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冀国土资发[2010]17号-2010.5.3实施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0-7-21 15:49:25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为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日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遵循规范、便捷、公开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活动,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活动的统称。第三条 本省对土地整治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为总量平衡项目,使用其他资金的项目为占补平衡项目。第二章 总量平衡项目 第一节立项
第四条 使用本省留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批准。使用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经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同意,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第五条 项目应当集中连片,项目规模应当适中。使用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万元。
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 3%。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 1%。
项目建设期不超过一年。涉及村庄合并或者整体搬迁的项目不超过四年。第六条 使用本省留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机构编制项目设计书或者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设计书。
使用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由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负责编制项目设计书。
第七条 申报项目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项目呈报书;
(二)项目设计书;
(三)项目单体工程图;
(四)项目规划图(比例尺1:2000-5000);
(五)标注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者土地整治规划图;
(六)勘测定界图(标出现有基础设施,比例尺1:2000-5000)和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七)标注项目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其变更调查成果);
(八)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
第八条 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政务大厅负责受理,对资料进行数量和格式审查。对资料不全、格式有误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对资料齐全、格式正确的,出具受理通知书,并在一个工作日内通过局域网传本部门主办和协办机构审理。
主办和协办机构分别对下列内容提出是否同意的意见:
(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土地整治规划;
(二)界址是否清楚、地类是否正确、面积是否准确、权属有无争议;
(三)项目设计是否合理;
(四)项目预算是否适当;
(五)需要审查的其他内容。第九条 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组织土地、农业、水利、工程造价等方面专家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出具评审意见书。
第十条 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审理完毕。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主办机构应当提出同意立项的意见,报经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意后,下达立项通知书;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主办机构提出不同意立项的意见,报主管领导同意后下达退卷通知书。第二节 实 施
第十一条 项目计划正式下达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项目所在地市、县国土资源局所属的土地整理机构为项目承担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项目工程应当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招标投标。
第十四条 工程施工应当严格执行《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暂行办法》,实行全程监理。
工程监理应当由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与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签订合同,并严格遵守。
第十六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将项目名称、批准单位、承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规模、主要工程、工期等内容在项目实施地点设立标志牌或者在因特网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应当接受村民监督小组的监督。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执行;因故无法实施确需变更项目设计的,应当按照《河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变更项目设计。第三节 验 收
第十九条 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竣工报告和项目决算报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委托审计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监理公司出具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各村民监督小组出具意见书。第二十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县级验收。
县级验收合格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向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申请进行市级验收。
使用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经市级验收合格的,还应当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进行省级验收。第二十一条 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验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验收申请书;
(二)本级验收报告;
(三)项目竣工报告;
(四)项目建设情况表;
(五)项目竣工图;
(六)项目决算报告;
(七)项目审计报告;
(八)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九)各村民监督小组意见书。
第二十二条 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务等方面专家对竣工的项目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应当出具项目验收报告。第二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通过验收:
(一)项目设计书中的各项任务都已完成;
(二)新增耕地和配套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三)项目实施严格执行了“六制”;
(四)项目资金使用符合有关政策;
(五)项目立项实施验收档案保存完整。
第二十四条 负责终验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通过验收的,负责终验的国土资源部门主办机构应当拟订验收结果通知书,报经本部门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意后下发。未通过验收的,负责终验的国土资源部门主办机构应当拟订限期整改通知书,报经本部门主管领导同意后下发;逾期仍然不能通过验收的,不再安排下一年度总量平衡项目。第二十五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自接到验收结果通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完成报备工作。第三章 占补平衡项目 第一节立项
第二十六条 占补平衡项目立项,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批准。
第二十七条 申报项目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项目呈报书;
(二)项目设计书;
(三)项目单体工程图;
(四)项目规划图(比例尺1:2000-5000);
(五)标注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者土地整治规划图;
(六)勘测定界图(标出现有基础设施,比例尺1:2000-5000)和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七)标注项目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其变更调查成果);
(八)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负责受理,对资料进行数量和格式审查。对资料不全、格式有误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对资料齐全、格式正确的,出具受理通知书,并在一个工作日内通过局域网传本局主办和协办机构会审。
主办和协办机构分别对下列内容提出是否同意的意见:
(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土地整治规划;
(二)界址是否清楚、地类是否正确、面积是否准确、权属有无争议;
(三)项目设计是否合理;
(四)项目预算是否适当;
(五)需要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九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审理完毕。
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设区市国土资源局下达立项通知书;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设区市国土资源局下达退卷通知书。
第三十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接到项目立项通知书后,应当及时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告制和村民监督制。第二节 验 收
