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0:2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

第一篇: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试行)(2009年7月29日 津高法发[2009]9号)发布时间:2010-05-27 10:44:17

为增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执行公开、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执行公开的范围及方式

1、人民法院应依法向执行案件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公开案件执行各个环节和有关信息,但下列事项除外:

(1)涉及国家秘密的;

(2)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

(3)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公开的其它事项。

2、执行公开可通过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媒体公布以及通知、公告、告知等方式进行。须由执行人员告知的,一般采取书面方式;采用口头方式的,应当制作笔录。

二、公开立案条件及收费标准

1、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应以设置电子触摸屏、展示牌,发放诉讼(执行)须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和启动程序。

2、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立案申请时,应当书面告知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及可能存在的执行风险。

3、经立案审查,依法予以立案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执行费用的收费标准和根据以及执行费减、缓、免交的条件和程序;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裁定书送达申请人,裁定书应载明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和理由。

三、公开承办人及联系方式

1、执行案件受理后,应当及时将执行案件承办人、合议庭成员及联系方式告知双方当事人。执行中更换案件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的,应当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

2、人民法院应当采取设置值班电话、电话录音、财产线索举报专线等方式,与案件当事人随时保持联系。

四、公开财产调查

1、对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财产状况,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

2、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有义务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对财产线索进行调查后,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

3、对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告知申请执行人。

五、公开强制措施

1、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的,应当将有关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当事人。

2、人民法院采取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的,应当向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相对人出示有关手续,并说明理由及法律依据。对被罚款、拘留人员,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文书中告知其享有的救济权利及途径。

3、人民法院可采取媒体曝光、在征信系统中记录等措施,向社会公众公开被执行人未履行债务的情况。

六、公开财产处置

1、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入选法院评估、拍卖等中介机构名册的条件、程序等,并向社会公布入选的中介机构名单。

2、人民法院拟委托评估、拍卖或者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应当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以公开的方式选定评估、拍卖机构。评估结束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送达评估报告。拍卖、变卖要依法公开进行。拍卖、变卖结束后,应当及时将结果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3、人民法院在办理参与分配的执行案件时,应当将被执行人财产处理方案、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告知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

七、公开执行听证

1、对下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执行事项,应当公开听证:

(1)执行复议案件;

(2)案外人异议案件;

(3)申请不予执行的案件;

(4)当事人对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有异议的;

(5)多个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案件;

(6)申请执行人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异议的;

(7)申请执行人对人民法院依职权终结执行有异议的;

(8)上级法院在审查执行监督案件中发现下级法院的执行可能不当或有错误,认为有必要听证的;

(9)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听证的其他案件和重大执行事项。

2、人民法院决定公开听证的案件,应当告知听证参加人听证的事由、时间、地点和听证合议庭组成人员及承办人,并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义务。

八、公开执行结果

1、对中止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应当制作裁定书。裁定书应说明中止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理由、法律依据、恢复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2、终结执行应当制作裁定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裁定书应当说明终结执行的理由、法律依据。

3、对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执行行为或执结案件的,应当及时向申请执行人说明原因。

九、公开接受查询

1、申请执行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查询案件的下列情况:

(1)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情况;

(2)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证据或执行线索的调查和执行情况;

(3)人民法院依职权所调查的关于被执行人工商登记、产权登记、储蓄存款等方面的情况;

(4)因人民法院裁定再审而中止执行的,其相关的法律文书材料或担保材料;

(5)人民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有关材料和担保情况;

(6)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情况;

(7)执行款物的交付情况;

(8)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查询的其他事项。

2、被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查询案件的下列情况:

(1)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书和举证材料;

(2)执行标的额计算的依据、方式等情况;

(3)被查封、扣押财产的保管、评估、拍卖等情况;

(4)执行款物的交付情况;

(5)申请执行费、实际支出费用的计算情况;

(6)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查询的其他事项。

3、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查询与其权利义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

4、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申请查阅执行卷宗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查阅、抄录、复制执行卷宗正卷中的有关材料。

5、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电话、来信、来访等方式进行查询。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以告知或发函等形式向其说明情况。

6、加强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全面、准确、及时地录入执行案件信息,为社会公众查询相关信息提供便利。

7、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作用,热情主动地为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查询执行案件情况及有关信息服务。

十、公开接受监督

1、人民法院要主动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协报告执行工作,自觉接受领导和监督。

2、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执行工作重大事项、规章制度等。

3、积极探索邀请检察机关人员和执法监督员参与、监督执行等新方式,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十一、其他规定

