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全乡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建设平安和谐铜鼓的工作方案
中共长宁县铜鼓乡委员会文件
铜委„2007‟46号
★
中共铜鼓乡委员会
关于在全乡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
建设平安和谐铜鼓的工作方案
各村(社区)、各部门,乡属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5月29日全省《贯彻中央领导批示,建设平安和谐四川电视电话会议》及《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员会、宜宾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在全市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建设平安和谐宜宾的工作方案》(宜政法发„2007‟46号)文件精神,着力解决当前我乡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变农村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的现状,维护民安、保障民生。经研究决定,从6月初开始,集中半年时间,在全乡开展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行动,切实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任务我乡农村治安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治安问题,这次集中行动,要以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为突破口,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夯实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维护民安、提升农村群众安全感为着眼点,达到以下目标:
(一)“一防止”:防止因刑事案件、治安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三减少”: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明显减少;侵害留守学生、老人、妇女的违法犯罪明显减少;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明显减少。
(三)“三遏制”:盗窃、破坏农电、电信设施、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吸毒贩毒、赌博、封建迷信、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杀人、抢劫、强奸、诈骗得到有效遏制。
(四)“四增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治安防范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农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好当前农村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切实增强农村群众安全感,为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奋斗目标和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务求整治实效
各村要按照县、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出针对性强、措施有力的实施方案,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坚持因地制宜,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什么犯罪突出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什么地方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什么地方,明确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坚决改变农村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的现状。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单位要把开展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开展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解决好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和平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单位要成立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乡综治办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要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高密度、全方位开展宣传,形成强大声势,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整治、防范、教育、建设、管理、帮教、调解等各方面的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要围绕集中整治行动和开展平安建设制定宣传方案,大力宣传整治成效。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提供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线索,对提供治安乱点、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其它突出治安问题重要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查破案件的有功人员,要进行奖励。
(三)全面排查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突出整治重点。深入农村村社、边界结合部和公共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集贸市场,车站、公路沿线,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周边、企事业单位周边、学校周边、等重点地方,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全面掌握农村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场所、路段)和突出治安问题。特别要重点摸清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和针对未成年人、留守学生的犯罪,黄赌毒和各类邪教组织活动等情况,逐一梳理和登记,确保排查不留死角。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边排查、边整治,及时改变混乱地区的面貌。
(四)强力督促整治,切实落实各项整治措施。派出所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建立排查整治工作台帐,并向社会公开作出限期改变治安面貌的承诺。逐一制定出整治方案,把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实行基层平安建设包干治理,全力整治,限期改变面貌。
(五)严格考核,确保整治实效。乡上将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各村开展重点整治的实效采用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检查,并纳入平安创建验收和年度综治工作目标考核。凡整治不力,治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仍然反映强烈、安全感不强的,综治工作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平安建设一律不得验收合格,集中整治不得结束。对各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未列入重点整治,或因整治措施不力,治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将按综治责任查究的有关规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三、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增强农村平安和谐建设实效
