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时间:2019-05-14 23:4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第一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吴宁

[摘要]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企业由于没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还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健康发展的保证。[关键词]内部控制概述;存在问题;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在定义和内涵上,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范畴内,是企业内部采取的风险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将已经发生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做好内部控制是重要保障,也是必备环节。一家企业只有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做起,不断强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使企业安全、持续运行,否则,处于失控状态的企业最终将被激烈竟争的市场经济大潮淹灭。

二、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管理层次不断复杂化,内控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企业管理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企业内控乏力、管理失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的甚至发生一夜之间轰然坍塌的巨变。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无论是对企业现实发展还是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和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决策是否正确有效和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加强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保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经营目的,就要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部分,它通过对企业风险评估,加强企业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类风险消灭在初始阶段,从而达到合理规避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作用。

三、当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控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些企业根本就未制订内控制度,或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大多是直接复制别的公司已有的内控制度,而未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加以完善、健全,导致内控制度未发挥应有的管控作用。实践中,有的管理层管理意识淡薄,过分强调内部控制管理会降低办事效率,加大企业成本,浪费企业资金,甚至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人为制造矛盾,视内部控制制度为麻烦。因此不遵守内控规定,不按程序操作,频频使用例外原则,导 致内控制度威慑力下降。再加上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人员责任感不强,造成制度落而不实、有章不循的状况。

2、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造成决策失误。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仍相当严重。一方面是有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利用信息优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隐瞒不良状况,或利用制度漏洞寻机粉饰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经营业绩,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3、信息沟通不畅。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内控控制纳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涵盖内部控制基本流程和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传递、报告、披露等节点的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影响了生成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信息失真,导致错误及舞弊现象的发生。有的企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贪污公款,挪用或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等手段非法侵占企业资金,致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4、内部审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很多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控执行的监督评价机构,本身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独立监督。但目前很多内审部门地位比较尴尬,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 益服务的依附性,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很难开展工作,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果等方面,也就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独立监察的作用。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1、提高认识,增强内控管理意识。

要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培训。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只有所有员工都清楚他们在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位臵和角色,并协调一致,才能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而单位管理高层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只有切实加强对领导层内部管理知识、信息技能的培训,加强他们对内部控制作用的重要性认知,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健康发展。

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控制情况一般均以会计数据反映,规范而严格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准确的必备条件。一个严格而有效的会计控制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为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投资行为的内部控制;二是加强对筹资行为的内部控制;三 是加强对应收帐款的内部控制;四是加强对担保行为的内部控制。

3、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能够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承担的责任。能够使企业收集到的外部和内部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得到迅速地传递和交流,方便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并对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把握先机,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效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4、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地位,充分发挥其独立监督任用。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有监督力量。作为保障内控效果重要手段的内部审计,其在内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得到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更能从企业全局角度监控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更能从企业实际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提供防范风险加强内控的有效建议,帮助管理层落实整改措施。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建设,树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中,内审机构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与被监督对象无利益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企业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能对违法违规现象起到震撼作用。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属于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分析其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如是属于主观原因的,要报请企业决策层,坚决予以查处,责令有关部门及时纠正;如属于制度设计缺陷的,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对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先进性和权威 性。企业还应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应该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的审计人才,而且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才能使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任何机制有效运作都需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内控机制也不例外,相关的评价制度是促进其运行有效的必要条件。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遵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评价形式等,都应在建设和完善内控制度过程中予以考虑。只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有现实的可运行性和有效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先进的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已融入到我们的经营管理体制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升管理效率,有效保证企业经营效益和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企业内部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问题,更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规避风险、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为旭.《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点思考》.财经界.2011.[2]沈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3]张海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1(11)

第二篇:发展企业先进文化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发展企业先进文化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学习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丹桂飘香,菊花怒放!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公司在投资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也在持续发展进步,这之间,是企业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实现员工成长的过程。

