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

时间:2019-05-14 23: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

第一篇: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

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

http://www.xiexiebang.com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7-30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文/林旭群 林丹虹(揭阳市东山医院 广东揭阳 522031 [导读]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53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行系统管理及采用循证护理,提高患者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及耐受力,保证胃管在位通畅至胃肠通畅后拔管。结果 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行系统管理及采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关键词】食管癌 留置胃管 系统管理 循证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1]。手术方式一般经剖胸入路,是肿瘤外科常见的开胸手术。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食管开胸术后留置胃管采取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取得一定效果:共护理53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53例,其中男47例女6例,40岁以下1例,40-50岁10例,50-60岁18例,60-70岁22例,70岁以上2例。

1.2麻醉及手术方式

全部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麻醉,其中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25例,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21例,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5例,经右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例。

1.3结果

2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因肺部感染引发剧烈咳嗽及呕吐致胃管自行脱落,1例患者强行拔除胃管,均未予重新置管,经保守治疗无明显腹胀,呕吐等,无吻合口瘘及乳糜胸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平均留置胃管5.2天(P<0.01)。

2管理方法及护理措施

2.1加强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关心体贴患者,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理解,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耐心详细告知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及自行拔除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2.2做好有关记录

把胃管与胸腔引流管等有关管道登记于每天护理工作日记上,内容包括:已留置天数,胃管在体外长度或在鼻腔口的刻度,引流物色、量,每天特殊处理情况(如冲洗、挤压引流瓶,更换引流瓶)等。食管梗阻患者术前置入胃管困难,易损伤食管壁或戳破瘤体引起出血,可由医生手术中置入,切除后的食管比术前的短,胃管置入长度也相应变短,所以,胃管置入最佳长度应向手术医生请教清楚并做好记录。术后24h内引流液可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后逐渐变为褐色或草绿色,如引流液见鲜红色血液或引流量突然增多,应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3妥善固定引流管

采用弹性棉绳绑胃管,即用一长60cm,宽0.5cm略带弹性的棉带(服装厂用于束宽松型领口或袖口的棉带而非橡皮筋),在棉带长2/3处以双套结套住胃管,从一侧耳上方绕过脑后,稍为拉紧后与短端于对侧耳后打结,注意勿拉太紧以免勒住患者面部皮肤。如病人感觉不舒服,可适当上下调整棉带位置或在棉带下垫一小片薄棉垫。该固定法避免胶布粘贴胃管法因患者出汗、咳嗽、打喷嚏使胶布失去粘性,使胃管脱落或胶布致过敏性湿疹,同时可视性高,易于观察记录胃管刻度。术后未清醒时,应加强监护,防止病人因躁动不慎拉扯引流管,必要时予约束措施。取头向一侧平卧位,用大号别针拉起引流管左右两侧各3cm处床单把引流管固定在病床头侧1/3处(别起的床单中间留下空隙足够引流管移动)。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嘱患者勿过度活动头部,下床活动时应将胃管别于上衣胸侧。

2.4保持引流通畅

2.4.1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胃管处于最佳引流位置,防止受压、扭曲、折叠。

2.4.2保持有效负压引流,保持引流负压约5kpa,即胃肠减压盒(瓶)压下2/3即可,在吸引过程中应待减压盒(瓶)完全胀起后,再将其压下[2]。过于频繁地挤压引流瓶使引流负压过大,反而会损伤胃黏膜引起出血。

2.4.3如引流不畅,可适当变动体位,转动或调整胃管位置,并边退边回抽或用0.9%NS20-30ml冲洗,食道手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无效则拔出重插[3]。本组患者胃管引流不畅共有15例次,经处理后均复通,无一例因引流不畅而重插。

2.5循证施护

采用舒适护理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留置的耐受性。资料显示: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患者都有不用程度的不适感,其中咽部不适100%,口渴、口干、饥饿感96.1%,心理压力大73.5%,睡眠质量差49%,排痰困难30.4%,语言表达能力受限96.1%,呃逆9.7%[4]。针对患者的不适感,予以适当护理措施,减轻痛苦。

2.5.1每天常规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3次,对口唇干裂患者涂石蜡油润滑口唇,清醒患者予漱口等,可减轻患者口干口渴感。

