚持“以项目带动园区,以园区吸引项目”的原则,加快吸引符合通州功能定位的项目落地,通过提升落地项目档次,不断提高通州新城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为通州新城各方面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 1 障。区委书记王云峰,区委副书记、区长邓乃平陪同调研。【扩内需 保增长 促发展】

截止7月底我区绿色审批通道进展情况

自年初我区绿色通道机制启动以来,区发改委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加快推进绿色通道项目审批进程,各项工程快速稳步推进。截至到7月底,我区进入市级绿色通道的项目79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民生改善类项目6个,能源类项目1个,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2个,产业类项目17个,土地一级开发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914亿元。已实现开工项目49个,开工率62%。进入区级绿色通道的项目28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2个,民生改善类项目11个,能源类项目1个,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1个,产业类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39亿元。已开工项目15个,开工率53%。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审批及前期工作进程明显加快,为我区保增长、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有力保障。通州区2009年7月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我区09年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平稳推进。截至7月31日,已有2项工程完工,分别为2008年新农村推进村街坊路硬化工程与中冶焊接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新建一期;已有27项工程开工建设,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16项,非政府投资类项目11项。

我区09年重点工程项目北苑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议书(代可研)获得市发改委批复

该项目为我区纳入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位于新华大街西端,总用地面积约19.43公顷,建设用地约18.24公顷,建筑规模约3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居住及商业。

我区马驹桥镇物流基地生活配套区项目A地块、B地块(东区)、B地块(西区)、C地块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议书(代可研)获得市发改委批复

该项目为我区纳入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位于马驹桥镇,其中A地块用地面积约14.73公顷,建设用地约10.57公顷,建筑规模约22.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住宅。B地块(东区)用地面积约20.13公顷,建设用地约9.66公顷,建筑规模约19.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B地块(西区)用地面积约25.24公顷,建设用地约16.39公顷,建筑规模约32.7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公建。C地块用地面积约12.85公顷,建设用地约5.73公顷,建筑规模约11.8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2009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通过专家评审

该项目涉及我区宋庄、西集、于家务等7个乡镇24个行政村,拟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030亩,预计总投资2700多万元,市发改委将给予资金支持。目前,市发改委委托中介机构组成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评审,并原则通过。

漷县镇中心区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概算获得市发改委批复

该项目涉及漷兴北一街和漷城西一路2条镇区道路建设,全长4523米,将同步实施道路、桥涵、给水、雨水、照明、交通及绿化工程,核定工程总投资7732万元,其中市发改委支持5412万元。【工作进展】

通州区绿色照明工程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截止到8月18日,我区共有22.1万户居民家庭购买 “一元节能灯”111.5万只,完成全区推广任务的73%。区发改委组织召开重点用能企业清洁生产工作会

8月19日,区发改委联合区环保局,组织蒙牛公司、造纸七厂、北京奥达分公司3家重点用能企业召开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布置会。会议就清洁生产有关政策进行了讲解,对3家企业如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了部署。【党建工作】

区发改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会

8月17日,区发改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会,区委第三指导检查组出席会议。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区发改委领导班子和机关自2009年3月至8月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前,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区发改委党组高度重视,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体现了“行动快、方法活、工作实、气氛浓”的特点。同时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二是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三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四是推动发展改革工作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会上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100%。8月17日区发改委召开廉政谈话会议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书记王云峰对全区处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精神,根据区委《关于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实践科学发展,推进新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部署,区发改委主要领导对全委机关干部做了一次集体廉政谈话,在认真传达了区委精神后,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内容: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廉政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考验;二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搞好廉洁自律;四是要敢抓善管,认真负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五是要注重落实,确保履职尽责出实效。

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区县经济处、国民经济综合处 送:区委常委、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副区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人大财经委、区属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驻通各中、市属单位 发:本机关各科室所 编辑:吴洁 校对:赵川 核签:李玉直 共印 150份

第二篇:发展改革动态

发展改革动态

第十期(总第184期)

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5月14日

发改委(上海办)4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4月份,我委以跟踪监测全市经济运行、实施项目推进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等工作为重点,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一、开展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预测工作。为准确分析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对

未来发展做出正确预测,我委先后邀请经济条线部门、三大园区和部分乡镇召开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共同会商一季度经济形势,并形成《全是一季度经济运行数平和下阶段展望》。一季度,我市“工业用电”、“金融业贷款余额”和“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

5.5%、8.2%和56.3%,三大指标总量达到了近五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出口额”增长11.5%,扭转了近三年来一季度负增长状况并实现了历史新高,综上表现,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实现了良好开局。建议下阶段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力推进项目投资建设,继续增强上市优势,积极引导开放合作,深度谋划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稳中求好、结构优化,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做好季度实施项目的跟踪监测。我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认真跟踪监测市委市政府

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工作推进要求,定期收集汇总十件实事进展情况,并形成分析材料报市委市政府,一季度实施项目各责任单位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个实事项目平稳推进,进展良好,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鲥鱼港公园B区人工湿地公园完成70%工程量,应天河风光带一期驳岸施工基本结束;江阴大道累计完成投资29.0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5.22%,海港大道累计完成投资29.12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8.9%;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标准以提升到位。

三、排定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在前期充分征求意见,并会同财政局对各申报项

目进行全面审核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对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充分斟酌完善后,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总要求,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项目119只(不含土地储备中心前期项目),总投资266亿元,计划2014年完成投资85.8亿元,安排财政资金44.8亿元,计划主要体现“四保一控”的基本原则,一是优先保证还款。要保证还本付息和历年陈欠款项的按期支付,确保政府诚信。二是优先保证结转项目。对结转到按序时常推进的结转续建项目,要优先安排资金,确保如期,三是优先保证重点工程。要优先安排重点骨干道路,重点片区等城市重要功能载体建设。四是优先保证民生工程。要优先保证环境整治、安置房、老小区改造及“断头路”贯通等保障民生民本的实事建设项目。五是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一般刚开工项目,严格控制当年不具备条件的新开工项目。列入当年新开工项目,一是比较紧迫,当年非建不可;二是除资金落实外,供地、确保年内落实到位。

四、做好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跟踪监测。围绕全市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根据“月统

计、季报告”的监测机制,加强对全市重点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形式的分析预测,分别形成《一季度全市产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简报》和《一季度全市笃定资产投资简析》。一季度,全市80个产业重点项目在建39个,完成投资36亿元,投资完成率17.3%;全年53个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12个,开工率22.6%。受宏

观环境趋紧,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体现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投资总量高位运行,投资增速低开回稳。一季度,全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84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9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二是三产投资持续发力,二产投资亟待增强。1-3月份,三产完成投资127.67亿元,同比增长28.7%;二产完成投资86.65亿元,同比下降7.2%。三是民营投资高位徘徊、外商投资持续弱势。一季度,民营企业完成投资172.22亿元,同比增长5%;港澳台投资仅完成6.24亿元,同比下降44.3%,外商独资完成2.03亿元,同比下降79.9%,四是园区投入支撑不足,乡镇投入增长乏力。1-3月份,三大园区共完成投资约9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2.8%,对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乡镇除澄江街道投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外(增幅为24.8%),其余各镇(街道)投资增速均低于全市面上平均水平,个别乡镇投资增速下降达30%以上。五是重大项目支撑偏弱,新开项目启动不快。一季度,全市80个产业重点项目有39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36亿元,投资完成率17.3%,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

五、做好对上项目争取和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清理工作。一是加强对上争取。积极对

接省发改委,全力做好兴澄特钢SSAB合资项目和天成机械项目的对上报批工作,并最终获得项目审批批复;积极做好市应急水源地、便民服务中心、中能项目等的调研论证、上下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开展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清理。根据省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源厅、环保厅通知精神,我委会同经信委、国土局、环保局对全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上报的建设项目进行核查,对列清理范围的项目逐个梳理。

六、开展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相关工作。我委积极履行统筹改革只能,扎实推进全面

深化体制改革任务,4月份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全面部署全年改革任务。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江阴市2014年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明确经济、行政、城市建设管理、农村体制、文化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管理8个领域30各方面的改革任务。二是上报经济体制改革调研成果。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认真撰写经济体制改革调研文章,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市场在市场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江阴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就江阴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是县市级城市发展的主基调、减少行政审批应该是我市体制改革的主要环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该是农村改革的重点”等三点经济改革建议。三是参加上级组织外出学习调研活动。为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改革工作,我委领导参加无锡市发改委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赴湖南、湖北两地学习考察任务,为我市下部相关工作推进取得真经。

