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00:3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第一篇: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工艺管道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MTO项目工艺管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行为预控,严保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预制阶段

1、管道预制加工应按设计单线图进行预制加工图上应标注管线编号现场组焊位置和调节裕量。焊口100mm处应使用田字格形

式标注管线号、焊口号、焊工号、焊接日期;

2、管道预制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均应核对管子的标识并做好标识和色标的移植,不锈钢管道、低温钢管道不得使用钢印作标

识,不锈钢材质的管道和管道组成件等不得与碳钢材质物件混放;

3、管道预制厂出厂要有检查记录,管内清洁达到要求、无损检测完毕才能出厂,现场预制的管段无损检测完才能安装。

4、夹套管的套管与主管间的间隙应均匀并按设计文件要求焊接支承块;

5、检验合格后的管道预制件应有标识并封闭端口,其内部不得有砂土、铁屑、熔渣及其他杂物,存放时应防止损伤和污染

6、管道采用螺纹法兰连接时,螺纹和密封面的加工检验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三、安装阶段

1、管道安装前应逐件清除管道组成件内部的砂土、铁屑、熔渣及其他杂物,保持管道内洁;

2、管道上的开孔应在管段安装前完成,当在已安装的管道上开孔时管内因切割而产生的异物应清除干净;

3、管道安装时,施工单位应逐件检查法兰密封面及垫片,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锈斑等缺陷存在;

4、安装前,法兰环槽密封面与金属环垫应作接触线检查,当金属环垫在密封面上转动45°后,检查接触线不得有间断现象;

5、流量孔板上、下游直管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在此范围内的焊缝内表面应与管道内表面平齐,打磨光滑;

6、连接法兰的螺栓应能在螺栓孔中顺利通过;

7、与机器连接的管道及其支、吊架安装完毕后,应卸下接管上的法兰螺栓。在自由状态下,所有螺栓应能在螺栓孔中顺利通

过;

8、机器试车前应对管道与机器的连接法兰进行最终连接检查;

9、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应采用不锈钢板过渡,不得与不锈钢管直接连接;

10、管道安装时应同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应牢固。管子和支承面接触应良好;

11、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固定支架应在补偿装置预拉伸或预压缩前固定;

12、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且隔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

13、弹簧支吊架的弹簧安装高度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调整弹簧支架的限位板应在试车前拆除;

14、焊接支吊架时焊缝不得有漏焊、裂纹、高度和长度不够等缺陷。支架与管道焊接时,管子表面不得有咬边现象;

15、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将其焊在管道上,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更换成正式支吊

架。当不锈钢、合金钢管道发生临时点焊时,应及时更换支撑方式,将焊点打磨干净,并在打磨焊点处做渗透检测;

16、管道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文件逐个核对确认支吊架的形式和位置;

17、Π形补偿器水平安装时,平行臂应与管道坡度相同。垂直臂应呈水平状态;

18、波形补偿器安装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受力应均匀。波形补偿器内套有焊缝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应

位于介质流入端,在垂直管道上应置于上部。波形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不得偏斜,波形补偿器预拉伸或预压缩合格后,应设临时约束装置将其固定,待管道负荷运行前,再拆除临时约束装置;

19、管道施焊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焊工应按指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

20、管道直管段相邻两环缝间距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除定型管件外,其他任意两焊缝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21、在焊接接头及其边缘上不宜开孔,否则被开孔周围一倍孔径范围内的焊接接头,应100%进行射线检测;

22、管道上被补强圈或支座垫板覆盖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后方可覆盖;

23、不锈钢管采用电弧焊时,焊接接头组对前应在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涂白垩粉或其他防粘污剂;

24、施工过程中,除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冷拉伸或冷压缩外,不得用强力方法组对焊接接头;

25、焊接在管道上的组对卡具不得用敲打或掰扭的方法拆除;

26、焊接完毕后应及时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附近的飞溅物清理干净;

27、经焊后热处理合格的部位不得再从事焊接作业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四、无损检测