2.5.2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适当予以体疗,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患者取开胸对侧位,护士手掌呈半弧形叩击患者背部,叩击顺序应自下而上,由两边至中间,并指导患者先深吸气后稍用力咳嗽(咳嗽时用手按压手术切口部位减轻切口疼痛)咳出痰液。

2.5.3早期行氧气雾化每天2次,每次约10-15分钟既可促进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又可减轻患者口干、口渴及咽部刺激等不适,术后8h以NS6ml+沐舒坦15mg、庆大8万u、地塞米松5mg,氧流量6-8升∕分钟行氧气雾化以代替传统超声雾化,可避免传统超声雾化气流及气雾颗粒大,雾化时间久,患者易产生气促、胸闷等不适感。氧气雾化时嘱病人含紧喷嘴,缓慢、深长的吸入,吸气后屏气2秒使气雾充分分散到咽喉部甚至到达气管。

2.5.4应用金素等改良鼻导管吸氧法[5]减轻患者憋气感。则在传统法基础上,将橡皮鼻导管或塑料吸氧管改为一次性输液头皮针导管,插入深度2cm,减少病人因双侧鼻腔都被大管(胃管、氧管)塞住而产生的主观憋气感,同时保全了大面积的鼻前庭鼻黏膜正常湿化、温化作用和过滤作用,提高病人吸氧舒适度,而减轻心理压力。为防止管径小易阻塞问题,采用缩短更换鼻导管时间(4-6h)的方法。通过心电血氧仪监护,无一例患者血氧饱和度异常。

2.5.5咽喉部喷雾2%利多卡因减轻患者痛苦。通过观察发现在留置胃管第3-5天患者感觉最不适应,尤其在夜间是患者易拔管的时候,因此,采取在置管第1-5d每6h喷雾1次约2ml,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患者逐渐耐受后可酌情减少次数,注意事项:由于利多卡因使咽部感觉神经麻痹,减轻胃管对患者刺激的同时也使咳嗽反射减弱,因此,必须在患者排痰后予以喷雾,以防痰液潴留引起肺炎或肺不张[6]。本组病例有一例病人因诉无法忍受咽部疼痛在术后第5-6天于夜间趁医护人员不注意时自行拔除胃管。未重新置管,经保守治疗后无腹胀及呕吐,无吻合口瘘。自2008年以来,采取李云霞2%利多卡因局部喷雾可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提高其舒适度,护理17例无1例自行拔管。

2.6拔管

病人留置胃管5-10d后,确定胃肠道通畅,肛门排气后,以NS100ml以每分40-50滴由胃管滴入,然后夹胃管24h,无恶心呕吐、无腹胀可考虑拔管。拔管时病人取半卧位,反折胃管外口,拔至咽喉部时快速拔出。记录好拔管时间,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不适。

3小结

食管癌术后常规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使胃管保持在位、通畅是术后护理成功的关键,如胃管脱落或阻塞等致胃肠减压失效,可造成胃内气体液体潴留,使胃过度膨胀,加大吻合口的张力,发生吻合口瘘,同时膨胀的胃压迫到肺,引起肺部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如重新插管,易造成手术区损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行系统管理及采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黄国俊,吴英恺.食道癌和喷门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25.[2] 元红梅,李正君,房新华.胃肠减压护理新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5,3(4):349.[3]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259-260.[4] 吴春妹.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西医药,2008,43.(1):75-77.[5]金素,吴显和,刘惠.食道癌术后两种吸氧方法舒适度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5-17.[6] 李云霞,崔红梅,张江丽.舒适安置留置胃管护理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381.

