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要点
某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要点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某土质边坡工程地质特点,阐明其稳定性影响要点。
[关键词]土质边坡 稳定性影响要点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292-2
1工程概况
该边坡为修建房屋、景观道路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边坡总长度约150m,坡高一般3~24m;总体1~2级放坡;人工边坡坡度较陡,一般60~85°;除局部坡脚采用挡土墙或围墙防护外,大部分坡体尚未采取工程支护措施。目前该人工边坡局部已发生数处崩滑失稳现象;崩滑点位于坡体中、上部,植被不太发育,规模均较小。虽然,该人工边坡失稳尚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财产损失,但该坡体开挖坡度较陡,若不及时治理较易引发进一步的崩塌或滑坡。
2工程地质条件
2.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岩土层按其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坡积层(Qdl)、残积层(Qel)和基岩(Z)三部分,基岩为震旦系片麻岩。各岩土层的分布和特征分述如下:
2.1.1坡积层(Qdl,层号“1”)
土性为粉质粘土,呈灰黄、浅红等色,稍湿,硬塑状为主,土质较均匀,粘性一般,局部含砾砂。厚度为1.2~4.9m,平均2.63m。
2.1.2残积层(Qel,层号“2”)
该层由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土性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呈褐黄、褐紫、灰褐、灰白等色,稍湿,硬塑状,粘性一般,遇水可软化崩解,含较多石英颗粒。厚度为2.1~3.1m,平均2.47m。
2.1.3基岩(Z,层号“3”)
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三个风化岩层,各岩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
(1)全风化片麻岩(3-1层):呈灰白、灰褐、褐黄、褐红等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坚硬土状,土芯手捻具砂感,含较多石英颗粒,岩芯遇水易软化崩解。层厚2.4~5.2m,平均4.32m。
(2)强风化片麻岩(3-2层):呈褐黄、灰白、灰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土夹碎块状,手折易断,遇水易软化崩解,碎岩块易击碎。厚度3.1~19.7m,平均13.51m。
(3)中风化片麻岩(3-3层):呈灰、灰褐、褐黄等色,变余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块状,敲击声稍哑。揭露厚度为1.0~3.5m,平均2.44m。
2.2坡体地下水性质
本场地8个钻孔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均为干孔。通过对地质环境条件及附近坡脚地下水出露特征等因素分析,预计边坡稳定地下水位多数低于人工边坡坡脚,地下水主要汇集于附近沟谷谷底一带,由此表明勘查坡体的旱季静止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在坡脚埋深一般约3~5m,坡顶埋深可达30m。
区内边坡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排泄、补给方式关系密切,由于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而每年的4~9月为本区的雨季,大气降水丰沛,故这期间水位将明显抬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勘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相对较大,稳定水位年变幅一般为2~4m。
2.3不良地质条件
主要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为孤石局部发育。该区孤石发育于坡体中,而边坡坡度较陡,且距离坡脚民居、道路较近,对坡脚建筑和人员的潜在威胁较大。特别是台风暴雨期间,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孤石周围土体会发生塑性变形或失稳,从而形成崩滑隐患或导致发生孤石滚落现象,直接威胁坡脚建筑和人员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孤石发育于边坡中,加大了坡体自重,增加了坡体发生崩滑失稳的可能。
3边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该边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如下:
3.1坡形因素
该边坡主要为一~二级放坡,除边坡中段一级坡脚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和围墙防护外,其余大部分坡面多未采取工程措施防护;而开挖坡度较陡,一般60~80°,不利于坡体稳定。
3.2岩土体的水理性能
构成坡体的岩土体主要为坡残积土、全~强风化片麻岩,总体属土质边坡,这些岩土体的水理性能较差,遇水易软化崩解,对高陡边坡的稳定性不利。另外,边坡的主要岩土体虽然具有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特点,但同时具有孔隙率较大、粘性较差和遇水容易软化崩解的特性。这种类型的人工边坡在旱季期间稳定性通常较好,但雨季期间,坡体由于长时间受水浸润将造成重度增大、抗剪强度降低,从而降低边坡的稳定性,因此,坡体岩土体水理性能较差是本区边坡失稳的主要内因。
3.3孤石
该边坡局部发育孤石。孤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坡面岩土体中若夹有孤石,则会造成边坡体自重加大,孤石在自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滚落,由此导致边坡出现失稳现象。此外,孤石与周围土体的接触界面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同样不利于坡体的稳定。
3.4气象因素
勘查区雨季长,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mm,年最大降雨量为2864.7mm。故雨季连续暴雨将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