1、全市各级人民法院要将落实执行公开制度情况纳入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和执行工作考核体系。对违反本规定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案件执行信息的,依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2、本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执行公开和告知的规定》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行执行公开和告知的规定(试行)

(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07次会议讨论通过)

为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权行使的监督,保障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案件执行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或者向执行当事人告知,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条下列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一)执行费收取依据;

(二)执行款专用帐户;

(三)法院内部监督执行工作的部门和联系方式;

(四)其他需要向社会公开的情况。

第三条下列情况应当在执行开始时告知执行当事人:

(一)执行案件案号;

(二)承办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三)执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和申请执行权利无法实现的风险;

(五)其他需要向执行当事人告知的情况。

第四条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告知执行当事人:

(一)对被执行人申报、申请执行人举证、社会举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核查情况;

(二)查找、控制、处分被执行人财产的情况;

(三)委托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的事由,现执行法院及联系方式;

(四)对执行当事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告知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采用口头形式告知的,执行人员应当制作笔录或者记录备案。

第六条执行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告知的,执行人员应向执行机构主要负责人报告,并记录备案。

第七条对执行当事人的询问请求,执行人员应当耐心接待,及时答复,并视情记录备案。

第八条对应当公开或者告知的情况不予公开或者告知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九条本规定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天津市司法局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天津市司法局 《关于保障律师依法履职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法官与律师新型关系,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 法官与律师共同肩负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使命,应当把忠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正当交往、良性互动,在司法活动中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共同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条 全市法院和广大法官要充分认识律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为律师依法履职创造良好司法环境。律师应当支持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尊重法官的审判活动和裁判结果,积极维护司法权威。

第三条 法官应当尊重律师依法接受委托代理的权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干预当事人聘请律师,不得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为当事人指定律师,不得要求当事人更换律师。

第四条 律师进入法院(含派出法庭)一般免予安全检查,出示律师执业证(法律援助律师出示律师工作证)后即可进

—1—

入。律师出庭履行职务应当出示律师执业证(法律援助律师出示律师工作证)、出庭通知书等证明材料。如因情况特殊,确需进行安全检查的,承办法官需提前向律师及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进行特别提示。

律师不得携带违禁品进入法院,违反规定的由相关法院、司法局、律师协会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罚。

第五条 审判活动中律师遭遇当事人及其亲属等人员谩骂、侮辱、诽谤、威胁、人身伤害的,法官及司法警察应当立即制止并依法处理,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肇事者依法给予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司法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贯彻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明确立案所需材料和立案工作流程标准。判决宣告前律师递交诉讼材料的,除及时登记并由律师签字确认外,还应当出具收据或回执。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应当一次性口头或书面告知。

第七条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审判流程信息查询平台等方式,让律师及时了解案件审理进度等情况。对案件审限变更等重要程序信息,应当按有关规定在三个工作日内告知当事人及律师。

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阅卷权。律师接受委托后需要阅卷的,应当及时提出阅卷申请。法院收到阅卷申请后,应当当时安排阅卷,无法当时安排的,应当作出说明并于三个工作日内安排阅卷,不得限制律师阅卷的次数

—2—

和时间。律师应当及时完成阅卷。申请查阅已归档案件卷宗的,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办理。

人民法院应当为律师依法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含拍照、扫描等)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所。有条件的法院可以设立阅卷室。律师复印案卷材料,法院不得收取除工本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复制材料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免收或者减收。

第九条 律师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合议庭或独任法官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于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依法不予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按规定向律师说明理由并记录在案。

在民商事案件、执行案件领域,对于银行账户、登记资料、权利凭证、出入境记录等书证、电子数据以及视听资料、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证据,可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探索建立向当事人的委托律师签发调查令制度,不断健全配套机制、细化操作流程。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安排开庭日期,应当便利律师出庭履职。开庭日期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因特殊事由需要变更开庭日期的,一般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及律师。

律师应当严格遵守开庭时间,确因开庭时间冲突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开庭的,一般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向案件承办法官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依据,由合议庭或独任法官作出是否改期的决定。

第十一条 法官和律师均应遵守庭审礼仪,做到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不得使用侮辱或其他有损他人人格、尊严的—3—

言辞。法官应当认真倾听律师的发言,律师应当积极配合法官顺利完成庭审工作。

第十二条 律师应当严格遵守法庭纪律,不得携带与案件审理无关的录音、录像等设备进入法庭,不得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私自录音、照相和拍摄庭审视频。律师私自拍摄庭审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或将私自拍摄的庭审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上传网络媒介的,按违反法庭纪律处理,由相关法院、司法局、律师协会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律师在案件审理中获取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保密信息,不得随意传播,不得泄密。对违反本条规定的,由相关法院、司法局、律师协会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 法庭调查阶段,法官对律师提供的证据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查认定,对于不予采信的证据,应当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予以回应。

