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牌质量制度
云南建工水利水电 品牌质量制度
质量铸就企业品牌,质量是企业通往市场的一把金钥匙。高品质的工程不仅是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人的素质的体现,更是管理者对质量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的结果,同时也是施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精益化作业的结果。
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是企业的生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精品工程建设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把“质量第一”的要求当作生产经营中的“重头戏”,才能建造精品工程。在进行每一道工序施作时,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科学性的技术实施方案,还有与此相适应的各种保证措施,为全方位控制质量提供制度保证。要始终坚持工程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使工程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由此可见。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积极推行“零缺陷”管理模式,即:通过最低的消耗与科学的方法,达到目的及规范的一奥球。在抓好原材料入口关的基础上,以消灭不合格工程、消灭主要质量通病、消灭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实现工程质量优良率100%为目标,从预防和工序控制入手,加强工序、工艺和特殊环节管理,对关键工序实行旁站制度,推行质量“三检”制度和“三不放过”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做到精细化管理,以此保证工程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
务必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做到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作业,了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做到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作业,公司以“加强领导,落实检查责任制”为目标,开展“质量事故”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同时针对“施工安全、员工健康安全、火工品安全”等的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对各施工点进行不定期进行彻底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普遍存在着理论水平不高,安全规章薄弱,与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差距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项目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强化安全质量管理,确保项目安全运行。使所有工程随时处于受控状态,不断提升公司的质量品牌。
一、强化安全质量意识
1、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无处不在,我们有必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思想意识上要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记着领导和家人亲友盼着我们平安,大家常看到这样的标语,高高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为了确保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增强辨识危险源,规避风险,提高紧急应变的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意识淡化,安全意识不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导致行为上麻痹大意,对危险源风险辨识能力低下,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事故经验昭示我们安全意识不强是发生事故的根源。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学习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和安全技能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各施工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
2、质量意识。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不注重质量企业就没有前途和市场,就会自断生路,自毁信誉长城,现在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质量意识。质量意识不强,施工就会胡乱凑合,得过且过瞎忽悠,质量出了问题就得返工,整改,造成人力、材料、机械的浪费。所以在施工中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强的质量意识,思想上重视就能干好每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各施工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公司文件《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
二、加强安全技能知识、安全管理规定和质量管理规定的学习。安全技能知识、安全管理规定和质量管理规定是多种行业施工过程知识经验的科学总结,有些是事故教训对我们施工行为的警示,我们遵照执行有利于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加强学习提升安全质量上新台阶。安质部每月到施工队组织学习局指和项目部下发的安全质量管理规定文件,学习相关安全质量书籍、报刊,做到学以致用。
三、安全生产贵在提高执行力
安全管理是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贵在提高执行力。
1、强化职工队伍的执行力
安全生产的主要目的要靠人来实现,只要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安全生产才能建立在扎实、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因此,强化职工队伍的执行力,是实现项目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首先要长期加强安全教育,健全生产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安排生产人员进行系统技术培训教育。努力做到紧密联系实际、形式多样、讲求实效,才能使安全生产上升到新的阶段。
