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预警制度警

时间:2019-05-14 23:1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额预警制度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额预警制度警》。

第一篇:高额预警制度警

痔瘘医院大额医疗费用预警报告

及分析制度

为在制度上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发生和增长进行监督和规范,控制和杜绝住院患者非合理性大额医疗费用的发生,让医务人员自觉地、设身处地为患者的利益着想,更大程度上地实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

2、医务科通过电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到超额费。

3、当医院住院部核算员发现患者的住院费用达到预警;随时提出通报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等如实告知患者。

负责人和医院医保科、医务部发出预警。如患者为医保病人,则先由医保科初步检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治疗方案等,如为合理方可治疗继续;如发现有不合理因素,则由医务部指派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再次核查患者的病历、用药情况和治疗方案等,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确保对患者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当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后,医院将上报给市医保部门。该预警制度对非医保病人也同样适用。各临床科室对本科室患者住院费用达到高额费用范围的,应对其费用组成进行认真的检查、核对,并将其列为该科高额费用的监控范围,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同时价格管理科必须认真履行医疗费用的审核职能,加强对全院高额费用的常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科室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整改,使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得到纠正。

处罚措施

临床科室和价格管理科未对高额费用进行常态监控或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一经检查发现将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并在全院进行通报。

第二篇:预警、消警及信息管理办法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 预、报警、消警及信息管理办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

预警、消警及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统一、规范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预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工作,确保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有序和高效,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主要针对工程建设相关参建单位,各相关单位应遵照执行。第三条 施工过程中当判断可能出现预警状态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相关监控单位在信息分析、报送的同时,应及时组织分析,加强监测、巡视,及时进行先期风险处置,并配合监控中心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预、报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主要实行三层管理机制。即由重庆市轨道工程建设及安全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即第一层),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第三方监测(业主委托的监测单位)、现场业主代表,现场执行实施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即第三层)组成。

管理部门组成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安全监管部门信息平台监控中心组成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远程监控中心业主代表和第三方监测现场监控实施层组成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监测

图1 远程监控管理机制

第五条 报送信息包括一般性信息(周报、月报、年报、数据分析报告、巡查报告、监控管理总结)、预警信息(黄色预警)和报警信息(橙色报警、红色报警)。

远 程 监 控 中 心一般信息预警信息报警信息周报、月报数据分析报告巡查报告监控管理总结黄色预警橙色、红色报警

图2 报送信息分类

第六条 预、报警分为监测预警、巡视预警和综合预警。监测预警是根据上传的监测数据和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值的比较,通过信息平台自动实施预警;巡视预警是通过现场监控实施各方上报信息平台预警评估表进行预警;综合预警是通过监测预警信息和现场监控实施各方上报信息平台预警评估表,并经综合分析、判定后实施报警。

第七条 现场监控实施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和初步判断,并上报监控中心,作为监控中心预警分析的参考。

第八条 第三方监测单位和施工监测单位配合监控中心展开工作,是监控中心的咨询机构。

第九条 综合预、报警和消警由监控中心负责发布,并接受管理部门监督和审查。

第三章 一般信息流程

第十条 一般性信息包括周报、月报、年报、数据分析报告、巡查报告、监控管 3

理总结等,一般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并逐层上报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上报的日报直接报监控中心,周报、月报、年报等须经监理签认后报送;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应包括对施工监控的监督、检查信息和自身独立的现场巡视信息。

第十二条 日报:施工单位、监测单位应于当日16:00前将当日监测数据、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情况通过信息平台上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每日应综合监测数据和施工情况,对当日安全风险状况汇总并分析后形成全线各工点日小结,每日通过信息平台上报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周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应于每周一16:00前上报信息平台;监控中心经综合分析并在每周一18:00前上报信息平台。

第十四条 监控中心根据工程巡查和实施情况编写巡查报告、监控管理总结等,并及时上传信息平台。

施工单位监测单位周报,月报,年报监理单位工程监督,检查,巡视信息日报签字确认后的周报,月报,年报每日监测数据监控中心巡查报告,监控管理总结汇总分析形成小结信息平台轨道集团安全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设计单位

