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

时间:2019-05-14 23: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

第一篇: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

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自从发生金融海啸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会计业务作为银行的传统业务,在银行业不断开拓与创新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强化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目前,银行会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有人力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等。基层银行如何加强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是一项不可掉以轻心的工作。这是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银行的内部控制指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以确保国家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为目标。为此,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保证在各级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

二、会计风险控制的意义

会计风险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会计控制方法也逐步增多,如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实际,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已成为各家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了实现其稳健经营的目标,必须将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防范风险上。银行会计是实现银行业务的基础环节,相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整体而言,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认识上不充分,理解上有偏差

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对风险的控制认识还不充分、不确切、不完整,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对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上的不充分、不完整是导致会计风险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原因。

2、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一是有关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二是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既缺乏完整性,也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三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从总体上来看,银行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如对电算化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在“柜员制”劳动组合下如何实施有效控制等,尚缺乏制度规定。

3、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多年来,银行会计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都遵循“双线核算”的原则,相互联系、相互牵制,有着一套较完善而系统的核算程序。但是,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了逆向操作、“一手清”等隐患。如结算制度规定,应先收妥款项再签发银行汇票、本票,但有些操作人员却是先签发汇票、本票再收款。又如制度规定,商业银行跨系统的转汇应通过人民银行,但有些银行通过其他商业银行转汇等。这就涉及到一个会计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问题,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4、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

银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银行监管,有专门的储蓄事后监督、会计稽核、内部审计等部门,应该说机构较健全。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工作差错转变为银行风险防范。现行的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如前所述,属于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其相互牵制弱化,属于事前控制范畴的制度建设滞后等。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没有及时适应监督重心的转移,缺乏对内控制度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不仅在监督手段上,而且在监管人员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会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分析重点控制环节,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会计是银行业务的基础,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核算程序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中心。要按照银行业务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分析核算程序中的重点控制环节,尤其对联行结算等要建立一套严密的、呈刚性约束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财务处理系统,以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一方面要规范会计核算流程,提高控制技术,强化会计核算流程的硬性约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强化科技控制约束力。目前,银行会计电脑软件程序主要是仿手工的,遵循“双线核算”的原理,符合当今会计理论,但其缺憾是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银行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改变软件编程的“仿真性”,不断提高其科技含量,不仅是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

2、按照自律、激励与控制原则,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 一切好的内控制度与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效用。对银行从业人员来说,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就目前情况及案例看,一些银行出现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不落实。因此,一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会计人员行为准则,形成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二是运用激励与约束原则,在人员配置上,一方面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分工、相互牵制,强化对会计人员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三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可采用对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估等方法,变对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为事先预警,做到事后、事中、事先三管齐下,使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得以有效运行。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银行会计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必须对他们加强教育和学习。加入世贸组织后,会计人员思想文化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在会计队伍中要深入开展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文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由于前几年队伍扩张迅猛,所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结构中也是高中生、中专生偏多,会计人员的培训多为“师傅带徒弟”传统形式,在传授业务技能的同时,“师傅”也可能把违规习惯传授给“徒弟”。会计人员遵章守纪观念淡薄,按章操作的意识不强;不仅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对此必须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如采用请教师授课、自学、强制训练、业务知识测试、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把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挂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员工教育和培训,努力开发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4、实行“比例待岗制”,增强就业危机感

根据总行举行的会计岗位考试成绩,对考试成绩较差的按一定比例给予待岗,以增强员工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待岗人员只享受基本工资的待遇,通过待岗整顿和培训教育后,符合上岗条件的,可重新上岗,盘活存量人力资源,以此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素质的目的。

5、营造“家园”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团队意识

由于会计人员文化程度上的差别,思想上的认识水平必然存在着差距,为了统一思想,同心协力,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营造以“家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力求建立亲情式的“家园”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凝聚力。两三个人能起带头作用,但两三个人绝不能起全部作用。在目标明确下,通过各位员工各负其责、强烈参与、团结互助,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作战”的意识和功能,打好每一“仗”。任务完成好了,奖金拿多了,员工就不知不觉地会为自己部门、单位感到骄傲。这样既达到引导员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干工作上来,消除思想上的杂念的目的,也会减少工作上的差错。

