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跌倒与坠床预防措施
坠床与跌倒的防范措施
1.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有坠床或跌倒的危险,并签署预防坠床或跌倒告知单
2.在患者床头或床位挂防坠床或跌倒的警示标识 3.将日常用品及呼叫铃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处,告知患者需要协助时随时按铃通知护士
4.请及时向医护人员叙述可能导致您跌倒的原因
5.当患者用药感到头晕,血压不稳时,尽量不要下床,若需要下床,起床或变换体位时勿过急猛,应先坐在床缘,待头脑清醒后再由家属扶下床,上厕所时应使用坐便器,蹲下及站起时,动作要慢
6.若患者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需要外出检查,我们会准备平车或轮椅,必要时护士会陪同前往
7.若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开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跌倒
8.请将物品尽量收于床头柜内,保持病史及走道宽敞,以利于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行走,避免跌倒,谢谢您的合作
9.患者有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护士会将床档拉起,并予以约束带保护,这需要您的理解和配合,切勿翻越已拉起的床护栏或自行取下护栏及约束带
10.请穿大小合适的衣裤和鞋,避免裤腿过长,鞋子要防滑,切勿打赤脚
11.入厕时,如有紧急事故请告知医护人员 12.必要时留陪伴专人守护
第二篇:跌倒和坠床的预防措施
跌倒和坠床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根据各科室疾病及特点,制定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护理风险防范程序,包括括意外事件发生处理程序和措施,由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考核。
二、落实安全措施
责任护士应使新入院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反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以引起他们的重视,特别是高龄患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手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有认知行为改变、意识障碍者使用床档,挂防坠床标识,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使用降糖药、降压药、镇静药、抗精神药的患者,告知有关注意事项。
三、重点交接班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1次,对全病区的患者实行床头交接班,对年老体弱、危重、病情变化、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重点交接。
四、全面评估
入院时仔细观察患者,根据年龄、疾病、既往有无跌倒、坠床史、活动能力,确定高危因素和重点人群,对所有住院患者,护士都要进行有关跌倒、坠床等意外危险因素评估。及时填写跌倒、坠床危险度评估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年龄:70岁以上评价
为2分;(2)即往史:发生过跌倒、坠床、昏迷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2分;(3)身体障碍:骨、关节异常、听力、视力障碍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3分;(4)精神障碍:痴呆、意识混乱、行动不稳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4分;(5)活动状况:使用轮椅、移动时陪护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4分;(6)药物应用,使用镇静、麻醉药、降压药等,达到其中一项评价为2分;⑦排泄:入厕障碍、大、小便失禁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1分。合计:0~7分值危险性为Ⅰ度:有发生跌倒、坠床的可能。8~16分值危险性为Ⅱ度:容易发生跌倒、坠床。17分值以上危险性为Ⅲ度:经常会发生跌倒、坠床。凡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均列为高危因素及重点人群。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
五、实施防范措施
(一)预见患者跌倒、坠床的潜在危险因素:评估达不到分值但又有潜在危险因素的,在患者床头或床尾悬挂防止跌倒、坠床的标识,提醒所有为其服务的医护人员注意安全,落实安全规程。如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并全程陪同,对年龄偏大、活动能力较差,应使用床档,护士及时巡视病区,协助入厕、穿衣等生活护理,活动时护士应在床边指导、协助,以免发生意外。
(二)创造安全环境:呼叫器置于患者床头,并教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将生活日用品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病床加床档并固定,保持地面清洁、干燥,让患者穿稳定性好、防滑的鞋子。夜间保证照明,使患者起床时能看清病室环境,护士及时巡视病区,提示患者注
意走廊的障碍物及地面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三)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4)重症监护病人,护士应守护在病人床边,严禁离开房间。(5)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患者安全。(6)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第三篇:跌倒与坠床制度
防范跌倒与坠床制度
(一)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重动作轻柔,常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忽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器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刻到患者身边,通知医师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定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师汇报。
(九)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制度
(一)评估环节
在患者入院时、转入时、病情发生变化、特殊用药/治疗等环节由护士完成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具体见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二)评估频次
1、病情稳定者入院/转入时评估一次即可。
2、病情发生变化或接受特殊用药/治疗需每周评估一次。
3、首次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总分≥4分,需每周评估二次,待病情稳定,总分<4分,不再评估。
(三)对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
跌倒/坠床的评估、预防及处理流程、患者教育等。
(四)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尤其是评分≥4分者为高危坠床/跌倒患者,包括跌倒危险因素、安全问题和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人,做好相关宣教,在床尾挂上高危跌倒警示。
(五)跌倒高危患者列入交接班范围。
(六)安全预防措施
1、指导患者走动时穿防滑鞋。
2、教育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3、指导患者需要时及时请求帮助,如上厕所,起床。
4、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5、患者能随手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
6、保持环境安全,走廊、浴室和洗手间有防滑标记;有足够的照明。
7、病床、轮椅、拐杖等的安全使用,如:病床的高度要适中,床、椅轮子应固定。
8、床档的安全使用: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年老及小儿患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9、烦躁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工具。
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一)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二)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三)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四)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五)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六)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七)立即报告:
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48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八)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九)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
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燥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栏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一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在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时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5、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6、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7、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8、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
