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木树乡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下洼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我 计生办结合工作实际,本着重点突出、专项推进的理念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使健康有序的人口与计生工作与依法治镇工作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法三规一条例”为依据,深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依法行政专项推进,增强全乡计生干部的法制意识,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强普法工作,减少家庭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教育引导广大育龄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利用“12.4”全国
法制宣传日、“7.11”世界人口日等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生育关怀活动,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一法三规一条例”和《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二)做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计生办、司法所每年联合组织开展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业务培训,使全镇各级计生工作人员掌握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程序,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技巧,让法律为健康生育服务,为家庭和睦服务。
(三)认真实施行政执法工作。司法所配合计生办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政策外生育的调查取证等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育龄群众,司法所协同计生办搞好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群众依法生育,从而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
(五)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对育龄妇女和女婴受到侵害案件提供法律援助;积极配合开展“预防、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计生办、成立执法工作队,对违法生育案件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并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肃征收纪律,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及时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按时缴纳社会抚养费的,通过司法程序移交法院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全面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率、结案率。
四、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计生办和司法所组织动员本部门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村级联防员、计生专干密切配合,全力抓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将社会抚养费征收户进行分类,作出征收计划,确保社会抚养费及时征收到位。村级积极配合执法工作队按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计生办适时发现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问
题,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满意。
(二)建立制度,完善机制。
1、建立工作员互聘制度。司法所要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条件的村级计生专干
2、建立协调沟通制度。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委政府领导、计生主导、司法参与、部门协作”的执法工作机制。司法所与计生办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解决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建立依法行政监督制度。司法所要对计生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确保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使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4、建立民主评议制度。计生办每年组织一次下评上的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联合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效性和群众性。
(三)实行考核奖励制度。每结案一例,10%用于村级计划生育事业。对在联合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木树乡计划生育办公室
2010年10月12日
第二篇: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旌德县气象局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职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不断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总体工作目标,以促进气象事业发展为重点,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巩固行政执法成果,强化执法责任,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地位,塑造执法形象。努力实现全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法制工作水平。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培训教育。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业务知识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举办法制讲座,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开展“3.23世界气象日“、“气象防灾减灾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气象服务现场咨询活动。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活动,组织参加“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采取制作展板、印发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传。
2、健全和完善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机构规范、队伍精良、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重点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手段,完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和工作水平。
3、全面推进执法工作。继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突出监管重点。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单位、重点对象,切实加强气象监管,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统一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考核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核发行政执法证件的审查工作。
5、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化建设。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及时防范、规避和化解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做好案卷整理归档工作。
6、加强气象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开发气象综合信息网,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大力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通过加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加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建立基本情况、基本资料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要把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履行法定职责和建立和谐社会、推进气象发展的重要措施,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以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统一指挥。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领导亲自抓,法制机构具体落实,相关执法股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2、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执法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损害人民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执法人员,要严肃查处。
