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工程项目质量管控方案
项目质量管控
1.1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所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项目预定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评审批准的该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项目组在开发软件系统所属的各个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发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组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质量保证要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批准。1.2管理 1.2.1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质量保证工作。软件质量保证组和项目负责人及各领导组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人员有权直接向各领导组报告该项目的软件质量状况。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应该根据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的所有要求。1.2.2任务
软件质量保证工作涉及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活动,应该贯彻到日常的软件开发活动中,而且应该特别注意软件质量的早期评审工作。因此,对于所负责系统,要按照本计划的各项规定进行各项评审工作。软件质量保证小组要参加所有的评审与检查活动。评审与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软件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认真采取各项措施来保证与提高软件的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如下几类评审与检查工作:
a.阶段评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定期地或阶段性地对某一开发阶段或某几个开发阶段的阶段产品进行评审。在软件及其所属各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进行以下三次评审:第一次评审软件需求、概要设计、验证与确认方法;第二次评审详细设计、功能测试与演示,并对第一次评审结果复核;第三次是功能检查、物理检查和综合检查。
阶段评审工作要组织专门的评审小组,原则上由项目总体小组成员或特邀专家担任评审组长,评审小组成员应该包括项目所有成员、质量保证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其他参加人员视评审内容而定。
每一次评审工作都应填写评审总结报告(RSR)、评审问题记录(RPL)、评审成员签字表(RMT)与软件问题报告单(SPR)等四张表格。
b.日常检查:在软件的工程化开发过程中,各子系统应该填写项目进展报表,即软件进展报表表头、软件阶段进度表、软件阶段产品完成情况表、软件开发费用表等四张表格。项目组杨大亮或其他领导通过项目进展季报表发现有关软件质量的问题。
c.软件验收:必须组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软件系统及其所属各个子系统进行验收。验收工作应该满足各业务部门、领导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的需求,质量管理小组验收内容应包括文档验收、程序验收、演示、验收测试与测试结果等几项工作。而公司领导层、业务部门验收软件的功能演示成果及使用手册等。1.2.3职责
在项目的软件质量保证小组中,其各方面人员的职责如下: a.组长全面负责有关软件质量保证的各项工作;
b.全组负责有关阶段评审、项目进展报表检查以及软件验收准备等三方面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工作;
c.项目的专职配臵管理人员负责有关软件配臵变动、软件媒体、文件控制以及对软件提供商的控制(在系统使用相关正版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时生效)等三方面的质量保证活动;
d.全组负责测试复查和文档的规范化检查工作;
e.用户体验师反映用户的质量要求,并协助检查各类人员对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 f.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协助组长开展各项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负责审查所采用的质量保证工具、技术和方法,并负责汇总、维护和保存有关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各项记录。1.3文档 1.3.1基本文档
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认可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软件开发项目组至少应该编写以下八个方面内容的文档: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b.软件设计说明书(SDD),对一些规模较大或复杂性较高的项目,应该把本文 档分成概要设计说明书(PDD)与详细设计说明书(DDD)两个文档; c.软件测试计划(STP); d.软件测试报告(STR); e.用户手册(SUM); f.源程序清单(SCL); g.项目实施计划(PIP); h.项目开发总结(PDS)。1.3.2其他文档
除了基本文档之外,对于尚在开发中的软件,还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文档:
a.软件质量保证计划(SQAP); b.软件配臵管理计划(SCMP); c.项目进展报表(PPR); d.阶段评审报表(PRR)。
注:前面两个文档由项目组制订,属于管理文档,项目组应充分考虑执行计划中规定的条款。后面两类文档属于工作文档,就是本计划的2.2中提到的四张阶段评审表与四张项目进展季报表,项目组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有关内容。1.3.3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