3.5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为低丘陵区,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但因大气降水集中,因此造成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旱季丘顶无水(埋深较大),潜水面位于坡脚附近,雨季潜水面则明显抬升。潜水面的抬升将明显改变边坡土体的应力状态。地下水位线以下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从而降低其有效应力,而地下水位线以上的土体则不受水的影响。随着有效应力的减小,一方面因作用于潜在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降低而导致其抗剪强度降低,另一方面也会使土体本身的强度降低。此外,雨季期间降水入渗量增加,地下水径流增强,土体残留结构面中的细小颗粒流失量加大,从而降低土体抗剪强度,诱发边坡失稳。
4边坡稳定性计算
该边坡总体属土质边坡,根据坡体条件,选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瑞典条分法和Bishop法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参数见表1,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勘查边坡3―3’、4―4’剖面所属坡段属于欠稳定,需重点加固防护;1―1’、2―2’剖面所属坡段属于稳定状态,可进行一般防护。
5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该边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有关防治方案的可考虑以下几种:
(1)方案一:采用“削坡+挡土墙+截排水”;
(2)方案二:采用“锚杆(索)+格构梁+截排水”。
方案一适合于稳定性好的坡段,其目的主要是防治边坡表层出现小型崩塌,其中对于坡高较大、坡度较陡的坡段,应分级放坡,挡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于坡高较小的地段,可采用浆砌块石挡墙或片石骨架护面。方案二是针对边坡稳定性为欠稳定的坡段,防治目的是边坡潜在出现较大范围滑坡。
参考文献
[1]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3] 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4]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第二篇:边坡治理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1.1.1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1.1.2 气候因素
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条件,中国南方天气系统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夏季多局部强降雨过程;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
1.1.3 地下水
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1.1.4 边坡形态
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1.1.5人类活动
据统计,50%以上的滑坡事件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力量日益剧增,并表现出逐渐取代自然营力。在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大型土工活动中,由于开挖斜坡、填土、弃土和堆积矿渣等,使边坡中的土体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或由于开挖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因填土增加荷重而增大滑动力等,有些地方出现了缺乏论证的修路、开矿和不合理的切坡、用水及乱砍滥伐植被的现象、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等,都成为滑坡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
1.2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
边坡的破坏形式很多,如崩塌、滑坡、塌滑、倾倒、剥落及溃屈等,其
中崩塌与滑坡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分为3大类: 1.崩塌 这种破坏是边坡的表层岩体丧失稳定的结果,表现为坡面表层岩体突然脱离母体,迅速下落并堆积与坡角,有时还伴随着岩体的翻滚和破碎。2.倾倒 这种破坏是因为边坡内部存在一组倾角很陡的结构面,将边坡岩体切割成许多平行块体,而临近坡面的陡立块体缓慢地向坡体弯曲和倒塌。
3.滑坡 这种破坏是在较大范围内边坡沿某一特定的滑面发生的滑移。2.1路基边坡失稳破坏面形状
1.如果材料是均质的,破坏断面将是一个大圆弧; 2.如果一个大滑弧不可能在土坡里形成,譬如在一个深度比长度小得多的无限长边坡里,最危险的破坏面则是一个平行于边坡额平面。
3.有时,也可能出现平面、圆柱面和其他不规则破坏面组合。1.1路基边坡变形与破坏机理
1.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决定于坡体内的应力分布和岩体的强度特征。影响岩坡应力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原始应力状态、坡体和岩体结构特征等。
2.边坡成坡后,在其原始地质环境受到破坏后,坡体状态便做相应调整。在新的应力重力分布条件下,坡体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与破坏。首先是变形,然后逐步发展为破坏。岩坡变形与破坏的演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可以是漫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影响其变形与破坏的条件和因素亦十分复杂,主要取决于坡体本身特征与抵抗变形及破坏的能力。
3.边坡的变形破坏可分变形与破坏两种形式,前者属于变形的范围,以坡体内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为特点;后者是在坡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的破坏面,且以加速度发生位移。变形与破坏是一个发展的连续过程,期间存在着量与质的转化关系。4.岩坡的变形可划分为松动和蠕动。2.2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类: 1.定性分析法
