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法庭以调解促稳定
法院法庭以调解促稳定
xx县人民法院xx法庭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积极倡导调解结案,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自愿、合法和快捷的前提下,突出诉前、庭前、判前的调解作用,成效显著。上半年该庭审结民事案件107起,调解案件75起,调节率为70。
该庭针对诉讼双方当事人一般矛盾教深,不熟悉
法律知识或听信别人的误导等情况,在庭审中及时、适当全面的诠释法律,查明案件事实后,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判前调解。做到审判员调解与人民陪审员调解相结合、说理与讲法相结合、依法维护和合理让步相结合、庭前调解与庭下调解相结合、法律规定与道德标准相结合,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做到案结事了。同时,对一些争议标的较小、事实清楚、当事人又自愿庭前调解的案件,(请登陆政法秘书网)采用简易程序做庭前调解工作,大大提高了法庭的工作效率。今年上半年,该庭庭前调解结案30余件,平均审限在7日以内。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此外,该庭还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开通了法律咨询热线,积极参与当地镇政府开设的“信访超市”,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纠纷动态,协助当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收到良好效果。上半年,该庭帮助化解诉讼外纠纷达60余件。
第二篇:法庭调解工作经验
“五心十法”倾力调解定纷止争构建和谐
我院法庭认真贯彻最高法院及省市法院关于加强调解工作的有关精神,把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每一起案件调字当头,用“五心十法”促调解,力求案结事了,平息矛盾纷争。二年来,共审理案件1210件,其中调解或经调解当事人和好并撤诉的案件944件,调解率为78。庭里3名审判人员年结案均在200件以上,个人调解率均在75以上,调解案件做到了无反悔、无申诉、无矛盾激化,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
法庭在办案中摸索出“五心调解法”,即“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公心”,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一是“热心”,即法官,对待当事人要热情。通过热情的态度,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亲和力,使得当事人戒备来,轻松走;怨愤来,满意走;误解来,理解走。二是“诚心”,即法官诚心对待当事人,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找出纠纷症结,分清各自责任,权衡利弊,从而找出开展调解工作的切入点,诚心诚意地进行面对面或背对背调解。三是“细心”,即要结合当事人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家庭环境,细心观察当事人的言谈举止,分析其性格特征,了解其心理活动,把握时机,有的放矢地做调解工作。四是“耐心”,即法官在诉前、诉中、诉后的整个诉讼过程中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特别是当事人怨气大,矛盾易激化的案件,要做到不厌其烦,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五是“公心”,要求法官时刻保持一颗公心,不偏不倚,不能是非不清无原则地调解,不能以势压人强迫调解。此外,调解结束后,做到“四个及时”,即:当即让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当即制作调解书,及时向当事人送达并签收调解书,经调解当事人撤诉的及时为当事人办理退费手续。
法庭采取“五心调解法”对强化案件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用“五心”赢得了民心。如该庭在审理原告湖北省广播电视中心诉被告武汉盛之旺食品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原、被告于2001年1月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原告将其位于江汉路122-124号临街大楼的一楼门面和第二层楼及大楼背后冷库房一间出租给被告使用,租期5年。2005年5月,原告以被告逾期支付租金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并要求被告腾退房屋。被告则表示,由于原告违约在先,且原告在未依法解除租赁合同情况下允许第三人长盛房地产建筑开发有限公司进场施工,导致被告全面停产,被告有权不付租金,同时保留追究赔偿的权利。由于该案案情比较复杂,为查明案件具体情况,审判人员冒着酷暑前往实地查看。经现场查看,发现由于长盛进场施工,造成盛之旺门前和店内一片狼籍,已经无法经营。原告方主要靠大楼出租的租金发放职工工资,被告方从事食品经营,第三方从事房地产开发,如果官司拖延下去,对三方均会造成较大损失,且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及时协商,才能有效化解矛盾,避免损失扩大。承办法官多次利用休息时间组织调解,讲解法律,分析利弊,不厌其烦的做各方的工作。经过法官深入细致的调解,三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湖广与盛之旺公司的房屋租赁合同终止,湖广放弃追究租金、违约金的权利;长盛公司向盛之旺公司支付损失补偿款25万元;盛之旺公司收到补偿款七日内腾退房屋。在法院见证下,该协议顺利履行,湖广撤诉。各方对此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人民法庭位于基层,婚姻家庭案件、借贷案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以及小额经济纠纷比较多,这类案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多调少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法庭总结出了十种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一是情感沟通法。通过亲情、友情来沟通亲属及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二是案例展示法。法官根据案件特点,在调解之前,将类似的案例提供给当事人,使当事人了解该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及处理结果,并以此权衡诉讼风险,再行调解当事人往往比较容易接受;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wmjy.net三是换位思考法。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判断,让双方当事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来考虑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法官再从中辨法析理,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有时能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四是心理缓和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婚姻纠纷案件,处于婚姻纠纷中的当事人不但情绪消沉,感情脆弱,而且矛盾双方对抗性较为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调动当事人的生活积极性,缓解当事人对立的情绪,就可能挽救一个濒临解体的家庭。