为严格、规范、快捷、准确地对各装置即将开始的工艺管道安装工程中焊接及无损检测的过程质量和检验进行把握和管理,根据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17-2010《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条款规定,同时结合并借鉴各项目施工过程中先进管理经验,本项目工艺管道焊接及无损检测将采取“管道焊接数据库”和“无损检测监理指令卡”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1、管道焊接数据库由建设单位使用Excel表格统一制订并下发规范模版;施工单位接到电子模版后,根据设计文件录入相关信息。有设计变更或新增图纸则应在第一时间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数据录入要求采取全额信息录入的形式,即根据设计文件将数据库表格中黑色字列包括单线图页码、单位工程序号、试压包号、质量验收规范、检测比例、管道等级、检测类别号、管线号、吋径、壁厚等级、焊口规格、材质、焊口编号等信息全部录入;录入完成后,数据库母体建成,进入更新阶段。施工单位每日应收集各自管道施工队伍的“管道焊接记录”(SH3543-G403现场手填版),并派专人汇总信息,当日及时对数据库绿色字列进行“填空”和更新。

2、施工单位应委派专人专职对数据库进行维护,若需分单元进行管理则应在数据库母库的基础上分离子库,由专人定期汇总各子库信息对母库进行更新。

3、施工单位应每天对录入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及时认真核对,并适时根据规范要求和数据库筛选显示的信息控制管道焊接接头的检测时机,当按照规范要求的“四同”(同管道级别、同检测比例、同材料类别、同焊工代号)原则达到检测时机(如:检测比例为20%的“四同”管线,该名焊工已累计焊接3-5道焊口时,检测时机成熟。)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将达标的管线信息以指令卡的形式上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根据此信息对这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点口,并将需检测的焊口号手写在指令卡上。

4、点口完毕后,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检测指令填写“管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日委托单”,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管道焊口的无损检测委托,委托单形式适用SH3503-G401表格,及时将信息更新至数据库红色字列中。

5、检测单位在接到有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无损检测委托单后,应及时会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员找到并及时检测该批焊口,同时将检测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接到书面反馈后,及时将结果更新至数据库蓝色字列中,并于次日09:00前将含有检测单位反馈信息的电子版数据库整理上报监理单位。由于检测结果出来需要一定时间,故数据库的反馈不能当日检测次日返回,上面说到的次日09:00前反馈的信息是包含前一次检测结果的数据信息。但结果反馈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天。同时管道焊口的信息录入、检测指令、点口、检测、结果反馈的这一周期循环应按批次划定,每一批的循环时间不得超过两天。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文件(管道表等)并制作完成单线图后应以总委托单形式向检验检测单位下达检测总指令,该总委托应上报监理单位和质量控制部审核。引入“检验批”概念,即:满足四同原则的管线该名焊工在一段时间内焊接完成的焊口,可以划成一个检验批。监理单位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检测比例在该检验批中进行检测指令;出现返修则在该批次中进行扩探,根据规范要求,直至扩满此检验批的100%。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质量)部、监理单位将不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抽查,对数据库信息的更新、焊接日期、焊工号等信息的适时和及时性进行考核,数据库信息在进行变动时,施工单位应及时书面以变更形式通知相关单位。

五、无损检测系统实施流程示意

管道焊接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通过实施本程序,以保证对产品质量要求预先鉴定工序能力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确定的质量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本程序适于钢质压力管道(GB类、GC2、GC3级)安装的无损检测。2.作业前的准备

2.1 人员:

从事焊缝检测的人员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机构培训,取得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合格证,并持证上岗。2.2 机具及检测设备:

钢尺、测厚仪、硬度计、射线探伤仪、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放大镜、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2.3 材料:

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清晰度、对比度和灵敏度应符合GB3323规定; 2.3 条件:

2.3.1焊接管道安装单线图按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完毕,焊接方法、焊工钢号标识完毕,探伤类别明确。2.4.2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

2.2.3现场按规定设立检验禁区。

2.2.4焊缝检测位置由质检员、建设单位或监督检验单位共同确定完毕 3.职责

3.1 质检人员负责下发检测委托单,交给无损检测单位。

3.2无损检测单位负责焊缝检测的布片、检测,根据标准评定检测结果,登记台帐、签发检验报告,作好底片的整理、包装归档。

4.X射线探伤工艺: 4.1工艺流程

布片 照相 暗室处理

评片 出具检测报告 4.2 操作方法: 4.2.1 一般管道采用双壁单投影法,根据管径确定每道焊缝的布片数量。根据厚度及曝光曲线确定管电压、焦距及曝光时间,选择各种识别标记。4.2.2暗室处理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处理按照显影----定影---停显----脱水与干燥规范程序得到质量合格的底片;