6、加强会计负责人的管理

有什么样的主管,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员工,为了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制定一套对会计负责人的提拔、管理、使用、监督方面的办法。一是在负责人的选拔任用上,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对发现不适宜在负责人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果断处理,切不可一拖再拖,酿成恶果。要把岗位轮换、请假提前请示并办理交接手续等工作制度化、具体化。通过岗位轮换、干部交流、定期考核等措施,加强对负责人的监督制约,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两手都要硬”。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法纪条规教育、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同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三是进行有效的行为排查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教育,真正把负责人队伍管住管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7、正确处理好业务拓展与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系 从近几年案件暴露的问题看,除抢劫案件外,几乎是“十案十违章”。因此,基层银行在抓业务拓展的同时,也要抓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决不能出现“管理为业务让路”的现象。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伴随着对风险的分析、评判、监控、转移、分解等处理方式展开的,风险始终伴随市场而存在,要开拓市场就必然要承担风险。风险防范和控制与业务拓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互为表里的。是一种赌博,走上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任何一谈风险控制就牺牲业务拓展,或一谈业务拓展就忽视风险控制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面对现实,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精密的战略部署和统筹安排。同时,要有条不紊、缜密地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使业务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拓展。

8、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加强各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一是制定岗位责任制。根据相关业务之间相互制约的规定,如计算机人员与操作员之间分离、钱帐分管等,切实解决串岗、混岗、交换操作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章办事。二是从严密制度入手,查找会计部门的风险点,并制定切实有效防范案件的措施,强化岗位内控机制建设,解决一手兼多岗或随意顶岗而容易造成工作失误的现象,对会计岗位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轮岗或分工调整。三是加强帐务的对帐管理工作,严格按规定要求双人交接进行对帐,严格按有关规定和支付结算办法要求加强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过渡性科目的核算管理,切实防范结算风险,确保国家财产和资金安全。四是严格执行授权制度,加强现场监管。

9、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开展系统的全方位的监督检查,重在防范,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往前移。一是组织检查组大面积地开展检查活动,要发挥筹资、财会、保卫、纪检监察等部门各自的职能优势,同时又要加强协作形成综合优势进行检查监督,以对各种违章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做到既讲求量,又讲求质。既要按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如库存现金、凭证;又要检查本质上的东西,如操作程序、现场监管、技防设施、应急预案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查出问题签发整改通知书,并建立整改意见和追踪检查制度。三是检查要与辅导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告诉经办人员正确的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做到不得重犯错误。四是要紧跟市场,研究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建立新业务监控体系,完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检查以达到检查促管理,检查促规范,检查促发展的目的。

10、要奖、罚分明

对发生的各种经济案件,无论其职务高低、背景大小、都必须依法依纪坚决查处,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决不能心慈手软。对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要一查到底,分清责任。严格落实案件查处“四个不放过”,即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资金未追回不放过,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也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以杜绝隐患。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也要实行奖励,建立激励机制。对那些遵章守纪,防范风险或者举报、堵截案件的有功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奖励鼓励员工同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作斗争。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银行这一特殊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部控制建设,以保证银行的稳健发展。

论 文 题 要

一、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二、会计风险控制的意义

三、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认识上不充分,理解上有偏差

2、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3、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4、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

四、会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分析重点控制环节,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2、按照自律、激励与控制原则,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

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实行“比例待岗制”,增强就业危机感

5、营造“家园”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团队意识

6、加强会计负责人的管理

7、正确处理好业务拓展与会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系

8、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加强各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9、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10、要奖、罚分明

第二篇: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与控制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与控制

目录

一、支付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同城结算风险。......................................................................2

(二)信用风险。............................................................................2

(三)票据风险。............................................................................3(四)内控风险。................................................................................3

二、支付结算中存在的问题....................................................................4

(一)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形式化......................................................4

(二)内控机制缺失..........................................................................5

(三)支付结算风险的信息披露严重不足......................................5

(四)支付结算风险监管制度亟待完善..........................................6

三、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对策..................................................................6

(一)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管理机制。..........................................6(二)强化中央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监管,保证支付体系安全。......7(三)依法准确及时办理支付结算业务。........................................7(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8