文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阶段的产品描述。验证和确认就是要检查各阶段文档的合适性。评审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有以下六条: a.完备性:所有承担软件开发任务的项目,都必须按照GB 8567(是国家标准局的指南文档,名称叫《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的规定编制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在开发阶段结束时其文档是齐全的。b.正确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文档的内容,必须真实地反映该阶段的工作且与该阶段的需求相一致。
c.简明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简练,适合各种文档的特定读者。
d.可追踪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追踪性。文档的可追踪性包括纵向可追踪性与横向可追踪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不同文档的相关内容之间相互检索的难易程度;后者是指确定同一文档某一内容在本文档中的涉及范围的难易程度。
e.自说明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较好的自说明性。文档的自说明性是指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的不同文档能独立表达该软件其相应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能力。
f.规范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文档的规范性是指文档的封面、大纲、术语的含义以及图示符号等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1.4评审和检查
对新开发的或正在开发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按照GB 8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认真进行定期的或阶段性的各项评审工作。就整个软件开发过程而言,至少要进行软件需求评审、概要设计评审、详细设计评审、软件验证和确认评审、功能检查、物理检查、综合检查以及管理评审等八个方面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在软件及其所属各个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把前七种评审分成三次进行。在每次评审之后,要对评审结果作出明确的管理决策。下面给出每次评审应该进行的工作。1.4.1第一次评审
第一次评审会对软件需求、概要设计以及验证与确认方法进行评审。a.软件需求评审(SRR)应确保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的合理性。
b.概要设计评审(PDR)应评价软件设计说明书中的软件概要设计的技术合适性。c.软件验证和确认评审(SV&VR)应评价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中确定的验证和确认方法的合适性与完整性。1.4.2第二次评审
第二次评审会要对详细设计、功能测试与演示进行评审,并对第一次评审结果进行复核。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第一次评审结果,则应按照《软件配臵管理计划》的规定处理。
a.详细设计评审(DDR)应确定软件设计说明书中的详细设计在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方面的可接受性。
b.编程格式评审应确保所有编码采用规定的工作语言,能在规定的运行环境中运行,并且符合GB 8566中提倡的编程风格。在满足这些要求之后,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c.测试工作评审应对所有的程序单元进行静态分析,检查其程序结构(即模块和函数的调用关系和调用序列)和变量使用是否正确。在通过静态分析后,再进行结构测试和功能测试。在结构测试中,所有程序单元结构测试的语句覆盖率Co必须等于100%,分支覆盖率C1必须大于或等于85%。要给出每个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的变化范围。各个子系统只进行功能测试,不单独进行结构测试,因而要登录程序单元之间接口的变量值,力图使满足单元测试的C1和Co准则的那此测试用例在子系统功能测试时得到再现。测试工作评审要检查所进行的测试工作是否满足这些要求。特别在评审功能测试工作时,不仅要运行变量的等价值,而且要运行变量的(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值;不仅要运行开发组给出的测试用例,而且要允许运行其他相关人员、评审人员选定的采样用例。1.4.3第三次评审
第三次评审会要进行功能检查、物理检查和综合检查。这些评审会应在集成测试阶段结束后进行。
a.功能检查(FA)应验证所开发的软件已经满足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所有需求。
b.物理检查(PA)应对软件进行物理检查,以验证程序和文档已经一致、并已做好了交付的准备。
c.综合检查(CA)应验证代码和设计文档的一致性、接口规格说明之间的一致性(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和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功能需求和测试描述的一致性。1.5软件配臵管理
对工程化软件系统的各项配臵进行及时、合理的管理,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该软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措施。有关工程化软件的配臵管理工作,可按软件项目组编写的《软件配臵管理计划》。在软件配臵管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规定对软件问题报告、追踪和解决的步骤,并指出实现报告、追踪和解决软件问题的机构及其职责。1.6工具、技术和方法