4.2.3 评片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应使用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放大镜等专业工具。以确定焊缝的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夹钨等缺陷。

4.2.4根据GB3323标准规定,进行焊缝质量的分级,然后出具检测报告。5 质量标准

5.1焊缝的射线探伤标准执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97)。5.2下列工业钢质管道焊缝应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其质量不得低于Ⅱ级: 5.2.1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

5.2.2输送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或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5.2.3输送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2.4设计温度小于-29℃的低温管道。

5.2.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的其他管道。

5.2.6输送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管道、无毒流体管道的焊缝,可不进行射线照相检验。

5.2.7其他管道应进行抽样射线照相检验,抽检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且抽检比例不得少于5%,其质量不低于Ⅲ级。

5.3检验发现焊缝缺陷超出设计文件和本规范规定时,必须进行返修,焊缝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验。5.4当抽样检验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所代表的一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验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还应采用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验; 5.4.1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列焊的同一批焊缝。5.4.2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5.4.3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5.4.4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5.4.5当再次检验又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7.4.8对要求热处理的焊缝,热处理后应测量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其硬度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碳素钢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检验数量不应少于热处理焊口总数的10%。6 安全措施

6.1 安全防护应遵循正当化、最优化和个人剂量当量限制原则; 6.2工作区设立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 7 成品保护:

7.1 检测完毕即进行后序工程的施工,防止管材的腐蚀; 7.2悬挂竣工标识,严禁其它施工造成破坏; 7.3照相底片应妥善保管。

第二篇: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铁道部《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某公司《关于开展栽铁路(某段)隧道工程无损检测的通知》(某安质电传[2011]13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某无损检测管理,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全面促进和提升本标段施工质量水平,现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某项目经理部所辖各项目分部,各分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工程实际制订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望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 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局项目经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书记为组长,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长为副组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隧道督导部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局项目经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实施方案与配合工作;

(2)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审批工作;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质量监督、整改回复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项目分部安排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排查与质量隐患整改工作。第四条 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项目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分部经理、书记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主管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具体配合工作;

(2)负责编制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回复资料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排查,并排查出的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上报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无损检测成果和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三章 无损检测范围及检测方法

第五条

无损检测范围

1、路基工程(1)地基加固工程

包括CFG桩、钻(挖)孔桩、岩溶注浆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2)路基支挡工程

抗滑桩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桥梁工程

包括桥梁钻(挖)孔桩基、墩台身及梁体结构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3、隧道工程

包括隧道衬砌强度、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钢筋及钢架分布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第六条

无损检测方法

1、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规则截面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臵范围,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小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桩[CFG桩、钻(挖)孔桩等]、路基支挡工程(抗滑桩等)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2、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位臵、范围和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大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3、回弹法

回弹法适用于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4、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检测和岩溶注浆密实度。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进行检测。

5、综合物探检测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电测探两方法综合物探检测岩溶注浆效果。

第四章 无损检测频次及检测机构资质

第七条 路基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成桩7d后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总桩数的10%抽样检验,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的规定。

3、路基抗滑桩无损检测频次

(1)路基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4、岩溶注浆无损检测频次

(1)岩溶注浆完工后,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四极电测探法检验岩溶注浆效果。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检测,采用瞬态面波法检测时,其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采用四极电测探法检测时,其检测长度不少于整治段落长度的10%;不足20孔的注浆工程,其检验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第八条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无损检测频次

对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第九条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由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某质检站、某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单位,不定期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分施工过程检测和隧道竣工验收时全隧检测,根据以上质量管理部门安排确定。

2、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分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隧道衬砌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排查检测,原则上隧道每完成二衬浇筑500m无损检测一次;不足500m长度的隧道,待贯通后一次性进行无损检测。

3、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等施工质量,全隧100%检测。

4、采用回弹法检测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全隧100%检测。

5、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要求。

第十条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

项目分部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和人员资质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1号)的规定要求。

第五章 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第十一条 低应变反射波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CFG桩成桩7d后、钻(挖)孔桩及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第十二条 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钻(挖)孔桩及抗滑桩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身直径D≤0.8m时,应埋设不少于2根管;当0.8m2.0m时,应埋设不少于4根管。

