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时间:2019-05-14 23: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第一篇: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总结施工监理实践,列举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处理的技术措施。当前,建筑工程的主要质量通病,从质量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以及现场检验抽查的情况看,主要有屋面、楼板渗漏,混凝土裂缝、墙体裂缝。

一、屋面、楼板渗漏

出现屋面、楼板渗漏的部位,大部分在洞口边、管周、断面变化的部位。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

⑴斜屋面变坡交接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设计的深度不够,很多工程没有局部施工详图,该部位由施工、监理人员现场发挥,由于受力钢筋配置不足和不合理,不能满足板块支座弯矩应力的要求。⑵构造设计不当

为了追求建筑形式而将泛水高度过分的降低,使屋面与屋面连接处、屋面与墙身交接处的防水高度,低于下暴雨瞬时积水高度;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等处防水处理不当,也是形成屋面渗漏的一大隐患。

⑶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如将施工缝位置留设在屋面变坡处、屋面与屋面的交接处,这些都是结构应力转换的部位,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屋面渗漏。⑷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

如施工时用水量过多,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由于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收缩,这些空隙连在一起便形成毛细孔隙,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从而引发裂缝产生。⑸施工方法不当

斜屋面的坡度在30°以上时,如仍采用板底支模法灌筑,则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事故,如局部板厚不满足设计要求,致使结构出现裂缝;钢筋配置不到位,负筋很容易被踩低,无法和混凝土一起抵挡弯矩而使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也是屋面渗漏的隐患。

2、预防措施

⑴加大设计深度。目前施工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标注法标注,设计应加大设计深度,斜板边界部位,如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交接处,虽然不是工程结构的重要部位,但却关系到重要使用功能,设计应有上述部位的详细施工大样图。

⑵加强防渗措施。在结构层上,一是严格按构造要求做好预留洞口边的板筋、板负筋、加强筋等钢筋的制作和安装;二是增加一定高度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配筋反口,反口的高度为150-200mm,并且与屋面的混凝土同时浇注,提高结构层的放水能力。在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按屋面放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一要处理好基层。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卷材铺贴。二是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排风道、管周与屋面交接处迎水面部位应有高出面层30~50mm的分水线,铺贴1.2mm厚合成高分子卷材或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浆。

⑶保证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质量。一是提高模板质量。模型板采用双面支模灌筑混凝土斜板,并将模板支撑牢固,以防走模。二是保证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和板的厚度。施工前认真校对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防止错用,每隔500mm放一个50mm×50mm×15mm的混凝土垫块,与板筋绑扎牢,或采用特制的塑料垫件,尤其是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预埋管的下方,要优先保证垫件的数量;负筋采用Ω形的钢筋凳,每隔500mm放一个,与负筋绑扎。⑷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根据施工季节和屋面倾角大小,选择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强振捣。对已灌筑好的混凝土斜板,应在灌筑10~12h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连续养护期不少于15d,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强度剂及抗裂性。

(二)平屋面及楼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平屋面局部渗水

除存在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相同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⑴不上人屋面的上人口边渗水。主要是位置设置不当。有的上人口一侧设在屋面女儿墙边,无形之中增加施工难度。措施建议上人口反口外侧面距离女儿墙内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⑵排风道、管周渗水。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管周与排风道的间距不足100mm,给排风道、管周的砌体防护和放水层施工增加难度。措施建议屋面排风道边有管道的,二者的间距要有200~250mm。⑶水落口管周、变形缝渗水。屋面铺设保温层后,水落口管周及变形缝出现渗水的现象增加。由于设计及有关施工要求不明确,从现场抽检的情况看,大部分出水口底部留在保温层上方,造成管周积水,是渗水的主要原因。措施建议水落口周边的防水层要在混凝土结构层,且管周半径300~500mm以及变形缝附近200mm的范围内不要铺设保温层。

2、楼层局部渗水

卫生间楼板及管周、排风道周边渗水。一是由施工原因造成 的,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出现在房屋交付使用时就会发现。二是业主装修时重新铺设卫生间内的、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方向,破坏了原有的防水层,或改造后管道接头渗水等,因此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措施建议:属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施工单位要按规范要求施工,尤其是防水层的厚度、高度和细部,并经蓄水试验合格。属于二次装修造成的,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告知业主,装修时尽量不要破坏防水层,一旦破坏,要在铺设面层前,重新施工防水层。

