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教育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修改
市教育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朝教发【2012】2号),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把工作重心引导到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上来,推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发展,市教育幼儿园将从2012年起集中三年时间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紧紧围绕“为每个孩子幸福人生奠基”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园本研训为主线,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着力改善办园条件,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力争在办园特色上取得突破,努力建设“孩子快乐,家长满意,职工幸福,领导放心”的和谐家园。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向专业化队伍要质量。
1、加强专家型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即服务的理念,重心下移,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实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廉洁自律;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实行干部“六制”即:“干部值周制”、“推门听课制”、“周例会制”、“问责制”、“ 分片管理制”、“结对帮扶制”;建立“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工作日志、听评课记录、帮扶记录”;开展“三个一”活动即:除正常值周外,每周每名干部至少听评1个教育活动,查处1个工作问题,学习1篇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章,努力建设一支干事、干练、干净的领导团队。
2、加强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分别以“规范行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优质施教”、“爱生奉献、幸福从教”为主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端正园风、教风和学风;完善研训机制,树立“问题即课题、课题即研究”的意识,通过专家引领、内部挖潜、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学名家经典等形式,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撰写一篇教育论文、设计一个优秀案例、组织一次公开课、制作一件精品玩教具,每月写一篇教育随笔、每周写一篇观察记录,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加强家长队伍建设。以家长委员会为桥梁纽带,以家长学校为依托,积极探索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同乐会、家长助教、网站、QQ群等家园共育途径,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增强家 园合作实效。
(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1、探索无纸化备课模式。建立健全研课机制,集教师团队智慧,集体研讨优化课程方案,课后集体反思,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实现资源共享。
2、实施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制定常规教学评比标准,提升管理质量;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以赛促训,研训结合,提高教师说课、上课、评课能力;尝试多媒体教学,加大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投入力度,克服落后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以班为单位建立资源库;加强活动区游戏学习,实现减负增效。
(三)实施特色幼儿园建设工程,向办园特色要质量。
1、开展特色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尝试开展围棋教育,夯实武术操教学及节日教育,形成园本教材。建立特殊幼儿档案,关注个别幼儿成长。
2、开展特色主题月活动。每学期围绕主题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月”、“和谐环境创设月”、“专业素质提升月”、“创先争优评比月”、“成果汇报展示月”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3、打造特色教师与特色班级。发挥典型教师和特色班级的示范引领作用。
4、打造幼儿园文化特色,优化教育环境。培育“仁爱”幼儿园文化,凸显“修身、厚德、笃行、超越”幼儿园精神,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厅廊文化、食堂文化、办公室文化等。
(四)实施教科研兴园工程,向教科研要质量。
1、完善教科研工作体系。建立由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教师组成的教科研团队,完善教科研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加强园本教研。增配教研组长力量,每月听评课至少2次,开展“教研沙龙”、“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教研笔记展评”、“优秀成果展示”(经验总结、论文、教学活动实录、教育随笔、教学反思)、“优秀简笔画字帖展示”、“专家对话”、“专家讲座”等活动,教师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立项课题为牵动,以点带面,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做好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以及资料收集、总结验收工作,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支撑,引领教师树立研究意识,积累相关资料,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三、实施步骤
整个工程以三年为周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制定方案(2012年3月---4月)。召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以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形式,从园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办园条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剖析制约保教质量提升的瓶颈,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5月—2014年10月)认真按照 方案展开工作,以学期、学年度为时间单位,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细致,奖惩分明,突出实效。
第一年(2012.5---2013.12)
1、实施量化管理。建立幼儿园领导干部考评机制,完善《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细化各部门岗位职责,签订岗位责任状,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教育行为。
2、打造特色文化。围绕“仁爱”的办园理念,结合特色教育,北三楼厅廊环境体现“爱家乡”本土文化的主题内容,园内楼体墙壁创设“中华武术魂”和“立足岗位学雷锋、郭明义”内容。
3、增设电子教学设备。逐步添置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照相机,录像机,达到每班一套。
4、改革备课模式。尝试无纸备课,加大研课力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年(2013.1---2013.12)
1、夯实活动区游戏教育,开展围棋及武术操教学,形成一套武术操园本教材。
2、培养特色教师和特色班级,树典型,亮身份。
3、加大培训力度,园本研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拓展教师学习领域。
4、加大硬件投入,建立班级资源库。第三年(2014.1—2014.10)
1、拓展体育特色教育,大力发展融幼儿武术基本套路,幼儿武 术操,幼儿体育游戏、幼儿器械操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一批坚毅阳刚的个性幼儿。
2、发挥研训基地作用,大力帮扶民办园,促进其建设发展。
3、抓好教师梯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三阶段:总结深化。(2014年11月---12月)要认真总结,对取得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做好相关资料文件的整理、归档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加强对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领导,市教育幼儿园成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组
长:潘淑玲,市教育幼儿园园长、党总支副书记,全面负责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副组长:于洪,市教育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副园长,负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党风行风建设及教职工考核。