(2)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mm。

(3)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

(4)声测管以线路大里程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呈对称形状布臵并进行编号。

2、现场检测准备工作

(1)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2)将各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管内不得堵塞。(3)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4)在桩顶准确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5)检查换能器的完好状态。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第十三条 回弹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相关条款执行。第十四条 综合物探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相关条款执行。第十五条 地质雷达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相关条款执行。

1、地质雷达检测架

(1)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架,检测架采用脚手架搭设,放臵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架应设臵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架顶部的平台四周也应设臵防护栏杆,检测架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架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架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2)严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台车作检测平台或检测架动力车作为地质雷达检测架。

2、地质雷达检测现场条件

(1)隧底检测前,应保证隧底回填砼面保持干燥,不得人工洒水,并禁止出碴车辆通行。

(2)检测架通过地段,应将洞内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安全防护标志等清除至洞外,确保检测架通过地段无障碍通行。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3、地质雷达检测的测线布臵

(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1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时每断面不少于6个点。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3)检测前,在隧道二衬左、右边墙每隔5m做里程标记,并标注上里程,里程值务必准确。

(4)隧底检测前,测线距隧道中心线2.5m,并纵向做好里程标识。

4、地质雷达检测的技术准备

(1)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2)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检测表格。

5、地质雷达检测配合人员安排

分部总工牵头,安质部长、工程部长、主管工程师、测量主管参加,配合检测工人6名、司机1名、交通引道员1名。

第六章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1、无损检测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专职安全员要对检测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2、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检测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3、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对无损检测有影响的如爆破、出碴等平行作业工序或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应暂停施工。

第七章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1、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应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B50107-2010)的相关条款执行。

2、项目分部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协议要求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损检测成果报告,以便项目分部能及时对检测出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

第八章 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第十八条 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质量缺陷

1、Ⅱ类桩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合格桩范畴。但Ⅱ类桩数量不得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

2、Ⅲ类桩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需由建设方与设计方等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方案或继续使用。

3、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为不合格桩,作报废处理。若不能在原位重新施工桩基时,需请设计单位进行加桩设计。

第十九条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缺陷

采用回弹法检测评定的结构(桥梁墩、台身、梁体、隧道二衬等)混凝土强度,并经钻芯法验证,确认结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按报废处理。

第二十条 地质雷达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报废处理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3、隧道二衬背后脱空 采用注浆处理。

4、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采用注浆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综合探测法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岩溶注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进行补注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原项目分部,要认真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防治措施和整改方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第九章 无损检测管理要求

第二十三条 项目分部应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准备工作应充分到位,检测现场要满足检测条件和安全条件。第二十四条 第三方检测工作开展时,项目分部、、架子队、监理工程师相关人员均应在场,加强检测配合工作;应邀请监理单位对检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完善检测资料的签认手续。

第二十五条 项目分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当月应将无损检测成果上报至局项目经理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于无损检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项目分部应在无损检测后1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以彻底消除质量隐患;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结果上报局项目经理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分部不得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奖励

按《某项目经理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某安质〔2012〕28号)和《某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某安质〔2012〕27号)的奖励执行。

第二十九条 处罚

1、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Ⅱ类桩数量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时,每超过0.5%则给予相关分部5万元的罚款。

2、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Ⅲ类桩,则按1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Ⅳ类桩,则按2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3、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桥梁墩、台身结构(含承台)或其它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个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现浇梁、预制梁结构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片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组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4、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时,均按1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5、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二衬背后脱空或不密实;(2)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6、在岩溶注浆综合探测中,若出现注浆效果不满足设计时,则按1.0万元/孔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7、在第三方无损检测中,对于不积极配合、或检测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提供相关基础资料不及时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8、若出现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或对于出现的质量缺陷久拖不改、或未按期、按时上报检测成果或整改结果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第三十条 在相关分部所获取的奖励或处罚中,分部经理、书记、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队长、工点技术主管分别占奖励或处罚总额的10%、8%、8%、8%、6%、6%、6%、6%、5%,其余部分由项目分部按责任大小进行分配。奖罚在当期的工程计量中给予兑现。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某项目经理部安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无损检测监理管理办法

无损检测监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监督施工单位的焊接质量和检测承包商的工作质量,规范管理公司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确保无损检测监理的工作质量,使公司的Q/ HSE 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根据《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对工程项目的无损检测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担的工程监理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无损检测监理的管理工作。第二章相关术语

