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积极应对以法院名义进行电信诈骗的情况
法院积极应对以法院名义进行电信诈骗的情况
12月初,我法院接到辖区相关社会群众咨询数千人次,称有人以法院名义拨打电话要求其到法院领取传票,经查询上述人员在本院均不涉诉。经了解,此类电话诈骗内容通常是以虚拟号码采用声讯电话模式,冒充法院工作人员告知其因身份证信息被盗或信用卡透支,接电群众已在法院被诉,要求其到法院领取传票;或其在法院有执行案件,如不交钱马上予以强制执行;或者接电群众被告知已经涉及刑事案件。该类电话先是一段电话录音,之后指示接电群众按键进行下一级内容,要求群众报出姓名、身份证号码,并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经调查,此类电信诈骗有以下特点:一是蔓延速度快,涉及范围较大,市区和乡镇很多群众均已接到此类电话;二是采用高科技通讯技术,电话号码无法查询;四是诈骗最终目的在于骗取姓名、身份信息和银行汇款。此类电信诈骗的社会危害性大,一方面受骗群众的财产权可能受到侵害,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遭到破坏,恐慌心理严重;另一方面法院的尊严受到冲击,群众的法律常识很难正确识别真为法院通知,严重干扰了法院正常办公秩序。
针对此类电信诈骗,我院一方面要求接听咨询电话的法院工作人员全面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明确告知群众电信诈骗的识别方法,避免恐慌心理,沉稳应对。同时,法院建议市公安等职能机关应及时研判信息,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大识骗防骗的宣传力度,提高辖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的防止诈骗得逞,同时建议其及时展开针对性侦查工作,杜绝后患。
办公室
曹军英
“三延伸”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我院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要求,将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穿各项审判工作中,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为促进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判前延伸,提高法律意识。设立案须知展板和便民资料架,并制作发放《立案须知》小册子、常见诉讼文书样式和八类民商事案件需提交的立案材料,帮助来访群众快捷立案
二是审中延伸,扩大社会影响。坚持阳光审判原则,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开庭的案件外,一律公开审理,对社会关注度高、所涉法律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廉政监督员、法制副校长、涉诉单位“一把手”等人旁听案件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判后延伸,巩固审判效果。注重发挥司法建议在巩固案件效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于案件审结后及时发放司法建议,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办公室
曹军英
邮政速递公司根据采纳法院院司法建议
近日,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结合我法院针对法院专递送达提出的司法建议,提出了改进法院专递邮件服务的措施,并将改进措施函告我院。
该院在使用“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时发现,速递公司在送达法院专递邮件中存在邮件退回比例过高、投递过程记录不规范、签收及退回详情未予标注、邮件跟踪信息上传不及时等一些问题。为此,我院向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建议投递员严格执行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时限承诺标准;核实邮件签收人、拒收人的身份信息及拒收原因;在邮件详情单上详细记录投递过程,规范填写邮件回执联;将投递信息及时录入邮件跟踪信息查询系统等。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在回函中表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该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并制定了落实该司法建议的相关措施,从以下方面完善法院专递邮件投递工作:一是对全体投递员进行法院专递邮件的投递要求再教育,重申法院专递邮件对司法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严格限定法院专递邮件退回条件,并在退回邮件上批注原因;三是公司成立专项组负责跟踪查询法院专递邮件,并将回执联及时送交法院;四是第一时间上传已妥投的法院专递邮件投递信息,便于法院查询;五是安排专人负责法院专递邮件的投递和回执反馈工作,及时与法院沟通投递服务工作。
办公室
曹军英
当代法官应该学习什么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法官队伍,必然是一支好学的队伍。当前,营造学习型社会、争创学习型法院、打造学习型法官进程不断加快,所以,如何开展好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学什么成为摆在我们广大人民法官面前的一大课题。因此,只有弄清了应该学习什么,了解了广大法官想学什么,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自发”开展起来,确保长效性和实效性。
法官有“司法的困惑”,也有“学习的困惑”。法官在空闲时间该干什么、该学什么。对这些问题,我院最近组织法官开展了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院法官们通过畅所欲言,认真交流,最终归纳整合了六点共识:
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
二、学习法律专业知识;
三、学习优秀办案经验;
四、学习为人处事之道;
五、培养与学习有关的一项终身爱好;
六、提升计算机操作本领。