第三十一条 项目竣工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县级验收。第三十二条 通过县级验收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持下列资料,向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市级验收:
(一)项目验收申请;
(二)项目验收报告;
(三)项目竣工报告;
(四)项目建设情况表;
(五)项目竣工图;
(六)项目决算报告;
(七)项目审计报告;
(八)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九)各村民监督小组意见书;
(十)县级农业部门出具的耕地质量评定意见。
第三十三条 接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验收申请后,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组织市级验收。
第三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通过验收:
(一)项目设计书中的各项任务都已完成;
(二)新增耕地和配套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三)项目实施严格执行了“六制”;
(四)项目资金来源符合有关规定;
(五)项目立项实施验收档案保存完整。
第三十五条 通过市级验收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下发验收结果通知书,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完成报备工作。第三节 核 实
第三十六条 省国土资源厅应当自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报备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对项目验收结果进行实地核实。
第三十七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向实地核实组提交下列资料:
(一)验收结果通知书;
(二)标注项目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其变更调查成果);
(三)项目竣工图。
第三十八条 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负责对核实项目耕地面积进行实地测量。第三十九条 实地核实的内容是:
(一)新增耕地面积是否与报备数据一致;
(二)项目区耕地质量是否达到了耕种条件。
第四十条 通过实地核实的,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制作土地整治项目实地核实报告,经主管厅长、厅长同意,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完成实地核实报备工作;没有通过实地核实的,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告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继续完善土地整治工作。
第四十一条 经国土资源部确认配号的占补平衡项目,其新增耕地纳入补充耕地储备库,作为补充耕地指标用于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抵顶。第四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土地整治项目所涉及土地类别的确认,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其变更调查成果为准。
第四十三条 土地整治完成后,应当及时确定土地使用权,办理工程设施产权移交手续,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变更登记,标注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籍图上。
对于整治后的耕地,土地使用者要严格管理,严禁非农占用和破坏,并不断提高质量。对于整治后的工程设施,产权单位要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土地整治项目所形成的有关资料,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存。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12月15日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河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冀国土资发[2008]26号)同时废止。省国土资源厅以前做出的规定与此办法不一致的,以此办法为准。
第二篇: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冀国土资发〔2014〕1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土地整治管理,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有量,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意见》(冀政〔2014〕5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治,是指对未利用地的开发、低效利用土地的整理、废弃地的复垦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治项目,包括用于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的总量平衡项目和用于补偿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项目。
第二章 立 项
第三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在每年第一季度,依照土地整治规划、补充耕地计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制定土地整治方案。
土地整治方案应当载明占补平衡项目和总量平衡
项目的位置、规模和新增耕地面积,每个项目立项和验收的时限。
第四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整治方案,组织勘查设计单位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勘查设计。勘查设计单位应当进行实地勘查,在全面掌握项目区土地类别及各种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按照《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或者《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进行项目设计。
设计的项目区耕地利用等别应当不低于周边原有耕地利用等别。
第五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持下列资料,向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项目立项:
(一)项目呈报书;
(二)项目设计书、总体设计图和单体设计图册;
(三)标注项目区的耕地利用等别图;
(四)标注项目区的土地整治规划图;
(五)标注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六)勘测定界图(标出现有基础设施,比例尺1:2000-5000)、勘测定界验收报告;
(七)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八)坐标成果表(txt格式);
(九)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
总量平衡项目还应当提交县乡级政府支持项目建设承
诺书。
第六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对下列事项出具审查意见:
(一)项目区耕地质量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是否符合土地整治规划;
(三)地类是否正确、面积是否准确;
(四)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第七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组织土地、农业、水利、造价等方面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设计合理性、预算准确性进行评审。
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进行实地查看,出具评审意见书。第八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理完毕。对符合要求的项目,下达立项通知书,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立项信息;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下达不予立项通知书,说明理由,退回项目申请单位。
第九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报备立项信息后,通过电子政务内网向省国土资源厅提交下列资料,申请对立项信息进行核实:
(一)立项信息核实申请书;
(二)立项通知书;
(三)标注项目区的耕地利用等别图;
(四)标注项目区的土地整治规划图;
(五)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六)坐标成果表(txt格式)。
省国土资源厅对照备案图,对地类正确、面积准确、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和耕地质量要求的项目,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确认项目立项报备信息。
第三章 实 施
第十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或其土地整理机构为土地整治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实施。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及其土地整理机构负责本市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监管和技术指导。
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负责全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督导。
第十一条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应当通过当地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与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签订合同。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设计执行。
由于自然灾害损毁、大型线性工程建设等原因确需变更项目设计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批准。
第十四条 工程施工应当由监理单位实行全程监理。第十五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将项目名称、批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规模、主要工程、建设工期在项目实施地点设立标志牌,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实施应当接受村民监督小组的监督。
第十六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项目竣工后,及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项目实施信息。