七、做好能源管理工作。为深入推进热电企业整合整治,加强能源工作管理,4月份主

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迎接省经信委领导视察。为深入推进热电企业整合工作,我委就有关事宜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并行专题汇报,省经委电力能源处对此高度重视,专程来澄进行调研,我委陪同下,先后实地勘查了苏龙热电城区热网工程建设、华西村热电关停现场和华西海澜四合一热网建设情况,并分别在苏龙热电和海澜集团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热电企业整合情况介绍,并现场协调解决海澜集团用电等问题。二是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保持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先发优势,我委陪同无锡条线部门深入常新配件等企业,调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展,并及时督促已经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抓紧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调研活动。为扭转光伏行业国内产能过剩、海外出口受阻困局,近年来,国家、省相继出台政策提振光伏产业,我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集中梳理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情况,形成《关于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情况汇报》,呈市分管领导参考。

八、推进全市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加大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上市办积极邀请上

级条线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来澄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现场指导。4月份,上市办先后陪同上交所、无息金融办走访调研申利实业、恒润重工、农商行、苏利化学、江化微电子等拟上市企业、对企业经营现状、融资情况,上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调查摸底。

九、开展产业发展和对口援建有关工作。一是加强进口棉花配额相关管理工作。组织对

全市7家企业发放16900吨进口棉花加工贸易配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组织棉纺企业开展拍国储棉事宜。二是做好农林水中央投资项目相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全市2013农林水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及时做好相关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三是开展外资相关管理工作。继续组织我市企业单位参加“2014年第三届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积极参加省发改委组织的“经贸形势”培训,并做好相关人物的布置落实。四是推进对口援建工作,精心策划我市企业参会参展提案,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江苏省集中签约重点项目活动。

十、继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4月份,我委按照计划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深入学习教育。党委“学习吴仁宝,践行群众观”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以先辈为镜,与先进同行”主题完善个人修养。二是悉心听取意见,通过等方式,委班子成员邀请退休老干部,党外人事、各区乡镇和服务对象等代表,分别组织召开“四问四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领导班子共收集到经济发展、作风建设、干部人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8条,边学边改。在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我委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不满意就立即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对方征求的意见,认真对照,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即知即改,边学边改,针对对方的意见,委领导班子组织专题研究,逐一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对其中8条做到即知以改

第三篇:改革发展动态

2012年第34期(总第78期)

毕节试验区办公室(市委政研室)2012年5月18日 目 录

最新动态

●毕节市推进连片特困地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硬力度大(3)

●毕节市政府与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达成9个大项33个小项共识(6)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稳步推进确保实现“如期试飞”(6)

●30家企业入驻 2000余人就业:毕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7)●改革试验 “九条新路子”

●毕节试验区创新投融资机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8)

科学发展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纳雍县“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引领“三农”突围(9)

典型经验

●落实“两双机制” 实现“四个增多”:七星关区小坝镇创造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11)

省部关怀

“同心工程”

●民进上海市委组织医疗队赴金沙开展助医活动(13)

综合信息

●纳雍县利用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搭台引资22亿元(13)●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万余户(14)

●金沙茶叶专业合作社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殊荣(14)●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15)●金沙县精牛汇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15)●大方县大方镇建工业化蔬菜育苗基地(16)

最新动态

●毕节市推进连片特困地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硬力度大

去年以来,党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乌蒙山片区启动会议,明确提出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批准实施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毕节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对加快毕节扶贫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毕节市以乌蒙山片区规划实施为契机,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落实片区重点专项扶贫措施,全力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是整合财政、发改资金4.8亿元计划生态移民搬迁4万人。对于搬迁出来的移民,60岁以上的通过养老保险保障基本生活,40岁以上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口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青壮年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二是把易地扶贫搬迁融入“三位一体”建设,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扶贫搬迁工作。三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在集镇、园区附近有计划、逐步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集中安臵在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并解决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长远生计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为主的区域连片开发:以“纳威赫连片攻坚推进区”、“中东部整乡推进区” 和“金雨片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攻方向,以强化基础、发展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切实加快扶贫开发由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到整县推进的步伐。市委、市政府明确20个一类贫困乡镇由市级领导联系,安排110个市直单位定点帮扶,明确232名县级干部765个县区直部门帮扶全市173个贫困乡镇。

建立和完善“市县领导联系、帮扶单位牵头、乡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集团帮扶工作责任制,整合部门(社会)及对口帮扶单位资源,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统筹,把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贫困乡村。大力实施“4321”帮扶和“党建1+1”帮扶,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加快了试验区扶贫攻坚进程。

推广实施“规划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试点:在大方县星宿乡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扩大扶贫规划到户工作,按照“市级协调、县抓落实、乡镇实施、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要求,以集团帮扶整乡连片推进为抓手,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针对每一户贫困农户致贫原因、家庭人口、劳动力、土地、技能等基础信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县区、乡镇产业化扶贫规划,实施扶贫项目规划到村、扶持到户、责任到人。共规划贫困户317779户,一户一策制订贫困农户产业增收规划,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建档立卡、公示于网、挂牌于墙、狠抓落实。每个贫困村做到“规划到村、措施到户、责任到干部、指标到人”,确保不脱贫帮扶不脱钩。

推进产业化扶贫:结合毕节特色产业的实际、特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进一步突出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托乌蒙山特质旅游资源,力争打造跨区域的特色旅游扶贫产业。乌蒙山片区16个市州组成的乌蒙山区旅游联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通过生态旅游扶贫,力争在区域范围内实现无障碍旅游通道,达到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目的。狠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草食畜牧业、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反季节蔬菜产业、高山生态茶叶产业、地道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生态效益、农业效益的有机统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把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实现扶贫攻坚的重大工作来抓。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48万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建成6座中型水库和一批“三小”水利及烟水配套工程;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讯。“十二五”期间,全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将投入近2000亿元,着力打造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毕节建成川、滇、黔三省的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国家规划的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横跨毕节东西、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贯穿毕节南北,省规划的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已全面开工建设。清镇至织金高速公路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马上可开工建设。今年底以前,毕节至遵义、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三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毕节将形成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到达贵阳,2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5小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5年内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铁路”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投入2000亿元左右资金,建成14个中型水源工程,完成94条中小河流治理、75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广播影视“四位一体”全覆盖,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毕节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今年毕节市从三江源资金中拿出2亿元用于100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藏富于民。今后五年将围绕“生态毕节”的建设目标,抢抓国家实施“三位一体”规划的机遇,突出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大重点,深入推进“十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四大生态区”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毕节市政府与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达成9个大项33个小项共识

为贯彻落实4月20日贵州省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13日 至 14日,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吉勇率率团到四川省泸州市考察,在泸州市南苑会议中心召开泸州〃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会上,两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加快建设跨界交通项目、联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加强文化旅游合作、加强商贸物流合作、加强双方投资促进合作、推广科教与人才合作、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社会管理合作、建立合作互动的协调机制等9个大项33个小项上达成共识。

毕节和泸州同属于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之中,两市走区域合作之路,对推进两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泸州港口优势明显,酒业发展高端化、集群化特点突出,有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国白酒金三角“一区一城一角”三大发展机遇;毕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政治优势强、矿产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后发赶超潜力巨大。两市领导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完善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区域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合作发展不断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稳步推进确保实现“如期试飞”

2011年5月破土动工的毕节飞雄机场是毕节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94亿元,用地197公顷,主要建设项目包括2600米×45米的跑道和一条垂直联系道、3个机位的站坪、3500平方米的航站楼、空管工程和供

油工程等。动工以来,各项工程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强力推进,截至5月7日,已完成投资约5.4亿元,占总投资的67.92%,今年10月建成试飞的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目前,机场土石方及地基处理工程全部完工,边坡修砌已完成90%,道槽区的褥垫层基本结束。航站楼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航管楼基础已完成,一楼正进行模板钢筋制作安装。塔台主体结构已封顶,准备钢结构安装;防综合楼建筑已完成,正进行装修施工。供水站主体结构已完成,已进入建筑施工,而污水和垃圾处理站也已进行主体施工。机场的跑道东西面道路的褥垫层已基本完成,土面区正在施工中。5月中旬开始对基层及道面混凝土施工,力争8月份中旬完工。