(1)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是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和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预测边坡稳定性发展的总趋势和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同时对已发生过滑坡的边坡判断能否复活或转化。
(2)工程地质类类比法 工程地质类比发实质是把已有的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经验应用到条件相似的新边坡的研究和人工边坡的研究设计中去。
(3)图解法 图解法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用一定的关系曲线和诺谟图来表证边坡有关差数间的定量关系,二是利用图解求边坡变形破坏的边界条件,分析软弱结构面的组合条件,分析滑体等形态、滑动方向,评价边坡的稳定程度。(4)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专家系统法 边坡稳定分析设计专家系统法就是进行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的智能化计算机程序。(5)SMR方法 SMR方法是综合考虑边坡工程中不断连续面产状坡面间组合关系,以及边坡的开挖方式等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及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数学模型结合分析法。(1)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
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应力应变分析法两类(2)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
非确定性数学模型分析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平衡法、概率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人工智能法和净化遗传算法等。(3)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数学模型结合分析法
现阶段主要有概率分析方法与有限元法或边界元法的结合而形成的随机有限元法或随机边界法等。
2.4路基边坡防护理论与设计技术
1.路基边坡的防护一般遵循以下几点:(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对于主要隐患和地下害源(如软弱基地和有害的地下水源等),宜先治患
后筑路;对于某些附属措施,如坡面防护或路基用地范围以外的防护与加固措施,按其轻重缓急,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4)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综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态,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6)路基支档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档结构的稳定、坚固和 耐久。
(7)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底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 8)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9)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应讲究实效和经济效益1.2
2.坡面防护
(1)植物防护 路基边坡的植物防护,包括植草、铺草皮和种树,主要适用于较缓的土质或严重分化的岩质边坡
(2)封闭防护 所谓封闭防护即圬工防护,是指采用矿质材(如水泥砂浆、石灰三合土水泥混凝土等),或采用其他当地材料(如沥青、纸筋等混合材料),将坡面岩石裂隙、缝穴或分化层面,予以堵塞或封闭,以防分化进一步加剧。常用的方法有灌浆、勾缝、喷浆及抹面等。
(3)砌石防护 干砌和浆砌片石坡面防护,是公路填方边坡常用的防护措施,常用于路沿河堤浸水部位坡面的防护。土质路垫边坡下部的局部,亦可砌石作为框格(棱形或拱形),以提高边坡的牢固程度和美观。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
3.冲刷防护
(1)直接防护 直接是指对河岸或路基边坡所采取的直接加固措施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的作用,其特点是尽可能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来的水流性质,因而对防护地段的上下游及河对岸影响轻微。
(2)间接防护 采用导流或阻流的方法,改变水流性质,或者迫使主流流向偏离被防护的路段,亦可减小流速,缓和水流对被防护路段的作用,改变河槽中冲刷和淤积的部位,以及必要时改变河道等,均属间接防护。其特点是间接防护建筑物侵占一部分河川断面,因而不同程度上压缩和紊乱原来的水流,使得当冲部位受到特别强烈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因此这些部位应有比较坚固加固措施。
边坡加固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总结了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内容: 1.混凝土抗滑结构加固(1)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稳定土层或岩层的柱形构件,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一般设置于滑坡的前缘附近,起稳定边坡的作用,用于正在活动的浅层和中层滑坡效果较好。①通过地质调查,掌握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及厚度,分析其所处状态及发展趋势。②计算滑坡推力及在桩身的分布形式。③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及施工条件等确定桩的位置及布置范围。④根据滑坡推力的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为了能使抗滑桩更有效的防止滑坡,在设置时应将桩身全长的1/3~1/4埋置于滑坡面以下的完整基岩或稳定土层中,并灌浆使桩和周围岩土体构成整体,并设置于滑体前缘部分.使其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2)混凝土沉井
