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校园犯罪的综合治理
大学生校园犯罪的综合治理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也日益繁荣,尤其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的扩招政策、教育资源日趋丰富、家庭的重视等原因,每年都有很多的青年学子奔赴美丽的大学校园,这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在这看似美好平静的大学校园里,总有那么些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因此,对大学生校园犯罪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
治理措施
一、大学生校园犯罪的现状浅析
当前在校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且时常见诸新闻媒体的报道;同十年前相比,当前在校大学生犯罪不但在数量上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社会危害性上也不断攀升。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从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害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付某弑师案, 2007年“4.16”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发生的赵承熙枪击案,到如今的四川大学学生杀人案等等,无一不引起人们唏嘘、无奈和思考。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率近年呈上升趋势。纵观这几年大学生校园犯罪的案件,会发现其一般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犯罪起因因:往往因为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但也出现了因为男女关系问题而导致的犯罪。
(三)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四)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五)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六)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七)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八)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九)激情犯罪、偶然犯罪较为突出。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感的外在表现,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抑制性等特点。大学生犯罪和社会中的其他人犯罪的不同之处是大多没有深思熟虑、预谋策划过程,往往因琐事产生矛盾,发泄对对方的不满而犯罪或有偶然间的机会而一时冲动犯罪。
二、大学生校园校园犯罪原因分析
关于大学生校园犯罪原因,不应该仅仅将原因局限在犯罪学生个人身上,社会、学校、家庭也是诱发其犯罪的重要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1、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但他们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对法律藐视的心态、性心理不健康,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2、观念因素。很多大学生犯罪都源于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不认为盗窃手机是犯罪行为。有些大学生顺手牵羊盗走同学的手机,只是由于看到他人的手机比较新潮、漂亮,想自己把玩,所以才实施盗窃。盗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的行为,盗窃之后也没有想到要如何处理。在讯问过程中,很多犯罪的大学生都提到并没有想到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二)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人们对金钱、奢侈品等物质利益的追求不像以前一样犹犹豫豫,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校园中,很多人贪图享乐。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人是因为生活穷困,大多数都是因为希望得到更好的享受造成的。其实,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物质利益的看重无可厚非,但采取非法的手段是极其错误的。
2、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3、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产生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抓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等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此外,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存在重 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四)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当子女考入大学后,有的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旦子女犯罪,他们才感到惊讶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孩子当“小祖宗”,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大学生校园犯罪的综合治理
针对上述对描述的原因,我们在综合治理上要坚持惩罚和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一)惩罚。大学生犯罪后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减少犯罪的最直接的途径。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通过罚款或者监禁等处罚大大减少和控制了犯罪大学生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其他的大学生也起到了一定警示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二)预防。要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从预防方面着手。
1、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2、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 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发生的悲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消除其人格障碍,学会宽容,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笑面人生,热情生活,多交朋友,使自己的心理常常处于轻松愉快之中;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该以友情为重,不应过早确立恋爱关系。学校应该加强他们的性教育和性道德的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并利用它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3、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4、加强校园内的内部管理。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5、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社会治安问题十分敏感而复杂,它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也是社会法治状况的一种反映,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6、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结语
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明天发展的一个中坚群体,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事情,要做到预防、打击、改造并举,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第二篇:校园综合治理
校园综合治理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院(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本着对全院乃至全校的师生负责的态度,采取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措施,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问题,配合学校各部门进行整治,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1.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一)盗窃罪。