副组长:王佳音,市教育幼儿园副园长,负责保育、卫生保健、总务、安全、信息信访、档案管理及家长工作。
副组长:盖淑艳,市教育幼儿园副园长,负责教育教学、教科研、继续教育、语言文字、干部值周及教职工考勤工作。
副组长:黄玉萍,市教育幼儿园工会主席。负责工会、学籍管理 工作。
成员:幼儿园中层干部,保教组长,各班班长及部门负责人。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具体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盖淑艳担任。
(二)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一是立足园本,客观分析。二是整体设计,关注过程。三是适时调整,突出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宝宝广播站、宣传板块等途径,强力宣传“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形成家庭、社会与幼儿园联动态势,推进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全面实施。
朝阳市教育幼儿园
2012年3月20日
第二篇: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区教育局、中心校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新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取得成效,特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拓进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六个管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加强设备资金管管理、加强档案管理;实现四个提升:即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队伍素质、提升毕业班成绩、提升学校形象。
三、奋斗目标
强化学生智力开发和养成教育,提高课改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毕业考试优秀率20%以上,及格率95%以上
四、组织领导:
组长:李春青
副组长:代行山
成员:梁世华、原立峰、姜殿武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3---4)1、2、3、成立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5---2014、10)
1、自查自纠。依照《中心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方案》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
2、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管理,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2)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先进教师典型,实施教育质量工程,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成长六个一工程:交一篇典型教学案例,上一节展示课,出一份完整的试卷,写一篇教学论文,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订一份刊物。
(3)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三率一平均”逐年提升。
(4)规范学生常规管理,抓宣传、排查整改、制度保障、专题演练、责任追究。
(5)完善设备资金管理,提高设备、资金使用效率。
(6)规范档案管理,确保各类档案准确、完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1---12)
1、全面总结。对“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开展情况、经验和体会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
2、总结表彰。对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三篇:长治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长治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育局决定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特制定长治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把握基础教育由硬件投入转向内涵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由满足“能上学”转向满足“上好学”的发展形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进一步确立质量立教、质量兴教、质量强教的正确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市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2.科学性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探求先进方法,按照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合理设臵课程,开展教学研究。
3.系统性原则。实施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全学段、全学科、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4.激励性原则。充分调动全市中小学校长、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平竞争、公正评价、公开激励。
5.实践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市各中小学校教学水平的差异,从实际出发,逐层定措施,逐项抓落实,保证方案的实施并取得实效。
三、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教学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一)教育管理精细化。积极构建有显著特色、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方式,用精细、科学、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二)教育改革特色化。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效率,稳抓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改革的思路方法,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动跨区域、跨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加强教学视导工作,重视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创造富于我市特色的改革经验,形成工作亮点,打造特色学校。
(三)教育质量一体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学校生源均衡分布,择校现象有效缓解。城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步提高。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整体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四)教育资源共享化。在均衡配臵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结对帮扶、联合办学,着力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全面的质量提升,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缩小城乡之间、城市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教育评价科学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健全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结果,对于在教育质量上有重大提升的中小学校进行奖励,激活各教育要素的内在活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终生发展、学校内涵发展。
(六)教育手段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完善县区、乡镇、学校三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四、措施办法
(一)以“强化责任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1.强化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学管理责任。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具体责任人。要明确校长的任期目标责任,强化校长的教学管理责任考评,引导校长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各校应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制定教师岗位职责,明确教学管理责任,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抓实、抓细、抓紧和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一 个层级和每一个环节。