●30家企业入驻 2000余人就业

毕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

2011年8月,毕节市利用原地区棉纺厂闲臵厂址建立毕节市小微企业第二创业园,为中小企业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截至目前,市政府在园区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拉动企业投资1.5亿元,完成了供水、供电、排水、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厂房6700平方米,闲臵厂房改造2.9万平方米,园区食堂1000平方米,为入园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已有30家企业正式入驻,解决就业2000余人,预计今年年产值达3亿元,明年可突破5亿元,为国家创税收4000余万元。

入驻的30家企业涉及食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产品、旅游商品加工、建材产品生产加工、木制品生产、鞋类、服装等多种类型。为吸引好企业入园发展,该市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入驻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具有发展潜力和新型企业加大优惠和扶持力度,对所有入园企业,园区除承担水、电、物管费用外,所有厂房两年内免收租金。同时,优先推荐申报

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园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加快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流程,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业主搭建了良好的创业平台。

改革试验

●毕节试验区创新投融资机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毕节试验区牢牢把握“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责任,注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创新,突出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

深化政银合作,破解融资瓶颈:按照“政企分开、权责明确,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搭建了24家融资平台公司,累计为城乡建设筹资155.5亿元,支持了毕威、黔织高速等公路,六沾、黄织、成贵铁路等铁路及毕节机场主体、金沙胜天水库、一院一场四馆等一批重大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行BT、BOT投融资模式: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毕威、黔织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融集资金65.9亿元,总投资110亿元的毕威高速开创了国内单个高速公路BT项目投资之最。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引进了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保险公司,引入区外银行在毕组建了2家村镇银行,成立省内首家由农信社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今年内计划新增5家村镇银行,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了47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推进公益事业市场化改革: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农民得实惠”的原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电影市场,组织实施了“四位一体”农村广播影视综合覆盖服务体系工程,得到

刘云山部长肯定;遵循“政府主导、国有控股、集团化管理、公司化经营”的原则,对原由“公司控股、承包人经营”的公交运营方式进行改制。改制后,公交运营线路从6条发展至10条,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

纳雍县“农民讲师巡讲行动”引领“三农”突围

纳雍县在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从全县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中评选出县、乡农民讲师,推出“农民讲师巡讲行动”,进村入户向农民讲授党的方针政策,亟需的实用种植、养殖、产品加工等技术,农村就业相关知识,通过向群众传播鲜活的致富经,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 “三农”突围之路。

农村发展靠农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但一直以来,在抓教育培训方面,忽视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资源有限,一村一特、一寨一讲的针对性培训无法完成,而且专业人员未去“专业化”的高深理论,群众听不懂、难消化。通过组建农民讲师团分赴农村巡讲,解决了培训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节约了培训成本。同时,用农民讲师“现身说法”,与群众零距离对话,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入心入耳,立竿见影。

农民发展农民帮:只有选得准才能讲得好,群众才能听得懂、学得透、用得活。纳雍县在评选和巡讲行动中,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农民讲师充分发挥“传授实用技术、帮助解决问题、带领群众发展”的“传、帮、带”作用。在评选上,既要能说会做,更要群众认可。评选对象为村干部、农

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要求有专长或对某项工作有一定研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讲师分为乡镇农民讲师和县级农民讲师。乡镇农民讲师按照“三推一定”(村干部推荐、乡镇干部推荐、班子成员推荐,党委会确定)评选,各乡镇根据行政村多少,分别评选5—8名。县级农民讲师按照“一推两选”的程序进行评选,即:各乡镇从已评选的农民讲师中,择优推荐2名参加县级评选;县委党建办审查后,初选总人数的60%进入面试;面试时,每位讲师选择一个主题演说5分钟,由在场的农民讲师和县党建办现场评分,选出前20名作为县级农民讲师。在提质上,既要及时“充电”,又要提前研讨。为了让农民讲师在理念上先接受、政策上先学习、技术上先培训,县委组织部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优先安排农民讲师参加各种培训,不断让农民讲师“充电增能”。同时,为有效督促农民讲师备得充分、讲得清楚,为群众学得扎实打下基础。巡讲前,组织部组织农民讲师按“说、试、评、议”四个步骤进行研讨——首先由农民讲师根据自身特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说课,再进行模拟试讲,由参会人员进行量化评分,最后进行评议,指出试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再开赴农村巡讲。在巡讲上,农民按需“点单”,讲师照单“配菜”。巡讲行动实行“三定一评”(定培训计划、定培训主题、定培训要求,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年对480个村(社区)巡讲1场以上,每次巡讲根据群众需求选择2至3个主题进行。每次巡讲前,对村情村貌进行研究,巡讲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不高的,不再安排巡讲。

破解“三农”促发展:通过农民讲师培训农村党员群众,以实招求实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的方针政策的“扬声机”。通过评选农民讲师,开展巡讲行动,能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农业实用技术的“直通车”。农民讲师与党员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相同,农民讲师用亲身的经历、沉淀的经验传授实用技术,巡讲因“地”施教、因地制宜,群

众听得懂、能信服、学得会、易操作。通过巡讲,讲师的实用技术传授到全县村村寨寨,实现了带动效应最大化。农村和谐稳定的“连心桥”。通过巡讲,能及时将党的声音传下去,将群众的呼声带上来,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和谐。农民发展转型的“助推器”。评选出来的农民讲师,都是农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都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都是群众的知心人,他们的心里知道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他们的语言更具亲和力,他们的指导更具可信度,巡讲能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上进意识,让群众学有标杆,赶有榜样。

典型经验

●落实“两双机制” 实现“四个增多”

七星关区小坝镇创造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

七星关区小坝镇是毕节经济开发区所在地,是毕节市高新技术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发开热潮的不断深化、拓展,大量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大增加了小坝人口计生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近年来,该镇以落实“双诚信〃双承诺”的“两双机制”为抓手,实现了“四个增多”,创造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黄金法则”。

落实“两双机制”: “双诚信 〃 双承诺”机制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以镇直各部门配合、支持为保障,村(居)委会与村民之间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双方本着诚信受益、失信受制的原则,通过签订计生诚信协议书和诚信承诺书,实现互相承诺,互相监督,互守诚信。在落实过程中,积极发动村、组计生协会会员进行宣传的同时,镇、村干部深入各村、组召开群众会,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大量的走访宣传,让人口计生的相关政策,尤其是让惠民政策根植到群众中去,群众参与积极

性得到空前提高。在此基础上,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把“双诚信 〃 双承诺”写入村规民约,讨论通过并与村民签订《诚信计生双向协议书》、《诚信计生双向承诺书》。协议签订之后,村民如果严格遵守承诺,并经村民评议小组评议认定后,就可以办理村级诚信计生证明。《诚信计生双向协议书》明确了计生户可以获得 5 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创业致富;推迟两年生育的奖励 500 元,推迟三年生育的奖励 1000 元,推迟五年以上生育的奖励 2000 元;二女户主动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村一次性奖励 1000 元;在及时期内主动落实上环手术和绝育手术的,一次性分别给予 200元和 500 元的及时奖励金;优先安排进入工业园区就业;优先在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沼气池修建等方面获得许多优先优惠政策。去年以来,小坝镇各村(居委会)按照承诺内容,对履行承诺的计生家庭,及时发放推迟生育奖 5 万元,两户节户奖 4 万元,发放及时节育措施奖 14.7 万元;优先安排诚信计生家庭成员 400 多名进入工业园区就业;在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方面安排计生户 190 户,为 150 多户计生“两户”办理了农村低保,为 24 户计生户发放贴息贷款 120 万元。

实现“四个增多”:通过“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的有序开展,换来了小坝镇人口计生工作的“四个多”。一是主动办理婚育证件的群众 增多,一年多来,已有622对夫妇主动办理了结婚证,403对夫妇办理了生育证明,36对夫妇办理了独生子女证,5户放弃二孩生育。二是推迟生育的群众增多,通过政策宣传和奖励引导,目前已有156对夫妇签订了推迟生育协议。三是主动返乡落实手术的群众增多,已有285对夫妇返乡落实手术,68人寄回手术证明。四是积极主动缴纳社抚费的对象增多,今年以来,共收缴社会抚养费200万元。

省部关怀

●民进上海市委组织医疗队赴金沙开展助医活动

近日,民进上海市委组织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博爱医院有关专家赴金沙县人民医院开展助医活动。

医疗队专家与金沙县人民医院有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见面座谈,医疗队专家们在医院会议室分别对骨科、心内科、肛肠科等疾病进行了知识讲座和疑难病例会诊,到科室进行了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义诊等工作,并对相关疾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教学查房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在活动期间,完成了教学查房7次,手术示教20例,知识讲座培训5次,受培训人数达500余人次,肛肠科、心内科、儿科的专家为患者进行了义诊,受义诊约180人次。截至目前,民进上海市委多次组织医疗队专家到该县人民医院开展义务诊疗活动,并协调美中慈善基金会为人民医院捐赠了一台价值450万元的四排螺旋CT设备。