该法庭法官努力把调解的过程同时变成心理治疗的过程,让当事人尽情倾诉心声,释放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找出产生矛盾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使当事人走出生活的误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五是情理教育法。该方法主要针对“三养(扶养、抚养、赡养)案件。对于应尽义务一方,法官从家庭成员彼此间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谈起,重点讲解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夫妇之间的扶养义务等,使当事人一方明白未尽义务不但有违家庭伦理道德,而且是违法行为,促使其产生履行法定义务的压力。对于应享权利的一方,引导当事人树立“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多为对方当事人着想,多体谅对方的困难,从而促使当事人之间互谅互让,最终达成履行协议;六是借力调解法。利用当事人所在单位的同事或领导、所在社区民调员、当事人信任的亲朋好友、当事人自己聘请的律师、甚至说情者参于做调解工作,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七是权威劝说法。对一些案件中涉及专业性的问题,可以邀请权威人士参与调解,或请专门机构对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运用权威效应转变当事人的态度,促成调解。八是抓住时机法。即因势利导,一旦发现有可能达成调解协议,要当机立断,一鼓作气,促成调解。如果发现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分歧是原则性的、根本性的,即使进一步调解也不可能取得效果,就要及时判决,尽快结案,决不拖拉。九是说理疏导法。针对当事人因对法律的无知或一知半解而引发的纠纷,法官通过对法律的阐释,向当事人宣讲法律知识,使其通过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来衡量自己行为的合法与否,从而得出准确的判断,促成调解。十是缩短距离法。即法官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当事人作想,缩短法官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赢得当事人的信赖,为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如该庭受理70余岁太婆叶先琴诉养子朱跃斌、儿媳罗秀华房屋腾退纠纷一案,儿媳罗秀华不尊重老人,爹爹在死前将儿子媳妇赶走,爹爹死后儿媳又回来强占房屋,并与公婆大闹,致使公婆不能安度晚年,故太婆坚决要求儿媳从该房屋退出,但儿媳因住房困难,坚决不愿意腾退。双方情绪非常对立,处理不好势必会引起矛盾激化。为了平息矛盾,承办人和庭长多次上门分头做原、被告的调解工作,对儿媳的不孝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使儿媳认识到自己不对,愿意向母亲写保证书,改正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劝导了太婆,法官办案的真诚打动了太婆,太婆原谅了儿媳,婆媳之间消除了隔阂,使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合好如初。
第三篇:法庭调解经验材料
法庭调解经验材料
自开展大调解活动以来,***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在一如既往的强调以调解促和谐的基础上,认真进行部署,动员干警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案件调解结案率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些调解能手和调解先进审判庭,****人民法庭便是其中成绩较为突出的审判庭,总结了几点值得推广的调解经验。
(一)转变思维,突出诉前调解的重要作用,法官与当事人第一时间沟通交流。
在以往的工作中,存在重视诉讼中调解,忽视了诉前调解的重要作用,重视追求调解方式结案,没有认识到诉前调解促成的案外和解、撤诉则是更高层次的调解。****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直接立案的方便条件,办案法官与当事人在第一时间沟通交流,了解案情及当事人的性格特征、社会关系等信息,便于制订调解方案。实践证明,诉前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更有利于息诉、息访,将大量纠纷分流,最大程度的避免民事纠纷的升级、转化,将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两年多时间****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化解分流了20余件土地纠纷案件。
(二)注重庭前调解和庭审调解相结合,做到调解全程化。
案件判决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存有一定的缺陷,而调解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人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不易留下隐患,这样才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要求法官在处理民事案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调解。无论是在庭审之前,还是已经进入了庭审阶段,能有调解的机会,都应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积极认真地进行调解工作,争取使诉讼双方握手言和。****法庭在调解案件过程中科学地对案件分类,在案件审理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调解。例如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合同案件及双方当事人均有代理律师的案件中,提前做调解准备工作,在受理案件和送达诉状副本的同时,将案件相关的病历、证据及赔偿依据、国家规定的赔偿标准,一并发送给双方当事人,使诉讼双方在庭审前对案情及相关法 1
律规定进行全面了解,对案件审理结果进行基本的预测,便于办案法官顺水推舟加以引导促成和解。针对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提前将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摘录打印,并将法院针对此类案件的通常处理方式形成简要的文字材料一并发送双方当事人,并结合庭前劝解让当事人提前作好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准备,促成庭前和解撤诉或结合庭审辩论辩法析理,力促调解结案。
(三)注重法庭调解与人民调解紧密合作,化矛盾纠纷于萌芽中,实现调解工作多元化、全员化。