从毕业后成为了安彩高科的一分子,从新员工培训时从老师对公司的简介中了解企业文化内容之后,在其后具体的工作中对此也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和体会。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是“企业文化”这盏明灯在指引着公司的发展,在指引着公司职工的奋斗目标。在引导着公司在锐意进取的发展。从开始的安彩“十大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工业争光”,到后来逐步深入的“七字管理体系“、“三、二、一企业文化体系”、“三圆理论”、“五化理论”,我也一步步深刻体会到安彩的企业文化内涵,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体现着安彩人的精神。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企业要发展、要突破、要跨越,必须借助于企业文化,因为它是企业发展强劲的动力!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培养企业与与员工互相之间的忠诚。“忠诚为先,业绩为重”,这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如何成为企业有用的人才?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是要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大局观;二是要树立“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敬业观。从我在安彩这几年的工作当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忠诚是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的健康社会关系。企业是核心,员工是基础。企业对员工负责,一个诚信守诺,维护和关爱每个员工平等的权利、利益的集体就有凝聚力、向心力;员工对企业忠诚,就能自觉为集体发展做出贡献,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团队和谐的精神。一个企业,具有忠诚的内部关系,必定众志成城。一个员工,具有忠诚的品质,必定奋发有为。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

注重企业与员工的责任感的培养。全力以赴去完成目标和推进工作,这就是责任,明明有能力但工作不到位,给自己找各种原因来解释、搪塞,这就是不负责任。责任包括对公司,对自己,对产品,对每一个客户,多少年来正是秉承这样的文化宗

旨,我们创造了不少辉煌的成绩。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责任与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荣。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责任是成果,责任是创新,责任即效率,责任即生存。责任是员工的立身之本。对于员工来讲,工作就是责任,就是与公司荣辱与共、携手共担。在公司的不同转折阶段,选择留下是对公司的信任,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对留在公司的人来说,安彩兴则我们荣,安彩衰则我们困,责任在肩,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激发工作热情,释放创新能量。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在其岗就要尽其责,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对内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去做好。只有做好了,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对外要致力于降低经营成本,控制投资风险,拓展增值空间,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对股东负责;多交利税,对国家负责。

要积极有效的提升效率。做事不仅要效率高,还在于执行力强。我们公司的“三讲三不讲”: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讲自己不讲别人。这一企业文化体系在公司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它使安彩形成了良好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安彩人,无论在生产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以“三讲三不讲”为原则,用群体行为的观念,工作向外跨半步,向内使劲,从内部找问题找根源,挖掘内部潜力,就可以彻底改变那种遇到问题,讲困难、讲别人、讲客观、讲外因,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的作风,从而有效完成公司的大方针、大目标,从根本上提升效率。效率不仅在对外活动中,在我们内部的沟通交流上,效率发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内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在外部动作上。生产线上各工序的协调性,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顺利,决定着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连通速度,决定着任务的周期。所以,效率在很多时间都可能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只有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体现我们对人、对产品、对客户的尊重,赢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总之,和谐的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是企业员工能自觉而愉快的去遵守这些规则,要获得这样的和谐,需要企业、员工都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深刻理解企业员工相互依存的道理。人创造文化,文化也改造人。企业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员工的思维模式进行了重组,员工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统一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点滴践行文化,宣传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完善自身素质,不断深化、丰富

文化的内涵,共同营造企业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与企业共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造出持续发展的天地,让我们的文化理念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得以充分的演绎。

今日我为安彩希望努力,明天安彩给我希望。

2012.9.18

第三篇:充分发挥劳模精神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劳模精神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浅谈新时期企业如何充分发挥劳模作用

樊保印

无论是政府、事业单位,抑或是国有企业、私营公司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劳动模范的社会示范作用的发挥,精神风采的彰显,业务工作的创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珍贵。

