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教论和教学设计的联系和区别
课教论与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学 刘克娟 2013021371 课教育与教学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平时的时间学习中,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差别比较大,主要是教学论与教学设计容易混淆,在此,我重点会分析一下教学论语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起源不同
教学论,通常认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迄今已经有将近400 年的历史。在我国“教学论学科性质”这一问题随着研究和实践的变化发生了变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的教学论研究以国外有关思想的传入为起点,经历了引进学习阶段、独立探索阶段、受挫停滞阶段和发展繁荣阶段。最初从日本辗转引进了欧美的教学方法,活跃了教育学术界的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在我国对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主要是对外国教学理论的评价。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介绍苏联的教学理论,当时从凯洛夫到赞可夫,苏联教学理论充斥了整个教育科学领域。由于受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我国最早的教学论是哲学取向的,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及对教学论困境的反思,中国的教学论学者认识到空洞的教学规律本身不能解决现实中的教学问题,因此他们时刻关注着如何使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也开始主张既研究一般规律,也寻找教学的最优化途径和方法。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掀起了对欧美学者有关教学理论的引进,介绍了诸如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和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观等。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逐渐的和课程一起形成一门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设计产生的直接动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军事和工业培训的原理及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需要。当时许多心理学家根据所揭示的人的学习机制,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视听专家运用这些教学原则设计出幻灯、电影等培训教材,并借助于评价和测量知识的帮助建立了一系列评价体系和训练方案。这些都是把学习理论运用于设计教学实践的最初尝试,而且是将心理学和教学技术进行整合的尝试。教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通常都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培训、远程教育以及教学软件和教学材料开发等各个领域。教学系统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2.内涵不同
教学论是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的,它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教育组织形式,等等,其目的是探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此我们不进行一一列举。国内引用比较多的是乌美娜的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笔者更赞同史密斯、雷根的定义: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材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方案)的系统化过程。可见,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于寻找和决策问题的求解方案。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常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中运用教学设计理论。
3.研究对象不同
教学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比较宽的,从抽象的教育规律到具体的课堂实践都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在教学论中除了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功能、规律问题外,也对具体地如何开展教学过程进行探讨。研究的问题比较宏观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研究的问题比较微观。
联系 我认为二者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都与课堂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是我对课教论与教学设计的一定认识。
第二篇:试讲说课两者区别和联系
试讲说课两者区别和联系
也叫模拟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指定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课堂教学的行为。
是教师依据教育理论、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等,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述教学方案,然后让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课作为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基本构成,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延伸与扩展,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和桥梁。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从对“说课”和“试讲”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
“说课”难在“背”,而“试讲”则难在“演”。
“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讲课”是一种课堂行为。
两者的共同之处:
主题相同。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
两者的区别:
内涵不同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试讲,是在有限时间内,教师通过口语、形体语和各教学技能与组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考查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试讲一般有三种形式∶面试试讲、能力测试试讲、教学实践试讲。
目的不同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常规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终目的。试讲是以教学内容与环境为展示的载体,不能脱离教学环节,不能影响教学任务,必须达到教学效果,但最终的目的是表现出自己拥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潜力。