办案法官在法庭受理案件后及时与乡镇干部、村委干部以及基层人民调解员沟通配合,在小矛盾演变成大矛盾之前,化解矛盾于萌芽中。矛盾纠纷的复杂多样,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单一僵化。在保证审判效率、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将调解贯穿审判工作始终,树立每个人都是调解责任人的意识,深入了解案件,留心案件进展,全员参与案件调解,利用每个可以利用的契机,努力作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调解工作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当地党委、司法、人民陪审员和基层群众组织的大力支持,他们常年服务三农,了解民情,熟悉农村社会,在案件调解中会起到巨大作用,由其是在婚姻家庭、土地纠纷、涉及集体经济组织的案件调解中。这样虽然付出了额外的辛苦,但却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复杂纠纷甚至刑事案件的发生,总体上减轻了司法工作的负担,有利于一方治安的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注重调解方法,有计划地阶段总结,提高调解效率。
只有调解过程没有成效是失败的,调解是一门艺术,法官在调解时,要注重调解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法官在工作中认真总结自己的调解工作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调解。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可以进行思想沟通,说服其牺牲让步,而对于另一些人则可直陈利害,对于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可以进行科学的理论沟通,对于一些迷信较重或信奉宗教的人,则不宜直接进行科学方面谈话,而应用委婉方法另行解决。
(五)坚持自愿、合法的基本原则。
双方当事人自愿且达成的协议合法,是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矛盾的彻底解决,是调解工作的宗旨所在。办案法官应恪守司法职业道德,避免以专业知识“忽悠”当事人,避免为求调解而不辩是非,虽然有时以不当手段可以使个别案件得以调解,但毕竟在当事人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损害其利益,最终损害的却是法院的公正形象,抹煞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信任。
第四篇:论述法院调解
论述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进行自愿、平等的协商,已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法院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减少诉讼程序,同时有利于进行法制宣传、预防纠纷。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法院调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适用特别程序审理以及其他不适于用调解的案件外,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案件都可以适用调解程序。其次,法院调解使用与民事审判的始终,即在庭前、庭审中以及庭审后判决宣告前都可以适用。
关于法院调解的性质,我国采取审判行为和处分行为结合的说法。即法院调解既是当事人之间自主处分诉讼权利的表现,也是法院行驶审判权,结束诉讼的一种方式。据此,就可以清晰地区分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二者不仅性质不同,效力也因为法院的参与不同。
进行法院调解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则。首要的原则就是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在程序上,即调解的启动上必须遵守当事人自己的真实意愿,法院不可强制。第二,实体上,即调解的具体内容上要遵循当事人的意愿,法院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但不可以将其强加于当事人。其次是合法原则。也包括两方面:第一,程序上合法。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法院调解的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人民法院在适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第二、实体上合法。即达成的调解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再次是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该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在诉讼上的具体体现。
法院调解的启动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当事人主动要求调解,法院准许。第二,法院依职权询问双方当事人,取得双方同意后开始。第三,法院不需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直接进行调节,比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部分案件(婚姻家庭纠纷、劳务合同„„)在审理时必须先进行调解,无需征求当事人意见。
法院调解的过程中,必须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或其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参加,已公开或者不公开的方式进行。调解结束后,如果制作了调解书,双方当事人都签收以后生效。如果没有制作调解书,则达成的调解协议或调解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在上面签字后即生效。达成调解后,诉讼即告终结,同时双方不得就同一争议再另行起诉。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篇:大走访大调解大检查促作风促稳定促发展--简报
惠安县坚持“干部下基层、服务在一线”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惠安县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开局实施、迎接建党
90周年和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突出重点,积极谋划,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深入实际、服务一线,从大走访、大调解、大检查三个方面入手,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解决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大走访,下基层“行动早”
2011年春节前,惠安县委林万明书记又集中利用一星期的夜晚时间,带队深入各乡镇及基层派出所,直接指导社会维稳工作,确保全县人民过上一个祥和平安、安定稳定的春节。据悉,每年集中抽出一段时间,开展下基层专题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意是县委林万明书记深入了解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状况和思想动态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与林书记谈心后,深有体会:“县委书记下 1