在职工群众心里,劳模就是展现着企业精神和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显示着工人阶级作为企业创造者和企业发展主力军的伟大作用。随着企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式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既是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进性所必须,也是实现企业发展与进步的迫切需要。针对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发挥劳模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劳模精神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在职工群众心里,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颗螺丝钉,他们办事认真,埋头肯干,踏实工作,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事,无私地奉献。这种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对企业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全体职工的学习榜样。其次,劳模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同时,他们勤学善思,克难攻坚,业务熟练,以优异的业绩成为企业的标兵,得到职工的尊重。再次,劳模勇于开拓创新,为企业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收益。最后,劳模又是一面镜,职工能够从劳模中找出自身的不足,有了劳模精神的感召,大家有了标尺,就能够更好的崇尚岗位责任,牢记工作制度,时刻不忘履行工作职责。总之,劳模精神能够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的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合作效应。

二、企业如何发挥劳模作用

劳模是“愚公”,有着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劳模又是“智者”,有着推动发展的聪明才智;劳模更是品牌、是旗帜、是冒险者、是实干家。作为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劳模的意义,同时要从以下几点去重视劳动模范。

第一,进一步加强劳模的宣传。大力弘扬和宣传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尊重劳模,以劳模为荣的氛围。第二,切实关注劳模生活。落实好劳模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等各项待遇,增强劳模的自豪感,使他们在企业发展建设中再立新功。第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发挥劳模对企业的推动作用,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品牌的重要作用。

三、规范劳模评选制度,关心劳模生活学习,认真落实劳模待遇

1、思维转换,制定新时期劳模评选标准

八九十年代,劳模的评选标准是以“老黄牛”的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标准,这种评选制度在新时期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误区。新时期真正的劳模不单单应该拥有“老黄牛”的品格,更重要的要具备创新的思维,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探索工作的热情。因此,在新时期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以“智能

型、创新性、业务性”等多方面为指导,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建设的劳模评选制度,这样更能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对工作的热情度。

2、转换思维定式,减轻劳模压力

劳模大多是职工中的老实人、憨厚人,他们大都不善言词,不表现自己,只是一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又能共事的任劳任怨式的人物。在现有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心理,认为劳模就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图回报”的人,是苦、脏、累、险、重活的承担者,只要成为了劳模、登上了“荣誉高塔”,那么就应该多干活、少享受、不计名利、大公无私,但劳模也是人,吃五谷杂粮,食人间烟火,他们同样需要生活的基本条件,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发扬,但“带病坚持工作”的旧观念应该改变。我们需要老黄牛,而老黄牛都累倒了,又有谁愿争当老黄牛?所以,劳模在做出奉献的同时,企业应该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物质条件,以好的生活典型去引导更多地人去当劳模、想当劳模,这才是评选劳模的真正含义。

3、关心劳模、落实待遇

劳动模范在企业发展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同时有些劳模的身体健康情况却每日剧下。因此,关心、爱护、帮助劳模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对劳模的责任。企业要从以下几点关心劳模,落实待遇。首先,应该建立劳模生活、工作、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劳模基本情况。其次,定期开展劳模座谈会,解决劳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多的关心

劳模的生活,每逢重大节日应对劳模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针对困难的离休劳模家属要给予优先的帮助救济。同时,要认真落实劳模待遇,在晋职、晋级、子女上学、就医购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4、加大奖励措施,凸显利益效应

在大力宣传劳模精神的同时,要建立劳模奖励基金,加大一次性奖励标准,让劳模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能够激发企业职工当劳模、争劳模的积极性。同时,做到无论职务高低,奖励标准应当一样。

新时期,新阶段,企业或公司都应有一面旗,有一面镜,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改革的先锋,是树立职工群众中的坚实榜样,更是企业永不褪色的骄傲;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为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四篇:做好人性化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做好人性化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在我国盛行已有一段时间,但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的企业还不多,大多流于形式,变成口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传统的等级体制对企业影响很深,“官本位”现象在企业中很是严重;