内容不同试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性和条理性、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提问的技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内容要全面、完整、无疏漏,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内容的学习安排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手段上要多样化综合,恰当使用类比及图解、举例、提问等方法。
1.导入:在讲授新的知识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2.讲授: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告诉学生某些现象、某些情感、某些定律,真正传授知识,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3.互动:通过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4.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终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5.板书:教学内容为素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或绘图等方式,让学生清晰、系统地了解课堂内容。
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说教学反思。
说课过程1.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2.说学情:学情分析要从知识方面、心理方面进行分析。3.说教法:说清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具和学具、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4.说学法:①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怎样学习,这种学法的有何特点,在课堂上应如何操作?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5.说教学过程:先后顺序一般为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当然,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来进一步的细化。6.说板书设计:①板书必须跟讲解的语言和体态密切配合,在说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板书。②主板书与副板书的排布与分配要合适。
第三篇:论道德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论道德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没有道德的法制就是吃人的法制。”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德是构建公平正义法制的基础;高尚的道德由正确的立法制度所体现。”道德与法制作为维系社会的两大支柱,其功能和作用相辅相成,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道德,法制,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感性,法制理性
一、道德与法制的内涵以及由此引申的个人认识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未一定的社会基础服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法制”一词,我国古已有之。然而,直到现代,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还是各有不同。其一,广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其二,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其三,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由此,道德以感性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法制则是当之无愧的理性化。但是,如果将道德感性或法制理性孤立而论,就会使研究者进入“文化复古”或“专制暴政”。
这里所说的“文化复古”,并非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那样,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是一种文化的倒退。何以这样认为呢?古语有云,“天不变,道亦不变”,而我们的封建社会倡导的是“天变道不变”,所以我们民族长久积累的周孔道德文化是极其腐朽的。周孔他们在谈道德时,都是先给道德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而后忽悠。其实我们构建的道德并不都是白天鹅,还有太多的丑小鸭。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道德有太多虚伪。
至于专制暴政,其危害就更明显了,若非如此,商鞅何必遭车裂,秦又何至二世而亡?值得庆幸的是,留下了有如“苛政猛于虎”的文言佳句,足以让后人深思。
当然,中国古代的法制特征中,包括“德主刑辅、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礼法结合,司法行政合一”在内,无论主观或客观上,都坚持了感性与理性的相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存续了千百年,甚至至今也未完全瓦解,由此可见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巨大。这和前面所提的道德虚伪或专制暴政是不相违背的。
二、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道德和法律
“在法律以前,只有狮子的力气,饥饿的、寒冷的生物的需要,总之,只有需要才是自然的„„不,受人敬重的那些人,他们只是在一些犯罪时有幸没有被当场抓获的坏蛋。”亨利·司汤达笔下的主人公于连在因杀害情人德·雷纳尔夫人入狱后,痛苦的思辨着,发出“根本没有什么自然权利,这个词儿仅仅只是胡说八道”的感慨。需要指出的是,他的这些感慨,绝不是为了要逃脱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犯罪惩罚。而仅仅是对当时法国波旁王朝复辟的强烈指责。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作品内容紧扣小说的标题:“罪与罚”。
关于“罪”,作家以相当大的篇幅写“罪”的动机和“罪”的准备。小说一开始就让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心中悬起“那件事情”的念头。这个念头时隐时现,对罪的胆怯,使他时而打消念头,但是,自己的贫困生活和触目皆是的社会不公,被逼的犯罪和冠冕堂皇的犯罪又不断推动这个动机,鼓励着拉斯科尼科夫。从拉斯尼科夫的动机发展来看,杀掉放高利贷者,不是罪,反而是向不公的社会讨还公道的行为,是社会优秀的人、“超人”大胆跨越社会“虱子”的英雄行为。关于“罚”,拉斯尼科夫本可以逍遥法外,但是,无论心灵,还是肉体,他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杀人的事实,永远抹不掉。杀人是不是罪?这是一个问题。他从未间断思考这个问题,侦讯结束,也没有停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证明杀人是一种对抗不公平社会的合理行动,要么承认罪恶,接受惩罚。这种思考的折磨比侦查员的盘问要沉重得多。与侦查员周旋,甚至有一种“智斗”的愉快,而与心灵问题争论却让他精神崩溃。这时,对于拉斯尼科夫来说,罚已经开始。作家写他在法律上的成功和在心灵上的折磨,意在指明,罪与罚,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再有,托尔斯泰的《复活》也体现了他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
