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

时间:2019-05-15 00:5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

第一篇: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

来源: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作者:庞承强 日期:2011-09-28

近来,产品特种设备安全事件成为社会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使质监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此,支树平局长指出,保安全是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安全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面对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特别是媒体、社会的高度关注,必须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在前,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加强风险预警和通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一、加强安全风险评价是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基础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2.安全评价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质量安全实行宏观控制。质量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设计制造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可靠程度。安装后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设备使用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水平做出结论,使生产、使用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3.有助于提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评价可以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的“事后过程”。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特种设备生产、使用阶段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设备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安全评价可以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从纵向单一管理变为全面系统管理。安全评价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4.安全评价有助于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安全评价可减少特种设备由于在制造、安装方面的缺陷造成安装后因达不到安全要求而引起的整改和返工建设;安全评价,可将一些潜在事故隐患在特种设备使用前消除;安全评价,可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较好地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无疑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强化科学监管是实现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前提

1.检验和监管并重,加大风险监测、预警通报,实施动态管理,切实做到防范在前。要从以检验、检测为重心的检验监管方式,转变到“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动态管理”为核心的检验监管模式上,善于监管、科学监管,建立起风险分析、风险监测和风险防范的一整套机制。必须明确检验与监管的关系:即把握好检验为监管服务。检验是基础,检测是支撑,监管是目的。通过检验检测与监管的有效组合,使检验监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防范性,提升监管效率,从而真正做到抓质量、保安全,进一步达到促发展的目标。

2、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和预警力度。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库,充分运用已有的风险监测渠道,不断扩大风险监测范围,加大对重点设备的风险监测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新技术、高风险的设备,要实施重点监测,不断提升风险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前做好应急防范准备,真正做到系统防范。

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是 3.建立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一个常态化的工作,要做到预见在前和防范在前,必须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不断充实检验检测和风险应对专家队伍,增加对敏感、高危产品风险评估的广度和深度,并在局风险分析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实施统一的风险分析报告批准和转化应用程序。强化风险的动态管理,通过及时的风险交流、风险再评估、监管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不断验证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结论的符合性,降低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风险分析绩效评价制度,对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风险防范的及时性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性进行评判,评判结果纳入业务工作质量考核的范围,确保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的实施效果。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三、落实企业责任是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防范的重点

1、提高企业“主人翁意识”是安全防范的核心

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O”。因此,企业作为特种设备的使用方,应明确自身作为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方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将主体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是消除隐患、减少事故、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最核心的工作。

2.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是安全风险防范的重点

良好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制度安排、企业发展战略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没有可持续的企业管理的企业不能长久。作为特种设备使用方,企业更需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特种设备的有效管理。要做到管理和实用相结合。即每一个责任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对每一个管理、使用人员都让他们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能及时排除。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和记录,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立规范科学的企业制度是安全防范的壁垒

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倡导的东西为什么往往成为空洞的口号,难以落到实处,见诸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具体制度机制作保障,制度没有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特别是企业安全价值观要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体现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员工既有看不见的价值观导向,又有看得见的制度化的规范、习惯和准则。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我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以及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方式,直接导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率偏高,安全状况较差。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通常都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防范事故的发生,就是要强化分析注重防范,加强监管依法检验,锁定责任狠抓落实,锁定隐患从严排查,从严锁定,从严问责,仔细研究梳理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重点人群、以及重点时段,认真加以排查,对排查出的征兆性、苗头性问题追根溯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第二篇:强化内控机制,防范执法风险

强化内控机制,防范执法风险

五莲县地税局

随着全省地税系统新一轮基层建设的深入开展,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防范执法风险不但是当前经济税收发展的趋势要求,也是保护地税干部的迫切需要。今年来,五莲县地税局围绕省局“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制度创新入手,逐步建立起了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支撑,对权力进行实时监控为核心的权力内控机制建设体系,探索出了有效防范执法风险、提高党风廉政水平的新路子,为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以提高认识为出发点,夯实内控机制思想基础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把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筑牢内控机制建设的思想基础。以“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理念为抓手,主要落实了“两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中层干部具体负责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小组,有步骤地开展制度建设;二是思想统一到位。把内控机制建设纳入党组议事日程,研究部署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推进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宣传教育到位。各级地税部门以“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和参与内控”为目标,让内控机制理念深入地税人心。