广泛开展“平安村社”、“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乡镇”等基层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平安建设实效。
(一)完善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及时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派出所要每月对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认真研究把握当前刑事犯罪的总体发展态势和具体犯罪活动的特点、规律,特别是要加强对苗头性治安隐患的排查和分析,对一些新型犯罪、新的犯罪动向和治安问题,要及时敏锐发现,研究对策措施,抓早抓小、露头就治,决不能任其发展,形成气候,危害一方安宁,甚至危及社会稳定。要结合本地治安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及时解决影响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
(二)加强社会管理,落实社会重点人群教育管理措施。要深入调查,摸清本村(社区)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留守学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底数,建档立卡,落实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扎实推进“农村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落实帮扶、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要切实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法制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落实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措施,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三)加强农村治控体系建设,切实增强防控能力。要大力推行“警校共育”,维护农村校园治安秩序。切实加强农村集镇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整合农村治安资源,充分发挥村委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和党员干部、民兵的作用,形成“乡乡有组织,村村有队伍,户户有人看”的农村治安防控网络。认真做好农村公共安全教育,积极预防火灾、食物中毒、电力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等事件。加强边际协作防范,形成共防、共建、共享工作格局。
(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法制观念。要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广泛宣传与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实施“依法治村”、“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切实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村民道德文化建设、反邪教警示和反封建迷信教育,树立文明新风。结合文明村镇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增强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五)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网络和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乡、村(社)建立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的目标,做到机构、人员、工作三落实。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联动调处组织建设,要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实现联动联调。
(六)增强群众观念,切实转变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牢固树立开展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根本是为民,核心在为民的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作为综治工作的最高标准。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各地在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城区治安的严打整治和防范工作,继续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乡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
2007年6月13日
第二篇: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社区2012年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按照**街道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排查整治的重点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领域治安防控,建立和完善治安重点区域、突出治安问题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社区的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社区2012年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排查整治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社区党支部书记)副组长:**(***社区主任)**(***社区责任区民警)**(***社区责任区民警)
**(***社区责任区民警)
成 员:**(***社区副主任)
**(***社区综治干事)**(***社区综治干事)
**(***社区综治干事)**(***社区委员)
**(萨依巴格街道流管办干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综治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社区主任陈勋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平安创建工作有关事宜,成员刘亮、曾维娜、周超、陈晓兰。
三、排查整治的重点单位和区域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 综治办、司法警务室根据各自工作实际配合网格长对各自片区内开展排查整治,加强与政法公安的配合,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治安重点区域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努力实现“创建平安社区”的工作目标,使社区辖区内的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采取的措施
我社区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按照库尔勒市市政府有关要求每周两次大清查、大排查,节假日另行安排,分四个阶段进行。
1、组织力量,集中摸排,确定重点阶段(4月10日-4月20日)。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开展宣传动员,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
2、密切配合,集中整治阶段(4月21-10月15日)。主要任务:社区各网格长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对各自片区内
进行走访入户,通过明察暗访、发动群众举报等方式,将需要我社区整治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清楚,并建立工作台账,记录备案。
3、巩固成果,集中规范阶段(10月16日-11月15日)。主要任务是:根据排查问题性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片区谁负责的原则,对排查出的重点地区和问题进行分析,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大清查、大排查,扎实开展整治工作。