摘要:目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系列的惊天大案、要案给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迫使监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将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提上议事日程。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银行业在提高其运作效率的同时,加强支付结算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刻不容缓。面对薄弱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低下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及不足的认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支付结算风险的监测和评估的研究,提高银行业运作效率和可靠性较西方银行更为迫切。

关键词:支付结算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防控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一种重要性金融风险。它是指债权方在办理支付结算过程中因偶发的和不完全确定的因素所引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新经济模式(如网络银行、互联网贸易等)、更为复杂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战略、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交易量的提高、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等,都增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支付结算风险。

一、支付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城结算风险。

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票据、结算凭证权利人通过盗窃或侵占等非法手段获得他人票据和结算凭证,并通过银行同城结算而获得票款、结算资金。另一种是银行同城票据交换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结算风险。同城票据交换已成为银行系统经济案件的高发地带。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由于支付过程中,一方拒绝或无力清偿债务而使另一

方或其他当事人遭受损失。在转帐支付条件下,由于支付命令的传送与资金的实际转移有可能不同步,支付命令生效后,一旦资金的转移不能实现,就会导致支付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尤其是在大额多边支付清算系统中,由于债权债务关系错综交织,互相抵消,因而如果某一参与者在一个时间段出现支付困难,就将引发连带性支付危机,甚至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票据风险。

随着票据的广泛推广使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进行诈骗,而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

(1)伪造变造票据、诈骗盗用资金。犯罪分子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额、收款人等,伪造、变造票据行为,骗取银行和企业的资金。

(2)伪造账证、盗用资金。近年来,银行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进账单、联行来账补充报单等结算进账凭证盗用资金的案件也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3)银行违规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一些商业银行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时忽视了对承兑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商品购销合同的严格审查,使一些无真实商品交易关系的商业信用纳入了银行信用;有的承兑银行承兑时未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现实的资产担保或提供的抵押担保资产不足,造成到期票款难以收回,从而倒逼银行信用放款。

(四)内控风险。

内控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不落实;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控制度不严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l)凭证管理失控,存在严重隐患。

许多案件的发生,都与凭证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全国发生各类重要空白凭证丢失、被盗达上万张,已经形成严重的潜在风险。凭证库房安全设施较差,普遍存在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缺乏制约机制等问题和隐患。

(2)会计核算手续不严密。主要存在会计人员随意制作银行内部凭证;会计复核人员对会计凭证的要素、内容审查不严,有的复核岗位形同虚设;会计事后监督人员未能按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3)管理松弛,内控制度不落实。一些行加强内部管理的力度不够,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造成潜在的会计风险。有的行同城票据交换双人临岗制度不落实,暂收暂付款项科目挂账监督不严,汇出汇款管理薄弱,证分管制度执行不严,联行对账和内外账核对不严格等。

二、支付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在支付清算领域进行了不断改革,对改进金融服务、加速社会资金周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支付清算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形式化

虽然内控检查年年搞,但全面、稳定意义上的风险管理还不多见,所做的被动式、运动式、临时性的措施占主流。支付结算风险来自流程、人员、系统和外部事件,这些因素在银行经营中必然有不完善或难以有效控制的方面,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整个风险管理环节都有待完善,制度上的缺

陷、流程中的漏洞、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的落后以及人员素质、业务 技能的差异更使支付结算风险无处不在。这就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对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不可能通过几次监督检查、政策修补、流程改造或处理问题员工等措施就能消除,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做法。

(二)内控机制缺失

防范支付结算风险,必须要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作保证。同时,还必须抓好内控制度的落实。再好的制度不去落实,也无异于一纸空文。剖析银行系统发生的各类案件,“十案九违规”的教训是沉痛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是银行业大量违规经营和支付结算风险积聚的直接原因。事实上,目前国内银行也建立了相关的内控机制,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重大金融案件表明商业银行自身免疫力还不高,内部控制仍存在严重缺陷。

(三)支付结算风险的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即使是国内信息披露最好的几家上市银行,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也只是说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而未披露有关支付结算风险本身的信息。目前银监会刚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提出了更为具体、细化的披露要求,但对支付结算风险的披露没有提出要求。金融创新蕴含了新的支付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推出各种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举措,如果配套的内控制度不及时跟进,就会引发新的支付结算风险。

