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化学院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定)
生化学院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实施学校和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根据校2014年党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结合生化学院实际,制定生化学院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开拓创新,全面深化学院各项改革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教育改革推进会精神,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学院综合改革。以《淮阴工学院章程》的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学院管理规章制度,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依靠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全面推动各项学院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努力营造学院精细化管理氛围。
二、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升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卓越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重点专业建设,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教学实习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共同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开展以老带新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质量关、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2.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质量监控。健全学院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教风、学风、考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促进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实施领导听课制度;严格调、代、停课制度,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与学生评教的作用,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扎实做好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及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高等教育的文件、通知精神,认真总结学校首次院(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经验,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做好迎接省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
4.抓好研究生培养工作。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提高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的探索。建立研究生培养考核体系,加强学位论文的审查力度,强化研究生课程过程管理、教材建设、教学规范管理、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做好迎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中期检查工作以及首届研究生毕业、学位
授予和就业工作。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规范和完善研究生招生程序,认真做好2014级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
5.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认真在学生中间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贯彻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同时结合“学创”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周恩来班”的创建工作,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党员义工进社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
6.加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完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加强学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诚信教育和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关注心理困难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第三届辅导员论坛,推动辅导员角色转变,进一步细化班主任考核。
三、打造优势学科,推动学科建设上水平
7.全面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和1个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工作,积极培育省级优势学科,强化学科管理,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建设,建立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力争高水平科研项目在上新台阶,力争高水平标志性成果有所突破。
8.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和平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2011计划”精神,着力加强“岩盐与凹土资源深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培育点建设;加强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等现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地方重大建设项目、协同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做好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迎接省科技厅绩效评估工作,确保获得良好等第。
9.开展新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继续实施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全面开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两河之间农学与园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盐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强化校内校外一体的实践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完善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质量,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
四、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0.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吸引高层次人才汇聚。加大急需专业、重点专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做好吸引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力争完成2014年人才
引进计划,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逐步建立研究方向明确、人员结构合理、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实力的科技创新团队2-3个;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发挥好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长起来。
五、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11.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文化建设的意见》,通过各种活动在学院师生间宣传、积极践行“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精神,使之成为淮工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积极遴选、推荐我院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第十届感动校园大学生评选,举办好生化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篮球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联赛、寝室文化大赛等各项活动,开展好送老生、迎新生等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读书节和英语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第十五届学生田径运动会。通过学院志愿者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六五”普法工作。
六、完善措施,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12.切实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按照就业处要求,继续在南京地区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招生宣传与咨询,拓宽生源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力争
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年底就业率达9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七、加强党建思想宣传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13.强化党建思想宣传,推进强基工程。引导我院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学校《实施办法》,扎实推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学院要认真组织好党代会代表,迎接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
14.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和改进管理服务部门作风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整改方案,增强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为学院、学校发展大局服务的意识。
15.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细则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将党风廉政教育、师德教育和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等有机结合,开展生化学院校园廉洁文化周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廉政文化活动。严格
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全面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抓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工作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大对科研经费等使用的监管力度。
第二篇:高职学院工作总结及其工作要点定