第十七条 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根据督导过程中所掌握情况,对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报备的项目实施信息进行核实。经核实无误的,由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确认项目实施报备信息。
第四章 验 收
第十八条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编制项目竣工报告和项目决算报告,监理单位出具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各村民监督小组出具意见书。
对于总量平衡项目,项目承担单位还应当委托审计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十九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组织项目初验。第二十条 经初验合格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持下列资料,向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项目验收:
(一)项目验收申请书;
(二)县级初验报告;
(三)项目竣工报告;
(四)项目建设情况表;
(五)项目竣工图;
(六)项目决算报告;
(七)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八)村民监督小组意见书。
占补平衡项目还应当提交县级农业部门出具的耕地质量评定意见,总量平衡项目还应当提交项目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组织土地整治机构进行工程复核,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务等方面专家及项目区所在村村民代表,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复核机构应当对照项目设计,对项目工程进行实地勘验,出具复核报告。验收专家应当对照项目设计,对项目区进行实地查看,对验收资料进行核对,出具验收报告。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通过验收:
(一)耕地质量等别达到设计要求;
(二)工程数量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项目资金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四)项目管理制度全部落实;
(五)项目档案资料保存完整。
第二十三条 项目验收工作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
通过验收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下达项目通过验收通知书,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项目验收信息;未通过验收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报备验收信息后,通过电子政务内网向省国土资源厅提交下列资料,申请对项目验收结果进行实地核实:
(一)实地核实申请书;
(二)通过验收通知书;
(三)项目竣工图。
第二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依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对项目验收结果进行实地核实。
对于占补平衡项目,实地核实其新增耕地面积是否与报备数据一致、项目区耕地质量是否达到了设计等别。对于总量平衡项目,实地核实其项目工程数量是否与报备数据一致、项目区耕地质量是否达到了设计等别。省土地整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耕地面积和工程数量进行实地核实。
通过实地核实的,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确认项目验收报备信息。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立项上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对批准项目的合法性负
责。
项目勘查设计单位对项目设计成果负责。参加项目设计评审的专家对评审结果负责。参加项目复核验收的专家对复核验收结果负责。
项目设计成果、项目设计评审结果和项目验收结果出现错误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土地整治项目所涉及土地类别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涉及土地整治区域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土地整治规划图为准;涉及耕地质量等别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耕地利用等别图为准。
第二十八条 土地整治完成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变更登记和工程设施产权移交手续。
产权单位要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设施完好与正常使用。对于整治后的耕地,土地使用者要做好田间管理,不断提高质量。
第二十九条 对土地整治项目所形成的有关资料,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存。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013年1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冀国土资发〔2013〕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兵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兵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兵团土地整治工作,提高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团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兵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整治是指对团场田、水、路、林、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整治。
(一)农用地整治指以农田整治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建设用地整治指以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为整治重点,完善团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连队生产生活条件。
(三)宜农未利用地整治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科学合理、适度有序进行的土地开发活动。
第三条 土地整治坚持规划先行,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上一级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交通及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土地整治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中央分配和兵团留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兵团提留资金安排的项目立项、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
各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师(市)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师(市)提留资金以及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安排的项目立项、监督管理、验收和兵团立项项目的初步验收等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由项目团场负责实施,履行项目法人责任。
第五条 项目管理实行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和审计制等制度。
第六条 在兵团从事项目招投标、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审计单位需向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备案,准予备案后向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 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负责组织团场进行项目申报。
第八条 项目应优先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团场内安排,兼顾其他区域。
第九条 项目申报实行项目库管理,每年根据兵团、师申报要求申报,一经批准立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报项目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条 项目申报,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符合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三)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师或团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申报项目的请示;
(二)项目建设方案和预算;
(三)项目规划图(比例尺1:2000-5000);
(四)标注项目区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明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和地类及面积;
(五)项目区土地勘测定界报告;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兵团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批。
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师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批,师审批的项目应报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三条 项目批准立项后,团场应组织技术单位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兵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设计和预算。项目设计与预算由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四条 团场应当依经批准的设计,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确定监理、施工和设备材料供货单位,并签订相关合同。
第十五条 项目工程施工应当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减少工程施工对农作物的压占和对职工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十六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第十七条 工程监理单位须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和相关合同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实行跟班旁站制度,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监督,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及时做好监理日记和监理报告等各项监理工作。