(四)支付结算风险监管制度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对各类支付结算风险监管要求分散于不同的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对支付结算风险计量方法与技术标准、风险监测、风险缓释技术、资本要求和信息披露等,尚未建立完整的支付结算风险监管框架。目前情况下,国际范围内尚未形成任何一种可以被广泛接受的支付结算风险计量方法。因此,在指导实施对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巴塞尔委员会一再强调,完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对支付结算风险分配资本的目的是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从而鼓励商业银行提高自身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能力。

三、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职责明确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营业机构要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针对银行会计工作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的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特别是对易发生案件的重要岗位,实行岗位分工,严禁—人兼岗或独自操作全过程,对记账员、复核员、同城票据交换员等重点岗位人员要实行定期检查、定期轮换、交流和强制休假制度;对重要岗位的不合格人员要坚决予以调整并进行离任审计和严格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3)建立重要事项审批制度。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必须依据符合会计制度的有效凭证,不得接受不符合制度的任何指令,上级行授权处理的事项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制作内部记账凭证及错账冲正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核签章;加强暂收暂付款科目的管理,严格按规定的核算范围使用、按规定权限审批,并定期进行清查。

(二)强化中央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监管,保证支付体系安全。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支付结算体系的安全,监控金融机构经营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以防商业银行将资金矛盾转化为支付结算矛盾,避免发生地区性的结算支付困难。要定期考核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情况,督促商业银行加强系统内资金的调度和管理;要加大金融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结算纪律执行情况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要认真办理商业银行的转汇业务,监控商业银行执行联行汇差资金管理规定的情况,堵截银行超占汇差进行超负荷经营的渠道,确保大额资金的实时清算,防范支付风险的发生;要加强印、押、机、证的安全管理,增强防伪的手段,定点厂家生产,探索使用电子防伪技术。

(三)依法准确及时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票据法》颁布之后、《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配套法规相继出台,使结算管理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但仍有存在有关规定不完善、票据行为不规范之处。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结算、联行制度,加强《票据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强化支付结算管理,依法办理各项业务。要严格票据的审查,对票据 的真实性、必须记载事项是否齐全、背书是否连续、更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是合法持票人等要严格审查,尽可能避免因审查不严造成诈骗得逞;要严把大额款项支付关,对有疑问的票据和联行重要凭证要先查询后支付,严格遵守各项结算业务操作规程。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要重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加强经营管理,控制金融资产风险。要充分认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的紧迫性,从已经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要采取措施防范支付风险,首先要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加强经营管理,坚决纠正和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其次要建立支付风险保障机制,明确政府、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处臵责任、加强预警监测,制定临时救助方案和长期保障措施,各方努力化解风险。第三,要改革完善财务制度,贯彻谨慎会计原则,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做好各项风险准备,增强商业银行经营实力和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谢众;我国支付体系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李艳梅;我国商业银行结算风险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3] 张淑霞,李喜贵;我国商业银行结算风险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09期

[4] 郎天红;;试析商业银行结算风险的成因及防控措施[J];企

业导报;2011年21期

[5] 陈燕芬;谈支付结算体系及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7期

第三篇:论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

论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

一、银行风险的概述

从会计职能来看,银行会计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反映银行的经营活动,而且要对银行的经营运作起反映、核算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对银行经营活动的正确反映、和核算、监督,将信息提供需求者,使他们正确地决策,引导资金的正确投向,有利于银行健康有序的经营与发展。反之,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会计风险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会计控制方法也逐步增多,如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实际,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已成为各家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为了实现其稳健经营的目标,必须将内部控制的重点放在防范风险上。银行会计是实现银行业务的基础环节,相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整体而言,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防范银行风险的要求

一方面,分级管理的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部门利益膨胀,在利润指标、支付保证、恶性同业竞争、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往往通过弱化会计的核算、监督功能来达到其目的;同时,绝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目前都与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按行政区域分散核算、层层汇总上报,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从而为人为地篡改会计数据提供了方便之门;加之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规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极易导致风险和损失。

2.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

首先,实行新会计制度后,银行记账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成“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不采用会计谨慎原则来指导银行经营行为,小则事关银行自身的厉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否。其次,不允许银行对其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价方法计提减值准备,使我国银行的多项金融与非金融资产(如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完全暴露在减值跌价的风险之下,而无任何防范跌价减值风险的应对措施。再次,允许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方法过死,审核的手续过繁,使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脆弱。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得银行会计对日益增多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可能带来的高风险缺乏有效的披露。

3.内部稽核不力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空前关注,然而各银行却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统化、程序化。一方面,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如会计内控制度规定了不同岗位的职责,不相容业务的分离,业务程序的先后制约,却未形成一套生产流水线式的防范风险程序(一般应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混岗或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常常出现“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留下事故隐患。

4.教育滞后,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另外,在会计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同时,也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在会计业务操作中违规甚至违法。

另外,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原来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完成的业务,现在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但相应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高科技犯罪,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三、如何防范银行会计风险?

