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的迁移(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23:1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中心的迁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中心的迁移》。

第一篇:文化中心的迁移

最佳答案

文化中心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运 动现象。它是在经济中心转移的牵引力和政治中心转移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下逐步迁移的。然而,数干年来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一旦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心转移到某一个地区,它又会进一步促进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一千多年来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尤其是近百年来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的形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上真正认识到这种历史的必然性,那么,在实践中,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瞻前顾后,踌躇不前;就会失去机遇,遗恨千古。

一、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经济中心(又称经济重心)即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导致文化中心转移的基本的、稳定的、也是最大的牵引力或推动力。当然,经济中心的转移是逐步过渡的,是在地理环境变迁、社会政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一个地区渐次向另一个地区迁移的。根据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果,从上古到秦汉时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稳定在中原地区。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拉开了江南经济开发的序幕。虽然此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是已经开始微微向东南倾斜。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全国的经济中心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自宋元以来的干余年间,由于黄河流域环境不断恶化,长江流域条件优越,致使中国的经济中心始终稳定在江南地区,而且从未出现过再度回复到黄河流域的任何可能性。这种南盛北衰的格局起码还会维持若干个世纪或更久。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中心转移的这种基本趋势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吸引着中国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先后在北宋王朝末叶和灭亡之后相继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中心的转移,另两类中心的转移就很难实现。政治中心一方面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势的不断转换,它有时往往脱离经济发达地区而向斗争的第一线转移,它对文化中心转移的影响是有条件的、不太稳定的。当两者转移方向一致的时候,政治中心则往往促进文化中心地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夏、商、周三代到北宋灭亡的三干多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始终在黄河流域,并且沿着西安—洛阳—开封轴心缓缓自西向东迁移其中历时最长者当属西安。自秦汉到隋唐的千余年间,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它领导中国文化第一次在汉代、第二次在唐代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高峰。公元1127年的开封陷落和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的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杭州和南京曾一时成为偏安王朝的首府。然而,由于塞外游牧民族对农业王朝的威胁并未消除,所以,中国的政治中心便在明朝初年北上燕赵,北京成了最近数百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

二、中国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轨迹1.中原文化时代根据我们对2500多年来中国历代人才地理分布的空间转换过程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夏商时代文明起源一直到北宋灭亡的300。年间,中原地区始终支撑着中国文化的江山。故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原文化时代”。从上古到秦汉时代,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稳定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因而这里人才辈出,学风浓厚,齐、鲁、关、洛为学术重镇。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崛起,百家争鸣,各持学说,各据地域,学风弥漫于黄淮之间的鲁、齐、楚、魏、卫、韩、赵地区,尤以孔子讲学的鲁国学风最浓。东汉时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仍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发达的齐、鲁、宋、楚、韩、卫一带,学风依然浓重。就东汉的行政区划分

来看,也是以充州学风最盛,而充州又首推陈留郡鼎盛。从三国时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中心)的微微向东南倾斜,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一直到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转移到东南地区,南方学风经历了长达六、七百年的逐渐兴起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向艰难转移的过渡时期。唐代学风的全国分布仍然表现出北盛南弱的总态势。在学风浓重的黄河流域,学风分布的轮廓恰似一把以关中为柄的巨型扇子,扇叶覆盖了今天的晋南、冀南、鲁西、苏北、皖北以及全部河南省域。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在当时河北道南部的赵州、冀州和流州。与此同时,南方学风盛,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人才尤为集中。这一形势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值得注意的是,从唐代开始,福建泉州的学风已经兴起,历宋、元、明、清而日渐兴沿海学术重镇。北宋是我国文化中心自黄河流域彻底转向

江南的关键时期,这时的长江流域在文化实力上 与黄河流域旗鼓相当。当然,由于传统力量的支 持,黄河流域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人才和学风 密集于西安一洛阳一开封轴心线上,其中尤以作 为北宋“文化首都”的洛阳独领风骚。在南方,北 宋时代学风最盛者为福建路,次为两浙路。福建 学风之盛,显受朱熹影响。他虽为安徽人,但出生 和讲学均在福建,形成所谓“闽学中心”。2.江浙文化时代

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时代”的开

始。在此后的七、八百年间,从长江三角洲到杭州 湾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迭出,群英荟 萃,被誉为“人文渊蔽”。