其次要大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创建群体氛围,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安全修养,自觉转变成按要求办事、按规章操作,即:“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必须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2、强化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是项目安全管理中的“中流砥柱”,如何使安全工作真正得到有效发挥,要至上而下,形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工作氛围,才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首先管理人员要善于钻研。建立健全防范预案和整改措施,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考核与个人利益挂钩,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责任网络和工作格局,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实现本质安全。按照制度考核办法,逐级落实责任,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和疏于管理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并按规章制度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要转变工作作风。要从根本上铲除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土壤,在任何工作环节、任何工作细节中敢当“黑包公”,不给安全隐患留下生存的土壤,保证安全制度执行到位,才能有效推动安全形势的根本转变和本质安全。
第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安全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看似无关紧要,但往往会埋下事故隐患。因此,每一个职工都要有咬定安全不放松,咬定制度不放松的劲头,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3、强化安全制度的执行力
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现场、核心在一线,岗位、主体在职工,而贯穿于其中的就是责任能不能落实,制度能不能执行。这也正是在制度落实中必需解决的问题。在安全管理实际操作中,必须抓住几个要点,一是监督与制止领导违章指挥现象;二是制止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行为,确保令行禁止;三是在安全设施上必须投入到位,使防护符合规范;四是坚持日常与定期检查制度的措施必须落实勿误;五是三级安全教育不折不扣地开展;六是切记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与处理;七是保障安全理论、制度的理念与实际操作执行相吻合。
总之,将所具有的安全思想意识、理论知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度、措施等等归属于为安全理念,而将理念有效地贯穿到我们日常的动态与静态的安全范围、环境、空间的操作中。安全状况是敏感地反映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晴雨表”,这就更需要现场工作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管理层与作业层的队长、班组长、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互动、全方位的、动态与静态的配合与协作,通过有机结合形成安全实际操作的强大合力,集中表现在安全“执行力”这根弦上,严防死守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难在不作为,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困在把脉,不知病因,无的放矢;贵在奖惩,制度为先,赏罚分明;重在落实,真抓实干,形成合力。
四、安全质量奖惩规定
严格执行局指下发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安哥拉工程指挥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奖惩规定》和项目部《日常管理规定》。
五、需要加强的问题
1、明确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质量工作不是几个人的就能抓好的,质量安全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电务项目部的安全质量体系是在总经理和书记领导下,安质部在项目部各部门协作配合下检查督促指导各施工队安全生产工作,各施工队队长为本队安全质量总负责人,队总工为本队质量和技术负责人。
2、司机要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学习贯彻项目部日常管理规定和〈〈电务项目部车辆调度管理细则〉〉,出车前、返回驻地后要认真检查车况,做好车辆日常保养,确保车辆不带病上路,出行前务必检查试验好刹车,不违章行驶,严禁酒后驾驶,司机和前排人员按规定系好安全带,确保司乘人员安全。
3、注重施工质量。目前我项目重点工程是通信光、电缆工程,项目安质部针对此项工程设立专项检查制度,开挖、敷设、回填全方位跟踪,确保隐蔽工程一次合格率100%。
4、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相应整改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5、保持驻地环境要求整洁,注意用电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注意饮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注意人身安全,与当地人交往掌握好分寸,要有礼有节,不得打骂当地劳务,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始于设计,重在施工”是水利水电行业的名言。公司重视上下质量观的高度统一,在“每建必优,精细管理”的管理方针下,通过领导层、管理层切实的抓好工程现场、充分掌握动态、切实抓好管理,把好质量关。
公司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曾得到过不重视质量的教训。只有把关质量,才能有持续的发展。现在,全集团在管理方面推行“一级半管理”。所谓半级,就是集团领导下面的区域公司,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情况。这个半级并不是直接指挥,而是要了解掌握动态,有利于正确指挥,切实抓好管理。
没有去到现场,证明他的质量工作抓得不好。他说,中天集团一直要求总经理每个月必须要到工程现场,我下面的经理每个礼拜都要到现场,项目经理每个工作日都要在现场。只有抓好现场,才能保证质量。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对质量,既得到了教训,也看到了抓质量工作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只要一个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在理念上、行为上重视质量,企业会通过一切手段来保证质量,只有这样做质量才会打下基础。
楼永良表示,全集团还推行标杆管理,向先进的企业、集团内部的单位学习。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专业都要立足于标杆管理,确保质量工作。还有就是企业经营层,企业承接业务要量力而行,每一个项目都要有要素保障,管理的要素、劳动力要素、财务要素、技术要素。追求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整个企业的经营质量,要追求企业的经营质量,有的时候要牺牲企业规模和发展的速度。每个项目的技术管理要到位,有所保障。