沉井是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一般可分成数节进行,其结构设计是根据沉井的场地布置、受力状态及基坑的施工条件等因素决定。在高边坡工程中,沉井具有抗滑桩的作用和挡土墙的作用。(3)混凝土挡墙
混凝土挡墙是借助自身的重量以支挡滑体的下滑力的一种有效防止滑坡的常用方法,并可与排水等措施联合使用。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具有结构简单,能快速起到稳定滑坡作用等优点。在设计混凝土挡墙时。应根据最低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来设计挡墙基础的砌置深度,并在墙后设置泄水孔,使其不仅能削弱作用于挡墙上的静水压力,还能防止墙后积水浸泡基础而造成的挡墙滑移。2.锚杆加固
锚固技术是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这种受拉杆件的固定端称为锚固端(或锚固段),另一端与工程建筑物联结,可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建筑物的推力,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
锚固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抗滑桩、锚洞、喷锚支护及预应力锚固(锚索)4类:
(1)锚固洞 锚固洞加固,是治理边坡稳定的一种有效措施。在锚固洞加固的过程中应遵循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循序渐进、逐层加固等原则,同一搞成结构面的锚固洞应跳洞开挖施工,避免不利结构面上已有抗滑力的削弱,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
(2)喷混凝土护坡 喷混凝土护坡是一种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不用模板,并把混凝土运输、浇筑、捣固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化连续施工的新型混凝土施工工艺。因其是依靠一定的冲击速度喷射而成的,因而其作为临时支撑比木结构强度高,比钢结构经济。作为永久支护时,比现浇混凝土衬砌的早期强度高。配合使用锚杆。可以减少洞室开挖量,减薄衬砌厚度,节约水泥用量。特别是喷混凝土施工时,可以不用模板,不立拱架,加大了洞内的有效空间,施工时能紧跟开挖面进行喷射,减少岩石暴露风化的时间,及时控制围岩的变形。(3)预应力锚固 预应力锚索加固是通过锚固在坡体深部稳定岩体上的锚索将力传给混凝土框架,由框架对不稳定坡体施加一个预应力,将不稳定松散岩体挤压,是岩体间的正压力和摩阻力大大提高,增大抗滑力,限制不稳定液体的发育,从而起到加固边坡、稳定坡体的作用。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其优点有:在高边坡或隧洞洞口明挖中采用,可增加边坡稳定。从而减少开挖量,也为提前进洞创造条件;可在水库正常运行条件下用于混凝土坝体或坝基加固;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或缺陷,可将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范围内;加固洞室。改善洞室的受力条件等。这些优点使其在高边坡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
第三篇:边坡治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概述
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在工程活动中涉及边坡工程问题,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工程地质工作者已对边坡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通过理论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及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来的开展,人类已认识到:边坡诞生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发展,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必须顾及到边坡的环境效应,并且把人类的发展置于环境之中,因而相继开展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边坡作为地质工程的分支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边坡一般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或岩体。边坡处治,首先要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根据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决定是否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工程中广为应用的是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近几年,基于不同的力学模型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数值分析计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由于坡表面倾斜,在坡体本身重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整个坡体有从高处向低处滑动的趋势,同时,由于坡体土(岩)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人为的工程措施,它会产生阻止坡体下滑的抵抗力。一般来说,如果边坡土(岩)体内部某一个面上的滑动力超过了土(岩)体抵抗滑动的能力,边坡将产生滑动,即失去稳定;如果滑动力小于抵抗力,则认为边坡是稳定的。
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组成边坡的地貌特征、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岩体初始应力等。外部因素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岩体风化程度、工程荷载条件及人为因素。内在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外部因素起诱发破坏作用。