图3 一般信息流程

第四章 预、报警信息流程

第十五条 本流程针对日常监控工作中,可能出现综合预、报警状态的判定及其

信息报送。

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现场施工监控系统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安全监控中心系统、硬件故障 安全隐患、截图监测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通知现场、系统开发商处理 联 合 巡 查风险源详勘报安全主管部门实时更新风险源报告反馈故障处理结果原因上传综合信息 一般安全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现场巡查报告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处理结果、原因综合分析二次综合分析联系监测单位黄色预警联系施工单位 签发检查意见书 签发整改通知单安全可控综合分析录入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可控整改回复安全主管部门持续异常发出橙色报警综合分析录入 记录处理结果重庆监理轨道单位交通施工单位监测单位警情同是工地专家勘察会商落实处理措施红色报警督促、检查并作警情判定安全可控结束预警综合分析录入 图4 预、报警信息流程

第十六条 黄色预警 远程监控中心根据监测数据情况以及现场工程情况等多方因素,综合分析判

定后,启动预警,并报送黄色预警所对应的相关人员。2 黄色预警启动后,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黄色预警启动后,施工监测应立即对数据异常的测点进行复核并采取加密量测措施,根据工况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步报监控中心、现场业主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4 黄色预警启动后,第三方监测,应立即对数据异常的点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与施工方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工况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步报监控中心、现场业主代表、项目一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黄色预警启动后,施工方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初步报告的基础上,应在四个小时内将书面报告补发到场业主代表、项目一部、远程监控中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远程监控中心发出预警通知后,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在五小时内组织完成对异常原因的分析,并选择以下一种处置方式:(1)拟结束预警,进入消警流程;(2)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保持预警状态;(3)警情恶化,升级为橙色报警。第十七条 橙色报警 1 经现场各方及监控中心综合判断工程存在较高风险时,监控中心根据监测数据情况以及现场工程情况等多方因素,综合分析判定后,启动报警,并报送橙色报警所对应的相关人员。2 3 橙色报警启动后,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橙色报警启动后,施工监测应立即对数据异常的测点进行复核并采取加密量测措施,根据工况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步报监控中心、现场业主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4 橙色报警启动后,第三方监测,应立即对数据异常的点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与施工方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工况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步报监控中心、现场业主代表、项目一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橙色报警启动后,施工方监测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初步报告的基础上,应在两个小时内将书面报告补发到场业主代表、项目一部、安全保卫部、远程监控中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远程监控中心发出报警通知后,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在三小时内组织完成对数据异常原因的分析,并选择以下一种处置方式:(1)拟结束报警,进入消警流程;(2)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保持报警状态;(3)警情恶化,升级为红色报警。橙色报警下的工作内容

(1)收到橙色报警通知后,项目一部立即组织监控中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险情讨论,对数据异常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各方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建议,确保领导能及时有效确定处理措施。同时通报安保部。

(2)处理措施确定后由监理监督、施工单位落实、监测单位进行全程监测(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监理单位加强现场巡查力度,第三方监测单位全程跟踪,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并结合工况出具分析结果。各方均将现场处理情况反馈到远程监控中心。

(3)监控中心加强针对性风险巡查并对加密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综合分析和预测。结合最新监测数据、最新工况、地质情况、现场巡查结果、周边环境情况、工地的关联分析,通过数据追踪、风险源预判等手段对预警工点进行及时有效全程安全分析以及后期风险趋势预测,直到险情结束为止。

(4)当数据稳定、工程风险和隐患得到排除后,施工单位应提交消警申请报告,进入消警流程。第十八条 红色报警 本流程针对日常监控工作中判断可能出现红色报警判定及其信息管理。2 监控中心自收到监测和施工异常情况以及红色报警建议后,2小时内进行综合判定,对红色报警,应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综合报警信息(对黄、橙色则进入一般预、报警报送总体流程),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关单位。对可能发生突发风险事件,监控管理分中心应在1小时内进行判定,如判定确实可能发生突发风险事件,应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发布综合报警信息(对黄、橙色则进入一般预警报送总体流程),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关单位。监控中心红色报警判定及信息报送流程见下图: 第十九条 红色报警事件处理流程: 1 2 红色报警启动后,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抢险工作。