二、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规范内控机制工作运行 一是构建内部监控基本格局。围绕“四级六权”,即:“一把

手、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涉及人财物的重要岗位四个层级,以及人事权、财务权、执法权、行政许可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六种权力,全面排查思想道德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对“两权”运行的全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二是明确人机结合考核的模式。在对税收执法进行内部考核、外部评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和税务监察预警电子系统,对税收执法中易发、多发违法违纪各环节进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实施执法、行政监控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政务公开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税收执法考核评议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监控制度;四是规范加强责任追究。制定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税收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两大类责任追究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约束力,防范了执法风险;五是推行政务公开。通过“政务公开”专栏、办税服务厅大屏幕、触摸屏和通告栏、便民咨询服务卡等形式,对纳税人涉税事项、政策法律等内容进行公开,推行预告式管理和定期回访制度,逐步形成了对税收执法权中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处罚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以体系打造为切入点,提高内控机制监督实效 全力打造岗位质量标准管理、执法责任追究、社会外部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内控制度体系。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的要求,以税务机关领导班子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关键,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运行为建设主线,建立地税

系统反腐倡廉预防格局;二是健全岗位质量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将廉政建设、文明创建、税收管理、税收法制、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指标分解,实行全面量化,进行月评月考制度,建立集“流程、责任、业绩、质量、评议、检查”为一体的量化考核制度体系;三是明晰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制定《岗位职责问责管理办法》,对各个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及各岗位间工作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立了明晰的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体系,为各个岗位实施流程环节控制奠定了基础;四是严格社会外部监督。抓好政风行风工作,深入推进税务廉政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引廉”、“警廉”、“示廉”、“促廉”,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监督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防范执法风险。

四、以基层纪检为突破点,探索内部机制新模式

为加强地税系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税、从严治队能力,全面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促进地税工作全面持续发展,探索实施了基层纪检员监察制度,对本单位的行政管理、执法情况、政风行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全面强化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执法风险的“关口前移”。一是实行交流沟通监督实时化。在每个分局、中心税务所选拔一名原则性强,爱岗勤政廉洁,熟悉党纪、政纪、税务管理等工作的纪检监察员,代表县局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及时通过各分局、中心所干部职工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监督检查的实时化;二是实行基层纪检监察员工作制度化。修订完善基层纪检监察员廉政考核、走访座谈调查、票款抽查核对、工作联系汇报等十四项工作制度,细化行政管理权、税收执法权、政风行风、廉政建设等进行监督的具体工作职责,明确基层纪检

监察员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和渎职失职责任,并制订详细的考核与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基层纪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基层纪检工作规范化。制定实施《基层纪检监察员上报或备查资料统计一览表》,明确所有上报资料的名称和时限,并由县局和分局、中心所分别建立纪检监督工作档案,实行分类分层次汇总整理,实行纪检监督工作档案管理的统一化。

五、以过程控制为关键点,改进内部监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事前监控。在实施税收执法行为之前,通过合理设置执法岗位,科学分解执法权力,明确各岗执法内容、责任和要求,强化标准指引,通过加强对全体税务干部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观和廉政勤政的教育,提高素质指引,通过征管、收入核算、信息中心等部门实行数据质量通报制度,规范异常信息的分析和传递,加强信息预警,进而强化对执法人员的规范指引和预警提示,于事前规避执法过错和执法风险;二是加强事中监控。首先,明确环节监控的职责,在建立规范的执法流程体系基础上,对流程中下一个执法环节设定对上个环节进行监控的职责。其次,明确监控重点,对执法流程环节进行梳理,明确细化自由裁量权,对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再次,规范监控方法,根据业务流程和政策法规的要求,明确执法标准、监控内容、监控方法,既要监控程序,还要监控实体;三是加强事后监控。由监察部门牵头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定期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通过记录抽查、工作复查、绩效考核、一案双查等形式,对税收执法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以及执法规范性、合法性、准确性实施监督控制,保障各项执法工作规范、合法、准确。