第二篇: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12h内,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大量输入库血、凝血功能障碍亦可造成术后出血。若出血较多时患者常主诉口渴、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苍白。

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肺不张、肺部感染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且有长期吸烟史,术中气管插管过深,气管内分泌物堵塞;由于术中麻醉药物或气管内导管的刺激使呼吸道粘膜上皮受损,分泌物增多;术后血气胸、胸腔积液、胃扩张等情况;术后切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致支气管内痰液不能有效排出,导致支气管阻塞、肺泡内气体不能呼出而出现肺不张或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术前早期应劝其戒烟,并应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在患者入院后即训练做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术后及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以防止术后因胸式呼吸减弱致低氧血症及无效咳嗽。采取正确卧位,减轻局部切口张力,减轻不适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便于肺通气。可通过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叩背时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使支气管末梢痰液因振动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术后镇痛,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素,并尽早拔除胸管,对痰不易排出者要及时行雾化吸入稀释痰,行鼻导管、纤支镜吸痰治疗。

脓胸脓胸常由于手术分泌物污染胸膜或术后胸腔引流管处理不当引起,患者可发热胸痛、气促等,胸腔可抽出浑浊胸腔积液。

护理措施:术后对胸腔引流管严格执行无菌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与性状,若出现浑浊胸腔积液及时报告医生。

乳糜胸乳糜胸也是食管癌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原因与术中损伤胸导管胸段部分有关,术中由于胸腔开放,胸导管的开放,胸导管在正压下不充盈,从破裂处流出的少量乳糜液被血混染后不易辨认。

护理措施:控制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大量地丢失乳糜液,不但会给病人带来呼吸循环紊乱,也将造成机体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的障碍。因此,应根据病情给以禁食或从营养管中给予病人少量的无脂、高蛋白、高糖、高营养流质饮食,必要时行静脉输注高营养液;若体温升高,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因此在护理及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合并感染,并需加大抗生素剂量,尽快控制感染。如经上述处理2~3d后若漏出量并无减少,应立即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一般为右或左胸横膈上胸导管结扎术。

喉返神经麻痹喉返神经亦是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特别是在食管上、中段癌手术时,若不注意可能被损伤。

护理措施: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时,使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喉梗阻、误吸、呛咳等症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时则可发生窒息导致死亡。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发音情况及呼吸情况,防止误吸及呛咳若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减弱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当发生窒息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因此及时发现,现场抢救是关键。

总之,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护理过程中应针对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专科理论基础知识及技能,还要有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尽职尽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依据,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第三篇:留置胃管护理(写写帮推荐)

浅谈留置胃管护理进展

【摘要】胃管留置作为最常用技术是基础护理的内容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能熟练地掌握这一操作技术,但是临床中置管困难和置管异常现象仍屡见不鲜。现就选择不同胃管的患者采取的留置胃管的方法和其相关操作中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留置 胃管 护理 进展

留置胃管的意义

参照《临床护理与理论》,留置胃管的意义是减轻胃压力,对胃内的容物进行及时地抽取,降低其酸值,防止消化凝血块,有利止血,也可以通过胃管来给药治疗或是辅食。

胃管的类型与改进

2.1胃管的类型及内容

橡胶胃管:橡胶胃管的管道厚,管腔小,弹性差,对鼻咽粘膜的刺激性强,与组织相容性小,可以重复灭菌使用,但易与内腔粘连,可用于留置胃管时间短的胃肠道患者[1]。

硅胶胃管:硅胶胃管头端较硬,易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刺激性小;管腔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胃管头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可用于危重患者全胃肠营养。

福尔凯胃管:国内引进,具有软、细耐腐的特性,有导向引丝,置管期可达90~180天,适合昏迷及高龄卧床吞咽反射差和需鼻饲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病人。

双腔胃管:经王玉梅的临床研究适用于肠梗阻、幽门梗阻患者, 并且腹胀率小、吸引率高、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2.2胃管的改进

胃管前端增加侧孔:无菌操作将普通胃管前端增加5~6个光滑的侧孔,给药时与稀饭糊混匀缓缓推入,不易堵塞胃管,给药彻底,减少因堵管增加更换胃管的次数。

一次性滴喷药胃管:用小号硅胶管进行胃管插入,并将胃管头端制作多孔,置入胃贲门,末端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使药液滴入,适当挤压莫非氏滴管,可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粘膜,可有效治疗[1]。

带有三通阀的胃管:在胃管末端连接一个三通阀,避免了鼻饲后反折胃管、夹子固定等程序,解决了注入液外溢的问题,减少了感染的因素。

不同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3.1清醒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插胃管前,嘴里含适量温开水,保留口中;清洗患者双侧鼻腔,用蘸取石蜡油的棉签润滑双侧鼻腔两遍,测量胃管插入的的长度,胃肠减压患者需插入55~65cm,胃管穿过鼻腔有落空感后,指导患者分次咽下温开水。随着患者的吞咽操作者顺势插,并鼓励患者,吞咽完毕同时插入胃管至指定位置。

