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的实现
论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的实现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3-23 10:16:49 点击:1 〔摘要〕法律援助辩护的价值在于援助律师能够为援助对象提供有效地辩护。但是,我国侦查阶段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律师提供有效辩护的能力不足、获取辩护资源的渠道不畅、律师意见获得采纳的机会有限,使得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还没有成为现实。应当落实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的职责,加强对律师的培训,畅通援助律师提出意见的渠道,尊重并采纳援助律师的意见,使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有效辩护;法律援助;援助律师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从无到有,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效辩护的一个方面,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律师提供辩护,在保证律师专业化、保障律师获得充足的辩护资源、畅通律师意见提出和采纳的渠道方面却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在保障被追诉人权益、实现诉讼公正方面积极作用的发挥。大致说来,对于辩护效果,可以从是否获得专业的律师帮助、律师获取辩护资源的渠道是否畅通、律师意见能否得到有效的采纳三个方面进行衡量。[1]为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考察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其与有效辩护的差距及原因,并提出缩小差距,在法律援助中实现有效辩护的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增强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效有所裨益。
一、被追诉人获得援助律师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有效辩护要求符合援助条件的被追诉人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援助律师的辩护。对于应当指定援助的被追诉人,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就获得援助律师的帮助;对于可以指定援助的案件,公检法应及时向被追诉人告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以保障其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一)犯罪嫌疑人获得援助律师的现状1. 对于应当指定法律援助的案件,律师介入时间过晚。虽然《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具有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的义务,但是该条并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在不履行通知义务时会具有怎样的后果。有学者指出:“有些侦查机关没有及时将犯罪嫌疑人的申请转交法律援助机构,导致律师得到法律援助通知时,侦查已经终结。”[2]对于转交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援助申请书公安机关都是如此的消极,可以推断公安机关在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指派律师的情形下也不会积极的作为。公安机关这种消极不履行通知义务的行为阻碍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获得及时有效的律师辩护。
2. 对于可以指定型法律援助案件,指定律师所占比例低。有学者实证调研指出,在2010 年,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并获得批准的案件仅占所有指定辩护案件的7%,而援助案件又只占被追诉人的6. 73%。由此可以看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并获得批准的比例相当的低。犯罪嫌疑人本身申请率低当然是原因之一(如在2010 年,犯罪嫌疑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比例为0. 75%),[3]但公安机关没有履行告知义务也是造成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原因。(二)犯罪嫌疑人没有及时获得援助律师的原因1. 公安机关有法不依。虽然《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于符合应当指定法律援助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律师。但此条仅是规定了公安机关具有通知的义务,却并没有规定若公安机关没有履行通知义务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013 年3 月1 日起生效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中第二十四条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就公检法没有履行告知或者通知义务时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查证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且不说很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本就不知道可以申诉、控告,即便申诉、控告成功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也没能得到恢复,公安机关也很难得到惩罚。
2.“应当指定法律援助”的范围过窄。对于应当指定法律援助的范围,我国仅规定了盲、聋、哑、精神病、未成年人以及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比较法的角度,单就刑期而言,我国台湾地区规定的是可能判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的。[3]日本规定的是“可能判处无期、死刑或者三年以上惩役或者禁锢的案件”。[4]德国规定的是“被指控人被指控犯有重罪”。而美国对贫困被告人实行的是普遍援助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法律援助中,应当指定辩护的范围过窄。有学者的实证研究指出: “D 县刑事审判中,在2007 年、2008 年,686名被告中,律师辩护率为22%。在律师辩护中,指定辩护仅占8%,对于应当指定法律援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得到援助律师,而可以型指定辩护仅占指定辩护的15%”。[5]由此可以看出,在实践中,对于应当指定型法律援助辩护案件,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获得了辩护律师,而在可以指定法律援助案件中,被告人得到援助律师的情形较少。而律师辩护比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我辩护更有效果,因此没有律师辩护将会影响有效辩护的实现。
3. 援助律师人数不够,分布不均。根据有关学者的调研指出,“截止2010 年,全国仍有210 个县没有律师”。[6]律师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新刑诉法的实施扩大了应当指定援助案件的范围,而在刑辨律师队伍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案多人少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也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律师来承担法律援助工作。
(三)犯罪嫌疑人及时获得援助律师的措施1. 保证应当指定法律援助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获得辩护律师的途径。对于如何保证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获得律师帮助,有学者根据改革试点的沙区模式指出,通过“改变观念,创新机制,加强对于辩护律师权利的保障”等方式,[7]可以有效地增加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获得律师辩护的比率。笔者赞同这种观点。要保证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及时获得援助律师的帮助,特别是应当指定辩护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及时获得援助律师既需要公安机关转变只重视打击犯罪的观念,也需要创建相应的培训与激励机制促使公安机关积极履行义务。同时,对于公安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应规定一定的程序性后果。比如说规定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发现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而公安机关没有履行通知义务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以督促公安机关积极履行义务而不是等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提出申诉、控告后才进行审查。