全面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必然也是质量安全的主体。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是国家改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现实需要,是法律赋予企业的基本义务,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企业要牢固树立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义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二是名牌企业要带头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品牌。名牌是企业综合实力和素质的象征,标志着产品和服务可靠、优质,并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线以上。质量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品牌建设也非一朝一夕。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重在严格管理,重在持之以恒,重在抓落实。名牌企业要发挥好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做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表率和主力军。
三是企业要强化主体意识,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就必须要打基础、练内功,狠抓内部管理,严格落实原料进厂查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出厂检验、产品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五项制度。企业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过程中,企业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组织发动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诚信体系,从根本上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四要加强组织协调,推进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落实。各级质监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主动作为,加强组织和协调力度,积极研究探索、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发挥效能,不断把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引向深入。
品牌的本质——质量
中国质量品牌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名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感觉的质量,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如奔驰、索尼、摩托罗拉、希尔顿等无不体现着高质量,质量历来被视作名牌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本质,这是由质量的重要性决定的。
质量是品牌的灵魂,为什么顾客青睐名牌,甚至不惜以高价购买?因为名牌所体现的质量优势,名牌从来都以优质为基础的。品质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是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和追随度的最直接原因,是品牌大厦的根基。没有高品质,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牌,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三星集团是韩国知名企业,其产品、品牌也可称为名牌,然而李健熙任总裁后却疾呼:三星人要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落后观念,树立质量意识,否则很难使企业生存到下个世纪。
此话是不是李健熙的危言耸听呢?不是。这是他实地调查的结果。李健熙曾在美国洛杉矶调查了许多电器商店,发现三星电器价格比日本货便宜,却不能吸引消费者。他立即召来三星的三位高级职员,首先把市场上最畅销的电视和录像机样品同三星的产品作比较,三星的产品相形见绌;然后让三位职员同到商店询问三星产品不受欢迎的原因,答案是三星产品设计粗糙、故障率高、售后服务差等。李健熙针对这种情况开展调查,在企业内部寻找原因,他发现:过去三星评估下属企业和职工的表现时,65%看产量,而质量却最多只占35%。然后他做出了改进,提出: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性之比是1:1,甚至更高,三星人必须从观念上做根本改变,以使产品成为真正的世界名牌。
三星总裁李健熙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质量作为品牌的本质、基础,会影响到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质量会带来品牌的成长,会带来高的市场份额。剑桥的策略计划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978年,约30%的消费者认为质量比价格更重要;而到了1981年,这一比例超过80%。而在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1997年初进的一项“中国百姓名牌意识”的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什么是名牌”时,被调查者中有90.16%的人认为是“产品质量好”。由此可见,对那些雄心勃勃想创名牌的企业来说,质量作为品牌的本质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
质量对于品牌有如此重大的作用,树立品牌要有质量基础,创立名牌更需要高质量的保障,那么,对于经营者而言,如何实现高质量呢?下面我们提几点建议:
1.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到顾客的实际需要
顾客是产品的成败的惟检验者,产品质量作为满足顾客需求表现应考虑其实际需要。产品功能并非越多越好,产品也并非越先进越好,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虑顾客需要,进行设计。
2.建立独特的质量形象
企业产品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均优秀,应做好定位,抓住一个独特的卖点,树立独特的质量形象。如沃尔沃汽车的“安全”形象。IBM公司的“服务”形象。
3.随时掌握消费者对质量要求的变化趋势
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在西欧,消费者对汽车豪华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装有昂贵的高质量设备的轿车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受欢迎。越来越多的汽车在出厂时都装上豪华设备,标致汽车的一位经理说:“空荡荡的汽车今天没有任何人想要。”进口商和德国生产厂家正全力向这趋势靠拢,高压安全带、光线柔和刹车灯。电子控制升降窗。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车内电话、真皮座椅等充分体现了西欧消费者追求舒适、豪华的趋势。
4.产品便于使用
产品的易操作性也是高质量的要求之一。
5.倾听顾客意见以利改进,倾听专家意见以便突出
经营者应充分考虑顾客需求,在产品设计之初、改进之中、使用之后多让顾客及专家参与,拟打造品牌的质量方向。
第二篇:品牌保护制度
品牌保护制度.A.照片管理
A-1.照片控制: 只有在事先获得工厂管理人员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对客户指定区域或工厂设施区域进行拍照。
B.展览室
B-1.样品控制: 只能在大货装运后才能把样品展示在展览室中。
C.印花、绣花和水洗过程(不是主要工序)的分包控制:
C-1.产品控制: 应把所有产品从分包商那里退回来,包括次品;把次品储存在管制区内,并且应作好准确和完整的记录。
C-2.工艺图:过时的或废弃的影像胶片、打印屏幕或带有客户标识/商标的工艺图都已销毁,并且由工厂管理人员通过准确和完整的照片/记录对其进行了见证。
C-3.记录保存:所有记录都至少保存12个月。
