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建共享——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
魏晓冬 郭春绵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聘请专家或组织专门团队来打造校园形象,从校园环境建设到教学楼外观、教学楼走廊、教室、宿舍文化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可谓是规划合理,美观大方,无可挑剔。但这种“植入式”的文化建设总是让人觉得缺少了些人文气息,“人文”不仅仅是通过植入教育理念引领学生的思想导向,更应该通过学生的精神面貌来展示学校的精气神和教育理念。那怎样去显示这种精气神呢?最近,全国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接地气”这个词成为一个热词,今天我们就不妨借用一下来谈校园文化学生共建共享,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为了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植树、种草、种花必不可少。有的学校定制一些名贵的花草树木,自然能为学校增光添色,但是价格不菲,这些名贵花草树木也需要再增加人力物力来维护。学生在享受欣赏之余,采摘、攀折、践踏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一些学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名贵花草树木,干脆设置了隔离围栏,使学生想亲近都难,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的设置,给人的感受就像是被安排住进了华贵的宫殿,光彩绚丽,欣赏赞叹,自己却难以融入其中。这种距离感,怎么让学生产生爱校如家的共鸣,怎么培养他们热爱校园的情感呢?校园环境的布置,表面不需要多华贵,设施多气派,而是贵在内涵,雅在性情,活在人气。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思路上把握方向,在合理的布局基础上,留出学生参与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接地气,聚人气,共建共享。如在校园里植树种草,让学生亲自去翻土挖坑,栽种浇水,利用课余时间除草施肥,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校园,使学生既能享受劳动的快乐,又增加了他们参与建设美丽校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每当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自己栽的树茁壮成长,自己种的花争芳斗艳,是多么开心,是多么骄傲!这时候,你就是想让他去折树枝、摘花都不可能,因为他们不忍心。如果看到别人搞破坏,他们也一定会及时制止,这就是爱的力量。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参与,所以珍惜;因为参与,所以享受!将校园环境建设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的爱校如家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人校合一,才会使校园环境充满人气,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班级还是宿舍,它的核心要素是和谐。和谐不仅指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同时也指师生与育人环境的和谐。我参观过一些学校,教室内、教学楼走廊里统一的班级栏目设置,统一的墙体标语设置,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展示,给人的感觉整洁有序,但班级精神的彰显、学生个性的张扬又在哪里?在感叹整齐规矩之余,我总觉得少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个性特点。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有的学校担心如果要凸显个性,那学校的核心思想会被掩盖,甚至担心会被弄得五花八门,使学校的核心思想被扭曲。当然,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国家都强调统一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但是使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内涵深入人心,用核心思想去引领学生,不是表面的整体划一,而是内在精神的凝聚力,是一个学校灵魂所在。有了这种精神的凝聚,怎么也不会散了。和谐,这种思想观念是人与生俱来,不是被强制植入到人的大脑里的,是每个人内心的期盼。因此,只要所有的安排和设置是围绕这一主题,不用去详细地定框框规矩,需要做的是去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质,去开发学生对自身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学生用他们的思想去诠释和谐,去实践和谐。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整齐中凸显个性,统一中不断创新,这就最好的、最真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育人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途径。而活动的选定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贴近学生生活,接地气,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因素,要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能简单地为了活跃校园气氛而活动,不能单纯地为了迎合上级的组织安排而活动。要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活动的目的性,通过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很多文化活动,教师要从适当放手到完全放开,让学生参与策划,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组织,锻炼能力,让学生自己主持,提升气质。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活动本身的价值,培养其自信心、自强精神和自我约束力,而且在于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去组织好每一项活动,享受参与、历练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在每次活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广接地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就是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脱离学生这一群体,贴近师生生活,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引导、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共建共享,人校合一,凝神聚力,使学校充满催人奋进的人文魅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篇: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体、美等弱势学科的课程地位不断被提升和重视。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美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科目之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急需改变传统授课思维,让美术课堂教学“接地气”,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 课堂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成为近年的流行语,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要求“接地气”,并且这种渴望愈发强烈。所谓“接地气”指的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以避免那种表面的浮夸的形式主义。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艺术上来讲应该是指广泛接触老百姓(这里应该是学生),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生)打成一片。教育教学也应该接地气,以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让教育教学“接地气”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更能为教学的深入奠定基础,埋下伏笔。尤其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接地气”。美术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尤为欠缺,它在某一层面上学生的知识是零积累,他们缺乏常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艺术知识积累。这一现象的弊病尤其体现在欣赏?评述的课程类型上。我们如何能在一节课之中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真正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摆脱传统的讲述、视频与故事穿插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这一点很重要。
二、“欣赏?评述”课程的困境
对于传统的讲解与欣赏的教学形式虽然凸显的美术课程的视觉性、人文性,但是却脱离了实践性和愉悦性。而后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又尤为重要,因为愉悦是兴趣的来源。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感受愉悦,才有继续学习的渴望,而视觉性和人文性其实可以贯穿于主动接受中。美术学科在诸多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因其特别而受学生喜爱。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等课程类型上,由于学生参与度大,因此上这样的课程,即便老师引导不好,讲解不透彻,学生只要动手就不觉枯燥,只是最终的课堂生成时会显的差。但对于欣赏与评述课来讲,因其课程在安排上都是历史人文知识以及著名作品的赏析,听起来沉闷,教师上起来也觉冗长而无味,故这样的课程学生几乎不太喜欢。再加上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又仅以一些故事、视频以及三寸之舌,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学生课上自然一倒一大片。