从南宋到元、明,学风盛行江、浙、赣地区。南 宋时代学风的分布,在我国南方自西而东形成所 谓五大学风盛地,即四川眉江、资江流域的蜀学、湘江流域的湖南学、赣江流域的陆学、钱塘江流 域的浙学和闽江流域的闽学。元朝虽然为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牧者王朝”,并且建都于大都(北 京),然而中国学风南盛于北的总趋势仍未改变,其中以江、浙、赣和皖南学风尤盛。到明代,中国 学风南盛北衰的局面已成定局,形成了以江、浙、赣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学风密集区,尤以苏州人才 密度最大。

清代学风敛聚江、浙和皖南。江西学风到清 代明显衰减,人才密集区收敛到苏南、浙江和皖 南地区。其中苏州人才之众,冠绝全国,次为常 州、扬州和杭州。在浙江,浙西学派以治经学为 主,浙东则以史学见长。皖南人才集聚于宁国、徽 州二府。福建学风与人才分布于闽江和晋江两 岸,前者有闽县、建宁,后者有晋江、安溪等学风 盛地。

3.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的形成

近百余年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 迅速发展和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影响,使得我国 人才一学风密集的地区逐渐由清代的江、浙、皖 南三角地带渐次顺着江、浙沿海向南发展,初步 形成了北起江苏南部、历浙江、福建而至广东的 我国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根据我们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改称院

士,下同)籍贯统计的结果发现,在统计的242位

学部委员中,北方(吉、辽、京、津、冀、鲁、豫、陕)为49人,占全国的20写;南方(皖、川、鄂、湘、赣、苏、浙、沪、闽、粤、黔)多达193人,占全国的 80。这是自宋、元、明、清以来我国南盛于北的 人才分布总格局的继续和发展。

在南方人才分布的态势方面,一个显而易见 又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学部委员的出生地集中分 布于东部沿海的江、浙、闽、粤四省,从而形成了 与弧形海岸带一致的所谓“新月形文化带”。地处新月形文化带北端的江苏省,是人才最 密集的地区。全省有学部委员58人,远远超过 我国北方8个省市学部委员的总数(49人),占 全国的将近1/4(24.0写)。

仅次于江苏者为浙江,全省有学部委员40 人,占全国总数的1/6(16.5%)0 上海也是人才与学风密集的重镇,全市有学 部委员11人。

福建省共有学部委员24人,与北京、天津、吉林、辽宁、河南和陕西等6个省市学部委员总 数相等,占全国的1/l0a 广东省有学部委员20人,占全国学部委员 总数的8.3000

三、东南沿海的机遇 1.岁月悠悠,千载难逢

中国文化中心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过程,经 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显而易见,从公元前 1900年夏王朝后期中国文明起源②到先秦时代,黄河流域文明在长达3000多年的时间中都占有 绝对的优势;即使到汉唐时代,黄河流域的文化 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北宋时代,尽管中国文化中 心南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但中央政府仍然采 取“竭三昊以奉西北”的政策,以遏制文化中心的 转移。只是在最近的七、八百年间,中国的文化中 心才彻底移到了南方,而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的形成,如果从中国文明起源时代算起已经经过 了整整38个世纪。岁月悠悠,机遇瞒珊,来之不 易,千载难逢,东南沿海人应当更加珍惜这一大 好时机。

2.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

数千年来,在中国国内文化中心逐步向东部 沿海地区,特别是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向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辐射、传播,形成了披染中国传统文化风采的“汉文化 圈”。到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东亚经济一文化 地理的新格局,它以独具东方风韵的经济文化共 同体的面貌登上了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历史舞 台。东亚经济一文化地理的新格局以中国传统文 化核心区为依托,呈同心圆状向太平洋方向辐 射、扩散,大体上形成了四个经济一文化带。其中 第一带为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带;第二带为包括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新月 形文化带;第三带包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 等四个国家或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亚洲“四小 龙”;第四带即经济发达的日本。显而易见,包括 东南沿海在内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新月形文化 带正处在十分有利的经济一文化地理位置上,它 不仅背依腹地辽阔的黄河一长江流域,具有丰厚 的资源储备,而且面对东亚经济率先腾飞的日本 和“四小龙”,具有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捷足先登的 优势。深而言之,由于第三带和第四带同处于“汉 文化圈”之内,因而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血 脉相联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比起 西方国家来更容易学习日本成功的经济,在即将 到来的2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中心向亚洲一太平洋地区的转移,东南沿海经济腾飞的光环已经 高悬中天。主要参考文献: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e ②夏绷:《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廖智宏〕

