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区别
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区分
主观主义
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从根本上意义讲,教条主义就是一种僵化的态度。其外在表现:要么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某种理论、观点、教义乃至只言片语);要么是用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僵化地规矩和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实践。两种表现所内涵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僵化。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对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於对於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於单纯的逻辑推理。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欧洲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根据理性主义的说法,哲学应经由思考和演绎推理而得出结论。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经验主义通常做为形容词与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起出现,用来表示通过主观臆断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形式主义
1.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
2.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即从构成美的个别因素和艺术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来检验。
3.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在表现形式上则因侧重点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属于形式主义流派。这些流派与现代的抽象艺术有区别。前者基本上仍
以现实事物作为临摹对象,而后者却是所谓“没有表现的对象”或非写实图形的自由组合。官僚主义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联系:二者产生的根源是共同的,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主观出发,行为上都是不问具体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要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一刀切,瞎指挥,都是主观主义的工作和思想方法。二者的结果相同,都必然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失败。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是生于官僚主义而且是应付官僚主义的最简单的手段。官僚主义一日不消除,形式主义一日存在。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
主观主义实际上是主观的教条主义,个人主义的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者是偏持狂,而主观主义者是妄想狂。
教条主义是主观主义的第一个形态,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第二个形态。
经验主义同教条主义的区别,是在于它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
本本主义是指只注重书上的东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任何事情在没有得到书上的印证之前都不去做。教条主义指只注重理论的东西,任何事情在理论的框架内不能得到答案,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经验主义指只注重过去的经验提炼出来的东西。这既包括自己的经验,也包括他人的经验。只要跟经验不符合,就认为是不正确的。
本本主义忽略了书是人写的,人可以写正确的东西,也可以写错误的东西。相对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危害更大。因为教条主义还有一种依靠理论纠正错误的途径。本本主义则是只要上了书,就成了伟大的真理。
教条主义忽略了理论是人的思维产生的。人的思维并不是万能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总会有疏忽。把理论作为唯一正确的判断标准,很容易犯错误。经验主义忽略了人的经验跟思维一样,也是有穷尽的。世界上总是存在人未曾经验过的东西。
第二篇: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霍布斯:《论物体》,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0页)“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人类理解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在经验论者看来,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到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的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的观念去表现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与经验主义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对于这三种情况,笛卡儿认为,“外面”得来的观念与“臆造的”观念一样,都是没有真理性的,而只有“从我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是“天赋的”。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03页)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第60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同上,第61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们通常总是从“经验”出发去看待认识的来源问题,因而往往简单化地断言经验论是对的而唯理论是错的,并没有去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复杂关系。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对于这个“前提”,作为经验论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尝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4页)因此,在对认识的来源的理解中,我们既要承认“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又要从“形式”方面探讨思维的固有的能动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的认识不只是要形成关于经验对象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普遍必然性”的思想。“普遍必然性”的思想并不是直接地、现成地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而是在认识的来源上就必须肯定思维把握存在的规律即思维的能动作用。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就是在个别与一般问题上的对立: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否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
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
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培根指出,“正如现有的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出新事物,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科学”。(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这是因为,“三段论并不能用于科学的第一原理,而用于中间公理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比不上自然的微妙。因此它只能强人同意命题,而不能把握事物”。(同上)在培根看来,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而上升为一般原理。