在项目所属的各个子系统(其中包括有关的支持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在各自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中合理地使用软件质量活动的支持工具、技术和方法。这些工具主要有下列三种:
a.软件测试工具。它支持用java语言编写的模块的静态分析、结构测试与功能测试。主要功能为:协助测试人员判断程序结构与变量使用情况是否有错;给测试人员提供模块语句覆盖率Co和分支覆盖率C1的值,并显示未覆盖语句和未覆盖分支的号码及其分支谓词,给出不同测试用例有效性的表格;同时提出功能测试的有效情况,并协助组织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有效测试用例的集合。b.软件配臵管理工具。它支持用户对源代码清单的更新管理以及对重新编译与连接的代码的自动组织;支持用户在不同文档相关内容之间进行相互检索并确定同一文档某一内容在本文档中的涉及范围;同时还应支持软件配臵管理小组对软件配臵更改进行科学的管理。c.文档辅助生成工具与图形编辑工具。它主要协助用户绘制描述程序流程与结构的DFD图与SC图、绘制描述软件功能(输入、输出关系)的曲线以及绘制描述控制系统特性的一些其他图形,同时还可生成若干与软件文档编制大纲相适应的文档模块板。用户利用这个工具的正文与图形编辑功能以及上述辅助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产生清晰悦目的文档,也有利于对文档进行更改,还有助于提高文档的编制质量。1.7媒体控制
为了保护计算机程序的物理媒体,以免非法存取、意外损坏或自然老化,工程化软件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包括支持软件)都必须设立软件配臵管理人员,并按照软件项目小组制订的、且经领导层批准的《软件配臵管理计划》妥善管理和存放各个子系统及其专用支持软件的媒体。1.8记录收集、维护和保存
在项目及其所属的各个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要进行各种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准确记录、及时分析并妥善保存有关这些活动的记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条件。在软件质量保证小组中,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汇总与保存有关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记录。
第二篇:质量管控方案
2017质量管控方案
一、外购件质量控制
1、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对同一规格产品连续出现2次,则申请停止采购该厂家该规格产品,转入送样流程。
2、供应商质量考察,计划三月份安排人员去供应商厂家进行现场质量抽检,与供应商进行质量对接,就不合格项要求改进,统一质量要求,对检验方法进行沟通。
3、签订质保协议,明确规定产品质量责任及处罚。
4、供应商产品送第三方检测,阀门类常用的几种产品要求供应商送检付型式试验报告给我公司,不锈钢钢带要求有第三方材质分析报告。
5、将外购产品使用质量,及时反馈给供应商,每周到环焊、包装等工序了解外购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减少过程中的不合格品。
二、内部工序质量
根据2016年质量情况,2017年是公司的管理年,质量工作要从“源头”抓起,源头有两部分,一是车间工序的“源头”如一车间成型工序、二车间包塑工序和三车间下料工序。第二个源头即“人”的改变,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人、机、料、法、环”等,但最根本的一个因素就是“人”。
1、加强人员的管理,加强专业性,1)定人定岗,减少人员频繁调动,调动后总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从效率和质量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2)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主机手、培养班组长,培养检验员,人的管理,提高有序性(即做事井井有条),重在工作习惯的培养,1)产品自检的习惯,首检、巡检、自检是一体的,少那一道都存在问题;2)产品有序摆放,产品的摆放不仅是整齐美观,更多是能减少质量隐患;3)遵照有序的流程,减少口头传达,有任务就有任务单,有流转就有流程卡
人的改变,专业的检验人员(专业的“医生”,合格的“警察”),1)定员定岗的同时,要深入了解产品和工序过程,检验人员不能局限只了解自己所在的工序或是一个车间,必须结合整个产品和前后各道工序来思考检验。2)提高检验人员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预防。
2、细化质量考核
(1)一车间成型工序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提高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责任心。
a、考核细化,由原来的班组整体考核改为直接考核到个人,同时加大考核奖励,质量好与质量差形成一定的奖励差距。b严格控制废品,废品报废过程中,仓库登记,质量部也进行登记重量,入库时质量部现场监督。每月总废品数量列入质量考核。
c、加强自检,检验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纳入考核,检验更多的是监督职能,对不合格事项进行明确规定,班组长和检验人员进行监督。
d、操作人员个人技能提高,新员工实行班组长“帮扶带”,规定“帮扶带”期限,期满后进行考核上岗。
e、检验员责任考核,通过监督考核提高检查力度。
4、组织质量意识培训。每月在生产班组晨会上对质量问题进行一次宣贯,总结上月的质量情况,对工序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并计划在4月份和8月份组织2次质量意识培训,培训主题为“零缺陷质量管理”和“一次性做好”。
5、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阶段性的质量问题重点关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对预防措施张贴公示。
6、加强特殊订单管理,进入专项订单质量管控,根据销售部订单,安排专人跟踪。待订单完成后存档。
三、质量体系
1、ISO9001-2015版标准培训学习,计划在4月份组织质量体系标准学习,对质量体系的条款内容文件格式,记录编号等进行学习。并确定各部门体系管理员,5月份进行公司体系内部审核,形成审核报告。
2、新版体系认证申请以及第三方审核,计划在7月份提出申请,8月份对体系资料内部检查和完善。预计第三方来公司审核时间在9月份。
四、试验室工作