这些具有浓厚西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学著作,深刻揭露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矛盾和联系。也体现了道德总体而言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因为道德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自觉,但它在实践中又具有不能回避的尴尬境遇,因为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就人文而言,我们不能强制要求人们都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在各种地区和宗教中的道德要求又是不一样的,就导致了交流的不便捷。所以说,道德是法律最基本法理的来源,但不能代替法律而存在。
三、“罪感”与“耻感”
自律以道德为基础,就是道德与良心,在没有外界强力约束,没有外力惩罚的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自觉约束;他律以法律与制度,在有外界强力约束,有外力惩罚的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强制约束。
1946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耻罪二分”说,将西方文化看作自律的“罪感”文化,将日本文化看作他律的“耻感”文化。这种看法将“耻感”与“罪感”、他律与自律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同。基于“耻罪二分”说,很多学者将整个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看作特别注重他人反映的、他律的文化。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耻”是与道德自律相联系的,也是道德自律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视角分析“罪耻二分”说认识的误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关系。
文化是长期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每个民族只能选择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等级制度、耻感文化、追求完美、重情重义是日本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文化现状。
日本的“耻”文化和社会荣辱观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即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和日本的思想家以及学者都强调知“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耻”文化促使日本人齐心奋进,共同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危机,但是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日本发展成为造成自杀率较高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了优秀文化传统,在先进文化指引下,在爱国主义的提倡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而“罪感”,是人们强烈的一种内心负疚感,是自我与外界冲突的矛盾结合,他促使人们进行自我反省,以达到自我认识与外界认识的提高,是人类道德的底线,也是出发点。
也就是说,自律与他律,罪感与耻感是相辅相成的,是道德和法律相互碰撞的结果。
四、道德与法律之于正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以正义为基础,由这种正义衍生出法律,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美德。正义和不正义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能否服从纪律;二是指一个人所取得的东西是否他应当得到的。正义又可分为“普遍的正义”和“个别的正义”两种。其中“个别的正义”又分为“分配的正义”和“平均的正义”两种。“分配的正义”就是求得例的平等,这种正义是从人的不平等性出发的而这种不平等性是自然造成的,是固定不变的。至于“平均的正义”就是指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正义是以人的等价性为依据,是互相利益等同。
而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品性中,都具有“较善”和“较恶”两部分。如果较善的那部分占优势,就控制住“较恶”的那部分,他就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他接受不良的教育,或者受坏人的薰染,他便成为“自己的奴隶”。当恶性膨胀时,就只好服从外在的权威,这个外在权威就是法律。
对于柏拉图来说,法律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完全相同。法律正义是“诉讼正义”,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因此,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
“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这些古老的法学格言和法的定义表明法是或应当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律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实现正义。
从正义的不同面向来看,现代法律对四个方面的正义有促进作用:
1、法促进和保障分配正义。由于合作可以使所有的人比他们孤立活动生活得更好,人类社会既存在利益的一致。另外,由于大部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本能性,使人们之间存在各种利益的冲突。因此,每个社会都需要有一套原则指导社会适当地分配利益和负担,这套原则就是正义原则。
2、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保障正义。这里的社会正义是一种特殊地正义:社会体制地正义,或社会基本结构地正义。所谓社会体制或基本结构,是指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社会基本结构和正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各种资源、利益以及负担之分配上的正义,二是社会冲突之解决上的正义。前者可谓“实体正义”,后者可谓“形式正义”或“诉讼正义”。
3、法促进和保障诉讼正义。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关系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尊重,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也就在所难免。这些冲突和纠纷不仅应当和平地,即不使用武力得到解决,而且应当公正的得到解决。法一方面可以和平的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4、法促进和保障国际正义。(1)促进国家之间平等相处,废除不人道的殖民主义。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为不同国际社会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正当程序。(3)促进和平解决国际纠纷。(4)对国际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弱化因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不正义提供了规范保障。(5)制止国际犯罪行为。
由此可见,法律对正义有重要而促进作用,是实现社会正义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至于道德对正义的作用,则体现在法在保障正义的各个环节中。也就是说,法是有人制定并实施的,在制定法的过程中,立法者和司法者应站在道德和社会现实的角度上观察问题,使法律真正落到实处,除恶惩奸,实现符合时代特点的道德上的法律的正义。
五、结语