无论是争创学习型法院,还是争当学习型法官,归根到底取决于法官学习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很好的自主性。他表示相信“当代法官应该学习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必将在我院自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我院法官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政治作风等推向更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方向。
办公室 曹军英
在适用侵权责任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正式生效施行。我院在审理侵权类案件时发现,对如何使用该法及其适用范围,特别是对于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才予以审理,而侵权行为发生在该法实施以前的案件,审判人员观点不一,存在分歧。
201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就侵权责任法的实施问题专门下发通知:“
一、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二、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前,但损害后果出现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根据该通知规定,侵权行为及损害后果发生的时间是界定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的标准和依据。在目前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我们在审理侵权类案件中,要严格按照该规定执行:对于侵权行为发生于侵权责任法实施前的,应适用行为发生时的法律,不以案件审理是在侵权责任法生效前还是生效后为依据;对于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或者侵权行为虽然发生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前,但损害后果发生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的,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办公室 曹军英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法院
今年以来,法院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干警的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
(一)组织干警接受警示教育。为深化廉政教育,增强廉洁意识,我院组织全体干警到临沭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通过警示教育让广大干警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观念,珍惜工作岗位和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干警司法行为的监督和考核,严格规范司法行为,不定期地对干警的出勤、着装和庭审等活动进行检查,教育和引导干警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言行,讲究司法文明,改进司法作风,树立司法形象。
(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为全体干警提供优秀图书的书目,利用有限的资金为每位干警购买一本图书,引导干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是切实加强电子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专门设立“法官书架”,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科学配备、及时更新各类图书。三是抓好刊物专栏。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在内网上开办“经验交流”、“队伍建设”、“理论研讨”等栏目,为交流思想体会、总结工作方法和办案心得提供平台。
办公室 曹军英
法院女法官开展妇女维权讲座
近日,受市妇联邀请,我院民一庭下至镇、村作有关妇女维权的讲座。通过解读法律条文、列举案例,从离婚案件中解除婚姻关系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解决、财产分割特别是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出台后关于父母出资购买房屋的性质、处理等入手,就离婚案件中如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给全体妇女干部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全体妇女干部的一致好评。
办公室 曹军英
法院廉政建设频出“组合拳”
为深入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促进公正廉洁司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工作方针,我院用“七点工作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新机制,用信息技术作支撑,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和办案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优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所谓“七点工作法”是指:第一,权力梳理。腐败风险主要存在于权力和权力运行中。找准权力,特别是权力运行程序是前提。第二,查找风险点。按照权力运行的各关节查找风险点及表现形式。第三,制定措施。按照查出的风险点,制定各种防范措施,大大地降低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第四,常态预警。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谈心疏导、公开承诺、述职述廉、群众评议、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活动,让风险警示无处不在,增强全员预防腐败的意识。
第二篇:电信诈骗方式及应对措施
电信诈骗方式及应对措施
从所破获的电信诈骗案看,老板99%是台湾人,马仔99%是福建泉州安溪县长坑乡。作案地点99%在东南亚。愚以为,只要通过查询咋骗人的护照,根据护照去向,可追溯到团伙去向,很容易找到这些人在东南亚的落脚点。根据电信公司记录的电话来源,也很容易知道骗子所在地。
诈骗团伙如何分工:
据了解,诈骗团伙分工十分明确,行骗手法很有规律。团伙成员中,有负责购买信息的、专门打电话的、负责开银行卡的,当然,还有专门取款的。
信息组:四处搜罗购买个人信息
信息组成员通过网络、人们一些社团活动登记的记录,搜集咋骗对象的信息,比如,参加会议登记,参加考试登记,购买车辆,资质注册等。另外,在一些招生网、购物网上,填写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他们会到这种地方,购买个人信息,甚至还会去一些商场办卡的地方购买。这样做,学生、家长、车主及其他当事人如退休老人的信息就会被窃取。
电话组:“教材”教会应对说辞
打电话的骗子一般以女性为多,团伙为首者会给这些打电话的女子,分发、教授相应的“教材”。拨打电话后,第一句话说什么,学生、家长、车主及其他当事人如起疑心怎么应对,通常会问哪些问题,都会一一加以详解,以便应对如流。
钱卡组:
为规避被警方追查到的风险,诈骗团伙使用的银行卡往往是通过假名、收购到的身份证开的户,这些活也有专门的人员去办理。报载:惠安警方捣毁的团伙中,当场缴获嫌疑人身上的700多张银行卡。
诈骗得手后,首要分子并不自己去取款,而是将取款的业务交由马仔取款,以免主犯被抓。
以下将诈骗,举例说明:
步骤一:声称有退税(费)补贴 提供号码供咨询
诈骗人员假冒教育局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学生或学生家长,“你的孩子***,现在某学校就读。”一句准确无误的信息,让学生或家长先入为主,认为教育局工作人员是真的。或者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小学到中学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国家有补贴,财政局给你寄了通知单,现通知单寄到我们这边来,但你要去财政局办理,可拨打财政局服务电话***咨询。”
步骤二:电话确认补贴款 诱人持卡到银行
另外的诈骗人员化身“财政局工作人员”确认国家有退费的规定。“目前我们已经将你这笔补贴移到财政局,核对后,就将补贴退还给你。你拿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我将这笔钱转到你银行卡上。你到atm柜员机后,打电话给我,我再教你如何操作。”
步骤三:遥控按步骤操作 成功转账
受害者持银行卡到atm,诈骗人员会称:“你先查询一下银行卡内有多少钱,以方便等一下汇款过去后方便对账。”
受害者将卡内的金额告之,诈骗分子让受害者按转账按钮,让受害者输入连接的号码(实际上是诈骗分子的银行账号)。受害者输入后,诈骗人员就说还需要输入验证码(实际上就是输入转账金额,一般不会超过卡内金额的数字)才能连接成功。受害者输入验证码,按确认,诈骗人员最后会说,确认后补贴款会立即转到卡内。
步骤四:防账户被冻结 得手后立马取款
诈骗得手后,头目会马上通知取款人哪张银行卡已转入多少钱,让取款人以最快速度前往取款,以防止受害者发觉被骗报案后被警方冻结。
网骗犯罪是隐蔽化作案,跨境跨国犯罪——这是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的一个发展趋势。从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大案要案中可见,每挖出一个案子,就动辄牵连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动辄跨国跨境,涉案资金上千万上亿的也不鲜见。下面举例说明:
近日,广东番禺区一女商人被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法蒙骗,诈骗分子在作案时冒充“公安”人员,诱骗事主下载安装一套“保护账户安全”的软件,然后在软件种植木马病毒,再3 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病毒程序操控事主的电脑进行资金转账,窃取钱款高达2700多万元。
无独有偶,2013年10月29日,广州天河警方接到一起群众报案,事主李女士在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民警、检察院检察官”的电话,以其牵涉一宗洗钱案件要求配合调查为由,指引其于连续三天通过网上银行将485余万元转账到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
2009年11月3日上午,警方接到家住海淀区的张女士报警称,有人冒充公安局、检察院工作人员,谎称她电话欠费,要求她将存款全部集中在一个银行卡账户内,并提供这个账户网上银行的用户名和密码,最终骗走她1000多万元存款。
据杭州市公安局网站消息,2013年7月23日,杭州市公安局通报一起电信诈骗案情况,这是杭州发生的今年以来案值最大的电信诈骗案,一女财会人员三天多的时间给骗子汇出了352万元。
2013年12月12日,吉林市龙潭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45岁被骗人李女士轻信电话信息,被骗走30万元。
2013年12月15日,吉林市船营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电话联系29岁市民王女士,谎称其银行卡存在问题,需指定账户转存,骗走汇款2.4万元。
如何防止受骗?防止电信诈骗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性,遇到陌生号码来电,首先要在心里打个问号:这会不会是骗子打来的电话?其次,别贪图小便宜。尤其是遇到中奖类的电话或者短信,一定要加强警惕,不要因小失大。然后,对方在讲完“电话欠费”、“银行卡被盗用”等情况后,要向子女、亲属等进行多方核实。其实,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核实办法就是打110。即便对方利用改号软件,冒充110打电话,市民反打110也不会连接到骗子那里,而是真会打到110那里。110民警会义务帮助市民核实真伪。
常见12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
不管电信诈骗手段多高明,骗子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你通过银行转账或汇款,达到骗钱的目的。所以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大家一定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有疑问拨打110。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几招提示大家。
“中奖、退税、刷卡”藏骗局
骗招1——给手机用户发“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之类的短信。
支招: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类短信,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码投入摇奖或参与过什么活动,如果没有,删除它,不要回复,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这个大奖。
