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生素临床应用-医师考核课程
抗生素临床应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96分
题目数:187题
准考证号(工号):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单选题(1分/题,共178题,共178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轻症细菌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何种抗菌药物?()A.口服
B.肌注
C.静滴
D.静注
2、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A.24h
B.48h
C.72~96h
D.96h
3、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是:()A.素啶嗪
B.诺氟沙星
C.磺胺类
D.甲氧苄啶
4、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B.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C.阻止细菌核蛋白体的合成D.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5、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其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A.耐酶青霉素——阿莫西林
B.广谱类——氨苄西林
C.耐酸青霉素——萘唑西林
D.抗绿脓杆菌广谱类——荼夫西林
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ˉ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7、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在:()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C.细菌的细胞壁
D.细菌的细胞壁
8、氨基甙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肾毒性
B.耳毒性
C.变态反应
D.头痛头晕
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包括:()A.阿齐霉素
B.螺旋霉素
C.克拉霉素
D.林可霉素
10、可产生“灰婴综合征”的是:()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灰黄霉素
11、可用于治疗梅毒的是:()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灰黄霉素
12、临床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感染的抗生素为:()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阿米卡星
D.卡那霉素
13、氟喹诺酮类药对厌氧菌均呈天然耐药性,但属例外的是:()A.氧氟沙星
B.左旋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诺氟沙星
14、急、慢性金葡菌性骨髓炎的首选用药是:()A.林可霉素
B.万古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15、四环素的抗菌机制为:()A.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长
D.影响细菌S期
16、目前最强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是:()A.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头孢他啶
17、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的代表药是:()A.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红霉素
18、可首选用于军团菌病的是:()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19、最先用于临床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20、化疗指数是指:()A.LD50/ED50
B.ED50/LD50
C.LD5/LD50
D.ED5/ED50
21、呋喃唑酮主要用于:()A.全身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阴道滴虫病
D.呼吸道感染
22、青霉素不能作为首选用于治疗:()A.螺旋体感染
B.淋病
C.白喉
D.梅毒
23、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代头孢对G+茵作用较二三代强
B.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
C.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
D.第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
24、氨基甙类可通过哪种屏障比较容易?()A.血脑屏障
B.胎盘屏障
C.血睾屏障
D.粘液屏障
25、目前最常用的氨基甙类抗生素是:()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妥布霉素
D.新霉素
26、服用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应如何抢救:()A.服用头孢菌素
B.服用林可霉素
C.服用土霉素
D.服用万古霉素
27、由于四环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以下哪些人应禁用此药?()A.心脏病患者
B.孕妇、乳母
C.甲肝患者
D.肺结核患者
28、下列关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PAE较短
B.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峰浓度
C.最佳给药方案是小剂量持续给药
D.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抑菌作用不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
29、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
C.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D.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
30、第三代头孢菌素中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强的是:()A.头孢地嗪
B.头孢他定
C.头孢吡肟
D.头孢哌酮
31、可用于解救青霉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苯海拉明
D.苯巴比妥
3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3、服用磺胺嘧啶时加服等量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减少胃肠刺激
B.促进药物吸收
C.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D.降低药物毒性
34、复方新诺明片的组方是:()A.TMP:SD,1:5
B.TMP:SMZ,1:10
C.TMP:SMZ,1:5
D.TMP:SDM,1:5
35、抗菌作用最强的四环素类药物:()A.四环素
B.土霉素
C.米诺环素
D.多西环素
36、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A.脑脊液
B.骨髓
C.肾脏
D.胆汁
37、下列药物属于耐酶半合成青霉素是:()A.阿莫西林
B.苯唑西林
C.哌拉西林
D.羧苄西林
38、青霉素在体内主要分布于:()A.血浆
B.脑脊液
C.房水
D.细胞外液
39、青霉素类药物共同的特点是:()A.主要用于G+菌感染
B.耐酸
C.耐β-内酰胺酶
D.相互有交叉变态反应,可致过敏性休克
40、青霉素在体内的主要消除方式是:()A.肝脏代谢
B.胆汁排泄
C.被血浆酶破坏
D.肾小管分泌
41、耐药金葡菌感染选用:()A.米诺环素
B.氨苄西林
C.磺胺嘧啶
D.苯唑西林
42、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类是:()A.头孢他定
B.头孢西丁
C.头孢孟多
D.头孢噻肟
43、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是:()A.红霉素
B.四环素
C.氯霉素
D.青霉素
44、下列头孢菌素药物中,t1/2最长的药物是:()A.头孢克洛
B.头孢孟多
C.头孢曲松
D.头孢氨苄
45、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A.阿莫西林
B.羧苄西林
C.呋苄西林
D.替卡西林
46、青霉素治疗何种疾病时可引起赫氏反应?()A.大叶性肺炎
B.回归热