2011年工作总结 及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工作总结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改革发展大局,以“迎评促建”为目标,持续优化办学条件,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塑造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党员干部队伍形象;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联系”等活动,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党务公开宣传栏”,发展党员86名。通过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学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学院的高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中央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七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勤政 1 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坚持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学院整体工作中抓紧抓好,通过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组织参观《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等活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员参与,凝心聚力,顺利完成评估工作
这次评估是对对院办学情况的一次历史性检验,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学院发展的新起点和转折点。通过评估,也使我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中层干部为组员的评建领导小组,确定了七位中层干部为校内评估专家,抽调专门人员充实评建办力量,多次召开评建工作专门会议,为迎评促建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全员评建动员大会和评建专门会议、编印下发《评建知识宣传手册》、开展全院师生员工评建知识测试、请专家讲座、制作评建宣传栏和评建网站等形式,宣传评估,重视评估。
3、保障措施:制定《评建材料工作要求》、《评建工作总体进程安排表》、《现场组织工作方案》、填报《数据平台》等,整体部署,明确要求,自查自纠,分类归档,完成了216盒文字材料,为评估检查奠定了基础。
4、迎接评估:12月11至14日,以威海职业学院院长金志涛教授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莅临学院,通过听、查、看、访等方式开始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专家组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客观公正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三、努力做好教科研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学院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质量意识,组织进行教学检查;健全管理制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信息渠道,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新开设了大学生语言修养、实用口语与交际等5门选修课,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申报,全年共立项30个。其中,院级课题立项11个,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招生考试专项课题”2项,并获得上级拨款,文化厅课题1项,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4项,团省委课题1项,住建厅课题4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3项,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科研课题结题13项,其中,院级课题6项,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课题4项,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课题1项,团省委课题1项,文化厅课题1项。
高度重视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剖析和新专业、特色专业申报工作。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两个专业成功申报中央支持重点专业。新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尔夫场地管理”获得省教育厅批准。组织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遴选工作,“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工程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三个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
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全院范围的课程标准修订,编订了学院专业剖析手册,开展专业剖析工作,并组织全院范围的课程标准修订。举办了说课培训讲座、说课示范活动和说课比赛活动。尹静老师负责的《安防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入选了2011省高校精品课程。
3、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国家一等奖一项、山东省一等奖一项,比赛成绩获得了新的突破,在所有参赛学院中名列前茅;在省科协、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大学生科技英语大赛中,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在驻济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第一名;在全省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二等奖一项, 三等奖一项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全省青歌赛中,学院选手获得业余组民族唱法一等奖和三等 3 奖各一项;在全省大学生校园歌舞大赛中,学院选手获得一等奖;在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比赛中,薛雷获规划类“说专业比赛”二等奖、齐海鹰获园林类“说专业比赛”二等奖、张荣辰获规划类“说课比赛”二等奖、于超群获园林类“说课比赛”三等奖。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工系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先后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二十多份;工管系先后与山东天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并举办“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经理座谈会等,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发校企合作教材7部;城规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8处,与多家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就业以及教师校外实践等方面展开卓有成效的深度合作;市政系先后与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济南宏力太阳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与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签订的“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为学院以后“订单式”培养教学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做好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工作。根据省人社厅下达的2011增人计划,完成了初级岗位招聘的方案报送、网上审核、组织面试等工作;组织58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组织完成了2011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报名工作。
6、努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年录取新生3473人,其中:三年大专3078人,五年一贯制364人,初、高中中专31人。通过组织毕业生双选会、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多渠道推荐毕业生。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45%,正式就业率从去年的18%提高到了56%。
今年专升本考试中,有74名学生分别被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近二十所本科院校录取,录取人数较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举办“党在我心中”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省高校工委简报《高校信息》、省教育电视台、山东建设报等均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省关工委组织的“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中,学院获得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8名,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省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中,学院飞翔合唱团的《我像雪花天上来》获得一等奖;在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学院的《校园个性建设—特色班级、特长学生》获活动类“优秀成果二等奖”。
2、重视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育人新机制。学院继续开展辅导员、班主任集中培训活动。全体辅导员认真落实学院提出的“两个提升”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继续探索、实践“辅导员+专业导师”共同管理班级的育人模式,出台《关于实行班导师制的意见》,截至目前,各教学系均完成2010和2011级学生的班导师选聘工作并举行聘任仪式。进行辅导员暑假家访工作的试点,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3、实施《星级文明宿舍评比及奖励办法》,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学院从学生公寓安全秩序、内务卫生和精神风貌三个方面,按月评选优秀宿舍并颁发公寓奖学金,提高了管理质量。通过启用学生停车棚,规范自行车停放秩序;配合物业部门集中整治清理了公寓区内的“小广告”、“牛皮癣”,进一步完善公寓楼周围区域的绿化及园林小品建设,保持了公寓区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
4、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学习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完成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自查工作;完善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建设。
5、规范学生资助工作。制定实施了《学院助困奖学金发放办法》,首次设 立助困奖学金,有8名学生获得学院2011助困奖学金(资助金额1.5万元);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本学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人数为607人,申请贷款金额为362.37万元;进一步优化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有304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完成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毕业生求职补贴和中专学生免学费等评定发放工作,发放金额613.49万元。
6、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学院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体活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学生活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指导的学生电气协会,建筑工程系指导的测量协会表现突出,获得了2011年“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荣誉称号;学生处、团委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第四届大学生公寓文化艺术节”、第四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建工系成功举办“光辉的旗帜”红歌赛、教室美化装饰大赛等活动,并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工管系与山东教育基金会合作,开展“爱心义卖”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城建杯”创业创意大赛和首届商务礼仪大赛等活动;城规系组织“建党90周年摄影书画比赛和“绚城之夜”文艺晚会、“感悟企业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市政系举办了第六届CAD计算机绘图大赛、首届“燃气专业知识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