培根的归纳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感性经验材料;将感性材料整理和归类,区分为正面的例证、反面的例证和在不同条件下其性质有变化的例证,并对这三类例证进行比较研究;排斥掉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无用的材料,留下有用的材料;对留下的材料进行归纳,得到一般原理。(参见王天成:《创造思维理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培根认为,这种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大家注意,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已经不是传统的演绎逻辑及其在现代西方数理逻辑中的发展。传统的演绎逻辑是一种外延逻辑,即依靠概念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的外延关系而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推出结论。笛卡儿的演绎逻辑则是思想从单纯上升到复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涵逻辑。这种关于思想自身发展的内涵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构成了概念辩证发展的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的直接意义,就在于它是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关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逻辑。
在理解培根的经验论的归纳法与笛卡儿的唯理论的内涵逻辑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看到,作为近代哲学的两个开端,具有某些不可忽视的共同点:其一,培根创建的归纳法和笛卡儿开拓的内涵逻辑,都是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试图超越传统的演绎逻辑的产物。他们不是彻底否定三段论及其逻辑规则,而是反对把传统的演绎逻辑绝对化和权威化;其二,他们都从破除僵化的概念和偏见出发,力图以新的方法或逻辑去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培根关于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的论述,笛卡儿关于清除虚假观念的论述,都是力求防止先人为主的“成见”对人的认识的误导与束缚。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致地对待,没有注意到离得远的东西只是由于离得远或由于别的原因,而应该比它们离我们较近时显得小和模糊;在别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参见伽桑狄:《对笛卡儿〈沉思〉的诘难》,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页)这就把“错误”或“虚假”归咎为“判断”或“心灵”,也就是归咎为人的“理智”。
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笛卡儿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的,近看却是方的,竖在这些塔顶上的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的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参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79页)在分析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时,我国学者提出:“唯理论者斯宾诺莎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包括传闻的知识和泛泛的经验;第二类是推理知识;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说:‘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可见斯宾诺莎也排斥感性经验,只信赖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参见《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而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的合理性,但却一直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在总结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他的名言是:思维无感性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虽然康德强调感性直观与知性思维的“联合”,但在康德那里,“思维、知性仍保持其为一个特殊的东西,感性也仍然是一个特殊的东西,两者只是在外在的、表面的方式下联合着,就像一根绳子把一块木块缠在腿上那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1页)黑格尔则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感性与思维的辩证统一问题。他要求凭借理性思维的能动性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然而,真正达到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并真正超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则需要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这种实践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
2.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出得到解答。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例如,人们在检测100万头绵羊后得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谁又能无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3.正是由于在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引人了潜能(这不同于物理学家的认识论范畴),所以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他说:“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以此来表示他的反对意见。这个陈述的要点是骰子游戏以机遇律为依据,而爱因斯坦认为,后一概念只有在有限的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局限性中才能找到它的科学意义,这种局限性存在于认识主体同包罗一切的科学知识对象的关系之中,因此,当在本体论上讲到那个对象本身时,那就是误用了。这个对象自身是无所不包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是全知的(类似上帝那种形式);对于任何有关这种对象的科学描述,机遇或者几年概念是不适当的。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包含了海森伯对爱因斯坦以及其他人对他的测不准原理和量子论的批评的回答。在理解这个回答时,必须记住两件事:(1)前面提到过的关于实验物理学的数据和它的理论概念之间的关系。(2)在(a)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和在(b)量子力学中,几率概念所起的作用的区别。关于(1),爱因斯坦和海森伯,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是一致的。只是关于(2),他们才有分歧。然而,关于(2),海森伯和量子物理学家同爱因斯坦发生分歧的理由,有相当成分取决于(1),这是爱因斯坦也承认的。
第三篇: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传统认知主义,这里简称为认知主义中繁衍出来的,是对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用乔纳森的说话,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方向发展,可称之为“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总是与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学习理论也不例外。从哲学的角度看,认知主义是建立在结构主义基础上。结构主义认为对象是由成份组成的,而成份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构成一封闭的整体结构,要了解对象或成份的性质,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整体结构的性质。结构主义奉行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认识规则。而建构主义是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后结构主义用无结构”取代“结构”,认为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它有如洋葱头没有内核,没有中心,只是一些元素和要素,它的意义存在于这些元素或要素与理解者的语言所构成的新的结构中,因而是无限开放的,知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不断建构而产生的。分别在这两种哲学知识观影响下的认识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别。本文仅就两者的知识观做一比较和评价。