2. 扩大“应当指定辩护案件”的范围。对于扩大应当指定辩护的案件范围,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但到底应该扩展至多大,学界还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 “应当将强制指定辩护的范围扩展至严重刑事犯罪的嫌疑人和被告人,比如说无期徒刑的案件。”[8]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普遍法律援助的范围扩展至“刑罚可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犯罪或者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9]笔者赞同对于可能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实行普遍的法律援助。因为根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标准,重刑为五年以上至死刑,而可能判处五年以上的案件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就刑期而言,强制辩护的范围应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将立法改为可能判处最低刑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 引进公设辩护人制度,解决律师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均问题。公设辩护人制度最先产生于美国,它是指“由国家设立的公共机构或者以非盈利组织形态出现,并通过公设辩护人办公室的形式,雇佣全职或者兼职公设辩护人,为贫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服务的制度体系”。[10]公设辩护律师具有专职性与专业性。我国也可以引进公设辩护人制度,规定通过司法考试的本科毕业生可以进入公设辩护人办公室实习一年后可以当专职律师,既可以解决法学本科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部分地区援助律师不足问题。
4. 加强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的监督。检察院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有权对整个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监督。公安机关之所以有法不依,检察机关监督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沙区模式中,检察机关通过完善审查逮捕工作机制,促使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获得援助律师的比率达到了61%[。11]由此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其法律监督作用,通过审查逮捕等工作机制的创新,可以促进公安机关守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应当指定辩护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获得律师的帮助。
二、畅通援助律师获取辩护资源的渠道,保证律师辩护权的行使有效辩护要求援助律师具有足够的渠道获得充分的信息进而为被追诉人展开辩护活动。在保障援助律师获得充分的资源后,援助律师自己也应当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以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得以充分的实现。
(一)援助律师辩护权利行使现状在辩护律师所享有的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包括阅卷权、会见权以及调查取证权。经过2012 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辩护律师的会见权与阅卷权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而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在实践中仍然运用的较少。1. 律师进行调查取证的很少,影响了辩护资源的获取。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辩护律师享有调查取证权,但在实践中,辩护律师很少运用此项权利。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辩护律师以豁免权,虽然《律师法》赋予了辩护律师以言论豁免权,但由于其在《刑事诉讼法》上没有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很少被贯彻。由于律师没有豁免权导致的后果就是律师的执业风险很大,加上《刑法》中律师伪证罪等条款的存在,严重打击了律师进行调查取证的积极性。
2. 庭审中律师举证、质证得很少,主要是提交辩护意见。虽然我国刑事诉讼规定了律师享有举证、质证等权利,但在实践中,法律援助律师举证、质证的频率相当低,接近于没有。[12]尽管这种现象与达马斯卡所说的“就举证责任而言,在事实调查主要属于司法职能的情况下,诉讼当事人很少承担该责任”[13]相符合,但辩护律师这种不作为不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不利于有效辩护的实现。
(二)影响辩护律师积极行使辩护权的原因1. 法律援助经费少,律师动力不足。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律师的收入不高。援助律师收入不高导致了律师积极性不足,消极的进行辩护活动。正如有学者指出“经费保障不足带来两方面的后果: 一方面由于办案补贴极低,指定辩护律师普遍缺乏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办案经费,即便确需调查取证,辩护律师通常不得不放弃”。[14]由此可以看出,援助律师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有效辩护实现的瓶颈之一。
2. 我国没有规定律师在场权。对于律师在场权的定义,有学者认为: “律师在场权,是指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询问犯罪嫌疑人时,律师有权在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15]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辩护律师的在场权,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并不包括在场权。
而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地区)都规定了辩护律师的在场权。比如说美国的律师享有在场权,“在美国,律师辩护权适用于对抗式程序启动之后,一旦律师辩护权开始适用,它就不仅适用于审判本身,而且还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任何关键阶段。关键阶段是指相当于审判中的对质一样的,个人与国家官员之间的诉讼活动”。[16]我国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法”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无论就侦查阶段或者审判阶段,承认辩护人于被告接受讯(询)问之在场权,只是通知及限制在场的例外要件有别”。[17]德国、法国等国的刑事诉讼法典中也规定了律师在场权。侦查阶段律师在场权,既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又有利于律师尽早的收集案件资料,为辩护做准备。我国没有规定律师的在场权,不利于刑事诉讼中有效辩护的实现,也不利于法律援助辩护中有效辩护的实现。
3. 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督是书面监督,达不到督促的效果。目前我国就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督实行的是书面监督。指定辩护的机构在完成指定后并不监督援助律师辩护的实际效果,而法律援助中在“对个案的监督主要是在案件办理完毕以后申请补贴时对交回的案卷材料进行书面审理”。[18]这种书面的监督并不能对律师办理案件起到督促作用,相反是只要满足格式要求即可,不利于激励律师积极的去行使辩护权,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有效辩护的实现。
(三)保障辩护律师积极行使辩护权的方法1. 扩展法律援助经费来源,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费用。有学者指出“如果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继续维持低收入、高风险的现状,可能就没有律师愿意专门从事刑事辩护工作”。[19]要增强援助律师的积极性,必须提高援助律师的收入。至于如何提高,有学者认为可以采取美国的公设辩护人制度,也有学者认为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与社会募捐相结合的形式。[20]法律援助经费来源应当具有多元化。既要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又要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鼓励民间团体、公益组织为法律援助机构捐款。政府可以对援助企业减少相应的税收等办法鼓励民间团体向法律援助机构捐款。
2. 增加辩护律师在场权。对于辩护律师的在场权,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做出规定,但是实践中有的地方公安机关、检察院早已经实现了讯问时律师在场。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指出“在沙区模式中,辩护律师享有在场权与提出意见权”。[21]由此可以看出赋予辩护律师讯问在场权在实践中是可以实现的。律师在场权有助于辩护律师及早的获取辩护资源,保证侦查活动的合法进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律师具有在场权,同时以明文列举的方式对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不能在场的情形进行列举,以平衡侦查保密的需要与犯罪嫌疑人的利益保障。