〔作者简介〕王会昌,男.萦古族,1943年S月生,河南省南

阳人,理学硕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来教授。主要著作有《中 国文化地理》和《古典文明的摘篮与墓地》。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 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回答者:

第二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XXX镇文化服务中心

2014年工作总结暨2015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XXX镇文化服务中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工贸强镇 文化兴镇”的思路和要求,继续加强阵地建设、培育挖掘人才队伍、大力开展文体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智力支撑。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工作

1、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功能规划、资源整合、氛围营造、资料完善、汇总上报、检查验收等工作;督促各村、各社区完善三室一场一栏(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文化宣传栏)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功能设施,在确保XXX村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满足群众观看电影需求的基础上,申报确定XXX村、XXX村两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试点;分别为XXX社区、XXX社区、XXX社区三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示范点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307本,价值10694.2元;通过对各村、企事业单位现有体育健身设施的登记、汇总上报、积极争取乒乒球台3副,棋牌桌椅2套增配至镇政府、XXX社区、XXX社区。

2、培育文艺骨干,提升业务技能。积极挖掘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等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年内组建注册了XXX堡村广场舞蹈队、XXX村曲艺协会、XXX村广场舞蹈队、XXX曲艺协会、XXX艺术团等五支民间业余剧团,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团开展民间业余文艺活动。同时积极组织60多名文艺骨干参加XXX市201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XXX县2014年文艺骨干培训;XXX县乒乓球、羽毛球三级裁判员培训;永昌县2014年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暨太极拳、健身气功、工间操、体育舞蹈培训班等培训,均获得了市、县级培训结业证书。

3、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为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后组织开展了“梦想起航”迎新年联谊晚会和1250多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居民群众、学生等参加的“XXX杯”环城赛;开展了迎新春〃送春联“进农村入社区走企业”活动,为镇机关干部职工、村民、企业职工免费书写春联2500余副;组织开展了XXX镇2014年春节小戏小曲调演活动;联合镇团委开展了慰问敬老院文艺演出活动;联合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举行了XXX镇敬老院启动仪式;联合镇妇联举办了庆“三八”“巾帼建功创新业平凡成就中国梦”演讲比赛;组织开展送文化“进农村走社区入学校”文艺巡演20余场;举办了“践行群众路线 唱响魅力河西”文艺演出,围绕群众路线、联村联户、创建文明城市、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美丽乡村建设、禁毒、反邪教等七个主题,歌颂了党的好政策,赞扬了领导班子创新多、城乡面貌大变化,吸引了2000多名观众的观看、喝彩;联合市县文明办、文联组织开展了“送家风、家训”活动,为西庄子村书写作品100多幅;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集中送文化、送演出、送图书、送书画、送电影“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文化服务活动6场(次),分别为XXX社区、XXX社区、XXX公司、XXX公司、XXX有限公司等五个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点送去图书2400余册,书画100余副,切实满足了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广大农民工投身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参加了XXX县2014年春节小戏小曲调演及“四月八”民间庙会专场演出;组织社区文化专干及文艺社团负责人参加了金昌市永昌县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启动仪式等。

4、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确保健康有序发展。对镇区内网吧、KTV、棋牌娱乐、旅行社等26家文化娱乐场所每季度定期进行安全、环境保护等检查,对存在证件不全、消防设施不健全、安全通道不畅通,应急灯、消防指示灯不亮、噪音污染等问题的部分门店责令限期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整改结果;在安全检查中,同时开展普法综合治理工作,现场印发禁毒宣传彩页180份、防范邪教组织知识手册60本,并监督张贴在显眼位臵,确保经营者守法经营,杜绝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的发生,切实让文化市场运行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居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文化环境。