监控中心协助轨道公司,立即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控中心(后台专家组)、第三方监测单位、轨道公司相关部门等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资深专家成立应急指挥工作组,到达现场,参与险情讨论,对数据异常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各方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建议,供领导参考,确保领导能及时有效确定处理措施,为隐患及时有效处理赢得宝贵时间,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3 施工方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收到红色报警信息后,立即对数据异常或明显出现险情的部位加密监测,根据工况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将数据和分析结果紧急上报现场业主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远程监控中心和项目一部、安保部相关领导、轨道公司主管领导。并在2小时内将书面报告补发相关单位及相关领导。4 现场业主代表在收到红色报警通知时,应立即启动现场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组织现场执行小组完成对数据异常原因的初步分析,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同时上报轨道公司主管领导和项目一部、安保部领导。5 处理措施由设计方进行技术审核把关,确定后由监理监督、施工单位落实、监测单位进行全程监测(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监理单位加强现场巡查力度,设计单位加强技术沟通和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第三方监测单位全程跟踪,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并结合工况出具分析结果。各方均将各自的工作第一时间上传至平台,以供高层领导及时了解现场情况。6 监控中心加强针对性风险巡查并对加密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综合分析,结合最新监测数据、最新工况、地质情况、现场巡查结果、周边环境情况,通过数据追踪、风险源预判等手段对报警工点进行及时有效全程安全分析以及后期 8

风险趋势预测,直到险情结束为止。7 当险情稳定、工程风险和隐患得到排除后,施工单位应提交消警申请报告,进入消警流程。8 各方在消警后一周内,及时将警情相关报告报送至远程监控中心。

第五章 消警及信息报送

第二十条

在风险处理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提出消警建议报告,并根据预、报警级别的不同,报不同层级的监控管理单位审核后消警。

第二十一条

黄色预警的消警: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审核确定后,书面报监控中心,并上报管理部门,最后由监控中心在信息平台上发布消警信息。

第二十二条 橙色、红色报警的消警: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初审,征求管理部门相关领导的意见,报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实施消警和在信息平台上发布。

第二十三条 如消警申请未获批准,则现场根据各级审批部门提出的改进意见落实相关整改措施,并继续保持预、报警状态,直到隐患彻底消除后结束预、报警。

施工单位提出消警建议报告监理单位初审监控中心工程风险判定可控不可控将建议措施反馈施工单位黄色预警消警橙色报警消警红色报警消警确定消警,报监控中心实施消警并备案将建议措施反馈监理、施工单位不可控项目一部工程风险判定可控项目一部工程风险判定不可控将建议措施反馈监理、施工单位可控监控中心消警、备案,反馈监理、施工单位必要时征求监控管理中心相关专业咨询组和轨道公司领导的意见不可控监控管理分中心根据分析意见,反馈监理、施工单位可控安保部,项目一部确定消警监控中心执行消警、备案,反馈监理、施工单位。图5 消警流程

第三篇:社保预警制度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文件

粤地税办发〔2011〕13号

关于建立社保费征管信息数据异常事件

预防和处理制度的通知

各市地方税务局、横琴新区地方税务局,顺德区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为加强我省地税部门社保费征缴管理,防范和及时解决社保费征管信息数据异常产生的影响,加大应急处臵力度,切实保障缴费人利益,省局决定从2011年3月起,建立社保费信息数据异常事件预防和处理制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级地税部门应将社保费征管信息数据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纳入各级社保费应急领导工作小组的管理范围,加强组织领导,办公室、规费、规划核算、征管、纳税服务、信息等部门应共同协作,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预防措施到位,在出现社保 费征管信息数据异常情况时能顺利应对,并迅速妥善解决问题。