在法律科学技术性领域发展提供的各种可能性面前,人们不得不驻足思考科学上的可能与道德上的应当、法律上的正当,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道德如何通过价值这一纽带或中介,合法地、逻辑地进入法律领域?这又引发人们对体现社会的某种善恶观念,并以一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应当和理性为取向,进行善与恶或正当与不正当的价值评判的法的价值性领域的审视。法的价值性领域告诉我们,法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并需要体现道德上的公正。作为人类两种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和手段,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确乎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伦理学与法哲学的内涵,几乎涉及正义、伦理道德、人性和人类社会关系全部问题的本质。在法的技术性领域,必须由法保证底线的伦理。而法要彰显自身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又离不开人类伦理理性的支撑。伦理是基础,法律是保障;有伦理而无法律,则伦理有时会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伦理,则法律有时亦会苍白无力。因此,在法的技术性领域,两者应该相辅为用,不可偏废。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深刻揭示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道德哲学、法哲学和法律伦理学基础的同时,关注本民族时代的法律精神和伦理精神、法律文化和伦理文化的传统,努力做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理阐释和实践创新。参考文献: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张晋藩主编 《宪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叶中主编
《法理学》(第三版)第333~34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文显主编
《法律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正浩编
(《外国文学作品选---专科阶段》2008年4月第三次印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4页《红与黑》第180页《附录:下卷第四十四章》第181页(《外国文学作品选---专科阶段》2008年4月第三次印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0页《罪与罚》第277~288页
(《外国文学作品选---专科阶段》2008年4月第三次印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67页《复活》第400~401页
百度《评论凤凰·道德与法制》民间思维着的人 新浪读书》综合》李琳》人策(章选)》道德与法制
《从道德自律中看中西方文化“罪耻二分”之误》姜红;俞宁学术界核心期刊 《日本的“耻”文化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文化根源》刘建戈《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王玉莲《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第四篇:论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的《论语》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更是贡献不少······
这些都诠释了道德与法律是一对孪生兄弟,也诠释了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常言道:“以德服人,以法治国。”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之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对二者的关系说法很多,其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行为规范,他们的产生原因,调整对象、调整范围、表现形式、调整机制、评价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
第一、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说法,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法律的产生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而道德则不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道德的存在。在一种社会形态之内,通常只能存在一种同一性质的法律。却可能存在几种不同性质的道德。如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前,少数先进人物与革命导师就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和道德的品质。法律既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在法律消亡之后,道德依然存在。
第二、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范围有所不同。在现代国家法律调整的对象仅限于人们的外在行为,单纯的思想或动机不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在古代社会曾经有过“腹诽”、“莫须有”等以思想定罪的荒谬案件这种情形与现代的法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而道德所调整的范围也比法律要广泛。例如婚姻关系是法律与道德共同调整的对象,但是爱情关系、友谊关系通常只受道德的调整不不受法律的调整。
第三、法律与道德表现的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许多道德规范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原则与信念。违反道德规范后果是行为人要受社会舆论的谴责,以及行为人自身的自责、内疚、忏悔。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在现代国家,法律规范则必须规定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与行为后果。违反法律规范的后果,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追究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相同。道德评价具有“扬善惩恶”的特点其评价所针对的主要是违法犯罪行为。找通常下,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定违反道德,当违反道德不一定违反法律,所以道德的评价标准比法律的评价标准更加广泛。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他们都是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他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非善恶的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
总之,法律与道德互动机制的另一方面还有法律的道德化。因为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法律所适用的范围与道德相比狭窄得多,而且法的稳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滞后性;二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用僵硬的、机械的规则,难以取代充满个性色彩的现实生活的“个案”。这就需要道德的补充,无论立法、执法全过程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可见,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因此,科学地评价法德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两种资源,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现实而深 远的意义。
但愿人人都以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四有公民!