3、强化社会监督,营造法律氛围。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扩大执法的效果和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气象执法的良好氛围。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广大人民辨假识假的能力,增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及时举报,揭露各种违法行为。
第三篇:规范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某市地税系统2011年 规范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意见
是某市地税局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市政府《全2011年,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重要的一年,也是全市地税系统规范执法、提高效能的“科学发展效能年”,根据省局和市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某市地税系统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当前工作目标
近几年,全市地税系统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局的有关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要求,强化法制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教育和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税干部法律意识不强,税收法律思维模式尚未形成,依法治税的能力水平不高;越权执法、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等等。这些不规范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新税收政策的相继出台实施和社会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地税部门规范依法行政、加强依法治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地税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到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坚持把依法治税作为地税工作的灵魂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规范依法行政工作。
今年规范依法行政工作主要任务归纳为:一个原则(组织收入原则),两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三个推进(推进优化征管模式、推进参数定税工作、推进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
二、强化措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一)、坚持依法治税,认真遵从组织收入原则和组织收入纪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遵守三个“严禁”,保障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1、加强收入质量监控,坚决纠正、惩处收过头税和有税不收等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和缓缴税款审批管理,加强减免期满后的税收管理。
2、转变组织收入观念,遵循经济税收规律,从“有利于培育税源、有利于强化税收管理、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的角度不断创新,保持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3、科学编制税收计划,充分考虑各地实有税源与税收任务情况,合理分配税收收入计划,使各级地税机关既能感到税收任务的压力,又能通过加强征管、堵塞漏洞较好地完成税收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地税部门组织收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切实做好税收票证管理,实行税收票证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大税收票证管理工作考核力度,加强税收票证审核工作,严格把好税收票证审核关,推行电脑开票,规范票证填写质量,从源头治理“水分”。
(二)、狠抓政策落实,积极开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回头看”活动
全市地税系统要进一步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税职能,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力时机,创造性地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通过积极策应“工业强市”战略,认真执行好鼓励高新技术、基础产业、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涉农项目等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并切实落实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就业型困难企业的服务措施,综合利用减税、缓税、退税或抵免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2、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认真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军队复员转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帮扶弱势群体。
3、认真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50条税收政策和措施”以及“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12条政策和措施”,支持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
4、落实好减免税审批工作,坚持局长办公会集体审批制度,严禁越权行事或个人决定,确保审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5、通过结合 “五五”普法工作,以及第1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的税收宣传活动,加强对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及跟踪问效。
通过积极开展“落实优惠政策情况回头看”活动,深度挖掘政策利用空间,用足、用好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经济出谋献策,引导各类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优化征管模式,全方位深入推进征管改革 按照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工作原则,不断巩固提高、丰富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
1、调整征管机构,明晰岗位职责。根据税收征管专业化的要求,按照科学效能的原则设立基层征管机构,将“征、管、查”职能在机构内分离和机构外分离有机结合起来。
2、突出税源监控,夯实征管基础。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全面开展税源普查与专项税源调查,建立完善户籍管理档案,实施动态掌握、分级监控。加强发票管理,加强重点税源管理,提高全市重点税源监控比重。加强同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工作协作,及时掌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投资建设情况,定期了解项目税款入库进度,切实把投资增长转化为税收增长。大力推进税源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分行业、分税种、分项目制定完善税收管理办法,加大对薄弱环节的征管力度,充分挖掘增收潜力。
3、运用多种形式,优化纳税服务。推进多元化申报纳税。不断普及网上申报、电话申报、银行网点申报、邮寄申报等申报纳税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成本;实行文明办税“六公开、六不准”制度;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好纳税评估工作,提高纳税申报准确性;逐步建立纳税人信用等级制度。
4、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转化信息化现有成果,推广普及信息化的应用,是信息“一体化”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5、加大稽查力度,规范稽查行为。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税收检查,加大重案要案及典型案例的查处力度,实行分权制衡,突出稽查的作用和地位。
(四)、应用试点成果,稳步推广计算机参数定税 将计算机参数定税已取得的先进经验在全市地税系统进行普及推广,结合民主评税,进行持续改进,建设一套规范合理、科学有效的税款核定管理方法。各县(市、区)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内外联动,明晰各项责任,要成立参数定税推行工作领导小组,明晰各自工作职责和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分局负责人分头抓,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有领导管事、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办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宣传发动,争取支持。参数定税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工商、国税、房产、质量监督等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纳税人的理解和配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干部主动参与参数定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单位要开展典型调查,通过科学划分路段,合理划分行业,精心设定系数、权重和商誉来确定参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在信息数据采集真实准确的基础山,积极应用并推广计算机参数定数软件。并不断搜集反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研,不断完善;要建立健全机制,将计算机参数定税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强化责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实现税负评定公平、公正与“双定户”税收收入稳步增长,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五)、加强执法监督,严格开展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检查
