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汽车电子方向:
卓桂荣 性别 1968年11月
职
称
导师类型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 021-69589113
通讯地址 男
出生年月
副教授 行政职务 硕导
研究方向 Fxchen_qjy@hotmail.com 办公电话-***
通讯地址 男
出生年月 副教授
行政职务 硕导
研究方向 jizhang@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411室,邮编:201804
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研发主管/高级研发工程师,现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汽车电子控制、嵌入式软硬件开发、电磁兼容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与研究生培养:
本科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培养全日制硕士毕业生20余人,工程硕士10余人。
主持/参与完成项目:
1、基于网络的现代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2、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EMC(EMI/EMS)检测技术研究,横向协作课题;
3、五洲龙混合动力大客车大规模产业技术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4、中华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制;
5、面向产业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
6、产品级动力总成控制器开发;
7、国家863燃料电池轿车关键工艺与试验项目;
8、“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智能设备(泵/阀)及其FCS系统”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主要在研项目:
1、兼容V2G技术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特性研究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2、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电磁兼容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3、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电磁兼容子平台建设,国家发改委课题;
4、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研究,教育部985项目;
5、面向产业化的燃料电池轿车关键技术与整车集成开发项目,电磁兼容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
6、EK-2纯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国家863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国家专利10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在国际会议及国内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检索论文10篇。主编教材、专著3本,2006/2010年获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
主要著作:《基于现场总线DeviceNet的智能设备开发指南》,200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汽车电磁兼容理论与设计基础》,2009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基于PowerPC的32位微控制器原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用》,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姓
名 男
出生年月 教授
行政职务 博导
研究方向 luo_feng@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200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主要从事飞行器控制研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汽车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研究,以及燃料电池大客车CAN总线通信与控制系统的研制。2002年9月至今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特别是LIN、CAN、FlexRay等车载网络总线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德国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及C&S Group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车载网络通信系统设计及测试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车载网络总线系统、车载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汽车等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曾主持或参与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目前在研的纵向科研项目包括:EK-2纯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国家863项目),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国家863项目),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及其智能交通系统(985项目)等;在研的横向科研项目包括:汽车CAN总线测试系统研制(德国益驰公司委托开发项目),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研究(美国飞思卡尔公司委托开发项目)等。
现为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车载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同济大学-美国飞思卡尔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德国益驰公司车载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2010年入选同济大学攀登高层次人才计划。
获奖情况: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获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二等奖;201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出版专著:罗峰、孙泽昌著,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发表论文: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前讲授:汽车网络技术;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车设计等课程。
名 男 出生年月 教授
行政职务 博导
研究方向 zm_zhong@tongji.edu.cn 办公电话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汽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驱动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相关研究。
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7),2011年同济大学潍柴奖教金,2011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科技领军人才奖。主要的社会职务有:上海汽车工程师学会理事、新能源汽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汽车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目前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汽车电子学》,《专业德语》、研究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和博士生《最优控制与最优设计》等课程。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第一发明人3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
研究方向: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驱动传动控制技术
PHEV混合动力汽车有源传动技术 主持/参加课题:
1.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K12B04-07),奥运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与技术保障-子课题7:燃料电池轿车优化与技术保障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301):混合动力汽车用同步器相变条件及机理研究
3.主持上海市科委(07dz12032)燃料电池公交客车动力控制技术研发
4.参加国家863项目“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等
5.参加国际合作的“面向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算法研究”、“中德电动车关键总成技术及可持续商业化推广和示范”、“兼容V2G技术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6.校企合作项目:新型混合动力车用机电耦合传动装置
近三年主要发表论文:
15、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中断研究进展及解决方案;钟再敏;孔国玲;余卓平;孔国平;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vol.39 NO.12;
16、有效改善换档动力中断的车用有源传动装置;钟再敏;王心坚;陈辛波;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vol.39 NO.3;
17、变速器静态换挡负载测试平台的构建与试验分析;钟再敏;孔国玲;余卓平;陈震;汽车工程2011 年(第33 卷)第9 期;
18、AMT离合器不分离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控制;孔国玲;钟再敏;余卓平;陈雪平;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第40卷第2期;
19、电动AMT选换档执行机构位置最优控制;高智;钟再敏;孙泽昌;汽车工程2011年(第33卷)第2期;
20、基于ADAMS的同步器同步过程仿真分析;陈震;钟再敏;章桐;汽车工程2011 年(第33 卷)第4 期;
21、电动AMT嵌入式控制器原理样机开发;钟再敏;蒋昌恺;机电一体化2010(8);
22、并联混合动力轿车传动比初选方法;钟再敏;马勇;汽车技术2010 年第9 期。
第二篇: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硕士方向和学院领导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硕士方向和学院领导、导师介绍
08-11-21 作者: 编辑:皇甫一欣
万钢 校长(国家863计划清洁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万钢博士1952年8月出生,198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赴德国Clausthal大学机械系留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
万钢博士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攻博期间发明了定量研究固体波传播的光学方法,并成功地把此方法应用于汽车低噪声设计,为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在此科学领域中的研究赢得国际声誉。