第三条无损检测中心是指公司的检测中心

第四条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构件性能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测构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查明构件金属表面和内部各种缺陷的技术。

第五条无损检测监理工程师是指取得特种设备行业无损检测(RT、UT、PT、MT)II级及以上资格且具有公司认可的监理资格证。

第六条各监理(监督)部通指指公司各个监理部。

第七条各工程项目监理组通指含有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的第六条所含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监理组。

第三章工作职责及要求 第八条工程监理科职责

1、负责无损检测中心的归口管理工作。

2、负责对监理(监督)部提出的无损检测监理及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3、负责对无损检测中心承担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第九条检测中心职责

1、负责落实工程监理科安排的相关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2、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总体技术把关,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负责制定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管理制度、职责、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人员考评等文件,并落实相关工作。

4、负责制定统一格式标准的无损检测监理细则、检测信息月报、工作统计月报等格式内容,并落实相关工作。

5、负责无损检测监理工作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

6、负责完成各监理(监督)部承担的工程项目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7、动态掌握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对检测承包商的监理工作情况,并对各监理(监督)部反馈的信息给予及时处理。

8、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对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实现持续改进。

9、负责汇总、季度、月度相关检测工作信息,并接受工程监理科的管理。

10、参与工程项目焊接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第十一条各监理监督部职责

1、负责无损检测监理工作量的计划提出,并上报检测中心。

2、负责本部门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统一调配、管理。

3、负责督促、检查、考核派驻到本部的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第十二条各项目监理组职责

1、负责向监理(监督)部上报承监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计划。

2、对无损检测中心派遣的检测监理人员进行工作安排,并做好工艺监理与检测监理工作的协调。

3、按照相关合同的约定,依据设计图纸、规范和公司的管理规定,负责工程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4、负责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项目的“飞检”工作。第十三条检测监理工程师

1、服从监理(监督)部和各项目监理组总监的管理,并与工艺监理工程师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2、无损检测监理工程师按本办法及检测中心的工作规定,落实监理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3、具体职责由无损检测中心按照本办法和相关规定制定。第四章工作内容及控制流程 第十四条检测监理工作内容

1、参与审查施工方上报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

2、参与审查施工方上报的焊工资格证、监督焊工上岗考试。

3、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的单位资质。

4、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检测人员资质。

5、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提交的项目检测方案(无损检测组织设计、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无损检测工艺卡)及HSE两书一表等文件。

6、参与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规划、负责编制无损检测监理细则。提交无损检测监理月报、专题报告、无损检测监理工作总结等。

7、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焊口单线图或轴测图,按监理(监督)部或项目监理组和相关标准要求下达检测指令。

8、监督无损检测承包商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检测承包商的检测工作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并留存相关记录。

9、对检测承包商的检测记录、底片评定、成果、报告等内容进行检查、复查、签认。

10、对无损检测承包商的营地及现场的HSE工作进行检查,记录相关信息,预防HSE事故的发生。

11、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的日常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上报反馈工程项目中的无损检测监理信息。

12、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相关检测监理任务。

第十五条无损检测监理工作关系和流程图见附件一和附件二。第五章考核及附则

第十六条对检测监理的工作考核执行公司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工程监理科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执行公司规定。第十八条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附件一

无损检测监理工作关系图

附件二

无损检测监理Q/HSE控制流程图

检测过程控制流程图

第四篇:高速铁路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高速铁路无损检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铁道部《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铁建设[2011]17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客运专线无损检测管理,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全面促进和提升本标段施工质量水平,现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经理部所辖各项目分部,各分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工程实际制订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望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 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局项目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长为副组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隧道督导部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局项目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实施方案与配合工作;

(2)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审批工作;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的质量监督、整改回复的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

(4)负责督促项目分部安排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排查与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无损检测管理办法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检查评比工作。第四条 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及职责

1、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

项目分部成立无损检测管理领导小组,由分部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长、路基、桥梁和隧道主管工程师为组员组成。

2、项目分部无损检测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的具体配合工作;

(2)负责编制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3)负责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回复资料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排查,并排查出的质量隐患整改工作;

(5)负责上报本分部施工过程中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无损检测成果和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三章 无损检测范围及检测方法