在银行风险的压力下,会计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是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笔者认为,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首先,应尽快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所有者主体虚拟,往往使得企业的利益在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资本市场,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

其次,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也就是在全行实行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分行三级核算主体构成的三级核算制,这种体制下总行制定的考核指标等直接面向基层分行,但有关的指标计算、数据加工则由大区核算中心来完成,从而可以在保护基层增收节支防范经营风险积极性的前提下,有效防止会计信息被人为篡改,同时它还可以极大地增强会计信息的实效性,减少机构和职能重叠,提高银行服务效率。另外,各商业银行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

(二)加强对银行风险的内部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

要防范银行业的风险,必须健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一线会计核算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作用的制度,建立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会计人员处理业务必须事前建立授权分责的记录,以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必须实行双签有效的制度,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对会计部门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周期性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要配备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对监督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反馈要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为基础,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岗审计、落实举报等方法和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最后控制。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控体系,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三)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离开了来自银行内部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根本无从谈起。为此,要进一步修订现行银行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要充分反映银行表内业务的会计信息,同时要充分反映披露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会计信息,如风险资产总额及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及资本风险比率、备付金及备付金比率、贷款风险集中度、贷款结构及不良贷款资产状况以及对外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等。要全面推行现金流量表,以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以及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信息。要充分披露表外业务信息,改变表外业务仅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反映的现状,应要求银行编制一张表外业务情况表,增强表外业务的透明度,以全面反映表外业务的潜在风险。另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巨大风险,有必要改造现有的会计报表模式,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也要进行充分披露。

(四)以人为本,提高银行人员的素质

最近,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引进资金,组建中外联盟。但引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也好,核心竞争力也好,关键是人才。因此,在与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致力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员素质角度堵塞银行会计风险的漏洞。

第四篇:浅析我国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防范与控制

浅析我国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防范与控制

【摘要】这几年来,受欧美金融机构的影响,国外金融市场异常动荡,金融机构抗风险压力加大,同时这场**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于监管层的严格监管限制混合经营,没有大范围参与创新类金融衍生品投资而避免了这场这场金融危机。但对前几年因业务膨胀而潜伏的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高速增长的个人房贷业务,检测分析个人住房贷款很有必要,如何范防风险控制分险已成为当下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银行房贷业务防范控制

一、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存在的风险。

按照金融学有关理论,风险就是指某种资产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或概率。由于个人房贷持效期较长(最长30年)在理论上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更大,一般而言,个人房贷业务存在以下风险<一>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在还款期内由于失业或者收入锐减而不能按期足额偿还月供的情况。<二>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资金过度集中投放于期限较长的个人房贷业务造成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情况。<三>操作风险,由于存在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四>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情况。<五>市场风险,由于地产市场大幅度下降,房产价格贬值造成银行损失的情况。<六>政策风险,由于有关房地产市场或个人贷款业务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使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

在我国,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以上所列的风险方面具体表现在(一)信用风险,不良违约增加投资用途贷款潜藏较大风险。

目前我国个人信息管理状况,使得银行很难进行准确的风险判断,一方面国外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而引起借款人在工作收入等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记录增加,有可能出现违约导致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银行利益带来损失的违约风险,借款人还可能故意欺诈通过伪造个人收入资料骗取银行贷款。

(二)流动性风险,个人房贷引发的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并不明显但值得关注。

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产负债上网期限借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缺口应当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范围之内,对这个缺口进行管理就是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风 1

险和利率风险管理。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接近或者达到20%时银行整体流动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约束才会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截止2007年末,我国主要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各项贷款中的比例只接近18%,并值得一提的是,20%的警戒线针对房地产市场较为成熟的国际大市场而言,对于象我国房地产处于快速化成长阶段,但对于一些资产规模较小资产种类较为单一的部分城市银行来说实际上已经开始关注到流动性问题。