万钢博士1991年进入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技术开发部任高级工程师,负责开发计算机轿车整车虚拟开发工作。他负责研制的“轿车三维表面测试和快速成型系统”、“轿车动力总成三维运动向量测试系统及悬架运动自由行程包络图”、“三维人体CAD模型和实体拟和及轿车人机工程CAD系统”、“汽车风洞测试系统”使奥迪汽车公司在轿车虚拟开发技术上领先于世界汽车企业。
1996年万钢博士升任奥迪公司生产部和总规划部技术经理,负责信息化制造技术。他负责研制的“智能控制白车身表面质量检测系统”项目获得国际专利,并创造了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设备创新模式。1999年万钢博士在轿车生产线创建了三维激光在线检测和数字化异地实时质量控制技术,为新一代奥迪A4轿车顺利投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内部操作规程,这是大众集团有史以来第一个由中国工程师牵头建立的操作规程。他在奥迪10年间一共经历了5 代新车型的开发及生产并熟悉汽车企业的投资、规划、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等许多方面的工作,成为德国著名的汽车专家。万钢博士与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指导的德国博士生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课题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1999年万钢博士受教育部邀请成功组织了留德汽车工业博士工程师合作交流团回国巡回报告,洽谈合作,受到教育部领导的赞赏。尽管国外的事业和生活一帆风顺,但万钢博士为了寻求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毅然回国。2000年万钢博士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2000年底,万钢博士提出了发展洁净能源轿车“中国平台计划”,目前“中国平台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在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和经委直接支持下启动。“中国平台”的实现,不仅将为我国提供一个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品,而且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闯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万钢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被科技部聘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为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规划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构筑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实施思路,并承担了重大专项中技术最为复杂、任务最为繁重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四轮驱动燃料电池微型汽车”获2002年上海市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在德国奥迪公司主持7项工程开发项目(总经费高达3960万德国马克)均已产业化;主持完成“轿车产品开发链的研究”、“轿车动力总成运动向量测量和计算方法”、“快速成型和制造系统”、“轿车自身自动检测系统”、“车身制造在线检测系统”、“电动汽车预先技术研究”、“燃料电池汽车虚拟匹配开发”、“中国平台计划”、“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全球资源条件下上海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资源调查和发展战略”、“上海市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的战略和政策研究”、“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等项目。获世界专利1项、欧洲专利1项、申请中国专利13项。出版著作:《让中国的汽车工业展翅飞翔》。发表论文:
主要有“Oberflaechenfehler von dem Lakieren erkenen”、“Automatic Body Inspection System in Serienproduktion”、“光测力学技术”、“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创新管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实践”等20余篇。
余卓平院长
余卓平教授,1960年1月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5年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不伦瑞克大学汽车研究所、大众汽车公司研发部、达姆斯达特大学汽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汽车工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专家库主任委员。
余卓平教授长期从事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和先进汽车技术。
主要研究成果:“汽车车内噪声预测、诊断与控制”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燃料电池轿车核心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汽车半主动悬架研究”等项目。负责“燃料电池轿车”和“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项目。出版著作:《汽车底盘技术基础》,参编《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和《机电一体化在支柱产业中的应用》。
发表论文:主要有“ABS抗路面不平度干扰研究”、“轿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研究”、“减振器异常噪声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和“A New Suspension Vibration Model Applicable to the Study of High-Frequency Suspension Vibration”等58篇。
靳晓雄 副院长
靳晓雄教授,1947年2月生,天津市人。197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电系。1985年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声振研究所进修一年。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汽车学院副院长、汽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汽车噪声与振动工程中心副主任、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理事。曾获宝钢优秀教学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靳晓雄教授长期从事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研究方向为汽车噪声与振动的预测与控制技术,汽车结构模态分析与模态试验技术,汽车零部件及结构疲劳寿命预估与试验技术,汽车线传控制技术以及气动汽车等。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三等奖等奖励。
出版著作:《工程机械动力学》、《工程机械振动分析》、《工程机械噪声控制学》及《汽车振动分析》等。发表论文60多篇。
孙泽昌 副院长 孙泽昌教授,1953年7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1年于该校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同济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汽车电子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汽车电子教席责任教授、同济大学-Motorola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理事、电动汽车分会副理事长。1996年前在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长期从事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之后在汽车工程系,汽车学院致力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为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主讲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汽车网络与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等十余门课程。
主要研究成果有:“QFY-2汽车尾气分析仪”,该成果曾获1992年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模型风洞建设与测试技术研究”获2003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来作为项目组长、副组长和核心研究人员完成多项国家“十五”863计划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
1)“网络、总线、通讯协议的前期研究(863项目,组长)”; 2)“燃料电池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863项目,副组长)”; 3)“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一期项目,副组长)”;
4)“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一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5)“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6)“清洁能源汽车在全球资源条件下的调查(上海市重大项目,核心研究人员)”。目前承担的国家及上海市重大研究项目有:
1)“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控制器(863项目,组长)”; 2)“燃料电池发动机(863二期项目,副组长)”;
3)“燃料电池轿车整车(863二期项目,核心研究人员)”;
4)“车载信息终端与智能化仪表研制(上海市重大项目,同济大学项目负责人)”; 5)“现代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研究(济大学-Motorola合作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出版的著作有:参加编著《上海桑塔那—中国轿车丛书》、《汽车工程手册》。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有:“感应电机转差调速系统的稳态矢量控制法”;“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功率平衡控制策略研究”;“汽车控制器局域网CAN技术应用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及参数识别”;“汽车网络发展趋势及分类方法”;“新一代电子控制汽车发电/起动复用装置研究”等。李理光 副院长 方向:动力机械与工程 马 钧 副院长 方向:汽车市场营销
楼狄明 同济大学第二联合党委书记
楼狄明教授,1963年7月生,浙江东阳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9年获上海铁道学院硕士学位。历任上海铁道学院助教、讲师,上海铁道大学副教授、机械系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同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系党总支书记、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长、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兼任上海市内燃机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大功率柴油机分会委员、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会员、《柴油机》特邀编委、教育部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铁路高等工科院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999年5~7月为法国彼埃尔与玛丽亚.居里大学访问学者。曾获铁道部优秀教师、上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上海英特尔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称号。