C.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
D.破伤风
47、女婴,5天,发烧昏迷入院,皮肤黄染,囟门饱满,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应首选:()A.氯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头孢哌酮
48、男性,30岁,高烧,胸痛,咳铁锈色痰,右肺下叶突变,青霉素皮试敏可疑,宜选用:()A.林可霉素
B.红霉素静脉点滴
C.青霉素静脉点滴
D.青霉素V口服
49、男性,40岁,嗜酒,因胆囊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恰朋友来探望,小酌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痛,血压降低,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药物有关:()A.四环素
B.氨苄西林
C.青霉素
D.头孢孟多
50、男性,28岁,三月前去外地,近十天小便灼痛,近二、三天来小便疼痛难忍,小便时尿道口有较多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查出淋球菌,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该患者宜选用:()A.红霉素
B.大观霉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51、女性,50岁,患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性心内膜炎,青霉素皮试敏阴性,既往有慢性肾盂肾炎,应选用:()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头孢氨苄
D.双氯西林
52、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A.骨髓
B.胆汁
C.肺
D.肾脏
53、治疗骨及关节感染应首选:()A.红霉素
B.林可霉素
C.麦迪霉素
D.万古霉素
54、军团菌感染应首选:()A.青霉素
B.链霉素
C.土霉素
D.红霉素
55、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A.降低毒性
B.增强抗菌活性
C.扩大抗菌谱
D.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56、麦迪霉素难以分布到:()A.肝脏
B.肺
C.胆汁
D.脑脊液
57、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1/2会显著延长?()A.林可霉素
B.万古霉素
C.克林霉素
D.麦迪霉素
58、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A.氯霉素
B.四环素
C.头孢唑啉
D.红霉素
59、患者,女,2岁,高热、昏迷住院,颈部强直,巴氏征(+),克氏征(+),脑脊液压力高,脓性,该患者不宜选用:()A.青霉素G
B.麦迪霉素
C.磺胺嘧啶
D.氯霉素
60、氨基甙类抗生素消除的主要途径是:()A.经肾小管主动分泌
B.在肝内氧化
C.在肠内乙酰化
D.以原形经肾小球过滤排出
61、患者,女,25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二月余入院,贫血貌,杵状指,皮肤粘膜有多处小出血点,入院时,心脏三尖瓣听诊有Ⅲ级吹风样杂音,近日消失,脾轻度肿大,有压痛,血液细菌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拟用青霉素G和下列其中一药合用,应选:()A.阿米卡星
B.链霉素
C.红霉素
D.奈替米星
62、肾脏毒性最低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庆大霉素
B.奈替米星
C.链霉素
D.卡那霉素
63、早产儿、新生儿应避免使用:()A.红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
D.吉他霉素
64、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喹诺酮类药是:()A.依诺沙星
B.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洛美沙星
65、磺胺药抗菌机制是:()A.抑制细胞壁合成B.抑制DNA螺旋酶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分枝菌酸合成 66、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宜选用:()A.磺胺异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多辛
D.柳氮磺吡啶
67、下列抗结核药中属于广谱抗生素的是:()A.异烟肼
B.PAS
C.链霉素
D.利福平
68、不宜与抗酸药合用的药:()A.磺胺嘧啶
B.甲氧苄啶
C.氧氟沙星
D.呋喃妥因
69、伤寒或副伤寒的首选药:()A.四环素
B.多西环素
C.氯霉素
D.氨苄西林
70、下列药物中,抗结核菌作用强,对纤维化病灶中结核菌有效的是:()A.链霉素
B.丁胺卡那霉素
C.庆大霉素
D.异烟肼
71、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的是:()A.异烟肼
B.链霉素
C.对氨水杨酸
D.吡嗪酰胺
72、PAS是一种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PAS常与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合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A.减少异烟肼的神经毒性
B.增强吡嗪酰胺的抗菌作用
C.使结核杆菌对其他药物敏感
D.延缓结核菌耐药性产生
73、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没有下列哪项:()A.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B.细菌对万古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C.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D.对G-杆菌有效
74、下列哪项药物不具有耳毒性:()A.氨苄西林
B.氨基甙类
C.高效能利尿药
D.万古霉素
75、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有:()A.抗菌谱广
B.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
C.口服吸收好
D.以上答案都对
76、对RNA病毒有效的药物是:()A.碘苷
B.利巴韦林
C.阿昔洛韦
D.阿糖腺苷
77、下列哪项不属于大多数抗恶性肿瘤药所共有的不良反应:()A.消化道反应
B.骨髓抑制
C.脱发
D.心脏损害
78、下列是异烟肼与VitB6合用的目的:()A.增强疗效
B.延缓抗药性
C.减轻肝损害
D.降低对神经的毒性
79、下列哪些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A.红霉素
B.麦白霉素
C.交沙霉素
D.以上答案都对
80、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方法是:()A.掌握适应症
B.询问过敏史
C.做皮肤过敏试验
D.以上答案都对
81、下列哪项不可成为青霉素变态反应的致敏原:()A.制剂中的钾离子
B.制剂中的青霉烯酸
C.青霉素
D.6-APA高分子聚合物
82、氨基甙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不包括下列哪项:()A.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
B.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C.与30S亚基靶蛋白结合,使mRNA的密码错译
D.阻碍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抑制肽链释放
83、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同药动学特点是:()A.口服难吸收
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C.内耳外淋巴液浓度与用药量成正比
D.以上答案都对
84、氯霉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下列哪项:()A.二重感染
B.出血倾向
C.灰婴综合征
D.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85、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引起耳中毒症状,应采取下列哪一措施()A.换用卡那霉素
B.换用耳毒性小的核糖霉素
C.换用丁胺卡那霉素
D.停用链霉素
E.减低剂量
86、下列哪一种抗生素较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链霉素
E.四环素
87、下列有关维生素K临床应用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任何一种维生素K都可用于防止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出血症
B.中国药典从1985年版起不再收载维生素K3而改为维生素K1原因是后者的副作用小