综合信息

●纳雍县利用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搭台引资22亿元

近日,纳雍县举办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诚邀省内外企业参与。通过大力宣传,最终和 6家企业达成投资协议,并在旅游节开幕式上签订招商引资协议,签约资金 22亿元。

签约项目涉及建材、旅游、文化、机械制造等方面。其中,广东顺德心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纳雍县产业园区建材园综合项目;北京振华旅行社服务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纳雍县滚山珠产业文化园;

贵州龙起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实施纳雍县总溪河旅游开发项目;贵州纳雍众隆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纳雍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东莞市麦迪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0.5亿元建设纳雍县LED塑胶制品生产项目;广东中山市坦洲镇新雁模具厂投资5000万元建设纳雍县新辉模具、注塑、拉塑制品生产项目。

●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万余户

截止5月上旬,大方县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6026户,占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第二阶段任务18834户的85.09%。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最基本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广大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大方县按照“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等原则,不断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大方县共投入7.7亿多元,对全县范围内近6万户危房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达324多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20多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在今年开工建设的1.6万多户中,目前已竣工4795户,已入住1093户。

●金沙茶叶专业合作社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殊荣

日前,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安徽财大”杯2011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2012年5月19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举行的“安徽财大”杯2011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颁奖大会。

●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

近日,经织金县政府与四川科创集团达成一致开发建设协议,四川科创集团四大项目将落户织金。

一是科创织金药业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区,计划5月30日前进场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标准厂房建设,2013年12月底具备试生产条件。二是贵州织金太平洋国际大酒店及商业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城区核心规划区,占地72亩,按国家标准(四标)建设。项目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建设周期18个月。三是三甲大道建设项目。由科创承担三甲大道建设,并于今年5月30日前进场建设,项目建设周期14个月。四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选址于三甲新城区核心区规划范围,占地300亩,年底启动2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

●金沙县精牛汇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金沙县精牛汇牧业公司用酒糟、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牛羊饲料,打造出了一条饲料养牛羊、圈肥追施稻谷和高粱、高粱酿酒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长期以来,金沙县部分农民种植稻谷、油菜、高粱等作物收割后将秸秆在田块现场烧毁,导致资源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2010 年,金沙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阳恒东工贸有限公司投资 3399 万元在岩孔镇大水村创办精牛汇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酒糟和收购的高粱、水稻、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建厂房 13000 多平方米,安装脱水、粉碎和研磨机械,建成年生产饲料 12 万吨的加工厂,将酒糟和秸秆混合加工成牛羊颗粒饲料供应牛羊养殖企业或专业户,既解决了秸秆废弃或烧毁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该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与旺龙牧业公司和乌蒙瑞利

牧业公司等 10 余家养殖企业签订或达成供货协议,每月供货量达到 1 万吨以上

●大方县大方镇建工业化蔬菜育苗基地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蔬菜,投入资金 500 万元,在大方镇建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占地面积 50 亩,建有面积为 13000平方米的 10 栋温室大棚,每次可以培育各种蔬菜苗 140 万株,全年可以育苗 10至12 期,供应 5 万亩蔬菜种植需要。

目前,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委托给贵州举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目前已经育辣椒、番茄、甘蓝等各种蔬菜苗 140 万株,供应菜农种植。贵州举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主要产业还是大方皱椒,13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主要育辣椒苗、蔬菜苗,将苗免费给村民种植,上市后按保底价收购。

报: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毕节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试验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直各部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

送: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毕节军分区,毕节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各人民团体,市直副县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 发: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各村居两委。

第四篇:改革发展动态(第七十七期)

2012年第32期(总第77期)

毕节试验区办公室(市委政研室)2012年5月16日 目 录

最新动态

●毕节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到5月10日已实施1596个(3)●改革试验 “九条新路子”

●毕节试验区构建五种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彰显成效(3)

科学发展

●资源支撑 规划先行 科技给力 机制创新 体系完善:赫章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已入佳境(7)

典型经验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纳雍县农民讲师团引领群众奔“小康”(12)

省部关怀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对口支援毕节实验区(14)

综合信息

●威宁县乌江源风电场27台风机并网发电(15)●纳雍县以节招商,签约资金22亿元(15)

最新动态

●毕节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到5月10日已实施1596个

截止今年5月10日,毕节市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有1596个,计划总投资6122.47亿元。本年累计完成投资362.07亿元,占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投资考核目标910亿元的39.79%,同比增长96%。为省下达固定资产投资确保目标1100亿元的33%,为市下达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300亿元的28%,为市下达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目标1500亿元的24%。其中:工业项目270个,本年投资目标160.3亿元,完成投资59.9亿元;能源项目313个(包括电力、煤炭、天然气),本年投资目标146.49亿元,完成投资67.77亿元。

改革试验

●毕节试验区构建五种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彰显成效

毕节试验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五种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信访工作模式:建立了《信访工作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关于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的实施意见》等30余个制度;‚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系统运行正常;信访事项转送交办、跟踪督办、回复查询等流转更加便捷、高效、透明专网系统;

群众信访投诉热线运行机制和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畅通。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视频接访大厅升级改造工作基本完善,市、县(区)10个三级联动视频接访大厅和250个乡(镇、办事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中心全部升级改造完成。大量信访事项能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2011年全国‚两会‛及‚九运会‛期间,落实了县(区)、乡(镇)、村三级防控体系,有效预防信访群众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做到‚事要解决、人不回流‛,教育稳控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对合理合法、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到位。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日排查事化解零报告制度;对突出矛盾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对重点问题和重大矛盾的调处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研判会议,快速反应,果断处理,有效防止了矛盾进一步扩大和激化。

构建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总目标:平安毕节、和谐毕节、幸福毕节;搭建两个平台:网格工作室、治安岗亭;健全三个机制:信息互通共享反馈机制、问题处臵协调机制、督查督办及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四项管理:人的管理、‚两新‛组织的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社会治安的管理;实现五个零距离: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服务、零距离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零距离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零距离组织群众开展治安防范)和‚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统筹信息化‛的工作要求,着力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共建立284个网格工作室,整合各类工作人员2342余人到网格工作室开展工作,投入经费2639元,确保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县(区)城关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网格工作室的建设基本完成,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全市乡镇所在地社区(村)网格化服

务管理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信息采集工作有序开展,部分县的社区建设了网络高清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社区网上监控巡防,及时精准服务群众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社区网格服务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了群众安全感。2011年,全市共采集人口及房屋信息20万余条,接待群众15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5万余件(次),调解矛盾纠纷4万余起。

构建‚平安和谐四区‛建设工作模式:‚平安和谐四区‛建设认真抓好领导、组织、资金、宣传发动、督促指导等‚五到位‛,在矿区和工区广泛建立‚矿(工)区和谐促进会‛和‚驻矿(工)区警务室‛两个工作平台,并以此为抓手,将‚七进四区‛(建立公安警备室,将公安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法制宣传、应急处突)落到实处。全市549个生产及在建煤矿中已建立驻矿警务室507个、促进会494个,驻工区警务室42个。在部分库区移民相对集中的移民安臵点探索‚和谐库区‛建设试点工作,促进移民群众长期可持续发展。2011年4月以来,市委在大方县开展‚资源开发型企业富民安毕‛帮扶工作机制试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帮扶矿区农村发展基金试点工作,涉及7个乡镇12个煤矿,12个帮扶煤矿拿出450万元资金,规划实施项目数十个,帮扶矿区14个村,受益群众8700余人。织金等县对矿区和谐促进会工作人员报酬标准进行了统一,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百里杜鹃管委会探索实施了‚采区生态修复‛工程,为矿区群众转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一是充分整合移民、民政、扶贫、社保等相关部门、所在乡镇和移民代表,建立‚和谐库区促进会‛。在2个国有林场开展‚和谐林区‛建设试点,整合公安、林业公安、护林防火队伍建立林区警务室和建立包含林场及所涉乡镇在内的联席会议。如金沙县

在协调处理杭瑞高速公路群众工作中,认真接待和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达800余件次,把矛盾纠纷成功消化在县、乡、村,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上访和赴省进京上访等事件,为杭瑞高速建设营造了和谐、良好的施工环境。特别是毕节‚力帆时骏振兴汽车制造城‛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成果同人民群众共享,成功塑造了‚平安和谐工区‛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央和省级媒体的专题采访报道。2011年11月,省委粟战书书记在‚瓮安‛会议上再次对‚毕节力帆模式‛作了肯定。