一、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二、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护士和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⑴、受伤程度较轻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⑵、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⑶、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⑷、对于头部受伤,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四、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五、向患者了解当时坠床、跌倒的情景,帮助其分析坠床、跌倒的原因,做好安全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坠床、跌倒。
六、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七、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八、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压疮评估制度
(一)压疮风险评估内容
1、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2、高危人群
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①老年人或肥胖者;②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③意识不清和服用镇静剂患者;④瘫痪或水肿或发热或疼痛患者;⑤大小便失禁患者;⑥因医疗护理措施(如制动、行石膏固定、手术、牵引等)而活动受限者。
3、危险因素
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活动受限;②体温升高;③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④应用矫形器械;⑤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⑥药物影响;⑦皮肤受潮湿刺激;⑧全身缺氧
(二)压疮分期
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由于压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2、Ⅰ期: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
3、II 期:部分表皮缺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底红,无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血泡。
4、Ⅲ期: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结痂、皮下隧道。
5、IV期: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
6、不能分期:全层皮肤缺失但溃疡基底部覆有腐痂和(或)痂皮。
(三)压疮伤口评估内容
1、伤口大小:(长×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
2、深度: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3、潜行深度: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4、组织形态: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组织、表皮增生、伤口组织周围硬度。
5、渗出液:粉红血性、黄色澄清、黄脓、绿黄脓或褐色,气味有:无味、臭味。
6、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正常、泡白、粉红、深红、紫色、黑色。
(四)压疮风险评估要求
1、入院后6小时内或随时进行评估。
2、急性病或危重症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8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3、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
4、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五)、压疮预防制度
用《压疮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对具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保护皮肤,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建立翻身卡,鼓励和协助患者Q2h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 隙处;避免患者翻身、搬运时拖、拉、推,防止皮肤损伤;对长期卧床患者,床头抬高<30°,以减少剪切力的发生,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
2、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局部刺激。
及时清除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等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使用肥皂和含酒精用品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
3、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可采用温水浴和适当按摩,应避免对骨骼隆起处皮肤和已发红皮肤按摩,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对病情允许的患者,鼓励其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锌饮食,必要时协助胃肠外营养。
5、健康教育。
对家属和患者开展压疮预防宣教,提高患者依从行为。
6、对于高危压疮的患者,按要求应实施压疮上报、登记、追访等工作。
(六)、压疮上报制度
(一)压疮上报指征
1、未发生压疮但危险因素评分达到上报分值(详见《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
2、院外带入压疮。
3、难免压疮。
4、院内发生的压疮。
(二)压疮预防、预报流程及职责
1、护士在接收入院、转入、手术后患者时以及日常护理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及需要重点护理的患者,护士应仔细交接和认真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2、当发现患者发生压疮或具有高危风险时,应在患者入院、转入或发生压疮24小时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由护士长评估签名后及时上报护理部。如遇节假日,则报至医院总值 班。
3、详细记录患者目前皮肤或皮损状况,如部位、范围、程度、深度等(转入患者需陪送护士确认签字)及创面处理方法。
4、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1)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落实局部减压措施,如翻身、抬臀等,并建立翻身卡(若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翻身或按摩,护士应做好相应记录);翻身记录应能体现Q2h翻身、按摩或抬臀情况。(4)正确处理创面。
(5)对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如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体位、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的危险,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5、做好皮肤情况交接班(1)记录频率
Ⅰ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皮肤情况随患者书面交班频率而记录,II、Ⅲ级患者皮肤情况
则每周至少记录1次,Ⅰ、II、Ⅲ级患者如有换药,及时记录。(2)记录内容
皮肤目前情况或皮损部位、范围、程度、深度及处理方法。
6、及时在《压疮追访表》上登记压疮转归情况,需要注明压疮转归的日期、皮肤情况或患者去向,并通知护士长;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需同时通知压疮管理小组组长-我院为韩俊霞护士长。
7、未及时上报者按护理部相关规定对个人、护士长及科室进行相应的处罚。
(七)压疮追访制度
(一)医院压疮管理小组
1、接到《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后,在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对带入压疮患者,评估患者的皮损程度与预报记录的符合程度;对被视为难免压疮预报者,应评估其皮肤的完整性;(2)评估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3)评估压疮预防、处理措施的记录情况;(4)压疮的记录情况。
2、每周随访已发生压疮患者1-2次。随访时应做到:(1)指导创面处理和正确记录《压疮追访记录表》。(2)评估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3)创面愈合后,在《压疮追访记录表》上填写转归情况;仍需追访者,则移交护士长追访。
3、统计和分析全院的压疮情况(每半年一次)。
(二)护士长
每周追访被预报为压疮高危患者1-2次。追访时应做到:
1、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压疮转归情况。
2、当患者病情好转、转科、出院或死亡时,依据护理单元压疮登记录的转归内容如实填写上报表并交护理部。
3、若发生压疮,应即时督查相应措施并记录落实情况,同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高危预警/压疮发生上报表》相应内容上报护理部,并电话通知院压疮管理小组。
第四篇: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
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24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第五篇:跌倒坠床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