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

时间:2019-05-15 00:5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

第一篇: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

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 我们通常会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指标并不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今天, 我把我了解的应收账款的含义及如何应用,跟大家作一个分享。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通常表达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期初的应收账款+期末的应收账款)/2)

通常我们以年为单位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单位为次,即一年内应收账款回收了几次。如果用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就得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则应收账款的财转天数约为60天或两个月,即公司销售出货物后大约60天可以收回货款。

在通常意义上, 我们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主要看公司的销售货款平均多长时间回款?是否及时?从数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是否足够,行业景气度如何?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呢? 它能反映出企业什么样的问题。

二、应收帐款财转率指标的应用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 应收账款对一家企业来说, 有即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多数时间比较平稳。我在一般的情况下, 会看连续几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以判断企业是否在正常的状态。如: 很明显,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集中在14次到17次之间,不过从三年的情况来看, 这个指标是持续向下走的, 表明铝制品行业的回款周期在加长,回款难度在增加, 侧面也反映了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在选择这样的股票时, 就需要慎重。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上升的情况

不同的行业, 境况可能完全不相同,下面是风电设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看到, 风电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三年内持续上升,表明这个行业应收账款的账期越来越短,回款越来越快, 从侧面反映了该行业的景气度越来越好。不过, 细心的读者也许留意到, 上述的铝制品行业与风电设备行业,尽管一个在下降, 另外一个在上升, 但下降的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仍然高于风电设备行业,那么会不会认为铝制品行业好于风电行业呢? 答案当然不是。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每个行业的生产周期和建设周期不同, 变现时间长短也不同, 因此,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没有可比性。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上升与下降, 往往代表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的景气度,如果对于一个景气度下降的行业(企业),你在其中的股票中淘到金的概率显然是很低的, 但在一个行业(企业)景气度完全不同的行业, 显然你的概率要高很多。对于一家企业来说,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同时往往意味着议价能力或行业地位的变迁。我们知道,数年之前, 煤炭行业景气度很高, 煤炭企业议价能力很强, 很多电厂与煤厂的购销,往往电厂需要先付款再发货, 而眼下随着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下降, 电厂的议价能力发生了反转, 因此,煤炭企业对于下游客户的收款也越来越难,账期越来越长,在财务报表上来看,则体现为应收帐款周转率的直线下降。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比较

不知有多少用户留意到, 在我们爱股说的个股财报分析中, 作为重要财务指标,我们把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并列放在一付图中的。这里包含有两个意义。

1、揭示行业景气度变化带来议价能力的变化

这个意义在上面我们已经说明了, 行业景气度不同时, 应收账款周转率会发生变化,但同一时间,应付账款周转率也会发生变化。简单意义上来说, 就是先收客户的款, 再付供应商的钱,还是先付供应商的钱, 再收客户的款。如果是前者,表明公司议价能力很强, 供应商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关注,而对于后者,我们则尽量选择回避。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的转转率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形,我们就要格外留意了,在买股票时,最好选择以前(上年或上季)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 而目前,则是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的股票。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远小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企业可能隐含风险

除了应收账款财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上面揭示的议价能力变化外, 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我们还要留意可能发生这样一种风险。如下图:

如朗科科技这样的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收账款周转率,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 资金会不断地先付给供应商,但销售出去的产品,却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资金积压在不能及时收回来的应收账款上。如果这新样的企业,一旦持续高速发展,如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紧崩,甚至断裂,或债台高筑,最终丧失偿债能力而被迫再融资,或卖壳,乃至破产。

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上市公司, 一定要在这方面给予留意。

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如何处理?

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之一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应收账款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约为8874.04亿元,同比增加4357.81亿元,增幅达96.49%。

应收账款是公司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的项目。合理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周转速度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存货;另一方面,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占用资金,影响企业业绩。因此,应收账款对于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如何处理是考验上市公司的一门艺术。

统计显示,具有可比数据的909家公司中,2011年的应收账款合计为8874.04亿元,2010年年末应收账款合计为4516.23亿元,同比增长96.49%。909家上市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4369.76亿元,同比增长12.22%。总的来看,应收账款总额为净利润总额的2.03倍,如若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上市公司业绩将遭受不小的风险。此外,和2010年底时应收账款相比,683家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出现增长,占比逾七成。

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大幅攀升,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数据显示,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2011年年末货币资金合计为13886.49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现金和销售欠款比例达到1.56:1。如果收入质量下降,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不小冲击。

一方面,下游企业拖欠上市公司货款在增加,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拖欠上游企业钱款的情形也在增加。年报数据显示,909家公司去年年末应付账款合计11235.46亿元,与2010年年底的8138.24亿元相比增长38.06%。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对外欠款在过去一年均同比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资金紧张已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作为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909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变化显示,507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出现下降,占可比公司数量逾五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大面积的下滑,进一步验证了下游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紧张局面。

从行业角度来看,22个证监会行业分类中,21个行业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增长,这表明外部欠款增加的现象十分普遍。金融保险成为被欠款最严重的行业。统计显示,3家金融保险类公司去年年末应收账款总额为3413.73亿元,与2010年年末的138.83亿元相比,同比增加2358.97%。

应收账款的特殊处理

1、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是指借款人以其自有的或第三人的应收账款债权向本行设定质押担保,以获得贷款满足其资金需要的行为。应收账款在中小企业的企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在其它可供担保的财产较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拓展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的质押业务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利于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

根据是否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动态质押模式允许在保证不高于批准的质押率的前提下,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或回款专户内的资金。

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有以下几个特点:无需额外的抵押或担保条件即可获得融资;盘活企业资产,加快企业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企业利用远期付款条件,增加销售;应收账款质押率最高可以达到有效质押金额的80%。

2、应收账款的保理

商业银行或其保理公司提供有关应收账款融资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保理业务,是解决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和避免坏账损失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应运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可借此收回账款,加快资金周转。上市公司可以把应收账款让与专门的保理商进行管理,使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解脱出来,但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脱离销售商,而是利用保理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建立公司的销售客户体系,完善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同时,保理公司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运行机制,它会详细地对销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一套有效的收款制度,及时收回账款,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有效地控制风险,加速资金的周转。

目前,国内开展保理业务的时间尚短,全国只有极少数客户了解并有意识地应用该业务。就银行业而言,也只有100多名业务人员通过了FCI的保理资格认证,且基本上以从事国际贸易结算为主。相信随着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将会在国内开展更多的保理业务,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原则,选择大型或老牌的保理商,开展适合本企业需求的保理业务,有效利用市场分工,抓好自己的市场和客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3、应收账款的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机构(发行人或服务人),经过证券机构的重新整合与包装后,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发行证券的价格由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等状况确定,从而达到使应收账款的出售方实现融资的目的。因此,应收账款证券化不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也提供了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