二、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板筋位置不当引起、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这些裂缝虽属非结构受力因素所引起的,但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

1、现场浇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按图施工,加强旁站管理,保证钢筋的有效高度。钢筋安装到位后,混凝土浇注隐蔽前,要保证板筋有足量的符合要求的垫块,负筋有满足设计要求高度的足量支撑,制止原始的、由现场人员,凭感觉“护筋”的做法,既要保证板筋、有符合要求的保护层,又要满足负筋的有效高度。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⑶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特别市新区很多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注,更要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会降低强度,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

2、加强验收后商品房空置房间的管理。

部分商住房验收后都要空置一段时间,空置期间,房间门、窗长期紧闭,此时室内的相对湿度在70%一80%之间。而且在竣工验收后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容易发生板角裂缝现象。我市已有业主与开发商因此提起诉讼的个案。这是因为置于空气中的混凝土处于收缩状态,这种收缩状态自其浇筑完成后可持续2年左右。在正常的湿度环境中,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十分微小,而且这些裂缝随湿度变化处于产生、愈合的反复过程,因而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展。但当混凝土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时,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水(非化学结合水)蒸发加速,从而加剧混凝土的收缩。若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过长,微裂缝就会进一步扩展,进而形成通缝。

措施建议:在一定的时间段(一般自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年内)保持空置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基本一致并不宜低于85%。这一要求可采取经常开窗的方法得以实现,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洒水增加湿度则效果更好。

三、填充墙裂缝

目前,框架结构填充墙,设计使用的材料有多孔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质量投诉填充墙砌体裂缝,特别是外墙墙体于框架梁底的裂缝的问题,从材料使用上看,填充材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比较多,其次使用空心砖砌体,使用多孔砖的比较少。

1、施工顺序及组织不符合日砌高度不超过一步脚手架的规定。住宅楼的填充墙高度2.2~2.4m之间,一次性组砌到梁底。措施建议:填充墙按要求应分4段

组织施工,即未搭架组砌第一段,搭架组砌第二段,待第二段施工后7~10天后施工第三段(填砌梁底的斜砖、顶砖),再粉刷前施工第四段(填塞梁底的缝隙)。

2、砖缝厚薄不均,多数组砌前,没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未立皮数杆,砌到哪算到哪,以致部分填充墙墙体上方出现平砖、半砖、甚至有的还出现碎砖。

措施建议:组砌前要进行施工设计,计算好皮数杆,用规范允许范围的砂浆厚度调整皮数,个别部位经调整,还难以符合要求的,可以在楼面用1:3水泥砂浆调整。

3、通缝、透缝,竖缝砂浆宽窄不一,半砖、断砖上墙,缝隙无砂浆。出现较多的是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组砌的填充墙上。措施建议:一要熟悉不同的砌体,对

通缝的不同规定;二在组砌前,除了要立皮数杆外,还要摆砖,确定每层砖的竖缝宽度后再组砌,避免立缝出现透缝或瞎缝。

4、外墙梁底收缩裂缝。经查看,采用加气砌体的占大多数。主要原因是,多数施工单位不了解加气砌体的特性,本身砌块的强度较低,符合要求的强度仅有M3,现行规范又取消了M2.5,最低标号的砂浆为M5,而这种砌体比较理想的砌筑砂浆是M3.5~4.0,砌筑时采用的砂浆强度比较高,多数在M10以上,加上目前砌体组砌后,没有养护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出现收缩(下降)偏大、砂浆与砌体离析的现象。措施建议:外墙墙体尽量设计不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如果采用,在外墙梁底与砌体交接处,要有抗裂防渗的措施。事故处理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

事故1:某一个1000M2左右的单层厂房施工。在施工至车间顶板浇注混凝土时,在浇注过程中由于模板整体下沉150MM左右,该顶板全部报废,重新支模二次浇注。对当时的我(一个刚刚独立施工的工长)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现在也是记忆由新啊。