4、自查总结阶段(11月16日-11月20日)。主要任务:社区综治办就当前阶段工作情况向萨依巴格街道综治办进行书面汇报,对于排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对突出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的,要重新开展专项整治。
五、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是上级党委、政府对复杂形势保持社会稳定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下重要举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集中整治与经常性整治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整治一个,成功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各单位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平安建设的先进典型事迹,参与平安建设,自觉抵制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自觉维护辖区稳定。
**街道***社区党总支
2012年4月19日
第三篇:铜鼓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铜鼓县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简 报
第 18 期
铜鼓县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31日
我县三个举措力促党组织作风转变
今年来,我县以重点工作为抓手,采取县乡推进、多级督查、营造氛围的办法推进基层党组作风建设落在实处,确保作风建设赢民心、出实效。
县乡推进,“下得去”。以千名干部下基层“转作风、树新风”活动 为抓手,树立全县党组织“一盘棋”思想,成立县乡领导机构,组建队伍,精心部署,动员县直部门单位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到基层,沉下身子办实事、好事,解民忧、帮民困,重点开展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精准扶贫、移风易俗等工作。7月份以来县直党组织积极协助村级党组织做好了抗洪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协助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期动员和准备工作,深入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市“门前五包”及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多级督查,“严中改”。树立一切问题到支部的导向,传递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县纪委狠抓干部下基层活动,针对基层党组织作风存在的问题动真碰硬、限期整改,先后开展督查8次,发出通报2期,针对作风突出问题立案6起。县委组织部以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整改台帐和基层党组织整改措施为抓手,结合组织工作月督查、季巡查制度,每月组织集中督查和抽查,查自我剖析是否深刻,查问题发现是否全面,查办法举措是否有力。对自查自改走过场、蜻蜓点水的基层党组织“打板子”、“回头看”并采取组织措施,目前,约谈县直党组织6个,调整不胜任工作岗位10人。
营造氛围,“转作风”。为提升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水平,我县通过多种渠道和主题活动全面提升转作风的精气神。针对群众反映的党组织不作为、慢作为现象,组织城管、公安、供电、供水联合乡镇开展城乡联合执法行动,对多处违规建筑进行依法拆除。为高位对接省委传承红色基因号召,激活全县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举全县之力推进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系列活动,8月份以来陆续开展了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及赣西北客家美食节活动,9月份将盛大举办秋收起义主题活动及首届鼓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凝聚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员队伍能力,让基层党组织在实战中转作风,让党员在一线服务中树形象。
永宁镇做实“四个一”工程 助力建设秀美村庄
今年来,为建设秀美和谐永宁,永宁镇始终把环境保护与科学治理摆上紧要议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实了“四个一”工程。
一、构筑一道“风景线”,高起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08省道沿线近2000㎡的房屋外墙粉刷和文化墙建设、1200米的排水沟清污疏通、以及6公里长的菜园围栏和花池建设,打造了“畅通、安全、绿化、美丽”的省道精品路段。对县城至仙姑坛景区道路沿线进行了鹅卵石硬化和坡体固化,硬化八亩村4条组级公路并配套照明设施,在小水村建成一栋占地约500㎡的综治服务中心大楼和一条长约三十余米的广场文化长廊,在八亩村建成了400余亩的大型花卉苗木基地,所培育的花草苗木皆用于镇内道路和公共场所绿化,实现了镇村组的绿化、亮化、美化。
二、撑起一道“保护伞”,严要求践行环境保护。加强对违规建设、乱排乱放、乱砍滥伐、偷采偷猎、随意破坏山体林等问题严肃追责。对镇内古树古木实行“责任到人、挂牌登记、编号”的有效管理。坚决关停了一家超标排放的竹席加工厂;大力推行河长制,组建专兼职河道保洁队伍,确保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加强水土保持林建设,开展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对八亩村全体农户进行改厕,移民新村的生活污水并入县污水管网;实现水生态的标本兼治。
三、开展一次“大扫除”,强有力整治镇村环境。拆除308省道沿线蓝皮棚42个,面积约4200平方米,遮挡坟墓42处,面积约1600平方米,拆除猪栏7处,面积近2000平方米。对省道沿线和榔树河沿河地段进行“地毯式” 陈年垃圾清理,并推行小组长工资待遇与清洁工程绩效挂钩的考核奖励机制。局部根治了城关村“脏、乱、差”的现象。
四、拧成一股“同心绳”,齐发力提升村民卫生意识。加 强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日常巡查及监管,组建专项督查组,对十个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各村组织村组干部或妇女代表上户督查评比,每月评选出“最佳清洁组”和“卫生最差组”,并将评比结果张贴公布,切实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促使村民齐心协力,形成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风尚。
港口乡“四个强化”严格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今年以来,港口乡“四个强化”加强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扶贫领域风险点,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乡纪委具体牵头抓,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防止走过场。
二是强化警示宣传。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纪律要求,多次带领学《准则》、《条例》,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基层干部遵规守纪意识,筑牢“不敢腐”的防线。充分利用明白纸、公开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强化重点排查。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全面了解情况。采取现场督办、查阅资料、明查暗访等形式,重点检查脱贫攻坚履行职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精准施策、项目资金兑现落实等情况,监督关口前移,有效防范精准扶贫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
四是强化督查问责。围绕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成立脱贫攻坚督查组,乡纪委会同乡扶贫站多次进行督查检查。严4 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一案双查”办法,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问责追责。
县教育局开展岗前廉政谈话