四、上市公司关于应收账款银行保理业务的监管提示

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部分上市公司为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将应收账款办理了银行保理业务。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其提供应收账款催收、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保理融资服务中至少一项的,即为保理业务。保理业务涉及业务性质判断、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合规性等方面问题,下面向各上市公司通报我辖区一则监管实例,提示办理该业务的注意事项。

一、案例介绍

2012年12月24日,T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综合授信合同》、《贸易融资主协议》,M银行给予公司最高为2亿元的授信额度,可用于贷款、保理业务等。2012年12月27日,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保理业务系列协议,包括《保理服务合同》、《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一》、《M银行保理额度通知书》等合同及3个附件,M银行受让公司应收客户N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金额为2亿元(N公司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付清),保理额度通知书中对保理金额、期限、利率、付息方式等均作出明确约定。

2014年1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M银行因该项保理业务到期,于2013年12月27日将公司存放在一般账户的1.7亿元(融资额及利息)划走,并认为上述做法违背了《额度通知书》表述的“本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明保理)业务,采用一般融资模式”的性质。

2014年1月3日,T公司再次针对保理事件发布公告,并表示,公司对保理合同理解存在偏差。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N公司未按节点付款,该事项属于“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约定的特定条件之一,因此公司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承担该笔应收账款的购买责任。

在短短几天,T公司关于该笔银行保理业务的公告内容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一时引来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媒体的诸多关注和质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核心问题在于该保理业务性质是否属于无追索权保理,以及围绕该项保理业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处理是否合规。

(一)保理业务性质问题

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按照商业银行在债务人破产、无理拖欠或无法偿付应收账款时,是否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在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商业银行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有追索权保理又称回购型保理。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在无商业纠纷等情况下无法得到清偿的,由商业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无追索权保理又称买断型保理。

从本案例判断,公司与M银行签署的保理合同可界定为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主要依据为:第一,有关保理业务追索权的约定主要体现在《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及《额度通知书》之中。《保理服务合同》第21条明确约定,如果相关文件内容如有冲突,适用先后顺序为《额度通知书》、《附属合同》、《保理服务合同》,可见《额度通知书》效力优先。第二,《额度通知书》已明确此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

那么,在发生银行追索时,公司为什么在三日内发布了两则相反的公告呢?关键在于无追索权保理是有严格适用条件的,即无商业纠纷下发生的坏账风险。公司第一则公告简单的认为无追索权保理不需要承担任何坏账风险,而忽略了《保理服务合同》第十条“商业纠纷”

(二)规定:“甲方(T公司)转让之应收账款如发生任何商业纠纷,则该笔应收账款,乙方(M银行)无需履行本合同所定之义务”。在与银行交涉后,公司最终披露“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使得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的前提条件不成立,公司仍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二)信息披露问题

有投资者质疑公司该项保理业务信息披露及时性存在问题。我们对办理保理业务、银行划款两个时点的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

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公司与民生银行签订的《保理业务合同》等合同类似于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应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的事项,故公司办理该保理业务时无需进行临时信息披露。公司在12月30日进行例行的银行存款余额查询时发现账户资金已被划走,公司即在2014年1月1日进行了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看,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

但我局在核查过程中关注到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对该事项披露存在遗漏。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的应收款项,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与终止确认相关的利得或损失”。T公司的保理业务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事项,其应该在年度报告的财务报表项目附注中专门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相关利得或损失,但公司未对该事项进行专项列示。对此,我局对公司进行了谈话提醒。

(三)会计处理问题

公司在2012年年报视同应收账款卖出,终止应收账款的确认。发生M银行的追偿后,公司在2013年重新确认了应收账款。

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的风险转移是有条件的,需在无商业纠纷情况下才由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即T公司对该笔应收账款保留了部分但不是几乎所有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九条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若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根据《保理服务合同》第二条“保理服务内容”第(一)项,T公司应将其对于N公司因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或其他种类之基础合同所产生之应收账款全部转让予M银行,并同意M银行可另洽由其他方受让该应收账款。据此,M银行有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实际能力,亦表明T公司已放弃对该应收账款的控制。故在判断为无追索权保理的前提下,在2012年办理保理业务时,T公司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2013年由于T公司与债务人N公司发生商业纠纷,银行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追偿,T公司应将原先终止确认的应收账款转回,重新确认该项债权。

因此,2012年末对该笔被保理的应收账款终止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规定。

三、监管提示

结合该案例监管中的经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现提示公司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注意做好下列工作:

1.做好法律基础工作,配备专业法律力量或必要时借助外部法律力量。公司在与银行办理保理业务时,通常是按照银行提供一系列条款严密的格式文本进行,且银行地位比较强势,条款可协商空间不大。公司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应做好基础法律工作,内部进行保理性质判断或者发生纠纷进行信息披露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聘请外部法律力量,以免发生错判情形。

2.及时、充分履行信息披露责任。一是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根据保理业务对公司的影响大小做好临时信息披露工作。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应研判保理业务合同对公司而言是否构成重要合同,并按信息披露要求做好临时报告工作。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年报规则做好定期披露工作,在附注中对保理业务进行准确、完整的披露。相关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条。三是保理业务发生新变化时,比如本例中因商业纠纷被划款,或者有追索权保理被追索等情形时,公司应在知悉或者理应知悉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了解情况,履行临时报告义务。3.真实、准确进行会计处理。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有关要求,准确对保理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五、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要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首先应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对利润的影响。应收账款和存货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已经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但尚未收到相应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变化可直接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进而影响利润;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的变化主要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影响企业利润,所以这两个指标被企业操纵的可能性较大。

下面详细谈谈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实际偿还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售额,从而操纵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公司2009年至2011年总资产分别为6711.88万元、10177.4万元和11939.87万元,而同期的应收账款净额就分别达到了3395.32万元、4995.1万元和6062.41万元,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58%、49.08%和50.77%;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也达到了56.41%、55.29%和55.31%,成为公司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

该公司招股书显示,2009年末至2011年末,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774.37万元、5619.34万元和6721.64万元,年均增幅33.35%,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80.34%、83.83%和83.16%,也就是说,公司每年有八成以上的销售收入并未实际到账,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应收账款,公司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

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行业中属于非常低的水平。招股书显示,在过去三年间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50次、1.60次和1.46次;而同行某上市公司的同期数据则分别为5.83次、6.19次和5.41次。很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该上市公司极可能通过做假账虚构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从而操纵利润。