3. 完善法律援助案件监督制度。对于完善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督问题,有学者认为“要科学制定案件质量评估的程序,积极引入同行评估的方法”,[22]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建立结案评估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跟踪,即通过归档检查的方式进行,由法律援助机构对律师办理案件的质量进行评估,最终将办理案件的补贴与质量挂钩”。[23]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首先要建立案件结案评估制度,其次这种评估应该由同行进行,并将评审结果与援助律师的补贴联系到一起,以此来促进辩护律师积极的采取辩护行为。
三、司法机关应转变观念,保证辩护律师意见得到采纳有效辩护要求援助律师的意见得到公检法机关的采纳,援助律师的意见对案件产生的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援助律师辩护意见的采纳现状1.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比例较低。笔者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上公布的起诉书,统计了2014 年2 月至2015 年4 月之间各地检察院起诉的涉嫌故意杀人罪的124 份起诉书,发现起诉中记载的听取了辩护意见的案子仅有38 份,占所有涉嫌死刑案件的30%。根据2012 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很明显检察院没有依法办事,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比例较低。
2. 法院对援助律师辩护活动不够重视。根据有关学者的调研指出,援助律师进行辩护活动的方式主要是提出量刑意见,虽然法院对量刑意见的采纳率较高,但也有学者指出“律师帮助和案件的实体关联度不高,律师帮助案件的实体效果不明显,与无律师帮助案件相比,无显著效果”。[24]根据笔者在实习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援助律师的确对于庭审没有发挥什么影响,对于判决结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这其中既有援助律师能力有限,提不出多少具有价值的辩护意见,也与法官不重视援助律师的辩护活动有关。
(二)影响律师辩护意见被采纳的原因1. 援助律师没有实现专业化。援助律师的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提出的辩护意见的质量。
根据有关学者对重庆市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在重庆,法律援助人员不足并且法律援助的专业化也极低。“到2011 年重庆市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编制总数为341 人,实有人数272 人,专职律师92人”。并且“重庆市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不仅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还为其他民众提供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援助机构也没有把法律援助律师进行分组,援助律师不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都承办,且办理民事、行政案件的数量远远超过刑事案件”。[25]由重庆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的法律援助律师专业化程度不够,援助律师也不仅仅是只从事刑事辩护业务,相反援助律师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民事与行政案件上,远远没有实现辩护律师专业化的要求。辩护律师专业化不足导致其不能提出有价值的辩护意见。
2. 检察机关没有积极履行职责。由前面的论述可知,检察机关对于应当指定辩护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时并没有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比例较低的原因固然与很多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没有获得辩护律师有关,但是对于没有聘请律师又应当指定援助的被告人,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律师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检察机关没有积极履行职责是影响辩护意见采纳的因素之一。
3. 法院对法律援助制度不够重视。有学者通过试点发现,在试点县法院,对于普遍免费法律援助辩护,法官们的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法官们认为律师辩护有利于维护被告人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普遍辩护会造成诉讼拖延、影响效率,从而有意无意的限制免费信息的告知范围”。[26]法官对于法律援助的这种矛盾心理影响了其积极履行告知义务,进而影响了可以指定辩护的被告人不知道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三)完善辩护意见的采纳机制1. 加强对于辩护律师的培训。2013 年2 月4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了对于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定具有一定资历的律师担任辩护人。对于未成年人案件,应当指定熟悉未成年人工作的律师担任辩护人。本条规定应当值得肯定,但是如何提高援助律师的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沙区模式中,由大学的教授对法律援助律师开展了专门的培训工作,提高了援助律师的办案能力与专业技能。[27]由高校教师对援助律师进行培训既可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又可以增强援助律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值得借鉴的方法。2. 司法机关应当转变观念,有法必依。在重庆的沙区模式中,检察机关通过转变观念,充分保障辩护律师权利的方式实现了律师意见的采纳率高达73. 6%。[28]由此可以看出检察机关通过积极作为,便利律师行使权利等方式可以将辩护意见的采纳率提高。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也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对于公安机关没有履行告知或者通知义务,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以促使公安机关积极履行通知与告知义务。法院作为最终的裁判的机关,应当更加注重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促进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实现庭审实质化而不是将庭审流于形式。同时,法官也应当加强对裁判文书的说理,对于辩护律师所提的辩护意见无论采纳与否都应当进行说理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进而保障当事人辩护权的行使。
参考文献: [1]李昌林. 有效辩护的实现机制[A]. 孙长永,主编. 诉讼法学讲演录(第二卷)[C].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10.
[2]苏镜祥. 审前阶段刑事法律援助实证分析———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为背景[J]. 法学论坛,2013(4).
[3]林钰雄. 刑事诉讼法(上册)[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日]田口守一. 刑事诉讼法(第五版)[M]. 张凌,于秀峰,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5][9][12][18][26]左卫民. 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演究(五)———以一审程序为侧重点[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12.
[6]张烁. 律师近三十年来增长仍有210 个县无从业人员[N]. 人民日报,2010 - 08 - 30. [7][11][21][27][28]李昌林,陈川陵.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社区模式研究[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
[8]高贞. 关于加强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J]. 中国司法,2011(6). [10]谢佑平,吴羽. 刑事法律援助与公设辩护人制度的构建———以新《刑事诉讼法》第34 条、第267 条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12(3).
[13][美]达马斯卡. 漂移的证据法[M]. 李学均,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4]马静华. 指定辩护律师作用之实证研究———以委托辩护为参照[J]. 现代法学,2010(6). [15]程涛. 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2005.