贯彻“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工作方针,探索建立多部门参与、多环节协调、多层次监督的税收执法内控机制,使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过程公开化、执法监督经常化。利用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体系建设,不断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力求把执法责任制的范围覆盖到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全过程、全方位制约监督。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广袁州区地税局执法责任制的先进经验,并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建立健全执法责任考核,并与绩效管理考核相配套,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与执法检查、执法监察相结合,保障税收执法与税收管理各项制度相互促进,同步落实。做好考核是使执法责任制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各级地税机关应加强组织领导,在考核方式上,将执法责任制与现有的绩效考核、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规范化内审和外审进行整合,共享工作成果,以减轻基层负担,提高考核效率;在考核方法上,在扎实做好人工考核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自动化考核;在考核次数上,各执法单位至少每个季度对各执法岗位执法人员考核一次;在考核结果的处理上,应及时兑现奖惩措施,不折不扣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并及时统计和上报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相关资料。各县(市、区)局应在每月25日前向市局书面报送上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情况,便于市局汇总分析,跟踪核查。
今年总局将对全国的地税部门进行执法大检查,为此,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总局执法检查的迎检工作,针对税收征收、管理、稽查、计统等工作存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完善检查的方法,更多地开展交叉检查、联动式检查,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提高执法检查的广度及深度,切实强化执法检查成果的分析和运用,重视对执法检查整改意见和责任追究的落实,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全面提高执法检查的质量。
(六)、规范执法依据,做好制度清理和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是依法治税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全市地税系统应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实施各项税收执法行为,以程序的合法保证行为的合法,以规范的执法保障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当性。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把关、备案和前置审查工作,严格按照《全省地税系统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报备审查工作,促进各级地税机关不断规范和完善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规程,规范制定程序、重视文件发布、提高文件质量、注重文件报备,防止滥发税收规范性文件,确保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符合法定程序和权限。通过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简行政审批流程效能建设为契机,清理和规范税务行政审批,规范行政执法权。
各单位要把规范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当作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以省局下发的《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为蓝本,在2005年按市政府要求完成的《某市地税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税所涉自由裁量的规定,重点是规范民主评税、稽查案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明确处罚标准,缩小自由裁量空间,规范执法行为,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地对待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七)、完善配套制度,切实推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1、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不断规范税务行政许可行为,强化审批许可改备案的后续监管。全面梳理税务行政审批项目,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能简则简,能减即减。要按要求缩减、下放行政许可事项以及涉税审批事项,涉税行政审批时间缩减30%以上,实现在中部乃至全国审批时间最短,效率最高。配合有关部门规范税务行政收费,特别是规范税务代理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全面落实规定之外零收费的要求,坚决取消门市开票收费,切实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做好协助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除涉密和特殊要求外,税收政策、执法程序、纳税评定、涉税优惠、违章处罚以及人事任免、基本建设、大宗物品采购等政务事项都要对社会公开。及时审核,严格把关,健全和落实税法公告制度和税收规范性文件公告制度。
3、加强税务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等工作,畅通纳税人投诉渠道,规范法律援助及救济服务。积极运用和解、调解等手段,化解矛盾,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解决行政争议。
4、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保障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实行行政追偿制度,对有故意或重大过错的执法人员实施行政追偿,减少国家利益的损失。
5、充分利用文化建设的成果,与优化纳税服务相结合,不断促进文明执法、阳光执法,提升地税部门的执法形象和服务形象。
6、完善基层法制机构,加强地税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努力策应省局法规处,使基层政策法规部门的机构设置落到实处,在县(区)局机关设立政策法规股,配备专职法规工作人员,不断完善税收法制员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全市地税系统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人才的技能优势,推动地税税收执法和法制建设的开展。调整更新税收执法检查人才库,为全系统税收执法检查做好人才储备。
三、加强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明确领导责任。各级地税机关一把手作为规范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密切关注规范依法行政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规范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大和突出问题,做好模范和表率作用。各级地税机关应按照《某市地方税务局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规划》(宜市地税发[2004]118号)要求,在12月底前向上级地税机关报告本规范依法行政工作,同时,该项工作也是主要领导年终述职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加强部门协作。规范依法行政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地税机关上下齐抓共管,各部门齐心协力。要理顺法规、监察及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和规范各部门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行政复议、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执法监督等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运转协调,形成规范依法行政的强大合力。
(三)提高队伍素质。一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税收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列入领导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二是强化法律人才培训,积极支持省局的法律人才库建设,并逐步完善市局的法律人才库,通过考试选拔、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法律人才的素质,发挥其骨干作用。三是加强法制干部培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推动干部在岗自学,提高法制人员的岗位技能。
(四)巩固创新成果。要贯彻省局精神,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创新法制工作方法,大胆探索加强规范依法行政工作的新路子,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推动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篇:安监局2012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2012.05.07安监局综合信息科向政法委上报信息(共1条)
信息1:安监局2012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紧紧围绕《榆树市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考评方案》(榆政办〔2012〕21号)文件要求,立足部门工作实际,以提升决策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提升监管实效”为重点,夯实基础、突出特点、提升水平,加快我局法治化建设进程。