5、加强文物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制,继续对现有17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5处,古墓群9处,古建筑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处,其中有5处被定为国家保护级)实行分片包段管护,与6名文物保护责任人逐一签订《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安全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做到“片片有监督 所所有管护”。对XXX住宅小区建设施工过程中先后发现的3座古墓,邀请省、市、县文物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做好古墓的发掘、清理及清理结束后防护帐篷搭建、安排专人值守等抢救性保护工作,清理过程中共发现基本完整及可修复的文物86件,破损无法拼接的碎片三百多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云山动物纹锥形石底座、青铜弩机扳机和底座、青铜戒指、五铢钱币、青铜发簪断片、绿釉陶器及漆器等,为XXX镇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文化旅游事业领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6、积极申报项目,落实建设资金。在确定XXX村、XXX村“乡村舞台”建设示范点基础上,以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为要求,积极申报确定了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堡村等五个“乡村舞台”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行乡村舞台建设工作;积极申报落实了农村固定电影放映点及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争取到位资金90万元;完成户户通天线发放调试3216套、农村气象防灾减震“村村响”设备架设14套,30余套户户通维修等工作,全面实现了地方台收视、收听的全覆盖,消除了农村气象防灾减震“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同时争取公共文化补助费、免费开放资金、小戏小曲调演等活动补助经费27.72万元,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7、全面完成文化资源普查及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完成文化资源普查数据汇总、系统录入、审核上报、资料归档等工作;完成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场地测量、数据汇总、系统录入、审核上报及资料归档工作。通过普查,全镇共有28个单位、128处体育场地,其中标准室外体育场地60处,室内体育场地19处,健身路径17处、健身步道2处、标准健身场馆7处以及非标准室外体育场地和室内场馆23处。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宣传、弘扬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奉献你我爱心 共建和谐家园”、“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民务实清廉”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12期;组织各社区、镇属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今年入选中国好人榜、甘肃省道德模范光荣榜的候选人XXX投票,最终荣登“中国好人榜”;安排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建设任务,各村、各社区及企事业单位通过悬挂宣传展板、横幅、滚动LED电子屏、设臵宣传栏、出黑板报等有效形式,强化营造宣传氛围,截止目前共悬挂横幅10余条、张贴标语12条、制作展板36块、设臵道旗40个、出黑板报5块、LED电子屏滚动播放20余条、在各居民楼栋口张贴“24字核心价值观”宣传板1200多个,发放宣传彩页5000份;在村、社区及文化广场、主要街道、路口制作张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60余块;继续深化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截止目前共评出八星级以上文明户2375户;分别以XXX社区、XXX社区为试点,积极开展“孝道红黑榜”、志愿者服务试点及推广工作;完成“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推荐、申报工作,年内推荐14家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市级文明单位,30多家单位被永昌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通过入户、摸底、调查等,XXX等6人入选“金昌好人榜”,推选XXX等4名同志为永昌好人;安排落实“善行义举榜”建设任务,在各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共设立善行义举榜73块,100多人上榜,共传播6万多次,较好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社会树立了好榜样。

(三)双联工作

推进“双联”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签订单位联村、干部联户目标责任书、帮扶规划及小康规划;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统一安排,慰问XXX村困难群众2户,每户送去300元现金及价值200元的大米、饼干等实物,慰问60岁以上老党员8名及离退休村干部1名,分别送去价值200元的大米、清油、蔬菜包等慰问品;组织中心联户干部分别慰问了各自联系的5名联系户,为他们送去了化肥及被褥、清油、瓜子、花生、春联等慰问品;组织开展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为XXX及XXX村民免费书写春联500余副;积极主动深入联系户帮助解决残疾证、低保的申请办理等农户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精心组织安排各项联村工作,驻村蹲点做好XXX村春耕、苗灌及河清公路两侧、村委会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同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督导帮助XXX村梳理、完善、归档软件资料8次;到田间地埂征求群众意见21条;为未能参加村党支部集中学习的6名老党员送学上门,学习了《党的章程》、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积极配合完成XXX村268户、915人社会保障信息卡核对、入户情况调查摸底表填写等工作。