(三)操作风险,普通存在应引起银行高度关注

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法律约束,再加大各大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银行信贷部门为了扩大其范围竞相放松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对借款人的证明等贷款要求放松检查,收入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从而留下贷款风险的漏洞。按照“贷款三查”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应对借款人及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可现实上我国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检查流于形式。

二、对症下药,防范和控制我国银行个人房贷风险。

要防范和控制我国银行在个人房贷业务上面临的风险,首先颁布通过房地产市场相关地理部门充分协商制定的《房地产管理条例》从法律高度防范,约束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充分调研市场及听取各家银行的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由银监会出台各家银行对个人房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禁忌。制定严格的人业机构和人员推入,退出,奖惩条例,切实加强监管,规范银行管理层必须改变思想认识,正如一枚碑有正反面,个人房贷业务也同样如此,从侧面来讲,个人房贷属于符合我国持续的产业政策的配套金属产品,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和利润增长点,银行绝对不可错过发展的良好时机,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个人房贷并非无风险资产,目前 情况下面临的系列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国银行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面对困境,正视重视风险,多想对策。除此之外加快推进以下方面的革新。

(一)加大金融改革,稳妥引进新的金融商品。

尽快导入资产证券化利房地产投资信托,这些也是发达国家通常用来提高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以及作为管理房地产危机的金融工具。

(二)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为了化解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应积极鼓励银行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转移风险,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首先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即房地产抵押债权转放市场,房地产贷款由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出来以后,再转售给其他投资者。或者以抵押贷款为担保,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市场,通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衔接,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一方面银行通过发行抵押贷款证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个人贷款要求;另一方面贷款的额度与债券发行量相匹配,分散了流动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住房贷款的证券应当是提上日程。

(三)强化内控制制度建设。

按照要求制定了银行房地产贷款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控制政策,根据房地产贷款的专业特征,按照申请的受理,审核,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了权责和考核标准,并强化贷款操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四)推广全面实施个人住房贷款保证保险制度。

将贷款风险转移给专业保险公司,提高贷款行为的安全保障,选择高资质的保险公司,投保房屋财产风险,以保障贷款抵押物的安全。增强贷款的信用度保证资金安全贷放。

风险并不可怕,只要你去了解他,掌握他,那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国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各类风险也是如此,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有智慧,早行动,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严密内控监督,严格制度落实,加强奖罚措施力度,防范和控制风险是水到渠成的事。

参考文献

【1】金文姬。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具体对策。浙江金融

【2】柳鸿宾,浅谈银行如何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3】《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作者 姜证宇申席国

湖北金融2009年06期

【4】《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难成因及对策》刘立丽 合作经济与

【5】《十堰金融》2010年12期

]]

后记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指导教师刘香华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

第五篇: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防范职务犯罪

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防范职务犯罪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谁拥有它,谁就拥有了等量的财富。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银行不时受到不法分子的侵蚀。在银行内部,有些人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贪污、盗窃、侵吞银行财产,或违规经营,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防范职务犯罪和违规操作的发生,维护银行资金的安全,是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防止职务犯罪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查防结合,从严治行,始终把防范职务犯罪工作作为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遏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存在缺陷分析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金融机构普遍把内部控制等同于各项业务规章及工作(管理)制度,这种认识说明诸多商业银行及其人员并未真正理解内部控制的根本含义,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内部控制不仅包含了成文的规定,甚至也包括企业中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如企业文化中的一些核心内容,也构成了企业内控的重要指导。

(二)重建设,轻执行。衡量内控体系有效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银行制定了多少制度。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而忽略了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这完全是形而上学的认识。作为高风险行业,银行在贯彻企业文化等不成文规范的同时,更加要执行成文的法规、制度。制度执行不力,内控形同虚设,为不法分子作案提供可能。如XX银行XXXX支行行长巨额金融诈骗案中,尽管票据的审批程序中有着至少5个关卡,而他之所以可将客户的资金挪用,就在于他采取了“飞单”(又称“跳票”)的融资手段,即用高息揽存的方法,把企业的大额资金套进指定银行,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把固定期限的存款划转至另一家企业使用,到期时再把本息回笼。而这种做法是被监管机构明文禁止的。