8月28日,县教育局根据廉政建设的要求,对新提拔和调整岗位的中小学班子成员进行廉政集体谈话,陈永锋副局长在廉政谈话中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在新的岗位上,要继续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身体力行,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维护县教育局、学校班子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以及上级的决策部署,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二要增强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认真学习教学业务、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同时,要把学习党章党规和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要树立责任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各学校“一把手”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自己要风清气正,更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下属出了事,自己也有责任。同时,各班子成员要带头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即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各项工作负责,又要对工作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四要常怀修身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不能做的事情不做、不能去的地方不去、不能说的话不说,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五要增强公正意识,公正规范使用权力。不管是校长、副校长,还是主任、副主任,都有一定的公权力,要做到以心正服人,用公共权力服务人,公正规范使用权力。
发送:县四套班子领导;县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副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各综合工作组;各乡镇(场)党委、政府、纪委,城区社区党工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纪工委。
抄送:市纪委、市监察局、宜春市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铜鼓县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31日印发
第四篇:关于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综治委《关于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全国、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城关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城乡社会治安秩序,深入排查整治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扭转一些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长效工作机制,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工作重点
具有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或恶势力犯罪严重的区域;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居区;刑事案件上升,治安案件高发,“两抢一盗”等侵财案件多发的区域;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案件多发区域;“******”等邪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突出的区域;治安复杂的村(社区)、街巷;车站附近旅社、娱乐场所社会丑恶现象突出的区域;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强揽工程、非法阻挠施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黑市交易等问题突出的区域;强买强卖、强讨强要等问题屡治不绝的区域;盗割输电电线、电缆以及通讯设施现象严重的区域;学校周边治安混乱区域;存在重大消防隐患区域;其他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强烈的区域。
三、工作步骤
(一)深入排查阶段(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制定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进行深入动员,充分发动各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排查整治工作。各派出所、村、社区、各综治成员单位要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了解和掌握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查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综治办、公安机关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信箱,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举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4月17日前,各派出所、村、社区、各综治成员单位要分别填写集中排查情况呈报表,报镇综治办统一汇总上报。镇综治委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一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警示单位,加强整治和工作调度。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0年4月下旬至9月30日)。对排查的社会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场所)和突出治安问题,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主办单位和协作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严打”和集中整治行动。对情况复杂,经多次整治仍得不到有效改观的地区,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要亲自包点督办,同时派出所工作组驻点督导,做到局面不改人员不撤、工作不停。对问题严重、群众反映突出的地方,镇综治委和公安部门要挂牌督办,必要时由县综治委挂牌督办,切实加大督导力度。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立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的长远发展,把排查整治与建设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把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统筹考虑,整体规划。要加强和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管理模式,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加强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综治机构、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社区警务室等政法综治力量建设,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能力解决问题。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2月1日至12月28日)。根据县综治委制定的检查验收标准,扎扎实实地抓好排查整治的检查考核工作。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治安混乱的状况和秩序是否得到明显改观;影响治安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治理和解决,各种治安隐患是否得到及时消除;群众的安全感是否得到明显增强;是否研究制定了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等。重点整治活动结束后,各派出所、村、社区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告镇综治办。