2.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的核心,是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学校要认真抓好班主任聘任工作,要建立班级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科任教师联系制度,要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和科任教师联席会,调查了解情况,沟通教学信息,分析教学质量,商定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家庭和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教学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努力提升班级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3.强化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科教学管理责任。教学工作的主体责任人是教师,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荣辱观和责任感,要建立学科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原则上要实现大循环教学制度。要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坚持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对教学常规(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培优辅差、作业批改、学科检测、成绩分析、教研活动、业务培训、课题研究等)定期检查,量化通报。提倡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实行“问题跟踪督办和末位跟岗学习”制度,建立教学问题档案,确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期限,把教学管理落到实处。
(二)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尚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 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为主题,开展扎实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开展“读经典、学名家、写反思”活动,通过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著,学习借鉴教育家的思想主张,交流教学实践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研室每年要举行一次教师读书征文竞赛。引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的教学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一是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业务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养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明确不同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把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教研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指导教师看专业书籍,钻专业知识,研教材教法,学课程标准,考专业试卷,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等,要定期组织学科研究会、经验交流会,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4.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功底。通过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参与的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武和教师说课、讲课比赛等活动,以赛促训,提高教师课堂仪表形象、普通话表达、课堂教育技术应用等基本功底,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教学结构、教学时空的把握能力和教学活动驾驭能力。
5.名师引领,全力打造名师团队。搭建学习的平台,举办名、特教师研修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和青年教师提高班,完善市级名师、县级骨干和校级骨干培训体系,建立专家引领、全员参与、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全力打造名师团队;搭建展示平台,组织骨干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讲座,参加国家、省、市高层次研讨会,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送教”、“名师讲坛”、“名师带徒”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与能力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全面落实德育首位,教育学生有理想志向和责任感。学校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建设学校文化,认真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德育主题教育和知识专题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奋斗方向,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尽责任、有贡献的人。
2.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习惯。学习效果的好坏除了与志向和智力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品质与习惯。教师必须从小学抓起,从小事抓起,细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一是要 专心致志,做到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二是要踏实刻苦,做到不粗心大意,不惧怕困难。三是要惜时如金,做到严格守时,分秒必争。四是要勤学好问,做到虚心爱学,不懂就问。五是要独立思考,做到自主探究,敢于质疑。
3.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要高度关注并研究学生学法。要教会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要表彰奖励,树为榜样,推广经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积极鼓励,细心帮助。提倡用激励性、启发性语言予以学生更多关爱和鼓励。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提高学习要求,拓宽学习领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学习信心,注意个别辅导,帮助解决困难。
4.加强艺术熏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实验方案》,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音乐、美术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兴趣特长教育培养计划,发挥教师特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特长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体育运动、艺术培训等兴趣小组活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5.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要切实保证每天一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二要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年召开季节性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或智力运动会,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
6.加强安全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身体安全成长。一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二要开展安全技能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以上以防震、防水(洪水、泥石流、溺水)、防空(空袭、冰雪、雷电)、防火(简称“四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四)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优化集体备课的实施策略,加大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确保集体备课质量。教师要全员参与“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课案生成、个性彰显、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全过程,确保“教学设计”生成的最优化。学科组要发挥集体智慧,在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编写导学案。导学案设计要呈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对每科每次集体备课的情况要有记载,有检查,有评价,形成学科研究档案。追求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