C.维生素K1可用于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滴注
D.本类药物是止血药,凡与此目的不符的应用应认为是不合理用药
E.肌内注射维生素K比口服效果好
88、下列止咳药中,哪一种对心脏影响最轻()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沙丁胺醇(舒喘灵)
E.氨茶碱
89、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下列哪种解热镇痛药()A.水杨酸钠
B.阿司匹林
C.消炎痛
D.吡罗昔康
E.保泰松
90、药物首过效应常发生于那种给药方式之后()A.口服
B.舌下给药
C.静脉注射
D.透皮吸收
E.吸入
9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时机至关重要,宜在()使用抗菌药物。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术后2小时
9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93、卫生部规定:应严格控制()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94、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95、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过敏时,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96、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97、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98、根据卫生部规定,乳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99、胃十二指肠清洁-污染手术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
A.头孢他啶
B.阿奇霉素
C.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
D.头孢唑啉+甲硝唑
100、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何种抗生素治疗()。
A.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头孢他定
D.左氧氟沙星
10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10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C.隐球菌脑膜炎
D.化脓性腹膜炎
10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104、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证:()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105、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
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106、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
107、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红霉素酯化物
B.利福平
C.氟康唑
D.头孢他啶
108、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C、利福平
C.大环内酯类
109、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A.头孢菌素
B.青霉素类
C.克林霉素
D.氨基糖苷类
110、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用于:()A.腹腔感染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D.孕妇无症状菌尿
111、下列哪种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A.哌拉西林
B.头孢哌酮
C.头孢他啶
D.头孢噻肟
112、妊娠期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A.庆大霉素
B.环丙沙星
C.克拉霉素
D.哌拉西林
113、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114、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11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116、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疝修补术
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117、预防用抗菌药物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以上都是
118、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以上都不是
119、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20、卫生部“38号文”规定:应严格控制()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121、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22、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23、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正确的是: A.头孢唑啉5g
B.头孢呋辛3g
C.头孢呋辛1.5g
D.头孢曲松3g
124、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A.皮疹
B.神经毒性反应
C.戒酒硫样反应
D.肌病
125、下列药物中含有乙醇的是()A.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
B.溴已新注射液(若通)
C.硝酸甘油注射液
D.以上都是
126、下列哪个药物不宜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阿奇霉素
D.头孢曲松
127、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28、左乳包块切除术,医嘱:头孢西丁,2gq12hivgtt连用5天。该医嘱存在的问题()A.无指征用药
B.药物选择不合理
C.单次剂量过大,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D.以上都是
129、某患者,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给予头孢硫脒1.0gq12hivgtt,连用4天,存在的问题是()A.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B.药物选择不经济
C.A+B
D.以上都不对
130、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A.头孢他啶
B.头孢西丁
C.头孢唑啉
D.头孢唑啉+甲硝唑
131、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性扁桃體炎,因爲耐藥盡量不選擇哪種抗菌藥物()? A.大環內酯類藥
B.頭孢菌素類
C.青黴素
D.奎諾酮類藥
132、以下不屬于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是()A.紅黴素
B.慶大黴素
C.阿奇黴素
D.克拉黴素
133、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A.患者藥物知識的欠缺
B.藥品不合理的銷售方式
C.醫院現行的體制
D.醫務人員知識的欠缺
134、據調查我國住院患者中大概有多大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抗菌藥物治療()A.40%
B.60%
C.80%
D.95%
135、所謂合理用藥是指()A.選擇正確的藥物和給藥途徑
B.要以最小的社會消耗取得最大的社會效果
C.安全
D.以上都是
136、爲了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必須要加強哪方面的管理()A.選擇正確的藥物和給藥途徑
B.要以最小的社會消耗取得最大的社會效果
C.安全
D.以上都是
137、我國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情況最常見的是()A.有適應症卻沒有用
B.該用高劑量的時候的劑量不足
C.沒有適應症卻用了,或使用抗菌藥物劑量過大、療程過長
D.選用對病原體不敏感的藥物
138、在我國壹些大城市,抗菌藥物的使用比例占所有藥物的()A.10-30%
B.30-40%
C.40-50%
D.50-60%
139、抗菌藥物的使用狀態在人體內構成了哪三方面的關系()? A.藥物和細菌、藥物和人體、人體和細菌之間的關系