事故原因:模板竖向支撑下部虽然通铺了木架板,可是木架板下的是失陷性相当严重的回填土,虽然回填时也考虑了模板竖向支撑受力,严格控制了回填质量。可是没有考虑砼施工前模板浇水,及砼自身泌水,所有水把木架板下的回填土完全侵泡,回填土已经不能承受施工荷载,及砼本身荷载。当时快浇注完毕才发现问题,我组织了10几了千斤顶也是无能为力。只能乘砼强度不高,拆模把砼全部捣除。真是让人难受。处理办法:二次浇注时,在队长(现在的项目经理)的指导下,把所有支撑都受力在地梁上,不能直接受力于地梁上的支撑满绑扫地竿,传力到地梁上,施工时注意模板浇水湿润的控制,注意砼的塌落度控制,防止砼泌水过多。这样以后施工时才没有发生模板下沉现象。

事故2:当时另外一个工长施工的一个车间地梁发生向上折断事故。车间竣工后半年左右地梁上部的砌体产生垂直裂缝,派人挖开地梁后发现地梁已经完全折段,裂缝达30MM的通缝,地梁中间凸起,把地梁下部掏开后发现地梁下部有一

块150直径的石灰块,看来它是祸首。分析后结论是地梁下部回填土时监督不利,以至于生石灰块混在回填土内,由于雨水侵透,使生石灰块熟化,产生膨胀硬生生的把截面350*700的地梁顶断。这么小的石灰块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确实没想到啊。(石灰块是车间地基换灰土回填时留下来的)事故3:去年在施工一个有梁式筏板基础钢筋时,为了节约钢筋、减少接头(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百分率是25%),就和监理公司总监商议,总监口头答应可以适当放宽,因为规范上对此的说明也是“不宜”,等基础钢筋帮扎完毕后,市质检站和设计院、监理人员共同验筋,在验收中设计方就反对钢筋接头百分率放宽的做法,质检站也反对,验收没有通过,不得不根据设计院的整改方案,在钢筋接头处分类补强,最后反而多用了钢筋,而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整正影响了2天工期,老板很不高兴,认为监理口头同意,没有及时的办理书面资料,当时我们也没有把责任往监理身上推(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知道这种问题主要在我们施工人员一味的迎合老板的控制成本意图,自己没有主见的缘故。所以说施工技术人员的关键是要有主见,没有主见工作起来真是被动啊,别人还觉得你没有能力,初学者一定要谨慎!

事故4:我们在去年建水电站的时候,要建的引水洞有三个检修闸门井,标准段是用滑模浇筑的,因此需要先绑扎钢筋,都是由一家施工队伍来干的,前两个都还比较顺利,没什么大的问题,所以他们也就产生了大意的思想,第三个钢筋已经快到顶了,结果一天中午的时候几百吨的钢筋从上到下全都跨了下去,造成一死五伤,工期滞后了二个多月,分析原因教训是惨重的,主要是施工队伍为了抢工期,施工过程中简化了程序,周围的锚杆应该都要点焊的,他们只焊了几个点,绑扎的钢筋也不多,施工人员平常也没有多注意观察结构的整体的变形,力量一点点的积累,站筋终于承受不了重荷,出现了重大的质量事故,值得深事故5:我们工程在施工地下室侧壁与围护之间回填土时,由于场地周转困难无法用黏土或其他好土回填并分层夯实,而采用楼层上清理出来的建筑垃圾回填。市政施工时虽然经过压路机反复压,但毕竟影响深度有限,竣工半年后由于沉降,造成台阶与主体脱开了5CM,影响了使用功能(台阶沿街面,上铺花岗岩,长130米),整改则涉及面很广,教训很大,提醒大家回填土工作不可忽视。事故6:地下室侧壁与围护之间回填土时,没有用黏土或其他好土回填并分层夯实(场地原因),而采用楼层上清理出来的建筑垃圾回填。由于基坑围护采用喷锚方案,基坑围护与地下室侧壁之间形成封闭水槽,水无法流走或参透而建筑垃圾参透系数很大,雨季时水位很高,造成地下室侧壁内壁毛细水很多(侧壁迎水面虽涂刷氰凝作防水,但回填时没加保护),地下室地面有积水现象。教训:

1黏土或其他好土回填并分层夯实

2回填前做好防水层保护(破旧模板、砌砖、水泥砂浆等)3回填土工作在思想上要重视

第二篇: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一、砌筑工程:

(一)砖基础工程

1、砂浆配合比不准: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冬期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2、基础墙身位移:大方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3、墙面不平: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

4、水平灰缝: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砌筑时要左右照顾,避免接槎处接的高低不平。

5、皮数杆不平;抄平放线时,要细致谨慎;钉皮数杆的木桩要牢固,防止碰撞松动。皮数杆力完后,要复检,确保皮数杆标高一致。

6、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不准;应随时注意正在砌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的标明的位置放拉结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并保证其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7、留槎不符和要求: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斜槎。

8、有高低台的基础应先砌底处,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9、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一步架的高度。

(二)砖砌体工程

1、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基础砖摞底要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2、砖墙游丁走缝: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m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同 下窗口保持垂直。

3、会缝大小不匀: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4、窗口上部立缝变活:清水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5、砖墙鼓胀:外砖内模墙体砌筑时,在窗间墙、抗震柱两边分上、中、下留出6cm×12cm通孔,在抗震柱外墙上垫木模板,用花篮螺栓与大模板连接牢固。砼要分层浇筑,振捣棒不可直接触及外墙。楼层圈梁外三皮12 cm砖墙也应认真加固。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鼓胀,或则应及时拆到重砌。

6、混水墙粗糙:舌头灰未刮尽,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偏差较大;砖墙错层造成螺丝墙。半头砖应分散使用在墙体较大的面上。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及层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一砖厚墙应外手挂线。

7、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cm时,宜上口一皮6cm,再上一皮进12cm,以保证砼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砼内夹渣。

二、模板工程

(一)条形基础模板

1、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模板安装时挂线垂直度有偏差,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模板上口未顶木带,浇灌砼时,其侧压力使模板下端向外推移,以致模板上口受到向内推移的力而内倾,使上口宽度减小。

2、下口陷入砼内:模板上口未吊牢撑好,在自重作用下模板下垂。浇灌砼时,部分砼由模板下口翻上来,未在初凝时铲平,造成侧 模下部陷入砼内。

3、底部上模不牢:支撑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支撑点均匀。两块模板长方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模板平整、连接牢固。

(二)构造柱、圈梁模板

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砼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3、砼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砼,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砼,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4、板缝模板下沉: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

(三)折线形屋架模板

1、构件不平整、扭曲或有蜂窝麻面、露筋:模板制作要符合质量标准,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与形状尺寸,周围要紧夹牢,不使变形不得露浆,构件表面压实抹光。

2、预应力筋孔道堵塞,预应力抽芯管拔不出,沿预应力抽芯管孔道的砼表面出现裂缝:预应力抽芯管如用钢管制作时,应保证钢管匀直。构件砼浇筑完毕,应每隔五分钟将芯管转动一圈,以免砼粘牢芯管。在砼浇筑过程中,注意勿将芯管向外拉出。

3、预应力张拉灌浆后,在翻身竖起时,屋架呈现侧向弯曲:模板制作要规矩,支撑要牢固,应保证各支点有足够的承载力。翻身竖起时注意保证构件整体稳定,临时支撑均匀。

三、钢筋工程

1、钢筋位移:柱主筋的插筋与条形基础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砼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2、露筋:现浇砼构件内钢筋每隔1m左右加带铁丝的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砼构件的保护层。

3、钢筋搭接长度不够: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 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梁、柱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5、钢筋绑扎接头与对焊接头未错开: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6、浇筑砼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砼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砼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构件内钢筋位移。

7、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 计算。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

8、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9、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10、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 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11、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四、预应力屋架后张法施工

1、预应力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抽芯成型孔道时的预应力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拉;对长度不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⑵预埋波纹管孔道时的预应力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不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⑶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⑷当两端同时张拉一根预应力筋时,宜先在一端锚固,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进行锚固。

2、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为了减少上下层之间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逐层加大张拉力。但底层张拉力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5%(钢丝、钢绞线或热处理钢筋)或9%(冷拉Ⅱ、Ⅲ、Ⅳ级钢筋),且最大张拉应力:冷拉Ⅱ、Ⅲ、Ⅳ级钢筋不得超过屈服强度的90%,钢丝、钢绞线不得超过屈服强度的75%,热处理钢筋不得超过标准强度的70%。张拉后的实际预应力值的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