第十八条 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资料,及时收集、登记、分类和整理归档。项目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也应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整治后的土地耕作层、平整度、灌排条件、道路通达条件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应当符合项目规划设计和《兵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等有关标准。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后,师批准的项目,由团场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由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兵团批准的项目,经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初验合格后,由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初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团场应组织施工单位限期返工或者维修。
第二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团场应当及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协议,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团场应当向师国土资源局提出变更登记申请,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耕地开垦费。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兵财综<2011>46号)第三章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执行。
第二十四条 兵、师国土资源部门和财务(政)部门负责按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和支出预算,项目投资计划和预算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
团场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及时办理结算和财务决算。财务决算和竣工决算由团场报师财务(政)局批复,并报兵团财务局备案。
实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申请竣工验收前,由兵团、师(市)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立项权组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项目竣工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兵团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受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派对兵团项目的实施进行实地踏勘、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违反有关规定合同等,由兵、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建设用地单位履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自行实施的耕地开垦,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财政性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新增费)、耕地开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
第三条
土地整治项目按审批机关的级次分为省、市(州)和县(市、区、特区)三级项目(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项目)。
省级项目指由省级审批,使用新增费和省级耕地开垦费等资金安排的项目。市级项目指由市级审批,使用省级分配的新增费、市(州)级耕地开垦费、市(州)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县级项目指由县级审批,使用县(市、区、特区)级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和县(市、区、特区)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自行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列为县级项目。
第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即分级立项、分级审批、分级验收。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立项、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省、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委托下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申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组织本级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踏勘初审、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中的工程复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对土地整治从业单位监管、考评等事务性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预算评审、审核、办理资金拨付、审批土地整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监督检查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第五条 从事土地整治的相关从业单位应符合《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资质、能力等条件要求,并通过《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备案登记取得备案登记合格证。
第六条 全省各级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均应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网站上进行全过程备案,即项目计划与预算下达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均应备案。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七条 省、市、县三级应建立本级土地整治项目库。土地整治项目采取适时入库的方式,实行先入库后立项。未入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
第八条
项目申报由县(市、区、特区)、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土地整治规划和建设任务计划,按照土地整治有关技术规程编制项目材料向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申报项目入库。
省、市级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作为申报单位,组织编制项目材料,分别向省、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申报入库。省级项目可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以及省国土资源部门的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工作情况,推选项目实施区域,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按规定申报入库。
县级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涉农部门作为申报单位,组织编制项目材料,向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申报入库。
第九条 申报项目入库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报单位的项目入库申请;
(二)项目建议书(代替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电子档),包括项目建议书文本(格式另行制定)、项目区上一年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项目区地形图(1/10000)及项目区工程布置图等;
(三)项目所在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符合当地土地整治规划的审核意见;
(四)项目所涉及的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意见;
(五)土地开发项目需提交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六)全面反映项目区的影像资料;
(七)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条 国土资源部门将申报项目材料送同级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以下称“项目审批机关”)可委托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等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审核,符合入库条件和要求的列入项目库。不符合入库条件和要求的,不予入库,退回申报单位。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项目入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第三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一条
项目审批机关根据建设任务、投资方向、资金总量等,从本级项目库中抽取项目开展竞争立项。项目审批机关可委托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等组织项目竞争立项,按照现场实地踏勘、专家审查资料、会议陈述等程序进行。项目审批机关根据竞争立项情况确定立项项目并下达立项批复。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接到项目立项批复后,应按规定采取公开招投标或邀标等方式确定测绘单位和设计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应在全面掌握项目相关资料、实地调查并充分征求当地村民委员会和项目工程涉及农户的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土地整治规范和要求编制项目设计报告及预算书。