2、很多企业与市场接触的深度不够,“政治企业”、“政绩企业”在我国十分盛行。企业领导者追求短期政绩,以求个人的升迁发展,因此就很少考虑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内容并不深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爱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人所从事的。企业的兴旺发达,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员工的努力。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信任等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人性化管理的至高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员工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组织氛围和共同愿望,并进行内在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发展和自我实现。

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模式,而“文化管理”的运作和实践的核心是人性化管理,因此,探讨和研究企业人性化管理问题,不失为增强企业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企业员工是重要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人性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其次,企业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人性化管理通过对员工的重视、对员工的发展的强调,把员工及其自我实现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东海在近年来的人性化管理实践中,始终坚持“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再做事”的理念,强调了“做人是第一位”的思想,以人为中心,把员工作为第一上帝,全心全意为员工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以换取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业绩,做到了从人性的角度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

再次,企业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人是管理的目的”的思想境界和企业哲学。人性化管理把员工作为主题,与其他管理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采取的措施都是有利于人、有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如果企业能够让员工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不断创造自己,开创一个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就达到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WTO把我们融入到一个没有边界的经济体系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我国企业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寻求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抵挡外部竞争实力冲击的坚实后盾,也将是企业组织获得最大价值增值和丰厚利润回报的最佳途径。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的价值理念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完善自身的一种重要的举措。所谓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是指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中,要以“柔性管理”取代“刚性管理”。“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性化管理。

1、瞬息万变的环境呼唤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我国企业原来的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激烈的环境变化。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从外部环境来说,“人性化”管理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人的因素企业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人才的竞争。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在管理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从内部环境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职工的参与。企业只有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人性化”管理是激发创新的有效机制

有人把在严格制度管理下的员工比喻成高速运转机器里的零部件,只能被动地跟着机器转动,而没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比制度约束更高明的,是企业实施的“人性化”管理。这种“人性化”管理使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制度约束对于员工而言是“要我做”,而形成心理契约对于员工而言却是“我要做”。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是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而“人性化”管理正是给员工提供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

3、“人性化”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作出高质量的决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作出决策的速度越来越快,决策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任何管理者都难以独立决策,必须转向决策的民主化,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改善决策的速度和质量。而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让职工充分地参与到组织的决策当中,体验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既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又便于决策的执行,充分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4、“人性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通俗地讲,人性化管理风格的实质就在於“把人当人看”,从而才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或者是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讲求高效率、竞争力的现代,许多企业致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专业与技术,但是,如此就能爲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吗?显然不是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机械化的管理,给员工的感受就像是挂在办公室、车间门口的玻璃镜片,冰冷冰冷的。其实是这些企业领导人忽略了所谓“看不见的东西”──人性化的管理,从而导致了管理效率低下却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适合现代人的新型管理模式,应该包涵情感这一人性化的重要因数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成爲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线索和趋势之一。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人性化管理中的情感因素将会使企业的员工空前团结,成爲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它不仅可以使员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得到宣泄,而且直接结果是员工能够更多地静心工作,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其次通过这种情感的纽带,可以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结合起来,爲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使员工的努力方向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达到高度统一。

如今,我们习以爲常地讲企业需要管理创新,事实上管理创新的实质就是观念创新。而在知识经济与资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企业管理也将逐步演变成一场观念的革命。而要想最终取得这场革命的胜利,以人爲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最终将取代以约束爲中心的“物化”管理。

三、企业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

1.首先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人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的行为、心理表现。许多成功的企业,正是树立了“以人为本”这样一种价值理念,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国内现有成功企业不难看出,任何企业只有实施“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这个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才可能会迈上科学、有序的轨道,企业员工才会团结协作、积极主动、行为规范、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是美好的。如果一个企业在实际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实施“以自我为中心,非理性集权管理”模式,这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会步入混乱、无序的轨道,企业员工就会私欲膨胀、各自为政、放弃责任、混时度日,这定会将企业推向衰败。