2.探索不同课型特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 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兴趣,保护热情,指引内容,传授方法,解答疑难,培养习惯,落实基础,提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打造“民主、和谐、开放、活跃”的高效课堂,形成具有“轻负、高效、优质”共同特征的不同学科的新授课、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中小学要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深入学习省内外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 努力钻研适合本校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轻负担、高效率、优质化”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4.优化教学手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率。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实验仪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教学之必须。教师应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做到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把握好使用的时空,用得恰到好处。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作法。
(五)以“开展有效教研”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学研究水平要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指导和服务。教科研工作应该走在教学前面、引领有效教学,融入教学过程、指导有效教学,反哺教学实践、提升有效教学。市、县两级教研部门要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研究、指导和引领,体现出“教研先行”的原则。
1.完善教研组织建设。各县区、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县级、片区、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定人定岗,定岗定责。有组织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片区(学区)教研活动以及网络教研活动,有组织地开展区域教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每年10月为全市各学段“教学质量月”,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活动,让教师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确立优质学科基地校。由县区、市直学校申报推荐,市教研室依据本校所报学科在全市教学成绩、教科研成果、学科教师资质及中高考成绩等项目进行评选,在全市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每个学科分别确立2-3所学校为优质学科基地,每所学校最多承担两个学科项目,同时一并确定各类学校需要帮扶的薄弱学科。
优质学科基地作为全市薄弱学科帮扶中心、课程资源中心、教学交流中心,每学期要制定出薄弱学科帮扶工作安排,具体任务如下:
(1)定期推出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承接全市相应薄弱学科教师来校参与听评课活动和体验式培训;
(2)定期进行本学科校本教研与全市相应薄弱学科教师开展集体 备课、研讨交流活动;
(3)开展“薄弱学科提升工程”的课题研究工作,每个学科基地至少承担一项课题研究;
(4)建设学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全市学科资源共享;(5)定期参与全市组织的“优质学科教学下乡”活动;(6)配合教研室组建全市学科名师指导团。
3.深化区域教研活动。为了合理调配优质教育资源,有力促进不同层次学校的联动发展和整体提升,我们对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段学校归属区域做出规定,要调整和划出几个片区域,开展教育教学联动。区域教研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
(1)各区域根据本区域地理位臵、区域内学校实际情况按学期制定本学期活动计划;
(2)摸清本区域内学校薄弱学科情况,制定本区域学科帮扶工作安排;
(3)在本区域内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每个学科确定1-2所优质学科基地(与市级基地不重复),要保证每个学区各学科至少有1个优质学科基地;
(4)定期推出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承接区域相应薄弱学科教师来校参与听评课活动;
(5)定期进行本学科校本教研,与区域内相应薄弱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交流活动;
(6)每学期优质学科校需接受每科1-2名薄弱学科教师来校进行 体验式培训学习;
(7)每学年优质学科校需有2-3名教师与薄弱学科校教师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4.丰富教研活动内容,聚焦“课堂教学”。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教学的中心工作在课堂。各县区、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同课异构”、“名师讲堂”、“名师会诊”、“解剖课堂”、“循环跟进”等研究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开展“教研沙龙”、“教学论坛”、“教学基本功比武”、“教学技能比武”、“优秀备课作业展评”、“优秀成果(经验总结、论文、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日记)展示”、“读书交流”、“案例剖析”、“教学反思”、“专家对话”、“专家讲座”、“联片教研”等活动,让教师从丰富的活动中受益。
5.创新教研方式方法。各县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研阵地,开创灵活、高效、务实的教研平台,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编印教研刊物、建设教研网站,开通个人博客等,使教师在学校、在家里都能将课堂教学反思予以充分表达和及时交流,实现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研讨和反思的内容、形式与评价上务实有效。在教学实验和课题研究上,要建立课题研究和学术支持制度,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实践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草根式课题引领教学研究,以教育科研引领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六)以“树立课改典型”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目前我市课堂教 学改革工作在几个典型县区示范学校的积极带动下,虽已取得较好成绩,但也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今年将结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活动。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分析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并争取出经验、出特色。
1.立足县域,强力推进全市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在部分县(市、区)整体推进课改的基础上,争取三年内其余县区都能在县域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能有所创新与突破。
2.树立课改典型校,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课改。
组织召开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交流会议,通过现场会推动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力培育区域内课改示范校的品牌。如平顺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总结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市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2013年3月份将在平顺中学召开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旨在为我市其它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将在5月份召开小学课改现场会,通过课改典型校现场会的召开,对推动我市的课改工作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3.组织主题式研讨活动,突出“教学有效、高效性”探讨。教育局将切实关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研究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学期初开好教研工作会议,并组织教研员、学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以校长论坛、教师沙龙、专家引领、教学论坛等活动形式,针对课改实施中的困惑、课堂教学 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重点问题开展探讨交流活动,解决制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瓶颈问题,达到既培养优秀教师,又探讨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的目的。