所谓的盗窃罪的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比如采取爬窗入室、乘人不注意、熟睡之机或无人看守之机)盗取别人的财物,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偷”、“扒手”等。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1500元以上),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或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15000元能以上),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类犯罪最多。
(二)抢劫罪
所谓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抢劫罪的,要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具有以下几种情形的,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涉及到侵害校园的主要有在校学生进行抢劫或者进入校园进行抢劫。
(三)故意伤害罪
所谓的故意伤害罪,是指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采用暴力殴打、用刀具器械砍刺等方法,造成他人轻伤、重伤、伤残等。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发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刑徒刑或者死刑。
(四)寻衅滋事罪
所谓的寻衅滋事罪,是指:在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动机是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有的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报复社会;有的是为了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获取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在客观上表现为: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严恶劣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取乐,或者殴打他人致伤);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结伙、持械追逐、拦截他人,或者追逐、拦截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多次强拿硬要,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强拿、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一般是指造成商店、饭店、舞厅、影剧院等场所的营业不能正常进行,交通堵塞,公私财产受教育到损失等)。有上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五)敲勒索罪
敲诈勒索是指以暴力胁迫、恐吓要挟的手段,使他人产生心理上的恐惧而交出财物 或者财产上的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1000元到3000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我国刑法鼓励公民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二十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锓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加强自我防卫能力的方法:
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2、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
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
3、掌握防卫方法。
一是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
二是要及时报告。一旦你自己或者同学遇到被不法分子侵害,以及同学有什么不良的动向,要及时向学校老师或者学校保安报告,让老师介入处理;
三、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
2.加强自身道行共创平安校园
一、前言
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而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不易被同学们重视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轻信他人、财物保护观念差的现象,更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保护他人;先学会保全自己,才能够贡献社会。
二、注意防火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
大学校园里,也是威胁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园火灾的发生,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幸,使大量的社会财富化为灰烬,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 运行。因此,做好校园消防工作,为更好的保护国有财产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遏制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防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一应俱全。这就使社会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高校,有的抢劫、盗窃团伙专“吃”高校。一些师生又不按规定保管公、私财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于得手。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内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1.大学校园中发生的盗窃方式有哪几种?
(1)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无人或同学不备将放在桌、床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占为已有。(2)窗外钓鱼: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室内他人的物品钩走。(3)翻窗入室: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4)以推销物品的形式踩点,然后进行偷窃。
(5)以认老乡形式或困难求助为名窃去银行卡或饭卡密码,取走银行的存款或饭卡的钱。2.基本的防盗方法有哪几种?
(1)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箱子)里或寄存它处。(2)饭卡要随身携带,不要存太多的钱,丢失后要立即挂失。(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4)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能怕麻烦。
(5)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必要时可打电话给校保卫科。(6)晚上休息或假期不在宿舍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前的桌上。
四、注意防骗
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高,但因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等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1、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骗术?(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伺机进行诈骗;(3)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4)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5)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6)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2、预防诈骗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3)交友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
(4)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个人隐私,一旦上当受骗后,无法查处。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这也是安全的需要。
五、市内交通应注意哪些问题?
市内乘车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貌,带好现金,谨防扒手,避免与人发生纠纷。步行、骑自行车时,一定要养成朝两边看的习惯,千万不可贸然横冲,需穿过公路时要走斑马线,走天桥,不要图省时而横穿马路。
六、网络问题
(1)自觉遵守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规定,不玩网络游戏、不浏览色情信息等。(2)在网上慎交朋友,不要将个人资料外泄,更不要随便答应“网友”外出。(3)加强体育运动,要合理安排时间,讲究科学用脑。电脑不能代替的是人的情感交流,多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和朋友直接交往、聊天。
七、疫病防疫等公共卫生问题等平时应多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平时做到冷暖自知,自觉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去校医室就诊。若已经感冒,则及早休息,避免去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等诸多注意事项。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共建和谐美好的校园!