五、发挥职教集团优势,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1、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组织开展了省建筑业装饰装修、抹灰、木工等工种技师、中铁十局电务公司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省建筑业关键岗位等各种培训,培训人数达七千余人,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院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十一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培训突出贡献单位”,被省建管局评为山东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开发管理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建筑业岗位培训教学先进单位。
2、积极筹划培训资质建设。在省安装协会的支持下,向中国安装协会申报争取一级建造师(机电专业)继续教育培训资质;配合建筑节能与科技教育处进行市政公用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获得在德州市、莱芜市和菏泽市的市政公用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资格。由山东中技桩业有限公司出资20万与学院合作研究编制的山东省建设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已在省住建厅立项
3、职教集团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省财政厅、省经信委的关心支持下,获得省级财政拨付的校企共建工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30万元;依托集团平台,积极向省总工会,省建设厅工会申报山东省工友创业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农民工培训工作,丰富集团工作内容;集团人才库建设也初见成效,共有高端技能型人才6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积极吸收新兴企业加入职教集团,现集团成员已发展到168家。
六、认真做好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学院行政后勤部门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制度为准则、具体措施为保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力做好日常服务保障工作。
1、人事工作。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261人的岗位聘用合同签订工作和工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和公开招聘工作;完成了职称评定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根据有关规定,组织了2011年爱心一日捐活动,共有426位教职工参加了捐款,捐款总额28850元。
2、档案工作。积极参加省高校档案工作会议和省高校档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修订完善了《档案立卷归档制度》等多项档案管理制度,对新老档案文件进行立卷、编号、存档、分类归档管理。今年新整理归档了600余件共100余卷的档案文件,做到了归档率98%以上,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路子。
3、努力做好财务工作。修订了相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票据管理,完善了固定资产、资金使用等财务管理系统,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基本建设款项,圆满完成了政府采购、学费管理等日常财务工作。
4、饮食、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加强食堂管理工作,保证饮食安全、饮食卫生。积极配合各级防疫站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饭菜卫生质量;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标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以“提高饮食服务质量、关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师生饮食健康、规范就餐秩序、共创卫生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餐饮卫生安全服务月”活动。
坚持门诊医护24小时值班工作;加强大学生医保管理工作,顺利通过济南市医保办组织的大学生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费用的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了由历城区委和历城区政府颁发的“2010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管理先进属地单位”的荣誉;组织了教职工健康查体活动。
5、图书馆工作。为满足教学和评估的需要,本新采购纸质图书19万余册,购置了价值160.5万元的图书馆家具,接受捐赠图书资料及期刊1518册,价值46367.61元。
6、信息服务。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设计制作了学院网页并已正式启用;配置了顶岗实习—毕业项目网络管理系统,为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提供了网络平台保障;为方便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安装了100瓦广播电台;投资约1000万元新建道桥、装饰喷绘写真、古建筑模型、燃气设备等15个实训室,满足了教学需要;为了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新安装了130套多媒体教学设施。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办学条件
1、完善土地、工程建设和设计手续:配合市国土局完善2宗(计275亩)土地征用划拨手续;配合各设计单位,完成了所有在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审核、备案;办理了图书信息楼、系部教学楼、体育运动用房等单项工程的规划许可证,并完成了新建工程的消防审核。
2、已建完工程:北院墙工程、人工湖岸及学生宿舍西侧假山石摆放工程、篮排球场的硬化及铺装工程、溯园广场工程、标准运动场约6万立方米土石方工程、人工湖北侧景观路的施工及相应的景观灯工程、中水站改造和旅游路二次高压送电工程等。
3、在建工程:图书信息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已完成部分主体和装饰工程的80%。1#、2#、3#系部教学楼(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1#楼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2、3#楼已经基本完成,现已全面进入竣工整理阶段,力争寒假前全面完成;体育活动用房工程(建筑面积0.85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成,屋面安装和外立面装饰正在进行,总工程量完成约80%;信息交流中心工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施工;标准体育场主看台工程已完成石方爆破、外运;园林实训基地温室工程已基本完工,实训教室及实验室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4、材料供应:签订完成材料合同50余份、建筑材料合同50余份、考察材料厂家70余家。
八、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1、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召开了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并与各处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完善校内110建设,从人员培训、值勤、9 着装、器材装备等进行了规范;强化各类值班值勤人员安全意识,及时查处治安、消防、交通等各项安全隐患;加强校内施工车辆的管理,制订明确的管理规定,在学生公寓和环路上补充安装车辆减速带、交通限速牌;对基础教学楼、实训楼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等43个重点消防房间进行灭火器的配置和装箱定位工作。
2、做好环境美化绿化工作,创建文明美丽校园。完成绿地种植面积达12万平方米,苗木种类40余种,1.5万余株;完成学生公寓、办公楼、实训楼及教学楼的粉刷维修工程,安装了校园内的路牌、单体建筑的部分标示牌。
九、加强工会建设,关心老干部工作
1、工会工作。关心教职工生活,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教职工对学院及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全院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整理,编纂了《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开展校园主干道路和部分楼宇、景点命名征集活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离退休工作。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组织老干部阅读上级文件,使老干部充分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离休干部增加了生活补贴;办好离退休职工之家,让老同志有事及时得到解决,借阅学习有条件,锻炼娱乐有保证、咨询问题能解决。
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基本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老校区出让工作亟待解决;学院内涵建设急需抓紧抓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既要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客观存在,更要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相信,在院党委的正确带领下,只要全院师生员工振奋精神、群策群 10 力,继续发扬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是学院全面落实评估整改意见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学院“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借势而上、推进改革,把工作重心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的转折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以《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和“协调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落实评估反馈意见
认真学习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估反馈意见精神,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专家组提出的整改建议,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逐项解决专家组提出的存在问题,以这次评估为动力,加大整改力度,凝练学院特色,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院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深化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学院自我调整、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评估专家整改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学院更快更好发展,本着以改革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目的,启动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1 加强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探索符合我院实际的高职院校运行规律和管理体制新模式,增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精细化,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探索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可行性,下放院级职能,强化系部管理,增强系部办学活力,提高系部管理水平。
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的工资分配新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制度,把教职工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形成职务、职称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分配格局;建立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津贴补贴体系,对优秀教师在奖励性工资发放、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院建设发展新要求。按照“总量控制,适应发展、评聘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专兼职结构;加强优秀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选拔与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参加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4、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改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建设职教集团为平台,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遵循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新规律,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途径。