1、试验设备管理,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新试验设备的申购,根具公司产品检测需要和新试验中心的规划,申购超柔管试验机,金相检测仪等。
2、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检定,对车间和试验室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没月检查一次,设定专门的检查人员,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计量器具合格,且在有校的检定期内。
3、试验人员培训学习(试验依据和试验方法),至少保证有3名检验员熟悉检测设备的操作以及试验方法。
4、试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记录、试验室6S管理。根据产品型式试验计划,安排试验员进行试验,同时配合技术等做好相关研发试验,试验记录定期归档,对新试验中心做好6S布置和管理。
5、产品送检,试验室做好产品性能验证,确保产品送检合格。
五、学习
组织部门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学习讨论,学习内容“部门管理制度,质量专业综合知识(初级/中级)、试验方法、质量管理七大工具、产品标准等”。安排每人1-2个专题,通过学习来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三篇:软件项目风险管控
推介导读:
此论文从需求调研、开发、实施以及项目收尾四个项目阶段,列举了11种典型的常见风险,并给出了这些风险的详细和切实可行的风险规避措施。这些风险和措施实用、实在,值得做为公司项目管理财富库进行收藏,值得各项目组借鉴。
软件项目风险管控
1.什么是软件项目风险
软件项目风险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预算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软件项目的影响。软件项目风险会影响项目计划的实现,如果项目风险变成现实,就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增加项目的成本,甚至使软件项目目标不能实现。如果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发生。2.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需求调研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软件开发过程可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几个过程,在软件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过程都可能存在风险。下面结合项目谈谈各阶段碰到的风险。
2.1.需求调研阶段 1. 风险描述:
调研涉众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调研活动,严重影响调研进度与调研质量。应对措施:
开始调研时,召集公司的高层领导、各部门主管及参与调研的关键涉众召开调研启动会,让所有涉众都重视本次调研活动,努力配合调研工作。在调研启动会上明确调研涉众的职责;
在制定调研计划时,应事前与相关涉众做好沟通工作,努力减少调研计划与日常工作安排的冲突;
相关人员通过移交日常工作等办法,有效保证相关涉众的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设计调研提纲时,要有针对性,尽量努力提高调研效率。2. 风险描述: 调研成果不能真实和完整地体现管理层意图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应对措施:
通过客户方的多方协调,让管理层要重视调研人员的访谈,客观而真实地回答访谈问题;
管理层调研提纲在设计时,不仅要做到有针对性,而且要有全面性; 调研人员在访谈管理层,要善于挖掘与总结管理层的管理意图与经营思路; 管理层的意图应宣达到所有涉众,努力做到在繁多的需求中,把握住管理思路的主线。
3. 风险描述:
在某些需求议题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要求,且可能会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无法达成共识。应对措施:
通过管理层宣传与教育,让相关涉众认识到业务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 由总部成立业务专家小组,在出现需求不一致,提出权威的解决方案; 调研人员凭借自身的流程分析能力,尽量定义出能兼容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 对确实无法达成共识的需求,可以采用暂时搁置争议办法,以保证进度。4. 风险描述:
调研成果偏离调研涉众的需求 应对措施:
调研时认真聆听调研涉众的需求,然后理解及复述调研的需求;
调研完成后,在当天整理出涉众备忘录、调研涉众的交付物清单,梳理并绘制流程图;
第二天安排足够的时间,与调研涉众核对涉众备忘录、流程图、交付物清单,并得到调研涉众的书面确认;
每家分公司的所有调研成果最终都要有分公司领导的书面签字确认。2.2.开发阶段 1. 风险描述: 错误理解需求分析,导致开发成果与用户需求偏离。应对措施:
准确规范的文字表达模式;
系统分析师与开发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必要时召开会议向全体开发小组成员介绍需求的详细情况;
功能开发完后,系统分析师检查功能实现情况及效果; 2. 风险描述:
项目周期短导致开发周期短,需要把SQL翻译为ORACLE,而且要统一平台整合船代与货代系统,开发任务艰巨,可能导致开发无法如期开发完成的风险。应对措施:
增加项目组熟练开发人员; 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迭代进行;
在客户方搭建测试环境,开发完成部分功能后,发布到客户方测试环境,让关键用户一起验证,及时纠正偏离的需求。
2.3.实施阶段 1. 风险描述:
基础数据收集不完整、不及时,导致系统UAT效果不好。应对措施:
尽早整理所有需要收集的基础信息表,发给各公司系统负责人,并告知收集的期限,收集的期限必须要预留缓冲时间。
收集到基础信息表要必须在UAT开始前导入系统的UAT环境。
基础数据维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议UAT的基础数据按正确的数据进行维护,上线时直接导入正式环境。
2. 风险描述:
UAT效果不好,导致无法如期上线。应对措施:
与公司领导、各业务部门主管了解公司的业务线,制定UAT计划时必须涵盖公司的所有业务线;