D.客户标识/商标控制:
D-1.储存:必须把原料、装饰和配件储存在管制区内,管制区带有准确和完整的记录并且带有清晰标识。D-2.过时和废弃标签的控制:过时和废弃标签已销毁(通过切割、燃烧等方式),并且由工厂管理人员通过准确和完整的记录/照片进行了见证。销毁之前,工厂需要向供应商团队报告。
D-3.销毁标准:把所有商标、销售标志(如吊牌、价格标签)或工艺设计至少切成2段,以避免重复使用。并且如果有正式的回收计划以及获得Office of Brand Protection的批准,那么可以对布料进行回收. D-4.记录保存:所有记录都至少保存12个月。
请联系供应商,以符合其它销毁类型的要求。如:布料、金属。
E.废品的销毁:
E-1.储存: 把废品、面板和配件储存在管制区域内,并进行准确和完整的记录。并且管制区域带有清晰的识别标志。
E-2 销毁控制: 当最后一批大货装运后进行销毁,并且按月或按季度进行销毁。
E-3.销毁活动: 工厂管理人员见证销毁活动并作完整的记录/照片(通过切割、燃烧等)。进行销毁活动之前,工厂需要向供应商团队进行报告。
E-4.销毁标准: 把所有商标、销售标志(如吊牌、价格标签)或工艺设计至少切成2段,以避免重复使用。并且如果有正式的回收计划以及获得Office of Brand Protection的批准,那么可以对布料进行回收。E-5.记录保存: 所有记录都至少保存12个月。
F.对样品、过量、次品、取消或RTV(退回给供应商)的销售控制
F-1.储存: 把样品、过量、次品、取消或RTV储存在管制区域内并进行准确和完整地记录。管制区域带有清晰的识别标志。
F-2.销售控制: 至少在最后一批大货装运12个月以后,才能销售。
F-3.销售授权: 具有客户/品牌对所有销售进行授权的书面证明。
F-4.吊牌: 移除所有吊牌和价格标签,并具有准确和完整的照片。
F-5.商标控制: 移除所有标签,或在标志/商标上涂上擦不掉的墨水(如果不能移除标签)或贴上空白页并进行拍照。
F-6.记录保存: 所有销售记录(包括批发商的详细信息)应至少保存24个月。
第三篇:原产地打造品牌质量
重塑“中国制造”形象
原产地打造品牌质量
对整个中国来说,中国制造意味着一个自主品牌。任何一个立足于中国的企业都必须打上这样的印记。从去年春天以来,国外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捕风捉影、以偏概全、恶意炒作,将“中国制造”妖魔化。
放眼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新兴工业国家的历程,会发现类似的处境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几乎所有新兴出口大国曾面对的现实。应对最为成功的是近邻日本。二战前和战后初期,“日本制造”曾是取笑劣质产品的口头禅,时至今日,却是品质优秀的代名词。
一位日本经济学者告诉《财经》记者,日本在引入美国人戴明倡导的质量管理体系后,创造了适合日本本土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的法律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的自觉。”从日本品质管理的经验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借鉴。第一,政府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规范体系。第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大企业组装生产线上的每一个零配件,可能都来自中小企业。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弥足珍贵。对于一个出口贸易大国而言,争论对于中国产品质量的指责或许并不重要,全力争取进口国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的信任才是支撑未来发展的保障。中国需要更主动地以行动来解除疑问和担心。
长期以来,我国对原产地标记管理松散,导致原产国标记的随意标注,把原本未取得中国原产资格的产品而随意标注“中国制造”的情况十分普遍。国际上的一些不法商人在一些非中国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上标上“中国制造”的标记,影响了中国出口货物的形象和市场,无端加大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包袱。重塑“中国制造”良好的原产地形象,用原产地打造品牌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加强原产地标记管理不容忽视。
原产地标记是指对产品(服务)的来源地作出明确表示的标志、图案或符号。它的真实性是通过证明来实现的。它是产品出生地、出土地、生产地或加工制造地以及某项服务来源地的表示。
许多研究成果表明,消费者对不同国家制造的产品印象明显不同,而这些印象使消费者对于特定国家制造的产品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日本家电、巴黎时装和瑞士手表均代表了一定的品质保证,因此,与其他国家制造的相同产品相比,销路较好、售价较高。同样,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陶瓷、丝绸及茶叶等出口商品在国外消费者心中也已建立起良好的原产地形象。可见,商品的原产国已成为一个商品“无形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中国制造”品牌的影响也再一次证明了原产国效应产生的影响力。原产国形象(Country of Origin Image,简称Coogmage),是指某国或某地的产品在市场营销中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的潜在的或明显的对该产品体现满意度的整体形象。这既有时间的跨度,也有人为因素的推动,是最直观的原产地效应(Country of Origin Effect)晴雨表。
原产地形象是通过原产地的“原产品”作为载体而传播和树立的,因此,“原产品”成为原产地产品的“形象大使”。原产地形象的树立,除了深层次的原因外,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原产地产品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格品,而是具有深层次内涵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科技含量、专利水平、创新程度以及与时俱进的科学管理理念等等。因此,全新打造原产地形象,加速提升“中国制造”含金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创新工程的长远举措。
为什么林林总总的正宗法国葡萄酒原产地形象历经几百年经久不衰?其中的奥秘固然很多,但他们从葡萄种植到榨汁酿造以及存放等多工艺和多工序均实施了有效的监控,造就了经久不衰的法国葡萄酒原产地形象,成了家喻户晓的“葡萄酒”的代名词。
原产地形象是动态的,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世界权威机构对世界品牌原产地形象的调查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产品的原产地形象独占鳌头。但时至今日,日本产品,尤其是电器和通信产品事故频频,消费者的满意度急剧下滑,危及产品原产地形象的霸主地位。而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德国、法国的原产地形象却不断攀升,现已跻身于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取得很大发展,“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2006年,我国出口总额已达9690亿美元,是1978年的100倍,仅次于德、美,位居世界第三,是欧盟、日本最大进口来源国,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对降低全球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各国消费者而言,“中国制造”更不可或缺。美国萨拉班吉奥尔尼女士很好地概括了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感受,她写道:没有中国产品,你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而且家庭开支也会大增。