律师应当依法举证、质证,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不得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证。

第十四条 庭审过程中法官应当平等对待公诉人、辩护律师和代理律师,依法保障各方陈述、辩论、辩护的权利。除明显与案件无关、发言重复等影响庭审效率、故意扰乱法庭秩序或另一方提出合理异议外,不得随意打断或制止一方发表意见。

律师发表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应当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和主要事实,突出重点,具体明确,用语规范。

—4—

第十五条 法官应当充分考虑律师的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对律师发表的意见予以采纳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阐述;不予采纳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依法将裁判文书送达当事人的同时,也应当及时送达辩护律师、代理律师。送达时律师不得拒收、拒签。

第十七条 案件宣判以后,律师对裁判结果提出异议的,法官应当给予判后答疑。对于法官的解释,律师应当准确地传递给当事人,不得随意歪曲和误导。

第十八条 律师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调解工作,合法合理提出调解意见,引导当事人以调解方式及时有效解决矛盾纷争。对于专业性强、涉案人数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可以由市律 师协会组织或推荐律师参与调解工作。

第十九条 积极发挥律师在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中的作 用,推动建立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探索建立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涉诉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律师应当积极参与法律志愿者服务,通过向当事人提供专业意见、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第二十条 律师不得通过网络等媒体渠道对案件进行恶意炒作,不得唆使当事人闹访、缠访、滥诉。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为律师更衣提供便利,具备条件的法院可以设立律师更衣室。鼓励律师开庭穿着律师袍,不便穿着律师袍的,也应当着装整洁庄重。

—5—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开发律师身份识别验证系统,为方便律师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十三条 市高级法院、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工作情况,研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其他需要沟通的重大事项进行会商。

第二十四条 加强法官与律师之间的业务交流,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学术研讨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五条 法官发现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时,应当通过本院纪检部门及时向司法局和律师协会反馈。律师对于法官的违法违纪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可直接向法院纪检部门或者通过司法局、律师协会向有关法院反映情况。

第二十六条 法官与律师应当正当交往、良性互动,严格执行《法官法》、《律师法》及有关规定,自觉遵守办案回避、保密等工作纪律,坚决抵制介绍案件、单独会见、吃请送礼、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现象,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第二十七条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6—

第四篇:2010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8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少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市法院审判执行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开展大调解活动、解决涉诉信访、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建立涉台诉讼协调机制、先行先试融资租赁司法政策等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收各类案件176928件,审(执)结179675件(含旧存),诉讼标的总额338.4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09%、3.23%和54.51%。

一、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法院领导带队,深入滨海新区和300多个企业、街镇走访调研,针对金融危机引发的涉诉问题,确定工作重点,落实20项应对措施,全力服务“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

——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主动开展司法帮扶活动。制定指导意见,合理确定违约责任,慎用强制措施,加强调解协调,对暂时有困难的涉诉企业尽力帮扶,妥善审结经贸、建设工程等商事合同纠纷32538件。排查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妥善审结各类金融纠纷案件14921件,同比上升36.59%。向最高人民法院争取到保障租赁物安全和认定合同效力两项先行先试司法政策,使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解决了影响融资租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性法律难题。妥善审结7626件劳动争议案件,主动与市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构建劳动争议四方联动协调机制,诉前化解数万件同类纠纷,稳定职工队伍,保障企业发展。配合市国资委和区县政府做好职工安置、财产变现,妥善审结企业破产、清算、股权转让等案件165件,同比上升6.45%,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农村改革创新,妥善审结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纠纷798件。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召开企业家、专家、作家与法官座谈会,研究解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新问题,制定保障和服务自主创新的15项具体措施。创新知识产权审判方式,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和平区法院设立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知识产权审判庭。妥善审结天津钢管公司商标案、米其林商标案、微软公司软件保护案和中国音著协KTV使用权纠纷案等知识产权案件267件,同比上升15.09%。

——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促进依法行政。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妥善审结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利益的行政案件2398件,审查和执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848件,保障重点工程、市容环境整治、小城镇建设等顺利进行。召开全市法院探索化解行政争议新机制座谈会,制定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指导意见,加大调处力度,一审行政案件调撤率26.29%。积极为制定行政规章和规范行政行为提供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纠纷。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案件、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分别下降42.46%和40.5%。