2.有了先进的理念,还要有合理的制度与之配套

健全合理的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再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制度作保障,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以合理的管理制度如规范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管理平台和科学的决策体制和监督体制等来整合个人利益,协调各种冲突,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

3.建立起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更愿意全心付出,达到自我管理和价值实现。对于员工来说,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都比较容易被满足,但在被尊重的需求上,许多员工都抱有怨言,认为自己经常不被尊重,经常被经理视为己有,时刻受到经理的监督,被管制得很严,没有一点时间可供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想法无法得到实现,工作环境很压抑。相反,员工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个人的发展问题,希望在工作的时间补充知识,提高技能,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娱乐。如果员工作为个体受到了经理的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欲求得到了重视和满足,他们才更愿意用心工作,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员工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管理人员打成一片,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主动与管理人员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人性化的管理就要有人性化的观念,就要有人性化的表现,最为简单和最为根本的就是尊重员工的私人身份,把员工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和管理,让管理从尊重开始,让员工普遍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一个组织所最希望收到的效果。

四、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须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目的。

第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明的重视人性的思想,体现人文关怀。

仁爱精神在中华民族长河中源远流长,伟大的革命先躯孙中山先生毕生倡导“天下为公”,倡导“博爱”的精神。这种人性思想和观点,强调从无私的动机出发,舍己利人,舍己爱人,与人性管理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事实证明,那些让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无一不是坚持和发扬重视人性思想的结果。

目前,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下产生强烈的碰撞。企业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打造百年企业,长盛不衰,枝繁叶茂,必须深深植根于企业

文化的肥壤沃土中。

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没有比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视“家”为宇宙的中心,看作生命的摇篮、生活的爱巢、避水御浪的港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意识到,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只有“大家”的繁荣富强,才有“小家”的幸福安康。因而人们期盼企业成为团结、和谐、温馨、可爱的大家庭。

“家文化”实际上是人性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意味着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不断提高;意味着要创造一个人人有权参与、发挥团队精神、坦诚相待的工作环境;意味着要关心员工生活、营造和谐温暖的集体氛围。当每一个员工把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自己的个人目标融为一体时,当员工个人素质和合作精神不断增强时,企业就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和发展。

第二,创造适合人性化管理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企业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这是保持员工满意至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企业有敬业、进取、宽容的合作氛围和激励制度,就能充分发挥员工潜在的能量,就能营造一种非常融洽和协调的企业氛围,形成上下同欲的强劲的凝聚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我们重视两种人的价值:一是员工,一是用户。要不断地为员工创造一种发挥价值的氛围。”

第三,企业必须培植适应人性化管理的丰厚土壤。

进入21世纪,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所有员工在企业这块土地上自然成长,长高则高,长矮则矮,这就是所谓的“土壤学说”。企业要培植丰厚的人性化管理土壤,一要给员工提供宽松的生存空间,使员工迅速成长起来。二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实现“以发展创造机会,以机会牵引人才,以人才创造更大的发展,形成更多的机会”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三要高度重视员工的潜能开发和自我超越。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如何发挥潜能,全在于自我超越。因此,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要由“制约+控制”阶段,向“激励+学习”阶段转变,改变过去以控制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发掘员工的潜能,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性和主创性,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显著特点。

第五篇:浅谈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

陈伟志

浙江大学经典总裁高级研修班21期学员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这既是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任何企业的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体现了企业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

具体说来,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已经制定出相应内控制度,也很难具体落实执行。第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为节省成本,财务部门人员少,缺乏牵制环节,且部门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第三,企业制度不健全: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四,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较严重。第五,企业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没有鲜明的企业文化,或者说软实力不足。表现为企业没有强劲的凝聚力,职员没有踏实的归属感,容易发生泄密等损害企业利益及形象的事件,而且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大幅出现毫不犹豫的跳槽现象。