原产地形象保护刻不容缓
原产地产品的原产地形象既要注重树立和维护,更要注重保护。保护的层面是多方位立体式的。
首先,生产制造厂商自身要具有维护意识和保护理念,把产品的原产地形象如同商标、专利、字号加以保护,在不断更新和营建营销理念的同时,扩大宣传冲击效果,树立品牌效应,打造原产地形象王牌。
其次,建立完善我国的原产地标识和可追溯机制。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是为了防止产品在公司内部处理期间出现混淆,导致误用,影响产品质量,并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进行追溯、查寻。可追溯性是欧盟食品法律的一个普遍要求,覆盖所有食品、饲料及其链条,定义为: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所有阶段,都能够追溯和追踪一种食品、饲料、加工食物用动物;或者有意、希望添加到一种食品、饲料中的物质。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要求之一,是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于1997年开始提出的。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在可能发生某种危险(如食物中毒)时,风险管理人员才能够认定有关食品,迅速设法准确地禁售禁用危险产品,通知消费者或负责监测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要时沿整个食物链追溯问题的起源,并加以纠正。通过可追溯性研究,风险管理人员可以明确认定有危险的产品,以此限制风险对消
费者的影响范围,从而限制有关措施的经济影响。为保证切实有效,追溯制度必须涵盖整个路径的所有阶段,从活动物或原料直到最后加工包装的产品、从饲养场、动物饲料公司直到食品部门的公司。
第三,行政立法保护,就是以行政立法手段,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从地方建章立制到国家立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制,实现产品原产地形象保护的制度化、网络化。
我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又是《巴黎公约》的缔约国,因此有义务对其他缔约国国内立法保护的原产地产品进行保护。如果我们国内不作相应的立法保护,没有相应的保护和保障机制,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将只能尽义务,而无权利可言了。在推动原产地立法保护的进程中,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不应把产品的原产地形象保护和打造名牌、注册专利对立起来,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不同层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但由于三者的性质不同,导致了其司法程序的差异。商标和专利是可以有偿转让和市场运作的,但产品的原产地标记不能转让,它必须真实反映产品的原产地,否则就会构成欺诈或误导,有悖于WTO《原产地规则协议》。
立法保护是司法层面的最高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具有创新技术的高科技“中国创造”产品建立原产地注册登记法律保护机制,也可以通过原产地签证主管当局对原产地的调查、原产地注册及原产地证书签发等诸多环节,对“中国制造”加以细化和考量,以达到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与具有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区分开来。通过对“中国创造”实施原产地标记注册、签发原产地标记证书等形式,来保护和提升“Made in China”的原产地形象和含金量。(康玉燕)相关链接
何为“中国制造”
所谓达标的“中国制造”,是定义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的要求,符合中国原产要求,可以称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即“Made in China”。
按照这个定义标准,“中国制造”的标准比较容易满足。它主要分成完全原产产品和含有进口成分的原产产品两大类。完全原产产品包括完全在中国国内生产、加工、制造、出土、出生、生长的产品;含有进口成分产品以实质性改变作为主要判断依据。同时,还明确了以税则改变辅以从价格百分比、制造或加工工序为补充标准的判断标准要求。
显然,“中国制造”只是对原产地和加工工序以及组成产品原辅材料的要求等等,但作为原产地形象大使的“中国制造”产品,其“形象”本身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其中外观的视觉形象以及内在的品位和品位档次是必须经受消费者感受和感悟考验的两道门槛。只有取得了“入门”后消费者的高度满意度,其原产地形象才会得到加分、提升和拓展。(丁长影)
原产国形象与品牌形象
有证据表明,一国的形象在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心中有所不同。例如,美国人认为德国、日本标记的产品比法国标记的产品好。这种差别起因于每一国家的特定经济环境,抽样特点及出口国公司从事的跨国营销行为的强度。另外,中国消费者认为美国标记的产品意味着超越的品质及式样,因此美国公司可从强调其产品的原产国形象的促销活动中获益。如果中国消费者对某国制造的产品不感兴趣,那么营销公司在中国推销产品时,强化品牌意识,而不以欠佳的原产国形象推销产品。由于品牌形象从零开始创建,因此需要长期努力及巨额财力投入。然而,一旦建立一个有特点的品牌形象,回报率将显著增加。相反,原产国形象营销策略可利用在目标市场存在的与原产国形象相联系的现有信息提示,因此能使产品得到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立即认同。但是,由于同一原产国形象可为来自该原产国的多个出口商所共同利用。所以,原产国形象不如品牌形象有特色。尽管基于原产国形象的营销策略比建立品牌的营销策略花费较少的费用及时间,因而能增加短期利润,但原产国的长期回报率较低。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一旦在外国市场立足后,许多大公司不是着重建立原产国形象,而是集中精力建立有特色的品牌形象。
例如大量的诺基亚手机,其生产、加工甚至设计都是在国内进行,但其产品的销售包装上却只标记“MADE FOR NOKIA”,还有一些加工贸易的企业,为了强调其产品的进口品质和质量,通过控制进口原材料的价格和出口产品的价格比例,以此强调其不满足我国原产地条例中的“中国制造”。而欧盟网站上公布的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的Alvito公司向欧盟提交申请的NOT MADE IN CHINA字样商标更是深深的刺痛了中国的尊严。(丁长影)(《中国国门时报》)
第四篇:质量制度
质量技术交底制度
1、各分项、分部工程和比较复杂的加工、施工工序以及特殊过程(关键工序)作业前均应进行质量技术交底。
2、项目部施工员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应编制全面的、详细的、具有针对性强的加工、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对加工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技术交底。
3、质量技术交底内容至少包括:
1)作业人员资格和能力要求;
2)材料要求;
3)选择机具设备要求;
4)加工、施工环境要求;
5)质量特性;
6)加工、施工工艺和方法要求;
7)质量控制点;
8)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9)职业健康安全规定;
10)环境保护的要求等;
4、质量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使每个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并经交底人与受交底人签字。
5、受交底人应按交底内容进行加工、施工。
6、公司与项目经理部必须依照交底内容经常进行检查督促。