最后,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该公司利润的含金量,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3.61万元、955.18万元和1665.86万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8.52万元、2009.74万元、3039.34万元,其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长期小于净利润,在净利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35%、47.53%和54.81%,净利润中的含金量比较低,利润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假如存货周转率很低,则表明企业销售低迷,货物周转缓慢,就会积压大量的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货成本,从而操纵了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企业存货周转率虽然从2010年的3.66次提升至4.50次,但仍然缓慢,明显低于当年同行业13.87次的水平。不过,该公司2011年经营性现金流有明显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010年的2625.17万元猛增至23968.0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幅高达813.01%。

另外,与存货周转率畸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一改以往颓势,2011年销售收入较2010年大增了27%。更为惊奇的是,在存货周转率仅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水平下,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却比同行整整高出了3.59个百分点,而2011年同行的存货周转率则高达18.91次。换言之,它的运营效率大大低于同行公司,却比同行公司更赚钱。因此,该公司披露的数据暴露出可能存在“做假账”的嫌疑。

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些虚构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此外,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会担心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会引起投资者的怀疑,因此,可能将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中转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资金打出去,再叫客户把资金打回来,打出去时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上,打回来作货款,确认为收入;上市公司故意推迟办理入库手续,将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然后少结转成本,这样,上市公司虚增的一块利润就挂在预付账款上。所以,对往来账款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时,都要格外小心,不要上当。

六、财务人员如何从应收账款看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反应出来,本文选择应收账款的分析这一角度,观察其与行业水平、企业同期水平的差异,分析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态及财务问题。

从应收账款看销售

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指标可以从其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处取得。例如,某公司账面应收账款为10亿元,同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则可以推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10×3=30亿元 进一步,我们还可分析确定销售成本的情况: 一般来说,从一个企业所处行业及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可以确定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例如,从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某企业所处行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为40%,上市企业之间毛利率差异不大。根据了解,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较前位置,因此可判断,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也应在40%左右。

毛利率估计出来后,就不难计算公司的销售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毛利率)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销售成本=30×(1-40%)=18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在行业毛利率为40%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成本应在18亿元左右。

从应收账款看资产(一)流动资产

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掌握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指标。有了存货周转率,就不难判断企业的存货水平。根据了解,某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2,因而,我们得出,该公司的存货水平为:

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18/2=9亿元。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如果企业管理较好的话,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占比例应该不大。货币资金的占用水平高低,主要看企业的支付方式、议价能力和筹资能力如何。对供应方议价能力强的企业,货币资金可以相对保守;较多采用银票作为支付手段的企业,货币资金(保证金)的水平一般较高;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准备支付的货币资金可以相对较少。

所以,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资产约等于应收账款加存货。所以,可近似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0+9=19亿元。

假定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0%,可对流动资产进一步精确确定: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10%)=19/0.9=21亿元。(二)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在企业扩张时才会发生的,所以,这里我们先不讨论。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是项目与产能的关系,这在企业初创的可研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委托加工的因素,企业的营业额有多大,决定了企业的长期资产有多少。在考虑委托加工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自产占比来判断长期资产的金额。例如,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价值100万元,占用厂房40平米,年生产值1 000万元。通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该企业的机器设备投资总额:

机器设备投资总额=年总产值/单位设备年产值×设备单价=300 000万元/1 000万元×100万元=3亿元

这里,总产值按销售额计算。

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对同类上市公司来分析。如A上市公司年销售额为50亿,其中,自产占20%,固定资产2亿,无形资产0.5亿,则可以计算企业产值与长期资产的关系:

长期资产产出率=企业总产值/平均长期资产=50×20%/(2+0.5)=4 根据行业水平和企业相关数据,可以计算企业的长期资产: 企业的长期资产=30/4=7.5亿元(三)总资产

在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确定之后,我们就不难判断企业的总资产水平了。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21+7.5=28.5亿元。从应收账款看负债

通过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掌握企业的总资产,在此基础上,不难判断企业的负债水平。企业负债与资产的关系可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正常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以70%为上限。高于70%,那就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应该予以关注。但是,负债水平过低,说明企业经营比较保守,或者发展机会有限;同时,负债水平过低,还会使得企业失去杠杆效益。所以,我们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水平时,以60%为标准较为合理。这样,便可以计算企业的负债水平了:

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28.5×60%=17.1亿元。考虑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以不小于1为限,理想值为2。这里,我们定流动比率为1.5,可计算企业的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5=21/1.5=14亿元。

长期负债=总负债-流动负债=17.1-14=2.9亿元。企业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14=7亿元。从应收账款看权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总资产和总负债都已明了,那么,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可以确定: 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28.5-17.1=11.4亿元。所有者权益-企业营运资金=11.4-7=4.4亿元。

这说明,企业长期投资中,有4.4亿元是自有资金,长期借款2.9亿元,与长期资产7.5亿元基本吻合。

从应收账款看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执行过程中,各项指标很可能与我们测算的结果不一致,如果差异较大时,这就需要关注和分析,核查不一致的原因。

(一)收入问题

收入与应收账款正相关,收入大,应收账款也大,收入小,应收账款也小。如果收入增长小于应收账款增长,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隐藏着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其根源可能是定价过高,客户亏损,无法还款;或客户诚信不够,逃避债务;还有就是公司放宽收账政策和信用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串通舞弊,导致应收账款增高,收入虚假,这里有的是客户单方面的行为,有的是企业与客户串通粉饰业绩的行为,不能简单认定。

(二)费用问题

费用与应收账款的关系要通过销售收入来分析。所以说,费用与应收账款间接相关。运行良好和稳定的企业,费用的变化一般不太大,并与销售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如费用率出现较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我们必须关注这种调整隐藏的风险。企业的业务模式调整时,我们需要考评其是否具有配套的管理能力和相关方的支持?其内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没有模式方面的调整,那么,在费用方面,有无利益的转移,如替他方承担费用或转嫁费用?有无费用的跨期操控和列支,如提前或推迟开具发票的现象?(三)存货问题

应收账款与存货正相关。有的企业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却增加,两者此消彼胀,这样,就有可能是突击虚增销售,因而,可以怀疑销售质量存在问题。存货水平增加还说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消化,就必须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

(四)负债问题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银行对其负债与收入的关系、负债与资产的关系都很敏感。一般来说,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资产的65%。流动负债不应超过一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能超过流动资产,企业要进行投资,一定要有相应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来源于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长期借款)。当公司的财务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需要关注。可能是企业过度投资所致,也可能是企业竞争力减弱,资产周转不畅所致。这些都预示着企业的风险。

七、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不足

当前的市场,无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般工业品,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方面缺乏优势,竞争力差,生产能力大于市场份额,供大于求,产品积压。不得不在销售过程中作出让步,如延长产品试用期和货款回款期等,使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法制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商业信用短缺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一些企业对于这些现象缺乏警惕,在销售上存有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和对方成交,在账面销售额攀升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国内企业,应收账款超过两年未收回的非常普遍,除上市公司外,这种信息一般不向外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1.合同管理不健全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我们发现逾期的应收账款往往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一旦对簿公堂,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只能“哑巴吃黄莲”。