总之,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就是从源头上治理税收执法风险

和行政管理风险,不断提高依法履行税收执法、税收管理、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责任的有效落实和权力的正确行使,努力实现权力运行到哪里,对权力的制约就延伸到哪里。保证部门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帮助干部规避执法和廉政风险,防止权力失控、用权失当、税款流失、干部出事,为地税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5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要强化十种风险防范

农村信用社要强化十种风险防范

作者:合作市农村信用联社纪委书记、监事长 陈维平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既有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渐显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随着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贯彻中央有关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如何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到既要全力投入,又要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防范经营风险,已成为业务经营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严防十种风险。

一、严防信贷产品开发带来的创新风险。近年来,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快,相应的金融创新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政策与实际操作脱节、服务滞后、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如发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由于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且大部分是由散户自愿出资积聚而成的,组织松散。同时又由于散户自身也向外借贷,再加之管理人员不稳定、内部管理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贷款一旦出现问题,风险便会叠加,损失会更大。

还有农民宅基地抵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虽然有文字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在具体操作中,就存在着第二还款来源落实难、执行难的现实问题。此外,在涉及抵押贷款创新方面,农民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家庭财产较少,大多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及土地房屋使用权抵押受政策法律制约。农村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现有土地,设备等资产抵押,多是低效低值产品,其贷款产品创新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会引发新的风险。所以农信社在产品创新方面,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每一类新业务的推广,都要慎之又慎。要坚决杜绝冒进蛮干和跟风思想,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积极借鉴商业银行在贷款产品创新方面的好做法,从防控风险的角度,完善各种法律手续,规范合同文本,严格操作程序。

二、严防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政策风险。扶持下岗人员再就业、支持农民工创业、支持灾后重建,妇女小额创业贷款是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富农惠民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扶持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但在实际运作中,弱势群体因自身文化水平、生产能力、经营水平的限制和其从事产业所处的劣势状态,给农信社贷款带来了较大政策风险,有的甚至错误地将农信社贷款看作是国家的政策救济。鉴于此,农信社在开办此类业务时,要进一步增强掌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积极与各级政府、扶贫和劳动保障部门以及担保公司

加强联系协调,严格遵守相关政策规定,严格筛选客户,审慎贷款发放。一方面,对那些诚信意识较强、具有发展能力和意愿的人,既要从扩大投放力度、提高贷款额度、加快办贷效率、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大胆支持,又要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落实相应的担保手续,必要时,要通过引入担保公司、鼓励借款人参加保险等方式,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和措施把那些缺乏信用、认为农信社贷款就是国家“救济金”的人挡在门外,严防劣质客户的流入,严防政策制度执行不严而导致信贷资金受到损失。

三、严防投资理财业务带来的交易风险。近年来,伴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业务规模迅猛增长,资金富余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农信社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投资理财业务和代理业务,实现了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但是在业务和收益增长的背后,一些联社未扎实落实审慎为本经营理念,加之缺乏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对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的充分认识,导致资金风险明显上升。部分联社将富余资金集中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有盲目购买挂钩型和代客户理财等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行为。因此,省联社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投资理财业务的管理,督促和引导基层联社及人员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建立理财产品定期通报机制。省联社特别要在市场预测、产品买卖等方面加强指导。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严防操作不规范带来资金损失。

四、严防疏于贷款管理带来的信贷风险。从银行业审慎性经营的角度理性分析,在增速快、品种多、总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有效益就成为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当前最突出得表现是:对社团贷款的贷后管理责任认识不清,集团客户和贷款集中度风险突出,贷款发放仍然存在盲目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存在垒大户现象;最大十户客户贷款、最大十户不良贷款占比有所上升,超资本金比例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存在绕过资本金最低规定比例,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有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不降反升,清收盘活难度加大。对此,农信社要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切实加强贷款管理。要以构建信贷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核心,加强信贷结构监测分析和评估,对信贷投放的结构、节奏和进度的动态信息要做到及时把握。防止贷长、贷大、贷集中和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风险。