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1、开工前管理人员教育:
开工前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工程概况、质量目标、工期要求进行教育,使每个人都清楚了解本工程的特点和各项要求,把创优质工程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职责编写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和相关人员签订《质量责任书》。
2、施工人员入场前教育:
工人入场后先组织学习,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讲课,内容包括:本工程的概况、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奖罚办法;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创优质工序、优质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工序施工前交底教育
在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从事本道工序施工的班组长、技术骨干进行专门的交底教育,使上述人员明确施工要点、质量要求;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并指导作业人员做好各项质量要求。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验收制度
1、采购人员需负责收集、整理、提供材料证明或产品合格证的原则。
2、采购的物资、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由材料员、质检员核对其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证明材料等凭证,并检查外观质量,确定是否符合采购文件的要求,认真填写验收记录。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由设备安装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3、对工艺水平要求较高的委托加工材料及设备,应组织质量、技术部门和物资设备采购人员到加工单位根据图纸工艺要求进行验收,采购人员作好记录,双方签认验收凭据。
4、加强施工现场原材料使用检查、监督、指导工作,杜绝原材料使用质量隐患。
5.严格执行报检程序,物资部门对新采购的原材料和外构件,要进行分类报检,由材料员填制《工程材料报检单》,通知监理部门组织现场验收、取样送检,同时递交该材料的出厂质量资料复印件(包括说明书、合格证、出厂试验检验报告等),原件存物资部门备案。6.需要复试的原材料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经检验不合格的工程原材料,进行标识,分离存放,并做出处理意见,严防不合格原材料使用在工程上。
8.检验和试验记录:对未检和已检产品做好记录,凭检测站“已检合格通知单”实施发料。
材料、设备、构配件存储管理制度
1、材料进场或入库时,由材料员负责在仓储和堆放处挂标识牌,填制物资验收单,登记保管台帐和材质证明。对已检验的材料,材料员应在标牌的“检验状态”栏中填写检验状态。(已检合格、已检待定、未检)
2、材料堆放场地的标牌,应设置在通道附近的明显位置。材料员应在标牌上注明材料名称、厂家、产地、检验状态等项目。对甲方提供的产品,应在贮存场地悬挂“甲供”字样的标牌进行特殊标识。
3、材料员填写物资验收单,发料单凭证和保管台帐,并保存记录,填写内容应包括:名称、规格(牌名)、数量、编号或炉批号、合格证明编号、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包括保质期),对甲方提供的产品,加注“甲供”字样的标记,作为可追溯标识。
4、各种物资应由材料员按类别、品种、规格分别存放,标牌明显,填写完整、准确。码放层次以五或十为单位,做到举目成行,过目知数,便于交通、保养、清点和发放。
5、未经检验的工程原材料与现场材料隔离存放,以防混淆。并做好标识工作。
6、加强现场原材料存放管理,严格按《工程物资技术保管规定》操作,对过期变质的工程原材料要分别存放,作降低等级使用或清理出场。
7、妥善储存,适时保养。配件库要通风,防潮、防火、防盗。库容库貌美观整洁。按类挂标签,做到四定位,上盖下垫,合理适宜,加固面无锈蚀和划伤,仪表电器元件无受潮现象。
8、加强检查,保证质量。掌握库存动态、改进管理,防止丢失,保证质量。
对配件的收发、存放、保养、数量、质量和安全措施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精密度高、有保存期限的配件应重点检查,保证配件的使用质量。
9、准确收发,发陈储新。配件、材料收发必须手续完善,凭证齐全,收发有据,先进先发,合理轮换。新品进库必须经过检验,填点点验单,防止不合格品进入库内;出库要有发料单;防止出现帐物不符。
10、双增双节,交旧领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修旧利废。对旧件采用改、修、代的原则,做到物尽其用。
11、加强统计,申请计划。掌握库存动态,为配件、材料筹备提供依据。做到件件有帐,帐、物、卡相符。根据库存消耗,按时编制月、季配件申请计划,批复后,积极组织采购。
12、配件、要储备适宜。一般配件储备不得超过设备原值的5‰,特别是进口配件更要严格控制。
隐蔽工程旁站制度
1、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当就需要旁站的工序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一般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完成后难于检查的工序作业以及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工序都需要进行旁站监控。
2、旁站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不当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被掩盖,形成工程质量隐患。
3、旁站人员应熟悉相关标准、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情况、设计补充规定、生产经营承包合同、质量管理办法、质量内控体系及上级下发的各项规定。
4、旁站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1)检查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材料准备情况;
2)现场跟班监督施工方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是否按照已批准的施工图文件、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检报告等,根据规定通知试验人员现场抽样进行检验;检查使用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做好旁站监控记录、工程施工日志及质量内控体系运行记录,并按验标要求收集整理原始记录;
5)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现施工队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队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及时向项目部相关领导汇报,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6)凡旁站记录未经旁站人员签字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旁站监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旁站监控的部位和工序名称、起讫时间、工作完成情况、气候、主要施工内容、现场施工负责人或工班长、过程发现或存在的问题及处理过程。
5、旁站人员是旁站监控的直接责任人,对旁站监控内容承担直接监督责任。
成品保护制度
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或避免产品造成质量损失,特制订本制度:
1.各项目管理人员要象重视工序的操作控制一样重视成品保护工作,认真执行公司程序文件内的规定。