3、预应力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砼保护,如果长期外露,应采取措施防止锈蚀。

4、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灌浆。用连接器连接的多跨连续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张拉完一跨随即灌筑一跨,不应在各跨全部张拉完毕后一次连续灌浆。

5、孔道灌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水泥浆;对孔隙大的孔道,可采用砂浆灌浆。水泥浆及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均不应低于20N/mm2。

6、灌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4~0.45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3%,水泥浆中可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一般可掺入0.05%~0.1%的铝粉或0.25%的木质素磺钙减水剂。

7、当用冷拉粗钢筋做预应力筋时,必须先焊上端杆螺丝,然后再进行冷拉,使各对焊接头进行一次冷拉考验。

五、砼工程

1、蜂窝:原因是砼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砼塌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砼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紧,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上层砼。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圈梁、构造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尺寸。

六、预应力空心屋面板安装

1、安装不合格的楼板:安装楼板前不但要检查产品合格证,还应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其它缺陷。防止就位后发现板不合格。

2、板端搭接在支座上的长度不够:板安装就位不准,使板两端搭接长度不等。或是安装就位后随意撬动板造成的。

3、楼板瞎缝:安装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划出缝宽位置线;吊装就位时不看线;就位后其他人员随意撬动板,都会造成楼板瞎缝。

4、楼板与支座处搭接不实:扣板前应检查墙体标高,抹好砂浆找平层,扣板时浇水泥素浆。

5、堵孔过浅和楼板锚固筋折断:扣板前应检查孔堵得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短向板锚固筋要理顺,按规定绑上钢筋,防止压如墙下,长向板锚固筋按规定焊接。

七、外墙面水泥砂浆抹灰

1、空鼓、开裂和烂根:由于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太厚,跟得太紧;对于砼表面不凿毛,甚至砼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为解决好以上问题应从三个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前的基体清理和浇水;第二施工操作时分层分遍压实应认真;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灰层一次到位,克服烂根。

2、滴水线(槽)不符合要求:不按规范规定留置滴水槽,窗台、碹脸下边应留滴水槽,在施工时应设分格条,起条后保持滴水槽有10mm×10mm的槽,严禁抹灰后用溜抹子划缝压条,或用钉子划沟。

3、分格条、滴水槽处起条后不整齐不美观:起条后应用素水泥浆勾缝,并将损坏的棱角及时修补好。

4、窗台吃口:同一层的窗台标高不一致,为保证外饰面抹灰线条的横平竖直需拉通线找规矩,故造成窗台吃口,影响使用。首先要求结构施工时标高要正确,考虑好抹灰层厚度,并应注意窗台上表面抹灰应伸入框内10mm,并应勾成小圆角,上口应找好流水坡度。

5、面层接槎不平、颜色不一致:槎子甩得不规矩,留槎不平,故接槎时难找平。注意接槎应避免在块中,应留置在格条处,或不显眼的地方;外抹水泥一定要采用同品种、同批号进场的水泥,以保证抹灰层的颜色一致。施工前基层浇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压活困难将表面压黑,造成颜色不均。

1、砌筑砂浆强度不稳定。防治的技术措施:

⑴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的材质情况,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

⑵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从而提高施工计量精度,确保砌筑砂浆强度。

⑶不得用增加微沫剂掺量等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⑷砂浆搅拌加料顺序: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如采用砼搅拌机拌制砂浆,则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马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糊状,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

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防治的技术措施:

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拌制砂浆,拌制砂浆所用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材质要求,不宜选用标号过高和过细的砂子拌制砂浆,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保证拌制时间。

⑵拌制砂浆应加强计划性,每日拌制量应根据所砌筑的部位决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制的砂浆。砂浆的使用时间与砂浆品种、气温条件等有关,一般气温条件下可控制在3~4小时内用完,气温较高时,可控制在2~3小时内用完,应严格杜绝隔日砂浆不经处理而继续使用的现象。

3、基础轴线位移

⑴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轴线控制桩,并加以安全保护,防止控制桩受到碰撞而发生位移。

⑵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

⑶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方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分砌完后,拉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4、基础标高偏差