(七)以“质量监测评价”为抓手,切实提升教学评价管理水平质量监测评价是各项工作实施的基础,也是工作过程的调控依据,还是工作结果的考量和评定标准。要构建“依进论出,依学评教,依教论功,公平竞争、公正评价、公开奖惩”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奖惩激励机制。由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研室主办建立一套完备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分析评估并备案存档,对一些薄弱学科进行重点跟踪检测,随时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并及时进行正向干预。
1.建立质量监测制度。学校要构建“课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学期检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时进行教学质量监测;教研室要依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制定明确的质量指标体系,制定教学质量测试方案和预警通报制度,对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实行同进度、同试卷、同考试、同阅卷、同分析,建立教学质量数据档案,特别是加强对义务段六年级、九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的随时监测,为反馈矫正、备考决策和质量问责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质量监测的常态化。
2.建立教学质量抽测制度。按照市教育局质量抽测的主要指标对各学校、各学段、各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测,教育局负责抽测试卷的命题、制卷、阅卷、质量分析、结果通报和反馈等工作。并对抽测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每次抽测结束要召开有 被抽测学校校长参加的质量分析会,通报抽测结果,反馈工作建议,必要时抽测结果及分析要在全市进行通报。
3.建立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对小学抽考、中考、高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严格按照“一分两率”等指标进行质量分析,每年5月份为小学教学质量抽测评价月、10月份为中考、高考质量分析评价月。教研室和招生办每年对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并进行通报。通过定期召开各县区局长、相关校长质量分析会,通报成绩,分析情况,在横向纵向比较中找出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差距,总结经验、发现差距、寻找对策、促进提升。教研室根据抽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和质量台账,质量分析结果作为教育局评估考核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4.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评价目标多维统一、评价方法多样统一、评价主体多元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和分析,每学年教研员要作出学科质量评价报告,教研室要作出抽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依据公正的质量评价来反映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
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以评价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度和合格率为主要指标,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和制卷,各县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每学年对全市各小学进行一次学科抽查检测,以抽测考试成绩质量作为对各县区的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小学教学质量监测项目主要有:①平均分;②优秀率;③及格率;④各县区排名。强调教学的高效益和教学的发展增值程度。同 时对各县区的教学质量进行跨的比较评价,以此衡量各县区教学质量的发展情况。
5.建立教学质量表彰激励制度。市教育局要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对各县区、市直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区、各学校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与教师考评挂钩,突出教学实绩在教师考核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将教师考评与教师评先表模、职务聘任、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局将教学质量作为考评学校工作和校长绩效的重要指标,设立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质量“先进县(市、区)”、“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奖,根据教研室每年所进行的质量评价报告评出获奖县区、学校。每学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大力表彰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个人。
6.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问责制度。每学年结束,由局长、校长牵头对各层面的教学质量状况进行汇总分析,科学评估,公示结果。对成绩突出的责任人或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质量低下的,视情分清职责,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行政问责或调整岗位。
教学质量检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坚持,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做到“三严”:严肃、严密、严谨,即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对质量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加严密、细致地把控,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更加细致地分析,使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八)以“教学视导”为抓手,强力提升教学过程管理水平1.加大教学检查力度。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工作督查和学年工作评估工作,依据国家课程计划、课改理念,增加检查密度、增强督办力度,增添评估权重。严格抓好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编班、教师配备、课程开设、作息时间、作业负担等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强化高中学籍备案工作,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有效遏制初中学校择校风,促进校际生源均衡。加强非考试学科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理化生实验等薄弱环节的教学管理,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重点班、分快慢班、违规招生、违规补课、歧视排挤差生等行为,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学校和校长在学年评估中实现一票否决制,强力推动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2.加强教学指导力度。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学视导工作。要把督办性视导、指导性视导、诊断性视导、巡查性视导和评价性视导结合起来。在视导中注重调查研究、注重评价指导,注重数据监测,注重案例剖析,注重督办整改,既注重“视”更注重“导”,既要切合实际又要讲究实效,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发现典型又要推广经验,既要找出差距更要解决问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查指导和不同方式的评价通报,督促各校切实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质量。
(九)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1.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契机,走内涵发展之路,开展标准化建设 先进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校、示范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加快学校现代化、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强省、市课程基地建设,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为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供硬件支撑。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与层次。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文化是灵魂,是精神支柱。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育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大环境下,使学生既减负又增效。各学校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力争做到“一校一品”。