骗招2——以××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于近期从您的账户中扣除。
支招:如果你收到类似的手机短信,再按短信里的电话打去询问,就会一步步栽进不法之徒设好的圈套里。所以,对这类疑骗信息不要理睬。
骗招3——打电话自称是国家税务局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
支招:如果可能存在这样的退税事项,你接到电话不能判定是真假,就说我到你部门柜台当面办理,假的就不敢和你见面。笔者曾接到所在城市某活动中奖的电话,说钱款要打到我的银行卡中,我说你们在哪里办公,我马上就到你处直接办理,骗子托词不见面。
骗招4——有人打电话称,你的孩子被绑架,并索要赎金,电话中甚至还出现了孩子的哭闹声音。
支招:如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冷静,先问问对方手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对方所陈述的内容与孩子相符,尽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查出事实真相。如果您所问的情况对方回答不上来或有误,那一定是有诈。
骗招5——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银行账号上。
支招:接到这类电话时,您一定要核实清楚事情的真相,6 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以免不法之徒利用您对身边人的感情,实施诈骗。
“点歌、充值、退话费”骗你是真
骗招6——“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收听。”
支招:不要回拨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拨打收听时,那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骗招7——“您好,您的电话、电视收看费、燃气费、电费、水费已经欠费,请在XX时间马上充值,否则将停机。”
支招: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核对清楚,不要盲目回电话汇款转账充值,以免中了圈套。
骗招8——“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支招:类似的电话接到后,您只要认真查看一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大玩捉迷藏引你入陷阱
骗招9——“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电信制卡部门联合推出移动、联通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支招: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因为不法之徒往往会利用这些诱饵骗你上当,遇事多7 问为什么,可不可能,最好向移动与联通的客户服务中心落实后,再加盟也来得及。
骗招10——如果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随随便便回复。
支招:目前,在一部分电话号码中有一类是加值的付费电话,市民在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的电话或陌生来电时,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
骗招11——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了,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的好友,简单核对一下就清楚了,您的朋友也不会责怪的,但却防止了上当受骗。
骗招12——对打着上级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要求您帮忙处理领导个人事务的电话。
支招:对这类电话,请多长一个心眼,不要急于付钱,待核实该人身份之后再帮忙也不迟。
结论: 电信、网络诈骗最大的特点就是犯罪分子在设置骗局时,大多借助电话、手机、网络等手段进行“远程、非接触”式诈骗。大家要记牢电信诈骗的关键词(网银升级、核查账户、邮包藏毒、电话欠费、法院传票、洗黑钱等),要格外谨慎,提高警惕。
第三篇:基层法院如何应对新闻媒体监督
基层法院如何应对新闻媒体监督
当前,随着网络等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不再披着神秘的面纱,而是被新闻媒体推到了社会舆论的前台,基层人民法院与新闻媒体的接触也日渐增多,如何正确应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已成为基层人民法院面临的新课题。
一、坚持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基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坚持公开审理制度,扩大司法透明度。对新闻媒体旁听案件庭审、采访报道法院工作、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便利。对于社会关注的案件和法院工作的重大举措以及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其他信息,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稿、法院公报、互联网站等形式向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新闻媒体记者和公众可以旁听。
二、提升法官素质,抓好审判工作
当前,媒体对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主要针对个案,并大多是对司法裁判结论的不理解和对程序合法性的质疑。法院可以通过裁判文书的载体,尽可能并详细周严地阐述得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和依据,对有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应保持充分的敏感性和预见性,陈述不同观点,对最终予以采纳的意见作出透彻的分析、论证,对未被采纳但易于被一方当事人或者媒体认可的观点,亦应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非常到位的论述。对于新闻媒体对程序合法性的质疑除了通过裁判文书表明外,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迅速发布信