与UAT用户共同制定各业务线的录入数据量,每天或者每周统计数据录入情况,汇报相关项目干系人。统计清单中必须有计划录入数据量、实际录入数据量、完成百分比情况;
若录入数据量比计划数据量偏差比较大时,必须及时召开例会并让公司领导一起参与会议。
UAT时,必须让关键用户清楚知道整个操作流程及功能点,必须要有功能清单。3. 风险描述:
UAT后上线还是有一大堆问题,上线效果非常差,没达到用户的预期。应对措施:
UAT后建议安排系统并行,根据各业务线的情况制定并行计划。例如:有的业务线数据量比较少可以采取完全并行的模式,有的业务线数据量比较大可以采取并行50%的方式;
让所有的最终用户参与系统的并行;
并行阶段每天或者每周统计数据录入情况,汇报相关项目干系人。统计清单中必须有计划录入数据量、实际录入数据量、完成百分比情况;
4. 风险描述:
UAT阶段都没什么问题,上线时因某个功能原因推迟上线。应对措施:
项目启动时,严格制定上线标准;
UAT阶段要有详细的功能清单、EDI清单、打印套版、接口清单,让关键用户知道试用的内容;
在UAT期间,必须要让关键用户对这些清单进行试用,并规定问题反馈的期限; 上线一周前收集关键用户对这些清单的签字确认,至少预留一周的缓冲时间。2.4.收尾阶段 1. 风险描述:
系统的验收是整个项目过程中最难的里程碑点,系统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问题,客户可以找一些理由迟迟不验收系统。应对措施:
签订商务合同的时候,规定验收的期限,例如:上线后多长时间完成验收工作; 验收标准正常情况下是按需求规格说明书及合同规定的交付物进行验收,但是项目周期紧,开始写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到了系统验收阶段往往偏离比较大。双方项目经理及相关领导讨论制定系统需求收集期限,并对需求进行划分,划分出合同范围内验收前解决的需求清单,合同范围外验收前解决的需求清单。针对这些需求进行集中处理。
双方对合同交付物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也需要双方项目经理及相关领导进行详细的沟通,确定验收时的不违背合同的交付物清单,项目组集中收集这些信息。
3.总结
软件项目风险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识别风险,可怕的是没有风险管控。
第四篇:《工程项目管理管控方案》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管控方案 目录
管控方案编制说明 风险管控目标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方案实施计划
高、中风险管控措施
一、管控方案编制说明 为建立、完善工程项目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公司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严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为我司实现“十二五规划”保驾护航,经营部联同工管部依据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易出现风险的环节,特制定本方案。风险管控目标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力求将工程项目管理的高、中风险点管理到位,提高我司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项目实施中经济、社会关系、质量、安全、环保各环节出现风险的数量,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各小组职责分工为:
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为领导组织机构,办公室设在法律室,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的指令,协调内、外部关系,汇集信息分析裁定和报告内部出现的重大风险问题;
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小组,分公司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并由主办风险管理岗组成,负责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接受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工作指导和安排;
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暂设在法律室)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定期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风险管理实施情况,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及时传达上级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要求,并指导风险管理岗开展工作。
各分公司和集团各部室风险管理岗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收集相关过程信息和资料。
四、方案实施计划 方案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年5月16-30日,动员和熟悉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6月-12月,执行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中间监督检查深化阶段(第一次,9月;第二次,11月); 第四阶段:2011年底,总结评价阶段。
五、高、中风险管控措施
(一)、高风险管控措施 序号
风险级别
风险类别
风险名称
风险现状
风险管控措施
高 风 险
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
分包商资信评审流于形式风险
对个别分包商,特别是省外边远地区的分包商,公司对其资信评审仅限于分包商提供的评审资料,评审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分包商主体不适格,不具备项目要求的资质,无履约能力等风险。
严格执行《工程分承包方资格评审与选择管理办法》,加强对拟选合格分包单位提供资料的认真辨识和核实;