2.在施工管理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交叉作业。
3.上下工序之间要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4.如有下道工序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施工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的同意,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负主要责任。
5.可采取百效的成品保护措施来满足下道工序的操作。
6.技术部门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编工作中,应把有效的产品保护措施编入到施工组织设计中。
7.衡量成品保护业绩以最终产品的质量为标准,对成品保护工作出色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产品保护不够产生质量损失的予以处罚。
质量例会制度
1、项目部每月五日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部质量例会。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均应参加。工程管理部的质量负责人视需要参加月质量例会。
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每周一组织超开项目部技术员、专业工长、各施工班组长参加的周质量例会。
3、月质量例会对本月将要施工的过程质量提出要求,由项目技术员负责按周计划分解后,在周质量例会上对各检验批施工质量作出要求。并对上月施工质量进行总结。
4、周质量将各检验批的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工长负责,并由各专业工长上报本专业各检验批的验收时间(检验批的验收时间不应滞后于项目部周进度计划)。
5、周质量例会时各专业工长应汇报各专业上周施工完而未验收的各检验批工程质量的检查情况,并将各施工班组的自检结果上报技术负责人。
6、质量例会按期召开,如因故推迟,推后不得超过每月7日,周质量例会不得迟于周二召开。月质量例会必须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召开,周质量例会可由项目经理委托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开。
7、质量例会应有会议记录,应注明与会人员并如实记录会议内容。
质量考核奖惩制度
1、为贯彻质量理念,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严抓工程质量成为当务之急。项目部将对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执行不严、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不按图纸施工、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造成质量问题或发生质量事故的分包商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2、在项目创优活动中,工程实体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单位及个人按照公司规定予以经济奖励。
3、对于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杜绝了质量事故出现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4、阶段性验收过程中,连续三次验收由项目质量组验收认可,并顺利通过外部验收的工程及部位,对相关的班组和工长予以经济奖励。
5、严格按图施工,不得违反,不得随意更改图纸,违者一切责任自负,并承担经济损失。
6、所有钢材、水泥、砂、砌块到现场均要有合格证,出场时间,并做复试报告,若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准使用,否则对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
7、现场严格、认真执行三检制,各工种自检、互检、交接检合格后均填写好对应的表格,上交项目质检部。对于自检、互检、交接检不到位的班组或工长予以经济处罚。
8、分包队务必配置质量检查员,质检员必须积极组织验收工作,配合项目工程质量的验收,否则分包单位必须另行安排质检人员,并满足项目要求。
9、不履行质量检查验收程序,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否则对责任人
予以处罚。
10、任何质量问题的修复、纠偏等工作都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否则对主要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
11、质量负责人不做质量工作记录,发生漏检、错检的,不及时向公司质检部反馈整改通知单的,以及分包班组不及时向项目质检部反馈整改通知单的,予以经济处罚。
12、项目在日常检查中发生不合格项,未进行原因分析,无整改措施及质量部门进行复查的,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处以经济罚款;出现质量问题,未进行改进和提高并重复出现的,对有关责任人从重罚款。
13、对于项目质检部下发的质量整改通知单没有及时安排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落实、反馈的,对项目质量检查人员工作不支持,滥用行政手段,给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局部返工的,对项目分部生产经理及分部技术负责人处以罚款。
14、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的,对直接负责的质量工程师、工长一律革职处理。
15、质量考核由项目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分包商及本人,对项目部本部个人考核在当月工资中扣除,对分包商的违约考核1000元以下的由分包商以现金形式上交项目质检部,1000元以上的由项目财务部在分包商当月借款或结算时扣除,奖励由项目部发给现金,质量违约考核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质量事故的调查/评审、处置
1、轻微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班组应及时向项目部报告,由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评审和处置,其调查/评审和处置记录由项目部保存备案。
2、一般事故发生后,施工班组当日向项目部报告,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评审,并将处置方案报公司工程部、技术部审核,由公司总工批准。处置相关记录报公司总工办备案。
3、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队、项目部及时向公司质安部、技术部报告,由公司总工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评审及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各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应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
1、在施工/安装/调试/加工过程中,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产品不合格的责任人,根据经济损失的大小和不合格性质及影响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2、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责任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5万元(含),经技术部检验确认后,报请质量考核小组处理。同时扣除责任人当月岗位工资的10—20%