息,法院内部的触摸查询系统、LED显示系统等可以发布相应信息应对媒体的质疑,还可以采用判后释疑的方式,向解释判决的理由及具体依据。
三、及时回应质疑,加强沟通联系
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与新闻媒体及其主管部门固定的沟通联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座谈会或研讨会,交流意见,沟通信息。对于新闻媒体反映的人民法院接受舆论监督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法院应当及时研究处理,改进工作。当出现新闻媒体已经报道的问题时,法院必须积极面对舆情挑战,加强民意沟通工作,力争法院第一时间站上发言席,引导舆情尊重法律、相信法院、树立法律权威,并虚心接受媒体的监督意见,严格整改。
四、加强舆情监控,做好宣传引导
舆情监控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监控的重点,并形成规范的报告督办制度,认真总结开展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研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的能力,建立舆情监控的长效机制。舆情的引导关键在于法院自身与社会大众的沟通和交流。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依法向大众公布焦点案件审理情况,及时公开法院队伍建设、廉洁司法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情况,引导人们用法律思维考虑问题。同时,法院自身要打造平台,畅通机制,切实提高自身的宣传能力。
第四篇:法院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法院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6年06月22日08:51 法制日报
对于“文化”一词的含义,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曾有过鲜明独到的界定。他认为,“文化”与“文明”两词皆关涉人类群体生活,人们也多加混用,但它们的含义应有区别:“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钱先生的看法意蕴深厚。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属于后发现代化的“泱泱大国”,在不得不于器物层面承认“技不如人”的情况下,将内含的文化解脱于外在的文明,显然有益于维护自己的民族自尊、故国情怀、大国颜面。而且从理论上强调文化的内在性,历史传承性,对环境的依赖,以及文化与文明的非对应性等,也显示了钱先生对文化问题的深刻洞察。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与中国社会曲折发展相伴相随的历次“文化热”,以及其中的学说纷争、观点殊异,更使得它复杂万分。眼下我们谈论“法院文化”、“法院文化建设”,显然已经遭遇、并将进一步受困于这种复杂性(如“法院文化建设”中的“泛文化”倾向或困扰)。不过,文化毕竟也是一种寻常的生活现象,在理论上追求宏大深刻的谈论的同时,也可以在生活常识的意义上作出现实针对的理解和把握。当下法院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可能一个笼统的理由是要使法院像法院,使法院不仅得其名而且获其实;而这样一个循名责实的要求,在法院近些年来大楼设施变得辉煌气派并为世人所关注之后,变得尤为凸出———我们是不是有一种在司法地位提高、物质条件改善后的精神上的空落感呢?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在论及大学的根本或精髓时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法院之所以为法院,不在于大楼,而在于高品质的法官和法院工作者群体,在于赋予法院设施、制度规范等外在事物以内涵、精神,使法院形神兼备、从而堪称堪当为法院的文化积淀。因此,谈论“法院文化建设”,我想首先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法院“有文化”。
如同文化概念一样,法院文化也包罗广泛,即有物质形态的法院文化,也有精神形态的文化,但就法院文化的本体而言,是后者。法院的文化精神是内在的,其展示需要载体,包括人员、组织、建筑、设施、装饰、制度、规范、惯例、文字、标识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事物,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因此,“法院文化建设”必然是一项构建外部表意系统的工作。没有基本的表意条件和手段,法院的文化精神无法彰显,就不可能被认为“有文化”。
更重要的是,法院要变得“有文化”就必须立足于法院性质和功能对各种事物的文化属性和关联进行甄别,并予以恰当的揭示。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事物,应该具有与法院相关或者高度相关的文化特性(当然还包含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问题)。在我们已然选用的众多事物中,正面的例子如天平、法袍、法槌、独角兽、镜子、法庭、法官通道、权威的案例汇编、杰出法官的挂像、法律典籍等,反面的例子有法官学习室里空落落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的武侠小说、粗制滥造的法律工具书等,不相关人物的挂像,当事人赠送的各种锦旗、牌匾,政府有关部门发放的诸如卫生标兵、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一类的奖杯、奖状,组织指任的没有法律背景的院长、法官,等等。相关性考量有不同的维度,如历史和现实、业内和业外、文献和实物、域内和域外、全国和地方等等,不一而足。
除去与法院相关的事物外,法院的文化形象还取决于我们对这些事物的文化特性予以恰当的表达或展示。蒙眼的正义女神,不能塑造成妖娆肉欲的凡间女子;象征司法威仪的雄师,不能造型为看家护院的恶兽;设计精美、用料讲究的浮雕,不能配上文理不通、标点文字有错的解说;法院管理中的高科技设备,不能成为监督法官言行举止、使个人尊严荡然无存的工具。“法院文化建设”意味着在硬件和表意系统方面大量的投入,钱化了,人力、物力也耗费了,但如果表意有误,运用不当,就会弄巧成拙,愈发使法院显得没文化,显得缺乏文化追求。
法院要通过文化建设变得“有文化”、有内涵,除了自身在文化载体和文化表达方面艰苦努力外,还需要在寻求法院文化的社会认同、社会共识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什么是优秀的法官,什么是模范法院,什么是评价法院工作的恰当标准和指标,等等,都需要解决法院文化的社会共享问题,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司法文化的社会环境加以实现。