2.考核制度不合理

目前很多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中,企业注重销售额,追求账面利润;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在应收账款管理上,企业既未要求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责任不到位。

3.会计控制不严格

《企业财务准则》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并非严格执行,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达到上百万;有些企业长期不对账;有些企业满足一时的漂亮业绩,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

八、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质量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利润表上亮丽的利润数据,不对其作深入的剖析,被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所迷惑,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仅凭表面账务数据作决策,就极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二、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三、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收入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企业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才是真实可靠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公认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大,说明企业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会使主营业务利润有潜在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环境恶化对债务人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而给企业带来坏账,那么,企业账面上再好的业绩也不过是镜中之花。这时,通过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四、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企业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未能到账的利润,由于会计政策操作的结果,它成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这点上看,应收账款无疑虚夸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按规定以账面利润为基数提取盈余公积等,分配后的剩余数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收账款会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据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如果单纯地从资产负债表上分析所有者权益,就无法直观其真实的情况。

五、应收账款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工具之一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法很多,其中应收账款就可以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一会计年度的利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增加应收账款,这就可通过营业收入的虚增达到利润的虚增,在下一年度钻制度的漏洞或以销售退回为由再将应收账款冲回;再如,企业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却不予冲销,或者为了隐匿利润而多提坏账准备,财务造假严重。最明显的是一些上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大玩所谓“二一二”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最终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通过调节利润逃脱退市。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利润,并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任何企业每笔交易都无法做到钱货两清,而是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赊销就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分析企业应收账款有利于准确掌握企业年报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利润质量,通过利润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全面的经营情况,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揭示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真实影响,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利润分析时应注重当期赊销比例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进行“赊销收入”明细核算,并单独列示于利润表,准确计算和分析当期赊销比率指标,并重点揭示赊销业务产生的原因。“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高,说明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中现金流入少,当期利润缺乏货币支撑,现实中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存在“失去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低,当期利润就显得真实可信。

2.计算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重,做好利润分析工作 企业应计算应收账款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比率准确分析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企业可将这一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便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足够大的营业收入额,应收账款所占利润的比重越低,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真实,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企业理财能力强。

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力措施加快资金回笼

任何企业都必须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理财意义。企业应做好欠账企业的信用分析评价工作,为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催款做好相关必要的工作。企业必须对业已存在的应收款项作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定期将其对利润的可能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防患于未然。首先,企业应当时刻注重应收账款回收比率指标的计算及分析工作,“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很慢,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回笼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尽快地收回被其他企业拖欠的款项;再次,做好应收账款的监控工作,应收账款的监控应当包括赊销业务的发生、款项的收回、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以及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变化。

4.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企业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指标,能够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耗费情况,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三大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或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它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却不能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或支付了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及这些现金的使用情况,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

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能弥补利润表的不足。利润表只是指明了企业利润的构成要素及结果,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利润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无法说明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及程度。将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结合分析企业利润,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构成和结果,对利润进行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利润进行质的分析。

5.利润分析信息按规范披露,务必准确和完整

企业披露利润分析信息,不但要做好当期信息的披露,而且还要做好环比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信息的披露,语言要规范,表达要完整,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和准确。

此外,现金比率指标作为最严格最稳健的短期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也可以用来辅助分析企业利润质量,因为应收账款是造成现金比率低的原因之一。

第二篇:兴业银行应收账款案例

兴业银行应收账款案例

一、企业背景

1、贷款申请人

厦门某商贸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系民营小企业,主要从事烤漆门板加工、油漆、涂料批发业务,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厨柜烤漆等领域。目前在福建省内拥有厦门、福州及泉州三家分公司,员工100多人,服务于省内的80多家品牌汽车4S店,形成了以4S店为基干的零售服务网络。2010年账面收入规模约3700万元,利润总额60万元。公司于2002起一直与厦门某卫厨公司保持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承接其厨柜烤漆业务。厦门某卫厨公司根据销售订单的要求下单给该商贸公司,该公司根据订单要求的颜色、喷涂的面积等准备材料,同时安排人员进行加工,最终收取材料费、加工服务费等。该公司每月底与该卫厨公司就当月发货情况进行对账,而后凭对账单开立增值税发票,该卫厨公司见票后6个月内付清货款。

2、特定买方

厦门某卫厨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专业从事设计、生产、销售厨柜、卫浴及卫厨配套产品的生产销售,是福建厨柜行业的龙头企业及国内厨柜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拥有厨柜生产加工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其专业生产线居行业领先地位。

该公司在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承受了存货大幅增加带来的资金压力。但由于该公司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处于买方优势地位,其上游供应商对其又具有较强的从属性,因此在对上游供应商提供诸如订单保障、价格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下,将部分资金压力通过延长付款账期转嫁给了上游供应商。

二、资金需求

申请人与上游某汽车修补漆公司自2002年合作至今,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业务伙伴关系,年采购量约3000万元,结算方式为预付60%货款,余款月结;根据其与下游厦门某卫厨公司供应业务量,预计每月需先垫付资金75万,按6个月账期计算,累计垫付资金约450万元,以质押率70%计算,向我行申请授信额度300万元。

三、融资方案

我行给予申请人对外基本授信额度人民币300万元,授信有效期壹年,以对特定买方厦门某卫厨公司的合格应收账款质押,质押率最高不超过70%,并由申请人实际控制人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授信额度可用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及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对象限定为厦门某卫厨公司,融资卖方(融资收款人)限定为某汽车修补漆公司。

四、授信流程

1、申请人在我行开立应收账款专户;

2、申请人向我行提交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申请书;

3、我行审核拟质押应收账款的贸易真实性、合法性;

4、特定买方确认《应收账款债权出质通知书》;

5、申请人与我行签订授信合同,办理授信额度内融资业务;

6、我行审核拟出质的应收账款债权,进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

7、我行放款。

五、案例点评 1、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扩大了动产抵押担保范围,规定应收账款、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以及法律未明确禁止的动产均可设置抵押担保,从而为广泛开展动产担保融资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资源十分丰富,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大约60%以上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其中应收账款总额多达5.5万亿元,因此,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是指申请人以其国内贸易项下的应收账款质押给我行而获得的授信额度及其项下具体融资业务。我行规定的应收账款包括下列权利:(1)销售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不包括土地、房地产),供应水、电、气、暖气等;(2)提供服务(不包括装修)产生的债权。