四、各阶段工作 4月份
1、动员部署;
2、制订下发方案、成立专门组织;
3、部署排查行动、召开工作调度会;
4、散发张贴整治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开展宣传周(8日—16日)活动;
5、收集梳理基层排查情况,各地签订排查承诺书;
6、开展重点督查,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
7、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一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警示单位
5月份
1、通报警示单位,明确整治单位、协助单位和整治责任人,签署整改责任书;
2、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3、召开工作调度会。6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工作调度会。7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工作汇报暨现场推进会;
3、召开工作调度会;
4、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地方进行整顿。8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工作调度会。9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工作调度会。10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巩固提高和形成长效机制的意见;
3、召开工作调度会;
4、部署开展回头看活动。11月份
1、开展督查活动,并下发通报;
2、召开工作调度会。12月份
1、开展验收活动;
2、对各村、社区、各单位整治工作开展考评;
3、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警示单位验收考评情况;
4、进行工作总结。
五、责任分工
综治部门:加强对排查整治的组织部署和协调督促工作。发挥综治网络优势,组织基层综治组织开展自下而上的排查工作,落实排查工作制度。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排查整治活动中去。加强督志检查,落实责任追究。抓好重点地区的群防群治,促进重点地区综治及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党员和国家公务员违纪违法行为,对被实施一票否决地方的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
组织部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选好配强重点整治地区领导班子,视情对列入重点整治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及时提出调整加强的意见。
宣传部门: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事例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防范和处理邪教部门:加大对“******”等邪教组织和邪教活动的排查、打击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排查活动。
公安机关:组织基层派出所广泛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活动,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侦查破案,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加强治安管理,及时解决重点地区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工作,对排查出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集中组织整改,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重点整治地区的普法工作。
信访部门:排查信访重点地区,尤其是连续发生集体越级上访、涉法涉诉上访、重复访乃至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在信访排查过程中注重掌握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并及时向综治部门反馈。
教育部门:对学校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集中排查,及时反映危害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治安问题,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重点整治。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
城建部门:积极推动将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建设改造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指导加强社会治安防迭体系规划建设,排查因城乡建设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文化部门: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
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秩序监督,大力整治无照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
安监部门: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消除威胁公共安全的事故隐患。
共青团组织:加强对不在校、无职业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型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助、教育、服务和管理。
六、工作制度
责任制度:镇党委书记为排查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综治维稳办主任、公安派出所、村、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确保把本地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情况摸清、摸透;逐级签订整治责任书,确保警示单位集中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切实改变治安混乱面貌。
承诺制度:各级各单位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派出所所长签订承诺书,在集中排查过程中,不隐瞒、不留情,实事求是上报排查情况。
评估制度:县、镇综治部门通过暗访、核实等途径,对基层排查情况予以评估,并将评估分值纳入整体考核,对评估分值明显偏低的,责令该地重新进行集中排查活动。
调度制度:镇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汇报交流当月工作开展,报送有关数据,通报有关情况,部署调度有关工作。
暗访制度:县、镇每月组织开展督查暗访活动,及时将新的重点地区纳入视线,督查警示单位整改情况,调查群众安全感,并下发通报,将督查暗访作为蠹治考核的重要依据。
追究制度:对没有及时将重点地区排查上报,重点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重大案件,造成严重影响的,坚决予以一票否决。坚决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干部责任。
信访制度:各村、社区、派出所、各单位都要明确专人负责排查整治信息报送工作,每月20日前将当月工作报表、数据报送至镇综治办,定期报送本单位排查整治工作信息。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是中央综治委部署的重要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排查整治活动取得实效。为此,成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名单附后)。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负责统筹组织部署、协调督促排查整治工作,研究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镇党政包点干部要经常深入所联系村、社区全程参与整个工作。建立健全排查整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督导检查。各派出所、村、社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领导职责,加强对排查整治工作的检查督导,认真细致的做好排查工作。镇综治部门和公安派出所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排查整治工作保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解决难度大的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要有镇党政班子成员亲自包保,必要时派驻得力的工作组,驻地帮助解决问题。