构建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工作模式: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建立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各种专业性调解以及轻微刑事案件和解等‚五位一体‛的化解矛盾新机制。按照‚一个矛盾、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矛报告制度,对排查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对排查的矛盾建立‚五个清楚‛和‚五个落实‛工作制度。2011年,各县(区)共投入154.048万元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市250个乡(镇、办事处)综治维稳信访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了各项工作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基层基础得到加强。2011年,全市共调处矛盾纠纷43238起,调处成功41704起,调处成功率为96.5%。防止民间纠纷激化2044件,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391件。大量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工作模式:全市以推进建设以市、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基础的覆盖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使市级政务中心在‚三集中

三到位‛上取得突破,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在‚六统一‛规范化建设上取得较好成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4+1=18‛工作模式探索运行上得到推进(在服务大厅集中设立4个窗口,一个党务窗口、一个社会事务窗口、一个合作医疗窗口、一个综合服务窗口,在派出所单独设立一个窗口,办理原来设在乡镇的18个站所的工作)、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在全程代理代办上逐步推进。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形成了便民高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依法办事的行政服务体系,推进了党务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全市24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3562个行政村、159个社区(居委会)已全部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解决了乡村两级便民利民中心建设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和有人办事的问题。各中心(站、点)共受理事项305565件次,办结300254件次。

科学发展

●资源支撑 规划先行 科技给力 机制创新 体系完善

赫章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已入佳境

2007年以来,赫章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绿色畜牧资源优势,以实施草地肉羊科技扶贫项目为抓手,以保护和扩大生态植被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全县草地生态生态业呈与现‚养殖小区化、投入多元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产业化‛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县累

计整合资金1.88亿元,共发展养羊户3226户,养牛户5940户,建圈22.3万平方米,种草9.69万亩,改良草地2.9万亩,新增基础母羊5.83万只,种公羊1934只,能繁母牛11823头,建围栏15000亩,建青贮池2.24万立方米,建设良种繁育场1个。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区羊存栏总数114126(含投放数)只,为2007年存栏11299只的10陪;出栏数由2007年的2400只增加到7800只,年均增长率为34.27%;项目区养羊总收入64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3982元增长到4520元,年均增长率为10%。

资源支撑:该县有放牧草山草坡92.9 万亩,可供牲畜采食牧草有27 科129 种,可开发利用的牧地面积122.74 万亩,常年产草量达150 万吨,全县退耕还林(还草)14.16万亩,年绿肥种植面积40 余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2 万吨。县内拥有可乐猪、威宁黄牛、黑马羊、乌骨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其中黑马羊已进行了商标注册,‚可乐猪‛2003 年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称号和‚首届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称号。近年来,通过引入优良种牛、种羊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筛选出了一些适合畜牧业生产的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的杂交组合,对全县畜产品的生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规划行行:该县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综合开发、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制定了《赫章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集聚。自2007 以来,按照‚一业两产‛规划集中打造特色农业畜牧科技示范基地。在县内东线依托‚二台坡百万亩天然草场‛资源优势,集中打造‚环韭菜坪百万肉羊产业示范带‛,西线依托‚夜郎故里‛乌蒙黄牛等品种资源,集中打造‚沿夜郎古道十万肉牛产业示范带‛,全县紧紧围绕产业规划,积极整合人力和物力资源,努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0万亩,天然草场改良面积62万

亩,利用冬闲田地种植饲料作物90万亩,经果林下种草8万亩,年处理农作物秸秆20万吨。常年存栏羊100万只,存栏牛20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建成畜产品交易市场36个,分别建成年加工肉羊100万只、牛20万头的加工厂1座,年加工猪40万头屠宰加工厂1座。建成20个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成1个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重点培育‚黑马羊‛、‚牛百味‛产品品牌。

科技给力:聘请了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院校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着力抓好繁育体系、疫病综合防治体系、培训体系、生态养殖模式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繁育体系建设上,以良种繁育场为中心,对种公羊实行统一选购和选配,统一管理,建立系谱档案,实现黑山羊提纯复壮、扩大种群。同时,建立‚黑马羊‛纯种繁育区,开展‚黑马羊分子选育‛试验,扩大‚黑马羊‛种群,形成赫章‚黑马羊‛品牌;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上,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严格按照《毕节地区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预案》,加强检疫,以检促防,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目前,已建成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各1所、建成村兽医室100个 ;新建、改扩建乡镇兽医站27个,牛羊死亡率均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连续四年未发生县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培训体系建设上,建立‚三江源‛实践培训基地,对村级服务管理员、产业户进行养殖知识和实践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校地联合等方式,采用送教下乡、印发资料、制作宣传栏、上门培训等多种办法,不断加强管理技能、营销策略、养殖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促进产业换代升级。培训产业农户9600余人次,每户至少有1 人掌握了养殖基本技能。生态养殖模式体系建设上,着力推进林—草—畜等生态养殖模式,普及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和秸秆青微贮技术,农作物秸秆饲用转化利用率31.2%;大力推广牛羊舍饲、半舍饲

技术,短期育肥技术,糟类养畜利用技术等,着力提高畜禽个体生产性能和牛羊出栏率、商品率。

机制创新:建立资金整合机制。以‚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公司运作、合同管理、规模发展、完善服务、滚动扶持‛为准则,按照‚区域集中、项目集中、投入集中、效益集中‛的要求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科技扶贫项目为依托,多渠道整合涉农资金全力搞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建立担保融资机制。采取公司担保、小额授信、政府贴息等方式积极探索融资办法,初步建成了‚银农‛合作机制。由政府投入引导资金2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县农业银行在深入项目村寨调研后,对授信农户发放‚惠农卡‛,按15 倍的比例放大借贷资金给农户,政府给予三年贴息,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保障养殖农户产业资金充足。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制定出台了《赫章县草地生态畜牧业滚动发展实施方案》、《赫章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资金滚动管理办法》,对项目和整合投入产业的资金,采取‚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方式,规定除部分明确投入基础设施的奖补资金外,其它资金为有偿投入,以‚借资还资、借畜还畜‛的方式,规定发展目标和使用年限,到期收回后继续滚动使用,确保产业投入资金基本保值并滚动发展。养羊项目每个滚动周期为三年,项目建成后第一年偿还15%,第二年偿还40%,第三年偿还45%。养牛项目每个滚动周期为两年,项目建成后两年内偿还牛本或折资偿还。通过变产业资金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滚动发展,增强了养殖农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同时扩大了扶贫覆盖面,增大了产业规模。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坚持把产业区土地流转作为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资源配臵效率和培植规模养殖大户的抓手。在规划区内对没有参与项目实施农户的25 度以上坡耕地,采取县、乡投

入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土地流转费,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和大户流转土地种草,使土地向养殖能手和养殖大户集中,确保规划区没有实施项目的农户土地退得下、种得上、稳得住、能发展,有效推动了土地流转和农民集体转产。实现了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和土地流转户‚共赢‛。建立企业运作和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按照‚群众自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采取‚公司(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运作形式,探索建立了以黔峰公司为主导、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草连片、圈联建、羊联管‛统分结合经营管理模式。由黔峰公司统一向养殖合作社、农户等提供跟踪服务管理和药品器械等支持,合作社组织农户连片种草、集中建圈、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销售、分户饲养、分户管理,有效提高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体系完善:以市场运作为动力,企业化管理为手段,由县草业中心抽派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年轻技术人员组成服务管理指挥平台,项目乡镇由分管草地生态畜牧业的领导牵头,以畜牧兽医站、农技服务中心人员为骨干组成乡镇服务团队,村以到村任职的副科级后备干部为统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村级服务管理人员为核心,组成村级服务管理团队,形成自上而下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体系。并且,将村级服务管理员纳入公益性事业管理岗位,缴纳养老保险,提高报酬,实行绩效考核,按月考核兑现服务管理费。全县有畜牧工作人员98人,村级兽医防疫员609人。服务点已覆盖整个产业区,为产业后续管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和动力支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配臵合理的产业格局。同时,积极搭建畜禽品种交易、加工体系。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理顺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关系。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中介促动、部门联动‛的原则,牢牢抓住与云南九盛牧业有限的公司合作的契机,贯彻