3.做心理健康人创精神文明风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癌症等。巴甫洛夫说:一切沉重顽固的焦虑和忧郁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一、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几点原因 当前,我国高校内大学生自杀或校园暴力案件等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也成了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心理疾病存在的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二、外部因素
(一)就业压力
中国近十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并不乐观,许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自身定位不准,对职业缺乏认识,常常引发一些心理疾病,对前途渺茫并且因此焦虑、担忧。近些年的“国考热”侧面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盲目和焦躁。
(二)父母期望过高,都希望给孩子设计好人生轨迹
每个父母都要望子成龙的想法,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更高的起点,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对子女的要求高,想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积累给子女设计更好的路,让我们少走弯路。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也许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担心自己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三)人际关系处理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大学与初中、高中不同,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价值观念,在一起相处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校园流血事件,马加爵案件就是其中的典型。
(四)恋爱与情感问题
恋爱是大学生晚上卧谈最主要的话题,大学生带着对爱情的懵懂认识等待着、发展着爱情。然而单恋、失恋、网恋甚至同性恋及性等问题却困扰着许多大学生。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会很敏感、很固执甚至很暴躁。这些不良情绪都困扰着大学生,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
(五)社会不良诱惑
因为公安大学是一个管理较为严格和相对封闭的大学,我们接触社会不良诱惑的机会相对于普通大学而言较少。但是我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如今大学生有许多机会可以接触社会不良诱惑比如:接触毒品、黑社会组织、色情信息、网络等等。这些社会不良诱惑会使大学生产生堕落的心理,从而无心向学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三、自我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迅速,深刻而充满矛盾,一方面大学生承受着性成熟带来的 生理冲击,又经历着自我意识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转折,又加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影响,使其心理矛盾更为深刻,自我意识发生混乱。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遇到措折,往往情绪失落,甚至自暴自弃。
四、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几点对策
通过分析上述几点原因,并且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可能的对策:
(一)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应对就业压力
如今很多同学认为就业压力过大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之外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自身对于就业准备不足,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做好求职前的准备,用自己的学习成绩、个人素质的提高来做为求职的最大资本,从容应对就业压力。
(二)理解父母的心情,把父母的期望当作动力
虽然有时候父母的做法有些专断,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只要理解父母这种心情,站在他们的角度多考虑,放下叛逆、抵触的心理,就能与父母处理好关系,并且把父母的期望当作我们前进的动力,把父母的希望变成一种支持和一种寄托。
(三)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求同存异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真诚、尊重、平等、拥有而不占有、宽容大度等等。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误解和矛盾时有发生,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以个人为中心,过于计较得失。同时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学会理顺人际关系、懂的倾听、正确发泄情绪、尽量避免争吵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要正确看待差异存在,学会与不同性格的同学交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人际关系。
(四)养成正确的恋爱观,在挫折中认识自己
正确的恋爱观包括:首先,不能把恋爱看做生活的全部。大学是吸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最好时机,大学生应该以把学习当做第一要务,恋爱可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最对不应是唯一;其次,对自己的和对恋人负责。现在大学生恋爱常常之中过程不重结果,甚至有不少认为大学恋爱只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这样的观念是对自己及恋人身心的极不负责任,我们应有较为严肃的道德和态度。最后,正确对待恋爱挫折。我们应该把恋爱挫折当做一种人生阅历,并在挫折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
(五)进行合理的宣泄,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面对焦虑、愤怒、冲动等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就可能表现出种种消极行为,给个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可以采用自我疏导、情绪宣泄、运动宣泄、心理咨询等方式合理抒发自己的情绪。同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在其他人、组织的支持,引导下,改变心态,调节行为,摆脱痛苦。
(六)矫正人格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征
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稳定性,但是只要正确意识到自己人格的缺陷,加强自我调试,人格障碍是可以矫正的。塑造健全的人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要对自己满意,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认同感;第二、要独立,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目前不够理想的生活;第三,要以理智的态度办事,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第四,热爱生活,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篇: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部分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比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男大学生生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所犯的是涉嫌盗窃罪,近来也有女大学生卖淫的犯罪现象出现;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
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社会竞争持续加大。
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苗头。一项对此进行的专题调查于本月启动,专家学者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拟制定相应措施,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1)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包括大专)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和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或醉酒)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四、笔者意见
道德观念、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说,学生违反校规,应该教育为主,处分为辅。除开除学籍之外学校还有许多对于学生的处分等级,如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保留学籍的前提下的处分,都是一种教育的辅助手段,也就是说,学校在做出这样的处分之后仍然实行对学生的教育义务;而开除学籍则不同,是学校单方终结与学生共同达成的上述契约关系,不再履行对学生的教育义务。因此开除学籍必须合法,有理、有情,还要有依据。学院的管理者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学生不遵纪守规,也是学校缺乏传导有效性、教育者缺乏教育艺术的表现。如果传导失败,学校应当检讨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我不否定从严治校。但从严治校不是动不动就开除学生。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个人经过规定的程序,譬如考试录取等程序就可以享用这种权利。开除学籍是对于这种权利的一次剥夺,因此它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学生违反校规,难道学校管理者、老师就没有一点责任?咋就开除学生了事?