充分利用学院人才优势,面向建设行业和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职工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课题研究,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努力增强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
5、加强外出学习和交流,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
以提升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交流和学习考察方案,到建设类职业院校,特别是骨干类和示范类高职院校,参观学习管理体制机制、办学特色、专业课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及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等内容,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启发思路,更新观念,坚定进一步办好学院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考察学习,认真提炼总结和客观分析,探寻适合学院科学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 高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廉政建设,自觉遵守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提高教职员工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以人立校,以德治校”,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作用,引导教职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学院管理,增强学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培育,大力营造优秀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将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深入开展“三育人”、和谐校园等活动,努力营造“山东城建”特有氛围,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具有职业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
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目标,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安全保卫队伍和安全信息网络建设,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制,深化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防范处置机制,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环境宜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0一一年十二月
第三篇:2011年全市工会工作要点定
关于印发《2011年孝感市工会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总工会,市直各单位工会:
现将《2011年孝感市工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2011年孝感市工会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市委和省总一系列重要会议的精神,以推进孝感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服务职工群众为主旨,着力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着力为职工服务解困难、着力为企业和谐显作为,着力落实‚两个普遍‛,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工会群众性影响力与凝聚力作用,为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再立新功。
一、着力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努力使劳动竞赛成效更突出,工人阶级先进性更彰显。
1、深入开展‚奋战‘十二五’、建功在荆楚‛主题劳动竞赛活动。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动员全省职工开展‚奋战‘十二五’、建功在荆楚‛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的决议》和2011-2015年全省劳动竞赛规划,以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为重点,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在竞赛领域上,突出在全市6个产业(电子信息、石化、轻工、纺织、交通、建筑)开展‚四创‛劳动竞赛,努力推动我市经济 2 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竞赛内容上,突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广泛开展 ‚五小‛活动和 ‚六个一‛活动,动员职工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做贡献。切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竞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劳动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组队参加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2、大力加强班组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在拓宽创建领域、深化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增强创建效果上下功夫。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会同市安监局在全市非煤矿山行业企业广泛深入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向省总选推一批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先进典型班组,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全市班组建设上台阶。
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认真做好‚五一‛劳动奖状(章)评选表彰工作。2011年是市‚五一‛劳动奖状(章),省‚五一‛劳动奖状(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章)表彰年。五一前夕,市总将评选表彰一批市五一奖章、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工人先锋号。同时向省总推荐一批全国(省)五一奖状(章)、工人先锋号。进一步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一次全国省部级劳模生活状况调查,对全市省部级以上劳模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以及住房等生活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市级劳模摸底登记工作,加强劳模动态管理;不断探索劳模困难救助的长效 3 机制。精心组织两级劳模生活困难、特殊困难补助金的发放工作。组织部分省部级以上劳模免费疗休养。
4、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职工,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制定《孝感市职工素质建设五年规划》。坚持用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引领职工,坚持用知识技能培育职工,深入开展创争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职工。以职工书屋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读书活动,全市新建职工书屋21家,新建书屋示范点4家。加强工会职业培训阵地建设,创新职业培训的内容、方式和载体,培养更多知识型、技术性、创新型职工。各县市区培训职工人数不少于3000人。
5、继续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突出工作特色,把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从2011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组织85%以上的女职工参加建功立业实践活动,使20万以上女职工提升技术等级;组织80%以上的女职工接受各类教育培训,使10万以上女职工提升学历层次。针对新时期女职工群体的实际需求,搭建工作平台,吸引女职工广泛参与,推动活动向各行各业女职工群体拓展。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女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以争创 ‚五一巾帼奖‛、‚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标兵)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评先表彰活动。注重发现、培养和选树典型。‚三八‛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二、着力为职工服务解困难,努力使广大职工生活得更有尊严、工作得更加体面
6、做好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加大工会技能培训促就业活动力度。发挥工会‚职工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深入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行动‛,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下岗职工、农民工提升就业竞争力。全市工会组织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2000人;家政培训500人;创业培训500人。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工作,全市工会组织帮助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2000人。开展创业帮扶工作。推动市内有条件的大中企业和劳模所在企业在双赢基础上,实施项目创业帮扶。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推进自主创业。
7、推进帮扶维权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四位一体‛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力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有效整合党政赋予的资源手段,发挥好‚四位一体‛平台作用。切实发挥好市、县两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12351‛维权热线的作用,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完善帮扶工作制度,努力把困难帮扶中心建设成为制度健全、服务到位、充满爱心的困难职工之家。
8、切实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狠抓‚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维权月‛等工会帮扶品牌工程不放松,积极筹措资金,‚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 温暖‛,多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形成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突发困难及时帮的帮困工作格局。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工会帮扶体系。广泛开展武汉城市圈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全市新增3万名职工参加武汉城市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开展女职工‚双千工程‛,全市为1000名困难女职工办理防癌保险,为1000名女农民工免费妇检。