(四)其他中心工作

1、对外宣传报道工作。截止目前,共刊播稿件46篇,其中《XX日报》6篇,党建网1篇,金昌文明网2篇,县电视台6篇,政务网30篇。

2、其他工作。按时完成镇党委、镇政府和工业园区党工委交办的中心工作;联合镇安全环保局、综治办、派出所、交警大队等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宣传活动;做好扶贫济困献爱心工作,5名干部为全县重大疾病儿童捐款1100元;配合完成清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配合完成科普、教育等其他中心工作。

(六)自身建设工作

年初制定理论、普法等学习计划,实行每两周一次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与例会制度,组织全体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机关四支部的集体学习和中心内部的集中学习,学习了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及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学习了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不断提升干部理论素养,以更加扎实的业务知识,投入到文化工作中,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独立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导致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未能定级,直接影响到上级文化专项资金的拨付。

2、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送文化“进农村入社区走学校”文艺巡演活动,各村观众较少。

三、2015年工作安排

一、做好示范区创建巩固工作;

二、组织开展好全民健身日、国庆、元旦等节庆期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加强乡村舞台、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电影放映点等项目建设工作;

四、继续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五、拟建沙窝汉墓博物馆及汉文化广场;

六、继续做好文化市场监管工作;

七、做好文物保护及开发工作。

第三篇: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培训中心文件

建文培 [2012] 2号

关于举办《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宣贯暨建设项目

招投标监督管理与稽察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已于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第18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该条例及《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的宣贯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配合各有关单位做好招投标监督管理与稽察工作,同时201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住建部等九部委共同颁布的《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进行培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批准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培训中心举办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宣贯暨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与稽察培训班”。有关事项详见附件。

附件:

1、培训须知

2、报名表

二○一二年一月五日

附件1:

培 训 须 知

一、培训对象:

各地招标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中心、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的领导及纪委监督等相关部门人员;项目开发、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评估;中、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等。

二、培训内容:

(一)招投标监管相关法规释义

1、《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

3、《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

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

5、《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

6、《重大建设项目举报案件处理办法》

7、《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第11号令)

(二)九部委共同颁布的《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三)政府投资项目稽察

1、稽察工作的对象、目的、分类、步骤、方法和处理措施

2、稽察工作主要内容:基本建设程序、项目招投标、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资金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档案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的稽查

3、政府投资项目政策环境的稽察,项目单位、参建单位的业绩、信誉评价

(四)《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起草情况介绍(以下简称条例)

1、条例与《政府采购法》的衔接

2、条例行政监督

3、条例招标公告发布媒介的指定部门

4、条例关于资格审查

5、条例投标保证金

6、条例评标专家库管理

7、条例招投标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8、条例法律责任

(五)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及案例分析

1、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开展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介绍

2、目前我国招投标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①地区封锁、行业垄断②虚假招标、规避招标③违法“串标”、分包和转包④评标专家不公正评标⑤招标代理机构不规范代理⑥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⑦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干预招投标活动⑧招投标活动中的行贿受贿

3、招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监管体制的制度创新

4、招投标监督形式:行政监督、经济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5、招投标主要工作程序

6、招投标监督管理与稽察的内容

①招标方式的选择②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发布③投标报名、资格审查④开标、评标、中标⑤合同的签订和履行⑥投诉举报的受理与办理

7、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

8、投标人维权注意事项与途径

9、典型案例分析

三、授课专家及培训方式:

拟邀请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领导与《条例》起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采取专家授课为主,辅之现场答疑。培训结束后颁发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培训中心结业证书,可作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与考评的依据,请携带一张一寸彩色免冠照片(证书用)。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

2012年04月20日—04月24日重 庆 2012年05月18日—05月22日乌鲁木齐 2012年06月15日—06月19日呼和浩特

五、相关费用标准:

1、培训费:1000元/人;

2、资料、场地、午餐、证书等费用1600元/人;

3、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报名方式: 电话:010-88112932传真:010-58688459 联系人: 马丽丽E-mail: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3号中国建筑文化中心802室邮编:100037

附件2:

报名表

2.如报名人员较多时此表格可复印使用,传真件有效,请用正楷字填写; 会务组联系人:马丽丽电话:010-88112932传真:010-58688459

第四篇:文化中心汇报材料

住龙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住龙镇位于龙泉市西北边陲,浙闽两省龙、遂、浦三县(市)交界处,距市区49公里。全镇总面积269.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总人口6164人,境内山高涧深,林木茂盛,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素有“浙南林海”之美称,也是我市重点革命老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弘扬老区文化和繁荣农村文化为出发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具体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为积极实施文化强镇发展战略,前年下半年开始,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中心创建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落实专门经费,不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为了改变原有的陈旧设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千方百计挤出经费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用于修缮场所、购置图书、多功能厅等硬件设施。2008年投资30多万元改建的1000㎡镇文化中心综合楼焕然一新,楼内文化设施齐全,包括多功能媒体厅、图书室、阅览室、信息共享室、音乐舞美排练室、乐器室、球类活动室、棋牌室、老年活动室、老区文化展示厅等活动室。新添置图书5000册,订阅《人生》、《当代家庭》、《农村信息报》、《科技报》等报刊杂志,为丰富我镇农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去处。有了宽敞的场地,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的面就广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山区文化的氛围。

3、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促进文化队伍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需要一支精悍的文艺队伍。我们在抓场地建设的同时,更着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文化示范户的创建:一是深入基层,对热心文艺事业的人员进行排摸,组建文艺骨干队伍,目前,我镇已有腰鼓队2支,军鼓队1支,舞龙队2支,舞狮队1支,舞蹈队5支,秧歌队1支,篮球队6支;二是派文艺骨干参加各种文艺学习培训班,提升文艺辅导素质;三是抓好文化示范户的创建工作,通过文化示范户的辐射作用,使农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4、以节庆活动为平台,抓好特色文化的开发

住龙镇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特色,镇文化中心充分 利用这一点,一是开展各种缅怀活动,如每年清明节清扫革命烈士墓,敬献花圈,“

七、一”组织党员参观苏维埃旧址,积极发扬革命老区传统,弘扬革命老区历史文化;二是依靠群团组织,经常开展文体、文艺活动,如每年举行的跨区域“两省三县市六乡镇文艺汇演”已成为特有的区域文化,为村民奉献节目内容丰富的文艺大餐,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三是邀请有关专家深入基层举办各类科普讲座,让山区群众也能及时掌握科技信息、科技知识,走上致富道路。

二、存在问题

主要有:一是包括老区文化在内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挖掘;二是基层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三是镇财政困难,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这些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发展方向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镇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文化功能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后,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对先进文化的推广力度,以进一步挖掘老区红色文化为着手点,培育和推进老区红色文化,保护好这笔缅怀革命先烈志士,追忆伟人丰功伟绩的宝贵文化遗产。

鉴于我镇财政十分困难,希望省厅领导能给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镇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建设地更好。

第五篇: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xx乡文化中心201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乡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强化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全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将2013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1、加强文化队伍和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明确发展思路,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而制定发展计划,结合村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和文化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情况,制定对村长期文化建设帮扶和培养计划。

2、加大对村级文化事业的工作力度和管理。发掘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充分挖掘特色民间艺术。

3、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创建工程。对照全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指标,实事求是的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督促加快“农家书屋”建设。今年上半年,高标准的建设6处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播放室。目前各村书屋图书藏书累计30000册,并且分编类别整理上架,书屋内配备的电脑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4、做好体育健身器材的安装工作、投放使用。今年3月份,采购的十几套健身器材通过选址,已经安装完毕,目前投入使用,且使用效果良好。

5、积极协调,统筹安排,搞好传统村落调查和古迹文字整理工作。按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安排,对汉代遗址、治铁遗址、宋代瓷窑遗址进行季度巡查,做好历史古迹的保护工作。

6、圆满完成xx乡首届农民篮球赛工作。在准备阶段,积极同各村对接,做好优秀篮球队员挖掘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并逐步落实,使本年10月份的篮球赛的顺利开赛,举办十分成功。

二、下工作打算

1、利用各村农家书屋的服务平台,做好暑假期间开放书屋、远程教育播放室的开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吃透政策,加强沟通联络,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持经常性接触和紧密联系,常汇报,多交流,确保工作有的放矢。筛选文明示范村、卫生示范村等上报项目,提高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成功率,积极与县委宣传部、广电局联系沟通,做好我乡各项文化工作。

总之,在今年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在下年的工作中,文化站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旺盛的活力、充沛的精力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建设文化强乡、和谐之乡做出更大的奉献。