第五条

无损检测范围

1、路基工程(1)地基加固工程

包括CFG桩、钻(挖)孔桩、岩溶注浆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2)路基支挡工程

抗滑桩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2、桥梁工程

包括桥梁钻(挖)孔桩基、墩台身及梁体结构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3、隧道工程

包括隧道衬砌强度、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二衬钢筋及初支钢架分布、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等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

第六条

无损检测方法

1、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规则截面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臵范围,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小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桩[CFG桩、钻(挖)孔桩等]、路基支挡工程(抗滑桩等)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2、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位臵、范围和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桩径大于2.0m、桩长不大于40m的地基加固和桥梁钻(挖)孔桩基的桩身质量。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进行检测。

3、回弹法

回弹法适用于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4、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衬砌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检测、、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等。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进行检测。

5、综合物探检测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电测探两方法综合物探检测岩溶注浆效果。

第四章 无损检测频次及检测机构资质

第七条 路基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无损检测频次

(1)CFG桩成桩7d后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

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总桩数的10%抽样检验,且不少于3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的规定。

3、路基抗滑桩无损检测频次

(1)路基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4、岩溶注浆无损检测频次

(1)岩溶注浆完工后,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要求,采用瞬态面波法和四极电测探法检验岩溶注浆效果。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检测,采用瞬态面波法检测时,其检测点数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采用四极电测探法检测时,其检测长度不少于整治段落长度的10%;不足20孔的注浆工程,其检验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点。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第八条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无损检测频次

(1)钻(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完整性,有疑问时采取钻芯取样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照片。

(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设计数量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检测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的规定。

2、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无损检测频次

对桥梁的墩台身及梁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第九条 隧道工程无损检测频次

1、由上级质量管理单位(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铁路质检站、京福公司等)组织的第三方检测单位,不定期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分施工过程检测和隧道竣工验收时全隧检测,根据以上质量管理部门安排确定。

2、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分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隧道衬砌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排查检测,原则上隧道每完成二衬浇筑500m无损检测一次;不足500m长度的隧道,待贯通后一次性进行无损检测。

3、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隧底虚碴、二衬钢筋及初支钢架分布、初支钢筋网片、三肢钢架施工质量,全隧100%检测。

4、采用回弹法检测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必要时可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全隧100%检测。

5、检测与评定方法应符合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要求。

第十条 第三方检测机构资质

项目分部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无损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和人员资质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1号)的规定要求。

第五章 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第十一条 低应变反射波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CFG桩成桩7d后、钻(挖)孔桩及抗滑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第十二条 声波透射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1、钻(挖)孔桩及抗滑桩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身直径D≤0.8m时,应埋设不少于2根管;当0.8m2.0m时,应埋设不少于4根管。

(2)声测管应采用金属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mm。(3)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

(4)声测管以线路大里程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呈对称形状布臵并进行编号。

2、现场检测准备工作

(1)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身强度应不低于15MPa。

(2)将各声测管内灌满清水,管内不得堵塞。(3)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4)在桩顶准确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5)检查换能器的完好状态。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第十三条 回弹法无损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相关条款执行。

第十四条 综合物探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相关条款执行。第十五条 地质雷达检测现场准备

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相关条款执行。

1、地质雷达检测架

(1)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架,检测架采用脚手架搭设,放臵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架应设臵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架顶部的平台四周也应设臵防护栏杆,检测架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架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架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

(2)严禁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台车作检测平台或检测架动力车作为地质雷达检测架。

2、地质雷达检测现场条件

(1)隧底检测前,应保证隧底回填砼面保持干燥,不得人工洒水,并禁止出碴车辆通行。

(2)检测架通过地段,应将洞内小型机具、零星材料、安全防护标志等清除至洞外,确保检测架通过地段无障碍通行。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

3、地质雷达检测的测线布臵

(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底各布1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时每断面不少于6个点。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臵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1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3)检测前,在隧道二衬左、右边墙每隔5m做里程标记,并标注上里程,里程值务必准确。

(4)隧底检测前,测线距隧道中心线2.5m,并纵向做好里程标识。

4、地质雷达检测的技术准备

(1)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

(2)提供地质雷达检测地段检测表格。

5、地质雷达检测配合人员安排

分部总工牵头,安质部长、工程部长、主管工程师、测量主管参加,配合检测工人6名、司机1名、交通引道员1名。

第六章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无损检测安全措施

1、无损检测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专职安全员要对检测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2、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检测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3、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对无损检测有影响的如爆破、出碴等平行作业工序或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应暂停施工。