1、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关于知识的本质。认知主义在其知识的本质上持客观主义立场,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知识是客观事物的表征,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能够和客观事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客体的基本特征是可知的和相对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稳定的、客观的、可靠的。因而人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知,了解真实世界,从而在他们的思维中复制世界的内容和结构。学习的目的是习得事物及其表征,使外部客观事物内化为其认知结构。建构主义采取非客观主义立场,他们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独立的,知识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提供的信息材料的主观创造,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升级换代”,出现新的“内涵”,而且在具体问题上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如“敌人”一词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所指不同。此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语言赋予知识命题的外在形式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有着同样的理解,因为,这种理解只能由特定情境下的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出来。由此可见,知识的本质是生成性,主观的,不稳定的。传统的认知主义知识观视知识为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封闭的、稳定的,可以从外部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因而是“符合论”式的知识真理观。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视知识为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系统,研究者并非在知识之外研究它,而是本身即处在这一系统之中,可以通过其交往实践活动来把握它。
2.关于知识的学习
认知主义关于知识本质的客观性、稳定性的观点影响了它关于知识的学习获得的看法。它倾向于把知识看成是由外部输入的,学习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由于知识是由语言来表征的,教师只要把表征知识的语言符合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表征客观事物的准确的知识。建构主义反对客观主义的外塑论,把知识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产生,重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作用。任何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从衣食住行到宇宙星辰,在他们头脑中都留下了痕迹。相关的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他们就可以依据相关的经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应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关于知识的结构
传统的认知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它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是按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如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说,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的,教学要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渐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知识技能。而布鲁纳的认识发展观是典型的以结构主义为背景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所组成的经验观念结构,其核心是类目编码系统。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他充分强调了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识是我们构造起来的一种模式,这使经验更演化,更连贯。”在以他们的思想为基础进行教学进程的设计时,首先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任务分析,逐渐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生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案,在展开教学时,让学生从低级的基本知识技能出发,逐渐向上,直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与外界信息为素材的新产品,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最终形成非结构性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奥苏贝尔等人所提倡的层次结构。布洛非的研究指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不必要组成严格的直线型层次,因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的,它包括事实、概念、概括化以及有关的价值、意向、过程知识、条件知识等。”概念在知识建构中处于枢纽地位,知识就是围绕着关键概念而彼此纵横,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没有唯一的中心,只有无数的“网点”。已形成的网络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由新的“网点”即知识点加入,那么既成的网络就会被打破,重新构成更为复杂的网络。总的说来,知识是无限开放的,不存在所谓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构建知识。它提倡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4.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评价,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不仅是学习心理学的一场革命,也是认知论上的大发展。认知主义认为人们的认知是受客观事物所制约,突出了客观世界的先天性和主体的经验的先验性,没有充分肯定人的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生成性的观点确立了个体在学习知识时的主动性,另外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的否定深刻地启示我们,知识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临时的,知识存在“有效期”问题。正如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腐烂掉。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但是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变成谬误,尤其是激进建构主义在否定知识的客观性时有点“矫枉过正”,结果是从客观主义、绝对主义的极端又走向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另一极端,世界变得不可认知。
5.认知主义的关于知识由外部输入的观点致使我国的教学仍然延续千百年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灌鸭”式教学模式。
事物的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的稳定性,因而“知识永不过时”。在教育活动当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递者与灌输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与被灌输者,课本成了解释现实的“模板”。教师可以日复一日地把相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建构主义关于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观点有利于多边式教学模式的确立及实行。它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性作用及学习者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启示我们,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知识不应过细地分门别类。知识是一个“大家族”,族中的每一位都有连裙关系,学生可以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全面发展的人应既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又具有社会科学知识,既具有天文地理知识,又有人文经济知识,故而要改变课程结构那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这样既注重了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学内容,又注重了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教师按知识的逻辑关系教给学生连贯性、体系性较强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影响教师教学的灵活性。而建构主义的知识的非结构性告诉我们,学生掌握知识不只是靠埋头苦读书,靠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通过在不同的知识情境中反复运用和实践才能掌握灵活的知识。因此,知识的境遇性为实践教育观的提出提供了知识论基础。