对于拟合作工程项目合同造价大于或等于1000万元,或合同造价超出其注册资本5倍的初次合作经营单位和分承包单位,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在审批前应组织或指派专人对该单位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对该单位的经营场所、履约能力、以往业绩、在建工程管理、诚信等内容。考察的情况作为审批的依据; 完善并严格执行分包管理制度,建立分承包方诚信管理体系,对分承包方的资信和履约能力进行考核、评价,作为复评的依据; 分承包方的数量每控制在50~60家。
高 风 险
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
对分包方监控不到位风险
公司对分包方监管不到位,一些工程的合同工期、质量,安全等完全依靠分包商,难以及时发现分包项目出现的质量、安全、工期延误、农民工资拖延等问题。
建立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监管体系,由综合素质高、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组成,加强工程施工要求的交底、指导和管控;
加强对分包工程的到位管理,对工程开工入场的人、机、料、技术工法、现场环境布置等进行准入核实,实行过程监控、信息分析和纠正及施工情况信息三级传报,保证在建工程信息每月一报,确保工程状态受控; 加强对工程的动态检查,经营部门对分承包方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控,工管部门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进行监控,劳资部门对作业人员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控,动态监控核查每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每个分公司对每个分包方承接的其一项目,至少在开工前、高峰期、工程试车期各安排一次检查。
高 风 险
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
分包商拖欠材料、设备款风险
一些工程项目,分包商不支付或未及时支付材料款、设备租赁款等,存在总承包商承担连带支付责任风险。
项目部应收集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方名单及供货、租赁合同;
材料、设备进场时,项目经理应及时与供应商或租赁方联系,了解其款项支付情况; 分包商应提供材料款、设备租赁款支付证明复印件给项目经理; 在工程进度款达50%及80%时,财务部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要核查其支付材料、设备商货款的凭证。
高 风 险
工程项目分包管理风险
分包商未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风险
部分项目的分包单位故意拖欠施工工人工资,造成农民工讨薪事件,导致我司承担支付农民工工资责任,公司信誉受到影响被列入黑名单等。
严格执行公司《临时工管理办法》;
公司劳资管理部门与项目部负责人应每两个月抽查其花名册、考勤表及支付农民工工资发放记录,随机现场查问10%施工人员了解工资发放情况,发现不按时发放时,由公司依据分包单位提供的农民工工资制表,扣除分包款代发农民工工资; 对合格分承单位建立诚信考核台账,定期考核,诚信低的分承包单位将建议清出合格分承包单名册。
高 风 险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风险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与业务需求不匹配风险
公司技术管理力量的增长落后于公司经营业务量的增长,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数量和专业能力与公司业务发展存在差距:部分项目负责人缺乏管理经验;有些项目存在一人多岗现象;公司缺乏专业的工程项目操作人员;人员配置问题造成了工程管理不到位,施工进度延误、质量、安全等问题未能及时控制与解决,制约了公司的经营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并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评审,包括人员的甄选、任职条件、培训、绩效考核以及岗位合理配置与优化等情况;
坚持“传、帮、带”的理念,强调一定要从基层做起,从施工班组和施工现场开始学习,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积累项目管理经验; 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分批或分专业,每年不少于一次对二级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二)中风险管控措施 序号
风险级别
风险类别
风险名称
风险现状
风险管控措施
中风险
工程项目综合 管理风险
协调、沟通不到位风险
项目部与业主、设计、监理就施工过程出现的设计变更、施工工具配置、进度延误、材料、设备等施工问题的沟通、协调不及时、不到位,容易导致返工,双方关系恶化等。
项目部应加强且及时与业主、设计、监理等相关方的沟通,并形成书面记录,避免我司过多地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人力资源部可组织相关沟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中风险
工程项目策划
工程图纸与现场施工不符合风险
一些工程图纸与现场施工不符合,工程量与施工图不一致,修改较多,导致我方施工困难,时间、人力等浪费,施工成本增加。
严格执行公司Q/GDHJ·104.03《图纸会审制度》,做好相关图纸会审记录,增加工程量部分或由于他方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部分要及时办理签证,并完善设计变更手续。
中风险
工程项目策划
工程技术、安全未交底风险
一些工程实施前未对关键的分部或分项工程进行交底,导致施工项目部对工艺流程与施工方法不熟识,对使用的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不熟识,不了解现场的作业环境,容易产生质量或返工问题,产生伤亡事故。
加强公司Q/GDHJ·lO4 02《技术交底制度》的执行力度,熟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包括项目总工对专业技术员的交底、专业技术员对班组长的交底和班组长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序技术交底等。
中风险
工程项目策划
工程图纸会审流于形式风险
部分工程项目的工程图纸会审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在施工前发现设计失误或施工困难,容易造成返工、施工错误等风险。