楼狄明教授长期从事热力发动机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柴油机结构CAD/CAM及性能优化。
主要研究成果:“TJ-65 型涡轮增压器的研制”,获199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博览会金奖;“内燃机活塞裙部润滑的优化设计”获1993年“上海市科协第五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三等奖”;主持“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系统的研究”、“JN295D型直喷式柴油机的研制”、“280柴油机高强度组合活塞的研制”、“高性能机车柴油机连杆的研制”、“376ZLQ扁钟罩型涡流室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轿车排气系统软件包开发与应用”等。出版著作:参编《中国内燃机工程师手册》。
发表论文:主要有“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组合活塞损坏机理的研究”、“钢顶球铁裙组合活塞三维接触分析”、“柴油机铰接活塞二阶运动的模拟计算与分析”、“内燃机活塞设计开发的预测技术”、“柴油机谐振复合增压技术的应用”等40余篇。
第三篇:车辆工程汽车新技术论文
关键字: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技术,双离合变速器技术,无人驾驶汽车
一: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1: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技术
1.1)传统燃烧概念局限性:
压缩点燃式燃烧概念(用于柴油机)与火花点燃式燃烧概念(用于汽油机)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所使用的燃油特性不同,由此造成两者在以下各个方面都有差别,如燃料引燃方式,空燃比,压缩比,燃油经济性,有害物排放等。出于人类对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和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关注,以及能源匮乏的影响,人们对高效能、低污染的动力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传统的汽油机属于预混均质燃烧,由于汽油特性以及爆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压缩比低,热效率低。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优越的燃油经济性,但是,传统柴油机的燃烧是燃料喷雾的扩散燃烧,依靠发动机活塞压缩到接近终点时的高温使混合器自然点火。由于喷雾与空气的混合时间很短,燃料与空气混合得严重不均匀,混合气分为高温过浓区和高温火焰区,导致NOx和碳烟的产生。
1.2)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技术概述:
HCCI是一种全新的内燃机燃烧概念,既不同于柴油机(非HCCI),又不同于汽油机(均质充量火花点燃),是一种火花点燃式和压缩点
第 一 页
燃式发动机概念的混合体。均质压燃式(HCCI)燃烧方式是目前内燃机燃烧领域的研究热点。HCCI燃烧是以预混合燃烧和低温反应为特征的燃烧方式。采用HCCI燃烧方式可以同时降低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井提高柴油机的循环热效率。HCCI发动机机通常工作在高空燃比和较低的压缩比条件下,工作范围较小,高负荷时功率输出不足。“双模式”HCCI发动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成为近期HCCI发动机研究中的热点。
HCCI发动机燃烧为稀薄燃烧,采用均质压缩多点着火,是一种从优化燃烧的角度来降低NOx和碳烟排放的新燃烧理论和技术。其燃烧模式是在进气和压缩过程形成均质混合气,当活塞压缩到上止点附近时,均质混合气自然点火。从HCCI燃烧方式看,HCCI发动机可以同时综合火花点火发动机(SI)和直接喷射压缩点火发动机(DI)的优点,同时避免他们的缺陷,即HCCI燃烧可以同时实现降低排放和达到高热效率的目的。这与传统控制排放方法相比,实现了很大的进步。
1.3)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技术特点
第 二 页
(1)超低的氮氧化物和碳烟排放
造成传统柴油机NOx和碳烟排放较高的原因是传统柴油机存在高温区,即在火焰前锋高温区容易产生NOx排放,在火焰内部高温区由于缺氧容易产生碳烟排放。而HCCI发动机为稀薄燃烧,所以不存在缺氧情况,因而可有效降低碳烟排放;同时HCCI发动机燃烧为预混合均质压缩点火燃烧,即燃烧室内部为均质混合气,在活塞压缩作用下燃烧室内多点同时着火,减少了火焰传播距离和压缩持续期,避免了高温区的产生,可大大减少NOx的排放。
(2)燃烧热效率高
由于HCCI发动机采用压缩自燃,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压缩比,从而提高其燃烧效率。另外,压缩点火方式避免了SI发动机的节流损失,其热效率与SI发动机相比更具优势。热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减少了节流损失;二:提高了压缩比;三:缩短了续烧期
(3)HCCI燃烧过程主要受燃烧化学动力学控制
第 三 页
HCCI燃烧的能量释放过程是受多种化学动力学因素支配的,这些因素进而又受流体静力学和热力学状态历程的影响。为了获得HCCI燃烧,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参数。压缩冲程结束时的缸内温度和压力、燃烧的自燃特性和残余废气量都会影响HCCI的点燃过程。
(4)HCCI发动机运行范围较窄
HCCI发动机可以使用多种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气、氢气等),在一定的工况下可以稳定运行,得到较好的运行和排放效果。但燃烧受到失火和爆燃的限制,发动机的运行范围比较窄。
(5)HCCI发动机HC、CO的排放较高
相对于普通柴油机,HCCI发动机HC、CO的排放较高主要是由于HCCI燃烧通常采用较稀的混合气和较强的EGR(废气再循环),缸内温度比较低造成的。
1.4)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方式的实现
(1)进气道喷射
将燃料喷到进气阀附近和空气混合,然后在进气过程中将混合气吸入缸内。这个方法利用进气涡流来强化混合气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混合气的均匀度。
(2)缸内前期喷射
即在压缩上止点前将燃料喷入缸内,通常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喷油提前角远大于传统柴油机,是柴油与空气在着火前充分混合。
(3)缸内后期喷射
将柴油在压缩上止点附近或之后喷入,同时采用大量预冷的废气再循
第 四 页
环,加强涡流和降低压缩比等措施来实现点火延迟。1.5)HCCI商业化面临的技术问题
(1)发动机冷启动困难
(2)废气控制系统的研究
(3)拓宽HCCI运行工况范围
(4)控制点火时刻和燃烧率
(5)研发快速反应控制系统来解决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灵敏度
二、汽车传动系统新技术
1: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又称DSG)技术 1.1)双离合器变速器概述
10年前,虽然已经出现了带手动功能的步进式自动变速器,但在大众化量产车中,自动变速器和运动性驾驶在人们的头脑中并无必然联系。但随着双离合变速器技术的出现,这种介于传统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之间并综合了两者各自优点的变速器,让车主们感到欣喜。双离合变速器技术是变速器领域的最重要创新之一,而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双离合变速器技术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1.2)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第 五 页
双离合器变速器在一个变速器中实现了两个手动变速器的功能。在使用标准换挡杆换挡的汽车中,如果驾驶员要从一个挡位换到另一个挡位,他先要踩下离合器踏板。此动作可以操作一个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断开连接,中断输送到变速器的动力。然后,驾驶员使用换挡杆选择新的挡位,这个过程涉及到将齿形联轴器从一个齿轮移动到另一个不同大小的齿轮。称为“同步器”的设备会让齿轮在结合之前相匹配以防止磨齿。一旦换入了新的挡位,驾驶员就可以松开离合器踏板,从而使发动机重新连接到变速器,并将动力传送给车轮。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中,从发动机到车轮没有连续的动力输出。在换挡的过程中,动力传送将从“有”到“无”再到“有”进行变化,这样就会导致“换挡冲击”或“扭矩中断”现象。对比之下,双离合器变速器使用两个离合器,但没有离合器踏板。先进的电子系统和液压系统像控制标准自动变速器那样对离合器进行控制。但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各离合器单独运转。一个离合器控制奇数挡(一挡、三挡、五挡和倒挡),另一个离合器控制偶数挡(二挡、四挡和六挡),如
第 六 页
图1-2和1-3所示。这样,不需要中断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传送就可以换挡。
1.3)双离合变速器的干与湿
(1)干式离合器
干式离合器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分离彻底、转矩过载保护、效率高、成本较低、不需要助动力等优点。干式离合器通过压板和飞轮吸收较大热量对滑磨产生热量的速度不敏感,但空气散热较慢,热量不易在短时间内散发出去;因此,它受滑磨产生的总热量的限制。干式离合器适于在短时间内结合,这样滑磨时间短、产生热量少。
(2)湿式离合器
湿式离合器有较好的控制品质。结构比较单
一、具有压力分布均匀、磨损小、传递扭矩容量大、不用专门调整摩擦片间隙等特点。由于它用液压油强制冷却,允许起步时较长时间地打滑,高档起步而不会烧损衬面,其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倍~6倍,广泛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上。但处于分离状态中的多片式离合器的主、从动摩擦片之间因润滑油相互滑转,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相应降低。
1.4)双离合变速器的控制策略
双离合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存在两个离合器扭矩传递的重叠阶段,因此对换挡过程离合器的控制有较高要求
(1)起步控制
第 七 页
车辆起步时,可以有两种起步控制策略;第一种:仿照AMT的起步控制策略,起步时车辆自动挂1档,即只有离合器1参加起步。第二种:为使两个离合器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起步的快速性和平稳性,可以使两离合器同时进入滑摩状态,共同承担起步力矩实现车辆起步。
(2)升降挡控制
如图4所示,升挡时(以l挡换2挡为例)控制过程为离合器1分离,离合器2接合。升挡前只有离合器l结合,转矩完全由离合器1传递,离台器与发动机没有相对滑转。换挡时,离合器1被切断供油并开始逐渐卸压分离。同时,离合器2的油路接通,随着油压不断升高,其摩擦片间隙被消除,主、被动片受压滑转,直至压紧,停止打滑成为整体传递转矩。即离合器I与离合器2中的摩擦元件完全分离和接合,都需要经过一段滑磨过程,且有工作重叠部分,则不会切断动力,实现了动力换挡。降挡过程与升挡过程原理相同。
(3)跳档控制
第 八 页
变速器升档一般是一档一档地进行的,而降档则可能会跳跃地降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手动控制模式下也可以进行跳跃降档。例如:从6档降到3档,连续按3下降档按钮,由于6挡齿轮和3挡齿轮处在不同输出轴上,变速器就会从6档直接降降3档。但是从6档降到2档时,由于6挡齿轮和2挡齿轮处在同一输出轴上,则变速器会先降到5档,再从5档直接降到2档。即跳跃降档时,起始档位和最终档位是属于同一离合器控制的,则会通过另一离合器拄制的档位转换一下,起始档位和最终档位不属于同一离台器控制的,则可以直接跳跃降至所定档位。
1.5)双离合变速器的优势
(1)换挡快。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时间非常短,比手动变速箱的速度还要快,只有0.2秒不到。
(2)省油。双离合变速器因为消除了扭矩的中断,也就是让发动机的动力一直在利用,而且始终在最佳的工作所以能够大量节省燃油。相比传统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箱更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油耗大约能够降低15%。