9、强化农民工维权工作。继续开展2011年‚农民工维权月‛系列活动,不断创新深化、总结推广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先进经验。加强农民工异地维权工作,建立基层工会办案奖励制度,加大异地侵权案件查处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巡查慰问。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参与克扣、拖欠、逃逸工资案件的调处,探讨从体制机制上治理欠薪问题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帮扶工作。继续开展‚工会工友帮扶行动‛,组织实施好‚农民工平安返乡‛、‚农民工维权月‛活动。为360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生活救助;为100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援助。
10、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深入开展送电影、送演出等多种形式的送文化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职工文化品牌。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推动职工群众广泛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组队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全省职工文艺展演。加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文化阵地建设,推进职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好省‚五一新闻奖‛、‚职工画廊‛作品的推报工作。
三、着力为企业和谐显作为,努力使劳动关系更加协调、职工队伍更加稳定
11、深入开展‚创建劳资和谐企业、争当产业倍增先锋‛活动。在全市11个重点产业和300家企业中开展‚创建劳资关系和谐企业,争当产业倍增先锋‛活动, 促使职工权益的实现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企业效益同向、与社会保障同享,让职工群众更加公平合理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制定创建考核评比办法,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提炼 ‚创争‛活动的有益经验,促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年底进行全面考核并表彰30家优秀企业单位。
12、拓宽和创新职工民主参与渠道。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2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力争达到70%以上;促进职代会制度的规范运作,继续推进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的覆盖面。制定孝感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评估细则和考核量化表。上半年召开职代会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全市企事业单位重点是建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全覆盖。完善劳动法律监督机制。推动全市100人以上已建工会的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积极探索在市、县工会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市、县工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组织。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试行配备执业律师兼职地方总工会副主席或企业工会副主席。配合人大、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劳动保障法律的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基层企业正确运 7 用‚两书‛制度,开展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工作,对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进行专题调研。
13、加强工会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工会领导干部‚四访促和谐‛活动和工会干部‚进万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解万家困难‛活动,提高信访维稳工作实效。健全劳动关系预警、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纠纷苗头和不稳定因素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协助党政及有关方面妥善处置集体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适应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职工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做好孝感工会网的建网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准确把握职工利益诉求和思想脉搏,注重对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市县工会要普遍建立职工心理咨询指导组织,依托帮扶中心举办心理咨询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14、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在推动有毒有害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同时,督促企业为职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办理工伤等社会保险,切实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督促和指导基层工会认真做好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协商签订工作。力争到年底,国有企业签订率达到100%,非公有制企业签订率达到55%以上,继续深入开展以‚安康杯‛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将活动延伸到中小型企业、非公企业和社区。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和制度建 设,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制度和机制。积极配合部门做好全市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治理整顿、‚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宣传周‛等活动。
四、着力落实‚两个普遍‛,努力使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更广、凝聚力更强
15、抓好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坚持目标管理和考核奖励制度,完善‚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联合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积极推进‚党建带工建‛工作,6月份与组织部联合召开党工共建创先争优现场推进会,积极探索县以下小型非公企业建立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和联合党支部新路子,总结一批‚党工共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贸楼宇、集贸市场等领域和商贸、休闲娱乐等行业以及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新社会组织开展‚百日建会攻坚行动‛,加强对各地集中建会工作的实地督导。以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为抓手,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继续深入贯彻全总‚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精神,稳步推进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建设,今年力争新建区域(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21个。力争到2011年底全市企业法人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65%、80%。
16、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认真抓好职工200人以上企业工会和职工不足200人的规模以上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完成达标企业的提 档升级。对规范化建设已达一级标准的企业工会适时进行抽查。深入推动职工之家建设活动。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贯彻落实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职工之家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会员评议职工之家活动的意见》,大力开展职工之家创建工作,继续在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会员评家活动。
17、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企业从实际出发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大力推行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扩大中小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力争到2011年底,全市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到60%。坚持把提高普通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作为关键,把劳动定额标准制定和管理作为重点,促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市总今年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组织,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和职工协商代表的培训,积极培育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典型。
五、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使工会干部的能力更强、作风更实
18、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和省总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贯彻省委市委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 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职工宣传思想工作,认清形势、凝聚共识,切实将各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信心,始终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性优势,保持与职工的血肉联系。始终牢记为职工服务,把党的温暖送给职工,把职工的要求反映给党委政府,真正架起党与职工的桥梁。
19、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坚持做好工会干部协管工作。指导县市区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区域(行业)性工会主席选配管理试点。将已建立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逐步纳入工会主席选配管理试点,将选聘的公益性和从退休退养中选聘的协理员逐步转换到工会联合会的岗位。加强工会协理员队伍管理。4月份将举办一期工会协理员培训班,根据市总制定的协理员考核办法,加大对协理员的考核力度。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和优秀工会工作者。
20、加强对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审查审计监督。继续推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继续推进国税代收和财政划拨,着力巩固和完善工会经费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工会会计制度》、《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积极实施工会财务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预算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绩效。
21、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加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工会工作显著成绩,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社会影响。健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制度,通过调研、总结和理论提升,提高工作标准和质量,实现工作创新。认真做好全总、省总报刊征订工作。抓好工会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统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节能等工作。