6.建构主义知识观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学习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主体建构关于客观事物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要成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学习同伴不仅是竞争者,而且是学习的合作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学生用来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识工具。教师的知识权威将受到严重威胁,师生、生生关系将得到全面改造。当然,由于建构主义是从认知主义中发展而来的,他们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共性,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篇:论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论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摘要: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写出了《正义论》,这本书的出版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又现生机,它标志着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是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发展的两种倾向,两者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在政治领域的主张均有不同,也都有这自己的代表人物与代表性理论。本文将对两者的区别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试图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自由平等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 罗尔斯 诺奇克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在自资产阶级革命时起的几百年间,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都保留着它的根本立场,即坚持个人主义的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秩序,但是对自由主义的调整和改造而产生的自由主义之下的新的观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倾向,即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两者在正义观、自由观和政治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正义观之差别
首先,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在正义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自由平等主义的支持者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括了自由平等主义对于正义的理解,即“作为公平的正义”;而自由至上主义的支持者则认为自由市场的自由运行的结果就是正义的。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实质或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问题,是一个社会合理地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而分配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是社会主要制度,即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也 就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没有正义的社会会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公。罗尔斯的正义观具体体现在两个正义原则(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之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拥有最大程度的基本自由,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由要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自由并且是能够相容的;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他们所从事的公职和职位应当在公平的机会和平等的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同时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罗尔斯通过自由原则主张个人自由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平等,也就是正义;又通过差别原则主张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平等。
德沃金是自由平等主义的另一个支持者,他的资源平等理论拟补了罗尔斯在“敏于志向,钝于禀赋”上面的不足,即在社会分配方面,德沃金主张在承认了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他主张人们应该为选择承担代价以及对自然劣势的补偿来缩小社会最不利成员与具有较高禀赋的成员的差距,进而实现社会正义。
自由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诺奇克,他在正义观方面的主张是与市场相联系的。诺奇克的“资格理论”认为如果每个人对其财物拥有资格,那么源于人们自由交换的分配结果就是正义的。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自由市场竞争中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利益就都是正义的,而不管结果怎样,社会的再分配是对人们拥有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因此是不正义的。
由此我们看出,两者在正义观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重视因为选择之外的因素所带来的不平等,不论这种不平等是存在于选择之前还是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这一意义上,正义与平等似乎是统一的。同时,两者在正义观上的差别还体现在是否对前面所说的不平等进行补偿,也就是是否认为国家会对由于不平等产生的结果进行补救。
二、自由观之差别
其次,两者的自由观也存在着差异。自由平等主义的自由观是在突出自由的地位的同时,也注重平等,在保证自由主义的前提之下,强调一种公平的分配;而自由至上主义,从其名称我们就不难看出,是坚持自由至上的,主张维护个人自由并且以其为自由观之核心价值。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对自由加入了平等的因素,但是并没有因为平等而抛弃自由,相反,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是强调自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他的正义原则的优先原则中得以体现。罗尔斯的优先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自由优先于平等,自由只能因为自由的缘故被限制,这一限制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能够加强由所有人共享的自由体系,二是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能被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同时,他所主张的公民自由包含了许多方面,同时这些自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自由作为自由权利时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他在主张传统自由主义关于自由观点的同时强调了每个人对于这种自由权利的平等。自由至上主义的自由观是极端的,它是以“绝对的个人主义”作为其思想基础的,即“在限定的范围内应当让个人遵循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并在这个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高于一切,而不受他人任何命令的约束”。以这种自由观为基础,自由至上主义主张绝对的个人财产私有制度,认为只有财产权的分散才能使权力实现分权,而这种与极权对立的分权正是自由的基础。同时,自由至上主义激励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干预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会导致政府极权而产生专制政府。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在自由观上的差别是明显的。两者的差别体现在政治思想方面就是在主张自由的同时是否还注重社会成员的在各个方面的平等;而体现在制度方面则是是否同意国家对社会成员财产的干预与资源的再分配。
三、政治观之差别