(3)舒适性。因为换挡速度快,所以DCT的每次换挡都非常平顺,顿挫感已经小到了人体很难察觉的地步。(4)在换挡过程中,几乎没有扭矩损失。
(5)当高挡齿轮已处于预备状态时,升挡速度极快,达到惊人的8毫秒。
第 九 页
(6)无论油门或者运转模式处于何种状况,换挡时间至少能达到600毫秒(从奇数挡降到奇数挡,或者从偶数挡降偶数挡时,耗时约为900毫秒,例如从第5挡降到3挡)。
三: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技术
1:无人驾驶汽车
1.1)无人驾驶汽车概述
国外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交通事故均不同程度地涉及驾驶员、汽车及道路环境因素。英国科学家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肇事发生的唯一原因是由驾驶员因素引起的占65%,而与驾驶员有关因素(汽车、道路环境等)的百分率高达95%。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也表明,主要由于驾驶员造成的事故占90%左右。总之,驾驶员失误作为肇事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人”从交通控制系统中请出来,从而提高安全性。由于无人驾驶电动车不需要司机,系统效率也随之提高。无人驾驶汽车就是这种新型控制方法的核心,而车辆安全则是无人驾驶汽车成败的关键。
1.2)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的一个轮式机器人,也是一个衡量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各国白热化角逐的一个领域。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美国是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最早、水平最高的
第 十 页
国家之一。而Google无人驾驶汽车无疑是这块领域的佼佼者,通过了大量的实验大量的数据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无人驾驶汽车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主要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近几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2011年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的新纪录。
1.3)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理想化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要技术有两种途径:
一、采用磁传感器来检测路径,但需在地面下预埋磁针,对路面重新改造,对路面有破坏性。
二、采用CCD摄像头作为传感器来检测路径,而CCD摄像头价格较高,并且需要对采集到的图像实时处理,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要求很高。
现在广泛采用的一般是基于光电传感器基础的自动导航系统,其根据光电传感器测得的反射光强的信号来自动辨别行驶路径,与其他的导航方案相比,该方案导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道路无损害、价格低廉等特点。传感器系统主要由导航系统、防碰撞传感器、启停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可以选择dSPACE公司的MicroAutoBox控制器;执行机构主要由轮毂电机、线控转向、电控液压制动等系统组成。
第 十一 页
(1)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自动检测汽车相对于预定路径的横向偏差。主要由光源、光电传感器、遮光附件、信号采集和电源五部分组成。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横向偏差来计算转向系统所需转角,获取汽车的预瞄信息,对车辆的状态进行自动控制,使汽车按预定工况行驶。控制系统相当于一个“驾驶员”模型,对信息感知、综合、判断、推理、决断,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正确的响应。控制系统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综合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理论等多门学科的前沿技术。
(3)执行装置
执行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驱动装置为4个电机,采用线控转向,和电控液压制动。
第 十二 页
1.4)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方向
无人驾驶汽车,必须形成一个完备的“驾驶员”模型,自动适应各种不同工况。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高速公路环境、城市环境和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1.5)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
就有学者预测,不就得将来是一个智能人工的环境,无人驾驶汽车无疑是汽车的发展趋势。可能未来,传统的三大件之一的驾照也不复存在,出门选定位置规划路线,就能让你更有时间舒舒服服地在车上吃个早餐,这也是Google无人驾驶汽车的理想模型。
参考文献:
一:《现代汽车新技术》姜立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汽车新技术》史立库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三:HCCI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赵新顺、曹会智等 四: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吴佐铭等
第 十三 页
第四篇:导师信息
一、日语语言文学(日语学院)
邱鸣(党校办)、周洁、杨玲、江新兴(科研处)、张文颖、谢立群、王鹏、李成浩、周莉、任健、王怡、谢育新、侯越、路邈、熊仁芳、詹桂香、王冠华、王宇新、潘小多、王晓、杨宁、林曌、李莉 周洁:日语语言文学
中景园”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金牌导师”最受研究生尊敬 的导师
二、翻译硕士(日语笔译)
日语学院:李成浩、熊仁芳、詹桂香、王宇新、李莉、樊颖 科研处:江新兴 校外导师:丁莉
三、翻译硕士(日语口译)
日语学院:周洁、杨玲、张文颖、谢立群、李成浩、熊仁芳、詹桂香、王宇新、李莉、任健、王怡、谢育新、侯越、路邈、王冠华、潘小多、王晓、杨宁、林曌、王鹏、樊颖 党校办:邱鸣 科研处:江新兴
校外导师:丁莉、白立文、鲁永学、卿学民、邱鹏鸣、王众
一、袁敏道 卢友络,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7月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1964年8月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教授。曾任日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亚非语系副主任、主任,日语系主任、第一届全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第四届副会长,第一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开设“日本语概说”、“日本语法研究”、“教学法研究”等课。先后担任基础日语、精读、泛读、写作、口译、日本文学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院校日语教学
主要科研成果:著有《日本语概说》(合编)、《基础日语教程》(1-4册)(合编)、曰语试题集(初级、中级、高级)(合编)、《综合日语》(上、下册)(合编)等。潘寿君,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曾赴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2年、名古屋大学等讲学研修约6年。现任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职称评审委员,《日语知识》编委等。承担教育部日语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调研,测试与编写工作;参与教育部和旅游局的有关考试命题工作。中央电视台《常用日语》电视讲座主讲;《日语新视听电视讲座》部分撰稿与26集全部定稿。承担研究生《中日语言对比研究》、《日语概论》、《日语教育》、《日语语法演习》、《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翻译研究》等课程。参编教材有1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获本院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日语语言、日语教育。
主要科研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参编《全国高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等专著5部,本人执笔约40万字;撰写《中文和訳際のテンスとアスペクト――「~ていたと~たをめぐって」》等论文10多篇;编写《基础日语教程》等9部,本人执笔约140万字;参编《日语常用词例解词典》等3部,本人执笔约70万字;编译《最新版日语能力测验出题倾向对策》等5部,本人执笔约15万字。
邱鸣,男,汉族,中共党员,日本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常委、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日翻译研究会会长,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市对外友协常务理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留学基金评审组专家。1977年至1979年在北京通县永乐店农场插队,1979年至1983年在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至1992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课程,1994年至200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任教,曾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4年4月起,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中世文学及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发表、出版论文论著数十篇。主要论著有《太平记的汉文学研究》(日文);代表论文有《日本古典文学的汉籍摄入》(日文)、《太平记中中国古籍的引用形态》(日文)、《护良亲王的人物造型与中国古籍》(日文)。主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大纲》、《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用书——职称日语》、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日语口译实务》3级等。
为集 教授,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毕业于北京二外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爱知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爱知学泉大学等大学学习和讲学。曾主持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日语》、中央电视台《标准日本语》初级、《日语语音入门》、中央电大《日语基础•旅游类》等讲座节目。专业为日语语音学、语法学。近年来从事翻译和中日同声传译的教学。
论著:《日语时态之管见》(论文)《助词「を」的无奈》(论文)《“つまらせる”还是“つまる”》(论文)《中译日的翻译技巧》——点线连接法(论文)《言简意赅‘信’是根本》(论文)《日语语音入门》(教材)等。
铁军,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留校任教。曾赴本留学或任教多年。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日语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担任日语系本科生、研究生多种课型。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的主要著作《国家旅游局导游考评教材中国文化册》(旅游教育出版社)、《北京日语导游》(旅游教育出版社)、《导游日语》(旅游教育出版社)、《中日乡土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日本语古典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丰田汽车企业文化的核心——造人战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百人一首的山情结》(日语学习与研究)。研究的课题包括龙文化、庙会文化、色彩文化、影视文化、年节文化、茶文化、、民间传说故事、乡土玩具、现代社会中的新民俗以及日本古典和歌等多方面。