3.2特殊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3.2.1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面向操作者,头颈稍向前倾,常规插胃管进入后鼻道6~7cm,使胃管前端紧贴咽后壁向后下推进,缓慢插入胃内。

3.2.2气管切开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胃管选用硅胶鼻胃管,插胃管前先吸净口腔及气管内痰液,抽出气管套管气囊内气体。病人取平卧位,操作者站在病人右侧,先抬高患者头部,从一侧鼻孔插入约12~14cm,感到有阻力时再垫肩部,使头后仰插入。

3.2.3机械通气患者置入胃管的方法 蒋小剑[10]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在给机械通气患者插管时,三步留置胃管法在插管所需时间、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插管一次成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留置胃管法。

如枕仰卧位、握笔式垂直插入胃管和螺旋式向下插入胃管。

胃管的固定法

4.1两种传统固定法

一是将胶布的两端贴在鼻唇沟和面颊,仅牢固地贴住了胃管,没有产生内向的作用力。

二是将胶布的两端固定在鼻翼部,虽胃管产生向内的拉力,但胶布的上缘没有贴住胃管,只靠下缘粘住胃管。

4.2现在普遍存在的固定方法

胶布固定法:张爱琼[11]改进后胃管固定方法是将胶布两端贴在同侧鼻翼和面颊部,将胶布一端与胃管垂直,使胶布牢固地粘在胃管上,胶布另一端对胃管产生了向内的拉力。

鼻贴固定法:张占杰、霍晓鹏[14]使用3M透明敷料贴,规格6cm×7cm型号的一半,粘贴于病人面颊部,另一半妥善包裹好交病人备用,达到了牢固的效果。虽费用增加,但避免了胃管脱出,减轻了病人痛苦。

双套结固定法:吴春华[15]使用一根长约80cm的棉线,在棉线1/3处以双套结固定胃管,先将棉线两端分别经面部、耳廓上方,然后将较长端棉线绕过头部后方至对侧耳后,与另一端棉线打结,调节松紧度,再取两条3cm×0.15cm的医用胶布,分别绕在双套结固定处的上下两侧胃管,形成固定槽,保证棉线不移位,不易脱落。

第四篇:临床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临床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留置胃管及其护理进行观察分析与探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插管失败原因

1.1 患者因素

插管前操作者未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未说明插管时的感受及重要性,患者不配合,拒绝插管。

1.2 操作者因素

操作者不了解插管的解剖走向,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以至于插管失败。患者表现为鼻黏膜出血,呛咳,恶心呕吐。

1.3 操作方法

改进插管方法:插管前需插入的胃管用石蜡油彻底润滑,这样既增加了插管的成功率,又减少了患者插管的不适感。插管时先将胃管与鼻孔平行插入2㎝后改呈60角,继续插管至鼻咽部,约插入15㎝后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使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妥善固定胃管

胃管插管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洁,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经临床应用这种方法优于面颊固定法,0它既不能限制患者头部的活动,又不易使胃管因胶布粘贴不牢或打喷嚏脱出,减少了患者再次插管的痛苦。保持胃管固定与通畅

3.1保持胃管固定

插管前操作者需向患者认真交待置管的目的及治疗的意义,取得其配合。置管后加强观察,防胃管脱出。

3.2 保持胃管通畅

每日两次用0.9生理盐水20ml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因堵塞或胃液粘稠而引流不畅。引流不畅的原因及处理