[16][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尓斯.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 魏晓娜,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9 - 50.
[17]林钰雄. 刑事诉讼法(上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9]李昌林. 刑事一审裁判质量保证体系论纲[J]. 政法学刊,2009(1). [20][23]李兰英. 法律援助如何成为实质性的援助[J]. 法学,2010(6).
[22]王星旅,陈宣东,刘永强. 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思考[J]. 中国司法,2012(11).
[24]代倩,柳波. 从实证角度分析轻微刑事案件的律师帮助[J]. 中国律师,2015(5). [25]马中芳. 重庆市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3.
第二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兰州市第六十八中学 马廷军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
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那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有效教育提出更多要求,这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更好地参与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下面就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本人十余年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来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准确
地把握和深刻地理解,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要有清晰地掌握。如在教学交流中常谈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精讲多练,先做后说;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重复依靠变式,严谨形成理性等,这些已被数学教育者反复推敲提炼,语言已精练到极至的教学规律,其深厚的内涵足以够我们终身去领会和享用。其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做”并不是指单纯做数学题,而是包含了问题的提出,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做出来的,讲得再多最后还是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逐步地理解。这些老生常谈的教学常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学实际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具有自觉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学活动之前,每位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要充分备好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去掌握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备好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完全靠老师来调动。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情景创设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不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会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备课中,我们还要在提高学生课堂上参与的广度、深度、自觉度上下功夫。要恰当合理地组织教学,要保证学生合理的、足够的自习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标。
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全面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任务 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艰巨的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
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补习就成了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我常常通过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来了解他们,同时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和困惑),做到持之以恒,并及时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考虑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小灶式指导,这些都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热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努力方向,然后才会有他们的自觉行动。学困生是最需要老师帮助的群体,在帮助学困生工作方面,教师一定要有计划,要讲策略,要采取有效的帮学手段,这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劳动。例如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采取“紧逼顶人”的方法,通过与家长联系配合一定要让他完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修,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扫除学习上的障碍,以便使他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不可想象没有足够基础知识的学生,怎么会在日益加深学习内容的课堂上进行有效地学习,我们又能怎样地实现有效教学。所以说,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是实现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面对有效学习这个话题,广大教师也会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即每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我能行!”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有没有管用的教学良策和方法。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美好愿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却不能丢下每一个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师有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第三篇:浅谈法律援助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
试论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摘要:刑事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制度的最初形式,也是法律援助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刑事法律援助在使公民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事法律援助;法律服务
一、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概述
所谓刑事法律援助又称刑事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就是在刑事诉讼领域中保持控诉平衡、保障社会弱者平等诉讼机会的一种实现司法正义的制度设计。简言之,就是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具体的说,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贫穷的、无力支付法律费用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辩护或代理的制度。” 这是现代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一个重要尺度。
刑事法律援助是一种国家行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化法制国家必须承担的一种国家责任,是公民享有的一项社会基本保障权利,是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司法人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本质上是保障司法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措施。法律援助实质上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对法律服务资源进行再分配,以保障贫弱残者不因经济能力、生理缺陷所限而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实现自己合法权益。
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史
刑事法律援助萌芽于十五世纪末期的苏格兰王国,一度创立了穷人登记册,在册者若提起诉讼,则可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代理人的帮助。法律援助发展于二十世纪中叶,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建立和完善了现代法律援助制度。其内容从刑事诉讼扩展到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对象从为穷人服务扩展为中产阶级服务,其形式从法庭代理扩展到预防性服务,提供援助范围已涵盖国家法制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不同层面的层次,已从保障穷人公民权利发展到福利型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把法律援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一种国家福利性质的制度。作为建立和完善法制象征之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量力而行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法律援助虽然没有作为一项完整的制度提出和建立,但有关法律援助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当时的法律法规中已有体现。例如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法院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辩护人为被告人辩护。1956年10月20日司法部发布的《律师收费暂行办法》等文件中,规定了律师免费或减费给予法律帮助的具体案件范围。1979年以后,陆续颁布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师法》等法律。
我国从1994年开始提出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并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了法律援助的试点工作。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率先规定了刑事法律援助的内容。同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又以专章对法律援助作了规定。目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1997年5月26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且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同时揭牌。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对全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政策指导。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理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首要、最基本的职能,就是要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而在刑事诉讼领域内,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有其保障人权的功能。应该说,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在使公民获得平等的司法保护,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
由于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尚处于初创阶段,法律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过于原则,又未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对于进行援助的程序、方式、资金保障及拒绝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责任都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致使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刑事法律援助的机构和人员不配套。虽然经过7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远远不能适应刑事法律援助的需要。