吴世平教授,文学硕士。198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日本爱知学泉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主要科研成果有学术专著:《中日使役态的对比研究》,论文:“文化作品翻译中的中日文化差异”“日语翻译教学探讨”“跨文化交流与非语言行为”等。以及词典、教材等5部。目前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非语言行为对比研究”等项目。
李抗美,女,教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先后赴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名古屋大学、爱知大学留学三年半,学习研究日本语法及中日敬语比较,并在名古屋大学和横滨商科大学作为专家或交换教授讲学三年,研修中日同形语比较、日本语学概论、中日文化对比等。担任教育部和旅游局有关考试的命题、主考等工作。在大学本科担任一至四年级《精读》、《会话》、《口译》、《听力》、《泛读》、《导游》、《视听》等课型。为研究生开设《中日文化对比》、《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专题研究》、《日本文化演习》、《中日民俗文化比较》等课型。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撰写并发表《中日両国における言語的敬意表現について》、《中日両国語の同形語の比較》、《关于中日文中第二人称的用法》、《中日同形语考》《口訳について》、《中日の好き嫌いな数字の文化考》、《浅析「~じゃないですか」》、《关于“意见”的中日文不同用法》、《关于中文“打”字的日译》、《关于中文“安心”的中日不同用法》等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日语模拟导游》《日本节假日文化》等;参加多部专著、教材、词典的编写。
周洁,女、群众、教授、硕士生导师、日语学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1988年留学日本,1996年从日本回国到二外工作。毕业于日本甲南女子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课程并获该校社会学博士学位。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家族社会学会会员、日本专业社会调查士。先后任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日本爱知学泉大学客座教授。被评为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7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家庭、跨文化研究、翻译(笔译)教学和实践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中日祖先崇拜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合著《中日乡土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06)、译著《你好,社会学—社会学是文化学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译著NHK电视剧《铃兰》(中央电视台,2001)、译著TBS电视剧《夫妇》(中央电视台,2007)、合编《日本概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主编《日本的祭礼》(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译著《日本高龄者的生存困境-来自一线的报告》(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译著《社区的集团动力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等。有《中日两国‘家’意识变迁比较研究》(CSSCI期刊《求索》11期,2005)、《社科类文本翻译的特点—以<你好,社会学,社会学是文化学习>日汉翻译为例》(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日语学习和研究》3期,2007)《日本家庭社会学研究及未来走向》(CSSCI来源期刊《日本学刊》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日本学会,2009)、《日本概况在异文化认知中的作用》(《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和国际化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华北地区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和转型》(二外学报,2006)《日本人的祖灵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2003)《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范例》(《经营研究》日文,2006)《异文化的认知与语言意识》(二外学报,1999)等中日文论文20余篇。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中日友好中国大学生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大赛优秀论文指导奖;200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成果专著三等奖、2010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成果教材二等奖。参与并主持多个校级、市级教改和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陈燕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事教师工作以来,历经本科基础和高级阶段的各科目教学,并担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及毕业论文的指导。曾多次在国内外进修任教,有多年丰富的日语教育及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日语语言的词汇学领域,同时也包括一些词汇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包括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或考察报告数十部。
主要学术作品有:《日语词汇学》;《日语中的特殊词群—惯用句》等。其中《日语中的特殊词群—惯用句》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
新兴,男,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课程毕业,1994年到二外任教至今。先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爱知大学,曾在日本爱知学泉大学任教,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北二外科研处处长、国际商务日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日本早稻田社会学会会员,曾任北二外教务处处长。1998年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被评为2005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家族制度、日本隐居制度、中日异文化对比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教材有《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研究》(专著、旅游教育出版社),《日本概况》(合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商务基础日语1、2》(主编、商务出版社),《日语写作》、《日语会话》等,发表论文《日本隐居制度与家长权的传承》(《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4期),《日本的隐居制度与儒家伦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0期)等二十余篇。
杨玲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2007年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曾先后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爱知学泉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交流及其讲学。1997和1999年分别主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日语300句》广播讲座和中央电视台《常用日语》电视讲座节目。曾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等多项研究课题。2008年参与并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参与并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奖;2009年被纳入2010年启动的“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日语授受动词句结构意义研究》、《饭店日语》(合著)、主编《日语语言文化研究》第四辑等;先后在《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研究》、《语言学研究》、《汉日理论语言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之探讨”、“日语授受动词句受事移动中モノ的意义”、“同声传译中的技能技巧训练与同传标准”、“Vテクレル的结构和意义”、“日语学研究的动态及趋势分析”、“CAI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等近20篇论文;现主持编写的《日汉同声传译系列教材》获2009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
张志军 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从事教师工作以来,担任过基础阶段的精读、泛读、会话、听力的教学和高年级阶段的精读、口译、笔译、视听等各科目的教学,自1996年以来担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翻译理论与实践》《日中语言对比》。任教期间曾赴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学习日语语言与文化;先后赴日本爱知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爱知学泉大学等学校教授汉语6年。在国内任教期间曾担任过三年级教学组组长和专业课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并于199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中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科研成果:译著:《胎儿都是天才》(学林出版社)专著:《日语自他动词》(旅游教育出版社)参编辞典:《日语常用语搭配辞典》(商务印书馆)《日语拟声拟态副词词典》(商务印书馆)主要论文:《『せる、させる』と『使、叫、譲』の異同》《受動文から見る日本語と中国語の異同》《日本語の非典型的他動詞文》《试析日语文章翻译的难点—-省略的复原》《日语中顿从句的情态》《など在复句中的作用及译法》等。