2014xx乡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乡文化中心在上级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我乡文化中心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乡文化中心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文化队伍和村级文化阵地建设。

1、加强文化中心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发展思路,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而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结合各村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和文化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情况,制定村级文化建设帮扶和培养计划。

2、加强对村级文化书屋扶持和管理。今年六月我乡文化中心共上报3个农家书屋建设,健全了各项文化建设制度。

二、营造乡域文艺氛围。

1、发掘民间艺术资源。与上级部门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充分挖掘特色民间艺术。

三、开展群群众娱乐活动。为加强我乡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今年四月份,我乡举办了大型的广场舞活动,活动期间,邀请到了乡相关领导和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录制,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并选出优秀广场舞队,代表我乡参加县广场舞大赛,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为保护民间历史文化,每季度对汉代遗址、治铁遗址、宋代瓷窑遗址进行巡查,保证此类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完好无损。

五、文化工作方面,首先是加强对网吧的管理,总体来说,登记在册的网吧经营秩序良好,我乡文化中心坚持对网吧实行监督制度,严禁未成年人上网。六月份我乡与上级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打击黑网吧的专项行动,收缴电脑10多台。关闭黑网吧一家,极大的净化了网络市场环境。其次,在今年上半年,协同广电局在我乡x村、x村、x村开展了卫星电视广播村村通工程。

总之,我乡文化中心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打造生态宜居新彰南”这一中心,服务群众文化建设,为倡导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努力奋斗!

2015年xx乡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2015年,我乡文化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本乡实际,积极主动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推进各村文化广场和文化书屋对外免费开放工作 我乡文化中心认识到,实施文化中心免费开放,是乡文化工作从务虚转向务实的关键一环,是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在乡乡文化事业中的桥头堡作用,我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开放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开放工作,实行每周五日开放工作制,完善设备登记与外借制度,采取内引外联方式开展文体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走进文化中心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有效提升了文化中心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确保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拨付到村

在今年上半年月,拨付到我乡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到财政所后,为了使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我乡文化中心会同财政所对4个村的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资金规划使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并要求各村的文化项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在年底前全部资金足额拨付到各村,有效地加强了文化阵地和农家书屋的建设。

三、积极组织指导各类文体活动

1、四月份,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新节,我乡举办了大型的广场舞活动,活动期间,邀请到了乡相关领导和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录制,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并选出优秀广场舞队,代表我乡参加县广场舞大赛,取得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2、清明节前夕,与乡妇联、乡教育办等单位举办了“心连心手拉手”公益活动,祭拜了xx乡烈士公墓,观看了多位革命前辈的电教片,看望xx村,xx村等村孤儿共6人,并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

3、为保护民间历史文化,每季度对汉代遗址、治铁遗址、宋代瓷窑遗址进行巡查,保证此类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完好无损。

4、六月份的安全生产月,相关站所联手,在乡中心地段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共发放资料1000余份,现场解答安全知识50人次。

四、深入探索,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1、以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发现培育民间艺人为抓手,提升民间民俗文化的内涵。搜集、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和元素,如非物质遗产、名人传奇等,今年,我乡文化中心下大力气,邀请教师、老干部、文艺工作者等群体,开始起草编印《xx乡志》,将为我乡文化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协助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和记者来我乡开展新闻、地名、古迹、民俗文化、先进事迹等各种调研和宣传报道,在《青年网》、《长江日报》等媒体和网站相继对我乡的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做到早准备、早宣传,努力扩大对外界的知名度。

六、文化市场与农家书屋管理加强 加强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积级组织、协调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不定期对乡域内的书店、网吧进行督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清理不良文化现象,杜绝非法和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家书屋松懈现状有所改观,实行以点带面,重点指导了xx、xx、xx村等村的农家书屋的开放利用工作。

总而言之,我乡文化工作虽有一定实绩,但对照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则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夯实基础不懈努力。

2016年xx乡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2016年乡文化中心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开展文化事业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大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活跃了我乡的经济,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打造和谐宜居彰南作出了贡献。

(一)配合乡党委、政府,抓好文化工作

1、乡文化中心建设。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作为我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按时完成这项民生工程,乡党委、政府指定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且会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使部分村的文化广场在规划选址、征地、招标、建设等环节和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完成此项民生工程及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申报的xx村、xx村健身广场得到批复,并已组织实施体育器材、文化器材的安装工作。