(三)严明奖惩措施。对排查整治成效突出的村、社区和派出所各综治成员单位,要予以表彰奖励;对排查整治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走过场,弄虚作假,瞒报漏报,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安定重大问题的地方,要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必要时要坚决予以“一票否决”。
(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排查整治活动,提供案件线索,踊跃揭发违法犯罪人员,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对排查整治工作先进典型,要及时进行宣传推广。
(五)建立长效机制。这次集中排查整治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排查整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的制度化、经常化。
各村、社区、派出所开展排查整治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20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
第五篇:农村治安突出问题研究
浅谈农村治安突出问题及对策
□ 张永祯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将近接近9亿为农村人口,农村地区的稳定关系到全国大局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百姓素质、人口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发展过程重农村治安出现了诸多新特点、新动向、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地区矛盾冲突尖锐,违法犯罪高发,家族势力凸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壮大,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农村正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开放活跃转变。构建和谐的农村治安管理新秩序,新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粗浅探讨并提出简单之对策。【关键词】农村 治安 问题 对策
一、新时期农村地区治安问题的特点及动向
以往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是多因村民之间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权债务等单纯的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引发。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农村地区治安问题的因素已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的态势、总体来看,农村治安问题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新形势。
(一)家族势力问题突出
农村居民相互间熟知,彼此间多存在宗族,亲戚关系,此种关系虽有利于村民间相互帮助共同劳动,但容易形成利益集团和家族势力,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对立,引发涉众型违法犯罪,有时候一起简单纠纷,因为双方家族的介入,会演变成大规模的械斗乃至群体性事件,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上百人聚众违法的态势,严重影响农村治安稳定,这样的问题在村民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时表现尤为突出,一些竞选人为维护家族及小团体的利益拉帮结派,对选民小恩小惠,甚至威逼胁迫,破坏正常的选举制度,影响换选正常进行。如2012年1月6日庆阳市双桥区双峰寺镇新房子村选举期间,50余名村民聚众扰乱秩序,阻扰选举,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中11名村民采取强制措施,选举工作才得以正常进行。1月17日,开发区大石庙村100余人因村换届问题到市政府上访,这样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愈演愈烈,给家庭,社会,国家造成不良影响。
(二)矛盾纠纷种类向多元化发展
矛盾纠纷是各类案事件的初始表现形态,随着农村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不再单一从事农田劳动,其活动领域较之以往明显扩大,开始向企业生产、施工建设、商业经营、村务管理等领域扩散,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导致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重点由以前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向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扰民纠纷、资源争夺等多元化发展。其中以征地拆迁和换届选举引发的群体事件最多,呈现重要节点群体上访集中爆发的波浪式发展态势。以承德市为例,近年来承德市某区小庄村,就2012年一个行政村共发生群体性事件40起,参与人数98人。其中,因征地补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14起,占总数的25%以上。因对村委会换届选举不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8起,占总数20%;因开采矿产资源导致污染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16 起,占总数的 40%;因其他原因引发群体性事件 10 起,占总数的25%,目前其他地区也出现类似事件,参与人数和事件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三)严重暴力犯罪占比较大
农村地区暴力案件多因口角争或酒后滋事等矛盾纠纷引发,主要表现为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案件、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发生争执后常常用拳头解决问题,有时双方为一点生活琐事争执不休,甚至因为酒后的一点口角,便会大打出手,再加之司法部门未能及时有效介入,一些小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演变成暴力伤害案件。近年来,承德市农村地区刑事犯罪发案基本稳定,2013年为144起,2014年为197起。
(四)侵财等常见违法活动突出
近几年农村地区犯罪案件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还是贫困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农村违法犯罪大部分集中在侵财等旧有常见性违法犯罪方面,其中以两抢一盗(抢劫抢夺和盗窃)和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最为普遍,占整个农村犯罪的3/4左右,从作案形式来看,共同犯罪较多,交叉结伙作案明显,在农民犯罪中,以亲友、同学、邻里熟人为关系纽带,组成松散犯罪团伙,结伙交叉作案,这些犯罪团伙成员因为相互熟悉了解,往往寥寥数语就一拍即合,加之对法律常识的匮乏,迅速达成犯罪共同故意,倚仗人多势大,胆大妄为,作案率较高,特别是在盗窃、抢劫、破坏电力设施等刑事犯罪中,多为3人或 3人以上的农民结伙作案;其次,黄赌毒现象屡禁不绝,改革开放后,农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但精神文明却未同步发展,有的还相当贫乏,加上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新鲜事物的辨别控制能力,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屡禁不绝。
(五)非法宗教活动仍未绝迹