B.抗原和抗體、抗原和補體、抗體和補體之間的關系
C.藥物和細菌、藥物和人體、藥物和抗體之間的關系
D.藥物和細菌、藥物和人體、抗體和細菌之間的關系
140、我國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情況有()A.有適應症卻沒有用
B.該用高劑量的時候的劑量不足
C.沒有適應症卻用了,或使用抗菌藥物劑量過大、療程過長
D.以上都是
141、下列哪項臨床適應症不需要聯合使用抗菌藥物()A.治療混合感染
B.治療腸球菌性心內膜炎
C.治療結核
D.治療隱球菌性腦膜炎
E.治療淋病
142、磺胺類藥物存在新生兒核黃疸的危險是因爲()A.減少白蛋白的産生
B.促進紅細胞的循環
C.抑制膽紅素的代謝
D.競爭血漿白蛋白的膽紅素結合位點
E.抑制骨髓
143、下列哪種病人最不需要接受個體化的抗菌藥物治療()A.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
B.患有腎疾病的病人
C.老年人
D.高血壓病人
E.患有肝疾病的病人
144、下列抗菌藥物中不屬于特殊使用管理的是()A.頭孢吡肟注射劑
B.氟康坐膠囊
C.伊曲康坐注射劑
D.美羅培南注射劑
E.萬古黴素注射劑
145、氟奎諾酮類抗生素對下列哪種感染無效()A.大腸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
B.肺炎鏈球菌性肺炎
C.艱難梭菌引起的僞膜性腸炎
D.卡他莫拉菌導致的AECOPD
E.軍團菌所致的肺炎
146、氟奎諾酮類不建議用于()A.腸道感染
B.社區獲得性肺炎
C.社區獲得性泌尿系統感染
D.經直腸前列腺活檢
E.青黴素過敏的冠狀動脈搭橋術
147、眼科手術屬于清潔手術(I類切口)手術野無汙染,但因涉及重要髒器、有異物(人工晶體)植入等因素,需要預防使用抗菌藥物,預防用藥應以()爲主,如存在感染傾向,需要全身用藥用藥時間不應超過()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48小時
E.72小時
F.局部用藥
G.全身用藥148、32Y/F,計劃剖宮産,青黴素試敏(+),此手術屬于(),可以選擇的預防應用抗生素()A.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B.克林黴素
C.氨曲南
D.頭孢派酮舒巴坦
E.甲硝坐
F.清潔手術
G.清潔-汙染手術
149、下列藥物中屬于窄譜抗菌藥物的是()A.四環素
B.環丙沙星
C.厄他培南
D.兩性黴素B
E.異煙肼150、48Y/M,診斷爲蛛網膜囊腫,全麻下行幕下開顱後顱窩減壓術,術後7天,出現發熱(最高39.6攝氏度)、意識模糊,如何選擇抗菌藥物()A.頭孢吡肟
B.亞胺培南西司他丁
C.萬古黴素+氨苄西林
D.萬古黴素+頭孢他啶
E.萬古黴素+複方新諾明
151、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术后2小时
152、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15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
154、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55、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156、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57、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A.皮疹
B.神经毒性反应
C.戒酒硫样反应
D.肌病
158、根据卫生部38号文,乳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59、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
A.2001年5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160、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至六个月
161、医师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报告。A.政府办公室
B.上级医师
C.卫生行政部门
162、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16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A.三查七对
B.三查十对
C.四查七对
D.四查十对
164、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16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20%
B.30%
C.40%
D.50%
166、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A.30%
B.40%
C.50%
D.75%
16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168、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A.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利福平
D.头孢曲松
169、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170、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
C.THB
D.磺胺类
171、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
D.发热
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磺胺类
172、以下有关ICU的肺部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院内感染性肺炎
B.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突出的病原学特点为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D.肺部真菌感染较少见
173、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174、以下备选项中,除了()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利福平
D.两性霉素B
175、治疗产ESBLs菌感染首选()。
A.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B.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D.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
176、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的要求,当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时应()。
A.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B.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C.慎重经验用药
D.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77、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可()。
A.维持24-48小时
B.维持24-72小时
C.维持72-96小时
D.立即停药
178、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二、X型题(2分/题,共9题,共18分):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什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卫生行政规章制度
B.技术操作规范
C.工作纪律
D.以上都是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A.医师
B.临床药师
C.行政人员
D.护士
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疗程不合理
4、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A.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C.预防呼吸道感染
D.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E.预防消化道感染
5、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A.非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特殊使用
D.随意使用
E.经验使用
6、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
A.选用品种
B.剂量
C.给药次数
D.给药途径、疗程
E.联合用药
7、以下抗菌药中,属浓度依赖性的有()。
A.β-内酰胺类
B.大环内酯类
C.四环素类
D.氨基糖苷类
E.氟喹诺酮类