一、工作目标
(一)紧紧围绕“优化行政服务指导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开辟依法履职新空间,引领监管履职新观念;
(二)紧紧围绕“提高行政执法监管水平”,全面实行“安监能力提升工程”和“学法、讲法、析法、用法”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执法队伍建设,练就依法监管高水平;
(三)紧紧围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全面整顿“组织纪律差、工作作风散、执法实效低”等现象,保障执法行为监督,提升依法履职新高度。
二、工作措施及实施要求
(一)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行政许可实施“专家论证制度”。继续实行“集中审查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的安全准入”、对“危险化学品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安全审查”、对“新设立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设立”三类受理项目聘请专家参与讨论审理,实行严格的安全资格条件论证,全面提高决策水平,严格源头把关。
2.综合治理实施“联席研讨制度”。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广、区域性、倾向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实施“联席研讨”的决策方式,通过组织牵头、部门联动,联合商讨、督察督办等有效形式,充分发挥科学、民主决策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安全问题,推动综合治理决策科学化、法治化。
3.规范性文件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按照“政府规范性文件立项计划”等文件要求,执行“拟文论证、发文审核、及时报备”等规定,强化专门科室(专人)在审查、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方面的职责,从审核、发布、备案、清理各环节,切实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力度,切实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1.全面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更加突出安全监管实际,按照“监管职权所能、法律法规所许、经济发展所需”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在实施开展“行政辅导、执法提示、行政警示、整改告诫、行政建议、案件回访”等项目的基础上,细化和充实行政指导具体项目,落实服务企业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安全生产承诺制”、“安全生产行政合同”等新型的管理方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服务指导工作水平。
2.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继续完善和细化“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
量标准”,实施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与说理解释”相结合的制度,更加注重教育纠错。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察,监督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适用。
3.加大对重点领域安全执法力度。
(1)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及钢瓶、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等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瞄准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治方案,强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等执法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注重对异地转移、继续非法生产等行为的查处,严格取缔和关停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和项目,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秩序不断好转。
(2)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是落实日常跟踪执法,按照职责分工,督促和监督隐患单位的排查与治理情况,实行“隐患治理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建立“隐患目录”、“一患一档”等隐患管理档案制度;二是加强对挂牌隐患的监督检查力度,年内集中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执法活动不少于2次。继续完善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建立隐患整改评价制度,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实效。
(3)深入开展高危企业监管工作。一是完善化工企业红、橙、蓝监管机制,推行化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责报告制度,深化化工企业隐患排查四项制度;二是实行剧毒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帐”“五双”管理制度,强化剧毒品的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对职业危害企业的申报、普查工作,建立以职业危害重点监管企业现场检测、员工体检、定期检查的持续改进的动态监管机制。四是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各工种、岗位和检修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五是督促和指导高危企业自动化改造,加快高危工艺、单元、工段自动报警和连锁控制装置的技术改造;六是严格烟花爆竹经营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维护经营安全秩序。
(三)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1.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把争创“学习型”机关作为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推手。年内积极开展“安监能力提升大讲坛”和“学法、讲法、析法、用法”活动,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适宜的学习形式,突出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特点,营造“勤学苦练、潜心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2.推进 “安监队伍”品牌建设
一是争做安全监管好“五员”。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办事效率上更加强化主动服务和开拓创新。要严格准入、提前介入,争做行政许可的服务员;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争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员;要加强指导、规范要求,争做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员;要从严监管、履行职责,争做企业隐患整改的监督员;要情系安全、关爱生命,争做安全发展的护航员。
二是提升安全监管“五大”能力。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学法用法能力;要加强安全监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监督检查能力;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要加强廉政建设,加强自律、自醒,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提升开拓创新能力。
3.推进“ 一流”品牌建设。
以深入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机关文化内
涵。找准定位、优化服务、提升能力,积极开展“执法标兵、爱岗敬业”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效率高、服务好和严格、公开、文明、廉洁执法的安全监管队伍,努力营造出“争做一流业绩、争建一流队伍、展示一流服务,树立一流形象、争创一流机关”的创建氛围。
(四)健全执法监督制度,进一步强化行政行为监督
1.健全“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度”。规范案卷评查标准和实施程序,积极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年内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不少于两次,着力提高案卷制作质量。
2.继续完善和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安监执法工作实际,严格执行“信息公开范围、方式、程序以及监督保障”等各项制度,提高“门户网站”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3.深入执行“安监执法反馈意见书”制度。更加紧密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调查项目、内容及形式,采取定期(每季度)开展调查的方式持续了解、掌握服务对象对安监队伍动态的满意度测评,为监督执法提供依据。
4.继续完善和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制度。按照《榆树市2012年政务公开工作考评实施方案》(榆政办〔2012〕18号)文件精神以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相关要求,全面实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化运行,凡行政处罚案件全程实行网上监督、网上公开和数据电子化;凡“执法证件申办全部实行网上申请”;凡“规范性文件申请备案”全部实行网上办理。
(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程