第十三条 受项目审批机关委托的机构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审查论证,必要时可实地踏勘复核。评审专家从土地整治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由国土、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项目规划设计审核完成后,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结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评审机构对项目投资预算进行评审。
第十四条 项目申报单位申请项目设计报告和投资预算审查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设计和预算审批申请书;
(二)项目立项批复文件;
(三)项目测绘单位和项目设计单位备案登记合格证;
(四)项目设计报告(含电子档),包括项目区实测土地利用现状图(不小于1/2000)、项目规划图或工程布置图(不小于1/2000)、土方图、项目单体工程设计图(册)、工程特征表、土地利用现状表、项目区边界主要界址点坐标表等;
(五)项目预算书(含电子档),包括项目工程量统计表和单体工程投资表;
(六)特殊工程征求意见(特殊工程主要指防洪堤、拦河坝、山塘和超出工程标准的农用桥等需征求县级相关部门意见的单体工程);
(七)项目工程建设条件调查报告;
(八)项目区测量技术报告;
(九)项目涉及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征求意见书;
(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十一)影像资料等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五条
通过项目设计和投资预算审查的项目,由负责项目审批的国土资源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设计批复,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国土部门下达预算资金。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项目实施管理的法人、招投标、公告、合同、监理、审计等制度。
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即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履行项目法人义务,组织项目实施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可委托具体的项目实施单位,但须报项目审批机关同意并备案。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项目设计批复和项目投资计划后,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纳入项目档案管理,作为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的依据。
省级项目实施方案应分别报送项目审批机关审核和项目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市级项目实施方案应分别报送项目审批机关审核和项目所在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备案。
县级项目实施方案由所在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审核备案。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依法进行招投标。省级项目工程施工应纳入市(州)级以上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依法公开招投标。施工单位拟派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必须是登记在本单位的注册建造师,且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上担任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应按照确定的工程招投标组织形式,在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确定。
第二十条 项目施工前应按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务工人员工资保障金。
第二十一条 项目开工前,项目承担单位或实施单位应组织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单位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的工程进度进行。项目建设实行月报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在每月30日前,将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质量状况等编制成月报报送至项目审批机关,市级项目须同时报送至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省级项目需同时报送至县(市、区、特区)和市(州)国土资源和同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三条 为增加项目所在地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可由当地农民完成的土地平整、小型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工程,原则上应由项目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承担工程施工。
由项目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承担施工的工程内容、工程量、投资、资金拨付方式、组织形式等需在《项目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五章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第二十四条 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核算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第二十五条 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项目资金预算编制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执行,项目预算下达后不得随意调整,严格按照预算科目及有关合同支付相关费用,不得超范围、超预算和虚列支出。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有关合同支付项目勘测费、设计与预算编制费、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等相关费用,按规定用途使用业主管理费。相应工作结束前,相关费用拨付不得超过应付金额的80%。
项目工程施工费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施工单位按照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和已拨付资金的使用情况,工程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理意见,经项目承担单位核实报送县(市、区、特区)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资金。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超过已完成工程量应付工程款的80%;项目验收合格后,根据审计结果拨付尾款。
第二十七条 项目资金实行竣工决算制度。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竣工项目结余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土地整治有关规定安排使用。因不可抗力原因而终止的工程或项目,经项目审批机关同意,可终止项目建设,进行清算处理,清算后的剩余资金按原渠道返回。
第二十八条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不得用于购建固定资产(项目配套购置的设备除外)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出借、支付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赞助和捐赠等与项目实施无关的支出,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九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应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和终止项目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追究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项目变更
第三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发生变更的,由原项目承担单位报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实施单位发生变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报项目审批机关备案。第三十一条 项目工程建设严格执行经项目审批机关批准的项目设计,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调整项目设计,确需变更的,实行先批准后变更原则,未批先变的不予认可,造成的损失自行承担。有以下情形的,可以申请变更设计:
(一)发生自然灾害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实施区域难以按照设计实施的;
(二)因其他规划调整或重点工程建设涉及项目区工程内容需要调整的;
(三)相关部门进行了局部工程建设,为避免重复建设的;
(四)工程规划和设计不合理,不能发挥工程功能作用的。
第三十二条 有以下情形的项目设计变更调整,由项目承担单位报项目审批机关批准变更:
(一)涉及项目总建设规模、位置和建设范围调整的;
(二)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生态环境保持和其它工程等各单项工程调整预算金额超过对应的原单项工程预算金额20%的;
(三)工程建设标准有降低的。
(四)预算调整在50万元以上单体工程的。
经批准的省级项目设计变更调整方案应送项目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经批准的市级项目设计变更调整方案应送项目所在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有以下情形的设计变更调整,由项目承担单位变更:
(一)项目总建设规模、位置和建设范围不变的;
(二)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和生态环境保持和其它工程等单项工程调整预算金额变化量未超过原单项工程预算金额20%的;
(三)工程质量标准不降低的。
项目设计变更调整方案报项目审批机关备案,省级项目设计变更调整方案还应送项目所在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市级项目设计变更调整方案还应送项目所在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和财政部门备案。第三十四条 设计变更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并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和预算调整方案,经项目区所涉及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户、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审核并签署认可意见后,将项目变更材料报项目审批机关审批或备案。