张文颖,男,汉族,教授,2001年3月毕业于日本专修大学国文学专业,获日本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其间曾于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赴日本爱知学泉大学工作一年。并前后多次赴日本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先后获得北京市政府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校教学优秀奖,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年日语系升级为日语学院,时任日语学院第二基础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任日语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主要教学及科研成果: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两部:《商务基础日语》第一、二册;《基础日语综合教程》第二册教材及教师用书,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主持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北京市面上项目“莫言与中上健次的文学”、校级项目“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幻想性意象”等科研课题。出版专著两部:《场所的魔力-大江健三郎与中上健次的文学》(该书在日本出版发行)、《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谢立群,女,博士,教授。2002年3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任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2005年7月起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被评为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7北京市人材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目前正在主持北京市教委 “日本中世纪佛教文学的形成与中国文化”课题的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中世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有:《徒然草与中国隐逸思想》(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7),代表性论文有:《从徒然草第12段看老庄思想的影响》(二外学报、2006)《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大隐”形象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从徒然草看兼好的隐遁观》(《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关于徒然草汉译的几点考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从『華厳宗祖師絵伝』的善妙形象看明慧的女性救济观》(《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等20余篇。
,教授、日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系主任、博士。留学日本十载,在千叶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比较政治研究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和民族音乐学系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中日文化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日本地域艺术文化研究》、《中日乡土文化研究》(合著)、《日本龙文化研究》(合著)、主编《传承与跨越——中日现代社会文化研究》等著作。合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日同声传译背景知识储备训练 自然、文化篇》、《中日同声传译背景知识储备训练 社会、经济篇》。发表〈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学科理论与同声传译班“日本经济”的课程设计〉、〈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等十多篇论文。
第五篇:导师信息
王荫乔(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31年生人,河北省滦县人,195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级劳动模范、市级优秀教师。曾任中国投资学会第一、二届理事;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金融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撰写科研论文多篇,教材、工具书多部,其中主编的教改优秀教材《工商信贷教学案例》、与人合作的《工商信贷》曾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推荐为全国高校金融专业使用教材。《金融业务手册》、《论中短期设备贷款管理》、《简明金融辞典》以及《关于发展天津金融市场的思考》等论著、工具书获市社科优秀成果和市优秀调研成果二、三等奖。应邀参与《中华金融辞库》总编和《商业银行》卷的主编工作。该书经中宣部批准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同时还承担了《面向21世纪的金融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课题,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王爱俭(点击查看个人照片),女,出生于1954年11月,祖籍山东烟台,教授、博士。现担任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主任、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社科、国家自然科学同行评议专家,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天津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学科组成员,中国金融学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天津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学科带头人,天津市环渤海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实务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国际货币与汇率、金融创新和虚拟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市级项目10余项,十余次获奖。承担主要项目:“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01BJL009)中国社科基金项目 ;“虚拟经济合理规模与风险预警研究”(7037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国际金融态势与汇率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道路选择”天津市“九五”社科重点项目;“欧元运行趋势及其汇率风险研究”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著代表作:《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金融创新工具交易》(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汇率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体制改革与经济杠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20世纪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 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主要奖项:论文《论市场经济》1994年获天津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专著《汇率导论》1998年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专著三等奖;专著《金融创新工具交易》1998年获金融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效应分析》1998年获中国金融学会第四届优秀论文三等奖;专著《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1999年获天津社科第七届优秀著作二等奖;论文《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2001年获天津市金融学会1998-1999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文《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2001年获华北金融杂志社1999-2000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天津中行完成2002年消费信贷任务对策建议总报告》2002年获全国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十五”期间力争建成我国北方金融中心》2002年获天津市第七届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专著《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2002年获天津社科第八届优秀著作三等奖;论文《“十五”期间力争建成我国北方金融中心》2002年获民建天津市委员会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论文《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2004年获天津市第九届社科成果二等奖;专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2006年获天津市第十届社科成果二等奖。
张维(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58年出生。1982年春、1985年春和1988年秋在天津大学分别获工业电气自动化工学学士学位、系统工程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1990、1993年分别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4—1995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1998—2000美国任斯利尔理工大学拉里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历任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管理学院MBA 中心主任、副院长,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等职。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是金融工程、创业管理,在全国首批招收了金融工程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我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迄今已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在内的7项国家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过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992)、天津青年科技奖(1992)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主要讲授“管理学科研究前沿”、“金融定量分析”、“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创业管理”等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八、九届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管理学会副会长等,并担任《管理科学学报》编委和编辑部主任、《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和《中外管理》杂志的编委。