五、实施步骤
整个工程以三年为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12年12月)。以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形式,从校长业务管理能力、学校目标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优方案,教师课堂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毕业班管理,教师激励等方面,剖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并按市局、学校两个层面进行交流,提出整改的措施与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2013年1月)。依据实际,制定市局、学 校实施方案以及《长治市中小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细则》。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13年2月—2016年12月)。各校按照方案展开工作,以学期、学为时间单位,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细致、奖惩分明,确保工作进展到位。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2016年9月—10月)。各县(市、区)、各学校要认真总结,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并做好相关资料文件的统计、归档工作。将阶段性总结和验收相结合,逐步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常态化。
六、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切实加强中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郭 文 党委委员、副局长 副组长: 郭海吉 教研室主任
师树青 基教科科长 廉鹏华 高考科科长 杨 健 中考科科长
成 员: 市教育局教研室、基教科、高考科、中考科全体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具体工 作方案的制定、对各有关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督导检查、阶段验收和评比表彰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总体负责工程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和协调。
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也要相应成立以局长、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县区、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工作的领导。要认真传达市教育局制定的质量提升工程方案精神,要让每一位教师都了解方案的基本要求。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统一安排,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齐抓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市教育局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制定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关干部和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要以质量提升工程为突破口,推进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经常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帮助学校制订工作方案,修订和完善各项教学常规;通过听课调研、学科教研、网上教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途径,对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各县区、各学校要建立以局长、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机制。校长要强化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建立学校领导,特别是学校一把手深入教学一线,和教师一起在实践中研究的制度,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兼顾。让教师在乐学、乐研、乐教中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3.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县区、各学校要加强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整体推进。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工程与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生全面发展工程有机结合,要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招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进,尤其要研究本县区本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4.严格督查考核。教育局要充分履行职责,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督促检查。基教科、督导室、招生办和教研室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教学行政督查和专项视导的职能,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学校、重点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工作,及时纠偏。各校要明确质量目标和工作责任,做到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强化考核,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学校和个人考核。市、县教育局每年进行全面考核,并严格奖惩。
5.保障经费投入。教育局按先预算后支出的办法,由相关科室预算,计财科审核,从公用经费中划拨一定的经费,作为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的工作经费和总结表彰先进的奖励经费,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
附:1.长治市2013年中考质量评价方案
2.长治市2013年高考质量评价方案
长治市教育局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日
第四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德惠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镇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我镇小学教育质量,有效推进我镇小学教育协调、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德惠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结合我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镇小学教育质量,办百姓满意的小学教育。
二、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实施“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强化我校系统树立“质量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认真分析我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落实德惠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镇小学办学水平。
三、任务要求
(一)以《中学生守则2015修订》为准则,坚持开展养成教育
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做到“三个落实”,即将《中小学生守则》在每个班级中悬挂,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之中,常抓不懈;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学校的常规德育工作中;针对《中小学生守则》内容,设计载体,组织开展活动,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落实到学生行为上,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二)深入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整体提升保教质量
1、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积极转变园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走出去,园本培训,案例研讨,自学交流等方式,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使园长和教师真正从内心转彼岸教育观念。