第七章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

1、无损检测操作与检测成果整理应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TB50107-2010)的相关条款执行。

2、项目分部委托的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协议要求的时间内,及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损检测成果报告,以便项目分部能及时对检测出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

第八章 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第十八条 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质量缺陷

1、Ⅱ类桩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合格桩范畴。但Ⅱ类桩数量不得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

2、Ⅲ类桩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需由建设方与设计方等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方案或继续使用。

3、Ⅳ类桩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为不合格桩,作报废处理。若不能在原位重新施工桩基时,需请设计单位进行加桩设计。

第十九条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缺陷

采用回弹法检测评定的结构(桥梁墩台身、梁体、隧道二衬等)

混凝土强度,并经钻芯法验证,确认结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按报废处理。

第二十条 地质雷达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报废处理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按照设计要求重新施作。

3、隧道二衬背后脱空 采用注浆处理。

4、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采用注浆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综合探测法检测出的质量缺陷

岩溶注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进行补注浆处理。第二十二条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原项目分部,要认真分析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防治措施和整改方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第九章 无损检测管理要求

第二十三条 项目分部应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无损检测工作,准备工作应充分到位,检测现场要满足检测条件和安全条件。

第二十四条 第三方检测工作开展时,施工单位、检测方、监理工程师相关人员均应在场,加强检测配合工作;应邀请监理单位对检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并做好旁站记录。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完善检测资料的签认手续。

第二十五条 项目分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应每月上报一次无损检测资料报表至局项目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对于无损检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项目分部应在无损检测后1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以彻底消除质量隐患;重大质量缺陷或工程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结果上报局项目部安质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项目分部不得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奖励

对于在以下方面做得较好的分部,局项目经理部在年终评奖时,将一次性给予项目分部奖励10万元:

1、积极配合第三方检测单位做好检测工作,检测现场准备充分、安全措施到位、检测顺利,未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2、按期、按时上报无损检测成果;

3、积极主动整改无损检测出的质量缺陷,未留下质量隐患,并按时上报质量缺陷整改结果。

第二十九条 处罚

1、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Ⅱ类桩数量超过单位工程桩基总数的2%时,每超过0.5%则给予相关分部5万元的罚款。

2、在CFG桩、钻(挖)孔桩、抗滑桩等桩身完整性检测中,若出现Ⅲ类桩,则按1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Ⅳ类桩,则按20万元/根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3、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桥梁墩、台身结构(含承台)或其它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20万元/个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现浇梁、预制梁结构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0万元/片给予相关分部罚款;若出现隧道二衬结构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按10万元/组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4、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初支钢架间距超标、或缺失;(2)隧道二衬钢筋间距超标、或缺失。

5、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中,若出现情况时,均按1.0万元/延米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1)隧道二衬背后脱空或不密实;(2)隧道仰拱底部存在虚碴。

6、在岩溶注浆综合探测中,若出现注浆效果不满足设计时,则按1.0万元/孔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7、在第三方无损检测中,对于不积极配合、或检测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提供相关基础资料不及时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8、若出现与第三方检测单位联手弄虚作假,篡改检测数据或伪造检测报告,或对于出现的质量缺陷久拖不改、或未按期、按时上报检测成果或整改结果的分部,则按5万元/次给予相关分部罚款。

第三十条 在相关分部所获取的奖励或处罚中,分部经理、书记、总工、主管生产副经理、工程部长、安质部长、试验室主任、架子队队长、工点技术主管分别占奖励或处罚总额的10%、8%、8%、8%、6%、6%、6%、6%、5%,其余部分由项目分部按责任大小进行分配。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安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第五篇:管道焊接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管道焊接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通过实施本程序,以保证对产品质量要求预先鉴定工序能力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确定的质量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本程序适于钢质压力管道(GB类、GC2、GC3级)安装的无损检测。2.作业前的准备 2.1 人员:

从事焊缝检测的人员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机构培训,取得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合格证,并持证上岗。2.2 机具及检测设备:

钢尺、测厚仪、硬度计、射线探伤仪、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放大镜、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2.3 材料:

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清晰度、对比度和灵敏度应符合GB3323规定; 2.3 条件:

2.3.1焊接管道安装单线图按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完毕,焊接方法、焊工钢号标识完毕,探伤类别明确。2.4.2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