德国历史学家迈内科说:“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与道德界限的诱惑。”规范权力,制约权力,是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说,大学管理者的权力也必须规范,建立约束机制,不能是管理者说开除就开除,否则,这类随意开除学生的现象就会继续发生。
1、犯罪学专家:这仅仅是开始
综合北京市各类大学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违法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与大学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
从大学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来看: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的开放,民办大学等各类大学的增多,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伴随学生增多的同时,大学内部对学生的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从经济发展来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金钱观念、个人主义意识。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特别是家境状况不好的学生,不得不考虑上学的经济来源等问题。
从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价值观念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整个社会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处于价值失范状态。各种规章制度、各种道德规范的控制力越来越弱,特别是随着大学亚文化的发达,强化了学生的越轨心态、浮躁心态,使他们越来越追求功利化的目标。
2、教育专家:大学生法制、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中央财经大学伦理学专家韦彦凌教授就如何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提出以下三点:
(1)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受环境影响非常大,有时因一念之差就可误入歧途。院校应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尊、自爱和互爱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在生活中相互攀比,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袭。同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使其成为了品德教育的死角。
(2)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目前,我国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仍很薄弱。有些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时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对此,各大专院校应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另外,各大专院校应与司法机关加强联系,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结合所办案件,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将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结合起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针对大学生犯罪应实施挽救和教育的政策
国家培养一个拥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大学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对犯罪的大学生进行挽救,使其仍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由于大学生犯罪,相对于社会一般人员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也容易改造,且犯罪后认罪态度一般都较好,案发后能够积极主动退赃。因此,笔者建议对大学生犯罪应当区别对待,充分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调查报告 姓名:陈光华学校:肇庆电大班级:
学号:03秋法律大专 037222231
第四篇:最新-校园综合治理整改措施 精品
校园综合治理整改措施
一、工作目标通过整治,确保全年七个不发生不发生集体进京上访和非正常的进京上访,不发生集体赴省上访,不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暴力恐怖活动,不发生敌对分子破坏活动,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不发生本部门人员及其家属或部门合作方人员堵门、堵楼及冲击领导办公室事件、实现零指标无法轮功人员进京滋事,无聚众滋事,无插播法轮功节目
二、组织领导调整我校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由校长周先雁任主任,副校长秦立春任副主任,学校各部门、学院行政负责人任成员。
下设办公室,保卫处处长阮小春任主任,胡伟斌、张先勇任副主任。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校园网、广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综治工作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对综治工作重要性认识。
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各部门、学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教育讲座,一次消防知识培训或救生避险演习。
负责部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各部门、学院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争取教育厅周边办,省、市区公安机关,市、区、街道相关部门支持,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来一次清理,争取搞一次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校内店外广告、马路广告,清查、整治校园周边网吧、招待所、取缔流动摊贩,校外商业门面摊贩,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学校确定校办公室为周边关系协调处理负责部门,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我校周边工作。
负责部门校办公室牵头、党委统战部、保卫处、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后勤集团配合3、完善学校治安设施,下大决心整合和改善学校安全条件,整合校园缺口、围墙;逐步解决原经干院与农机所之间道路与石人村争议问题;处理上林国际,锴程苑二期对校内开口问题,推进校园一体化建设。
负责部门后勤与产业管理处牵头、保卫处、基建处、后勤集团配合4、理顺学校综治工作部门、单位的责任关系,建立、健全学校综治工作责任制。
学校保卫处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职能部门;后勤集团是学校除行政办公楼之外所有大楼,学生宿舍区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单位;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单位所辖设施、人员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单位。
负责部门人事处及学校各部门、单位
5、加强保安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一是要为保卫处配备相对年轻、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一些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的工作人员可由人事处转岗安排。