第五篇:论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与
联系
学 生
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 要
随着人类的诞生就产生了传播的活动,从此,社会越进步,传播的行为就越频繁、越多样,传播成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到现代,传播无处不在,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传播。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仅表现为人们之间各种活动、经验、能力的交流,还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意向、意见、思想、价值和理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人必须具备内向沟通的特性,才能进行人际沟通。但是,这绝不是说,只有语言作载体,才能进行人际体沟通,也不是说,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具有沟通双方的双重角色、反馈容易而及时、传者与受者双方易于相互理解等特点。
关键词:人际沟通 大众传播 二者区别及联系
目 录
摘 要................................................2
1、什么是人际沟通.....................................4 1.1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4 1.2人际沟通的重要性..................................4 1.3人际沟通的灵活性.................................5
2、什么是大众传播.....................................5
3、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主要有.....................6
4、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之间的联系.......................7 参考文献.............................................9
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仅表现为人们之间各种活动、经验、能力的交流,还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意向、意见、思想、价值和理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随着人类的诞生就产生了传播的活动,从此,社会越进步,传播的行为就越频繁、越多样,传播成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到现代,传播无处不在,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传播。本文对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简单阐述与分析。
1、什么是人际沟通
1.1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际沟通:第一,人际沟通是其实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行程内,我们为达到到一种目的,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但是我们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此种行为就是实行人际沟通.第二,这种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结果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的”有多重要性“?第三,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责任存在.在尚末沟通之前,不能先预测沟通互动后的结果.综上所述,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各类关系,如:亲子关系,互相关心,义务互助,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夫妻关系,互相疼爱,是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朋友关系,互相帮助,是为了更加巩固已有这份关系;同事以及师生间,也是为了相处融洽;这就是人际沟通中所讲的”行为目的“.1.2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以上我们阐述了什么是人际沟通,但是人际沟通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呢,估计这一点,我就不言面喻了,只要你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那么你每天都要和人际沟通打上一定的交道.正所谓”相识是缘,相处是份.这就是说,你在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中,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能否相处的融洽,这可是一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门学问.人际关系交往的好与坏:可以看出你在社交活动中是:如鱼得水呢还是处处碰壁.怎样才能健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就需要学会沟通.我现在从大小两方面说明一下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从小处讲,就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身边讲起: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他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说白了,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你与家人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只有通过互相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知道对好忌什么,才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不至于碰壁.按照通俗的讲法---好的沟通能力代表着良好的人缘.良好的沟通,你也能发现到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用发现到的检验一下自己,取长补短,从说话到接人待物,都要向着别人可以接受的方面去说去做,当然务必要求尽善尽美,只要让别人能接纳你,这就代表着你成功了.如果给你一选择题:你是选人人喜欢的开屏的孔雀呢,还是人人唯恐躲之不及的刺猬呢,我想大部份人的选择是前者.从大处讲,有关国家,政治,外交方面,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国邦之间友好的相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相原则”,使一直僵
持的会议有了伟大的转机,其宗旨就是互相了解,互进友谊,求同存异,显现出了彼此尊重对方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点,要在下一论节中阐述的).前任国家总理朱镕基曾发表过这样的演讲: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人际沟通和语言艺术.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有道理.现在的市场经济告诉我们说,没有笑脸莫开店,这个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综上所述,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着尝试着与人沟通.1.3人际沟通的灵活性