3、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责任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10万元(含),经技术部检验确认后,报请质量考核小组处理。同时扣除责任人当月岗位工资的30—50%
4、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责任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由质量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调查及提出处理决定。报请公司总经理批准,按经济损失的5—10%进行赔偿或处罚,清洁严重的予以辞退。
第五篇:爱问大力推进品牌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
各生产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质量行为,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深入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我县产品的竞争力,根据浙江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精神与要求,经研究,决定在我县生产企业中大力推行质量诚信制度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行质量诚信制度的意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企业的灵魂。推行质量诚信制度打造诚信企业,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质量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
1、建立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制定质量诚信规范,开展质量诚信教育,落实质量诚信责任,形成质量诚信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以提高职工的质量诚信意识。
2、建立质量检验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按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把关,并按规定保存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对原材料和外协件进行检验或验证,保存相关的检验或验证记录。对在用的检验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确保检验检测设备符合要求。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凡可以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必须采标,并进行备案。
4、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向顾客提供产品使用说明,对顾客使用中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可能进行警示。建立顾客档案,及时向顾客传递售后服务信息。建立售后服务网络,在承诺的时间内帮助顾客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公布投诉电话,妥善处理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投诉。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需求,持续改进质量。
5、建立出厂产品溯源体系。对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及其使用的原材料,建立有效的追溯制度。对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6、开展质量诚信自律活动。以标识明示、质量承诺等形式开展质量诚信自律活动,对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有效成份、有害物质成份、质量性能指标或质量等级等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特性进行明示或作出公开承诺。
三、开展质量诚信制度时间与对象
1、已经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省级以上名牌的生产企业,必须在2008年9月30日以前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诚信制度。
2、省名牌培育企业,其中08年申报省名牌企业(含到期复评企业)必须在申报之前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诚信制度,列入培育计划企业必须在规划申报的上一年年底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诚信制度。
3、区域块状产业相关企业,标准件、千斤顶亿元以上企业在2009年上半年以前试点开展质量诚信制度建设。
四、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质量诚信制度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企业应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抓好落实。要针对诚信制度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研究落实质量诚信自律措施,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完善体系,抓好落实。各企业要按照诚信建设五项制度的要求,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入手,抓好诚信制度的落实。
1、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质量管理的依据,各企业要从完善管理文件入手,落实质量诚信制度。要结合质量诚信五项制度的具体要求,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和补充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程序文件。及时完善管理制
度。要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项记录,监测体系运行质量。
2、要建立质量把关追溯体系。建立质量检验和质量追溯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没有检测能力的企业要尽快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落实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出厂把关要求。要建立原材料、外协件进厂把关制度,做好检验检测记录和原材料进厂、使用登记。完善生产过程管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加强指导,重在有效运行。质监局要加强对企业的检查指导。通过座谈会、查看资料、检查质量关键控制点,查找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各类企业要求建立时间,质监局将对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情况按照《浙江省品牌企业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核查细则》组织核查,对扎实开展质量诚信制度建设的企业,在免检与名牌推荐中优先予以考虑。
二00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空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