——切实加强涉外、涉港澳台和海事海商审判工作,促进开发开放。与市台办召开推动会,在全国率先建立预防化解涉台纠纷诉讼协调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妥善审结涉外、涉港澳台纠纷188件,同比增长62%。加强环境与水资源司法保护对策研究,同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环境司法天津论坛。与环渤海地区法院制定八项协作机制,增设包头市内陆无水港巡回审判点,发挥滨海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审结海事海商案件931件,同比上升8.26%。

二、坚决落实硬任务,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依法打击犯罪,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国庆安保、平安天津建设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056件,判处罪犯11390人。其中,杀人、抢劫、绑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案件2548件,涉毒犯罪案件217案363人,金融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传销、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案件188件,盗窃、抢夺等犯罪案件2441件。推进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200件。试行量刑规范化改革,确保量刑过程公开透明。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死刑核准率达到98%,位居全国前列。扩大非监禁刑适用范围,对初犯、偶犯、未成年犯中罪行轻微的人员,依法从轻处理,共判处管制182人,缓刑2977人,依法免于刑事处罚211人。确保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依法对13名被告人宣告无罪。完善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依法减刑、假释8451人。保障刑事被告辩护权,依法为247名被告人指定律师。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减少犯罪。参与证券、反洗钱、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监管工作机制,维护金融安全。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矫正档案,开展判后回访、跟踪考察和帮教工作。选派优秀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以案讲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深入企业、村镇、社区,举办法制讲座370余次。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广泛开展大调解活动,化解民间纠纷。召开全市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建立调解考评激励机制,明确诉讼各环节的调解职责和要求。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对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刑事自诉、行政和执行案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调解协调。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到58.05%,同

比上升5.83%。与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房管、卫生、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建立各类民间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使大量矛盾化解在诉前和萌芽状态,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法院案件大幅上升的势头,收案增幅同比下降19.81%。

——大力加强涉诉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推行判后答疑、信访评估、责任倒查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落实首问负责制、院庭领导接访制,化解初信初访。实行领导包案,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听证会,教育疏导并注重解决实际困难,逐案解决重信重访。2009年,初信初访同比下降54.4%。排查重信重访460件,办结化解率86%。进京非正常访下降87%。

——高度重视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防范群体性突发事件。举办反恐专题讲座、观看警示录、通报典型案例,增强干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加大案件中不稳定因素排查、评估、化解力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稳控措施。与看守所、监狱密切配合,加强刑事提押、看管、庭审的安全防范。制定突发紧急事件处置预案,完善调警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安全。

三、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努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依法保障民计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涉诉难点问题。

——方便民生案件诉讼,解决告状难。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办案,建立小额债务速裁机制,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涉民生案件,快立、快审、快执行。及时审结民间借贷、损害赔偿、相邻关系、医疗、住房、物业、供热等民事案件41372件,同比上升22.56%。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审结婚姻、赡养、抚养、继承等案件16001件,同比上升4.78%。

——集中清理执行积案,解决执行难。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市委政法委直接领导和28个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下,加强执行联动,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连续拼搏奋战,执结疑难复杂积案8120件,并按规定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进行清理,为期一年的清积活动走在全国前列。建立健全审执衔接、分权运行、执行公开、规范管理、考评激励和内外联动等16项执行工作制度,规范执行秩序,提高执行效率。全年共执结案件46105件,结案率达到88.46%,未结案减少22.57%。

——依法审理申诉、申请再审、抗诉和国家赔偿案件,解决申诉难。积极办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3142件,进入再审程序纠正的187件。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抗诉案件108件,改判、调解等56件。调整国家赔偿审判工作职能,推行听证制度、加大调解协调力度,妥善审结国家赔偿确认案件39件,国家赔偿案件9件,决定赔偿3件,赔偿标的额16.12万元。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被害人救助基金。建立基金管理制度,规范救

助程序,依法对特困刑事被害人、执行申请人及涉诉信访群众实施救助,共办理救助225件。确保经济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共缓减免诉讼费144.48万元。

四、创新法院工作机制,努力满足人民新期待

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创新法院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公正司法水平。

——完善诉讼服务工作机制。我市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诉讼服务中心,2009年进一步整合了诉讼指导、诉前调解、速裁案件、材料收转、案件查询、联络法官、判后答疑、信访接待、排查预警等便民服务功能,实现了由接待联系向解决问题、主动服务、综合管理、机制运行的转变。在法院与群众之间构筑起多功能、综合型、全方位、一站式为民服务的工作平台,使司法为民细化、量化、常态化。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和市领导,以及理论界、新闻界和人民群众都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全年,各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22.4万人次,提供判后答疑、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17.6万人次,诉前调解3100余件。