法院文化建设不仅要解决“有文化”的问题,还要回答“有什么文化”的问题。法院文化是一个包罗甚广的概念,其中有共享的成分,也有因历史阶段、国别和地域、政制架构和意识形态等不同而成为特色的成分。法院的文化建设要在广泛的意义上解决使法院“有文化”的问题。而穿插其中,并越来越突出的则会是“有什么文化”的问题。法院的文化建设在大致解决“有文化”的问题后,继起的必然是“有什么文化”的问题,而这恰好是一个借助于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文化识别、选择和系统构建的过程。所以,我们经常说,在法院的文化建设中,价值观问题至关重要。需要辩明的是,文化是一种与时空场景密切联系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有高下,文化无优劣。对文化或法院文化的选择、取舍,甚至是所谓的“优劣评价”,常常是基于文化或法院文化之外的因素的考量———是在某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对文化或法院文化的属性和关系的应时性判断。对此我们不能不察。
第五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打造“民生法院”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打造“民生法院”
济南法院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同时,按照“质量更高、效率更快、效果更好、成本更省”的要求,着力打造“民生法院”服务品牌,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出台20条司法服务措施,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
2012年4月,济南中院出台《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通过强化20条具体工作措施,依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意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依法保护劳动者、消费者以及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健康有序的劳动关系、消费市场,依法保护病患者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时完善司法救助机制,畅通涉弱势群体诉讼“绿色通道”,依法对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对符合条件的特困当事人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
为确保《服务意见》的落实,济南中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实行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发挥人民法院打击犯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科学发展的职能作用。
让司法温暖在第一时间到达
济南中院不断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当事人的帮助司法救助力度,让他们打得起官司。对于涉及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交通事故赔偿金之类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和优先司法救助。在立案、审理和执行各个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以保障弱势群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
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当事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诉讼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济南中院在立案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法律法规及诉讼指南,并专门设立了诉讼接待室、便民诉讼服务窗口,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诉讼风险、举证责任等明确、具体告知,引导其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济南中院还开通了“网上法院”,当事人在家轻点鼠标键盘就可以进行立案、查询案 1
件进展等操作,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路途遥远和腿脚不便的当事人往返法院的诉累。
对于经济上确实有困难,打不起官司的群众,济南中院及时出台了《司法救助操作规程》等文件,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办理缓、减、免诉讼费。今年以来,济南两级法院共为经济困难的群众实施司法救助,缓、减、免收诉讼费79万元。
积极搭建平台,指导和帮助百姓依法维权
为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法官的办案过程和办案程序,济南中院进一步延伸办案职能,与济南电视台合办《现在开庭》栏目、与山东商报合办《拍案〃法官故事》栏目,两个栏目开办以来,已刊登和播发了130多件百姓关注、普法效果好、影响力大的生效涉民生案例,精彩展现了济南法官的办案故事,成为百姓依法维权的“好帮手”。去年“济南法院网”开通后,拍卖公告、开庭公告等社会关注的信息即时滚动播出。同时,开通“网络电视台”和“图文直播”,及时传递济南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现在,这些栏目成为社会公众了解法院、认识法官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济南中院开通“民生政法热线”,它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接,实行三方通话联动机制,解答市民有关法律和涉及法院方面问题的咨询或求助。为保障热线的高效有序运行,济南中院制定出台了《法院民生服务热线工作流程》,对热线受理范围、办理时限、职责分工以及接听,办理,答复,反馈等工作进行、规范。开通至今受理咨询428件,全部得到落实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