张元萍(点击查看个人照片),女 1955年生于天津市,1981年考入天津财经大学,1985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和2000年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中心研修。现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无形资产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金融投资与融资、金融衍生工具、国际投资等。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投资理论与实务、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学等课程。曾在各种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篇、主编、参编各种著作10部,主要著作有《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模式》、《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等,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其中《北方技术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成果转化的计量分析》获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元萍(点击查看个人照片)
高正平(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54年月11月出生,河北丰润人,博士,教授。现担任天津财经大学副院长及中金会(中国金融人才委员会)常务理事、2l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天津市风险投资促进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以来,完成专著3部,撰写论文20余篇,参加多项省部级课题项目。科技成果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实际的居多。其中代表作主要有《证券公司风险规避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政府在风险投资中作用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完善我国投融资体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财经,1997)、《“银边债券”关于城市公债的理性思考和现实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资本证券化与我国实现途径选择》(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1)、《滨海银行组建方案可行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2002)等。现在从事的研究有:主编《中小企业融资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预计2004年年初出版)、横向课题《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预计2003年年底完成)。
刘忠燕(点击查看个人照片), 女 1953年1月生,金融学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学教学与研究21年,现主讲金融学专业基础理论课“货币银行学”;专业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院核心课“金融学”。曾讲授“金融市场学”、“证券理论与实务”。近五年在《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中国财政》、《天津社会科学》、《金融理论与实践》、《现代财经》等重要核心刊物、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篇。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程》、《现代股票经济通论》、《储蓄与投资》四部。参编六部。其中两篇论文被人大复印刊物全文转载、两部专著和一篇论文获“天津金融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天津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一项。完成天津社联“资本市场发展”调研项目一项。
孟生旺(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 1966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系教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1999年访问了英国宝成保险集团,2002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保险与精算系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保险与精算。曾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5部。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各种科研奖励4项,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到会宣读了论文,2000年获“天津市优秀青年人才奖”。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险经营风险评估与保险监管系统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安宝统计与精算研究中心项目“Actuarial Mod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Automobile Insurance”。代表作有:《实用非寿险精算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利息理论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over-dispersion in a bonus-malus automobile insurance system,”(The ASTIN Bulletin, Volume 29, No.2, 1999, pp.327-337)。
孙森(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49年生人,祖籍广东省中山市,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于一九六九年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插队;一九七四年进入天津财经大学财金系学习,一九七七年大学毕业;一九八五年考入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九八八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一九九六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理事、天津农村金融学会理事,曾任天津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电子化、银行会计、银行外汇会计等课程,目前主要讲授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金融学、银行电子化、银行外汇会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运行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货币市场、银行电子化。主持完成天津“九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两项(发展消费信贷若干问题的建议;规范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研究),天津市教委社科项目一项;独著、主编、合著、参编各类著作8部;在《国际金融研究》等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四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曾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获天津市金融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唐以今(点击查看个人照片)教授 1982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起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任教。1986—1999 年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获瑞士巴塞尔州立奖学金,在巴塞尔大学经济系作访问学者1年。1998—1999年获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奖学金,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转型经济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6个月。主讲课程: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学。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2项 主持天津市教委课题1项 出版专著1部,学术论文多篇。
王淑敏(点击查看个人照片)女 教授 生于1944年 河北省武邑县人 汉族 中共党员 1969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至今已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现任金融系货币银行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淑敏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并广泛涉猎中外金融信托与租赁领域,是中国较早从事信托租赁研究的专家之一。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金融信托与租赁、证券理论与实务、西方货币信用理论研究。王淑敏教授在科研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撰写出版著作主要有: 主编《金融信托与租赁》(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专著《金融深化创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主编《投资经营与管理》(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主编《农行经营管理若干问题探讨》(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天津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金融深化创新研究”和天津市教委科研课题“金融市场融资渠道拓展研究”。两项科研成果均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好评。公开发表论文几十篇。获奖成果多项。
姚莉(点击查看个人照片),1960年生,汉族,1978年考入天津财经大学,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进入南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200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所教课程有:国际金融(全校挂牌)、国际金融(双语)、国际结算、金融理论专题讲座。
安合祥(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43年生人,河北省晋州人,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学计划专业毕业,教授,金融系投资教研室主任,中国宏观经济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任碧云(点击查看个人照片)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62年6月出生于山西榆社。1979年9月考入山西大学经济系就读,1983年8月毕业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以后留校任教,期间,先后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进修,1988年—1989年曾在厦门大学财金系研究生班学习。1997年12月调入天津财经学院金融系工作,同时攻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于1999年6月参加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英语、经济学综合科目考试,顺利通过,并于1999年9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又于2002年9月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金融宏观调控。任教20年来,主要讲授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营销学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所讲授课程均受到专家、同行的认可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1994年被聘为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客座教授;2000年被聘为中国工商银行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客座教授;2001年被聘为中国农业银行天津金融研修学院客座教授;1999年以来,多次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金部、零售金融部、院校部、工会及云南省分行、辽宁省分行、天津市分行等作过学术报告;还为中国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市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天津分行等作过学术讲座。