——完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审判委员会管理职能,加大对新型、疑难、敏感案件的监督指导,统一裁判尺度。完善案件质效指标体系,制定案件质量评查规则和裁判文书技术规范,细化评查标准,使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化、机制化。加大办案流程监管力度,推行均衡结案制度,开展“百日结案竞赛”活动。全市法院办案质量和效率呈上升态势,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发回、改判分别下降4.07%和16.37%。未结案下降13.26%。

——完善“阳光司法”工作机制。推行“阳光审判”、“阳光执行”,公开立案、审理、执行等信息,简化案件旁听审批手续,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执行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司法公信力。采取院庭长接待、开通热线电话、网络信箱等方式,加强民意沟通。完善人民陪审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全年共有746名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案件4621件。

——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坚持院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选派审判骨干充实加强基层法院。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向法庭一线流动。召开全市人民法庭建设推动会,完成25个人民法庭的重建立项和规划设计,7个人民法庭建成并投入使用。制定为期三年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发三级法院应急指挥系统。适应新区行政区划调整,积极筹划滨海新区法院体制改革。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公正司法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党建促队建,强班子带队伍,努力争创全国一流法院。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认真组织干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警对司法人民性的认

识,促进了执法思想、司法理念和审判作风的转变,增强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全市法院开展向因公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一等功荣立者、青年法官刘涛同志学习活动,比学先进,争创一流,涌现出55个先进集体,307名先进个人。

——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议事规则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举办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读书班,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带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公开选拔,使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法官走上领导岗位,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生机与活力。

——狠抓司法能力建设。以提高法官政治和政策水平、化解矛盾和做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市高院组织有关金融危机、能动司法等高层专题讲座9期。举办海商法、公司法、执行、调解等业务培训55期,培训1376人次。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审判理论研究,营造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法院,22篇调研及应用法学成果在全国获奖。安排新晋升的法官、新招录的大学生到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办案一线锻炼,增长才干。全面推行执法业绩档案。评选办案能手、调解能手、零信访标兵,一名副局级专职审委会委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以开展“廉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五个严禁”,在全国高级法院中率先开通举报专线和举报中心网站,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完善巡视工作机制,加强对各级法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干警日常行为风纪的检查监督。突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完善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回复程序,加大查处力度。全年立案查处违法违纪6人。

2009年,我们认真贯彻《监督法》,进一步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市高院先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贯彻民事诉讼法、维护稳定、公正司法等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和要求。完善联络工作机制,落实高、中级法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面联系制度,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聘请代表、委员担任执法监督员。邀请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活动,视察法院执行、诉讼服务等工作。健全交办事项登记、督办、查处等制度,办理市人大重点交办事项11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提案和来信54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天津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知,这是各级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的结果,是政府有力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法院工作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有的法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不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有的法官审判作风还不端正,个别法官存在违法违纪现象;有的法官司法能力不强,适应新情况、解决诉讼难题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滨海新区法院体制需要进一步创

新;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仍很突出,经费保障和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是天津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跨越的关键之年,也是法院工作争创全国一流的关键之年。全市法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和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和“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实现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取得新进展。强化能动司法,把法院工作摆到天津发展大局中谋划,妥善审理和执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案件,全力服务市委提出的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依法保障“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

二是要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宽严相济、打击与预防犯罪并重,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司法为民,依法保障民计民生,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多方联动大调解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三是要在创新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着力创新审判管理、执行、涉诉信访、便民诉讼、“阳光司法”和接受监督等机制。加快滨海新区法院改革。从强化一审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推进信息化和监督指导等方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四是要在强化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全面加强法院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廉政和文化建设。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水平,确保审判权、执行权干净有效运行。努力争当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排头兵。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人民法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代表大会各项决议,全力做好人民法院工作,以一流的司法业绩,为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关于执行程序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

(2018年7月)

问题一:关于网络司法变卖程序,应适用先到先得规则,还是适用再次竞价的规则?

处理意见:适用再次竞价规则。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变卖方式处置财产的,参照本规定执行。本规定对网络司法拍卖行为没有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司法拍卖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做好网络司法拍卖与网络司法变卖衔接工作的通知》【法明传(2017)455号】第六点:“关于网络司法拍卖变卖流程问题。变卖期开始后,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即可以出价。自第一次出价开始进入24小时竞价程序,其他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可在竞价程序内以递增出价方式参与竞买。竞价程序内无其他人出价的,变卖财产由第一次出价的竞买人竞得;竞价程序内有其他人出价的,变卖财产由竞价程序结束时最高出价者竞得。变卖成交的,竞价程序结束时变卖期结束。”该明传这一内容明确了对网络司法变卖程序适用再次竞价规则。

问题二: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第三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由第三人为该协议的履行提供担保,该担保是否属于执行担保?