⑴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础标高普查一遍,局部凹洼处,可用细石砼垫平。

⑵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平尺校对水平。

⑶宽大基础大方脚的砌筑,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中央储备粮蒲城直属库改扩建工程

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陕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2001年10月20日

一、砌筑工程………………………………………………………1

(一)砖基础工程…………………………………………………1

(二)砖砌体工程…………………………………………………1

二、模板工程………………………………………………………2

(一)条形基础模板………………………………………………2

(二)构造柱、圈梁模板……………………………………………3

(三)折线形屋架模板……………………………………………3

三、钢筋工程………………………………………………………3

四、预应力屋架后张法施工………………………………………4

五、砼工程…………………………………………………………6

六、预应力空心屋面板安装………………………………………6

七、外墙面水泥砂浆抹灰…………………………………………7

第三篇:塑胶治理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治理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1、砖砌体

① 砖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未烧透或翘曲砖块不得使用

② 砌砖工艺合理,断砖不能集中使用,合理搭配使用,不得有通缝,灰缝沙浆应饱满。③ 砖沟壁粉刷前,应仔细清理,抹面应分层实施,打好底层后再抹面层,以防止空鼓和接缝处开裂。在冬季抹面成活后要及时覆盖,防止砂浆受冻。

2、砼工程

常见的质量通病: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配比计量不准、不按规定留置试压块、模板支撑不稳固、模板与墙体结合处不密封造成漏浆脱模或涨模、砼捣振不实造成露筋/蜂窝/空洞等。治理砼质量通病的措施:

① 原材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且必须有合格检测报告。

② 施工前,应由实验室出具施工配合比报告,严格控制水灰比,材料经过称量后才能进搅拌机。浇筑时应振捣密实,按规定做好试压块。搅拌用砂、石材料应干净,含泥量不超过允许范围。

③ 模板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支撑系统应安全牢固,拼缝应紧密,保证构件尺寸准确,外形美观。

④ 认真进行养护,防止砼烧浆或产生早期收缩裂缝。

3、土基工程

土基是总体工程的基础。常见通病有宽度不够、辗压不密实、弹性软土处理不彻底、平整度和坡度达不到要求等。

治理土基工程通病的措施有: ① 施工放样时,土基部分按设计宽度每边放出不小于20cm,确保土基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②平整土基时,采用10m×10m方格网测量,并做好测量记录,保证土基高程、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 土基平整之后,用12T压路机反复辗压,进行压路机轮迹检验,一般轮迹深度应不大于5mm,在辗压检验中,如

发现有不良基础,应用灰线划定处理范围。特别是在池塘、河沟附近等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4、灰土基工程

灰土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是灰土配比不准确、石灰消解不充分而引起鼓泡、灰土含土量过大或过少,辗压时有弹软和细裂缝现象、辗压方法不正确,破坏摊铺时确定的坡度和高程、初期养生不注意,影响二灰土后期强度。治理灰土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

① 提前消解石灰,消解石灰堆不能太大,一般以20T-0T为宜,在充分浇水之后,在灰堆上撒一层土,闷放7天-10天,使其充分消解,在使用时,采用1㎝方孔筛过筛。② 严格控制土、灰松铺厚度,土的松铺厚度是指经充分粉碎平整之后的厚度。根据计算,20㎝厚灰土,土方松铺厚度约为23㎝。石灰松铺厚度,指粉碎土方经平整之后,应覆盖的石灰厚度。按照计划,石灰松铺厚度为7.2㎝。灰、土松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充分拌合,按设计要求整理纵横坡度。③ 辗压时有弹软现象,可以再翻挖后加干石灰拌合均匀,整平辗压。如果出现细的横向裂纹,须补洒水,整平辗压即可。④ 辗压时,先用8T后用12T压路机辗压,辗压方向由跑道内侧向外侧均匀辗压,保证跑道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⑤ 加强二灰土早期养生工作,根据气温和二灰土表层颜色,常洒水,保持湿润状态。

5、二灰结石工程

第四篇: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

王小明(一公司)

摘要:通过介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其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的质量过程控制是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质量

措施

导管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我国60年代初得以推广。这种桩具有施工噪音低、振动小、桩长、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换自如,桩尖能 可靠进入持力层,单桩承载力大等优点。但是,从钻孔开始至成桩结束,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因此质量控制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1、钢筋笼上浮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的钢筋骨架,在浇砼过程中,骨架位置比原设计位置高出,俗成“浮笼“。1.1原因分析