五、严防管理手段及知识能力不足带来的科技风险。随业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农信社信息科技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就目前来说,员工知识能力不足、防范手段落后、管理不规范已成为风险防范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表现在:联社及相关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认识和把握不足,责任落实不够,缺乏相应的科技专业人员,网络运行问题较多,基层操作人员一遇到故障便束手无策,只能依靠上级和专业人

员来解决;一些员工对信息科技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会操作、会应用的表层,信息科技知识技能严重不足。对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高度重视科技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知识能力,提高防范水平,健全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制度,严格操作,强化管理。关键是要强化业务持续性规划、应急处臵预案制定,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及关键风险点的检查,把握工作细节,堵塞工作漏洞。根本是要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以业务的大发展促进信息科技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严防信贷规模扩张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的力度,导致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同时由于信贷规模较多投放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银监会明确提出,要做好流动性管理,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敏感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将流动性风险列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密切关注流动性变化,做好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要通过合理管控信贷资产增速,积极拓展负债业务,合理配臵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的比重,科学管理抵押品,增强农信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等方法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并提前调整相关资产的期限结构,以应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七、严防投资快速增长带来的信用风险。面对企稳回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的形势,农信社亟需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一是要把握信贷的投放节奏和频率,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注意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二是要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对第二产业的贷款,积极扩大对第三产业信贷投入,坚决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关注集中放贷行为的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三是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的信贷风险。

八、严防违规操作带来的票据业务风险。票据业务风险已经成为成为银行业新的风险表现形式。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一些票据诈骗案件,暴露出银行业在票据业务管理方面存在较大漏洞。农村信用社票据业务尽管开办较晚,在各项业务中占比较小,但发展异常迅速,这就潜藏了许多问题。事实上,在票据业务发展方面,农信社的管理还很不完善,存在着审查流于形式,制度执行不严格,票据安全防范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必须从源头上抓。首先,要严格票据业务管理,建立审核、授权、业务办理等各岗位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其次,要坚持票据办理人员定期轮岗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关联企业利用银行

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在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中,农信社必须依法合规经营,坚持真实贸易背景原则,将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行为作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前提,严禁虚开和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严防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银行票据诈骗银行资金。

九、严防疏于干部管理带来的案件风险。加强干部管理,对于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营造清风正气,团结和凝聚人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信用社近年开展的案件专项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遏制了大案、要案的发生,但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排查不彻底、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同时,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经济和作风问题,上访事件有所增多。这些矛盾和问题都给系统维稳、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危害。农村信用社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案件风险防范和系统维稳工作,力争把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要从教育和整改入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防控机制,建立对重点人、重大事项的定期汇报沟通机制,始终保持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二是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任期交流、员工定期轮岗休假等制度。三是要强化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诱发上访事件的各种苗头,重点从人文关怀、落实待遇等方面体现组织温暖,消除员工隔阂,营造和谐氛围,确保系统安全

稳定。

十、严防责任意识不强带来的安全风险。近几年,尽管农村信用社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巨大,成效显著,网点的技防物防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防范能力增强。但仍有少数网点不达标,仍有一些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这些现象表面反映的是制度执行力不强,但根子出在人防意识薄弱上。没有人防意识的提高,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一纸空文;没有监督检查,再好的办法和措施也会流于形式。抓好安全工作,要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硬件水平、增强人防意识。一方面,对于安全不达标的联社,要因地制宜,实行一社一策,制定达标方案,加快达标进度。一时达标有困难的,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软件,强化硬件,完善应急处臵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另一方面,已达标联社,要从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教育入手,着力强化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不断完善防范预案,强化责任问责,特别要下大力气抓好未达标网点、处在偏远山区网点、社会治安形势较差网点、所在地人员结构复杂网点、防范能力薄弱网点的检查力度和频率,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整体水平。

合作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电话:***

地址:合作市当周街376号

第四篇: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降低我司经营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建立我司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二、为实现我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促进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和分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三、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设置专门安全管理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提高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和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建立完善的船舶管理制度,加强对船舶的管理,建立健全船舶技术档案,严格执行“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规定,定期对船舶进行各级维护,严格执行管理规定。