处理意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构成执行担保:由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该担保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且由执行法院审查许可;担保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担保的,应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主要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七十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供执行担保的,可以由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也可以由他人提供保证。担保人应当具有代为履行或者代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他人提供执行保证的,应当向人民法院出具保证书,并将保证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的,应当参照物权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执行担保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根据上述规定,执行担保必须具备相应条件:须由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该担保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且由执行法院审查许可,担保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担保的,还应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如果执行和解协议中第三人所作的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仅是向执行案件当事人作出的,则该执行和解协议具有民事担保合同性质,不属于执行担保。

问题三:主债务人破产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主债权停止计息的效力是否及于担保债权,担保责任是否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

处理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停止计息”的规定,仅适用于进入破产程序的主债务人,不适用于担保债权。担保责任范围应为基于担保合同产生的担保债权,不应仅限于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申报的对主债务人的破产债权。

主要理由:司法实践对此问题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担保责任应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主要理由是,基于担保责任的从属性,担保责任范围不应大于主债权。债权人所享有的主债权范围为破产债权时,作为担保人所承担的担保责任亦应为破产债权。第二种观点认为,担保责任不应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主要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是法律针对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作出的特殊规定,担保人的责任范围应依据担保合同进行确定,因此,利息、违约金等不因主债务人破产而停止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范的是破产债务人与债权人的破产法律关系,除非破产法有特别规定,担保人对破产债务人的担保责任应当适用担保法律规定,不受破产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关于破产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停止计息的规定,是对破产债权数额的限制,并不能因此推导出破产受理之后的利息债权的消灭,该债权实质上仍然存在,只不过无法在破产程序中得到保护。

担保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为了预防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风险,以期在债务人不能清偿时债权人能从担保人处获得救济。债务人破产本身就是担保人所要承担的担保风险,除非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主债务人破产情形下减轻或者免除担保责任,否则担保人即应对担保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打破当事人的约定,把担保责任限定在破产债权范围,亦与担保制度的目的和当事人的初衷相违背。

对此,法律和司法解释均作出相应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保证期间,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债权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问题四: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查封、扣押机动车辆,是否应当限制该机动车辆年检?

处理意见:考虑车辆拍卖成交后的过户问题,应慎重采取限制被查、扣机动车年检的强制措施。

主要理由: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联合颁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2012第12号令)规定:机动车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应当强制报废。执行法院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明确要求“不予定期检验”的,相关机动车辆因不能按期送检可能被强制报废,解封后也不能正常使用,拍卖成交后也不能正常过户。我院曾就相关问题向广东省公安厅发出《关于商请处理肇庆中院查封车辆过户问题的函》【(2018)粤执协5号】,2018年6月4日,广东省公安厅函复我院(《关于查封车辆过户问题的复函》粤公函字[2018]660号),一是建议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规范拍卖机动车行为。拍卖前应向车籍地公安机关核实相关机动车状态,对逾期未检验需强制注销的车辆申请恢复正常状态后再委托拍卖。如无法恢复的,应当在委托拍卖时将机动车状态等相关情况向拍卖人及竞买人说明。二是建议我省各级人民法院慎重使用“不予定期检验”的强制措施。因此,各级人民法院在查封、扣押和处置机动车辆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建议,避免拍卖成交后不能过户。

问题五:报请跨省异地执行是否需具备“三个以上被执行人或者三处以上被执行财产在省外”或者“经委托被退回”的条件?

处理意见:不需具备上述条件。

主要理由: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执行法院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应当将案件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执行案件中有三个以上被执行人或者三处以上被执行人财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以外,且分属不同异地的,执行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报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异地执行。”我院2012年5月16日粤高法【2012】184号《关于规范省外异地执行和退回委托执行审批案件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第4点规定,存在多次委托省外执行被退回的,可以批准异地执行。上述司法解释和我院文件规定了跨省异地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上述规定在执行中,2015年8月27日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全国法院暂时不要委托,一律采用协助执行和事项委托方式来处理。我省法院反映,在此之后全国其他法院不再接受外省法院全案委托执行。为推进案件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和执行工作需要,案件需跨省异地执行报请我院批准,可以不要求必须具备上述条件。但是,原则上要通过执行指挥平台以事项委托方式为主,经批准异地执行的要注意执行安全,积极协调异地法院协助执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异地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非处分性执行措施,无须报请我院批准。