(二)风险意识淡漠,轻视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现阶段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诸如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但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中没有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形同虚设,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决策。当前我国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弱化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不足、风险意识薄弱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管理层重视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轻视内部管理,轻视内部控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来考虑。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操作规范流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致使无法追究责任。第二,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很多。第三,有些企业核算制度弹性过大,使信息的可比性较差,误导决策,造成重大损失。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遗憾的是不少企业重于发展、轻于管理,存在着成本控制力度不够、资产严重浪费和损失等问题,经营效益不佳,人员变动频繁,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不力

内部审计机构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这主要表现于:第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功能仍然是查错防弊。只注重事后监督,不注重事前、事中的控制;只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而忽略对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第二,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实质上由管理层领导且与其他部门平行,因此独立性较差、权威性较差。第三,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由财会部门转来或由财会部门人员兼任,缺乏审计知识,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复杂化,内部审计人员很难满足需要。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树立先进管理思想。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确保企业全体员工都明确自己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第二,强化“两会”监督功能。首先要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关键问题是要保证董事会在决策、监管过程中的独立地位,为此,必须严格限制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重合,同时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其次要强化监事会的权力,明确监事会失察的法律责任,确保监事会责权利的落实。第三,建设“学习型”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强调“学以致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实际而论,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处于原始阶段,离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还有相当差距,应该抛弃个人经验主义的一些东西,以谦虚的态度,从先进同行那里学习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时,还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和制订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内控制度。

第四,优化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在设计时,应对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与利益明确规定,既要防止权力重叠,也要避免出现权力真空,使每一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和具体人员负责。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内部控制责任体系 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重点引导企业加强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线的相关标准建设。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清晰的业务流程,合理地对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控制和考核,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应当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描述、权限指引等适当方式,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

内控流程的建立关键在于落实、执行。

首先是层层落实风险控制责任。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原则,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明晰风险并按章办事。

其次是实施内控工作督导制度,建立督导责任制。有明确的领导分工负责,建立“一把手”责任制,财务部牵头,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内控领导小组。由内控相关人员督办内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培训、检查,指导内控工作的开展。

再次是将内控建设工作纳入到各部室的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单列一条直接作为绩效考核的扣分指标,确保了内控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三)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首先,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只有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同时,还要合理客观地评估企业现状和风险。企业应参照规范的内容对现有规章制度及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制度体系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改进现有内部控制措施及发现其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合理、客观评估企业现状,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在规范性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自我完善、不断提高的较为实用的内控机制,又要积极借鉴其他企业及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成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应密切关注内控指引的建设与更新,以正确把握政策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同时,还要通过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

(四)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保证。目前,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公司的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

第二,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不断拓展,不仅要进行事后的审计,还要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不仅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还要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下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部控制--企业会计准则

    引言 授课讲师--熊英本章课时:43分钟 内部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 第10号—研究与开发 授课讲师--熊英本章课时:86分钟 研究与开发概述 研究与开发业务流......

    航运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

    浅议航运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 本文尝试从行业的角度讨论远洋运输行业从事航运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及应对风险的措施和手段。 一、风险的含义及风险管理的起源 风险是指......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 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2007—2008年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我院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院校持续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院校持续发展 福建龙岩财校王福全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院校未来的发展。本文肯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重要地......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_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我院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

    加强企业福利建设 助推企业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福利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钢集团企业年金实施情况报告中国中钢集团公司邵殿祥刘增田李荣训林敏董育珠[报告摘要]中钢集团在2008年初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成为......

    搭建青工成长平台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搭建青工成长平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对集团企业如何让青工更好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尤晓辰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人才的可持续性。青年作为企业员工队伍中的重......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龙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龙门科技集团,位于秦晋交界的禹门口,北依吕梁山,西临母亲河,侯西铁路在集团境内穿越而过。集团始建于1996年,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