8、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的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
A.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肠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9、脑膜炎是,脑脊液中浓度≥MIC的药物有()。
A.美罗培南
B.克林霉素
C.万古霉素
D.头孢曲松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C;
4、B;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A;
16、D;
17、B;
18、D;
19、A;20、A;
21、B;
22、C;
23、D;
24、B;
25、A;
26、D;
27、B;
28、B;
29、D;30、B;
31、A;
32、C;
33、C;
34、C;
35、C;
36、D;
37、B;
38、D;
39、D;40、D;
41、D;
42、A;
43、D;
44、C;
45、A;
46、C;
47、B;
48、B;
49、D;50、B;
51、D;
52、B;
53、B;
54、D;
55、D;
56、D;
57、B;
58、D;
59、B;60、D;61、B;62、B;63、B;64、C;65、C;66、D;67、D;68、D;69、C;70、D;71、C;72、D;73、D;74、A;75、D;76、B;77、D;78、D;79、D;80、D;81、A;82、A;83、D;84、B;85、D;86、E;87、D;88、D;89、D;90、A;91、B;92、D;93、C;94、A;95、A;96、A;97、A;98、B;99、C;100、B;101、D;102、A;103、B;104、D;105、C;106、B;107、D;108、A;109、D;
110、D;111、D;112、D;113、B;114、C;115、D;116、D;117、D;118、A;119、D;120、C;121、C;122、B;123、C;124、C;125、D;126、C;127、A;128、D;129、C;130、C;131、A;132、B;133、C;134、C;135、D;136、D;137、C;138、B;139、A;140、D;141、E;142、D;143、D;144、B;145、C;146、E;147、FD;148、GB;149、E;150、D;151、B;152、D;153、B;154、A;155、A;156、A;157、C;158、B;159、B;160、C;161、C;162、C;163、D;164、C;165、B;166、C;167、D;168、C;169、B;170、B;171、D;172、B;173、D;174、C;175、A;176、D;177、C;178、D
二、X型题
1、AB;
2、ABD;
3、ABCDE;
4、ABD;
5、ABC;
6、ABCDE;
7、DE;
8、BCD;
9、ACD
第二篇: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各临床及使用抗菌素的科室,要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临床疗效、细菌的耐药,不良反应及药品价格等因素,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原则
1、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
与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
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办法
1、各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科室,应当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根据感染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的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2、各科室临床医师,要根据诊断和患者的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处方;患者在需要应用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有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3、在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与监督
1、建立、健全指导、监督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要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
本原则》,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实施细则”。
3、将抗菌药物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体系。
4、医疗办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调查及本科室或全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5、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杜绝不适当的经济激励,医疗机构不准以任何形式将处方者开出的药品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
思聪卫生院
第三篇: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 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 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
1、表
2、表3。
(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不宜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药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心跳和呼吸停止)。
(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抗菌谱广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
(7)其他类(见表6)。
2.临床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机制 临床上预防或经验性治疗感染时,常常需要针对一种或少数几种最可能的致病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或经验性治疗。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现将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机制列表如下(表7):
(二)抗生素的合理性预防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应用总量的30%~40%,有的地区或医疗单位甚至达到50%~60%。合理的预防应用通常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合理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反而极有可能招致耐药菌的感染。因此在预防性应用前,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1.预防用药的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促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①患者因素,如年龄、免疫状况、伴随疾病等; ②病原体因素,如创伤污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毒力等;
③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复苏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卫生防疫状况等; ④其他因素,如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
(2)针对性预防用药 导致某一部位感染的往往是那些少数几种毒力较强的特殊细菌,如金葡菌、链球菌属等。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针对性,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几种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
(3)预防用药的疗程 那些为求“保险”而采用多药、长疗程地预防用药,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相反极有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优势生长和繁殖,产生难治性的严重感染。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适宜的疗程。(4)外科、妇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用药原则如下:
①清洁手术 大致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 张等,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生素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物的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生素为主,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行介入治疗时可按此类处理。
②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清洁易污染手术,如胃、肠、肺、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以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延长。如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可预防用药2~3天。
③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切除、化脓性胆管炎、腹部穿刺伤手术继发性腹膜炎等已污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生素原则用药。
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宜短 一般于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用一次。术后按常规方法用药,疗程一般3天。
2.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
(1)已明确为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需用抗生素。
(2)预防性应用的抗生素最好是杀菌剂,同时应具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不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生素,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3)必须重视无菌手术 手术操作应细致,尽量减少术中出血及组织损伤。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同时考虑抗生素的预防应用。
(4)清洁手术时间较短者,可不用抗生素。
(5)消化道去污染选药条件 口服不吸收、肠道内药物浓度高、肠内容物影响抗菌活性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等,也有用庆大霉素口服的。
3.临床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方案
(1)临床常见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 详见表8。
(2)外科、妇产科手术前(中)预防感染用药方案 详见表9。
(三)抗生素的合理治疗性应用 1.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只能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所有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生素。虽然近十年来,许多学者报导了大量的大环内酯类非抗菌作用,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神经源性运动障碍、胆囊结石等,但由于其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些新用途,原则上不予利用。
(2)尽早确立病原菌诊断 病原菌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染、不同的医疗单位,致病菌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及时地控制感染,就应当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力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3)针对性经验治疗 在未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可进行针对性的经验治疗。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真菌。
(4)结合临床评价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的意义 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便参照“培养+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生素。无感染表现的阳性结果多无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5)选用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患者的疾病状况 基础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况等。②药物的有效性 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细胞内浓度等),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
③本地区、医疗机构、病区细菌耐药状况 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④给药途径 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⑤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⑥其它 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等。
(6)要注意及时更换抗生素 要根据临床疗效或(和)微生物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的抗生素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就可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所用抗生素的有效性。
(7)要有合理的治疗终点或疗程 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就可终止抗感染治疗;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如结核病等。
(8)要重视必要的综合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人体内在因素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必须尽最大努力使人体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各种综合性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输血、血浆、白蛋白或氨基酸,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均不可忽视。
(9)要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如果局部感染较轻,或感染较重但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病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选用如下外用制剂:呋喃西林、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制剂在局部使用,以防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菌株产生。
(10)指征明确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只有那些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2.各类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基础疾病、不同的感染种类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就有着不同的致病菌。因此,在进行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有影响的因素,推断出一种或几种最有可能的致病菌,并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或联用几种敏感抗生素,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的目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详见表10。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为了尽快、有效地控制严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常常采用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案。合理的联用方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不合理的联用方案或滥用这种用药模式,也必然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增加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因此,何时采用联合用药、采用哪几种药物进行联合才是合理的联合,向来是广大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