最后,自由平等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有着明显的政治观的差别,这种政治观的主要体现就是国家制度,而其中的重点则是国家是否对市场进行干预。由两者的正义观与自由观我们就不难看出,自由平等主义是极力主张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而自由至上主义则是极力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自由平等主义者主张在自由与平等中间寻求一条道路以追求平衡,也就是在既定不平等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再分配以调节不平等。自由平等主义在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注重权利平等和公平正义,这在社会上必然就由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来体现和保证,其方式就是福利国家。国家通过税收等再分配的方式调节不平等,帮助社会最不利成员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但是,福利国家在带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持社会稳定等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政策无法与理论匹配,政府财政困难,帮助好逸恶劳者而惩罚勤劳者等。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同样是与其自由观和正义观相互联系的。自由至上主义的自由观是坚持绝对的个人自由,其正义观是在坚持个人绝对自由的前提下的交换都是正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认为国家干预容易导致政府专权和极权政治,同时会影响市场的功用的发挥和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利益的干预而导致的侵害。总之,自由至上主义坚持的是一种“最弱意义的政府”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虽然能够避免自由平等主义的一些问题,但存在着忽视社会公平、社会平等的问题。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坚持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否赞成国家应当承担利用再分配维护社会平等的职能以及广泛上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理论观点在政策上的运用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两者的利弊似乎是互补的。
四、总结评价和个人观点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两种倾向,两者都有注重自由,注重个人权利的因素,同时也有上述几个方面的区别。总体而言,自由平等主义是在关注自由的基础上强调一种社会平等与公平,强调通过国家干预实现对社会既有不平等的拟补;自由至上主义则是单纯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两种主义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自由主义内部的两个不同方向,都有其合理的方面,强调公平正义与反对国家对个人的干预所导致的对个人权利的侵犯都是合理的;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也都有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如国家的干预会造成以侵害勤奋而保护懒惰与政府财政困难,和绝对个人自由造成的不平等与政府失去一定的存在意义等。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两种主义,肯定其中有益的部分而避免盲目接受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是否存在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路线,或者说在不同方面接受两者的合理部分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论而言,我们必须关注自由,关注平等,肯定自由的个人权利是基础,同时肯定社会公平是必须的;在这一意义上,我比较认同自由平等主义的观点,对于它存在的适用于实际政治生活的问题,我们则可以适当地接受自由至上主义的观点。具体而言,福利国家所面临的政府财政困难的问题以及遭受到的福利政策是在奖励好逸恶劳而惩罚勤奋者的批评,我们应该认识到,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原初的不平等造成的,这自然就需要我们以国家干预消除原初的不平等;而对于后来的不平等结果,就不能单纯以福利政策加以解决,而应将重点置于鼓励勤奋者对不利成员的帮助以及为好逸恶劳者提供机会而不是提供直接的生活所需,从而达到缓和矛盾和减轻福利国家负担的目的。以这种肯定合理而否定扬弃不合理的方法论处理两者的关系,或许能找到另外的道路。
第五篇: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这样,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如果政府采取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但只会使经济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
(2)不管他们的理论结果多么精致、完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市场的不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能洞察一切并据此行动,因此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并达到市场出清。
(3)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回遭受损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尽管该学派的理论结构并不景致、完善,而且说法不一。
(4)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精神实质也始终是一句话: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而只能说哪一派的观点和主张较符合真实世界。从这一点看,新凯恩斯主义可能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更符合实际些。根本原因在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能理性预期的假定条件实在太苛刻。
人们在市场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尽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获知的信息,不断修整与其中是一切错误。但由于世界的千变万化,一切经济现象无刻不在变动中,加上人们总有某种为自己利益而欺骗和损害别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因而对所有经济活动主体来说,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尽可能作出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定,但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存在这些假定的情况。可能正因为如此,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都没有按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张去做,对经济的形形色色干预从未间断过,哪怕是在经济自由注意呼声最强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终担任在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角色。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凯恩斯主义无疑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衣钵,但力图克服传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寻找价格粘性和市场非出清的微观基础,竭力证明这种“粘性”和“非出新”同样是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他们找了五花八门的“理由”来说明这种“结果”,这些“理由”有些看来很不充分,证据不足,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这些“理由”都是从经济主体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发的,因而是合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微观基础上;二是这些“理由”尽管各不相同,说法各异,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是现实经济生活的某种反映。
显然,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和区别,并不在于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不要“理性预期”或力求“理性与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预期”或做到“理性预期”,也不在于认为要不要“市场出清”,而在于能不能“市场出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一标准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可能比新凯恩斯主义离真理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