第四篇:学院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学院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落实三次党代会目标和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导向,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以开展“治理效能提升年”活动为主线,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校70
周年。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行动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分析研判、严格阵地管理、课程教学管理,严肃教师授课纪律和规矩。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增强学习实践能力、善于斗争能力。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好领导班子
基层组织生活会。(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部、各党总支)
2.把关定向学校改革发展。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统筹学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对账盘点、深入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检测评估。对标对表、贯彻落实《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适时启动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准确把握、积极对接国家最新政策走向,谋划推进学校“升本”工作。(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3.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坚持把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预案,强化责任担当,抓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阻断疫情进入校园,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各级党员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改革机构设置,优化部门职能,完善组织结构,提升效率效能。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科学制定干部调整方案,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严格组织程序,加强梯队建设,突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上半年完成干部调整工作,真正选任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制定干部教育培训
规划,找准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分级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干部治理能力。(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
5.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党建体制机制,构建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优化设置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实施好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党支部达标提质,争创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继续推进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党建特色项目创建活动,推进党建项目品牌化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实施党性教育提升计划,办好党校,开展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升华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加强阵地建设,高标准建成学校党员党性教育中心(党员之家)。研究出台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各党总支)
6.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修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深化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我校实施办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改进作风。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三转”,增强监督的主动性和精准度。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
7.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文化引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巩固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创建成果,制定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拉高创建标杆,完善工作方案,压实创建责任,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校园。(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宣传部)
8.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的智慧与力量,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学校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健全“双防”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好全省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确保新生参与率达到100%,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在大学生中得到宣传普及。(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统战部)
9.加强工会、老干部工作。深化教代会改革,筹备召开好七届四次教代会。完善提案、建议的征集、审核、办理流程,高质量完成提案、建议办理工作。加强研究学习,用足用好工会各项政策,落实好教工福利待遇,大力推进幸福经贸建设,提升工会服务能力。继续推行工间操,开展教工体能达标行动,全面提升教工身体素质。继续举办各种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
工业余生活。充分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传帮带作用。继续做好关工委工作。(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工会办公室)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10.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履行政治把关责任。积极参与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努力争创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基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和网络思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探索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教务处、社科部)
11.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充分发挥课堂、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深入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育人功能,组织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依托豫商文化馆、校史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筹备排演豫商文化剧。深化生活辅导中心改革,探索“乐群学院”建设,创新思政教育新载体。有效整合全校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争取“三全育人”省级试点学校和国家级试点院系有新突破。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各党总支)
12.提升学生工作服务能力。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队伍支持、培训体系。积极搭建辅导员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编印《辅导员工作案例》,开展辅导员精品项目申报和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和学工论坛,力争全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取得突破性成绩。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争创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推进学生工作品牌化,力争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等赛事取得突破成绩。注重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奖、助、贷、勤、免、捐、补、保、减、缓”十字资助体系。(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学工部、团委)
13.大力加强团的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选优配强团组织负责人,指导团组织按期换届选举。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两红两优”评选活动,努力打造联系服务青年学生的坚强堡垒。持续开展“五四表彰”“两操一舞”、“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社团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颁奖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探索在校外实习的学生中建立临时团支部,指导和支持流动团支部开展富有成效的学生团建工作。做好志愿者服务的注册、管理等工作。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学工部、团委)
14.举办70周年校庆等系列活动。研究制定迎接70周年校庆及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论坛等系列活动方案,总结办学经验,策划系列活动,展示建设和发展成就,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共植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爱校、兴校和荣校的情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高质量拍摄好校庆宣传片,加强重大活动策划宣传报道,争先进位谋出彩,全面提升学校形象。发挥好校友会作用,建立《优秀校友资源数据库》,开展服务校友对接活动,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庆捐赠活动。(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就业招生处)
三、持续深化内涵建设,有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产教融合新生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强化课证融通,做好培训和考证组织工作。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金专”建设计划,制定专业群建设发展规划,优化专业群结构,对标A类院校(专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实施“金课”行动计划,立足“三教改革”,打造经贸“金课堂”。实施“金师”培育工程,力争国家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实现新突破,新增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动对标评价标准,确保省级诊改工作试点院校复核通过,确保国家现代学徒制