第三十五条 项目审批机关根据项目设计变更情况,可委托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等对项目变更调整方案进行现场复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第三十六条 设计变更申请批准或备案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设计变更调整请示或备案报告;
(二)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单位意见;
(三)项目设计批复和投资计划批准文件;
(四)项目设计变更报告(含电子档),包括项目变更前的原现状图和规划图、变更后规划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变更前后单体工程设计对比图(调整部分);
(五)项目变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比表;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变更前后对比表;
(七)项目涉及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征求意见书;
(八)影像资料等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十七条 项目设计变更累计已达2次的,或已经批准变更的单体工程,一律不得再申请变更。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八条 项目审批机关即为项目验收机关,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项目工程施工结束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项目自查工作,组织编制项目竣工材料,向项目验收机关提出验收申请。
县级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完成自查工作后向项目所在地县(市、区、特区)项目审批机关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市级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进行项目竣工核查并出具竣工核查报告,竣工核查合格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市(州)项目审批机关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省级项目在县(市、区、特区)完成竣工核查工作的基础上,项目承担单位向项目所在的市(州)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竣工检查申请,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开展项目竣工检查,并出具项目竣工检查报告,竣工检查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向项目审批机关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第三十九条 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项目,所补充的耕地必须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所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没有达到要求的不得验收;
第四十条
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包括项目承担单位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表、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三)竣工检查(核查)报告;
(四)耕地质量评定意见;
(五)相关批复文件、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及相关单位资质材料等;
(六)项目设计及预算及其变更调整方案;
(七)项目规划图、项目变更规划图及项目竣工图(含电子档);
(八)项目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九)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各项制度、会议纪要等资料;
(十)历次验收成果及结论;
(十一)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记、月报;工程量计量原始记录;质量事故记录;单体工程竣工图纸;单体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
(十二)项目监理工作报告;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监理日记、月报;监理规划、细则;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资料;
(十三)项目工程资金决算报告(非农建设项目自行补充耕地项目不提供);
(十四)项目实施前、中、后期影像资料;
(十五)其它相关材料。
第四十一条
项目验收机关收到项目承担单位上报的竣工验收申请后,可委托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等对提交的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在15个工作日内对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实地工程复核,并在完成实地工程复核后15个工作日内向项目验收机关提交工程复核报告。
第四十二条
经工程复核合格的项目,由项目验收机关在30个工作日内会同同级农业等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论中应明确补充耕地的地类、数量和质量。工程复核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验收机关责令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
第四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时,项目相关单位应向项目竣工验收组提供验收资料和验收备查资料。
验收资料如下:
(一)项目竣工报告;
(二)设计工作报告;
(三)监理工作报告;
(四)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五)工程复核报告;
(六)项目决算报告;
(七)审计报告;
(八)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九)权属管理工作报告;
(十)预验收报告。验收备查资料如下:
(一)设计文件
1、设计报告;
2、项目预算书及批准文件;
3、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成果;
(二)实施管理文件:
1、招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
2、合同文件(设计、监理、施工、工程管护等)及资质资料;
3、项目实施方案;
4、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制度;
5、会议纪要、影像资料;
6、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资料;
7、历次验收成果及结论;
(三)施工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日记、月报;
3、质量事故记录;
4、工程量计量原始记录;
5、单体工程竣工图纸;
6、单体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
(四)监理资料
1、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
2、监理日记、月报;
3、监理规划、细则;
4、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资料;
5、群众监督委员会认可意见等资料。
第四十四条
经验收合格的项目由项目验收机关下发验收意见。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核发新增耕地合格证。新增耕地指标报备按照《贵州省新增耕地指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经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对项目档案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及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明确管护责任和义务。
第八章 项目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社会监督。项目施工启动时,要在项目区显著位置按照相关规定设立标志牌,公开项目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有权检举、控告和投诉。
第四十七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明确具体的项目实施监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验收等方式,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由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委托所属土地整治机构负责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项目进行定期检查、抽查、督促和指导,并通报检查和抽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四十九条 省国土资源部门对省级各在建项目进行不少于1次实地检查,对市、县级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5%。
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省级和市级各在建项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实地检查,对县级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0%。
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所有项目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实施。
第五十条 跨市(州)流转的新增耕地项目由省国土资源部门抽查。跨县(市、区、特区)流转的新增耕地项目由市(州)国土资源部门抽查。
第五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好群众监督制度,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项目建设,成立群众代表、村组干部代表组成的群众监督委员会。单体工程报验除监理、实施单位签字外,应经群众监督委员会签字认可。
第九章 奖惩 第五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未认真履行职责,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项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资金安全的,不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的或接到整改通知后不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的,终止项目建设,进行清算处理,2年内不再安排该县(市、区、特区)新的省、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检查结果将函告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并作为考核相关单位的依据。