这里所说的灵活性是在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各种方式去博得别人的好感,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如中国一句俗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交往中,切忌死板,不要用同样的交往方式去交往所有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三教九流,人生百态,学会变通,随机而动.但需强调一点,我所讲的,并不是要你非去强求什么.我们前面讲过:”行为目的“.我们做任何事所付出的行动都是为一个目的,一个结果,但我们所讲的都是善意的,只是行为上的公式而已,而不是为达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切记让人感到你与人家交谈存在某些自私的目的,这样对方也会对你敬而远之,结果往往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可能都记得:在一九五五年四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有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洲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会议进入僵持阶段,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些大国也想着做收渔翁之利,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提案,亚洲的整个邦处动态就不会稳定,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其中十项国际关系原则中有五项就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实这几项就体现出了人际交往中最宝贵的包容,谦让和互相尊重.那次会议的结果换来的是几十年的安定团结.这里重点讲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会换位思考.成功学非常强调换位思考,用于沟通,则是”不在于别人怎么说,在于我怎么听",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有时在听别人阐述一种观点时,好像是另一个“我”在述说,所以我有时就会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也许她辞不达意,也许她用词不当,也许她语气不好,也许她态度恶劣,但都不影响我理解真正的意思。她是她,我是我,她没有必要,我也不会强求她用我的语法,用我熟悉的词汇,用我习惯的方式来阐述观点.这就是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2、什么是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对多,并不是单指一个人对多个人,而是一个机构、组织、公司或者是个人对社会其他阶层和机构进行传播,而人际沟通却是一对一的,至少是在单位时间内,大众传播是一种手段,而人际沟通则是一种技巧。
大众传播是向一般大众传播信息,人际沟通是个体之间交流,通过人与人的交流得到信息的传播。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其次,要使大众传播发挥最大的效果,则需要与人际沟通相配合,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播是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然而,其信息传播对象具有广泛性,信息传播的效率不一定高。在这
种情况下,要是大众传播的传播效率高,就必须有人际沟通的配合。一部分人获得大众传播信息之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能把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开来,提高大众传播的效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然而,大众传播又给人际沟通提供了一些传播信息。简单地说吧,比如说,国际上的一条重大新闻肯定会成为人们交谈的热点,大众传播信息在这时又渗透到了人际沟通当中。总的来说,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我们通常理解的大众传播是以模糊的受众为前提的,因为大众传播的宗旨是把信息传播给予尽可能多的受众,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受众之间无差别,所以,出现的情况是,受众对传播者的认识比较清晰,而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则比较模糊。而传播的人际传播比较明确自己的传播对象,对象之间通常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人际传播的圈子类似于社区,比较排斥陌生的对象。而大众传播就像是闹市的咖啡馆,总是欢迎新的受众的加入,结果就是它的传播圈子比人际传播扩张的速度要快。
大众传播发展到今天,我们恐怕是首次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是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进入了精确的阶段。我们的收视率调查,我们通过报刊的自办发行获得的详细读者资料,都使传播者掌握了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受众数据。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做?是为了商业的目的,还是公共服务的需要?如果我们使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来说,那么,能不能说大众传播体现了人类传播的欲望,是浪温主义的表达,反映了理想主义的构想。当然,前提是它更多反映的是传播者的意图和想像。而人际传播则体现了人类传播的隐蔽性,是现实主义的写照。它更多表达的是传播对象的想法。
转场快是大众传播的一大特点。不论是报刊的转达版和分栏,还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串联单,都是在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现代科技更是使大众传播在传播速度上如虎添翼,结果是速度成为新闻媒介成功的首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几乎无法通读今天的厚报,观众只能拿着遥控器浮躁地搜寻着大量的电视节目。比较起来,人际传播的速度显得缓慢。但是,目前大众传播的方式正在影响人际传播,比如,手机短信的群发功能已经加快了人际传播的速度。
3、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主要有
从传播范围来看,人际传播总会受到空间的影响,受众人数和范围总是有一定限制的;而大众传播可以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受众人数和范围是很难计量。中央电视台每年除夕晚上的春节联欢会之所以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受众人数非常庞大、众口难调的缘故。
从传播速度来看,在较小范围内,一般说来,人际传播要比大众传播快,因为大众传播至少要经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制作和播出几个阶段。但在较大范围内,肯定是大众传播的速度要快于人际传播。而且,现在电视和广播可以使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这样,使信息的发出与受众接受信息同步,也正因为如此,大众传播成了公共关系运用的主要手段。
从传播效果来看,主要表现为:
受众的感觉不同。人际传播较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人际沟通中的语言抑扬顿挫,还有辅助性语言如身体动作、表情都可以强化传播信息。而大众传播中的报刊、杂志就缺少这些优势,但电视中的视觉形象又会产生另外的效果。