2.2.3现场按规定设立检验禁区。

2.2.4焊缝检测位置由质检员、建设单位或监督检验单位共同确定完毕 3.职责

3.1 质检人员负责下发检测委托单,交给无损检测单位。

3.2无损检测单位负责焊缝检测的布片、检测,根据标准评定检测结果,登记台帐、签发检验报告,作好底片的整理、包装归档。4.X射线探伤工艺: 4.1工艺流程

布片 照相 暗室处理

评片 出具检测报告 4.2 操作方法: 4.2.1 一般管道采用双壁单投影法,根据管径确定每道焊缝的布片数量。根据厚度及曝光曲线确定管电压、焦距及曝光时间,选择各种识别标记。4.2.2暗室处理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处理按照显影----定影---停显----脱水与干燥规范程序得到质量合格的底片;

4.2.3评片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应使用观片灯、黑度计、评片尺、放大镜等专业工具。以确定焊缝的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夹钨等缺陷。

4.2.4根据GB3323标准规定,进行焊缝质量的分级,然后出具检测报告。5 质量标准

5.1焊缝的射线探伤标准执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97)。

5.2下列工业钢质管道焊缝应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其质量不得低于Ⅱ级:

5.2.1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

5.2.2输送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或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5.2.3输送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2.4设计温度小于-29℃的低温管道。

5.2.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100%射线照相检验的其他管道。

5.2.6输送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管道、无毒流体管道的焊缝,可不进行射线照相检验。

5.2.7其他管道应进行抽样射线照相检验,抽检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且抽检比例不得少于5%,其质量不低于Ⅲ级。5.3检验发现焊缝缺陷超出设计文件和本规范规定时,必须进行返修,焊缝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验。

5.4当抽样检验未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则该次抽样所代表的一批焊缝应认为全部合格;当抽样检验发现需要返修的焊缝缺陷时,除返修该焊缝外,还应采用原规定方法按下列规定进一步检验; 5.4.1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列焊的同一批焊缝。

5.4.2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5.4.3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

5.4.4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应认为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5.4.5当再次检验又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7.4.8对要求热处理的焊缝,热处理后应测量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其硬度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碳素钢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检验数量不应少于热处理焊口总数的10%。6安全措施

6.1 安全防护应遵循正当化、最优化和个人剂量当量限制原则; 6.2工作区设立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 7成品保护:

7.1 检测完毕即进行后序工程的施工,防止管材的腐蚀;

7.2悬挂竣工标识,严禁其它施工造成破坏; 7.3照相底片应妥善保管。

下载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艺管线焊接无损检测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损检测常见的焊接缺陷

    无损检测常见的焊接缺陷 A外部缺陷 一、焊缝成型差1、现象焊缝波纹粗劣,焊缝不均匀、不整齐,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焊接接头差,焊缝高低不平。2、原因分析焊缝成型差的原因有:焊......

    长输天然气管线无损检测监理实施细则

    无损检测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 无损检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审核: 工程项目监理部 年月日 为适应工程无损检测监理工作,促进检测单位质量管理,确保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及......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办法(共5篇)

    XX工程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办法 XX公司 2006-11-01发布实施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办法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办法 1 前言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焊接工艺评定工作。 2 职责 2.1 公司总......

    如何检查0.4mm 304不锈钢焊接缺陷(无损检测)

    本文源自:中国无损检测论坛http://bbs.ndtcn.org 我们做的是29X135X215的盒子,用的材料是304不锈钢,厚度是0.4mm。现在的做法是焊接后用贯气的方法部分抽查,不能保证100% OK。先......

    常见焊接缺陷及X射线无损检测(5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前言 船舶制造业自20世纪初开始研究焊接应用技术,并于1920年以英国船厂首次采用焊接技术建造远洋船为标志,焊接技术逐渐在船厂得到推广应用,并......

    无损检测论文

    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超声、渗透等常规技术和声发射、磁记忆等新技术.并论述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无损检......

    无损检测工作总结

    九月份工作总结 一、 思想情况 通过第一个月的现场接触和导师的指导,对今后的工作多少还是有了一些的了解和认识,不再像第一个月那样仿佛无头苍蝇似的,在平时的接触当中掌握了......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Q/AZ.G.TSCX-06-2010 A/1 1/5 目 录 1 目的 .................................................................. 2 2 适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