3、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主要的办理条件:依法注册并持续经营二年以上的企业法人;已与买方建立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双方无关联关系,并有一年(含)以上的交易记录;交易双方具有真实、合法、有效的交易背景;无不良商业记录和信用记录等。

第三篇:餐饮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

一、餐饮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近几年,在扩大内需的促进下,餐饮行业成为国内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最快,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10月19日发布的《2007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餐饮消费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消息,2007年全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3万亿元人民币。

餐饮行业繁荣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以赊销方式促销已成为我国餐饮行业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但是这种营销方式在扩大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情况。中国统计网的数据表明,2005年~2007年我国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正逐年增高。2007年中国餐饮百年老店全聚德发布了新股定价报告,报告中指出,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小,且以大型超市、旅行社为主,付款期限也一般介于30天~90天,应收账款周转较快,近三年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5.41次/年。但值得注意的是,比之于存货周转率和净资产周转率的持续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三年间却时高时低,尤其是2005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处于三年中的最低水平。

二、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餐饮企业一味追求收入的增加,对应收账款往往没有严格的全面管理意识,造成账款难以收回,最终变成坏账、死账的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不能按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只有不到20%额度是因为客户财务状况原因造成的。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内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用政策不规范、监控措施不力、收账政策不够合理等三个方面。

1.信用政策不规范

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往往缺少或不太重视信用政策这一环节。由于餐饮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竞争,担心客户转向竞争对手,所以有关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放宽甚至不设信用条件,对国有企业收款不重视,私人企业和个人收款又无效果,致使账款一拖再拖,不仅提高了账款的收账成本,而且加大了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另外,餐饮企业本身的营销人员因为没有可依照的赊销客户信用标准,往往只顾当时促销,对客户了解不深,造成账款难以确认。

2.监控措施不力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多数餐饮企业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易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不定期统计应收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和计提比例的多少没有概念。

3.收账政策不够合理

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催收。但有些餐饮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收账政策和手段,催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致使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缓慢。另外,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中,经常会发生未授权销售减免的情况。未授权的销售减免是指客户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在未经卖方认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减少所应支付的金额,它不仅会直接减少应收账款,也会让客户得寸进尺,给以后的交易带来麻烦。除了销售人员未能明确地向客户解释本企业的销售政策,企业收账政策存在问题也是未授权销售减免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应建立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全面管理系统,既:事先规范的信用政策,事中严格的监控措施和事后合理的收账政策。

1.制定规范的信用政策

企业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事先规范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

(1)确立信用标准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应收账款不仅包括因销售产生的款项,也有企业存出的保证金,如企业的房租押金、因购买商品而交纳的保证金等。由于客户众多,鱼龙混杂,大多数尤其是中小型餐饮企业信息搜集和管理方式落后,评价客户单纯以现实消费量或采购量的大小来划分其重要性,而忽视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潜在的交易价值。因此,确立信用标准是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首要的任务。信用标准就是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财务管理者可以根据“5C”系统来评定,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这些方面的信息主要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取得:

①专门资信调查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资料及信用等级标准资料,看有无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企业的品德等;

②委托往来银行信用部门向与客户有关联业务的银行索取资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时都会向社会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搜集;

③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但需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最好是取得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通过计算一些比率,特别是对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本的好坏,以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

④从企业以往与客户往来的经验中获取。

个人往往也是餐饮企业的赊销客户的一部分,这样的情况就只能从以往经验中判定信用等级,对于不经常赊账的个人客户最好要求存放一些抵押品,以抵押品来判定信用等级更可靠。根据调查结果的优劣评定其信用等级,建立好、中、差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

信用标准是餐饮企业决定允许或拒绝客户赊销的依据,制定的标准过高,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反之,则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的增加。由于实际情况错综复杂,如有必要可以运用计算机上的自动信用评估模型,但不能机械遵循,财务决策者必须结合餐饮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判断。

(2)规定信用条件

所谓信用条件是指接受客户赊账时所提出的付款条件。根据事先确立的信用标准,信用等级越高,信用条件越宽松。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间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现金折扣则是客户在账款到期前付款给予的优惠。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金折扣政策是信用期间的延伸。在财务理论上,基本表现方式如“2/30”,“n/60”。

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3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则全部款项也必须在60内付清。其中,60天为信用期间,30天为折扣期间,2%为现金折扣率。信用期间的长短和现金折扣的大小要与餐饮企业的自身承受能力相平衡,为避免信用条件过多,计算繁杂,相互之间混淆不清,最好采用每类信用等级对应一个固定信用条件的方法,而改变信用条件时,要从销售成本,收账费用等各个方面与原信用条件带来的实际效益相比较,切不可盲目行事。

2.执行严格的监控措施

制定规范的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全面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执行严格的监控措施则是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应收账款的监控措施包括监督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和建立坏账准备制度。

(1)监督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应收账款形成以后,企业必须做好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账龄,通常指应收账款在账面上未收回的时间,换言之,就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认为,账龄越大,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也就越多。据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超过半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57.8%,超过1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26.6%,超过2年的账款只有13.6%可以收回,超过三年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呆账、坏账了。账龄分析是对应收账款账龄的结构分析,它是一种筛选活动,用以确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由于餐饮企业的客户众多,往来业务频繁,利用Excel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能快速准确地确认应收账款的账龄,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另

外,针对公司本身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还可以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等财务指标,找出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及时修正信用条件。

(2)建立坏账准备制度

无论餐饮企业采取怎样规范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归根到底是为了计提坏账准备。

因此,赊销本身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企业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提取坏账准备金。我国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0.5%。

四、采用合理的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餐饮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和措施。一般情况下,采取程序化的收账措施,具体实施时应量化地权衡各种收账方案效果的好坏程度。

1.制定程序化的收账措施

大型餐饮企业应该组建专门应收账款清欠部门,中小型餐饮业应该组建临时的清欠队伍,制定明确且程序化的收账措施:对过期较短的客户,不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稍长的客户,可以措辞婉转地发函(信函或电函)催款;对过期较长的客户,频繁的信件催款,并加以电话催询;对过期很长的客户,定期向客户寄发账单,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再提请有关部门仲裁甚至提起法律诉讼,或委托收账企业收款。

2.量化地权衡收账方案的效果

一般而言,收账费用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力,可回收的应收账款也越大,坏账损失就越小。

也就是说,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基本成反比。更具体的,刚开始时,增加收账费用对于减少坏账损失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收账费用进一步增加,减少坏账损失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到最后达到饱和点,即以后再增加收账费用,减少坏账损失的效果几乎为零(如下图)。因此,一味地追求催讨手段的力度,很难使收账政策的效果达到最优,有时甚至破坏了同客户的关系而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判断收账方案优劣的着眼点在于怎么使应收账款的总成本最小化,在权衡收账费用和所减少坏账损失的大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比较各收账方案成本的大小,选择最优方案。