李素梅(点击查看个人照片)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与保险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
从事金融学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站在全球角度研究金融经济问题,立足实用性研究,着力借鉴北美成功金融经济体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
2004年以来,美国,加拿大高级访问学者
获得北美“金融证券与保险投资顾问”(Financial Security Advisor and Investment Representative)资格认证
主要研究领域: 中美投资基金比较研究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金融投资管理 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财 联系方式:E-mail:sammyli28@hotmail.com
主要代表作
一.专著
[1] 《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7 [2]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综合绩效及发展战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8
二.教材
[1] 《金融学》参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6 [2] 《证券投资教程》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 《货币银行学》参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 [4] 《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参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
三.主要学术论文
[1] “The analysis of net cash inflow of money market in US and their revelation” 发表于《China-USA Business Review》
Volume 7,Number 3,March 2008 [2] “美国养老保险基金与共同基金关联效应分析及启示” 《现代财经》 2008.3 [3]“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U.S.Holders of Mutual Funds and their Revelation”, 提交主题为 “3rd Asia E-Business International Forum”的国际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2007.2 [4]“The analysis of Mutual Funds in US and their revelation” 提交在希腊举行的主题为“Department of Shipping, Trade and Transport” 的国际研讨会征文入选, 2007.7 [5]“美国基金业发展的相关分析及对亚洲的启示” 提交国际研讨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9 [6]“美国股票基金投资组合转换率分析及借鉴”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6 [7]“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结构历史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银行家》,2005.5 [8]“天津市发展民间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财经》,2005.3 [9]“国债的货币效应初探” 《现代财经》,2003.11 [10]“中国信用缺失的内生性及外生性探析”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5 [11]“我国货币政策与就业政策有效联结之途径” 《现代财经》,2001.3 [12]“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浙江金融》,2000.9 [13]“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小企业” 《宏观经济管理》,2000.9 [14]“通货紧缩原因的内生性及外生性探析” 《金融市场》,2000.4 [15]“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4 [16]“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学思考”,“留美经济学会”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参会论文并做主题发言,部分观点载《经济学动态》 1998.7
四.完成科研项目
[1]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操作系统设计及编制”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横向委托科研项目 项目负责人之一,已完成并通过鉴定,2007.11 [2]“资本流动与民间投资发展”,天津市“十五”投资项目
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并通过鉴定,2005.10 [3]“天津市增加民间投资的有效战略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并通过鉴定,2004.11 [4] “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研究” 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并通过鉴定,该项目被“海通证券有限公司”采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3.11 [5] “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宏观调控研究” 天津市“九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并通过市级鉴定,2000.6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题解(上册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与精粹题解(下册宏观部分)》,丛屹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货币银行学原理》第五版,郑道平、龙玮娟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
张维(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1958年出生。1982年春、1985年春和1988年秋在天津大学分别获工业电气自动化工学学士学位、系统工程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1990、1993年分别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4—1995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1998—2000美国任斯利尔理工大学拉里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历任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管理学院mba 中心主任、副院长,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等职。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是金融工程、创业管理,在全国首批招收了金融工程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我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迄今已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在内的7项国家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过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992)、天津青年科技奖(1992)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主要讲授“管理学科研究前沿”、“金融定量分析”、“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创业管理”等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八、九届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管理学会副会长等,并担任《管理科学学报》编委和编辑部主任、《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和《中外管理》杂志的编委。
孟生旺(点击查看个人照片),男 1966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系教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1999年访问了英国宝成保险集团,2002年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保险与精算系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保险与精算。曾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5部。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各种科研奖励4项,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到会宣读了论文,2000年获“天津市优秀青年人才奖”。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险经营风险评估与保险监管系统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安宝统计与精算研究中心项目“Actuarial Mod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Automobile Insurance”。代表作有:《实用非寿险精算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利息理论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over-dispersion in a bonus-malus automobile insurance system,”(The ASTIN Bulletin, Volume 29, No.2, 1999, pp.327-337 和差化积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sin[(x-y)/2]
积化和差
sinxsiny=-1/2[cos(x+y)-cos(x-y)] cosxcosy=1/2[cos(x+y)+cos(x-y)] sinxcosy=1/2[sin(x+y)+sin(x-y)] cosxsiny=1/2[sin(x+y)-sin(x-y)]
1、《货币银行学原理》第五版,郑道平、龙玮娟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
2、《国际金融概论》,王爱俭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出版。
3、《投资学》,张元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