(二)刑事法律援助的经费不足。目前绝大数地方'>仅仅只能解决专职法律援助人员的工资和少量办公经费,而业务费用和福利费用则严重匮乏,大多数地方的社会执业律师不仅要义务承办案件,而且要由自己或律师事务所承担办案经费。
(三)一些法院不依照法律规定,存在超范围指定援助辩护、指定时限过短、指定形式不规范、重复指定等问题。
(四)极少数律师接受刑事法律援助后,不到法院阅卷,不会见被告人,不按时出庭,在庭审过程中不尽职尽责地提出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有的律师在庭审中只是敷衍了事地说几句要求从轻、减轻处罚的话,被告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四、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作用
法律援助是直接以保障弱势群体人权为使命的一项法律制度。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受经济、健康、自由等诸多因素制约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享受和实现各种社会利益上往往受到现存条件的限制。在司法体制的视角中,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服刑囚犯、刑满释放人员、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以及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如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一样,也是急需尊重和关注的对象。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通过对急待法律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优质的法律帮助,对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缓和社会矛盾;发挥庭审功能,促进普法与法治;增进刑事法律的亲和性、感召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现国家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为了消除法定权利的平等与保障权利实现的经济条件下不平等的矛盾。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实现其应有的合法权利,从而在司法体制上完善诉讼民主机制,保障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切实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实现司法公正,请不起或者没有聘请律师对于刑事案件当事人来说,也许损失的只是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对于国家来说,受到损害的却是司法公正的原则和形象。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盲聋哑残疾人等社会弱者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法制,保障法律规定的社会关系的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在于减免当事人的费用,使其获得法律帮助,还在于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调整和规范的死角,从而切实保障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
五、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几点建议
刑事法律援助是国家为特殊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调协的防护墙,为更加全面有效地提供刑事法律援助,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的功能,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援助方式多样化。在继续坚持指定辩护等援助方式外,还需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要改变现阶段被动性的援助方式,法律援助部门除坐等法院的指定和申请人申请外,还需对自己认为需要援助的对象进行援助。此外,还可以实行律师值班制度,及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虽已建立经编制部门正式批准的援助机构2000多个,但仍难以适应刑事法律援助发展的需要。对于完善援助机构的设置,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单独设立以“法律援助中心”命名的援助机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现有的国办律师事务所进行“转向”改造,在重新组建和规范的基础上,使其成为由国家核拨编制和经费,专门从事公益性法律服务的机构。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第二种观点,更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因为:首先,现有体制之外再广泛地设立一批法律援助机构,将给国家造成较大人力、财力负担,而少量的法律援助机构又不足以推动整个社会化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其次,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法律服务机构,在长期的专业法律服务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全面展开法律援助工作。
(三)扩大援助人员范围。目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实施主体仅仅为律师,据称这是为了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保证援助的质量。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受人员数量的限制,法律援助的质量反倒无法保证。此外,为改变我国现阶段法律援助的现状,政府已经开始尝试设立公职律师,但毕竟规模小、人员少,作用有限,绝大部分援助案件还是由社会律师来完成的。因此,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要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仅有这两家是不够的,还要发挥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四)重视对审前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援助。如前所述,我国目前重视对审判阶段被告人的法律援助,忽
视了对审前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援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由于犯罪嫌疑人没有沉默权,而是负有如实回答侦查机关的义务,并且法律规定的“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在实践中又无法加以判断。这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为侦查机关任意地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大开方便之门。因此,重视对审前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援助已时不我待。
刑事诉讼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乃至生命权利的剥夺,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自由权利,因而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刑事诉讼法视为公民民主和自由权利的大宪章一点也不为过。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做出的 “要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的讲话,解决社会不公、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已经非常重要,刻不容缓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来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要让社会的弱势群体有社会安全感,要让这些群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即使他们经济地位处于劣势,也会享有充分的司法公正。可预见的是,如果没有法律援助,贫困人员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不但在程序上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继而在实体的合法利益也可能得不到保障。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正是这样一种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而建立的法律机制。只有在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中明确刑事法律援助人的具体义务及受援人的具体诉讼权利,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同时,法律援助的质量控制必须体现到诉讼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刑事法律援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田文昌主编《刑事辩护学》群众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张耕主编《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7年7月版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马明亮《法律援助: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瓶颈》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关于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问题的探讨
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始建于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律师法》。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确立。作为一项年轻的法律制度,其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过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的衔接不畅等问题。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
1、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窄。由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指定辩护,刑事法律援助的空间只限于公诉人出庭公诉阶段,基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法律援助条例》对公检法并没有强约束力。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来看,绝大多数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仅限于法院指定辩护的五种人,非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相当稀少。再从经济审查标准分析,对非指定辩护的受援人的经济困难审查是较为苛刻的,一般规定都在居民生活保障线之上的20%左右,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刑事法律援助受援人的范围。
2、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的衔接机制不顺畅。目前刑事法律援助法律法规中涉及此处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各地在落实公检法司四家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机制时也少有实施细则,事实上造成了有关部门对刑事法律援助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工作不落实。
刑事法律援助保障权缺失的原因。
1、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宗旨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特殊性。
2、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缺乏物质保障基础。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不仅要有人力因素(即需要满足诉讼需要的一定数量律师),更要有充足的资金。由于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识有偏差,在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现的人财物的匮乏的现象就并不乏见了。
3、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司法部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做出了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但一方面,由于上述通知只是规范性文件,并没有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中。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履行宪法与国际法的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需要。在国务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阐述道:“法律援助得到了有效实施,保障了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明确了公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权利的范围。在2003年的《法律援助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从上述规定来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应尽的宪法与国际法规定的责任,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一点是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