问题六:异议人以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通过网络询价方式确定房屋、车辆等财产拍卖保留价违反评估程序,主张重新评估的,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

处理意见:不予支持。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可以不进行评估。”对于房屋、车辆等财产,通过税务机关、房管部门及相关大数据平台等具备条件的评估、询价系统,以网络询价方式确认司法拍卖的起拍价,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且通过网络询价进行估价只是辅助执行法院确定拍卖保留价的手段,最后的成交价格仍需由市场检验而非由询价的结果确定。故异议人以执行法院通过网络询价方式确定司法拍卖保留价违反评估程序为由请求重新评估的,不予支持。

问题七:执行法院作出移送破产审查决定后,对于长期存放将产生大额费用的机械设备等动产,能否在执行程序中予以处置,以防止场地、保管等费用的增加?

处理意见:可以依法处置,但所得价款暂不作分配。主要理由:如果机械设备长期存放会产生巨额的保管费、场地占用费,将导致财产价值贬损甚至会导致财产处置所得款不足以支付保管费用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8条规定:“执行法院作出移送决定后,应当书面通知所有已知执行法院,执行法院均应中止对被执行人的执行程序。但是,对被执行人的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执行法院应当及时变价处置,处置的价款不作分配。受移送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七日内,将该价款移交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规定:“案件中止执行裁定作出后裁定受理破产前,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持续保管费用过高可能影响债权受偿、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败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和宜先行处置的财产,应及时予以变价处置并提存变价款。”因此,上述机械设备属于前述规定中持续保管费用过高可能影响债权受偿、不宜长期保存的财产,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先予处置变价,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切实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问题八: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及破产申请受理后,正在进行的执行异议审查程序应当如何处理? 处理意见:1.对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提出的执行标的异议,在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后,应当中止审查。裁定驳回破产申请后,恢复审查;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案外人同意撤回异议申请的,予以准许;案外人坚持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2.对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提出的执行行为异议,如果异议的审查结果与破产清算程序直接相关,应当裁定中止审查;裁定驳回破产申请后,恢复审查;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异议人同意撤回异议申请的,予以准许;异议人坚持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其他执行行为异议则不受移送破产的影响,可以继续审查。

主要理由:

首先,执行标的异议审查的核心,是案外人对执行法院控制处分的标的物有无所有权或者其他足以阻止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据此裁定是否中止执行标的物。《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第六条规定,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管理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债务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第七条规定,对债务人财产已采取保全措施的相关单位,在知悉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有关债务人的破产申请后,应当依照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及时解除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因此,在破产申请受理后,执行法院应当中止执行标的物,执行标的异议所指向的执行标的物已依法转化为破产程序中的债务人财产,故执行标的异议亦不得继续审查,应当准许案外人撤回异议申请,案外人坚持提起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应另行在破产程序中提出,由破产受理法院依法处理。

其次,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主要是判断执行行为的合法性。一般情况下,由于执行行为异议审查具有相对独立性,移送破产及破产受理后,执行实施程序虽然应当中止、终结,并不影响异议程序中对执行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判断。但是,由于执行行为异议所涉范围广泛,有的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结果将直接影响破产程序中的破产清算。例如被执行人以债权消灭、丧失强制执行效力等执行依据生效之后的实体事由提出异议,直接涉及破产债权的确认。对于此类执行行为,亦应适用中止、驳回异议申请或准许撤回申请等处理方式,避免执行异议程序与破产程序发生矛盾冲突。

问题九:被执行人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二十八条还是第二十九条?

处理意见:应当区别案件不同情况,选择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或者第二十九条。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合法占有该不动产;

(三)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价款且将剩余价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执行;

(四)非因买受人自身原因未办理过户登记。”第二十九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名下的商品房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所购商品房系用于居住且买受人名下无其他用于居住的房屋;

(三)已支付的价款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

上述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是对无过错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的保护条件,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是对房屋消费者物权期待权的保护条件。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两点:一是申请执行的债权都是金钱债权,二是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五点:一是保护的对象不同。前者为买受人,后者限定买受人为消费者。二是异议指向标的物不同。前者是为不动产,既包括一手居住用房,也包括一手商住用房,还包括二手房,以及其他不动产。后者限定于房地产经营者所开发的居住商品房即一手住宅,且系买受人唯一居住用房。三是占有的状态不同。前者要求查封前已合法占有,后者不要求占有。四是对付款要求不同。前者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已按合同付款并将余款交付执行,后者仅要求已付款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五是过错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买受人无过错,后者未要求。

问题十:被执行人就执行法院对其名下涉案财产的查控措施提出执行异议、复议,复议审查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执行法院据此解除对复议申请人名下涉案财产的查控,但复议申请人拒绝撤回复议申请,对此情况应作何种处理?