(三)缺乏领导监督约束机制。各级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一般是“控下不控上”,对各级领导的约束主要靠他们的觉悟和道德约束。事实上不可能每一个管理者都有很高的自我约束能力,往往会出现个别人员滥用手中权力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下,分支行行长往往被赋予过多的权利,包括财务管理、核算管理、授权管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涉及支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讲,有更多的作案机会和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利益诱惑、私欲膨胀的情况下,支行行长轻而易举会走上犯罪道路。如XX银行XXXX支行“XXX”案中,连续三任行长合谋贪污4.85亿美圆,就属于典型的关键人员作案。

(四)没有做到内控先行,或有违规现象产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对业务开展前缺乏细致的规划和研究,仅作原则性规定,摸着石头过河,各级机构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出于不同的利益驱动,即使在同一银行、同一业务中,操作方式也五花八门。这既不利于统一管理,也不利于控制风险。如去年各商业银行规范教育储蓄时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此外,当前个别商业银行,由于

银企关系和经营机制扭曲,造就了一些劣质客户,有的甚至和银行形成了腐败的利益共同体,银行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五)稽核力量薄弱,内控制度牵制乏力。集中表现在:有些银行尚未设立专门的稽核监督部门;设有稽核部门的人员配备不足,尚不足总员工数5%的国际一般水平;稽核部门容易受到行政干预;稽核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以XX黑龙江XX案为例,该行此前针对支行的稽核监督明显缺失,如果不是上市公司XX高速到银行对帐,恐怕该案还不会被发现。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系统领导的稽核管理体制或者总稽核负责制,作为同级行的内部机构,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难以对领导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稽核,结果是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审查出的问题不经领导同意还难以上报。

(六)不相容岗位制约失灵。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割裂,甚至相互抵触。各部门为其自身利益盲目行动,没有进行应有的风险核算或成本核算,导致存款结构、存贷结构越来越不合理,不良贷款日益增加,大大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七)不合理激励约束机制的逆向激励。不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往往会导致逆向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如,大多数银行仍存在“重发展,轻内控”的思想,表现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就是总行对各级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仍以规模指标和速度指标为主。此外,大多数银行都设立了数额不等的营销奖励基金,业务拓展费等经费项目,对那些营销突出的分支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但却很少有银行设立类似的基金来奖励那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做得好的分支机构。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形成一个对权力的制约、控制制度。要从体制、机制上构建防范案件发生和防止违规经营的防护墙,纵横结合,疏而不漏,使犯罪分子伸不了手,违规经营者操作不了,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防范:

(一)银行要设立对重大经营问题的决策机构和决策机制。银行要建立和健全较完整的防范、监控机构,还要建立一套防范案件和违规经营发生的相互制约的机制。根据《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的要求,相互制约机制要按照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互相制衡的原则设置。按决策系统设置成立的机构如“贷款审查委员会”、“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制定各机构的工作制度、职责权限、议事规则,有利于防止重大问题的决策少数人说了算,独断专行。

(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做好整章建制工作。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保障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根据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要求,要着力于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做好整章建制工作。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和银行经营安全的旧规定要及时废弃,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做到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先行的原则,每项新业务的开办一定要全面衡量风险,制订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方针、政策,做到依法稳健经营。

(三)加强金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政治觉悟、道德水平。一是对机构负责人和新员工任职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纯洁金融队伍;二是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当前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三是要严禁员工参与赌博、吸毒、嫖娼等行为,杜绝以上行为在银行员工中发生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因为长治才能久安;四是要构筑员工遵章守法的思想防线。使员工明

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提升全体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五是业务管理中坚持每天进行库款核对,加强节假日的营业管理,坚持领导带班制;六是要经常了解管理员工的思想、工作、作风状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告诫,督促改正。要了解员工8小时内外的思想行为动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使不良行为在员工中深恶痛绝,不敢为、不想为。