信息反馈速度不同。人际传播的反馈是同步的,一位领导的报告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表情而马上了解效果;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要经过许多环节和较长时间,而且可能会变形。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大众的反馈信息,也是公共关系的任务之一。
传播者调控传播活动的方法不同。人际传播中可以随时调控,调控的方法比较简单。大众传播则不同,一旦传播信息制作完成,如书刊已发行、录像已制成并播出,要进行调控就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调控的方法比较复杂,难度也比较大。
从信息储存的方式看,一般说来,人际传播的信息是稍纵即逝的,而大众传播是可复制、可重复的,也容易比较保存。
从反馈的角度看,人际传播更有优势。人际传播的现场感,还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给它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场。而大众传播是一种工具传播,比较间接,不够人性化,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地位不够平等,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大众传播的反馈是为了增加传播的有效性,而人际传播的反馈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或者说这种反馈已经成为了传播的一部分。央视的《面对面》节目可以视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有机组合,记者主持人王志和访谈对象的交流包括了质疑和反馈式提问,这些都带有突出的人际传播特征,不同的是,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播放给大批的受众。
4、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之间的联系
二者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都是要传递某种信息,都是要交流,需要人与人的合作才能完成;都在于面向“人”,于是它们都要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大众传播的过程免不了接触到具体某个或某些人的问题,就需要人际交往的手段来解决。
更多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融合与互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按照常规的理解,大众传播是比较透明的和公开的,而人际传播是比较隐蔽的和私下的,但是,当我们看现在特别流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时,就会自然意识到大众传播正在放肆地盗用人际传播的手段来放大个人的隐私,这直接助长了社会的集体偷窥欲。实际上,不仅电视如此,报刊也不甘示弱,从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的著作《绝对隐私》开始,出版界也刮起了一股暴露隐私风。
要搞好同事关系,就要学会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作出适当的自我牺牲,处处替他人着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做好一项工作,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求共同分享,切忌处处表现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
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替他人着想还表现在当他人遭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双向互利的。您给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当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回报。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要不失时机的给别人以表扬。但须注意的是 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张,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失去别人对您的信任。再次,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在与同事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的讲话,并给予适当 的反馈。聚神聆听代表着理解和接受,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 蓄、幽默、简洁、生动。含蓄既表现了您的高雅和修养,同时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说明观 点、不伤关系的作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人自尊 心,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简洁要求在与人谈话 时掌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此 谓之生动。当然要掌握好表达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最后,要抽时间和同事打成一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爱好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好办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体会都可融洽人际关系。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自我分析,从而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虚怀若谷,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大众媒介渠道可以迅速抵达受众,传播信息既有速度又有广度,切入某一领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人际渠道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而且在解决接受者对信息抵制或冷漠的问题上比大众媒介更为奏效。
大众传播是占主导地位的信息传播渠道,人际传播则是大众传播的补充渠道,两者在信息传播当中各有短长:在向人们传达某种信息或切入某一领域方面,大众传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在形成或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方面,人际传播往往具有更强的作用,因此需要将两种传播方式互相协调,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 杨清顺《非言语沟通与人际关系》,新华出版社,2009 2 刘君政《传播与沟通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德海《传播与沟通学的七大特点》,2008年第12期《看世界》杂志。4 侯伟宁《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 5 飞翔的黑客吧,网页,http://hi.baidu.com/blog/item/a713c623ee955b47ac34de75.html 6 脚本之家,网页,http://www.jb51.net/article/8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