落实好中央‚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得养殖专业合作社加盟九盛牧业,让合作社成为公司的‚子公司‛,让农户成为公司的‚股东‛,建立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集体稳固的销售,保障养殖户的生产效益,调度农户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农户投入到养殖产业上来,真正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模式。

典型经验

●农村发展靠农民 农民发展农民帮 纳雍县农民讲师团引领群众奔“小康”

今年4月以来,为解决以往农村党员和群众培训中理论高深、实践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不佳,学用结合不好等问题,开创性地推出‚农民讲师巡讲行动‛,从全县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中评选出县、乡农民讲师,进村入户向农民讲授党的方针政策,亟需的实用种植、养殖、产品加工等技术,农村就业相关知识,通过向群众传播鲜活的致富经,成为党的政策‚扬声机‛、农业技术‚直通车‛、农村发展‚助推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三农‛突围之路。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发展的速度。纳雍县在农村党员和群众培训中,评选出农民讲师到农村巡讲,主要的核心内容是‚农村发展靠农民、农民发展农民帮‛,通过农民讲师培训农村党员群众,根据‚群众按需‘点菜’,讲师照单‘配菜’‛的原则,实现了巡讲行动效益最大化,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同。

农民讲师团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扬声器‛。群众不是不听党的话,而是听不到党的话,究其原因,就是群众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较少,缺少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纳雍县通过评选农民讲师开展巡讲行动,让农民讲师充当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及时将各级党委政府的声音和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群众中,进一步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覆盖面。同时,及时把群众的呼声反馈给各级党委政府,给各级党政领导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可靠参考,有效解决了以往党的惠民方针政策传达到农村两委断线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

农民讲师团成为农业技术的‚直通车‛。纳雍县的农民讲师用一线的经验和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的语言向群众讲解自己亲身经历的致富经,既让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又让群众学得会、易操作,使广大农民朋友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讲师团成为农村发展‚助推器‛。纳雍县评选出来的县乡农民讲师,都是农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都是某一个领域的能手,是致富的带头人、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通过他们培训群众,最知道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他们的语言更具亲和力,指导更具可信度,靠他们培训群众,能激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和上进意识,激励群众跟着他们做,让群众学有标杆,赶有榜样。

该县县委、县政府对农民讲师团的巡讲行动实行‚三定一评‛(定培训计划、定培训主题、定培训要求,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年对480个村(社区)巡讲1场以上,每次巡讲根据群众需求选择2至3个主题进行。13

每次巡讲前,对村情村貌进行研究,巡讲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不高的,不再安排巡讲。

截至目前,‚农民讲师团‛已累计巡讲130多场,两万多农民参加培训。

省部关怀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对口支援毕节试验区

5月11日至12日,北京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志一行到黔西县、大方县考察,并与贵州省人口计生委签订对口支援毕节试验区人口计生工作协议书。

根据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工作要点》,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率先响应号召,对贵州毕节试验区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在全国人口计生系统探索中心城市帮扶边远贫困地区的路子。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与贵州省人口计生委签订的《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对口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人口计生工作协议书》中明确,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帮助毕节试验区提出人口控制、计划生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在基础设施、设备、人员培训和‚少生快富‛示范家庭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口支援以项目方式实施,毕节市人口计生委负责监督落实,贵州省人口计生委每年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开展督促检查。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和贵州省人口计生委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北京市朝阳区、顺义区人口计生委分别与黔西县、大方县人口计生局签订了对口支援人口计生工作协议书。朝阳区、顺义区人口计生委将重

点帮助黔西县、大方县制订人口发展规划、提出工作思路建议、加强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实施幸福家庭项目、提高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人员能力等。对口支援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机制。

综合信息

●威宁县乌江源风电场27台风机并网发电

5月7日,威宁自治县乌江源风电场共成功调试并网发电风机27台,上网电量为223740km/h,这标志该县的风能资源开发取得了初步成功。

该县2010年引进华能集团投资23.8亿元建设乌江源风电场,该风电场共分为百草坪、祖安山、海柱、大法4个点。该风电场预计今年陆续调试风机并网发电量可达2.28亿km/h,待全部吊装调试完成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可达4亿km/h。

●纳雍县以节招商,签约资金22亿元

2012年5月9日,纳雍县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艺术节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文化广场举行,邀八方宾客共品‚玛瑙红‛、游‚总溪河‛、赏‚滚山珠‛。

在第二届生态旅游文化节上,该县诚邀省内外企业参与。通过大力宣传,最终和6家企业达成投资协议,并在旅游节开幕式上签订招商引资协议,签约资金22亿元。项目涉及建材、旅游、文化、机械制造等方面,其中:广东顺德心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纳雍县产业园区建材园综合项目;北京振华旅行社服务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纳雍县滚山珠产业文化园;贵州龙起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实施纳雍县总溪河旅游开发项目;贵州纳雍众隆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纳雍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东莞市麦迪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0.5亿元建设纳雍县LED塑胶制品生产项目;广东中山市坦洲镇新雁模具厂投资0.5亿元建设纳雍县新辉模具、注塑、拉塑制品生产项目。

报: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副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毕节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试验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直各部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

送: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毕节军分区,毕节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各人民团体,市直副县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 发: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各村居两委。

第五篇:改革发展动态(第七十 五期)(定稿)

2012年第31期(总第75期)

毕节试验区办公室(市委政研室)2012年5月8日 目 录

最新动态

●杜青林在毕节考察时强调:深入学习践行“同心”思想推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全面发展(3)

●流转前后年亩均收入差近700元 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差2000余元:毕节试验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4)●首届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在毕节举行(6)

●毕节市今年前4个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0余亿元(7)●改革试验 “九条新路子”

●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三化同步”:纳雍县“三箭齐发”深入推进改革试验(7)

科学发展

●大方县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9)

典型经验

●远教“牵头” 部门“唱戏” 专家“把脉”:毕节市运用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八学八增”培训活动(11)

省部关怀

●教育部专题研究支持毕节广安教育发展(13)

综合信息

●威宁县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就业 2373 人(14)

●织金县“五一”小长假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6亿余元(15)●威宁荞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

●七星关区发放免费乘车IC卡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方便(16)

最新动态

●杜青林在毕节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践行“同心”思想推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全面发展

4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在毕节市考察时强调,要把“同心”思想贯彻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找准发展道路、凝聚发展合力、激发创业热情,推动毕节实现新一轮全面发展。

杜青林先后到黔西县、毕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考察工厂企业,具体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情况。他对毕节牢牢把握“三大主题”,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追求发展质量效益,注重民生改善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当前,毕节试验区发展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进入提高整体效能、推进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毕节特点的发展路子,着力打造科学发展试验区、多党合作示范区、“同心”思想模范区。

杜青林指出,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秉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着力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内生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创新性思维和胆识,推进关键部位的改革,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层次。要坚持走包容增长之路,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实施公平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各族群众。要坚持走“同心”奋斗之路,注重发挥多党合作功能作用,积极推进“同心工程”的实施,着力打造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基地,使“同心”思想成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乃至社会各界的价值遵循。

●流转前后年亩均收入差近700元 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差2000余元

毕节试验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

毕节试验区以加快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抓手,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和农村经济。截止到2012年3月1日,全市已成立9个县(区)和216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872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3.8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18.9%,比2006年增加652.2%,比2009年增加81.9%,流转土地涉及农户36.3万户。土地流转前亩均纯收入752.8元,流转后亩均纯收入达1434.9元,是流转前的190.6%;流转前每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纯收入3659.9元,流转后每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纯收入5721.1元,是流转前的156.3%。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台湾台一集团,山东乐义集团、昆明青禾粒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我市金沙、威宁、七星关、黔西大方等县区,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茶叶等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农村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户、能人集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如威宁县玉龙乡在兴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转租玉龙乡兴发村荒山2000亩,加上农户承包土地入股8520亩,建成优质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优质板栗基地500亩、一个养殖基地50亩的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入股农户囊括了兴发、营寨、团结3个村农户,辐射玉龙、牛棚两个乡镇15个村。形成一个核桃、板栗、肉牛及肉羊等农牧产品多元一体化的产业村。2010年合作社销售收入共计157万元,盈利130万元。