2、科学管理,提升保教质量。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落实上级课程架构、教师培训、推动教研、计划指导、督导评估“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幼儿园进行科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3、深入落实“分类定级评估”工作,积极参与评估创建工作,做到“园舍建设标准化、设施装备达标化、师资建设专业化、课程实施规范化、常规管理精细化、园本研修一体化。争创省市示范幼儿园。
(三)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夯实教学常规。做到“三抓”:一是抓好全员任课教师学期初期的备课,明确目标,任务,理念,方法;二是抓实单元或典型科例的展示,交流;三是抓单元或板块结束后搜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明知道问题解决。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三个深入”:一是深入开展“聚焦核心素养,立足生本课堂,提高教学品质”的研究与实践;二是深入推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三是深入探索课堂教学与信心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3、优化教学管理。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巡课、听评课制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做好分工,每天按时巡课。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杜绝课堂低效,确保有效,力争高效;二是落实教师研修计划,借鉴市级以上名师、专家的先进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学为所用;三是落实教研教改项目,从一个环节、一个学科、一个年组起步,稳步推进,抓出实效。
(四)聚焦质量,全力抓好质量检测工作
本着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各级质量检测,充分利用云阅卷平台,认真分析统计数据,科学分析,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并且提出整改措施。
(五)学科课程与社团活动融合,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
1、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系统的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内容方法体系。
2、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
3、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可称为基础,逐渐形成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行成本校的体育、艺术项目传统。学校开着羽毛球小组、小足球队、书画小组、电子琴小组,确保活动有效落实。
4、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体育、艺术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5、以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环境为先导,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以满足2+1项目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新要求。
(六)落实教育科研4162工程,有效发挥科研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德惠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建设科研管理4132工程的实施方案》,做到4个明确,1个搭建,6个遵循,2个常态,扎实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
4个明确:进一步明确科研的意义;进一步明确科研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科研思路;进一步明确科研定位。
1个搭建:搭建好教育科研一二三四框架,即一个坚持;坚持教育科研为教改服务;两个健全:健全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三个增强:增强前沿意识,增强品牌意识,增强借鉴意识;四个结合:教育科研与常规教育相结合,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那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提高质量相结合。
6个遵循:坚持遵循科研原则;坚持规范科研行为;坚持运用适合的科研方法和手段;坚持遵循科研步骤;坚持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六度;坚持实现科研成果的利益最大化。
2个常态:坚持实施科研 标准化管理;坚持开展好日常科研活动。
(七)突出重点,进一步架起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1、落实控辍工作责任。认真按照《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我校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2、建立辍学防控机制。依据《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建立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开展控辍保学工作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
3、突出防控工作重点。开展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低保家庭子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开展家访、帮扶、劝学和就读资助活动,把特殊群体作为中小学控辍工作重点,切实提高巩固率。
4、加强控辍工作过程管理。一是定期核定学生人数,做到底数清楚;二是及时了解学生去向,三是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籍政策,做到学籍随人走的政策。
四、保证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中心校成立以校长组长的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质量提升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实效。
2、强化条件保障
一是认真参加上级业务培训学习和指导,提升自身素质。二是构建一直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三是加强经费投入,四是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3、搭建交流平台
一、学校积极派出管理者外出学习考察;二是积极参与大学区交流活动;三是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交流论坛;四是加大是宣传力度,培树典型,为质量提升的实施营造领好氛围。
4、跟进督导评估
一是落实德惠市质量评估体系,二是把质量提升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三是实施求是形成教育质量报告。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建国幼儿园2018年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和决定,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牢固树立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不断提升我园的办学水平和办园特色,强化我园的教学管理,根据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都江堰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行动,依法规范办园,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着力提升办园水平,为本市提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二、工作目标与重点
着力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学前教育行为;
精细一日常规管理,切实提升保教质量;
加强园内动态管理,完善提高工作机制;
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强化整体队伍建设;
加大教改科研力度,促进办园长足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教育质量提升年”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保教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育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园内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组 长:王方(园 长)副组长:于丹(保教主任)
成 员:唐洁旋、史婉如、秦晶晶、张洁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园行为。
1、建立健全园内各项规章制度。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要求,结合公办幼儿园自身实际,尽快梳理出台涵盖本园各方面工作管理手册,指导本园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将规章制度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和完善档案。