严格执行公司Q/GDHJ·104.03《图纸会审制度》,熟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相关图纸会审记录。
中风险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不当风险
一些工程项目未按照项目需求投入足够的人、材、物资源,或所投入的人员素质、材料数量及机械设备不能及时供应而导致进度跟不上,出现进度拖延的现象,增加施工成本等。
①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工程策划,严格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要求实际施工严格按照已审批的方案进行;②人员、材料、施工机械和检测器具等需用计划和进场时间应符合施工实际,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变更时要及时重新调整计划,不可一成不变;③工程管理部门应建立工程施工进度监控台账,发现进度迟滞应分析核查,及时协调,重新调整计划。
中风险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三边”工程风险
一些工程项目工期紧张,工程设计、工程款投入、工程施工许可手续办理等未能及时到位,容易造成违规,工程施工难度加大,增加工程成本,工程结算困难等。
①“承接“三边”工程前一定要组织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各方面的风险评估,并在承接合同中完善相关条款约定,避免我司背负更多的责任,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书面记录。②派较有经验项目管理员开展施工,对问题早分析、早策划、早管控,协调会应做好会议纪要,完善会议签到,对工程增减要及时进行工程签证。③申请或支付月度进度款时,发现工程支付缺口大时,应及早与建设方协调,必要时停工处置。
中风险
工程资金管理风险
垫资施工风险
目前公司一些工程在没有对业主方的还款能力进行很好评估的情况下垫资施工,可能出现垫资无法及时收回的风险。
①承接工程前,应了解工程使用功能、产品市场行情、业方实力和工程合法性等情况;②承接工程项目时对这部分风险进行评估,在承接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规定,并在过程中保存好记录;③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合同条款及施工进度及时申请工程款。
中风险
设备、材料风险
设备维修保养风险
项目部对已损坏设备没有及时维修,对现有的施工机械没有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有的甚至存在带病运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①严格执行公司Q/GDHJ·105.05《机械设备管理规定》,项目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施工设备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监控台账;②工程管理科应定期检查项目部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情况。
中风险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风险
安全设施投入不足风险
一些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设施与劳动防护用品的投入,现场未派驻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①由分公司财务科每月按工程项目产值计提安全生产费用;②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并报至工管科备查;③项目部严格按此计划支出相关费用,由安全员签名确认;④工管科每季度汇总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费用实际使用情况报至工管部;⑤工管部对工程项目安全投入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抽查,检查结果纳入领导班子非量化考核当中。
中风险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风险
缺少安全教育风险
项目部对项目临时使用或聘用的员工未进行安全教育,人员的安全意识淡漠,对施工出现的危险因素不能断别及加以防范,容易产生工伤事故。
①各分公司和项目部要设置安全管理机构;②项目部按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如发现安全管理人员未到位的,每次扣罚2000元;③分包商提供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④各分公司和项目部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力度和频次,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认真、及时落实整改;⑤严格执行公司《HSE考核细则与奖惩制度》。
中风险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风险
安全隐患风险
一些项目施工现场,未定期定时或临时进行隐患排查,或排查后未落实整改措施,使隐患未得到彻底的整改或纠正,容易出现隐患的蔓延与爆发,造成人员的伤亡。
①工程开工前安全管理员须根据施工实际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②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台账和制定隐患治理资金计划并实施;③编制安全管控方案;④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专项作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⑤加强安全动态巡检,发现问题及早分析与控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建立旁站制度和定期观察制度,并坚持做好相关记录情况。
中风险
工程资金管理风险
流动资金短缺风险
一些工程业主方的预付款较少或没有,垫资施工数额较大,且业主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不及时,随着公司业务扩大,容易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现象。