(二)是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做出的 “要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的讲话,解决社会不公、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已经非常重要,刻不容缓。
(三)是减少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贫富不均从而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消除社会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效地减少与缓解社会矛盾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也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
(一)在立法上确立刑事法律援助必须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体制。
(二)在立法中确立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特殊性。
(三)完善刑事法律援助中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四家的衔接机制。
(四)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的物质保障。一项法律制度落实,物质保障是基础。如果法律援助机构、公检法四家缺乏经费,就难以充分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具体办案的律师也不例外,如果连律师办案的成本都无法支付,长此以来,律师办案的质量也可想而知。由于刑事法律援助的特殊性,不可能过分依赖社会资助,我国政府应切实负起责任来。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律师法、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机构、上位法与下位法、刑事诉讼法、弱势群体、法律保障、和谐社会、保障人权。
作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始建于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律师法》。其中《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以经济状况为决定条件的一般刑事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与特殊刑事法律援助的两项基本原则,即被告是盲、聋、哑、未成年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律师法》则确立了三项重要原则。一是公民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二是确立了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三是法律援助职能归属于司法行政部门。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确立。作为一项年轻的法律制度,其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过窄,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的衔接不畅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当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来思考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途径。
一、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
(一)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
1、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窄。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我国目前刑事法律援助适用于两类人群,一类以经济困难为前提条件,即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告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另一类是不以经济困难为前提条件,但仅限于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以下简称五种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从此规定来看,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除了自诉案件的被诉人外都覆盖了,范围不可谓窄。但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指定辩护,刑事法律援助的空间只限于公诉人出庭公诉阶段,基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法律援助条例》对公检法并没有强约束力,刑事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相当窄。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来看,绝大多数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仅限于法院指定辩护的五种人,非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相当稀少。再从经济审查标准分析,对非指定辩护的受援人的经济困难审查是较为苛刻的,一般规定都在居民生活保障线之上的20%左右,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刑事法律援助受援人的范围。
2、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的衔接机制不顺畅。
要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绝不是法律援助机构一家所能做到的,要使刑事案件中的受援人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充分的法律援助,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法律援助机构在程序上的衔接与紧密配合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刑事法律援助法律法规中涉及此处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各地在落实公检法司四家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机制时也少有实施细则,事实上造成了有关部门对刑事法律援助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犯罪嫌疑人与刑事被告人不知晓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自然也无从保障其诉讼程序的合法利益。
(二)刑事法律援助保障权缺失的原因
1、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宗旨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特殊性。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社会对其的认识也较模糊,还有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慈善行为,只是国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经济困难者的帮助。某些地方甚至将刑事法律援助的职责都推给社会律师,变成全部是由社会律师承担的义务,没有将刑事法律援助作为人权来保障,没有认识到刑事法律援助的特殊性,没有认识到这是政府的职责。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推行不仅是由于当事人经济困难,更在于案件性质的特殊。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刑事诉讼机制中,犯罪嫌疑人与刑事被告人处于当然的弱势地位;二是由于刑事诉讼事关犯罪嫌疑人与刑事被告人的财产权、自由权甚至于生命等重要权利。因此,对其在诉讼中的权益有重要保障作用的辩护律师,更应予以充分保障。
2、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缺乏物质保障基础。
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不仅要有人力因素(即需要满足诉讼需要的一定数量律师),更要有充足的资金。由于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识有偏差,因此,在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出现的人财物的匮乏的现象就并不乏见了。如我国法律援助的经费人均不足一角钱、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建立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等。以2003年全国法律援助经费为例,其中财政拨款为21712.74万元,只占当年财政支出(22053亿元)的0.0098%。尤其在贫困地区,其法律援助经费完全依赖同样贫困的地方财政,其结果可想而知。即使在较为发达的地区,法律援助仍然受到经费不足、人员编制不足,各方面配合不够的困扰。
3、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关于刑事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司法部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做出了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但一方面,由于上述通知只是规范性文件,并没有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中,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即使指定辩护之外的犯罪嫌疑人在诉讼过程中没能在程序上享有法律援助的权利,也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与判决。另一方面,这些文件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各地较少出台相关细则。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人大制定了《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并相继出台了有关实施细则。但对公检法司四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如何具体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并没有相关实施细则,也没有建立公检法司四家在刑事诉讼活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机制。因此基于刑事法律援助立法与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三家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衔接机制的缺失,公民的刑事法律援助权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履行宪法与国际法的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需要。
刑事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为经济贫困的人或有其他原因需要帮助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提供援助以维护其权益的制度在本世纪初已经出现,并已成为多数国家在司法上保护和促进人权的一项国家制度。此制度在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中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14条丁目规定:受刑事控告者有权出庭受审并亲自替自己辩护或经由他自己所选择的法律援助进行辩护;如果他没有法律援助,要通知他享有这种权利,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的案件中,为他指定法律援助,而在他没有足够能力偿付法律援助的案件中,不要他自己付费。在国务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阐述道:“法律援助得到了有效实施,保障了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明确了公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权利的范围。在2003年的《法律援助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从上述规定来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应尽的宪法与国际法规定的责任,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一点是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