2、加强园所文化建设,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努力创设品位高、特色浓、立意新的园所文化。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温馨育人环境。
1、加强宣传和学习。树立良好教育形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组织教师广泛学习师德师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职工认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建设放在保教队伍建设的首位,同时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全体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育管理和考核,把师德考核作为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工作涌现的师德师风典型事例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师德师风违规违纪情况进行问责和追责。
(三)加强“一日常规”精细化管理,提升保教质量。
1、规范保教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一是深入班级,督查班级一日保教活动开展情况。把握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活动兼课程的教育理念,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加强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对亮点及时总结推广,在改进整改中规范保教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二是加强指导。加强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特别对新教师的指导,努力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完善评价。做好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组织教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会评价目的与标准,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突出评价过程性和多样性,在鼓励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检验教学实施效果。
2、注重教科研引领,抓教学过程管理,提高集体教学有效性。一是研研结合。充分发挥“区域性教研合作共同体”和“幼儿园课题组”的研究阵地作用,运用专题和课题研讨方式,以《指南》思想指导实践,以本组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教研活动主题,开展研究活动,立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活动反思的切入点放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上,如我园正在进行的数学课题教研,早期阅读教研等;二是骨干引领。通过骨干带教,骨干引领示范等措施,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定期向大家进行教学展示和专题讲座,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带动其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资源库。通过专家引领、教研合作共同体互动等,沟通分享,拓宽视野,巩固教育观念,建设立足园本,质量上乘的资源库,如教案集,课件集等。
3、强抓常规管理,迎接督导检查。对照《都江堰市学校工作综合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和《都江堰市幼儿园综合考核评估细则》深入学习,理清思路,寻差距,抓落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保证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
(四)注重培养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素质。幼儿园组织班子成员每月参加一次学习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班子成员除了分管工作以外,坚持做到五个一,即兼管一个班,蹲点一个教研组,培养一名骨干教师,帮扶一名幼儿,坚持一日三巡。做到对教职工工作情况和心声了如指掌,及时为其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
2、建立健全幼儿园后备人才储备库,为今后评优晋级,选拔任用做准备。
3、重抓教师成长,提供练武平台。开展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让每个一线教师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机会和展示机会。利用区域合作教研(每月组织一次)、园内课题组教研(每周一次)、评优活动、园本培训,分层培养,结对互助,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发展。
4、丰富理论知识。培养教师阅读习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领会其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推荐阅读《幼儿园教师高效工作策略》《有准备的教师》等书籍,做好摘录,写好读后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1、提升保育工作水平。每月开展专题保育教研活动,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如开展幼儿进餐环节、幼儿午休护理等专题的研究。
2、夯实保健教师的常规工作,积累保健工作经验。加强晨检,做好膳食管理、体能锻炼、疾病预防等保健工作。每月定期开展保健知识专题培训一次,提高教师、保育员科学育儿水平。
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全体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档案、亲子阅读等多种途径,加强家园联系与沟通,做好教育改革政策和成果的宣传,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实现家园合力。每学期加强对家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宣传与解读。
4、抓好园内一切安全工作,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将安全意识深入每位教职工心中。尤其要加强幼儿园园舍设施、食品卫生、极端天气、保卫等各类安全管理,保障幼儿园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园内举办大型活动、儿童集中活动等,须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
(六)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严禁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剔除园内不符合规定的课程,不强化训练。按照本园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各园的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实施方案,有过程性记载,年底有总结,切实落实好文件精神,把解决“小学化”问题落到实处。
(七)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制定切行可施的幼小衔接方案,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五、具体各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召开新学期会议,传达学期计划,明确学期任务。
2、制订园内各类工作计划(园务、教研、班务、月、周等),并按计划执行。新学期教师师德师风培训。
3、开学典礼。定幼儿情绪,加强班级常规教育。
4、召开新学期幼儿家长会。
5、完善班级新学期环境创设。
6、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四月份:
1、各年级研讨课题及内容: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学习常规的培养;
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幼儿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能力)
2、继续学习落实整合教材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师随堂课听课评课活动。
3、数学教研活动,集体教研。
4、结合清明节做好相关主题活动开展。
5、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家长讲座、参观小学、主题谈话)五月份:
1、抓好与本月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习与研讨。
2、做好“五一”幼儿安全教育工作,通过课例或其他方式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筹备“六一”各项主题亲子活动。
4、“母亲节”主题活动——我爱妈妈。
5、课题组常态教研。六月份:
1、继续学习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师课例及教师经验交流。
2、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大班幼儿毕业月活动:①毕业典礼;②小学老师、一年级学生家长到园座谈。
3、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4、课题组常态教研。
5、各班做好期末工作小结,各类计划、总结的归档工作和下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