三.边坡稳定分析与评价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边坡工程,且规模越来越大,其重要程度也越高,有时会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并且人们更注重由于边坡失稳造成的地质灾害,故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重中之重。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目的,一是对与工程有关的天然边坡稳定性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二是要为合理地设计人工边坡和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边坡的稳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简单归纳起来有: 边坡体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的形状和尺寸、边坡的工作条件、边坡的加固措施等.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比较多,但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中的代表是工程地质类比法,而定量分析方法中得代表是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的条分法和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
条分法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由瑞典人彼得森在1916年提出,20世纪30~40年代经过费伦纽斯和泰勒等人的不断改进,直至l954年简布提出了普遍条分法的基本原理,l955年毕肖普明确了土坡稳定安全系数,使该方法在目前的工程界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
四.边坡病害的防治
边坡病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辅以治理的原则,在线路选定前要做到准确勘查所经路线的岩土性质及其他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不仅为后面的设计施工提供准确详尽的第一手资料,而且避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1.边坡病害的防治原则
(1)坚持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依据。重视滑坡定性评价,辅以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一定要满足定性评价。
(2)安全性:根据防治对象的重要程度,设计使用年限。根据地震条件、地下水条件合理地拟定滑坡推力计算的安全系数。
(3)技术经济合理性:充分利用一切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加强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做到工程措施、技术、经济合理性。
(4)实施的可能性:充分考虑施工过程和顺序,以保证滑体逐步趋于稳定,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重视社会人文因素:制订工程措施和施工顺序时,应注意协调施工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尽量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
(6)重视环保绿化。(7)对于性质复杂的大型滑坡,可以绕避时应尽量绕避。当绕避有困难或在经济上显著不合理时,应视滑坡规模、公路与滑坡的相互影响程度、防治与治理费用等条件,设计几种方案比选。
(8)对于可能突然发生急剧变形的滑坡,应采取迅速有效的工程措施;对于滑坡缓慢的大型滑坡,应全面规划和整治,仔细观察每期工程的效果,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施工及运营中产生的大型滑坡,应慎重做出绕避、治理方案或局部改移与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等,经全面综合比较后决定取舍,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其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
(9)对于性质简单的中小型滑坡,一般情况下可进行整治,路线不必绕避。但应注意调整路线平、纵面位置,以求整治简单、工程量小、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10)路线通过滑坡的位置,一般滑坡上缘或下缘比滑坡中部好。滑坡下缘的路基易设成路堤形式,以减轻滑体自重;对于窄长而陡峭的滑坡,可用旱桥通过。
(11)整治滑坡之前,一般应先做好临时排水系统,以减缓滑坡的发展,然后针对引起滑坡滑动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12)滑坡整治工程宜在旱季进行,并注意施工方法和程序,避免引起滑坡的发展。
五.边坡的防治措施及防护技术
1、边坡的防治
1.防治原则
边坡的治理应根据工程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和必要性、工程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工程措施的社会环境特征与效应,并考虑工程的重要性及社会效应来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防治原则应以防为主,及时治理。2.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措施可归纳如下:(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①防止地表水入浸滑坡体。可采取填塞裂缝和消除地表积水洼地、用排水天沟截水或在滑坡体上设置不透水的排水明沟或暗沟,以及种植蒸腾量大的树木等措施。
②对地下水丰富的滑坡体可在滑体周界5m以外设截水沟和排水隧洞,或在滑体内设支撑盲沟和排水孔、排水廊道等。(2)改变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提高边坡的抗滑力、减小滑动力以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常用措施有:
①削坡及减重反压:对滑坡主滑段可采取开挖卸荷、降低坡高或在坡脚抗滑地段加荷反压等措施,这样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但削坡一定要注意有利于降低边坡有效高度并保护抗力体。
②边坡加固:边坡加固的方法主要有修建支挡建筑物(如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护面、锚固及灌浆处理等。支护结构由于对山体的破坏较小,而且能有效地改善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故为目前用来加固滑坡的有效措施之一。
2、边坡工程防护技术
1.浆砌片石护坡
一般适用于易受水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强风化或较破碎岩石边坡、残坡积较厚而松散的边坡。
抹面和捶面是我国公路建设中常用的防护方法,材料均可就地采集,造价低廉,但强度不高,耐久性差,手工作业,费时费工,在一般等级公路上使用问题尚不显著,若在高速公路特别是边坡较高时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防护在不适于植物防护或者有大量开山石料可以利用的地段最为适合。砌石防护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坚固耐用、材料易得、施工工艺简单、防护效果好,因而在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锚杆加固防护
对于失稳边坡和可能失稳边坡,我们须采用边坡加固技术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然后再考虑坡面防护工程。边坡加固技术包括锚杆防护、抗滑桩防护和挡土墙防护等。坡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适用于锚杆防护。这种防护还特别适用于岩层倾角接近边坡坡角和有裂隙的厚层岩石。
另外,还有在一些土质边坡中常用的土钉墙,原理上与锚杆及抗滑桩相同,通过打人土钉,增加边坡土体的整体抗滑力,达到提高边坡稳定系数的目的。
3.支挡工程(1)抗滑挡土墙
抗滑挡土墙是整治滑坡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抗滑挡土墙一般设置在滑坡前缘,挡土墙基础必须深埋于滑动面(带)以下的稳定地层中,以免随滑体被推走。抗滑挡土墙采用重力式,利用墙身重量来抗衡滑体,优点是取材容易、机械化要求不高、施工方便、见效快。
上述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应根据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实践证明,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处理效果更好。如常用的锚固与支挡联合,喷混凝土护面与锚固联合使用等。
第四篇:边坡治理施工合同
平阳县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
削坡挖方施工协议
甲方:平阳县2017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项目部 代表人: 乙方:
甲方位于平阳县梅源社区的钱马线边坡治理挖方工程直接发包给乙方,为了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接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特签订本施工协议并遵照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平阳县2017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X407钱马线)削坡挖方工程
2、工程地址:平阳县钱马线K14+760—K15+500;
3、工程内容:设计图纸所涉及的六处道路弯头的削坡整形及坡表面基础清理整平、道路边沟开挖;包挖包土石外运(挖方产生的土石渣所有权归甲方);
二、工期
本工程日历天工期为 天,不可抗拒力因素顺延;(开工时间 2017年 11月 日。
三、工程总价为十万元整(¥100000元)人民币;
四、甲方职责
1、负责帮助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监理的关系,办理各种其他应由甲方办理的手续。
2、负责技术交底,现场测量,放线,按规范指导施工,帮助解决图纸中或施 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按要求检查乙方施工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有权令其整改、返工、停工,损失由乙方负担;
3、负责按时支付工程款。
五、乙方职责
1、按照设计图纸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以及土石方外运至甲方指定地点;
2、负责场内地下管线的保护,如在施工中破坏了地下管线,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3、安全措施防护架的搭拆、全部土石渣的运输;
4、做好防止高切坡跨塌的安全措施,做好道路行人的安全警示;
5、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队伍的施工安全,施工安全事故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责任。
六、工程款支付方式:
竣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结算。
七、违约责任。
1、乙方所施工的工程必须达到甲方图纸所设计的要求及约定,如果质量达不到标准,应在甲方通知的时间内予以整改,如果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甲方的损失。
2、如乙方在履约过程中有违约,则甲方有权在应支付乙方工程款中直接抵扣违约金后支付余款,乙方无异议。
3、乙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工程施工质量差、工期慢;严重不服从甲方和监理的管理、协调;严重不按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规定施工等,甲方有权中止合同,并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八、其它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或伤及第三者,所发生的一 切费用及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九、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第五篇: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二○七地质队水塔区边坡