(五)建立完善的船员管理制度,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和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船员对应急及突发时间的处理能力。

(六)完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及时掌握员工的动态,收集和反馈各种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七)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事故处理规定,保障安全事故处理及时、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有效地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八)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使相关责任人得到教育,并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安全工作。(九)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对重点部位、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并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限期整改事故隐患。

(十)制定各种安全会议制度,及时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研究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第五篇:强化安全风险研判能力 筑牢人身安全防范屏障

强化安全风险研判能力

筑牢人身安全防范屏障

***供电车间深入学习贯彻段《***供电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文件精神,全面把握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要求,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细节和过程控制,不断提高车间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以供电安全为重点,加强设备、人身安全风险研判和防控能力,围绕规章制度、作业环境、设备特点、职工思想、机具材料等关键确定人身安全风险点,制订并落实管控措施;制订完善现场作业“危险源”管理办法,并明细“危险源”安全控制点;对“危险源”控制点车间做到件件有人审,事事有人盯,处处有人防,时时有人控,确保供电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风险管理是基于对安全生产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在既有安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评估和预测风险,通过识别、研判、规避、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风险的识别研判是基础,风险的监督控制是核心。落实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实施预见性、主动性安全控制措施,将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实行有形化、程序化管理,关键在于认识上的更新、方法上的转变,应当着重理解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面调查,超前预想

安排专业人员,提前上手,围绕人员、设备、管理三大要素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理清安全风险点,严格制定检查标准和各岗位工作标准,并对曲线、线岔、分相等关键设备和防断准备、应急抢险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盯控。同时,开展季节性专项整治活动,围绕施

工、防洪、防脱、防断、防卡、防磨、人身安全等7大工作专业管理,强化安全措施落实盯控,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风险考核评估,确保安全风险点清晰可控。

1.静下心来、重视起来

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面对新的安全管理思路,要高度重视、冷静思考,不能手足无措,更不能无动于衷,要在做好原有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将工作重点由事故究责、问题考核、隐患整治向风险项点评估、问题趋势预测、关键环节卡控和过程动态监控上转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遵循安全生产规律,牢固树立“安全大如天,万事排最先”的理念。

2.携起手来、行动起来

做好全面调查,细化风险,夯实风险基础。要把经验与责任结合起来,将以往管理上的有效做法进行固化,形成专业分工、责权明晰、实施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模式,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把握,统筹考虑,从作业项目的制定,外部环境的变化,职工思想的波动,设备结构的特点及机具材料的状态等逐步细化风险点。

车间结合上级要求,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违章违纪的大排查;通过动态添乘、徒步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关键设备点,重点环境处所、路外安全因素等问题的排查。共计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和违章违纪18件,统计管内特殊设备、特殊地理环境、特殊路外运行条件等各类危险源312处。车间还对所有线路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关节、分相、线岔、分段、曲线等关键设备和区段进行记名式检查,发现并迅速整治各种隐患16处。同时,车间加强现场作业的检查抽查力度,对“天窗”利用率不高、未按照规定设置现场防护、受力工具状态不

良、驻站防护员不按规定进行联控、不按标准作业等行为,严肃考核处理,确保“天窗”利用高效、现场安全可控、作业质量达标,引导规范现场作业习惯。

3.采纳进来,完善起来。

车间动员全员参加,多方面思考,深层次考虑,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点进行预想,提前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保证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同时要筑牢安全基础,结合季节安全工作重点,编排有针对性的措施计划。车间针对近期防暑和防洪,认真组织职工学习防暑文件,全面开展防洪演练,并对防洪料具进行不定期抽查,累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12件;还要要加大设备的整治力度,夯实设备基础,提升安全基本保障能力。车间针对管内分段绝缘器绝缘滑板老化问题,根据段技术科要求,累计更换完成分段绝缘器33台;更要规范安全管理,形成规范的风险控制数据库,细化出台标准,逐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二、规范行为,控制过程

按照逐级负责、分类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将安全风险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职工、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