(二)是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阶段,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最为突出的是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显性化了,从而造成了社会不公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做出的 “要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的讲话,解决社会不公、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已经非常重要,刻不容缓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来实现社会公正,保障弱势群体。要让社会的弱势群体有社会安全感,要让这些群体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即使他们经济地位处于劣势,也会享有充分的司法公正。可预见的是,如果没有法律援助,贫困人员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不但在程序上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继而在实体的合法利益也可能得不到保障。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正是这样一种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而建立的法律机制。
(三)是减少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
贫富不均从而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消除社会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效地减少与缓解社会矛盾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也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由于法律特有的性质和特点,法律调整机制一方面能够获得社会最大多数人的认同,能够把不同的观点统一到法律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给当事人充分陈述自己的根据和理由的途径,使当事人的不满情绪有一个法定的发泄途径,可以减缓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法律调整机制的正常运作的关键是当事人能平等地享受到法律服务。我国已经建立了法律服务的市场调节机制,把有支付能力的公民获得法律服务的条件交给了律师的有偿服务的市场机制调节。但毫无疑问,这种调节机制是有缺陷的。仅有律师的有偿服务机制,就无异于法律只保障“有钱人”的利益,从而导致诉讼程序的不公正。如果贫困群体无法得到刑事法律服务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则法庭和监狱有可能沦为贫困阶层诅咒社会黑暗不公、滋长反社会和暴力破坏行为的温床和教室,社会矛盾也将进一步加深。因此,国家要相对应地建立一种对不能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的司法救济保障制度,作为律师有偿服务机制不能克服、并且导致诉讼程序不公正缺陷的弥补,这种制度正是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三、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构想
(一)在立法上确立刑事法律援助必须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体制。
刑事法律援助不同于民事法律援助之处主要在于刑事诉讼的特殊性,刑事诉讼并不局限于法庭审判阶段,而是涉及到侦查、提起公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被告人(侦查阶段则被称为犯罪嫌疑人)作为被刑事追诉的对象,则始终处于刑事诉讼从侦查到起诉和审判全过程的中心。因此,他所需要获得的法律帮助,也应反映在刑事诉讼从侦查到起诉和审判全过程之中。显然,如果只在审判阶段刑事被告人才能获得相应的刑事法律援助,而处于侦查或起诉阶段的犯罪嫌疑人不能获得相应的刑事法律援助,那么,刑事法律援助维护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积极意义必将遭受严重损害。再考虑到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大部分发生在侦查阶段的现状,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起诉阶段获得刑事法律援助不仅是人权保障的必须,更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要让刑事法律援助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就要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立法中确立刑事法律援助的地位。一方面确保犯罪嫌疑人在刑事侦查阶段被告知有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且对未成年人、盲、聋、哑以及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应在刑事侦查阶段给予其法律援助。另一方面对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机关规定制裁措施,以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
(二)在立法中确立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特殊性。
基于刑事法律援助的特殊性,以及其在保障公民人权方面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要使这种特殊性在立法中得到体现,首先要在刑事诉讼法确立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是一种保障诉讼程序公正的必须,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是诉讼程序公正的体现的理念。
其次,扩大强制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除目前的盲、聋、哑、未成年人、可能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外,对可能判处五年以上刑罚的被告人,其没有委托律师的,应给予法律援助,为其免费提供律师服务。对此,一方面,从世界各国的规定看来,五年以上刑罚属于重罪的范畴,理应为了司法利益而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我国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扩大强制法律援助的可能性。根据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共判处罪犯767951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罪犯占19.04%;由此看来,在我国重罪的比例不算高,对诉讼成本的负荷不算重。再次,对经济困难的刑事法律援助受援人而言,其经济审查标准不能依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参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质是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存权,而刑事法律援助的本质是使公民受到平等法律保护,是人权的保障,二者不能等同。如果参照最低生活保障来制定受援人的经济审查标准,其结果将使大量的需要援助的对象被排除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之外。因此,在制定该制度的经济审查标准时,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状况、社会法律服务收费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并要适当高于民事法律援助的经济审查标准,从而使大多数无经济能力去购买法律服务的人能获得刑事法律援助。
(三)完善刑事法律援助中法律援助机构与公检法四家的衔接机制。
由于当前在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检法司四家的衔接机制的缺失,使受援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了较大侵害。因此,法律援助机构得到公检法三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完善这种衔接机制,是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迫切之需。笔者认为:要完善刑事法律援助中的衔接机制,首先,要将目前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之间关于刑事法律援助联合通知这些零散的发文统一到一个法律文件中去,以加强刑事法律援助的法律效力。这就需要修改刑事诉讼法或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做出有关解释。其次,各地在执行这种刑事法律援助程序性规定时,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方便受援人且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将之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再次,由于在刑事法律援助衔接机制中关键是让犯罪嫌疑人以及刑事被告人享有申请法律援助的知情权,以及提高效率、简化相关手续,让受援人能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因此,为了让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就要在法律中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施,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对有关部门处理犯罪嫌疑人以及刑事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工作的时效做出严格的规定。
(四)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的物质保障。
一项法律制度落实,物质保障是基础。如果法律援助机构、公检法四家缺乏经费,就难以充分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具体办案的律师也不例外,如果连律师办案的成本都无法支付,长此以来,律师办案的质量也可想而知。由于刑事法律援助的特殊性,不可能过分依赖社会资助,我国政府应切实负起责任来。一是提高法律援助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投入。对贫困地区,建议由中央财政负担法律援助的支出,以免出现因为身处贫困地区,越需要援助的群体越得不到援助的窘况。二是要落实法律援助专职机构的人员编制,从优待律师,确保有一定数量的律师乐于并认真从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恒山:《略论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与法律》,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四期。[2]、叶雪生:《从人权入宪审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四期,第68页。
[3]、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培训教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3月版。[4]、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8月版。[5]、韩 冰:《中外法律援助制度比较》,法制出版社2004年6月版。
第四篇:论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论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是教师所关注的永恒话题。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要合理设计,适量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课制宜,不能滥用。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一直是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媒体在当今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胜任。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很有必要。本文试探讨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合理设计,适量应用
第 1 页
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为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非所有的生物课都要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适量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掌握很好,制作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凡是生物课都是应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学生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眼睛和大脑皮层容易产生疲劳,感觉头晕脑胀,会使学生有厌上课的心态,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涉及到容量大的特点,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其教学设计不合理,对教学内容的“量”把握不够,为了符合一节课的时间,往往会把很多材料尽数罗列,盲目增加课堂容量,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就罗列了很多事例来导入。”,播放过程快,停留时间短,没时间思考和吸收,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做笔记时不该记哪些内容,上完课后,笔记做不好,该掌握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由于认知手段的单一性,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但利用多媒体可以做到突