总之,中国餐饮消费连年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餐饮企业随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虽然,以赊销带动销售不失为餐饮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良方,但是,企业的决策者也应该意识到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效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第四篇:餐饮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

餐饮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

一、餐饮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近几年,在扩大内需的促进下,餐饮行业成为国内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最快,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10月19日发布的《2007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餐饮消费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消息,2007年全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3万亿元人民币。餐饮行业繁荣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以赊销方式促销已成为我国餐饮行业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但是这种营销方式在扩大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情况。中国统计网的数据表明,2005年~2007年我国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正逐年增高。2007年中国餐饮百年老店全聚德发布了新股定价报告,报告中指出,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小,且以大型超市、旅行社为主,付款期限也一般介于30天~90天,应收账款周转较快,近三年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5.41次/年。但值得注意的是,比之于存货周转率和净资产周转率的持续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三年间却时高时低,尤其是2005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处于三年中的最低水平。

二、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餐饮企业一味追求收入的增加,对应收账款往往没有严格的全面管理意识,造成账款难以收回,最终变成坏账、死账的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不能按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只有不到20%额度是因为客户财务状况原因造成的。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内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用政策不规范、监控措施不力、收账政策不够合理等三个方面。1.信用政策不规范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往往缺少或不太重视信用政策这一环节。由于餐饮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竞争,担心客户转向竞争对手,所以有关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放宽甚至不设信用条件,对国有企业收款不重视,私人企业和个人收款又无效果,致使账款一拖再拖,不仅提高了账款的收账成本,而且加大了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另外,餐饮企业本身的营销人员因为没有可依照的赊销客户信用标准,往往只顾当时促销,对客户了解不深,造成账款难以确认。2.监控措施不力《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多数餐饮企业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交易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不定期统计应收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和计提比例的多少没有概念。3.收账政策不够合理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催收。但有些餐饮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收账政策和手段,催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致使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缓慢。另外,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中,经常会发生未授权销售减免的情况。未授权的销售减免是指客户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在未经卖方认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减少所应支付的金额,它不仅会直接减少应收账款,也会让客户得寸进尺,给以后的交易带来麻烦。除了销售人员未能明确地向客户解释本企业的销售政策,企业收账政策存在问题也是未授权销售减免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对策要解决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应建立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全面管理系统,既:事先规范的信用政策,事中严格的监控措施和事后合理的收账政策。1.制定规范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事先规范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1)确立信用标准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应收账款不仅包括因销售产生的款项,也有企业存出的保证金,如企业的房租押金、因购买商品而交纳的保证金等。由于客户众多,鱼龙混杂,大多数尤其是中小型餐饮企业信息搜集和管理方式落后,评价客户单纯以现实消费量或采购量的大小来划分其重要性,而忽视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潜在的交易价值。因此,确立信用标准是餐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首要的任务。信用标准就是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财务管理者可以根据“5C”系统来评定,即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这些方面的信息主要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取得:①专门资信调查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资料及信用等级标准资料,看有无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企业的品德等;②委托往来银行信用部门向与客户有关联业务的银行索取资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时都会向社会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搜集;③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但需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最好是取得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通过计算一些比率,特别是对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本的好坏,以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④从企业以往与客户往来的经验中获取。个人往往也是餐饮企业的赊销客户的一部分,这样的情况就只能从以往经验中判定信用等级,对于不经常赊账的个人客户最好要求存放一些抵押品,以抵押品来判定信用等级更可靠。根据调查结果的优劣评定其信用等级,建立好、中、差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信用标准是餐饮企业决定允许或拒绝客户赊销的依据,制定的标准过高,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反之,则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的增加。由于实际情况错综复杂,如有必要可以运用计算机上的自动信用评估模型,但不能机械遵循,财务决策者必须结合餐饮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判断。

第五篇: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

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

学 生: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任课教师: 课 程: 案例审计分析

得 分:答辩得分(满分20分)论文得分(满分60分)

2012 年 11月

摘要

摘 要:应收账款是活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外赊销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及其他收取的款项。它固然也属于资产类账户,但它同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不一样,并没有实物形式,很轻易成为某些单位或者个人虚构业务,弄虚作假,贪污国家资产,进行各种舞弊活动的工具。这就需要用审计的相关及手段对企业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定其业务是否正当,并违法违规的原因,将错账、假账进行更正和调整。

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 核算规范 坏账损失

目录

一、应收账款项目审计说明································4

二、应收账款存在的常见问题·······················5

(一)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节收入和利润,谋取非法利益···········5

(二)利用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这一规定,人为调节资产、费用、收益或转为账外资产·································6

(三)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利息转入“小金库”,延期承兑应收票据,索取酬金 ········································6

三、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7

(一)审计目标····················································7

(二)审计程序···················································7 四、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审计案例······························8

(一)案例背景及过程··············································8

(二)案例分析···················································10

(三)应对的策略················································12

五、启示·················································12 参考文献·················································14

一、应收账款项目审计说明

应收账款为单位销售产品所产生的货币性资产,其业务发生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余额的准确性及减值损失计提的合理性为其主要的审计目标,实际业务中,一般基于以下思路进行审计:

应收账款的发生及余额与单位销售政策及收款政策相关联,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其生产经营特点、销售政策(包括: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收款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收账款账面发生记录及余额反映,判断它总体合理性,并为下一步确定审计重点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单位应收账款记录发生较多,不可能逐笔进行审计,所以,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通过对明细进行分析,选择余额、发生额较大、账龄较长、与单位的销售政策、收款政策相背离的客户及关联方客户作为审计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执行账面业务发生记录与索取的销售合同进行核对及函证等主要的审计程序进行确认。

那么应收账款项目审计目标有哪些呢?