二、工作职责

各级地税部门应加强与上下及横向部门的沟通联系,与社保、银行、电信等部门建立征管系统日常信息交流制度,防止因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系统运行故障产生错误数据,影响社保正常记账的情况发生;要坚决执行征管系统信息数据异常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和降低信息数据异常造成的影响,确保缴费人利益。各部门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办公室:负责统筹征管系统信息数据异常事件发生后的协调、指挥、报告;负责根据需要向社会发出公告、通过相关媒体向企业及参保人进行宣传解释,尽可能降低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规费部门:负责与社保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大集中征管系统社保费异常征收事件进行研究、评估,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处理重大信息数据异常事件。

规划核算部门:负责与国库、银行等部门建立入库信息对账机制;负责会同信息等相关部门评估、研究在横向联网电子缴税(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社保费入库信息数据传递异常的问题,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负责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社保费入库信息数据异常事件。

征收部门:负责将系统错扣企业、参保人社保费情况及时上报上级机关,并同时通报同级社保经办机构。同一核算机关1个工作日内错扣10户(含)以上50户(不含)以下企业的,应于2个工作日内上报,并同时通报同级社保经办机构;同一核算机关1个工作日内错扣企业户数50户(含)以上的,应于1个工作日内上报,并同时通报同级社保经办机构。报告内容包括:地税征收机关、扣款时间、错扣企业名称、错扣金额、合计户数、累计笔数、累计金额,报告单位名称、报告人、报告时间、联系方式以及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负责及时向被错扣企业通报具体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

纳税服务部门:负责收集参保缴费人在门户网站及12366等服务平台反映的异常情况,向社会发出社保费征管异常情况公告、向企业及参保人进行宣传解释,尽可能降低信息数据异常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信息部门:负责及时处理信息数据异常情况;负责及时向有关部门及下级信息部门发布系统故障信息,指导相关部门及下级部门及时采取应变措施;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征管系统发生大的变动,可能对社保费征收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进行事前通报,并共同进行研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三、相关要求

各部门在信息数据异常事件发生期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 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切实履行好职责。省局对各级部门因信息数据异常事件迟报、轻报、漏报甚至谎报、瞒报和因工作不力、严重失职等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卜翠玉

校对:规费处

周爱民

第四篇: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我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使我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处于可控制状态,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质量风险隐患,全面履行食品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特别规定》以及《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市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统一组织处置的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隐患。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依据本制度,发布预警警报:

(一)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食品质量监督抽查或定期监督检验中,某一类(种)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于该类食品的五年平均合格率。

(二)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执法案件以及年审、巡查、回访等监管工作中,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社会维权组织、大众媒体反馈的食品安全质量信息中发现可能存在区域性危害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三)出现多点散发的同一原因或相似原因的食源性疾患。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四条以人为本,减少危害。要坚持事前防范的总体原则,建立检测网和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各有关监管部门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和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第五条统一领导,市区县分级负责,责任明确。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质量风险预警警报的发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六条快速反应,长效监管。卫生、工商、质监、农牧业、粮食、商务、海关、环保、教育、盐务、公安、财政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及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分析评估,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要定期对所管辖行业和区域的食品质量状况、定期监督检查情况、案件查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问题隐患,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化解,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并拿出处理意见,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重大食品安全质量隐患,要及时发布预警警报。

第三章预警分析

第七条各监管部门在工作中要及时收集执法检查、巡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投诉举报的、相关部门通报的和媒体报道的、有关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已经采取措施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一经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向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同时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工作,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整理、登记、上报工作。

第八条建立安全应急处理专家库。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隐患信

息后,要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隐患的危害、影响范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是否发布预警警报及警报级别,并及时向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汇报。

第四章预警警报分类

第九条通过对食品安全隐患信息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分析评估,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制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警报分为三级:黄色、橙色、红色警报。

第十条黄色警报:当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种)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于该类食品的五年平均合格率;出现一般项不合格情况或区域性不合格情况,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或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出现涉及全市区域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发布黄色预警警报。

第十一条橙色预警警报:当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种)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于该类食品的五年平均合格率的90%(?);出现区域性食品制假售假情况或少数企业出现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或食品安全事故的,发布橙色预警警报。