1.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依法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以及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上岗资质培训,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稳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全面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安全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各项宣传活动,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普及安全知识。继续深入开展以安全知识“三进”为重点,以及安全“征文、书画、摄影”等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推进我市安全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3.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力度。一是充分发挥榆树信息港的文化载体作用。注重反映执法动态、注重分析典型执法案例,注重宣传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根植安全法治文化。二是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心”的基地作用,进一步拓宽教育思路、创新教学形式,积极采取“服务上门”、“ 理论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教育对象为中心”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培育安全法治文化亮点。三是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研发产品的辐射作用,按照安全宣传教育的对象以及行业特点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编印各行各类安全普及书籍,加强各类人员对安全法律知识的运用,突出教育效果,扩大安全法治文化的社会影响面。
(信息员:刘军达)
第五篇:合肥市农委2008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合肥市农委2008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职责,确保农业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规范农业市场经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不断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委总体工作目标,以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为重点,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为核心,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巩固行政执法成果,拓宽执法领域,强化执法责任,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地位,塑造执法形象。努力实现全系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农业法制工作水平。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培训教育。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委系统执法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举办法制讲 1 座,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开展农资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培训,倡导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组织有信誉、守诚信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诚信承诺和现场咨询活动。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组织系统内各执法单位参加“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采取制作展板、印发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
2、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推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机构规范、队伍精良、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重点抓好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手段,完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和工作水平。
3、规范行政行为,认真开展行政复议,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做好委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在委网站上公布清理后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凡未列入公布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实施。做好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和备案工作,委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送市政府备案审查。探索规范委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和制度。
4、全面推进农业执法工作。继续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和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突出监管重点。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解决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认 2 真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
5、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春耕、夏播、秋播、春节期间要重点抽查群众反映多,问题突出的区域、企业和产品。监督抽检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告。
6、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完善案件举报制度,拓展案件发现渠道,做到“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重点查处制假售假行为,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从重从快处理一批大案要案,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对查处的违法案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形成巨大的震慑力。
7、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统一组织本系统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考核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核发行政执法证件的审查工作。
8、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化建设。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及时防范、规避和化解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做好案卷整理归档工作。
9、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开发农业综合信息网,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大力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涉农 3 信息资源,通过加强农业市场、科技、政务、生产、项目、政策法规等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加工,实现一站发布,全系统共享。同时建立基本情况、基本资料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10、依法化解农业和农村经济纠纷。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按照合法、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程序。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做好农民负担案件的监管工作,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委属各执法单位要把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履行法定职责和建立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以对农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统一指挥。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委领导亲自抓,法制机构具体落实,相关执法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2、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市农委为农业行政执法的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损害农民和经营者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执法人员,要严肃查处。
3、强化社会监督,营造法律氛围。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扩大农业执法的效果和影响。组织有关新闻单位对大案要案、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报道,公开曝光,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执法的良好氛围。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广大农民辨假识假的能力,增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及时举报,揭露各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