1.确定应收账款发生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及减值损失计提是否合理;

3.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减值损失是否已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

下面再来看一下进行应收账款审计涉及的知识点及需索取的资料 应收账款科目审计涉及的知识点 1.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方法

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的标准,将应收账款分为金额重大和非重大两部分,并按下述方法确定其减值损失: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或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账款,按账龄特征评估其信用风险,划分为不同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索取被审计单位的坏账核算政策,尤其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坏账政策做相关的坏账测试,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情况,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明明是1年以内按10%,1~2年按20%,2~3年按50%,3年以上100%,而复核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底稿中测算的比例是10%、20%、30%、50%,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们调整分录的错误及审定表的错误。

二、应收账款存在的常见问题

根据对企业审计时发现应收账款核算中比较常见的虚假手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调节企业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二是企业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利用“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把应收账款转为帐外资产;三是企业有关负责人或业务人员利用放贷等方式,挪用公款谋取私利。具体形式表现如下:

(一)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节收入和利润,谋取非法利益 1.无中生有,虚列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虚列应收账款造成当期销售收入虚增是企业操作利润常见的手段之一。应收账款反映的内容应真实、正确地记录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方收取的货款、增值税款和各项代垫费用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账户往往成为企业有效调节收入营私舞弊的“调节器”,成为掩盖各种不正常经营的“防空洞”。

如:有的企业为了体现经营业绩,领导为了表现政绩,就通过虚开发票、虚假工程结算等手段虚增利润,以完成经营考核指标。或者有些建筑单位为了完成承包任务,在年底结账时,人为地虚列销售收入、挂往来账、虚增利润,待下年初,再用红字将此笔虚列的往来账冲掉。

2.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购销双方彼此渔利;

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从理论上讲本来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流动资产之一,其回收期不能过长,应及时收回。但在实际中常常存在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专人专款催收制度;二是存在款项收回后某些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私分的情况;三是销售企

业的经销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从购货单位谋取利益而共谋,长期拖欠货款,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3.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实。

存在现金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核算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形式。根据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允许采用总价法核算。审计中发现,有的企业仍存在按净价法入账的情况,以达到推迟纳税或将正常销售收入转为营业外收入的目的,造成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实,为一些不法分子制造贪污的机会。

(二)利用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这一规定,人为调节资产、费用、收益或转为账外资产

1.坏账损失不作处理,有意制造潜亏;

有的企业经济效益欠佳,为了确保完成利润目标,对应处理的坏账损失不上报不处理,人为造成大量陈账、呆账长期挂账,以掩盖企业亏损真相。

2.人为扩大计提范围;

如将“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金额一起计入计提基数,虚列应收账款的余额,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多列费用,减少当期损益的目的。

3.未按坏账损失的标准确认坏账的发生;

如将预计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以换取个人的利益。4.随意调整坏账计提比例和应收账款余额;

有的企业要么改变应收账款余额,要么提高或降低提取坏账准备比例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当期利润。

5.收回已核销的坏账,不增加坏账准备。

企业收到外单位归还的欠款后,直接从银行提取现金转入企业“小金库”,不在银行日记账上反映,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应付账款”入账。

(三)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利息转入“小金库”,延期承兑应收票据,索取酬金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间可以互相拆借资金,但有些企业却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将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有的企业将收回的还款,直接转借给其他单位,并将取得的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当企业收到外单位还来欠款时,不记银行日记账,而是签发相同金额的转账支票,有偿转借给另一个单位,对付出 的银行存款也不记银行日记账,将两笔业务合并记作:

借:应收账款——乙

贷:应收账款——甲

收取利息后不记收入,转入“小金库”

2.企业在经济往来中,也有采取签发商业汇票进行结算,有些企业就在商业汇票上大做文章。本来已到期的应收票据,因付款方暂无力支付,有的企业便提出以“好处费”为条件,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三、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一)审计目标

1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存在;

2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应收帐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可收回,坏帐准备的计提是否恰当;

5确定应收帐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6确定应收帐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

1核对应收帐款明细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应收帐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

3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及余额构成,选取帐龄长、金额大的应收款项向债务人进行函证,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根据替代检查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与可收回性。

4对未发询证函的应收帐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5检查应收帐款中有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检查坏帐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

6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7对于用非记帐本位币结算的应收帐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

正确。

8分析明细帐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9验明应收帐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四、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审计案例

(一)案例背景及过程

四川长虹是1988年6月由国营长虹机器厂独家发起并控股成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同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普通股3600万元。1994年3月11日,四川长虹在上海A股上市,每股发行价1元,但上市首日开盘价达到16.80元,收盘为19.69元。在1997年5月一度达到66.18元的历史最高位。长虹的净资产从3950万元迅猛扩张到133亿元,曾为“中国彩电大王”,“长虹”品牌也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应收款项居高不下一直是严重困扰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当初PT水仙(原600625,现已终止上市)的巨亏,一直到2003年ST长岭(000561)等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巨亏,无一不是和巨额的应收款项密切相关。长虹也存在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隐患。上市之初,四川长虹的利润连年快速增长,然而在利润高速增长的背后,应收账款也迅速增加,并且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且明显低于其它3家彩电业上市公司的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巨额应收账款的存在,大幅度减少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现金周转的困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四川长虹上市之初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太长,从1998年开始,彩电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彩电业的利润很快被稀释掉,而且市场上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四川长虹的经营业绩开始直线下降,1998年、1999年、200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5.3亿元和2.7亿元。为遏制经营业绩的下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股价下跌,2001年2月,原长虹集团总经理倪润峰再度出山,选择了走海外扩张之路,力求成为“全球彩电霸主”,欲为四川长虹寻找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数次赴美考察后,四川长虹与美国Apex Digital Inc公司进行了商谈。四川长虹自2001年7月开始将彩电发向海外,由Apex公司在美国直接提货。然而

彩电发出去了,货款却未收回。按照出口合同,接货后90天内Apex公司就应该付款,否则长虹方面就有权拒绝发货。然而,四川长虹一方面提出对账的要求,一方面继续发货,直到2004年初,四川长虹又发出了3000多万美元的货给Apex。而且,在四川长虹的海外销售额中,Apex公司作为四川长虹对美出口最大的经销商,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

从表1中可看出,来自Apex的长期拖欠款使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年年创出新高。应收账款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也与年俱增。截至2003年底,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高达50.84亿元,而在这笔巨额应收账款中,仅来Apex公司一家的欠款就高达44.51亿元。大量的应收账款集中于一家经销商,其风险不言而喻。而在2002年年报时,Apex公司拖欠四川长虹的货款金额为38.29亿元,当时就已经受到市场很大的质疑,而公司2003年年报应收Apex公司的欠款不仅比年初时增加了6.22亿元,同时还出现了9.34亿元账龄在一年以上的欠款。四川长虹虽已经为此计提了9338万元的坏账准备,但应收账款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

终于,在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发布了预亏提示性公告。在公告中首次承认,受应收账款计提和短期投资损失的影响,预计2004将出现大的亏损。2005年4月,四川长虹披露的年报报出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04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38亿元,同比下降18.36%。全年亏损36.81亿,每股收益-1.701元。截至2004年底,公司对Apex公司所欠货款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约25.97亿元,该项会计估计变更对2004年利润总额的影响数约22.36亿元。同时,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逾期未收回的理财本金和收益累计为1.83亿元。截至2006年4月22日,长虹发布信息披露,已于2006年4月11日与美国Apex公司及季龙粉三方签署协议,约定Apex公司承担对长虹的1.7亿美元(约13.6亿元)债务,三方由此终止在美国的所有诉讼。该协议经双方确认无异议于4月20日生效。而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末,四川长虹应收Apex公司的货款为4.576亿美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138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Apex公司偿还了长虹1.7亿美元的债务,那么在财务上,长虹将会增加约13.6亿现金流入,同时公司还能冲掉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此部分保守估计超过2亿元,意味着长虹的每股收益将增加0.11元。这对于夕日龙头企业的发展无疑将是一个巨