近年来,公安机关打击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因农村地区地广人稀,警力有限,此类非法活动在农村地区仍有零星存在,封建迷信活动也有复苏的迹象,由于缺乏正规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基督教和佛教等传教人员,在冬春农闲时节,有一些专门人员在偏远农村地区从事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或非法宗教活动,以家庭聚会的形式组织村民听课。受文化水平,政策解读的限制有些村民聚集在非法宗教活动人员周围,进行相关活动,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在农村还有相当的活动范围,一些邪教骨干分子走村窜户,发展会员,组织练功,散布谣言,散发反动宣传资料和活动工具,蛊惑人心,唆使部分群众借机生事,影响了农村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二、当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难点问题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仍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但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涵盖社会方方面面,粗浅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本就欠发达,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偏低。加之征地补偿,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集体土地使用等热点难点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为个别不法人员滋事提供了机会。思想意识形态保守封闭,宗族派系斗争激烈,由于部分农村思想落后,宗族派系观念严重,一些涉及宗族,派系乃至利益团体的矛盾长期难以调和,进而激化矛盾,加剧农村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加之,基层政权组织弱化,一些乡镇没有把社会治安摆上应有位置,各项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农村稳定工作监督指导和重视不足,甚至偏听偏信或任由事态发展,造成一些矛盾纠纷长期沉积,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
(二)村民法制观念淡薄
村民法律意识普遍偏低,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但村民法律意识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仍一定程度存在,农村地区刑事案件多发,出现暴力犯罪较多,常见犯罪数量不减等诸多问题;另外现行法律保障不足,以破坏农村换选行为为例,公安机关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惩处,即对破坏依法进行选举秩序的不法分子处警告或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拘留,并处罚款。但对于产生严重后果或造成恶劣影响的犯罪行为,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公安机关在面对相关问题时没有依据,无的放矢,虽然相关立法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之中,但法律相对滞后必然影响实际执法工作。
(三)农村治安力量欠缺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警力分配不均匀,同时治安协管员数量有限,并且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面面俱到。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及时解决,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这样势必会给农村的治安问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治安工作的意见建议
农村安则社会稳,维护农村稳定,是党和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根本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政权稳定,基础民生稳固乃至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笔者仅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浅谈四点建议。
(一)加强“两个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维护治安稳定能力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稳定的主力军,必须在探索符合新时期基层维护稳定工作需求,创新基层警务模式,深化推进农村社区警务战略上下功夫,就目前来看,加强两个建设是有效的路径。一是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充实农村社区警力,明确基层社区民警职责,消除非警务活动的制约,注重常态化的人口管理,治安稳控和区域巡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加强主动型警务建设,结合农村地区及辖区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提前研判,健全完善相应的处置预案,力求做到一事一策区别对待,以常态积累确保节点需要,打有准备之仗。
(二)健全“两个机制”,完善农村地区维护治安稳定格局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治安情报信息搜集机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立以治安派出所民警为主干,以村治保力量为主线,以治安积极分子为节点的农村治安情报信息网络,做到情况明、信息灵、反应快;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农村社区警务室,治安协管员的作用,全面排查不稳定隐患,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减少因长期积累形成爆发的被动情况发生。
(三)把握“两个尺度”,创造农村地区维护治安稳定条件
一是注重把握执法尺度,采取宽严相济的做法,对影响恶劣的严重暴力,黑恶势力,村街痞霸,侵财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迅速侦破,消除影响;对危害较小的一般性案件,符合治安,刑事调解程序的,尽可能采取行政调解的手段,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做到案结事了,消除积怨和隐患;二是注重把握群众满意的尺度,公安机关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参与选举工作,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积极有效地为群众提供必需的执法服务,杜绝执法的盲目性。
(四)处理“两个关系”,助推农村地区维护治安稳定建设
一是正确处理公安机关与基层政权的关系,基层政权是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在整个农村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公安机关要全力支持和配合,主动提供执法保障,对于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突出问题,由基层政权牵头,协同检察,法院,司法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工作;二是正确处理与广大村民的关系,村民是主要村务的参与者,公安机关要善于做村民的工作,主动融入到村民当中,依靠他们实时掌控农村的社会动态,提高对可能影响农村稳定因素的预判和应对能力。
四、总结
当前农村的形势是稳定的,但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一些地方也还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恶性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这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下大力气加以研究和改进。同时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稳定观,以科学稳定观为指导,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调整工作布局,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并且保持长效机制,努力维护好农村地区的安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