第五十三条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从业单位存在不良行为和记录的,记入其诚信档案进行考评;对接到整改通知后不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的从业单位,暂停其从事土地整治的从业资格,2年内不得承接新的土地整治项目,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第五十四条 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对从业单位监管不严,对存在问题不查不报的,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要给予党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按程序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五条 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的项目所在县(市、区、特区),在申报新的土地整治项目时,审批机关应予以优先考虑。
第五十六条 相关合同履行完毕后,项目审批机关组织有关单位对承担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综合业绩考评,纳入业绩登记,实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级项目相关管理办法,并报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备案。
第五十八条 非农建设项目自行补充耕地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贵州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黔国土资发〔2009〕149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内蒙古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治项目是指自治区使用中央划转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自治区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除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为的其他各类土地整治项目。
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项目审查确定和组织施工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量,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四)向重大工程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组织,分级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分组管理,各负其责。
第五条 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
(一)负责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会同财政厅下 达项目资金预算指标;
(二)组织有关专家对使用中央划转资金安排的项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论证和审查;
(三)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需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变更设计及预算;
(四)组织对使用中央划转资金安排的项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五)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工作,对全区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管。
第六条 盟市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有关专家对使用自治区下达的新增预算指标安排的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认证审查;
(二)组织对使用自治区下达的新增费预算指标安排的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参与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工作;
(四)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工作,对本地区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管理。
第七条 旗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职责:
(一)选定项目招投标代理机构,组织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确定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
(二)组织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
(三)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自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三章 项目选址
第八条 各盟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同项目所在旗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现场踏勘,选择项目地址。
第九条 项目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应具有土地整治所需的路、水、电等配套设施;
(二)建设规模:项目相对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建设规模不少于400公顷;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3%;非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净增耕地面积视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条
现场踏勘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区的现状条件,包括地类、水源、土质、土层厚度、地貌、基础设施现状等;
(二)项目区生态条件及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区四至范围和面积;
(四)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五)项目区权属状况;
(六)项目所在地群众对项目的意见。
第十一条
现场踏勘人员应将踏勘情况现场记录,形成书面报告,作为立项审查的依据。
第四章
项目审查和项目计划
与预算下达
第十二条
自治区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及资金分配因素,编制资金预算,联合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预算指标。
第十三条
各旗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按照下达资金
预算指标组织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按照审查权限报盟市国土资源局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盟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评审。
第十四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由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根据自治区审定后的有关盟市确定的实施方案单独下达资金预算。
第五章
规划设计编制及审查
第十五条
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实施的原则,严禁先施工后规划设计。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规划设计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及《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预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编制。
第十七条
规划设计单位在提交成果前,必须征求项目区群众、当地有关技术人员的意见。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划设计审查权限上报规划设计材料,上报材料一式5份,由审查权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进行评审论证。
第十九条
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
整。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与支出预算和规划设计。确需变更规划设计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一)涉及项目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或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二)不设计项目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或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或单项工程之间预算调整不超过10%的,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专家评审解决。
第二十条
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和审计制。要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施前,旗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提请当地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旗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核实项目涉及土地地类、面积、界址、权属及补偿方案等,保证地类、面积准确,界址清楚,权属合法,权属调整方案等无争议,为施工创造条件。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现场全程管理,并做好下列实施准备工作:
(一)组织招标、设备和材料采购等咨询服务;
(二)组织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委托工程
监理;
(三)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用款计划;
(四)建立工程工期、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相关制度。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项目实施准备后,提出项目开工申请报告,经项目所在旗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项目开始施工。
第二十四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项目实施有异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应负责解决;解决不了的,提请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解决;属重大问题的,由旗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研究解决。