1)钢筋笼骨架内径与导管间距小,粗骨料粒径太大,主筋搭接焊头未焊平,在导管提升与下沉回来过程中,法兰盘挂带钢筋笼。

2)钢筋在安装过程中,骨架扭曲,箍筋变形、脱焊脱落或者导管倾斜,使得钢筋与导管外壁紧密接触。

3)有时因机具故障,浇砼时停歇,导管与钢筋间砼已凝结,提升导管时将钢筋带出。4)浇砼速度过快,砼面升至钢筋笼底,产生向上“浮力”,导致钢筋笼浮上来。1.2处理办法

1)刚开始浇砼就出现“浮笼”,主要是导管与笼之间有挂带现象;应立即中止浇砼,反复上下摇动导管或单向旋转。

2)在浇砼过程中,随着导管拔出,笼上浮,但砼面不动,亦是因导管与笼间有挂带现象,应反复摇动导管,重复使之上下移动,以切断二者联系。

3)在浇砼过程中,随着砼面上升,笼上浮,即应控制砼浇量及速度。

2、沉笼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钢筋,在浇砼过程中,钢筋笼坠落,钢筋骨架比原设计位置低,俗称“沉笼”。2.1原因分析

1)吊筋与主筋之间或分段钢筋之间焊接不牢固或吊环脱落。2)上下振动导管时,导管挂带钢筋,对钢筋施加一很大外力,吊环松脱,而一旦导管与钢筋笼脱离时,笼沉入孔中。2.2处理办法

1)如笼沉入砼深度不深(小于2米时),可暂不处理,继续浇砼,待基坑开挖后,在原桩位上人工或机械挖土,凿出桩头钢筋接高上来,桩头砼须凿毛,再浇灌高出原标号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在开挖基坑后凿除桩头浮浆时发现沉笼,但不知沉入深度,此 时须重新补桩 或请设计人员核定在基础结构上采取加固措施。

3、导管拔空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脱离砼面,泥水进入导管中,造成桩身变小或断桩。3.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过快上拔导管。3.2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在提升前应测量砼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砼长度及本次可提升高度。3.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拔空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入砼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水抽出,继续浇砼。

2)迅速提出导管,重新设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插入时 在少许提升导管,继续灌注砼。

4、埋管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买在砼中,没有及时拔出,砼硬化后,形成废桩。4.1原因分析

1)砼初凝时间短,或施工机具、电力供应等原因所致间歇时间长,重新浇注砼时下部砼已硬化,导管拔不出来。

2)导管被钢筋挂住。

3)浇砼过程中孔壁坍方,大量泥砂将导管埋没。4.2预防措施

1)砼初凝时间一定要保证正常浇注时间的2倍,夏季施工时应加缓凝剂,保证砼的连续供应、浇捣。

2)避免导管挂带钢筋笼。

3)防止孔壁坍方措施:护筒原土深度至少1m。根据现场土质特征,正确选用护壁泥浆。泥浆浓度不宜过低,严禁放清水入孔。在相邻刚浇灌完毕的邻桩旁成孔施工,距离不得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间隔时间大于36h。4.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挂带钢筋笼,如果发现钢筋笼埋入砼不深,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否则只好放弃导管。

2)导管埋入砼中拔不出,一般作废处理,同设计人员核定后重新补桩。

5、桩位偏位偏差较大

基坑开挖后,对照轴线检查桩位,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5.1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或机械钻孔定位不准确。

2)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土侧压力造成桩位错动。5.2预防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现任心,钻孔定位准确。2)开挖土方应分层开挖,每次挖土深度控制在4m左右。5.3处理办法 如桩位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范围较大,应请设计人员核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如果是单桩基础,一般应重新补桩。

6、桩头冒水

在基坑垫层砼浇灌完毕,桩头部位出现渗水现象。6.1原因分析

1)砼浇注不密实,桩身(尤其是桩头部位)有裂隙或夹泥,砼中石子粒径太大,级配不均匀。

2)浇砼时,泥浆相对密度过大,砼与主筋之间有夹泥,地下水沿着夹泥冒出。

3)在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碰撞桩身,造成桩头部位有裂隙。4)截桩时风镐等机械过度冲击桩头部砼,致使桩头砼产生裂缝而渗水。6.2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砼质量,粗骨料粒径以5~25mm为宜,浇捣过程中经常上下振动导管。