1.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原则
(1)联合应用目的 联合使用的药物要能够对致病菌产生“协同”或“累加”的杀灭作用,以达到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目的。
(2)联合应用适宜的种类 联合应用一般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应用,特殊情况下还要加用抗真菌药。通常采用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联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以获得协同抗菌作用。
(3)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联合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应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其明确的适应证如下:
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④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耐药菌株感染,特别是医院感染。
⑤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其中一种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剂量得以减少,因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⑥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强化期治疗时应采用四联、三联,巩固期以二联为宜。
2.相对合理的药物联合 根据体外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长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证实了某些药物联合应用确实具有很好的疗效。现将一些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罗列如下:(1)对金葡菌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重症肺炎(或肺脓肿)等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氨基糖苷类;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氯唑西林+(去甲)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去甲)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
(2)对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青霉素(大剂量)+氨基糖苷类(AGs单用耐药);(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
(3)对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其中的一种+(去甲)万古霉素;其中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去甲)万古霉素已成为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经验性方案。要特别注意的是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的联合对它无效,因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所致,而非产生β—内酰胺酶。
(4)对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应用有 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奈替米星(普通株);(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一般耐药株);达托霉素+氨基糖苷类(VRE株)应注意的是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无协同作用。
(5)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或阿洛西林、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头孢他啶+氟喹诺酮类;头孢哌酮+酶抑制剂;哌拉西林+氧氟沙星。
(6)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严重肺炎或败血症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7)对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8)对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氧氟沙星(600~800mg/d)+利福喷丁+异烟肼。
※ 注意(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仅适应于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或造成严重感染的致病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情况,因这两种药物都能产生耳、肾毒性,联用后耳、肾毒性将有增加。
三、加强抗生素的宏观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为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必须进一步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首先,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各医院、各科室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常见感染性疾病种类、近期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制定出合理的、适用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并定期修改。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药师的教育和培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替代传统的、随意性很强的用药方法。第二,要提倡和坚持在抗感染治疗前做药敏试验,并参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依据试验结果制定出主要致病菌治疗的首选、次选和暂停使用的抗生素。这不仅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方法,也是提高医务人员治疗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第三,要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近期疗效不佳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要暂时停止使用,同时追查原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反面依据。
总之,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将会进一步地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篇:抗生素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医院自查试题
抗生素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医院自查试题