第二十五条 工程开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召集施工、工程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和规划设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 项目施工单位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对出现质量问题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负责返修;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规划设计有差错,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招标投标
第二十七条 土地整治项目招投标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八条 土地整治项目涉及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主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投标:
(一)施工单位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主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格在8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测、规划设计、监理等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
(二)(三)项规定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第二十九条
招投标一律不设标底,只设上下栏标价。第三十条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招投标标段划分不得低于500万元。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的项目不再划分标段,项目整体投标。一个施工单位在同一个项目中只能中一个标。
评标专家由招标人在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从
土地整治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评标委员会。公务员不得以招标代表的身份进入评标委员会参加评标。
第三十一条
鼓励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地农牧民积极参与土地平整、水土保持等工程施工,使农牧民在参与项目施工中获取收益,得到实惠。
第七章 参建单位管理
第三十二条
招投标代理机构
招标人必须委托财政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招投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
第三十三条
勘测单位
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勘测单位需具备测绘乙级以上资质,并具备三年以上从事工程测量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业绩;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勘测单位需具备测绘丙级以上资质;地下水勘测单位具备水文地质勘察资质。
第三十四条
工程监理
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需具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乙级以上资质,并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土地整理或水利水电工程监理的工作业绩;项目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需具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丙级以
上资质。
第三十五条
规划设计单位需具备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或土地规划设计乙级以上资质,并具有从事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工作业绩。
第三十六条
施工单位
(一)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施工单位需具备水利水电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并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土地整理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业绩;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下的项目,条件可适当放宽。
(二)区外施工单位必须在自治区建设厅备案后才能参与工作施工。严禁中标施工单位将工程转包;
(三)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资格证书在项目承担单位原件留存。
(四)施工单位在盟市、旗县确定的设备材料集中采购供应商范围目录中选定供应商。
第三十七条
对拟参建土地整治项目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勘测、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等单位进行登记审查备案制度。拟参建单位先到盟市国土资源局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后方可参加土地整治项目的招投标。凡中标的参建单位,必须到盟市国土资源局备案。盟市国土资源局将参建单位备案情况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第八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八条
项目验收实行分组验收,行政领导、专家领衔的验收制度。
第三十九条
项目验收分为工程验收、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四十条
工程验收由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单项工程验收组成。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单项工程验收。工程验收一个月后,项目承担单位要完成财务决算,委托有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完成项目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提出项目初步验收申请。
第四十一条
盟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和使用中央划转资金安排的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旗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其他土地整治项目初验。初验合格后向有验收权的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四十二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项目和使用中央划转资金安排的土地整治项目的竣工验收;盟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其他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
第四十三条 旗县国土资源局在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将项目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所在地村委会。项目所在地村委
会要制定项目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工程能长久利用。
第十章
项目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
第四十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
第四十五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每年组织人员对全区土地整治项目审批、实施管理、制度执行和建设成效等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下新增费分配指标挂钩。对挪用、滞留项目资金的旗县(市、区),下将核减或取消资金分配指标。
第四十六条 各盟市国土资源局每年要对本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第四十七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每年组织考评委员会议,对参加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勘测、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等参建单位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分这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及格,考评结果纳入诚信考评记录。根据考评结果,评为优秀的单位在项目招标中专家打分可加10分,良好的可加5分,合格的不加分,不合格的3年内不得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
第四十八条 对干扰土地整治项目承建单位确定、弄虚
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档案管理
第四十九条土地整治项目档案资料是指从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实施管理、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各阶段所形成的文件、图件、表格、声像等所有记录资料。
第五十条 旗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整治项目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并配专人管理。
第五十一条 各承建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备案工作,在单位工程验收后及时移旗县国土资源局。
第五十二条各旗县国土资源局在竣工验收前形成完整的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档案资料。项目竣工验收后,旗县国土资源局按规定向盟市国土资源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交备案资料。
第五十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局按国土资源部有关土地整治项目报备规定,及时向国土资源部报备。
第十二章
附则
本办法颁布后,《内蒙古自治区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废止。
第五十四条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按《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十五条 项目竣工验收、业绩考评等细则,另行制定。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