大的推进。此外,长虹集团以其持有的公司2.66亿股股份,抵偿其已形成的对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资金占用利息11.95亿元。2006年4月11日公司直接从长虹集团股票账户上将定向回购股份予以注销。公司注册资本相应减少,这样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提高收益的水平。

Apex事件让四川长虹经历了上市以来的36.81亿元的首次巨亏,但在充分释放了风险后,2005年,四川长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61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0.53%;净利润2.85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07.74%。2006年实现净利润3.10亿元,比2005年增长7.32%。同时,2006年12月,长虹发布资产置换关联交易公告透露,上市公司将对美国Apex公司的4亿元债权和近12亿元存货悉数甩给母公司,长虹集团将长虹商标和土地使用权置入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随着此次公告的出台,一直困扰长虹的“历史遗留问题”—Apex纠纷终于与上市公司无关。

(二)案例分析

1在控制环境方面,四川长虹没有建立起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管理者一权独大,在倪润峰时代长虹被人称为是“内部人控制下”的独立王国;同时长虹也没有建立一个风险管理的战略与企业文化是导致其应对风险不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风险评估方面,四川长虹显然没有识别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所面临的风险,也没有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在控制活动方面,长虹在选择销售对象时并没有进行高层复核,同时也没有进行岗位和职责的分离与明确

4在信息与沟通方面,四川长虹还缺少管理层内部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长虹曾在2003年派出过一批高官人员奔赴美国与APEX进行沟通,试图催讨巨额应收账款,但没想到APEX公司先人一步来到中国直接和长虹的董事会取得联系,最终3000万元的货物再一次飞向了美国。

5在监控方面,我认为四川长虹缺少独立的监控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并不完善,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缺失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很好的发现与解决。而一个优秀的想要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就应该建立好一整套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创建一个公司层面的整体的风险观念,提高公司内部各个方面、各个层

级的风险管理实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日新月异的企业内外部风险。

6、合同设计漏洞,长虹与APEX公司签订的合同非常简约,难以理清双方权利、义务以及潜在风险的分担。另外,长虹和APEX公司的交易,多为APEX以支票作为货款担保。如果APEX特意欺诈,使得这些支票无法兑付,长虹的损失就不可避免。

7、企业盲目销售,长虹公司只注重销售,盲目的销售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增加。在与APEX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时没有深究其企业状况:在APEX公司表面辉煌下其企业却存在严重的经营问题,拖欠了国内多家DVD制造商千万美元。

8、赊销对象的信用调查不足,在APEX公司“有前科”的情况下,长虹管理层还继续采用先发货后收款的方式对其进行销售,导致应收账款越积越多。虽然长虹彩电在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前,曾派公司高管前往美国,做过为时不短的市场考察和调研,但他们在考察结束后就把美国市场的销售业务全部交给了APEX公司。而其是否对APEX公司的信用情况做过深入的调查,我们不得而知。

长虹集团在明明已经知道APEX公司拖欠了国内多家企业巨款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还是与其签订了巨额销售合同,很显然它在企业信用管理方面存在很严重缺失;而且按规定,重大金额的合同在签订时是要征求法律顾问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的,但长虹却没有做到,它与APEX公司的销售合同及其简约难以理清双方在权利、义务以及风险的分担;面对APEX公司的有意拒付、拖欠货款,长虹外营部下令不准发货,但最终货还是发了出去,这就是长虹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销售和发货业务;长虹在于APEX公司进行交易时,凡是赊销都走保理程序,但长虹采用的是低成本的没有承保的保理收费制度,保理公司没有保证回款的约定,至使当大量销售货物时,大部分的账款没有进入保理账户,最终形成巨额欠款。

9、应收账款的赊销管理不完善,应收账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考虑赊销的时候,长虹没有在赊销前考虑,也没在赊销期间对应收账款适合地计提坏账准备,赊销后没有积极地追讨账款。

以上种种内部控制方面的缺失,造成了最终四川长虹海外巨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严重后果,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应对的策略

1、是树立坏账风险意识,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防范财务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早在2003年,Apex拖欠货款的问题早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但四川长虹方面却一直信奉“沉默是金” 原则,从未公告面临的巨大风险,还在各种场合表示与APex的合作并不存在问题。

2、是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信用管理部门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进行资信调查,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管理,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作用。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账龄、成本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和当前赊销策略。内部审计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3、是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财务、信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在工作中财务、信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很显然,四川长虹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够的,虽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联络点,但这个联络点却不负责Apex项目的监管,只负责接待。

五、启示

在此次四川长虹海外应收帐款事件中,我认为企业应当学习如何将应收账款风险减至最低。我们可以从长虹的例子中得到一些启示:

1、建立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

2、企业在选择客户的同时,要对客户进行详细且全面的信用

评估;

3、签订有效合同;

4、注意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等,以降低回款风险。

参考文献

[1] 章文光、曹光四,《审计学》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9 [2] 胡中艾,《审计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5 [3] 袁建国,《财务治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 [4] 2005年注册会计师委员会,《审计》

[5]何珍.基于关联方交易的舞弊导向审计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9:39.[7]盛梅.会计舞弊与风险导向审计——从应收账款项目看会计舞弊与风险审计[J].经营管理者,2010,11:145.

下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书-应收账款审计

    应收账款审计 企业为了使资产总额增加,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常常通过高估应收账款来多记收入,虚增利润。为了确定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可靠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

    应收账款练习题

    1、某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 000元;第二年发生坏账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款余额为1200 000元;第三......

    浅谈应收账款

    浅谈应收账款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提纲  应收账款含义……………………………………………………..2-2 应收账款的分析…………………………………………………..2-3 坏账......

    应收账款论文

    一、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占领市场。除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价格优惠、改善售后服务、扩大广告宣传等外,赊销售是常常采用的重......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1 为进一步规范我店应收帐款管理,保证资金周转顺畅,避免呆帐、死帐的出现,并结合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一、挂账程序:1、挂账客户的确定......

    应收账款分析

    谈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质量的影响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债权,它对企业的利润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利润损失。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应收账款对利润......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电子有限公司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能最大可能的利用客户信用拓展市场,保证公司资金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并尽可能的缩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0目的 防范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加快公司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适用范围 2.1本制度所称应收账款,包括物业服务费、销售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