三、对欣赏?评述领域课堂教学“接地气”的几点思考
在美术学习的四个领域里,每个领域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以及对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了解就是从欣赏与评述领域学习到的。所以欣赏与评述领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变得急迫。现今的教学可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改善,虽然其中的一些想法今天看来不切实际但我们绝对相信这是努力的方向,并且将来一定会实现。首先,整合教育资源,从学生身边的美术出发。学校可利用本地博物馆、美术馆、个人艺术馆等艺术场馆。教师要打破教室是上美术课的唯一地点这种观念。即便没有或者不能够把学生带到这些场馆,我们也要共享这些场馆的信息与资源。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不太了解的)总有些好奇心和亲切感,好奇心可以激发探索的欲望,亲切感刺穿那层触不可及的薄膜。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学生进入美术馆来上一节欣赏课,那么零距离面对作品所获得的养料一定无可估量。在校内也可同组内分工上课,如传统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对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精心准备;西画专业的教师则准备西方艺术部分。这有利于学科专业整合,教师专业性也强,可以做到高屋建瓴,方便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其次,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触手可及。由于我们欣赏的作品大都是离我们较为遥远的时代。因为太遥远,学生自然不会有亲近感反倒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艺术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在今天仍有很多地方体现着传统艺术的魅力。如我在讲述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时,运用人民币硬币导入。在1元、5角、1角硬币的背面都镌刻着花卉,这些花卉本身就体现有文人思想。在今天,他们不仅是花卉代表,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代表,这道理虽深奥,但就在学生眼前。这样讲使学生快速的就进入的状态,对原本枯燥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再有就是改变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模式,我们要抓住美术学科考核灵活的特点,鼓励激励学生参与。对于许多的作品,学生是有不同看法的,而这些不同看法无论真确与否都会加强学生对文化对作品的认识。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多讨论。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课堂教学不管是上课模式还是教学方式,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组织教学都要“接地气”。因此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做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中收获真知,学得能力。教师在教育中收获成功,获得愉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三篇: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心驰神往的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在实践和体验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用语之一,意思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接地气”,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解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生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体现生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一、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
数学新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得要高”,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一课,由于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前我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课件)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强调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这一引入充分考虑了学生现实学习的起点,既包括知识积累的起点,又包括生活经验的起点,从而使课堂导入体现了关联性――让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的密切相关;体现了兴趣性――课堂导入的材料和方式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体现了“数学味”和“生活化”。
二、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更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数学教师应“看得要远”,尝试数学生活化教学,为智障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实现了“基于生活”的指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启发学生思考: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在指导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明白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学生提高了计算正确率,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教师应“研得要细”,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到生活中拓展学习数学的渠道,更好地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感受数学实践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例如,教学“乘除两步应用题”时,分析、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探究新知的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买5条这样的毛巾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需要知道每条毛巾的价钱)教师充分把握“扶”、“放”的“度”,诱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入手,根据“买3条同样的毛巾需要24元”,你能求出每条毛巾的价钱是多少吗?课堂教学中注重呈现学生的错例分析,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认知冲突中理清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以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教师应“做得要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贯穿于教学始终。
例如,学习了“轴对称”这一节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设,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德育目标反思梳理,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更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得当与不得当,从而进一步明确“美丽课堂梦”的方向。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试一试、议一议、比一比等操作,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学、善学、乐学的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呼唤“高于生活”的民主化模式,呼唤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当今数学教学正向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任金凤.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0,(Z1).[2]王佩.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在数学中的积极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4,(05).[3]魏晶晶.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接地气[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
第四篇:(征文)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市委办公室 白立红