试点工作终期考核通过。(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16.积极争创标志性成果。加大支持培育力度,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取得零的突破。启动第四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争取2门课程通过教育部认定,实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取得新突破。重点支持国家职业教育文秘专业资源库建设。力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突破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和等次不低于往年,一等奖数量保二争三,竞赛成绩继续引领河南、示范全国。积极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场地、设施、人员等方面作前瞻性规划,主动承接赛事,争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学校落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1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相关要求,积极招聘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加大高层次教师引进力度。继续开展校内“教师八大培训工程”,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研读中心作用,以组织教师研习培训、教学理论讲坛、教学沙龙、名师公开示范课、教学咨询服务、教学督导听课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积极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通过经常性、常态化的工作,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完善优秀教师成长机制。(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18.努力提高生源质量。深化分类招生制度改革,调整各类型招生计划;挖掘潜力,积极承担高职扩招任务;进一步落实“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单独招生评价录取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媒介,提高招生宣传的针对性,丰富招生宣传方式,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优势和管理理念传递出去,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选报我校,不断提升生源质量,确保2020年录取人数和生源质量高于上年水平。(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就业招生处)
19.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强化“一把手工程”、“导师工程”,完善就业招聘精准服务平台,组织好分层次、分类别线上线下“双选”活动,开展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引进优质企业开展定制精准招聘,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组建就业创业指导专兼职教师团队,将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学校创新创业专业化研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力争在全国创新创业50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教务处、就业招生处、各二级学院)
20.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化、本土化、个性化”办学力度,认真研究、努力争取设立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力争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做好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确保今年实现招生。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力争总数超过100人。强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提升留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教务处、国际(继续)教育学院)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21.扎实开展“治理效能提升年”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成立学校治理效能提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支撑,以学校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实施,强化结果导向,推动学校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责任领导:学校治理效能提升领导小组;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22.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学校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时俱进做好废、改、立工作,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对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的流程进行全面审视,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把有效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把承担工作的量降下来,把服务大局的质提上去,体现出改革的力度和成效。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机制,推动协作联动,形成既相互制约监督又相互支持促进的工作格局。(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23.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研究出台《关于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学校统一领导、宏观决策,职能部门协调指导、监督考核,二级学院实体运行、自主办学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稳妥分步扩大二级学院办学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逐步增加二级学院在职称评审、考核评价、评优评先、专业建设、课题申报等工作的权重和份量,提升办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办学活力,推进从“校办院”到“院办校”转变。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学校办公室)
24.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用足用活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再建3-4个产业学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学院建设,探索多模式、多业态、多形式、多专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争取实现办学层次升级的“弯道超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再牵头组建1个职教集团。(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2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和完善绩效工资改革,修订完善学校《百分制考核实施细则暨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实施目标绩效管理,强化分类差异化考核,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励干部担责担难担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党政部门与二级学院双向互评考核机制建设,努力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倡导“五比五不比”的工作导向,引导教职员工突出实干实效。探索构建干部监督体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绝不让改革先锋者吃亏。(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
五、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26.推进发展扩容增效。成立新校区征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明确专人,专职专干,加快进度,力争购地建设新校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农业路校区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龙子湖校区土地手续,创造条件推进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加快大学生活动中心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完工。(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基建处)
27.提高财务保障能力。统筹调配资金,科学安排收支,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细化财务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加快调试,全面推广,完成网上签字审批报销系统和高校差旅平台建设,提升财务信息化运维能力。强化监督,绩效问责,加强预算执行进度督促和预算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财务运行风险。学习借鉴,大胆探索,构建符合二级管理实际的财务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二级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财务处)
28.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积极做好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工作,确保资产数据安全;加强各类设备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保障正常运行;认真执行省财政厅颁布的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及时做好报废资产申报、核实、审批及处置工作;优化简化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加大校内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学校项目资金发挥作用。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国资处)
29.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内审制度和工作流程,对学校主要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重点做好对基建维修项目工程预算、竣工结算、设备采购等环节的审核,确保学校经济工作有序健康运行。(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纪委办公室(审计处))
30.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做好“校地结对帮扶”工作,顺利通过上级帮扶工作验收。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贡献度。积极承担各类师资培训,主动探索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类型、数量双提升。积极申报成人教育函授站点,提升学历教育层次,争创省级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国际(继续)教育学院)
31.构建大后勤服务格局。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做好商业街整体外包和食堂三楼的招投标工作,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后勤保障体系。抓好饮食安全和卫生,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和疾病防控工作,推进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推进节约型智慧绿色校园建设,落实节能、节水平台建设与实施,全面提升校园和经贸嘉园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总务处、后勤服务处)
32.加速智慧校园建设。巩固发展成果,按照“场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网络可视化、业务可视化”的新思路,打造智慧校园建设新的特色亮点,确保通过河南省高校智慧校园示范校验收。突出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服务学校决策的能力,将其打造成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优势。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为引领,继续加强全校业务系统的融合、各类数据的统一,突出协同优势,消除“数据孤岛”。探索5G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确保2-3个项目有效落地。吸引优质企业,联合企业成立“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全面提升智慧校园的服务支撑能力。(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信息中心)