4.1 胃管插入过长

使胃管盘曲在胃内或在胃内反折。此时,将胃管连接注射器回抽有阻力。处理:将胃管轻轻向外拔出至胃液引流通畅。

4.2 胃管插入过短

使胃管在胃内液面上,胃液得不到充分引流。此时可将胃管缓缓插入至胃液引流通畅。

4.3由于插管动作较快,患者不配合吞咽,使胃管盘在食管内,插管时有梗阻感,连接注射器无胃液抽出。此时需拔出重新插管。

4.4与体位有关

侧卧时胃管易紧贴胃壁,或离开液面,此时可调整体位保持引流通畅。临床中半卧优于侧卧位、平卧位。

4.5 胃内食物残渣较多,易致引流不畅,此时将胃管前端引流孔适当剪大,引流效果好。5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减轻咽喉疼痛,因禁食原因引起咽喉干燥胃管摩擦刺激,病人留置胃管在第二、三天后,自觉咽喉疼痛忍不住会自动拔胃管,应每日给予两次口腔护理,嘱患者含水漱口,一方面可减轻咽喉部因干燥胃管磨擦而引起的充血水肿,另一方面有利于咽喉部痰液咳出,还起到稀释胃液利于引流作用。观察胃液引流的量、性质及颜色,并准确记录,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加强责任心,保持负压引流持续有效,有利于胃液及时引流,防止引流液得不到及时引出造成吻合口瘘、刀口愈合不良,经临床实践证明,临床使用中负压球不能全部挤瘪,只需挤瘪球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这样临床效果好。

第五篇:留置胃管技巧与鼻饲护理

留置胃管、鼻饲和口腔护理

1.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技巧

(1)清醒病人:清醒病人操作前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恐惧心理,避免紧张,取得病人的配合;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呛咳反应,随病人的吞咽顺势插入,注意与病人的吞咽动作同步。

(2)有吞咽反射的病人:操作技巧包括动作轻柔和有效刺激病人的吞咽反射并同步顺势成功置管。要选择病人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置管,操作轻柔,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当病人出现呛咳或烦躁时暂停操作,当胃管前端到达咽后壁时会有阻力感,此时用胃管前端刺激咽后壁使病人反射性的做吞咽动作,或从口腔滴入少量水刺激病人吞咽,再顺势将胃管置入。

(3)深昏迷病人:操作方法同教科书中所述为防止食管反流置入深度延长8~10厘米。2.鼻饲护理

(1)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和护理时间 针对脑卒中昏迷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合理安排各项操作时间,使雾化吸入、吸痰、翻身扣背等各项操作尽量在鼻饲前进行,以免引起胃内容物返流。

(2)使用鼻饲体位。

每次注食前除常规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还应抬高床头30-45度角,患者保持右侧卧位,以利于胃排空。约1-2小时改为专科体位,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3)适当加长胃管置入长度

确保胃管的正确位置,有研究发现胃管进入越短,越易发生误吸。将胃管向胃内延伸8~10cm,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部,则注入的食物不易反流[。对鼻饲患者,妥善固定胃管。在胃管外露部分做好标记,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位置,并进行班班交接。防止患者因翻身、躁动等原因导致胃管脱出,尤其是昏迷患者反应不灵敏胃管误入气道后果非常严重。

(4)规范鼻饲操作,注意鼻饲液的量及温度,为减少胃潴留发生,鼻饲前要进行抽吸,尤其是年老体弱消化功能差的病人,先确定有无胃潴留,同时记录潴留量,分析原因,暂停进食或给予助消化药物,继续鼻饲者宜半量100ml,鼻饲温度在40度左右。喂流质时间由每2小时延长为3—4小时一次。每次注入时间为20—30分钟。可有效减少食物返流。3.口腔护理

(1)操作方法:略

(2)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口腔内气味,口腔黏膜颜色、有无破溃以及舌苔的变化,合理选择口腔护理溶液,及时预防。(3)常用口腔护理溶液:略

下载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系统管理及循证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

    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 [摘要]:重点综述了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对留置胃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也做了总结,提出要根据病人的具......

    留置胃管护理常规(精选五篇)

    留置胃管护理常规 【置管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 2.备好所需物品 【置管】 1.注重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2.注意食管的三个狭窄部位 3.动作轻柔 【置管后护理】......

    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综述

    2009-05-11的日记2009-05-11 21:48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综述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2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起病急、死亡率高,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鼻饲法是将胃管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是满足脑卒中患者机......

    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 目的: 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

    胃管护理

    胃管护理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通过对胃肠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有效......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

    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外三科 食管的解剖生理食管为一肌性管道,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 上连咽部,前在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后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在气管后面向下进......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 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胃溃疡和早期胃癌最普遍的手术方法;传统的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2/3~3/4,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