处理意见:裁定驳回复议申请。

主要理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行为异议和复议案件的会议纪要》第8点规定:“下列不属于执行行为异议,应分别情形予以处理:(1)异议人异议的违法行为在立案审查期间已经纠正的,告知异议人纠正情况;……上述情形,异议人坚持提出异议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申请。”第20点规定:“执行法院对执行异议案件,经过审查,按照下列情形,作出执行裁定:……(4)审查期间执行行为纠正的,裁定终结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没有规定终结审查这一结案方式,故可参照该纪要第8点关于“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申请”的方式处理。

问题十一:被执行人除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可否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处理意见:执行法院裁定提取被执行人的相应工资收入并通知协助执行,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规定的其他条件,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

(四)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

(五)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执行法院已对被执行人唯一可供执行的财产即固定工资采取了执行措施,又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不具备继续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条件和必要,可以参照上述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问题十二:申请执行人申请不处分已查控的财产的案件,执行法院能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处理意见:不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基本条件,是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不处分被执行人财产,不属于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不得以此为由终结本次执行。但是申请执行人可以撤回执行申请,执行法院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裁定终结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暂缓处分被执行人财产,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问题十三:没收财产、罚金等刑事财产刑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适用何种结案方式?

处理意见:被处没收财产的被执行人,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的,裁定终结执行;有可执行财产但暂不能处置的,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被处罚金的被执行人,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关于没收财产,2014年11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执行刑事裁判生效时被执行人合法所有的财产。”没收财产在执行程序中应注意两点:一是主体上,限定于被执行人个人所有的财产。二是时点上,应当执行刑事裁判生效之时的被执行人已有财产,对被执行人的现有财产实行没收,不得将刑事裁判生效后被执行人所取得的财产予以没收。因不能确保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为便于以后发现财产时可依职权恢复执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裁定终结执行。

若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但暂不能处置的,可以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关于刑事财产刑为罚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根据该规定,被执行人的履行义务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查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发现财产后恢复执行进行追缴。

问题十四: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时,尚未取得生效裁决的当事人能否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以预留份额的方式参与分配?

处理意见:尚未取得生效执行依据的当事人,不能申请参与分配,但优先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人除外。此外,优先债权法院接受首先查封法院移送财产处分后,在满足优先债权之后,在分配程序中应当对首封债权预留相应份额。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上述执行依据是指已经生效的裁决或其他可以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包括在内。但该条第二款又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故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即使未取得或所取得的判决或其他裁决尚未生效,仍然可以参与分配。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首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批复》第三点规定:“……优先债权执行法院对移送的财产变价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分配,并将相关情况告知首先查封法院。首先查封债权尚未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应当按照首先查封债权的清偿顺位,预留相应份额。”按照该规定,首先查封债权可以以预留份额的方式参与分配。

问题十五: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裁定终结执行。长期履行的期限如何掌握?

处理意见: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相关规定,长期履行的期限可按6个月掌握。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近期执行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法[2018]141号)第三点关于和解长期履行案件的报结问题规定: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以终结执行方式(选择“和解长期履行”情形)报结;对该种情形终结执行的案件在报结时可以不作必须解除强制执行措施的要求;因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可以恢复执行方式立案。该规定中的“长期”为多长时间未作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履行期限超过6个月,该期限将跨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6个月的法定执行期限。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近期执行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以终结执行方式报结”规定中的“长期”,可以按6个月把握。即当事人达成和解,履行期限超过6个月的,可以终结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下载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纠纷经验总结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有关问题的经验总结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我院与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确保执行公正,根据《......

    环境保护执行规定

    环境保护执行规定 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的计划管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力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特制定本规定。 一、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一)......

    村干部执行“十项规定”公开承诺书(样例5)

    村干部执行“十项规定”公开承诺书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禁令”和区委“二十五条”细则,切实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津政令第12号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已于2003年11月2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戴相龙 二OO三年十二月一日 天津市......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第50号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已于2012年1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5日起施行。 市长黄兴国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 1 — 天津市工伤......

    天津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天津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04年3月25日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六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

    天津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天津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津政令第 24 号) 《天津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已于2009年11月30日经市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0日起施行。 市 长 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