古希腊神话中战神安泰,身体只要接触大地,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常常战无不胜。一次战斗中,对手大力神拉克勒斯发现了这个秘密,把他高举在空中,脱离大地的安泰,最终被赫拉克勒斯扼死。安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中国俗话说就是“不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概括讲就是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万物生长接了地气,生命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接了地气,身体才会健健康康。
那什么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地气?地就是群众,接地气就是深入群众。我们党向来重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什么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时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明确指出: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然而,群众路线活动中,见了群众,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地气”?当然不是。党员干部只有摈弃 1
“四风”之毒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才能说“接地气”,否则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在照镜子中“接地气”。古代人邹忌爱与城北徐公比美,常问美于妻子、小妾、客人,答案自是肯定。但邹忌看到徐公后,才发现对方更美一筹。后邹忌反思自省悟出,妻子爱他,小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故赞美他,但他们都说了谎话。现实生活中我们部分党员干部也是“邹忌”,虽不是妻妾成群,但手中掌有公权,爱者、惧者、有求者如过江之鲫,溜须拍马的话听多了,高帽子戴久了,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也开始认为自己“智商超群、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功绩卓著”,理所当然“较徐公美甚”。这样的干部在群众眼中毫无美感。社区干部赵峰十年如一日在社区里干最脏、最乱、最差的活,镜子里的他蓬头垢面没个人样,群众眼中的他却是最美的,也是最接地气的。党员干部“接地气”,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照一照身上是否有乡土气息;照一照内心与群众距离的远近,要照出自己的不足,照出帮助群众的打算。“照镜子”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隔靴搔痒,只有在与群众“面对面”的直接联系中,在“进家门” 2
过程中,学会“说土话”、“听乡音”,主动融入群众土壤这股“地气”,群众根基才能扎的深、扎的稳。
在正衣冠中“接地气”。《皇帝的新装》中,每天只想着穿好衣服的皇帝,在大臣、裁缝等人的欺骗中穿着世间独一无二的“裸体华服”盛装游行,最终被群众贻笑大方。一些党员干部也喜好这种自欺欺人的正衣冠,每下基层,不想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只想衣着光鲜,笑容可掬,谈吐不凡。往往干部前脚拍掌走人,后脚群众怨气冲天。群众面前,如此可耻“衣冠”,不要也罢。“衣冠”代表着的形象和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组织面前的“衣冠”、群众面前的“衣冠”,才是持之以恒的“正衣冠”,才能在群众心中烙下印记。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就是要经常查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道德节操是否秉持、有没有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相违背。注重组织面前的衣冠,增强自重意识,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应有形象和神圣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珍惜名誉,爱惜形象。注重在群众面前的衣冠,就是要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责任担当;审一审自己的言语是否出格、行为是否出轨,决策指示是否贯彻、岗位职责是否履行。在“正衣冠”过程中,放下身段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可以接地气,身正、“衣冠”正、作风正,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支持。
在洗洗澡中“接地气”。一些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不怕招待规格高,就怕身沾灰,脚沾泥。更有甚者农村土炕不敢坐,田间地头不敢踩,回家清水冲一冲。这种洗身不洗心的干部,只会让群众反感失了“地气”。党员干部取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就要做到“四勤洗”。一要勤“洗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经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二要勤“洗耳”,防止耳朵闭塞。既听顺耳之言,也听逆耳之言,多倾听群众的心声、意见和诉求,多换位思考,自觉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出发点,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三要勤“洗手”,保持清正廉洁。洗掉手上的“贪”字,手不乱伸,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能拿、管住自己的手、用洁净的双手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四是要勤“洗脚”,转变工作作风。要洗掉脚上的“懒”字,迈开双脚,多到基层、多下一线,脚踏实地,勤政为民。这种“四洗”干部,在群众面前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最受群众欢迎,最接“地气”。
在治治病中“接地气”。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身体病不病,进了医院才知晓。一些党员干部在四风毒害中昏昏然,在群众面前飘飘然,“久病不觉”自我感觉良好。更有甚者,明知作风有问题,却粉饰恶习“带病”工作,此类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干部“带病”不可怕,就怕讳疾忌医,久拖不治,病入膏肓。“带病”
干部深入群众,更要做到未病时预防,小病及时治,大病要根治。未病时预防,时刻警醒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敬畏群众,坚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做到防微杜渐。小病及时治,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病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治好,但要及时。善意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及时改正错误,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大病要根治,不治将益深。大病往往是沉疴固疾,反反复复。治大病就要持之以恒。何为党员干部大病?就是以为群众办事之名,某己之利。治疗这种大病,最好的药方就是深入群众,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诉求,从内心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纠正腐败利己思想,深入群众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和洗礼。
群众路线活动中,党员干部只有“接地气”才能得人气,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始终立足实际,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群众才会点赞,打高分。
第五篇:年轻干部接地气
年轻干部“接地气”方能“长才气”
当前,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直接从校门进入机关门,没有到基层一线工作,缺乏基层实践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这无论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是对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都是不利的。年轻干部要自我成长、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砥砺意志、锤炼作风、历练才干,多“接地气”方能“长才气”。而一些年轻干部片面认为:上级机关条件好、待遇高,发展空间大、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快;有的担心到基层不能独当一面,应付不了繁琐、复杂局面;有的眼睛一直向上看,一心往上走,不愿到基层做艰苦工作。其实,这些思想认识要不得。
基层虽然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在基层工作,更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如果主动“接地气”,零距离接触普通群众,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就能够培养出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基层、熟谙世情、洞察民意,办事情、想问题、做决策也就越容易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符合党的根本宗旨要求。
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较快提高驾驭全局和处臵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
作为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上,主动到基层一线去“接地气”,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