农村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纳雍县阳长镇核桃村种植大户赵定祥,通过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方式,每亩按照400斤粮食(折合现金480元),租用农户土地300亩种植蔬菜,租金每年年初一次性支付给农户,一般签订的合同在1年以上,同时种植大户反聘出租土地农户在地里帮助进行辣椒、番茄等蔬菜移栽,季节性转移劳动力150人次,每人每天有40—50元经济收入,从而使部分农户逐步脱贫。金沙县岩孔镇鸿顺牧业有限公司在岩孔镇通过出租形式,流转32户农户连片土地50亩进行养殖场建设,流转价格每亩每年500元,流转期限37年,农户以出租的方式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农户反过来为该公司养殖场打工,共转移劳动力75人,每人每天获得劳动收入50-60元,同时还可以抽出多余时间赚取其他非农业性收入,使其获得收益是原土地流转前的三到五倍。

农村土地流转推动招商引资增加了农业投入:七星关区的梨树镇沿贵毕公路连片流转土地3000多亩,先后有贵阳小河区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毕节市魅力海岸中草药有限公司等5家农业企业投入生产,协议利用资金3000多万元,项目涉及果树、瓜果、蔬菜、花卉、中药材、苗木、兔养殖等,逐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苗木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兔养殖及深加工基地。七星关区朱昌镇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打造“六产一特”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即发展1万亩蔬菜、魔芋、中药材,2万亩经果林,10万头生猪养殖,30万羽鸡,建设特色小集镇,走乡村旅游发展路线。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引进了地区家乡美公司,向农户集中连片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核桃和魔芋,农户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按三七比例入股,未产生效益前,公司按每亩200元付租金给农户,产出效益后按五五分成与公司共同分享利益。引进纳雍县万寿玛瑙红樱桃有限公司,发展经果林1000亩,引进地区黔达公司发展蔬菜500亩,引进双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500亩,引进种植大户种植食用菌100亩,近年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共引进农业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成立于2008年8月的威宁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拥有成员408名,注册资金由500万元,现拥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经过4年的发展,该社已流转

农户承包土地1000亩用于马铃薯原种扩繁,500亩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500亩种植早熟马铃薯,实行统一品种、集中管理、连片种植,极枳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及先进生产资料,引导农民走上科学种植道路。合作社基地在2010年5月通过专家评审鉴定达到平均亩产2000公斤,直接为基地农户增加收入1000多元。秋季扩繁马铃薯基地1000亩,每年可满足10000亩早熟马铃薯基地用种量。原种基地1480亩,一二级良种基地8000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原种1480吨,一二级良种1.6万吨,年生产商品薯近20万吨,销售商品薯近60万吨。纳雍县维新镇红星村流转1200亩土地给宋氏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贵州省宋氏葛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由合作社运作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连片种植葛根,目前合作社正筹建加工厂,加工葛根系列产品,建成后将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型经营模式。土地流转的生产模式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高了农业科技含量,还提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科技兴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首届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在毕节举行

4月27日,由四川省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渝中区等16个市(州、区)主办,毕节市承办,以“汇集乌蒙山水神韵,共谋区域合作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在毕节兴行。会议通过了《乌蒙片区旅游联盟毕节宣言》,与会16个市(州、区)代表共同签署了《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框架协议》。联盟各方代表分别围绕“汇集乌蒙山水神韵,共谋区域合作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各地

特色,就乌蒙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特点、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旅游合作方式、内容、机制等有关问题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或书面发言。

每年一届的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由乌蒙片区16个市(州、区)共同主办。峰会旨在充分发挥联盟各方的优势和特色,在互相尊重、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高合作水平,积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共同打造乌蒙片区旅游大市场、旅游大品牌,加快乌蒙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毕节市今年前4个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0余亿元

截止4月底,毕节市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1.46亿元,为省下达确保任务数600亿元的63.58%;为市委、市政府计划确保目标任务数900亿元的42.38%,力争目标任务数1000亿元的38.15%;比去年同期增长98.8%。全市新开工项目262个,到位资金98.53亿元。

此外,21个招商分局(办)签约项目19个,签约资金14.66亿元,落地项目12个,产生实际到位资金4.1275亿元。其中:新建落地项目7个,产生实际到位资金0.9225亿元;续建落地项目5个,产生实际到位资金3.205亿元;在谈项目105个。

改革试验

●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三化同步” 纳雍县“三箭齐发”深入推进改革试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纳雍县进

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箭齐发”,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该县“三化同步”改革试验步伐。

发展园区经济,深入推进工业化:纳雍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持续巩固和不断壮大煤电经济。2011年,全县生产原煤800万吨,煤炭产业占第二产业的90%以上,今年力争新建生产矿井8个,增产200万吨,其中县内煤电供应量610万吨,确保电厂完成120亿千瓦的发电量。在去年产业园区新增企业11家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增入园企业15家,实现工业产值7.4亿元,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20万平方米。工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准备将我县沙包工业园区由4.2平方公里扩容为10平方公里,并更改为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积极促成计划投资200亿元的浙江新湖集团早日落户入驻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持续巩固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建设特色小城镇,着力推进城镇化:纳雍县着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按照产城结合的思路,启动建设产业园区、教育园区、特色古镇,初步形成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格局。全面启动13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每个乡镇解决100万元启动经费,以奖代补,并从中选择方案完善、推进快速、条件成熟的5个乡镇重点扶持,确保年内基本建成11个特色小城镇,重点打造3个幸福小镇,建成5个中心村,完成20个“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和1个“同心新村”建设,建成4.2万户“黔西北民居”(含危改房),勺窝乡、王家寨镇、龙场镇、张家湾镇等特色小城镇已具雏形。去年,城乡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扩容城区3.2平方公里,转移农村人口3.2万人,提高城镇化率3个百分点。今年力争提高城镇化率4个百分点,达到30%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扩展了全县城镇规模,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努力走出了一条加快城乡统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路子。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去年以来,纳雍县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吸纳农民进城进厂就业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补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稳定农业基础,提高农业效益。2011年,全县种植茶叶10万亩、蔬菜、牧草、经果林各 13万亩,新增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了一批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今年,我县将继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鼓励农户种植玛瑙红樱桃、柑桔、茶叶等,稳步推进“4个30万亩”工程,完成茶叶种植4万亩以上、经果林种植16万亩(其中核桃12万亩)、新增改良草场5万亩、蔬菜种植4万亩、中药材2万亩,收购烤烟13万担,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加强高山有机茶为主的知名品牌培育,推进茶叶规范化种植和加工,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科学发展

●大方县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大方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推进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积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促进了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特色产业逐渐壮大:大力发展壮大蔬菜、辣椒、中药材、茶叶、经果林、特色杂粮、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8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8万亩,财政资金投入从100万元增长至1200万元;辣椒种植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18万亩,财政资金投入从20万元增长至800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从1万亩发展到13.3万亩,财政资金投入从10万元增长至2070万元;茶叶种植面积从0.62万亩增加至7.79万亩,财政资金投入从31万元增长至1568.7万元;马铃薯种植面积从40万亩增加至60万亩,财政资金投入从100万元增长至560万元;经品水果发展至4.46万亩,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肉类总产量从2.37万吨增加至3.78万吨,畜牧总产值从4.7亿元增长至8.8亿元。

主导产业逐步形成:该县近年来逐渐培植起蔬菜、茶叶、经果林、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支柱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县委确定了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以核桃为主的经果林产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三大产业,将这三大产业培育成大方县主导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重点抓好“3321”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三万”农业示范工程以及“十带百园”示范基地的建设,打造产地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目前已完成“三万”农业示范工程5268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了竹园乡万亩核桃示范园、竹园乡万亩无公害皱椒示范园和有机茶叶示范园等12个“示范园”和城关—羊场—黄泥塘蔬菜、中药材、经果林示范带“十带百园”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今年重点打造大方镇方纳路沿线、大纳路沿线、马场镇、牛场乡、六龙镇等乡镇蔬菜示范基地10万亩,其中核心基地3万亩;大方镇、小屯乡、羊场镇、理化乡、黄泥塘镇、鸡场乡等乡镇标准化皱椒基地10万亩,建标准化无公害皱椒出口高产示范基地面积1万亩,并在皱椒主产区羊场镇、理化乡新建一个以皱椒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安乐乡、竹园乡、东关乡、鼎新乡优质茶叶基地1万亩;大方镇、小屯乡、竹园乡、猫场镇、黄泥塘镇、高店乡、大山乡优质经果林基地6200亩;星宿乡、凤山乡、安乐乡、雨冲乡、百纳乡、三元乡10万亩立体草地生态畜牧业。

龙头企业不断升级:目前大方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为2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辣椒产业从销售初级产品发展到辣椒粗、精加工,实现了产品加工增值,大方天椒食品发展公司、琼芳食品发