第 2 页 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2.1 展示资料法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是一个重点,我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内容,就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珍惜动植物如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朱?q的图片、电影资料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小故事,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曲《丹顶鹤的故事》使学生深受感动,感情升华,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的概念,比较抽象,化石种类不好掌握,我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说明动物遗体化石如鱼的,大象的,蜻蜓的,三叶虫的等,同时出示恐龙蛋化石和动物脚印化石,播放化石形成过程及种类的视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总结出化石的概念,并且印象深刻。
2.2 变静为动法
第 3 页
例如“花的受精过程”,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过程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在这―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
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中,其功能是一难点,学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后。接着放映有关草履虫的功能的FLASH动画。从消化,排泄,生殖,呼吸各个方面演示一遍,最后提问归纳总结,这样使肉眼无法看清的草履虫,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另在“血液循环”“气体交换”等课中同样使静变为动态,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问题情景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而且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2.3 以视频资料作为小结和知识的延伸
在课堂知识点较多,课堂过程比较复杂的课型的小结上,可以采用此法。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一节,整
第 4 页 个探究过程涉及到知识较多,繁杂,在最后的捋顺问题上,通过放映视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只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就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因课制宜,本?E滥用
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生物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常规教学。因此要从学生和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教材上有些内容,学生能能够看懂或通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也能掌握的,就没有必要应用教学。但是,生物学上的有些内容,如结构、生理变化及现象等较为抽象、枯燥,上课时单靠课本上的示意图或挂图等模型是很难表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这此内容变得更具体,直观、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可以
第 5 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能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来代替做实验,像放“电影”一样给学生观看,这样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实验会受到学校原有的设备,实验材料及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开设的,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再现生物实验情景,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史例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可以用动画课件模拟其实验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除此之外,课本上要求做的实验,如”酒精对水瘙的影响”,因实际情况不能开设的,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提高教学效率。
第 6 页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课 题 实 验 阶 段 总 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由桂兰
为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使本学科的新教材实验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格,广大实验教师认为,只有在教学中突出生活性、活动性、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使课改实验工作有成效、有实效,通过课堂活动,进一步验证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所以我申请了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申报立了项,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品德与生活》学科学生学习的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现将这一阶段实验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一是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根据我区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经反复讨论,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了实验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依据课题的提出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为三小、七小、九小;实验教师为刘春妹、王建、周丽娟。此课题被列为省科学规划院“十一五”重点课题。
得到批准之后,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价值性,我认真分析我区实际,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并深入学校学生中进行访问,首先访问的是三小一年级的30名学生,访问结果显示,一年级喜欢本学科的同学有27人占90%;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表扬的20人,占66.7%,受到同学表扬的15人,占50%,受到家里人表扬的21人,占70%;受到伙伴表扬的11人,占36.7%,学生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开展的一些活动的有29人,占96.7%,不喜欢参加的1人,占3.3%;学生在家里感受到父母爱的有30人,占100%;会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3人,占76.7%,不会讲的7人,占23%,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1人,占70%,偶尔会的6人,占20%。
同样,我又访问了二年级的30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品德学科的同学有19人,占63.3%,很喜欢上《品德与生活》学科的24人,占80%;一般喜欢的同学4人,占13.3%,上《品德与生活》学科会得到老师表扬的16人,占53.3%;得到同学表扬的13人,占43.3%;受到家里人表扬的19人,占63.3%;受到小伙伴表扬的7人,占23.3%;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展的活动的29人,占96.7%;不愿意参加的1人,占3.3%;在家里能感受到家人的爱的29人,占96.7%;不能的1人,占3.3%;会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8人,占93.3%;不会的2人,占6.7%;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4人,占80%;不会的6人,占23%。
学生调查结果说明,《品德与生活》这一新的综合型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本学科的设计理念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去体验、去感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快乐的,充满生机的、因而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家长也会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实践证明,这门新课程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
二是在教育学会领导的组织筹备下,于7月 4日召开了全区课题开题报告会,会上我做了开题报告发言。之后于9月16日组织实验教师召开了课题推进会,主要由我负责宣读了课题立项书及课题开题报告,对实验教师说明课题的相关内容,并组织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商讨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基本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及课题操作知识。
2、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教师在教学中的每步程序做出了具体要求。
3、实验教师按实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实验,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4、进行跟踪听课,边听课边指导,边实验。
5、举办课题研讨汇报课。
经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大胆尝试,对这一阶段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总结,采取课题
研讨汇报
课的形式展示。贺大岭老师(已改教语文,数学)授课的题目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采用启发式、情境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一环扣一环,使学生明白了纸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以及我们要节约用纸。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反馈评价,为下一步实验提供素材。
汇报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了研讨,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做了认真的评价,不足之处及时与实验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准备再实验,逐步完善。
1、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受
(1)、在实验中必须加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做指导。
(2)、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应按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3)、必须提高自己和实验教师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过去的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传递知识的艺术,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
体的学生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
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更不是教师教学中的道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物的能力。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只有这样,我们作为教师的才有资格说我们的工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课型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生活性、开放型、活动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四、课题实验的组织情况
所有研究人员不同层次地进行了课题理论知识培训。我于2006年7月18日至19日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学习了《“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研的主要办法》等课程,并获得了培训证书。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建立了科研档案,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
五、课题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还应多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
2、实验组织过程一定要科学。
3、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