基层走访,一则了解摸清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二则解决了实际工作问题,三则带头转变了作风,促进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2010年初,惠安县就实施以“作风建设年、项目推动年、民生改善年”为中心的“三个年活动”。在县委书记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行动起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工作重点瞄准干部,大力弘扬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关爱民生赢得民心。县委县政府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定期走访乡镇和县直单位,了解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干群思想问题、工作发展难点等,及时为基层排忧解难。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单位党组织也相应建立联系点制度,每个单位挂钩一至两个基层单位,作为走访联系点,将创先争优运用于实际行动中。
为了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县委专门制定《县乡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暂行规定》,“赶”干部下乡,对下乡时间、任务、责任、考核,作出量化要求,比如,县处级干部下基层不少于4天,走访群众不少于3户,县直部门领导干部下基层不少于2天,走访群众户不少于2户。去年以来,县级领导累计下乡2100多人次,办理实事好事216件;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撰写民情日记,把群众生活的真
实水平、党群关系的真实情况、影响和谐的真正原因、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以及基层干部走访中的所思所想一一记录下来,促进了和谐、增进了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走访中得到体现。
大调解,解民忧“出实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群众就会有情绪、有怨气,就会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行为,甚至激化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改革发展成果就会受损,发展的步伐也会受到制约。惠安县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信访调处力度,去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信访问题450多起,化解突出问题41起,一批信访老案、积案得到了妥善处理,全县信访存量减少,16起重大复杂信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领导带头接访息访,促进了干部接访的主动性,使信访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每月10日定为县领导接访日,雷打不动,由县处级领导下乡到所挂钩的乡镇接访,每月25日定为镇领导接访日,由镇领导下乡镇所驻行政村接访,面对面接受群众信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
主动息访,把一些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些民事纠纷和信访问题错综复杂,一时难以妥善解决,时间一长容易造成信访积案,为此,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工作新机制,建立了领导包案责任和信访责任追究,对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和久拖不结的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按照上访案件所涉内容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跟踪过问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直到圆满解决为止。同时还实行领导批示督办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按照领导批示要求,对相关信访问题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责任单位抓好落实。县纪委强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制定下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机制的意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纪委主要领导亲自协调,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
大检查,治庸懒“见实效”
惠安的发展尚处在“爬坡过坎,提速跃升”的关键时期,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走在省市发展最前列,当务之急在于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的问题,说到底是干部作风的问题。一年来,惠安县通过大
检查,促进项目大干快上、增速提速,干部也在发展中经受了考验,在发展中锤炼了作风。
针对个别干部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县纪委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开展了机关效能督查活动,采取随机检查、明查暗访、重点督查的方式,深入检查和纠正机关干部上班时间炒股票、玩电脑游戏及“脱岗、虚岗、私岗、串岗”顽疾,解决了机关干部效率低下、作风粗暴、推诿扯皮的问题。对延误工作、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人员,综合运用效能告诫、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给予追究。先后实施效能问责12人次,其中效能告诫8人,全县通报批评2人,诫勉教育2人。
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按进序开工、投产,是“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由县纪委牵头,协同县委办、组织部等部门开展项目建设专项督查行动,重点对全县“五大战役”、“作风建设年、项目推动年、民生改善年”活动所涉及299项任务进行专项督查。采取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联合督查与分组督查、现场检查与约谈督促、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五控制”要求的跟踪督查,并制定出台了“联合督查、督查整改、分级推动、公开监督和考核奖惩”五项制度,量化督查考核指
标,推动项目落实评比竞赛,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序推进。
(惠安县委创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