2)严格控制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使其保持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3)土方开挖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桩身。

4)截桩时,一般控制截桩部位距设计桩头距离在1m左右,此1m段长度砼须人工凿除,严禁用风镐等机械修凿。6.3处理办法

1)如发现有桩头冒水现象,应请检测单位测桩身砼强度、桩身有无缺陷,对仅限于桩头一段长度范围内出现裂隙的,应凿除桩头砼,直至 露出坚实砼后再灌高出原等级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如桩身质量有严重缺陷,应请设计及检测中心核定是否须重新补桩。7 结语

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施工过程防治处理措施,在工程实施质量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施工中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李照中.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成因及处理.铁道建筑.2007;10 [2] 宋云财.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缺陷的预防与处理.铁道建筑.2006;08 6 个人简介:

王小明,男,27岁,2003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

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在湖北省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第XXE15合同段任技术员;

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阿联酋沙迦至拉斯海马高速公路劳务分包项目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2005年9年至2007年10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任助理工程师。

联系电话:***,0710-3712521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航空路73号

第五篇:混凝土通病防止措施

娄底市甘桂路上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编制单位:怀化铁路工程总公司

编 制 人:周侨

审 核 人: 罗宪华

编制日期:

2015 年8月

一、工程概况…………………………………………………………………………….........................3

二、混凝土通病防止措施………………………………………………………………………………..3

(一)、蜂窝………………………………………………………………………..………………………………..3

(二)、麻面………………………………………………………………………………………………………….4

(三)、孔洞…………………………………………………………………...........................................5

(四)、露筋………………………………………………………………………………………………………….6

(五)、缝隙、夹层……………………………………………………………………………......................7

三、质量通病防止领导小组………………………………………………………………………………

.7 娄底市甘桂路上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

混凝土通病防止措施

一、工程概况

甘桂路工程是娄底市市政重点建设项目,本路段南接乐平西街,北接涟滨西街,其立交上跨既有铁路和在建娄邵以及规划铁路。娄底市甘桂路上跨沪昆铁路立交桥为(50+90+50)预应力连续箱梁+3×25米的预应力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全长275.05米,桥梁宽度:34米,桩基础、柱式墩、肋板式桥台。跨铁路连续梁采用挂篮悬灌施工。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的质量通病有如下几种: 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层、(一)、蜂窝

1、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等材料以及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部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部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实,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塌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隙时间就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

3、防止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塌落度适当;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鼓,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根部应在下部浇筑完后间隙一定时间,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别细石混凝土填塞仔细捣鼓密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较困难,可以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

1、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燥面,但无钢筋外露。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性水泥桨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结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采用双面胶纸粘贴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出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课不处理,表面无粉刷,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

1、现象,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露筋

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缝隙、夹层

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3、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三、质量通病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以常务副经理为组长,以总工、工程部长为副组长,由工程部、安质部、现场施工员、以及各班组长为组员的质量通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检查及处理。

重点加强混凝土施工各工序的检查及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尽量杜绝混凝土通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

下载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份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 工程事故分析 简介: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关键字:施工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1. 蜂窝、产生原因:振......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 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 钢......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1. 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

    建筑工程顶棚裂缝、脱落质量通病的防止措施

    建筑工程顶棚裂缝、脱落质量通病的防止措施 一、 顶棚粉刷装饰 1 对平整度好,且无外露钢筋或铁丝的混凝土板底,宜采用免粉刷直接批腻子的做法(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不......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南小庄旧城改造地下车库H轴至a轴交1至31轴及A3#楼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一、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通病表现形式: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

    混凝土质量通病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4.1麻面 4.1.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4.1.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

    质量通病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一、企业简介 山东平安建设集团(原济南平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系以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装饰装修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金属门窗工程施工、新型建材开发生产、试验......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重庆大学城运动技术学院北路道路工程项目部 质量通病预防及控制强制措施 前言 重庆市大学城运动技术学院北路道路工程(桩号:K0+000~K0+867.834)全长867.834m,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