(四)在完善银行监管体系,强化其职能的同时,应明确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保证其自身的纯洁和正气,只有如此,才能实施有力的金融监管。推进廉政建设,做到防查结合,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净化内部作风。要设立正常的工作机构,专职监督、检查职能。防范案件和违规经营的发生。就目前来说,城市银行应设置监督部,专施内部监督的职能。在内部按稽核、检查员、总会计、事后监督员职责设置岗位,由监督中心调派到各个岗位任职,并经常轮换。向监督中心负责并汇报工作,通过设立以上机构和岗位,实行相互监督约束、共同负责的责任制度,使城市银行内部形成顺序递进的三道监控防线,这三道防线的主要工作是:

1.设立柜台业务岗位的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第一道互

控防线,属于单人单岗处理业务的,要有相应的授权和监控系统。要重点加强岗位职责划分,实现岗位相互制约;事中加强双人管理、换人复核及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控制,事后加强检查。要实行以“权限管理”为核心、以业务活动为主线、以事前审查、事中检查复核、事后监督为重点的业务全过程控制,将独立、严格、及时的监督寓于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信贷业务,要执行审贷分离,从审贷岗位的内部分离到审贷机构的彻底分离,使不同的信贷岗位、机构各施其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评价每一笔信贷业务,做出合理决策,防范信贷风险。信用等级的评定,要由基层行信贷员根据核实的企业财务报表,执行总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报信管部门复查。在统一授信工作管理中,要按照总行《中国工商银行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的规定,根据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行业资产负债控制线,确定全行业授信基数。按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调整系数,调整授信额度;最后结合对借款人的定性分析,决定对该企业的最高授信额。通过授信管理,建立起银行防范贷款风险防线,强化内控,防止同一借款人的无限度信用扩张。

2.设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程序,形成第二道监控防线。即会计、出纳、储蓄专职检查员,对银行相对应业务进行经常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实行前台业务事后监督集中处理,票据凭证集中存放;设立“中心金库”,确保出纳业务安全高效运作;资金汇划清算实行三级审批,由会计部门划帐;财务费用开支控制,要按职责权限逐笔审批;大额装修、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制度。

3.形成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反馈的第三道防线,即监督管理部门,对全辖实施定期的检查监督和不定期的专项稽核,使检查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制止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违规经营行为。对违反规章制度,违规经营的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落实整改工作。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范职务犯罪。银行要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对全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领导、监督。认真组织广大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基层负责人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委《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按照党和国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银行案件防范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规定,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有责任,要确定各级经营机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案件防范工作

中的责任和权利,促使“两个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有效地防范腐败现象的滋生。要认真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根据《廉政准则》和廉政自律其他规定,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准则和从政行为。

(六)结合实际,围绕“权、钱、人”三个重点,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实施“查处、教育、改革、建制、监管”的综合治理措施,全方位最大限度地遏制各种案件的发生。就向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时讲的“金融活动必须用纪律、法治来保证,整个经济活动也必须用纪律、法制来保证。当然,这些纪律、法制要反映和体现客观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要求。没有严密的纪律、法制,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有秩序地顺利运行。”

在我国已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机构经过5年的培训即将到期,因此金融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要创造更加严谨、适用的金融工具,同时要搞好软硬设施的配套。在依靠国家营造外在氛围的同时,强化银行内部管理,有效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要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秩序,维护国家、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刘胜非,李雪娇,银行治理之本是优化内控环境[N].中国证券报,2006-2-6

[3]李洪涛,以内控建设为平台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4]江泽民,视察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讲话,中办通报,1993,(15)

[5]丘金用,陈文椿,韦华腾,《法学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会计的控制与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探究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探究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防范论文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缺陷从内控环境、制度建设、制度执行、风险识别、会计监......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

    浅谈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研究与分析(最终版)

    一、引言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就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各家银行管理者普遍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抓营销、清陈欠上,一些银行管......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第 1 页 共 5 页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法律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企业经济、财产损失的商业风险,它存在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一种既有风险......

    试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小编整理)

    试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主动脉,在市场金融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银行工作中,会计活动贯穿其业务始终,是银行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银行会计......

    会计信用与企业财务控制

    会计诚信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摘要:“会计信用短缺”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会计造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本文面对社会现实,就我国会计诚信问......

    农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经验介绍

    以人为本 创新内控方式 防控结合 强化制度执行 —秦都农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经验介绍 “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 合规不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更是我们......

    如何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如何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摘 要】 金融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到金融风险,人们往往认为是信贷资产风险,其实金融会计风险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