第十二条红色预警警报:当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种)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于该类食品的五年平均合格率的80%(?);出现大范围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布红色预警警报。

第五章预警报告制度

第十三条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报告系统。

区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并按规定报告。

第十四条 食品安全预警发现单位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发现后,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报告。特殊情况下直接上报市政府(如出现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品安全恶性事件)

第十五条报告范围

(一)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食品质量监督抽查或定期监督检验中,某一类(种)食品质量合格率低于五年平均合格率;

(三)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和执法案件,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以及年审、巡查、回访等日常监管工作、社会维权组织、大众媒体反馈的食品质量信息中发现可能存在区域性危害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四)因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已经导致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

第十六条 下级向上级报告

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责任报告单位

(一)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贮存企业及餐饮单位;

(二)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单位;

(三)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发生(发现)单位;

(四)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第十八条责任报告人

(一)行使职责的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二)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工作人员;

(四)消费者。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

他人报告。

第十九条报告时限要求

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该食品安全预警情况后1小时内做出初次报告;根据预警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在预警处理结束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第二十条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以及该预警情况发生发现后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等。第二十一条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预警的发展变化、处置进程、原因等。第二十二条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隐患鉴定结论,对该预警情况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第六章预警警报的发布

第二十三条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食品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是否发布预警警报及警报级别,并立即向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汇报并提出发布预警警报的建议。经审议批准后,应在12小时内发布,并启动快速反应,同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并向有关监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四条黄色预警警报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橙色、红色警报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红色警报同时向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五条预警警报由发布单位根据情况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发布,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第二十六条预警警报发布后,发布单位要立即根据情况制定整治方案。

第七章快速反应

第二十七条在收到食品安全质量风险预警警报后,应立即启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第二十八条调查评估:要针对预警警报中提到的问题,尽快组织对辖区内的相关食品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和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调查,查清食品原料来源、产品市场流向等信息,科学评估预警警报中涉及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危害,并按要求尽快上报调查评估结果。

第二十九条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要同时启动《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十条执法检查。针对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警报,要制定整治方案,对辖区内可能存在问题的食品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餐饮消费以及种植、养殖、包装、仓储、运输、消费等环节的产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产品,要立即封存,对有关生产加工企业依法采取责令停止生产、停止销售、责令召回等措施。

第八章信息发布

第三十一条坚持信息发布统一归口的原则,根据对风险信息的评估向社会发布风险信息警示通报,提醒消费者、企业采取措施预防风险引起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危害。同时,联合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工作,消除社会恐慌心理。对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及处理结果,统一由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发布,未经许可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或公布。

第九章预警解除

第三十二条在食品突发事件或预警警报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缓解、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群众饮食安全和健康的威胁已经消除,由发布预警警报的单位负责解除预警警报。预警警报解除后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工作,以便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提供借鉴。

第十章工作保障

第三十三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从提高改善民生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相关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三十四条 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重大食品安全预警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问题发现后,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该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二)人员保障

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及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食品安全预警的调查处理。

(三)技术保障

食品安全预警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现重大食品安全预警时,受食品安全委员会和(或)相关监管部门委托,受委托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验和监测,为食品安全预警警报的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四)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救援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食品安全事故的特效药品的储备工作。

第三十五条整合资源,加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突发事件风险预警警报一经发布,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协调沟通各职能部门,整合资源,使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有效地保障,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延误应急工作的开展。

第三十五条通信畅通,及时反馈。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风险预警一经启动,要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报告、反馈、传递、交流网络,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畅通,及时准确掌握食品安全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保证食品安全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有效处置。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医疗纠纷预警制度

医疗纠纷预警制度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在纠纷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

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

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一级预警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2.医疗纠纷预警级别

医疗纠纷预警级别表示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

分级的依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2.1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2.2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2.3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医疗纠纷预警实施方案

3.1三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需报三级预警的情况:如病人正常死亡、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手术、重大抢救、药品的严重毒副反应、并发症及其它意外等;医护工作中不存在缺陷,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的预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后勤、检验、收费等方面的问题);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的。