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辣椒油、鸡辣椒、辣三丁、牛肉辣椒等精制礼品盒10多个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大方天椒食品发展公司还拥有了优质辣椒的出口经营权,为辣椒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云龙天麻公司、九龙天麻公司新开发天麻酒、天麻颗粒、食得乐颗粒、天麻胶囊等产品在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销售,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天麻发展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融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品牌初步确立:随着大方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部分产业品牌建设得到了加强,开始发挥名牌效应。琼芳食品有限公司、馨原食品厂和海马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QS认证,海马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大方天麻通过了原产地保护认证,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美术工艺协会评审,大方县获得“中国皱椒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漆器之乡”的称号。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目前经过工商登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150个,涉及大方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特色产业如辣椒、蔬菜、茶叶、马铃薯、中药材、豆制品加工、生态养殖等,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典型经验

●远教“牵头” 部门“唱戏” 专家“把脉”

毕节市运用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八学八增”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经济发展的能力,毕节市把开展好“八学八增”学习培训活动作

为当前远程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在安排部署上突出时效,在培训内容上把握重点,在培训方式上改革创新,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自活动启动以来,累计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15万余人次,发放光盘2万余张。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顺利启动:2月13日,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讲师团、党校和市直机关工委等五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八学八增”行动提升干部发展能力的实施意见》后,市远程办立即组织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传达学习。3月6日,市远程办、市委党校和市扶贫办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运用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八学八增”培训的通知》,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安排部署。随后,市远程办将方案发往各县区及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3月13日,毕节市远程教育助推 “八学八增”培训启动会在大方县羊场镇举行,全市大规模集中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正式拉开了序幕。

科目齐全、内容丰富、学有所增:“八学八增”培训内容涉及“国发2号文件”精神解读、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带动、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相关知识、市场经济、园区建设与管理、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果树栽培技术、草地生态畜牧养殖技术、返季节蔬菜栽培技术等。整个培训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是领导干部注重学经济政策,增强谋划经济发展的本领;机关干部注重学经济理论,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本领;乡镇干部注重学经济管理,增强领导经济发展的本领;执法干部注重学经济法规,增强保障经济发展的本领;村级干部注重学经济常识,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的本领;企业人才注重学经济运营,增强促进经济发展的本领;专业人才注重学经济技术,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本领;农村党员注重学经济技能,增强带领经济发展的本领。此次培训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市级层面到各县区共开展了18场培训,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3000余人次,发放光盘3000余张;各县区培训基层党员和群众达14.8万余人次,发放光盘1.8万余张,基层干部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学

到了一定的经济常识和基本种养殖技能,坚定了发展的信念、鼓足了发展的动力,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专题培训、互动释疑、基地示范:为了确保学习培训效果,使学习培训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培训方式上不断创新,积极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参加学习。一是专题培训。根据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实际需求,联系相应专家和农技人员到点进行授课,需要时可播放光盘,加以辅导,不断增强学习培训效果。二是课堂互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可随时向专家提问,进行市场分析,现场答疑解惑,同时公布相关专家的联系方式,畅通专家咨询渠道,有效破解了学用的难题。三是基地示范。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后,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到产业园区、种养殖基地等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从而提升了学用成果的转化率。目前,由于党员干部对培训活动反映强烈,市委组织部远程办已将市委党校专家对“国发2号文件”的解读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制作光盘500余张发往各县区,并将视频资料上传“毕节市党建网”,供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个性化学习。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耐心辅导和市场前景的精辟分析,解开了种植户的思想“疙瘩”,纷纷表示要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公布专家联系方式,仅开展“八学八增”培训活动一个多月以来,市牧科所高级畜牧师就接到了种、养殖技术咨询电话100多次,帮助老百姓释疑解惑,社会效应很好。

省部关怀

●教育部专题研究支持毕节广安教育发展

4月25日,毕节和四川广安教育发展专题会议在教育部第一会议室召开。听取了毕节、广安两个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工作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

打算汇报、毕节学院“创先争优”工作情况汇报、贵州、四川两省教育厅及教育部各司对两个试验区指导、支持情况及打算的汇报,总结了毕节、广安两个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做法和经验,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两个教育试验区的有关工作。

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毕节、广安两个教育试验区的特殊意义。24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发扶贫”战略思路已经在毕节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也是今后十年我国解决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战略思路。贫困地区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走出一条脱贫的路径。要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大对毕节、广安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市部对接,包括毕节学院,要着眼战略,服务区域,结合市情,科学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突出职业教育发展,体现“衔接、重叠、对接”六个字,特别要充分考虑抓好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放在两市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推动毕节、广安两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职业教育师资建设。要做好继续教育规划,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进一步推进干部挂职,加强干部锻炼和提升。

综合信息

●威宁县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就业 2373 人

今年以来,威宁县狠抓劳动力就业工作。在将就业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的同时,一方面,由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和就业局抽选工作人员组成两个组进行用工年检和用工统计,在要求企业规范用工的同时,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一方面,收集省内外多家优秀企业信息,及时发送到相关劳务中介机构进行宣传,积极为企业做好招工和组织工作。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就业 2373 人,免费就业培训人数达 4185 人。其中,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完成 1659 人,占全年任务数的 29.2%,办理申请失业登记 71 人,登记失业率为 2.8%,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 1659 人,占全年任务数的 49.6%。并在全县 13 个乡镇 21 所中学对“两后生”进行了畜牧饲养、中式烹调、计算机维修、种养殖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共计 4185 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 119.5%,“千企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714 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 19.5%。

●织金县“五一”小长假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6亿余元

织金县由于加大了对“中国最美旅游洞穴排行榜第一名”的宣传力度,并通过深化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合作,组团赴北京、上海、昆明、重庆、成都等地参加第七届贵州旅发大会的各种推介会和洽谈会。同时,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与百里杜鹃景区、大方慕俄格古城共同发起倡议结成旅游同盟,在旅发大会期间推出“160元组团畅游溶洞、花海、古城” 一日游、二日游的6条 精品旅游新线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县实现旅游收入1.6亿余元,同比增长43%。其中,国家级著名风景区织金洞游客接待游客 13.3 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千万元; 进洞参观2.5万人(次),门票收入15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1%和53%,创景区开发30多年来接待游客量最高记录。

●威宁荞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日,经国家商标总局核准,威宁自治县荞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该县农产品加工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特色农产品,改写了威宁荞酥600多年来有“品”无“牌”的历史。

近年来,该县县委政府在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倾力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全面实施农业品牌化带动战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明确专门机构主抓农业品牌创建工作。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如今威宁荞酥终于有了自己特殊的合法“身份”。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该县生产荞酥达 1200吨,目前,威宁荞酥协会不但取得了威宁荞酥QS认证,而且还取得了4项威宁荞酥外包装设计专利,产品成功在贵阳、昆明、成都等地的大型超市设立“威宁荞酥”专柜, 2011年还成功进入了跨国超市沃尔玛。

●七星关区发放免费乘车IC卡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方便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七星关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出台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该项优惠政策自2011年实行以来,共为老年人办理IC卡3305张,到目前为止刷卡47.9万人次,优惠金额近48万元,平均每月刷卡31918人次折合人民币31918元。这项由政府买单老年人受益的优惠政策已受到广大老年人的高度赞赏。

报: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副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省毕节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研室(试验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直各部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

送: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毕节军分区,毕节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各人民团体,市直副县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 发: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各村居两委。

下载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州区发展改革动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发展动态(第七十六期)

    2012年第32期(总第76期) 毕节试验区办公室(市委政研室) 2012年5月11日 目 录 最新动态 ●厉以宁在毕节考察调研时指出:毕节试验区要走超常规发展道路(3) ●改变思想转脑子 调整结......

    通州区迎接义务教育发展

    通州区迎接义务教育发展 基本均衡区县国家认定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通州区通过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督导评估,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近期改革动态5篇

    近期改革动态 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习近平在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共中央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新动态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新动态 从多个渠道获悉,虽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最终方案还未出炉,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需要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这一原则已经确定......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动态

    浅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动态张晓芬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发展前景,分析发达国家电力系统发展中的不足之审视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总结......

    世界钻机发展动态

    世界石油钻机制造业发展动态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xiexiebang.com 近些年来,中国坚决执行走出去和装备国产化的战略,中国钻井承包商在国际钻井......

    计算机硬件的最新发展动态

    计算机硬件的最新发展动态 ------CPU的发展趋势1. CPU的简介及其发展史1.1CPU的简介 CPU是Co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 要的一个部分,由运......

    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

    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 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