33.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纸质、电子图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重点补充适合新开专业和本科层次专业的文献。针对教师教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掘现代信息媒介作用,实行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完善图书馆功能布局,实施研读间文化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满足和提高师生读者对研读空间和智慧空间的需求。大力开展全方位阅读活动,使活动品牌化、经常化。做好豫商文化馆和校史馆的管理运行和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好两馆“教学基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图书馆)
34.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三级值班制度。紧盯关键节点、重要事件和重大活动,建立健全影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和化解机制。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和防范演练活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技防和物防建设。强化校地协同,深入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创建省级平安校园。(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学工部)
第五篇:学院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学院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xx大学成立25周年,是贯彻落实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文学院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本学院党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校第三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再出发的信心和勇气,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学院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带领全院师生进行“二次创业”,确保学院各项工作蹄疾步稳。
一是回归本源,育一流人才。
1.“以本为本”,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狠抓课程建设,组织申报校级研究型挑战性课程,录制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新建核心通识课,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培育校级、市级教改项目和国家精品课程。规范教学秩序,两年内实现院系听课全覆盖,结合监考查岗、学生反馈等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多维度考察教师教学规范。完善制度建设,修订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大纲,修订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和晋升制度,发挥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作用,试点校院两级督导组同权同责机制。
2.“以研促教”,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把入口关,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提高硕士生优质生源率;完善“申请—审核制”博士生招生改革,优化招生流程。严把程序关,强化研讨课程、开题、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和培养过程的规范性。严把质量关,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监督和管理,健全研究生考核与分流淘汰机制,研究制定研究生发表优秀学术论文奖励机制。
3.“以创为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实践,课内外联动,推动本科生创新项目立项申报,积极培育联合大作业项目,推动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突出创新能力,继续打破本硕博培养通道,以“启思论坛”、“挑战杯”等平台载体为抓手,引导学术资源进入人才培养,力争“挑战杯”竞赛再创佳绩。重视诚信教育,充分利用好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发挥导师、学生主体性,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专题教育,构建诚信、规范的学风和学术环境。加强生涯指导,挖掘校友企业资源,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大就业引导力度,加强就业指导效度,努力实现稳就业。
二是引培并举,聚一流师资。
4.适度扩大增量,不断优化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海外引智力度,全职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做好千人计划、高端外专和国际大师讲坛项目,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集聚青年拔尖人才,以需求为导向,适度吸纳学术背景优秀、有潜力的海内外青年人才,建设高起点高素质的人才“蓄水池”。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强化聘期工作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管理,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资聘用机制,推动实施竞争上岗的特聘制度。
5.有效激活存量,突出团队建设。重视领军人才内部培育,推动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各类人才项目,构建外引人才和内培人才合理竞争、积极合作的有效机制。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出台《青年教师发展津贴发放办法》,为两年内新进青年博士讲师解除后顾之忧,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青年学科(术)带头人,大力招收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后工作人员,激发师资队伍内生活力。重视人才团队建设,以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形成合力、产出高水平成果为目标,打造优秀人才领衔的团队集群,形成若干个有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感召力的多元梯级团队。
6.聚焦学科建设,深化内涵发展。以学科评估为抓手,上半年组织专门力量,参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专项研究,完成对各学科的全面摸底和自查自评;下半年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到人,系统梳理各学科现状与不足,最大限度协调解决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做好准备,以评促建。以新的学科增长点为目标,积极对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在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保护、艺术与科技等重点领域寻求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出版专业硕士点。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对政治学学术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后续建设规划;鼓励各学科根据实际需求,适时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建设新模式。
三是开拓创新,做一流科研。
7.做好科研项目立项和全过程管理。抓好申报,凝心聚力、提高认识,持续推动各个学科培育和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紧抓各类项目组织申报不放松。抓好管理,加强科研项目全流程服务和全过程管理,确保按期、优良结项。抓好宣传,进一步推动优秀成果宣传和推广,提升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8.加强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提升科研量质,联系各高原学科,进一步加强核心期刊论文和高端论文发表的激励措施,确保论文发表量与质稳步提高。用好科研平台,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功能,筹建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弘扬xx城市精神,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成果转化,积极开拓合作渠道,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供给能力。
9.优化科研管理机制体制。完善评价体系,根据学校新出台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学院科研机构管理、评估和退出机制,提升科研机构在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主体功能和科研能级,发挥其跨学科集聚融合效应。
四是扩大开放,创一流国际化。
10.加强国际化关键要素建设。对标国际一流高校,系统、精准、有步骤地推动国际化课程体系,尤其是全英文课程、人文国际化建制班和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建设,快速提升国际化资源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科研、人才培养、教育文化输出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11.加大国际化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渠道,以促进机制化建设为目标,加大国际化平台发展力度,不断提高三个月以上外派学习的规模和成效,改善国际生源募集的质量。加强国际化业务培训,优化工作流程,推进学院国际化服务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
12.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服务学科建设和评估需求,持续推动学术成果外译、海外发表与出版、国际学术期刊建设,不断提升相关学科国际影响力。以国际城市联系为重要纽带,聚焦若干重点学术、教育品牌项目,发挥国际学术网络优势,在人文学科关键领域进一步打响xx大学品牌。
五是全面从严治党,办一流学院。
13.立足高站位,抓实巡视整改工作。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将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将政治建设融入学院发展全过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师生思想状况总体稳定。把巡视整改作为首要任务,根据未巡自查和巡视反馈问题,对标对表,逐一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落实到位。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对党员发展工作的检查指导,重点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开展支部书记专项培训,加强支部组织生活督导,做好教工支部党员发展工作。
14.把握新要求,抓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齐配强院系两级班子成员,提升班子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有序推进科级干部新一轮聘任工作;统筹推进行政人员轮岗制度,依岗择人,重在锻炼,提升服务师生水平;加强对新进辅导员的专业化指导与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举办40岁以下青年教师培训班,注重对80后、85后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激活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潜力,加强学院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同时为学校输送人才。
15.着眼新目标,汇聚力量推动发展。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以制度带动管理,办公室牵头做到查漏补缺,完成各项制度梳理,汇编教师工作手册、行政人员业务指导手册和岗位说明书,切实提高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度。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出会议室网上预约平台,以此为契机实现学院学术讲座及各类活动统计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推出“文苑下午茶”,推动院领导与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凝聚共识;筑牢本硕博学生工作一体化理念,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通过“文学之夜”、“诗词吟诵大会”等品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