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四川省乐山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一○年七月
绪
言
二○七地质队大院内的南西侧水塔区的1处边坡,在2010年7月16日晚的暴雨冲刷下局部出现了滑塌变形,滑塌物主要为浅表覆盖的松散土体。目前滑塌区长度约20m3,滑塔区高度约10m,滑塌堆积体体积约30m3,所幸未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该段边坡坡顶为二○七地质队供水水塔、坡脚3米外为层数6层的24#职工住宅楼,总体长度约40m3;为确保该边坡的稳定及坡顶水塔和坡脚住宅楼的安全,二○七地质队相关部门邀请我院进行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第一章
环境地质特征
一、地形地貌
边坡区地貌上属构造剥蚀浅丘宽缓冲沟右岸斜坡部位,后因建筑需要进行岸坡开挖及沟谷回填,形成目前较陡斜坡地形;其地势呈斜坡小坎状,坎高约2~3米;边坡总体坡向东,整体坡度约30~40度左右(局部的小坎坡度约50~60度),斜坡区坡面覆盖1~2米左右的崩坡积松散层,局部小坎部位基岩裸露。该段斜坡区高差约30米;边坡中上部为水塔(访问基础砌置在强风化岩石上)、坡脚为建筑24#楼时修建的条石挡墙,高度约2.5米。坡面植被较发育,为灌木及乔木,最大树径约0.3米,树高约15米;局部树木外倾明显。
二、地质构造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构造条件简单,属平缓单斜构造;基底岩层倾向北西,倾角5~8度;岩土体组合一般为上覆第四系崩坡积松散土石,厚度约1.0~2.0米,下伏白垩系上统夹关组砂岩夹砂质泥岩,岩体节理
裂隙局部较发育。
第二章
岩土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边坡区岩石为软质岩类,局部裂隙较发育,特别是浅表岩石在卸荷、风化等作用下,岩体破碎~较破碎,坡面树木根劈作用加剧了坡面岩体裂隙的张开,在暴雨及其它地表水入渗软化和暴雨冲刷、狂风对树木的作用等,边坡岩土体极易产生局部滑塌。
二、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场地位于较陡斜坡区,降水排泄快;但坡面无明显集排水设施,降水为自然面流。因斜坡表层松散层堆积,坡面汇水面积较大,近年来灾难性强降雨增多,故地表水对边坡局部稳定性影响较大。
2、地下水
边坡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孔隙水,补给源主要是降雨;因边坡坡度陡,地下水径流途径短;雨后泻出转变为地表水,节理裂隙为地下水排水通道,因边坡坡脚冲沟切割较深,基岩裂隙孔隙水总体水位埋深较大;其含、透水性受岩性、构造、地形、植被影响。该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第三章
防治方案
一、防治目标及要求
防治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包括形象目标和安全目标,形象目标指防止对象的范围、部位。防治工程应达到安全标准为依据保护受灾对象的重要性。有关工程规范合理确定。关键是适度,即不能标准过低,治而无
效,又不能过分追求高标准,多耗资金。因此,应选择合理的防治工程。
防治要求。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首先尽量避免破坏易于诱发的环境条件,同时增强原有安全稳定状态,以免诱发地质灾害,灾害治理工程要掌握好时机,原则是早治理,一旦稳定条件恶化,那样会增加险情,加大治理成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需要专业队伍明确灾害险情,制订具体设计施工方案。
二、防治工程方案
根据乐山地区同类边坡的防治工程经验,并结合本边坡的特点,按施工工艺及方法要求;鉴于该段边坡总体坡度不大、坡面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小、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的特点,边坡防护方案以减轻或降低诱发因素影响——地表水及坡面乔木(特别是高大乔木)为主,并对局部松动、滑塌体进行清理,必要时进行格栅护坡的方式。因此,具体的防护措施为:
1、坡面截排水沟。在边坡中部设置纵向截排水沟,将坡面上部的降水汇集并排放到坡脚,防治地表水对坡面松散土体的冲刷、软化。
2、坡面树木清理。对坡面的树木进行清理,防治树木根劈作用加剧表层岩体破碎及狂风吹树产生对浅表松散土体的拉力而造成的局部土体滑塌。对坡面的低矮乔木应予以保留,必要时增加绿化以保持水土。
3、坡面松动、滑塌体清理。对坡面已产生明显松动及滑塌的岩土体进行适当清理,以防止暴雨时诱发加剧滑塌。
4、格栅护坡。在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坎阶区段,当坡面清理量较大或可能诱发滑塌时,应采取格栅护坡措施。
预计的主要工作量约:土石方开挖100m3、砖砌截排水沟80米、清理
树木20株、格栅C20钢筋混凝土50m3,格栅锚杆200m,土方回填50m3。
三、费用概算
根据上述方案预计的工作量,按乐山地区的项目费用单价经验概算的工程费用约20万元。
二○七地质队7#楼及水塔区边坡 滑塌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方案
二○七地质队大院内南西侧7#楼及水塔区的1处边坡,在2010年7月16日晚的暴雨时局部出现了滑塌变形,所幸未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为此,二○七地质队相关部门邀请我公司进行现场踏勘并提出相应方案。
我公司于17日一早派出相关人员到现场踏勘,该段边坡坡顶为二○七地质队供水水塔、坡脚3米外为层数6层的7#职工住宅楼。现状滑塌体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其现状滑动位移量不大,滑塌物为浅表覆盖的松散土体,滑塌区长度约15m,滑塔区高度约10m,滑塌体体积约50m3,滑塌体上的树木严重倾斜,土质已明显疏松;若在暴雨及狂风作用下,倾斜树木将倾倒而加剧浅表滑塌体变形失稳和打击坡脚住宅楼;同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近期灾难性暴雨天气还将频发。为此,针对目前的险情,先提出如下应急排危方案:
1、立即清除坡面倾斜树木,防止其倾倒及加剧滑塌体变形而威胁坡顶水塔及坡脚职工住宅楼的安全。
2、适当清理滑塌体,防止其在持续暴雨下失稳下滑而威胁坡脚的职工住宅楼安全。
应急排危方案立即进行实施,其后应提出专门的边坡防治方案,对坡体进行彻底根治,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及坡顶水塔和坡脚住宅楼的安全。
四川乐山二○七建设工程公司
201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