3.2二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上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疗安全管理科)。科室立即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办法、明确主管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汇报。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

需报二级预警的情况: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出现较重的并发症、病情突然恶化等情况,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的表现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演变为纠纷处理的难度较大。

3.3一级预警:科室发现预警情况,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行政值班室)。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在积极消除隐患的同时,争取把握一旦转为医疗纠纷时处理的主动权。

需报一级预警的情况: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的表现甚至威胁、极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

3.4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电话、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

3.5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隐患预警零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医师报告。

3.6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3.7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的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察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8未发出预警,科室不积极处理隐患,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将严肃处理。对发出预警,科室积极处理隐患,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在纠纷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

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

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一级预警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

2.医疗纠纷预警级别

医疗纠纷预警级别表示演变成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

分级的依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是否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2.1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2.2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2.3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全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的医疗缺陷明显,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医疗纠纷预警实施方案

3.1三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

需报三级预警的情况:如病人正常死亡、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手术、重大抢救、药品的严重毒副反应、并发症及其它意外等;医护工作中不存在缺陷,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的预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后勤、检验、收费等方面的问题);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的。

3.2二级预警:医务人员发现预警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上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疗安全管理科)。科室立即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办法、明确主管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汇报。若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则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

需报二级预警的情况: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出现较重的并发症、病情突然恶化等情况,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的表现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演变为纠纷处理的难度较大。

3.3一级预警:科室发现预警情况,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主管部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行政值班室)。相应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分管院长。在积极消除隐患的同时,争取把握一旦转为医疗纠纷时处理的主动权。

需报一级预警的情况:医护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导致病人死亡、残疾、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及家属有极度不满的表现甚至威胁、极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

3.4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电话、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

3.5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隐患预警零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医师报告。

3.6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3.7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的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察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8未发出预警,科室不积极处理隐患,演变为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将严肃处理。对发出预警,科室积极处理隐患,未演变未医疗纠纷的科室,医院不作处理。

3.9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10对于没有提前预警,而病人或家属直接投诉的医疗纠纷,若医疗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的部分将在医院的相应规定基础上增加5%;没有导致医院经济损失,但给医院的正常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对科室进行通报批评;虽提前预警,经努力未能消除隐患而出现纠纷,导致医院经济损失,科室承担的部分仍按医院的相应规定执行。

3.11主管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对科室上报的一级预警将定期进行公示,对频繁出现一级预警,且负有责任的科室将进行通报批评。

下载高额预警制度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额预警制度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警处置制度

    县档案局(史志办)腐败风险预警处置制度 一、加强预警信息收集 预警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有: (一)依据预警信息员采集报送的信息,分析掌握存在的苗头、倾向性问题; (二)利用信访举报......

    学情预警制度

    XX小学学情预警制度 所谓“学情预警”即采用群体和个案汇总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状态、学习状态、情结状态等诸方面监测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将其与相关材料一并汇集整......

    协警制度

    协警制度 一、仪容仪表及作风管理制度: (一)执勤时要注意公共卫生,保持岗亭清洁干净,不准吸烟,遵守社会公德,文明执勤。 (二)上班时间,留短发,穿制服和黑色皮鞋(雨天除外),佩带值勤卡,携......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冰峰风电场 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国华河北分公司冰峰风电场 二〇一三年一月一日 冰峰风电场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向风电场作业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客......

    《公司风险预警制度》

    公司风险预警制度一目的风险预警制度是通过公司运营和资本管理过后检查,发现资金管理、投资、风险的早期的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尽早的识别风险的类别、程......

    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医疗风险预警、控制和追溯制度为了进一步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

    瓦斯超限预警制度

    习水县天合煤矿 瓦斯超限预警分析处置制度 2017年二月五日 天合煤矿瓦斯超限预警分析处置制度 第一条 为了从严控制和查处瓦斯超限,有效预防瓦斯超限事故, 消除安全隐患, 特制......

    安全工作预警制度

    安全工作预警制度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创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为此,制定本安全工作预警制度。 1、健全学校安全组织,完善安全网络。鉴于人员变动,学校及时调整安全领导组织;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