1. 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2.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3.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4. 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5. 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6.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第五篇: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也成为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在此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总结如下。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1.1 青霉素类 包括不耐酸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1.1.1.5 抗G杆菌,对G + 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1.1.2 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1.1.2.1 第一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新和头孢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孟多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
1.1.2.3 第三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他定、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头孢甲肟、头孢克肟等。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活性,但较第一、二代为弱,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与第三代相似。对耐药菌株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匹罗对包括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在内的G杆菌、G + 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对多数耐药菌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氨曲南对多数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沙雷菌、不动杆菌等。阿米卡星作用最强。抗G + 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奈替米星作用最强,对结核杆菌以链霉素最好。对厌氧菌无效。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3 大环内酯类 属窄谱速效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主要为需氧的G + 球菌、G杆菌比红霉素强,尤其对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致病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治疗的第一选择。
1.4 四环素类 属广谱抗生素。因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军团菌感染,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抗菌谱同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5倍,后者作用更强,对多数MRSA有效。
1.5 林可霉素类 包括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1.6 多肽类 包括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多粘菌素B和E,肾毒性大,疗效差,只用于严重耐药的G杆菌多数耐药。壁霉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似,但对表皮葡萄球菌稍差,对肠球菌和难辩梭菌强于万古霉素。
1.7 喹诺酮类 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洛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格雷沙星、芦氟沙星、克林沙星、巴罗沙星、曲伐沙星等。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而较广,对G杆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时,对G + 球菌抗菌活性增强,以克林沙星、曲伐沙星最强;对G + 厌氧菌抗菌活性也有所增强,其中曲伐沙星较甲硝唑高10倍以上,被认为是目前喹诺酮类对G + 厌氧菌抗菌活性最强者;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4~8倍,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MRSA均具有相当活性。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G杆菌,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将比较早期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总称为第二代,代表药物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谱为G杆菌和G + 球菌,用于各系统感染;第四代是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代表药物有曲伐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谱包括G杆菌,这样可以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杆菌、绿脓杆菌和G + 球菌的药物,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2.2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如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不宜联合应用,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2.3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各种抗菌药物对G + 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有中等程度的PAE,而青霉素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没有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有无PAE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1日剂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病菌的MIC时间,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其给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的MIC时间至少60%。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性、无PAE或很短),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投药方法应缩短给药间隔,最好每6~8h1次,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有较好的PAE),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有一定的PAE),代表药物有碳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上二者之间。
除药敏学以外,投药间隔时间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属于浓度依赖性,但其毒性却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无论其半衰期长短,对肾功能正常者,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次给予1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肌酐清除率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同样属浓度依赖性的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外,一般不采取每日应用1次,多数以每12h给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