3、建设完成全乡农家书屋,已完成图书和设备的发放,完成了全乡行政村全覆盖。

(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做好文化精神传播

1、结合我乡的客观实际和当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明确经营指导思想,守法经营,使文化市场管理走上轨道,规范化、制度化、法执法,健康有序地发展。

2、完成部分村广播室建设及广播村村通工程。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起到喉舌作用,为党委、政府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做好服务。

3、积极参加上级和县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大型文体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今年四月份,组织我乡2支优秀广场舞队,代表我乡参加xx县广场舞大赛,再次取得了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4、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文艺生活需求,积极协调县文化局、财政局组织的送文化下乡等各项文艺演出等活动。共在全乡23个村放映电影190多场次。

2017年xx乡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乡文化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加强业务技能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对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极为重视,组织学习了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抓住一切机会,引导进行艺术实践。通过各类学习,对我乡经济发展现状、人文地理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个人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乡文化事业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一年来,文化中心以乡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结合本乡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促进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年来,共组织了以下文化体育活动:

1、依照惯例,今年四月份,继续举办广场舞活动,并推荐优秀队伍参加县里的广场舞比赛,又一次保持了全县第三名的佳绩。

2、春节期间,动员周边的群众进行打陀螺、打篮球等竞技活动,以此丰富群众的节日生活。2017年正月初四,在xx村举办了“五公里健康跑”活动,参加村民达200人之多。篮球比赛始于2013年,中间因经费和场地原因,暂时停办,今年在广大村民要求和领导关心下,再次组织了乡青年篮球赛,群众反响强烈,诸如此类活动,只要群众欢迎,我们就会一直办下去。

3、四月份在xx村举办了“百姓宣讲直通车进基层”汇演活动。

4、协助教育办在每个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同学们积极参加,出人出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5、今年六月至七月,举办了“xx乡防溺水工作暨脱贫攻坚知识竞赛晚会”,演出覆盖了全乡23个行政村,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6、认真做好日常工作。

三、认真完成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完成政府的中心工作。参加了秸杆禁烧、精准扶贫等工作,协助做好政府大型会议的会场布置、会场服务工作。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我乡文化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好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中心的基础设施还未能有效地解决,图书室虽已建成,但缺少相应的设备,一是图书老化;二是书架有损坏或移作他用现象。

2、专项的文化活动经费欠缺,部分村至今还没接通网络,文化信息相对落后。

3、村部办公条件、服务条件相对落后,有待更新。有的村子,虽然干净整洁,却没有一台空调,每逢暑期酷热难耐,降低了村民学习娱乐的效率。

下载文化中心的迁移(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中心的迁移(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2021年镇文化中心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经过我们自身的积极努力,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全面......

    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

    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2010-06-27 23:06:2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镇文化中心2008......

    走进张家港文化中心

    团日活动策划书 —走进张家港文化中心 一.活动背景 神州八号的发射成功,引发了学生又一次航天热,而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代表了祖国的最新科技,同时,今年又是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澳门文化中心导游词

     多用途的文化活动场所。1998年底竣工,1999年3月19日由葡国总统沈拜奥主持揭幕启用。 澳门文化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澳门文化史上的新纪元。中心提供优质而多元化之表演、会议......

    文化中心调研报告(模版)

    文化艺术中心调研报告 ——以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等为例 班 级:建筑学0601 姓 名:陈冠宏学 号:0120603540210 指导老师:陈李波日 期:2011.3.11 文化艺术中心调研报告 文化艺术中......

    艺术文化中心年度总结

    艺术文化中心年度总结 艺术文化中心年度总结 时光飞逝,2012年的日历已翻过,回首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风风雨雨,我们有过挫折,有过困惑,有过喜悦。今天,我想感谢和哆来咪一路走来......

    艺术文化中心年度总结

    艺术文化中心年度总结时光飞逝,2012年的日历已翻过,回首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风风雨雨,我们有过挫折,有过困惑,有过喜悦。今天,我想感谢和哆来咪一路走来的每一位员工,感谢你们的努......

    宣传文化中心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宣传文化中心年终工作总结: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