二是学生宿舍区要加强安保力量,每栋楼必须配备2名楼栋管理人员,确保24小时在本栋宿舍内值班巡视,减少学生宿舍被盗现象,降低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负责部门人事处、后勤集团、学生工作部
6、整治校园秩序,规范门禁管理。
一是制定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并按规定对校内车辆进出、停放进行管理。
二是加强门卫管理,对进出车辆、货物进行登记检查,发现可疑人物询问盘查。
三是做好校园巡逻工作。
负责部门保卫处、后勤集团
7、认真抓好校内综治考评工作,落实奖罚措施。
学校与各部门、学院签订维稳、综治、消防目标责任状,按照属地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严格执行首问责任追究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制定学校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及细则,保卫处监督实施,组织好年终的考核、总结、评比和奖惩。
负责部门保卫处、组织部、人事处、计财处
8、做好校园监控工作。
一是按管辖范围明确保卫处负责管理办公楼的监控设施,后勤集团负责管理其他大楼的监控设施;二是明确后勤与产业管理处负责监控设施的维修工作;三是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校园监控体系。
负责部门保卫处、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后勤集团
9、修订学校维稳、综治、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负责部门校办公室、保卫处、10、学校对综治工作给予经费保障。
对综治工作需要的工作经费、考评奖励资金列入财务预算。
负责部门计财处
1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
要将抓日常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校园文明督查队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作用;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配设安全保卫部门或安全保卫委员。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团委、保卫处、后勤集团、各学院
四、工作步骤整改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五、工作要求
1、党委将综治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会议,听取综治工作汇报,研究分析综治形势,督促综治工作各项任务按要求如期完成。
部门领导经常检查、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2、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把当前学校工作与综治工作有机结合,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做好自家事。
3、定期组织检查,不断总结综治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先进,及时改正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使综治工作长期坚持,有效开展。
第五篇: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中学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2年,河东中学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河东乡综治办的指导下,按照市委及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经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综治各项任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秩序和周边环境,全校师生的法制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现将一年来的综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学校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高茂基校任组长、张生金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法制副校长及学校行政领导和各年级班主任等组成。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切实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工作,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管,学校全体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机构。
二、将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全市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多次治安综治会议,进行多次综治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及时汇报。一年来,我校经常与大渡派出所联系,在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效地解决了在校门外不良青年敲诈勒索及抢劫学生财物的现象,在校外周边环境已没有非法网吧;一年来,我校不断加强了门卫保安工作,明确门卫工作职责,并加强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明确职责,日夜巡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在楼梯窄的教学楼梯通道及交通安全隐患严重的实际,我校制订了各种安全措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在楼梯上设置“上下楼梯靠右行、请不要拥挤”警示牌,联系交警一大队在校园门口设置斑马线和网格线等。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安全隐患发生。
三、每学期学校都投入上万元的经费,用于开展综治工作,切实解决综治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问题。为学校综治工作保驾护航。如,改造电路、加固校园周边围墙,设置安全警示牌等。
四、认真总结综治工作的经验,深入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综治工作向前。
五、在总结几年来综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校园及周边的综治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扰乱学校秩序及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影响等突出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会同公安部门
及社会各界力量加以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学校还专门成立领导值班及学生值日小组,负责检查登记每天学校环境及教育教学及学校周围治安情况,深化了综治工作不断发展。
六、进一步深化校园安全创建活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安全工作检查、汇报、整改制度和责任制度。一年来组织检查发现护栏、电线、操场围墙等多处安全隐患,并整改完毕。一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七、每学期请法制校长到校给师生多次上法制课,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反对邪教、安全,消防教育等,本学期开学进行了初一年级安全用电教育,增强了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八、认真落实责任制,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制,因不履行职责或因工作不力造成安全事故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或负安全责任。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