1.强化现场作业控制

全面提升“互控、他控、联控、共控”安全卡控意识。车间领导班子带队加强一线包保盯控,所有包保干部深入一线,督促工区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根据每天的工作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次日工作计划,严格落实集中管理制度。每次作业必须有车间管理人员跟班,随时解决现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全程盯控作业情况。做到工长带班作业,干部跟班监督,落实现场卡控“双保险”。4月份全月车间领导班子

及包保干部累计跟班作业41人次。

2.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针对设备安全关键,制定详细的设备病害整治方案,对接触网线路质量薄弱、外部环境恶劣、几何尺寸不良等区段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整治。静态检查上,要落实设备日检查、周分析、月静评、季考核、半年评比等“五项检查制度”,形成全设备、全项目、全过程的“三全”检查机制,科学有效指导工区养护维修作业;动态检查上,要结合检测车动态检查资料,严密盯控供电设备质量,确保动态受控。要加强动态检查图纸和导高曲线摘要报告分析,科学指导工区“按图修”。其中车间针对中牟-占杨区间铜整体吊弦大量断股现象进行集中综合整治,截止目前累计更换吊弦156根。

3.加大应急处置能力

形成组织完善、装备齐全、分布合理、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修改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恶劣天气、防洪防汛,要明确不同的响应人员、时限、流程,形成应急响应常态化;同时抓好日常应急演练,增强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确保安全风险发生后能够得到果断、正确、快速的应急处置。

4.稳定作业工作标准

车间把日常作业标准同安全风险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 “先培后鉴”活动,严格日常执行监管。全力推行现场作业“高压线”管理,以严明的组织纪律确保安全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深入查改优化分析

车间把自查与改进双向合并起来,扎实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将收集起来的现场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的排序分

级,动态优化安全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6.健全究责制度体系。车间将究责与预防整体统一起来,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效能。

三、强化基础,筑牢安全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监督控制,从源头上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是一个实时、动态、连续的良性循环过程。需要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在素质能力上积极迎合,通过潜移默化、全面推开和长久实施,才能进一步发挥出其确保铁路运输生产长治久安的强大功能。

1.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车间运用文化的力量,增强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车间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以职工身边的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第一”的警示教育。鼓励职工自觉地按标准作业、争当标准化职工。教育培养干部职工树立安全价值观,并自觉地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积极营造“作业讲标准、人人赶先进”的安全文化氛围。

2.建立安全风险统计分析制度

全面收集和掌握各类安全信息,及时筛选各类问题,对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全面掌握安全风险产生源头、形成原因、分布位置、发生概率、产生后果,形成规范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同时完善各类检查、检测和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各类风险,实现对安全风险源点的动态管理。

3.健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掌握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检查评估方法,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同时对既有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估,确保安全风险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

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考验着我们的科学预判能力,任重而道远。面对安全的新形势、新需求、新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夯实安全基础为前提,围绕段风险管理工作“总体目标”,提早把安全风险查找到位,把措施方案设计周全,把责任分解落实具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临危不乱、临险不慌,有效地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供电车间 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下载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保卫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安全保卫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一方面对基本制度更加熟悉了才能确保正确执行,知道该怎样做,另一方面也清楚如不严格执行制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道什么不能做。......

    加油站资金安全风险防范

    加油站资金安全风险防范 货币资金是加油站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本文从加强加油站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安全保卫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安全保卫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一方面对基本制度更加熟悉了才能确保正确执行,知道该怎样做,另一方面也清楚如不严格执行制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道什么不能做。......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背景: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病人和家属提出“专业化”问题,多渠道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护理安全高要求与护理风险低意识的反差,管理者的困惑与无奈。 目的:明确护理......

    安监局强化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安监局强化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2010年06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大东区安监局月30日根据区纪委工作要求,近日,大东区安监局专门制定《关于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召开......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近年来,随着营业机构扁平化管理和直管网点的设立,管理半径大大缩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个人银行业务得以迅速发展。但柜面业务安全风险事件屡有发生,主要......

    安全驾驶与风险防范资料

    11级社会学 孟夏 S01114080 安全驾驶与风险防范 SAFE DRIVING & RISK PREVENT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1886年1月29日,德......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经理部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编制:审批: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二月 风险隧道......