①承接工程项目时对这部分风险进行评估,在承接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规定,并在过程中保存好记录;②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工程项目合同履约台账,发现支付情况异动时应分析原因,及早与业主沟通协调,必要时暂缓工程进度或停工处置。
中风险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风险 工期索赔风险
由于施工变更等原因,令到工期滞后,但未能提供工期延期的依据,容易造成业主对工期的索赔
收集相关延期的资料,及时办理工期延期申请批复手续,加强与业主、监理沟通,客观处理工程变更等对工期影响的问题。
中风险
工程质量控制风险
质量责任风险
竣工手续未办理,竣工报告未及时签章或各种使用证、监检证未齐全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滞后,确认不及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续办理好后,方能交给业主运营,竣工资料和施工同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记录的可追溯性,减少质量责任风险;如工程竣工验收手续未能及时办理,则必须办理相关工程移交手续,手续签名盖章齐全。
第五篇:工程项目“渗漏、开裂”质量通病管控要点
工程项目“渗漏、开裂”质量通病管控要点
建筑物的“渗漏、开裂”是客户重点关注的质量通病,其控制工作应从“源头”抓起,从“合理设计、正确选材、规范施工”方面抓好预控和过程控制。下面就“铝合金门窗防水”、“外墙防渗漏开裂”、“屋面及楼地面防水”等重要部位的防水设计及施工过程控制做重点提示,以供工程管理参考。
一、铝合金防水设计、加工及施工要点
1、设计要点
①采用“等压原理”设计是提高门窗防水密封性能的最有效途径;
②门窗上部宜设置披水板,下框应设排水孔、内侧翼缘挡水板高度应足够;
③尽量采用平开型门窗结构形式,少用推拉型门窗结构形式;
④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应足够,平开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不宜小于6mm; ⑤门窗安装玻璃的铝合金玻璃压线宜设计在室内方向。
2、加工及施工要点
①门窗加工必须工厂化;框用撞角机组角成型,扇用刚性连接片连接组装;五金件装配部位涂胶或采用防水型螺钉;框背后拼装接头处须打密封胶; ②“三性试验”取样宜选单档面积较大者;现场淋水试验持续时间应足够; ③应提前复核门窗洞口尺寸;要保证门窗框连接件和门窗洞口塞缝质量; ④保证密封胶条的质量(合成橡胶类较好)、密封胶与所粘接材料的相容性; ⑤门窗洞顶一定要做滴水鹰嘴,窗台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0%;
⑥门窗洞口的四周300mm左右最好能涂刷防水涂层(如JS防水涂料);
二、外墙渗漏和开裂的预防要点
1、设计要点
①砌体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外墙宜采用粘土多孔砖(烧结砖),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水泥空心砖等新型墙材,必须满挂钢丝网;
②建筑物外立面节点的设计和构造措施应合理,特别是突出的造型和线条,应尽量避免采用不同材料、并应设置防水翻边;节点大样不得简化、遗漏; ③外墙涂料宜选用弹性防水腻子和弹性防水涂料,并且不宜采用平涂做法。
2、施工要点
①严格控制砌体材料含水率,杜绝干砖上墙;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 ②保证灰缝饱满度,尤其是竖缝;最好能对灰缝勾缝处理;
③砌块上墙前必须保证出场龄期;框架梁下顶砖前墙体静置时间必须足够; ④外墙不宜留脚手架眼;抹灰前对外墙临时孔洞分2次仔细封堵严实; ⑤大面积抹灰应设置分格缝;并可采用在抹灰砂浆中添加杜拉纤维等措施; ⑥杜绝抹灰一遍成活,对局部抹灰厚度过大处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处理; ⑦聚苯板外保温体系采用点粘法施工,在保温层和墙体间会形成空腔体系,苯板之间也有缝隙,水极易进入造成渗漏,应认真研究控制措施;
⑧外墙预制GRC装饰线条与墙体接触处极易形成渗水通道,应采取技术措施避免,建议用结构挑出几公分(超过预制线条)并作鹰嘴的办法处理; ⑨坚持样板引路,验收合格方能大面积施工;及时淘汰不合格班组;
⑩将多工序的检验批拆分为按工序来检查、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屋面及楼地面(含地下室)防水设计、施工要点
1、设计要点
①平屋面不宜采用轻质材料(如陶粒砼)找坡,宜结构找坡或细石砼找坡; ②女儿墙根部、露台和阳台根部、高低屋面交接处之低屋面上口、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的四周墙体根部,必须设置砼防水翻边;
③做法建议:地下室底板不做外防水,用渗透结晶内防水;地下室外墙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室顶板(覆土)用渗透结晶加卷材。不上人屋面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上人屋面、露台、阳台、卫生间用JS防水涂料。④屋面、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宜直接做在结构砼面上(砼随捣随磨光)。
2、施工要点
①特别应注意地下室穿墙套管、管线的封堵质量;特别是小线管,管径小且管内多根线,管内无法封堵,线管极易变成“导水管”;
②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③卫生间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应正确,洞口宜上大下小且分2次封堵; ④女儿墙根部、露台和阳台根部、高低屋面交接处之低屋面上口、卫生间等墙体根部的砼防水翻边必须与楼板一起浇捣,严禁二次浇捣; ⑤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转角处做成小圆角,平、立面防水形成整体。
⑥屋面、卫生间防水施工前,应做蓄水试验;防水施工完成后,卫生间蓄水试验时间应不少于24h,屋面不少于48h。
此外,在管理措施上,对于监理单位要引导充分发挥其作用,可采取“布置作业”、“甲方交底”、“抽查监理工作”等办法形成严肃紧张的工作氛围;对于施工单位可采取“专项整改”、“与工程付款挂钩”、“加大抽检比例”等办法,必要时可依据合同采取处罚、委托第三方强制整改等措施,确保在客户入伙前基本上消灭“渗漏、开裂”的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